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武警特战支队:湖南省农民种粮积极性现状分析与研究——以岳阳市平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3:45:53

湖南省农民种粮积极性现状分析与研究——以岳阳市平江

(2010-01-02 18:17:17)转载 标签:

经济

种粮积极性

财经

一、调查背景: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能否正常发展,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关系到我国在国际上独立与否。而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必备条件,是人生存的物质保证。没有了粮食,人类就无法生存,那么就无从谈及建设祖国,发展经济。然而今天世界范围内普遍出现了粮慌问题。前些时间听到有关报道说“全世界的粮食仅够维持60天”,现在看来这个报道实在过于夸张。然而即便如此,在现在这个时代里,我们不得不,而且必须把粮食问题重视起来。因为有了粮食才能生存,才能建设伟大的祖国。保证了粮食安全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前进。

    为此,湖南省粮食局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湖南农民种粮积极性调查”,同时也是趁2008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契机,借助于我们大学生之手开展的。我与中文系的袁超同学有幸作为我院今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之“百名大学生党员挂职乡村团干”实践团队的成员,被派往平江县三墩乡的两个村(新兴村、古源村)开展我们的实践活动与调查工作。根据我们的调查及与村民们的交流以及乡政府相关工作人员的帮助,我们了解了大量的关于农民种粮积极性,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的信息,同时进行了分析研究,下面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呈现给大家。

    二、调查地点:

我们的调查主要是在岳阳市平江县三墩乡开展的,以新兴村和古源村二村为典型。

    三、调查时间:

本次调查为期10天(7月8日——7月18日)。

    四、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和暗访形式进行。问卷因受省粮食局委托,学院分发,我们两人的共16份,数量上是微不足到,但根据我们与村民以及政府相关工作人员的交流。此报告也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

    五、农民种粮现状及相关问题:

    1、人多地少,良田较少,维持生计难。三墩乡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山区乡镇。共32个村民委员会,3.1万余人,仅有耕地面积15442亩。人均占有水田不足0.5亩,加上地处山区,冷清田、低产田占据较大部分,中、高产田仅占全乡水田总面积的60%左右。依靠种粮只能满足自家需要,无额外剩余可用于出售。因此种田无法维持正常的家庭开支,已不是当地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粮食平均产量无法得到提高,种粮效益远远跟不上群众的现时期生活需求。

这里山多、人多、地少是该区的主要特点。因处于丘陵地带,属江南地区,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受这一系列自然条件的影响,油茶的种植十分普遍。但由于油茶属一次性投入作物,受气候影响严重,加之没有任何管理措施,因此好的年头收入高些,而不好的年头收入就会下降,甚至分文不收,因此油茶种植的收入存在极大的不稳定性。

    2、种粮主体转变,种粮效率降低。近年来,由于种植结构向高效益调整,农民外出务工收入不断增加,劳动力价格连年攀升。就三墩乡而言,75%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到外地谋求更高的收益。根据调查外出务工人员的经济生活条件相对在家务农者的到了极大的改善。这样大批量的青壮年外出,留下的就只是“老弱病残”在家种田,导致种粮主体极大的转变。由于中老年人身体素质相对较差,就会导致粮食种植效率降低。又因为中老年人文化素质相对青壮年较低,不善于接受新的观点,新的思想。对新的种植技术掌握慢,不利于科学种田技术的推广。

    3、种植成本增加,双季改单季,粮食安全存潜在危机。近几年,各种农用物资价格的攀升,成为全国性普遍现象。不仅如此,各种生活消费品的价格也持续增长。整个国民经济通胀十分严重。较快的农资价格增长,提高了农民的粮食种植成本,而粮食收购的价格却显十分缓慢,加上粮食平均产量无法的到增加,农民种田的相对比较收益逐年下降,农民种粮积极性也大幅度降低。过去三墩乡农民主要种植双季稻,但近年来迫于种植成本的连年增加(如:表一),根据调查显示,农民普遍认为2007年农资价格较2006年增长10%—20%,而2008年较2007年增长30%—40%,可以看出涨幅之猛。再看双季稻的产量又不比单季稻产量高很多,因此本地区大部分农民都开始改种单季稻。对于单个农户来讲也许对其影响不大,但站在整个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角度来看,这正趋势发展下去,将严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

表一:几种农资2007年的市场平均价格(根据本次调查)

稻  种      15.7元/斤

尿  素      108元/百斤

氯化钾     130元/百斤

复合肥      77.4元/百斤

我们再以湖南省娄底市为例,看看种植成本增加所带来的影响:

表二: 2004、2005、2006年3年种1亩双季稻的成本如下(见下表):

(表格信息来源:http://www.foodqs.com/news/alibaba/info.asp?id=437871


                                             费用单位:元 

年份

化肥

农药

种子

犁田

插田

收割

水费

合计

比04年增加

2004

160

100

24

80

110

150

28

628

 

2005

200

115

25

100

130

160

28

785

130

2006

200

125

30

140

160

200

28

883

255


     从上表可以看出,2005年种1亩双季稻比2004年要多支出130元,2006年比2005年要多支出125元,2006年比2004年则要多支出255元。而在这三年里,该市粮食平均亩产基本持平,没有多少变化。政府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也一直没有调整,早晚稻最低收购价每50公斤一直是70元和72元没有变。虽然2005年以来该市农民每年平均每亩少交了40元农业税,2006年每亩又多了14.1元的种粮综合补贴,但由于几年里粮食产量没有增加,粮价也没有大幅上涨,种粮成本又大幅上升,因此,农民不但没有增加收入,而且收入大量减少。种粮成本增加费用冲减免税金额和种粮综合补贴后,2005年农民种1亩双季稻比2004年相对减少收入90元;2006年比2005年减少收入111元,比2004年则减少收入201元。

    4、文化素质低,农田破坏。在三墩的日子里,我们了解到,近年来有很多农田抛荒现象发生。而抛荒现象发生一般基于以下几个原因:一、田块小,不便于耕种;二、田块贫瘠,产量不高;三、受野生动物威胁(如:野猪)。但我在新兴村上调查,我发现有很多农田是因为建造住房等原因的而被废弃。而这样的行为是一种破坏农田的行为,我们理应进行深入的分析的解决,因为我认为这种现象应该是普遍的,如果是这样,我想我们有多少农田受到破坏,我们的粮食安全面临多么大的危机。这种占用耕地的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受该地区地理因素,以及其自身文化素质低,存在短期行为。为此我们必须加强耕地保护的宣传的力度。对农民进行教育,使其理解的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5、基础设施不完善,满足不料现实生活需求,种量积极性下降。各种农村经济发展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石,是农民正常生活的保障,因此必须搞好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而我们调查区却存在很多滞后性,严重影响农民的正常生活。

交通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俗话说的好“要致富,先修路”。的确公路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的快慢。对于农村而言,交通条件的利与弊会导致各种货物流(在此主要指:日用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粮食等农产品)的运输成本,进一步影响其价格。落后的公路运输条件,一方面会导致日用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运输成本增加,价格提高,导致农民日常生活消费增加,农业生产投入增加,而相对与稳定的收入水平,就会降低农村的实际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会促使粮食价格在本地区相对降低,农民种粮收益降低。山高、坡陡、路窄是三墩乡许多村级公路的显著特点。晴天一身灰,与天车都进不来。像这样的村路,事实上在平江县还有很多。我认为如何加快边远山区农村交通条件,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必应成为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重视。

    农村电网改造,有助于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然而当我看到那些用竹竿代替水泥电杆撑起的电线,我的眼睛楞住了,这是为什么呢?“去年由于受到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这里的电网线路受到损坏,有些线路岌岌可危,走在下面心惊肉跳”该村的一村民如是说。但这都半年过去了,这里怎么还没有修复好呢?在这里我们的村民们还要时常体验那种没电的滋味,从“电灯时代”走向“烛光时代”。对于我这样过惯有电生活的我,突然对这里感觉不惯。看到村民们对用电生活稳定的渴望眼神,我沉思着。

    也许是因为这里地出丘陵地带,属偏远山区。农民住房不是相对集中而是杂乱无章造成供电网络架设的困难,然而在社会主义建设大潮向前翻涌的时代背景,我们有什么样的困难限制着我们的步伐。

信息化是当代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必然要求。在农村信息化我认为主要是两个分支:一是各类可了解农村发展、经济社会甚至是世界的变化之信息,另一方面主要就是居民通信。

    在农村,近些年来国家实施了一些政策,如“广播电视村村通”“电网改造”工程,改变了农村信息闭塞的状况。但是基于广播电视传递信息的一些弊端,农民无法根据自己生活的社会与自然环境,寻求适合当地的致富之路。对于边远山区的农村这种现象更加明显。因此我们呼吁更多的信息方式涌入农村,改善这一局面。例如可运用报纸、杂志等印刷媒体专业传递农业生产信息、农民致富信息,然而摆在面前的另一个非常大限制因素是边远山区的农民受教育水平不高,素质低,观念落后。在现代这个信息化告诉发展的时代,计算机、互联网的出现给人们带来强大的信息资源。倘若能把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引入农村,相信信息闭塞局面,定能颠覆。而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加大农村教育力度,尤其是“农村成人教育”。中小学生教育只能服务于未来,因此要加强以农业生产知识、农业实用的语文、数学知识以及计算机网络知识为传播内容的农村成人教育。方可促进现实情况的改变。

    而居民通信作为现代技术之一,极大的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缩小了彼此的距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们对通讯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三墩地区山区面积广大,高山一重由一重,但通信塔只有一架,因此通讯覆盖率受到限制,而且信号不稳定,甚至无信号,无法满足这里的需求,农民朋友感到不满。

    这样的生活环境,必然不是应今天农民朋友的生活需求,同时也降低了农民种粮和发展农村经济的积极性,必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6、机械化、现代化水平低。由于该区山区面积广大,很多耕地为梯田,田块小,不易于大型机械运作,所以机械化水平低。又因为信息较闭塞,很多重要农业信息无法植入该区,加之农民观念落后,因此现代化程度低。据我们的调查,如果有适合该区使用的农用机械,当地群众将会大量使用。

    7、粮食直补“治标不治本”。 为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安全,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大量的惠农政策。从农业税的废除到农村合作医疗再到粮食直补等,极大的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推进了农业的发展。然而我们不能忽视的是这些政策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农业税废除了、粮食直补、退耕还林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民的负担降低了,但农民的积极性并没有显著的提高,有些甚至变得懒惰。农民负担降低了,乡村建设困难了。农业税废除之前很多农村中都存在这村民欠村委各类应收款,有的甚至达到几千,加起来达几万元之多,例如新兴就是如此。而农业税废除之后,农民就以政策为由,不再补交欠款。而粮食直补资金又必须发放到人。可以说村委会整个财政收入为零,还有多项基础设施需要用钱(如村级公路修建),这就给村委工作带来巨大的困难。农民凡是国家给的就一分不少的要到手里,而凡是为本村发展修建基础设施资金的筹集便不交。这也是由于农民朋友素质低造成的,看不到长期目标,具有短期行为。维持整个村级运转,仅靠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杯水车薪,可想而知。

    村上的干部是国家的基层干部,是农业发展的直接领导人和操作员,是党和国家发展农村经济的直接代表,在带领农民致富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征程上不可或缺,任重道远。因此建议粮食直补不能搞一刀切,针对原来欠村上应收款的农户由村委代扣。当然直补政策具体怎样实施还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

之所以说“直补政策,治标不治本”是基于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提出的观点。像新兴这样的边远山区,这里最缺的是开发项目,致富道路。直补只能解决燃眉之急,并不能根本上解决脱贫致富问题。而且像这个地区由于人多田少,也并不能获得很多实惠。所以直补不可能发挥到最有效果。

 

   六、积极采取措施,维护粮食安全:

   1、加大科研力度,研究适宜该区的良种,提高粮食产量。为提高粮食产量,我们必须加大科研力度,根据这里的自然条件研制新的优良产品。这样产量提高农民的比较收益也会随之提高。当然新的品种成本研制需要大量经费,因此政府财政要给予大力的支持。

   2、加快城镇中小企业发展,转移剩余劳动力,提高种粮效率。青壮年选择外出务工主要是劳动力剩余,而本地区及附近又没有就业机会,外出所获收益高。青壮年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力量,我们必须能够把青壮年留下。因此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并组织专家到该区农村进行考察,寻找开发项目。使青壮年种田之余,有赚钱之地。从而不用再看社会上那些形形色色的眼神,过上舒适的生活。

   3、加大宏观调控,稳定农资价格,强化粮食收购,保证农民受益。要尽快建立农资价格调节基金制度。近两年来,农资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大大增加了农民种粮成本支出,严重地挫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因此,要在过去建立副食品价格调节基金的基础上,县以上各级政府要建立起农资价格调节基金制度。其基金来源一部分由各级政府财政拨付,一部分从社会上征收。经费专款专用,农资价格上涨时,直接补贴到农民手中。

    要从保护农民利益和维护粮食安全出发,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制度。从近几年的情况看,粮食价格一般由最低收购价格支撑和稳定,市场粮价一直围绕在最低收购价格上下游移波动,这对于稳定市场粮价和稳定农民收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这个制度要进一步完善,价格制定后不能“一定几年不变”,而应该随着生产资料价格、市场工业产品价格、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上升和城市居民及工薪阶层的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变化。各有关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每年应视情况“水涨船高”或“水落船低”地确定相应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以确保农民收入相对稳定和粮食安全

    4、加快发展农村教育速度,提高教育水平,扩大教育受众。农村教育发展,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免费政策,让上不起的孩子重返校园。对我国未来国民素质的提高将起到极大的提高。然而我们的教育还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农村远教系统利用率低,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匮乏,严重影响者农村教育的发展。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到,农村中小学教育只能满足未来发展需求,而建设农村还是依靠现在的成年人,而我们的农民素质普遍较低,无法为农村建设作出更高的贡献,因此我们要趁农闲时间开发农村“农村成人教育”。但现在来看,由于青壮年外出,更加大了其难度。这里的“成人教育”与当今高等教育中的成人教育不同,主要体现在:教育对象为农民朋友,教育内容为计算机、网络等新技术的传播与应用,以及一些基础的语文、数学教育;时间上主要利用农闲时期,因此无固定时间;形式上可以是室内教育和室外现场咨询,传播。这样有利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在农村应用的普及。因此政府财政要给予大力支持,免费推行这一教育形式,从而减少农村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发生,切实保护农民朋友的利益,推动农村信息化、网络化。使农民可获的更多农业发展,粮食种植信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5、健全完善各项基础设施,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发展依赖于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健全与否,因此为保证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大投入。同时可以采用引资方式进行建设。国家要在加大投入的基础上,安排好专项资金,集中用在农田基本建设、水利设施整治维护、乡村道路建设上。要建立和完善防灾救灾体系,建立起农业灾害救济制度和救济基金,帮助农民提高防灾救灾能力,防止农民因灾害致贫返贫。

    6、加快该区机械化、现代化进程。在农机制造方面,要加大小型农机的研制,以适应本地区的种植需求,推进本地区的机械化。要大力引进新的种植技术,科学种田。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模式,推进农业现代化。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的主体,是维护粮食安全的第一人,我们必须要重视他们,不断的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同时这也是改善我们整个国家的生活。只有粮食是安全的,我们的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