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卫生间门图片:逻辑测试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2:38:18

 

 

逻辑测试题

 

 

概念测试

一、填空题

1、以“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数量”为标准来考虑概念的种类,“清

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是一个    

2.概念的      是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以缩小概念的外延

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

3.如果有的a是b,有的b是a,有的a不是b,而且     。

那么,a与b之间在外延上是交叉关系。

4.在判断“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和伟大的革命家”中“伟大的文

学家”与“伟大的革命家”在外延上具有     关系,“鲁

迅”与“伟大的文学家”在外延上具有     关系

5.从概念的外延关系看,“教师”与“劳动模范”具有     

关系:“陈述句”与“疑问句”具有       关系。

6.在一个正确的划分中,“母项”与“子项”的外延上具有   

关系,而“子项”与“子项”之间“外延”上具有    关系

7.在定义“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中,

“————”是被定义概念,“————”是种差,

“————”是邻近的属概念。

二、单项选择题

1.“中国”与“北京市”这两个概念之间是(  )

(1)交叉关系    (2)属种关系

(3)全同关系    (4)全异关系

2、在a“青年是祖国的希望”和b“青年应当有理想有抱负”中

“青年”(  )。

(1)都是集合概念

(2)在a中是集合概念,在b中不是

(3)都不是集合概念

(4)在a中不是集合概念,在b中是

3.如果A是属加种差定义的被定义项,则A通常不能是(  )。

(1)普遍概念    (2)单独概念

(3)正概念     (4)负概念

 

4、a“某属概念具有的内涵,其种概念必然具有”和b“某种

概念不具有的内涵,其属概念必然不具有”这两个论断(  )。

(1)都对      (2)a对、b错

(3)都错      (4)a错、b对

 

 

5.在“知识分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和“大学教师是知识分子”这

两个判断中,“知识分子”(  )。

(1)都是集合概念

(2)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

(3)都是非集合概念

(4)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

6.“历史上先后产生的国家有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产阶

级国家、无产阶级国家,无论何种类型的国家都是阶级专政的

工具”这个判断对“国家”这个概念是(  )来说明的。

(1)仅从内涵方面

(2)先从内涵方面,再从外延方面

(3)仅从外延方面

(4)先从外延方面,再从内涵方面

7  B与C是A中具有矛盾关系的种概念,如B是正概念,那么C(  )。

(1)一定是正概念   (2)一定不是负概念

(3)可能是正概念    (4)不可能是负概

8 .设定义的公式为“S就是P”,犯“定义过窄”的错误指的是在

外延上(  )。

(1)S全同于P     (2)S真包含于P

(3)S真包含P     (4)P真包含S

三、双项选择题

1. 如A与B都是单独概念,则A与B的外延关系可能是(  )

关系或(  )关系。

(1)全同       (2)真包含

(3)真包含于     (4)交叉

(5)全异

2. 如A与B都是单独概念,则A与B的外延关系不可能是(  )

关系或(  )关系。

(1)全同       (2)属种

(3)矛盾       (4)交叉

(5)反对

3、在“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一判断中,主项与谓

项都是(  )和(  )概念

(1)单独      (2)普遍 

(3)集合      (4)正

(5)负

4、在“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中“中国人”是( )( )

(1)单独概念        (2)普遍概念

(3)集合概念        (4)非集合概念

(5)负概念

 

5、下列依据属种关系概念间内涵与外延反变关系来明确概念

的逻辑方法是(  )(  )。

(1)定义      (2)划分

(3)分类      (4)限制

(5)概括

 

6、下列概念的限制,正确的是(  )(  )

(1)“普通概念”限制为“单独概念”

(2)“中国”限制为“北京”

(3)“科学”限制为“自然科学”

(4)“论证”限制为“论据”

(5)“竞争”限制为“人才竞争”

 

 

 

7、“划分按层次可以分为一次划分和连续划分,任何划分都包含母

项、子项和根据三部分”,这一议论是(  )(  )来说明

“划分”这一概念的。

(1)都从内涵     (2)先从内涵,后从外延

(3)都从外延     (4)先从外延,后从内涵

(5)并非都从内涵

 

四、多项选择题 

1、设A、B、C是同一次划分的三个子项,则根据划分的规则,则

A与C在外延上不能是(  )关系。

(1)全同      (2)属种

(3)交叉      (4)矛盾

(5)反对

 

2、如一次划分的子项外延处于(  ),则该划分犯“子项相容”

的逻辑错误。

(1)全同      (2)属种

(3)交叉      (4)矛盾

(5)反对

 

3、下列各组概念中不具有属种关系的是(  )。

(1)“毛泽东选集”与“纪念白求恩”

(2)“太阳系”与“地球”

(3)“教师”与“学生”

(4)“青年”与“共青团员”

(5)“教材”与“英语教材”

 

五、图解题(用欧拉图表示下列各题中标有横线的概念的外延关系)

 

1.       祝福(A)是鲁迅(B)写的,不是巴金(C)写的,巴金是《家》

的作者(D)。

 

2.“《红楼梦》(A)是中国小说(B),也是古代小说(C),但不是

武打小说(D)”  

 

3.  演绎推理(A)是推理(B)的一种类型。它是必然性推理(C),

而不是或然性推理(D)。

 

一、1、单独概念 2、限制 3、有的b不是a  4、交叉关系;真包含于

5、交叉;全异  6、属种;全异  7、判断,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

思维形式

二、1、(4)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不是类与分子的关系 

2、(2)后者特指具体对象   3、(2)单独概念的外延只有一个

不需要用种差来区别别的种概念  4、(1)属概念的内涵小种概念的

内涵大  5、(2)后者不周延只指部分  6、(4)  7、(3)如男女

8、(3)属   种1

            种2

            种3

            种4

 

三、1、(1)(5)  2、(2)(4)  3、(1)(4)   4、(1)(3)

     5、(4)(5)  6、(3)(5)  7、(4)(5)

 

四、1、(1)(2)(3)(4)矛盾关系只有AB两个子项 E   A

                                             B

                                             C

   2、(1)(2)(3)划分的子项不能相容

   3、(1)整体与部分(2)单独概念(3)

 

五、

1.                                        2.

    A                                                   

              C  D                                  B           C

   B

                                                        D

 

3.            B                       

 

       A            D     

        C

 

 

 

 

 

 

 

 

 

 

 

 

 

 

 

 

概念错误例析

一、    概念错误

(一)概念内涵不明确

(1)母亲去世已三年,母亲在世的十几年中,我们母女之间感情十分深厚。――“在世”

的内涵不明,指哪一个时间段?不可能母亲整个一生只有十几年吧。语法上叫用词不当,

――改为:“母亲去世前的十几年”或“我懂事以后和母亲生活在一起的十几年中”。

 

(2)我们学校来了一位新老师,他与祖国同龄。――“祖国”概念用错了,“祖国”指

中国,他的文明史已数千年――改:“祖国”改为“新中国”。

 

(3)今年我县有三百多个农民的子弟考上了大学。

概念内涵不确定不明确,可理解为“三百多个”农民、“三百多个”“子弟”

 

(4)屋里放着一张桌子,桌子一边坐着一个孩子。

概念不明确,可理解为Δ“桌子的某一边”

         Δ“桌子的每一边”

改:“桌子的有一边”…….或“桌子的四边各坐……”

(5)这座山上杜鹃真多!

  不明确,是“杜鹃花”还是“杜鹃鸟”?

(二)概念前后不一致

(1)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黑格尔的方法是辩证法,所以黑格尔的方法是马克思

主义的灵魂。

前一个“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后一个“辩证法”是“唯心主义辩证法”。不一致

(2)为了实现“四化”,必须建立一支庞大的科技队伍。

“庞大”概念带贬义,其内涵有“过大”的意思,应改为“ 宏大”

(3)近百年来,几万万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在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中,写下了多少可歌可

泣的英雄诗篇。

 “中华民族”是单独集合概念,不能用“几万万”

二、定义错误:

1. 正方形是四边相等的四边形――定义项外延过宽

       

还包括菱形

――是四边相等,四角为直角的四边形。

2. 期刊是每周每月定期出版的刊物――定义项外延过宽

――每周每月每季度定期出版的刊物。

    (还有双月、半年……)

3. 三好生就是三方面都好的学生――同语反复

 

 

判断测试(1)

 

一、            填空题

 

1.       已知“所有天鹅都是白的”为假,根据判断间的对当关系,

则“有些天鹅不是白色的”为  

 

2.       根据对当关系,当“有S是非P”为假时,“有的S不是非P”

的逻辑值为  

 

3.       一个性质判断的主项是“甲班同学”,谓项是“青年”,其

主谓项均不周延,表述这一判断的自然语句是  

 

4.一个性质判断的主项周延,则这个判断是  判断,一个性

质判断的谓项周延,则这个判断是  判断。

 

5.主项与谓项均周延的性质判断的逻辑形式是  ,主项与谓项

均不周延的性质判断的逻辑形式是   

 

6.在判断“周恩来和鲁迅是当代伟人”和“周恩来和鲁迅是同乡”

中,前者是  判断,后者是  判断。

 

7.从关系的对称性方面看,“判断间的矛盾关系”属于  关系。

 

 

二、单项选择题

 

1.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是(  )。

(1)主项和谓项      (2)主项和量项

(3)谓项和联项      (4)量项和联项

 

2、a“甲班学生都是上海人”和b“甲和乙都是上海人”,这两个

判断(  )。

(1)都是A判断      (2)a是A判断,b不是

(3)都不是A判断     (4)a不是A判断,b是

 

 

3.“所有S是P”与“没有S是P”之间具有(  )

(1)反对关系       (2)矛盾关系

(3)差等关系       (4)下反对关系

 

4.由并非SAP可推出SOP,其根据是逻辑方阵中的(  )。

(1)矛盾         (2)反对

(3)下反对        (4)差等

 

5.性质判断主项与谓项的周延情况,取决于(  )。

(1)逻辑常项       (2)逻辑变项

(3)语言形式       (4)思维内容

 

6. a“交叉关系不是全异关系”与b“S与P不是全异关系”,

这两个判断的种类应是(  )。

(1)a与b都是关系判断

(2)a是关系判断,b是性质判断

(3)a与b都是性质判断

(4)a是性质判断,b是关系判断

 

7.“判断P与判断q是矛盾的”这一判断属(  )判断。

(1)性质        (2)关系

(3)联言        (4)负判断

 

 

三、双项选择题

 

1、下列各级概念中,具有属种关系的是(  )(  )。

(1)“复合判断”与“联言判断”

(2)“相容选言判断”与“不相容选言判断”

(3)“性质判断”与“特称肯定判断”

(4)“全称肯定判断”与“特称肯定判断”

(5)“全称肯定判断”与“特称否定判断

 

2.下列语句中,表达性质判断的是(  )(  )

(1)小王与小李是同学   (2)李明批评王光

(3)曹操与曹丕是文学家  (4)曹操是军事家

(5)千千万万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英雄

 

 

3.下列各式中,依据反对关系而进行的有效推理式是(  )

和(  )。

(1)SAP  并非SEP    (2)并非SAP  SEP 

(3)SEP   并非SAP         (4)并非SEP  SAP

  (5)SAP    并非SOP

 

4.下列各式中,依据下反对关系而进行的有效推理式是(  )(  )。

(1)SIP  SOP      (2)SIP  并非SOP

(3)并非SIP  SOP    (4)并非SIP  并非SOP

(5)并非SOP  SIP

 

四、多项选择题

1.       若“S是P”与“P是S”同时为真,则S与P在外延上不可能

是(  )

(1)同一关系      (2)真包含关系

(3)真包含于关系    (4)交叉

(5)矛盾

 

2.当判断(  )取值为真时,判断“班上同学都是团员”取值

为假。

(1)并非班上同学都不是团员

(2)班上有的同学不是团员

(3)班上同学并不都是团员

(4)班上同学都不是团员

(5)并非班上有的同学是团员

 

3.下列关系判断中的关系既具有非对称性,又具有非传递性的有( )。

(1)张三批评李四     (2)张三认识李四

(3)张三喜欢李四     (4)张三不喜欢李四

(5)张三比李四高

 

 

 

 

 

 

 

 

判断测试(2)

 

一、填空题

1.       用p表示“小王是大学生”,q表示“小李是大学生”,与“如果

小王不是大学生,那么小李不是大学生”相等值的必要条件假言判

断的逻辑形式是  

 

2.“只有通过考试,才能录取”转换为等值的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转换为等值的联言判断的负判断是     

 

3、   p为“甲去北京”, q为“乙去北京”,则与“并非”‘甲和乙

都去北京’相等值的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   

 

二、单项选择题

1.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含义是(  )。

(1)当前件存在时,后件一定存在

(2)当前件存在时,后件一定不存在

(3)当前件不存在时,后件一定不存在

(4)当前件不存在时,后件一定存在

 

2.“王英参加会议,刘明也参加会议”和“要么王英参加会议,要

么刘明参加会议”这两个判断(  )。

(1)可同真,可同假    (2)可同真,不能同假

(3)不能同真,可同假   (4)不能同真,不能同假

  

 

 

 

 

 

  p       q       p Λ q              p       q      p V q

  √      √      √        不同真    √       √      ×

   √     ×      ×                  √      ×       √  

  

   ×     √      ×                  ×      √       √

   ×     ×      ×        可同假    ×      ×       ×

 

 

三、双项选择题

1.       若“如果李明在师大,那么张胜不在师大”为真,则下面为假的

判断是(  )(  )。

(1)李明和张胜都在师大

(2)李明和张胜都不在师大

(3)只有李明不在师大,张胜才在师大

(4)李明和张胜至少有一人不在师大

(5)并非“李明不在师大或张胜不在师大”

 

2.与“小王漂亮并且小李漂亮”等值的判断有(  )和(  )。

(1)并非(小王不漂亮或者小李不漂亮)

(2)小王不漂亮或小李漂亮

(3)并非(如果小王漂亮那么小李不漂亮)

(4)小王漂亮或小李不漂亮

(5)并非(小王不漂亮且小李不漂亮)

 

 

 

选言判断的负判断等值于一个相应的联言——

 

并非P 或者q≡非P并且非q

 

并非非P 或者非q≡P并且q

 

 

充分假言的负判断等值于一个相应的联言——

 

并非如果 P 则 q ≡ P并且 非q

 

并非如果 P 则 非q ≡ P并且 q

 

 

3.与“并非‘如果你来,他就不来’”等值的判断是(  )和(  )。

(1)你来但他不来

(2)或者你来或者他不来

(3)并非“只有他不来,你才来”

(4)只有你来,他才来

(5)你来,他也来

 

△ 如果P则q≡只要q才P

(前件是后件的充分条件,后件是前件的必要条件)

 

△ 并非(如果 P 则 非q) ≡ P并且 q

 

 

4、已知“如果甲值班,那么乙或丙值班”为真,则(  )与

(  )必然为真。

(1)只有甲值班,乙或丙才值班

(2)如果乙和丙值班,那么甲也值班

(3)如果甲不值班,那么乙和丙均不值班

(4)如果乙和丙不值班,那么甲也不值班

(5)只有乙或丙值班,甲才值班

 

 

如果得了肺炎,就会发烧。

                           互为条件

只有发烧了,才是得了肺炎。  

                             双支互否

如果不发烧,就不是得了肺炎。

 

5、由“任务必然完成”可推出(  )(  )。

(1)任务不可能不完成

(2)任务不必然完成

(3)并非任务不必然完成

(4)并非任务可能完成

(5)任务可能没有完成

  

四、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组判断中,具有等值关系的是(  )

(1)“如果非p那么q”与“只有p才非q”

(2)“必然非p”与“不可能p”

(3)“并非有S不是P”与“所有S是P”

(4)“没有S是P”与“并非有S是P”

(5)“p且非q”与“并非(只有非p才非q)”

                        

(只有p才q ≡ 非p并且q)

 

 

2.以“必然p”为前提,可必然推出(  )。

(1)并非“必然非p”  (2)p  

(3)非p        (4)可能p

(5)不可能非p

 

 

            

 

 

 

 

            推理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形式逻辑研究推理,主要研究(   )

①前提的真假

②前提与结论内容间的联系

③结论的真假

④前提与结论间的形式联系

 

 2、推理的逻辑性是指(  )

①前提和结论都是真实的

②前提是真实的

③结论是真实的

④形式是正确的

 

3、一个有效三段论的小前提是 SOM判断,其大前提应是(   )

  

①MAP                   ②MEP

③PAM                   ④PI M

 

4、某一必然性推理的结论为假,则其(   )

 

① 前提真并且形式有效

 

② 前提真但形式无效

 

③ 前提假但形式有效

 

④ 前提假或形式无效

 

5、“真理是不怕批评的,所以,怕批评的不是真理”这一推理的

展开形式是(   )

 

① SAP →PIS→ POS

 

② SEP →SAP → PIS

 

③ SAP →SEP → PES         (非“不怕真理” )

 

④ SEP →PES→ PAS

 

6、“有的哺乳动物是有尾巴的,因为老虎是有尾巴的”是一个

    有效的省略三段论,其省略的判断是(   )

①有的哺乳动物不是老虎

②老虎是哺乳动物

③有的哺乳动物有尾

④有的哺乳动物没有尾巴

 

7已知“甲队可能战胜乙队”真,可推出(   )

    ①“甲队必然会战胜乙队”

    并非“甲队必然不会战胜乙队”

并非“甲队可能不会战胜乙队”

并非“甲队必然会战胜乙队”

8“如果某人未犯法,那么某人未犯罪;某人犯了罪,所以某人

犯了法”这个推理属于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   )

 ①肯定前件式           ②肯定后件式

 ③否定前件式           ④否定后件式

 

9已知“必然P”真,可推出(   )

 ① “非P”真         ②“可能非P”假

 ③ “P”假           ④ “必然非P”不假

 

 

二、双项选择题

 

 1、“类比推理是或然性推理,有些推理是类比推理,所以,有些

推理是或然性推理”这个推理属于(  )(  )

①演绎推理           ②归纳推理

③类比推理           ④或然性推理

⑤必然性推理

   

 2、“科学是有用的,逻辑科学是科学,所以逻辑科学是有用的”,

这一推理不是(  )(  )

①演绎推理           ②直接推理

③间接推理           ④或然性推理

⑤必然性推理

 

3、以PAM为前提,增补(  )或(  )为另一前提,可必然推

出SOP

①SIM           ②SAM

③SOM          ④SEM

⑤MOS

 

4、下列五个推理形式中(   )和(   )是有效的

①或者P或者Q,非P,所以Q

②要么P要么Q,非P,所以非Q

③如果非P那么Q,P,所以Q

④只有P才非Q,非P,所以Q

⑤只有P才Q,非P,所以Q

 

5、以“如果某人是好干部,那么他是德才兼备的”为前提,若要能

   必然地推出结论,须再加上前提(   )或(   )

①某人有才             ②某人有德

③某人德才兼备         ④某人无德

⑤某人或无德或无才

 

 

三、多项选择题

1、以“参加这次冬泳的都是退休工人”为前提,可必然推出

的结论是(  )

   ①退休工人都参加这次冬泳

   ②参加这次冬泳的不是没有退休工人

   ③有些退休工人参加这次冬泳

   ④并非有些退休工人没有参加这次冬泳

 ⑤并非参加这次冬泳的都不是退休工人

 

2、下列各式作为三段论的第一格推理形式,有效的是(     )

  ①AAA                  ②AEE

  ③EAA                  ④AII

  ⑤EIO

 

3、以“必然P”为前提,可必然推出(   )

  ①并非“必然非P”       ② P

  ③非P                   ④可能P

  ⑤不可能非P

 

 

 

 

四、分析题

 

1、   如果一个有效三段论的大前提为O判断,它是三段论的第几格?

请分别以S、M、P为小项、中项、大项写出它的逻辑形式

 

 

 

 

 

有M不是P

所有M是S

有S不是P

 

2、   如果一个正确三段论的结论为SAP,它的大前提、小前提各是什

么?以“M”作中项写出它的逻辑形式。

 

 

 

 

 

M  A  P

S  A  M

S  A  P

 

 

 

 

 

3、   以“北京人都是中国人,有的北京人不是工人”为前提,能否

必然推出下列结论?为什么?

①有的工人不是中国人

   ②有的中国人不是工人

 

 

 

 

 

 

                 有的北京人不是工人

北京人都是中国人

有的中国人不是工人

 

 

 

4、“如果经济上犯罪,就要受到法律制裁;如果政治上犯罪,也要

受到法律制裁;某人或经济上没犯罪或政治上没犯罪;所以,某

人不会受到法律制裁。”这个推理是否成立?

 

推理测试参考答案:

一、1、④   2、④   3、③   4、④   5、③   6、②

    7、②   8、④   9、②

 

二、1、①⑤   2、②④   3、③④   4、①④   5、④⑤

 

三、1、②③⑤   2、①④⑤   3、①②④⑤

 

四、1、第三格OAO式      2、第一格AAA式  

3、(1)为大项扩张    4、简单构成式只有肯定前件式

 

 

 

 

 

 

 规律章测试

 

一、填空题

1、矛盾律适用于具有(  )关系和(  )关系的判断,它们不能(  )。

 

2、排中律适用于具有(  )关系和(  )关系的判断,它们不能(  )。

 

3、既断定“有S是P”真,又断定(    )真,就犯了“自相矛盾”

的错误。

 

4、既断定“并非可能P”,又断定“并非可能非P”,违反了(   )律。

 

5、如果同时肯定“甲班同学都学英语”和“甲班同学都不学英语”这

两个判断,则违反了(   )律的要求。

 

二、单选题

 

1、下列各组中有逻辑错误的是(    )

   ①SAP真且SOP假

   ②SEP真且SIP假

   ③SAP假且SEP假

   ④SIP假且SOP假

 

 

2、“他今年已满50岁了,不算年轻了,但在厂级领导干部中,他是最

年轻的”这段话(    )

   ①违反同一律的要求

   ②违反矛盾律的要求

   ③违反排中律的要求

   ④不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3、如果同时肯定“P ∨ q” 和 “p ∧ q”则(   )要求。

   ①违反同一律

   ②违反矛盾律

   ③违反排中律

   ④不违反逻辑基本规律

 

4、如果对两个互相等值的判断(   ),则违反逻辑基本规律。

   ①同时肯定

   ②同时否定

   ③肯定一个,否定一个

   ④不作肯定,也不作否定

 

5、“这个概念既不是集合概念,也不是非集合概念”这一说法(   )

   ①违反同一律

   ②违反矛盾律

   ③违反排中律

   ④不违反逻辑基本规律

 

 

三、分析题

 

1、下面丙的话违反了哪些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为什么?

   甲:语句都表达判断

   乙:有的语句不表达判断

   丙:甲和乙的观点都不正确,我认为惟有纯疑问句不表达判断

 

2、如果同时肯定下列三个判断,是否违反逻辑基本规律?

  A:如果举行象棋比赛,那么不举行围棋比赛

  B:举行象棋比赛

  C:举行围棋比赛

 

3、分析下面丙和丁的说法是否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甲:关系R是传递的

  乙:关系R是非传递的

  丙:甲和乙说的都不对

  丁:甲和乙说的都对

 

 

4、下面法官的话是否正确?为什么?

  法官:“你为什么要偷东西?”

  小偷:“贫穷找上门来了。”

  法官:“你把门关上不就得了。”

 

5、有三个纸盒,分别为红色、蓝色和黄色。其中红盒上写着

“本盒中有笔”;蓝盒上写着“本盒中没有笔”;黄盒上写着

“红盒中没有笔”。已知三个盒子中只有一个盒子上写的是真

话。问:究竟哪只盒子中有笔?为什么?

 

 

 

 

 

 

 

红盒中有笔          矛盾关系,必有一真

红盒中没有笔

 

                    那么,“蓝盒中没有笔”是假的

                                                  矛盾关系

                                                  必有一真

                     可推出“蓝盒中有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