合肥环保局咨询电话: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四月洛阳赏牡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2:01:01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四月洛阳赏牡丹
 

晚春四月来到古都洛阳,最不能错过的就是那驰名中外的洛阳牡丹花了。

在这个时节,你并不需要花钱到什么牡丹公园里观赏牡丹,因为在这牡丹花城的大街小巷里,牡丹花随处可见。

在一个雨后的傍晚信步走入一片无人的美丽花卉,置身于这花的海洋你会感到一种来自于心灵上的放松和享受。低下身去,将被微风轻轻吹动的鲜花扶住,一股沁人心脾的芳香扑面而来。想采下一支带回家中,又恐被人发现,只好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这一朵朵美丽动人的国花的姿态。

“任是无情也动人”这是《红楼梦》中曹雪芹对牡丹花的评价,只是不知那牡丹化身的宝姐姐是否有幸在晚春时节到洛阳一睹世间最美的牡丹。

 

牡丹,是中国固有的特产花卉。但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它并不仅仅是花大、形美、色艳、香浓的一种植物,而是中华民族文化和民俗学的一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完整机体的一个细胞,透过它,可洞察中华民族文化的一般特征,这就是“文化全息”现象。


    关于牡丹花的种类我并不清楚,只觉得无论哪个种类,它们的颜色和外形都各具特点,美艳异常,让人赞叹不已。

牡丹文化的起源,若从《诗经》牡丹进入诗歌,算起距今约3000年历史。

秦汉时代以药用植物将牡丹记入《神农本草经》,牡丹已进入药物学。南北朝时,北齐杨子华画牡丹,牡丹已进入艺术领域。

进入隋代,隋炀帝在洛阳建西苑,诏天下进奇石花卉,易州进牡丹二十箱,植于西苑,自此,牡丹进入皇家园林,涉足园艺学。

唐代,牡丹诗大量涌现,刘禹锡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脍炙人口;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化浓”,千古绝唱。

宋代开始,除牡丹诗词大量问世外,又出现了牡丹专著,诸如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陆游的《天彭牡丹谱》、丘浚的《牡丹荣辱志》、张邦基的《陈州牡丹记》等。

元姚遂有《序牡丹》,明人高濂有《牡丹花谱》、王象晋有《群芳谱》,薛凤翔有《亳州牡丹史》,清人汪灏有《广群芳谱》、苏毓眉有《曹南牡丹谱》、余鹏的有《曹州牡丹谱》等。

散见于历代种种杂著、文集中的牡丹诗词文斌,遍布民间花乡的牡丹传说故事,以及雕塑、雕刻、绘画、音乐、戏剧、服饰、起居、食品等方面的牡丹文化现象,屡见不鲜。


    牡丹文化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相结合产物,从古今中外牡丹发展的历史来看的确如此,牡丹发展在盛世,太平盛世喜牡丹,牡丹文化也如此。“国运昌时花运昌”,历史又一次证明了这一深刻的哲理。

 

对于植物,我几乎是一窍不通,但对于美的欣赏却是人类的共性。

对于国色天香的牡丹花,前人已经有太多的诗词来赞美它,我在此就不班门弄斧了,只将那宛如天上精灵般的花卉和那人间最美的文字一同展现给大家慢慢欣赏和品位。

赏牡丹

唐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开花时节动京城。

清平调

李白(唐)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官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红妆。

题御笔牡丹

王国维(清)

 摩罗西域竟时妆, 东海樱花侈国香。

阅尽大千春世界, 牡丹终古是花王

白牡丹

韦庄(唐)

闺中莫妒新妆妇, 陌上面惭傅粉郎。

昨夜月照深似水, 入门唯觉一庭香。

惜牡丹

白居易(唐)

惆怅阶前红牡丹, 晚来只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 夜惜衰红把火看。

牡 丹

唐·皮日休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

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

牡丹诗

唐 李正凡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丹景春醉容, 明月问归期。

红牡丹

唐 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赏牡丹

唐 徐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颖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牡丹 

李孝光

  富贵风流拔等伦,百花低首拜芳尘。画栏绣幄围红玉,云锦霞裳涓翠茵。

  天是有各能盖世,国中无色可为邻。名花也自难培植,合费天工万斛春。

 牡 丹 

薛 涛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最后还是那首脍炙人口的牡丹之歌来结束这美的享受。

 

牡丹之歌
啊牡丹
百花丛中最鲜艳
啊牡丹
众香国里最壮观


有人说你娇媚
娇媚的生命哪有这样丰满

有人说你富贵
哪知道你曾历尽贫寒


啊牡丹啊牡丹
哪知道你曾历尽贫寒

啊牡丹
百花丛中最鲜艳

啊牡丹
众香国里最壮观


冰封大地的时候
你正蕴育着生机一片
春风吹来的时候
你把美丽带给人间

啊牡丹啊牡丹
你把美丽带给人间
你把美丽带给人间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