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官科是什么:元代赵孟頫《观音殿记》原碑拓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5:47:12

       
元代赵孟頫《观音殿记》原碑拓片 

















































    赵孟頫《观音殿记》

 

《观音殿记》原文:

殿多历年所,穿风漏雨,凛欲压。过弗问南,更几住持。山师祖晖坐丈席,锐以兴起,自任谒诸檀信。裒金粟,拮据捋荼,靡惮劳勚,且捐衣钵,资相其役。际州牧戎帅,咸乐善劝施。撤旧营新,栋隆宇壮,丹楹藻棁,惊耳夺目,恍如小白花,花岩现紫金。宫阙落成日,芗云滃空。士女趍庆,合爪赞叹。得未曾有,於休哉。晖师请记於余,余告之曰,师知观世音所以名乎?世间音可闻,不可观而观之也。何居经云,观其音声,而得解脱。匪观以音,观以心尔。法界唯心,心心相照。当有自得於声音之外者,是名福德藏,应作如是观。师湖海尊宿,繇定慧明,教来主是山。闢垣展关,列树嘉木,群像轩豁,百废修举,兹事尤大,殊胜法书。余吴之鄙人,宋季筮仕于此,久皈敬。大士灵响混一,後十五载重来,又三十稔。若于普门有夙缘,虽不敏,记何敢辞。延佑七年,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修国史赵孟頫书。(凡三百字)    

注释:

多历年所:多,仅仅,只;所,左右,表示大概范围。按,《尚书·君奭》:“故殷礼陟配天,多历年所。”

凛:通“懔”,危惧。

锐:突然。

檀信:犹施主。谓修檀行的信士。唐·黄滔《丈六金身碑》:“螺纍纍以成髻,珠隐隐以炫额,檀信及门而膝地,童耋遍城而掌胶。”宋·吴自牧《梦粱录·僧寺结制》:“大刹日供,三日或五日换堂,俱都寺主辨,皆十方檀信施助耳。”又《佛学大辞典》注曰:术语,施主之信仰。檀越之信施。檀为施与之义。僧史略中曰:“或契宿因,冥招檀信。”

裒:音póu,在此意为聚集,募集。

金粟:钱和粮谷。

拮据捋荼:捋荼(lǚ tú),比喻辛苦劳碌。《诗经.豳风.鸱鸮》:“予手拮据,予所捋荼;予所蓄租,予口卒瘏。”孔颖达疏:“予手口尽病,乃得成此室巢。”

劳勚:勚(yì),劳苦。

役:古文作“伇“,《观音殿记》拓片上此字正写作如此。意为事情。《左传》:“为此役也,子若以君命赐之,其已。”杜预注曰:役,事也。

际:恰逢。

州牧戎帅:泛指军政官员。州牧,官名。古代指一州之长。《书.周官》:"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蔡沈集传:"州牧各总其州者。"汉成帝时改剌史为州牧。后废置不常。东汉灵帝时,再设州牧,掌一州军政大权,魏晋后废。后世借用为对州最高长官的尊称。戎帅,军队的统帅。

棁:音zhuō,梁上的短柱。

芗云滃空:芗(xiāng),通“香”。滃(wěng),形容云起。

趍:音qū,古同“趋”。《诗经·齐风·猗嗟》:“巧趍跄兮。”

合爪:佛教术语。合左右十指之爪也,同于合掌。印度之敬法。法苑珠林二十曰:“律云:‘当令一心合十指爪掌供养释师子。’”

於休哉:相当于“罢了罢了”,多用于一重意思表达完毕后的结语。

观其音声,而得解脱:此为引用《首楞严经》经文。原文作:观其音声,即得解脱。大意为:苦恼众生,能称念菩萨名号时,一心观自音声,心意集中,心恳情急,必感菩萨,迅速来应,故能立即解脱苦恼。其次观是菩萨之慈观,其声音是众生称念圣号之音声,菩萨以慈观,观众生称念其圣名之音声,即令众生,离苦得乐。故曰即得解脱。

法界唯心:佛教术语,总该万有而名法界,此法界悉为自己一心之变造,谓之法界唯心。华严一经之所明是也。华严经十九曰:“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名福德藏:《大方广佛华严经》曰:“如来于彼。或名本性。或名勤意。或名无上尊。或名大智炬。或名无所依。或名光明藏。或名智慧藏。或名福德藏。或名天中天。或名大自在。如是等百亿万种种名号。令诸众生。各别知见。”此处当指菩萨。

尊宿:宿(xiǔ),亦作“ 尊夙 ”。多指年老而有名望的高僧。唐·贾岛《送灵应上人》诗:“遍参尊宿游方久,名岳奇峰问此公。”宋·苏轼《书麘公诗后》诗:“寿逾两甲子,气压诸尊宿。”明·沈德符《野获编·释道·禅林诸名宿》:“ 竺乾一时尊夙,尽在东南,最著则为莲池、达观两大宗主。”

繇:同“遥”,远,早。

慧明:佛教术语,乃智慧光明之意。又作慧灯明、慧灯。谓智慧能破除迷妄,譬如灯火之袪除黑暗。于经典中,‘慧明’一语,或指佛之智慧,或指比丘之智慧。

轩豁:敞亮。

殊胜:佛教术语,事之超绝而世所稀有者曰殊胜。

筮仕:古人将出做官,卜问吉凶。此处指初出做官。

皈敬:佛教术语,犹皈依。

大士:佛教对菩萨的通称。

灵响:犹灵应。

稔:《广雅·释诂》:“稔,年也。”

普门:佛教术语,意指周遍圆通。又译无量门。天台宗将实相圆法周遍一切称为“普”,实相(即中道)无所蔽塞称为“门”。即谓《法华经》所说中道实相之理,遍通一切,无所壅塞,故诸佛菩萨乘此理,能开无量门,示现种种身,以拔除一切众生之苦,令成就菩提。

夙缘:前世之缘。

延佑七年:元仁宗延佑七年,即公元1320年。
译文:

    殿(观音殿)仅仅经过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就穿风漏雨,岌岌可危,快要压倒下来。就算经过那里也没人关心,寺里住持都换了几次。山师祖晖成为寺里的住持后,一时兴起,自己亲自拜访信徒施主,以募得资金,辛苦忙碌,并且捐其衣钵,来资助这件事(指重修观音殿)。适逢地方长官都乐于做善事,劝勉布施。于是便拆掉旧殿营建新楼。新殿高大宏伟,楹棁丹书藻饰,令人耳目一新,恍如小白花,花岩现紫金(此句不解,故依原文)。观音殿竣工落成那天,香气弥漫空中,善男信女纷纷聚集庆祝,拍手赞叹,从来都没有过这样的。晖师请我为之作记,我对他说:大师知道观世音为什么会为世人所知?众生受苦受难而发出的悲苦之声,是可以听见的。普通人只能听见,而菩萨可以用心观照。为什么经文上会有:“观其音声,而得解脱。”并非是用耳朵去听,而是用心去观。“法界唯心”“心心相照”,倘若能不受外界声音影响而有所得,这就叫做菩萨,应该像这样来认识。大师是有名望的高僧,很早就得佛之智慧与光明,让他来住持这里的山寺,修葺寺庙,周建垣墙,列植树木,使得群像敞亮,并且恢复了往日的气象。这件事尤其重大,比之佛法经书犹胜。我本吴兴鄙人,宋末才在此做官,皈依佛门也很久了。大师佛法精深,影响很大,十五年后又回来,至今已有三十年了,好像我前生就和佛门有缘。我虽然不聪敏,但是这篇记我又怎么能推辞呢。延佑七年,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修国史赵孟頫书。


    赵孟頫(fǔ 1254-1322)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士,故画史又称“赵吴兴”。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德芳之后也。五世祖秀安僖王子偁,四世祖崇宪靖王伯圭。高宗无子,立子偁之子,是为孝宗,伯圭,其兄也,赐第于湖州,故孟頫湖州人。曾祖师垂,祖希永,父与,仕宋,皆至大官;入国朝,以孟頫贵,累赠师垂集贤侍读学士,希永太常礼仪院使,并封吴兴郡公,与集贤大学士,死后被元英宗追封为魏国公,谥文敏。
  赵孟頫一生历宋元之变,仕隐两兼,他虽为贵胄,但生不逢时,青少年时期南宋王朝已如大厦将倾,他在坎坷忧患中度过。
很好的文化家庭熏陶
  他的父亲赵与告官至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善诗文,富收藏,给赵孟頫以很好的文化熏陶。但赵孟頫十一岁时父亲便去世了,家境每况愈下,度日维艰。
  宋灭亡后,归故乡闲居。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台恃御史程钜夫“奉诏搜访遗逸于江南”,赵孟頫等十余人,被推荐给元世祖忽必烈,初至京城,赵孟頫立即受到元世祖的接见,元世祖赞赏其才貌,惊呼为“神仙中人”,给予种种礼遇,被任命为从五品官阶的兵部郎中,两年后任从四品的集贤直学士。至元二十九年 (1292)出任济南路总管府事;在济南路总管任上,元贞元年(1295),因世祖去世,成宗需修《世祖实录》,赵孟頫乃被召回京城。
  可是元廷内部矛盾重重,为此,有自知之明的赵孟顺便借病乞归,夏秋之交终于得准返回阔别多年的故乡吴兴。赵孟頫在江南闲居四年,无官一身轻,闲情逸致与鲜于枢、仇远、戴表元、邓文原等四方才土聚于西子湖畔,谈艺论道,挥毫遣兴,过着与世无争的宁静生活。
  大德三年 (1299),赵孟頫被任命为集贤直学士行江浙等处儒学提举,官位虽无升迁,但此职不需离开江南,与文化界联系密切,相对儒雅而闲适,比较适合赵孟頫的旨趣,他一直干了十一年。
  至大三年(1310),赵孟頫的命运发生了变化。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在儒师太子副詹事王约的影响下对他发生了兴趣,拜赵孟頫翰林侍读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次年五月,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是为仁宗。他登基后不久,立即将赵孟頫升为从二品的集贤侍讲学士、中奉大夫。
  延祐三年(1316),元仁宗又将赵孟頫晋升为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官居从一品。至此,赵氏政治地位达到了一生中的顶峰。由于仁宗的青睐和赵氏艺术的出类拔萃,赵孟頫晚年名声显赫,夏文彦《图绘宝鉴》盛赞他“荣际王朝,名满四海”。赵孟頫在元朝文人中最为显赫。
    作为一位变革转型时期承前启后的大家,赵孟頫有以下几方面突出的成就为前人所不及:  
    一是他提出“作画贵有古意”的口号,扭转了北宋以来古风渐湮的画坛颓势,使绘画从工艳琐细之风转向质朴自然。   
    二是他提出以“云山为师”的口号,强调了画家的写实基本功与实践技巧,克服“墨戏”的陋习。   
    三是他提出“书画本来同”的口号,以书法入画,使绘画的文人气质更为浓烈,韵味变化增强。   
    四是他提出“不假丹青笔,何以写远愁”的口号,以画寄意,使绘画的内在功能得到深化,涵盖更为广泛。   
    五是他在人物、山水、花鸟、马兽诸画科皆有成就,画艺全面,并有创新。   
    六是他的绘画兼有诗、书、印之美,相得益彰。   
    七是他在南北一统、蒙古族入主中原的政治形势下,吸收南北绘画之长,复兴中原传统画艺,维持并延续了其发展。   
    八是他能团结包括高克恭、康里子山等在内的少数民族美术家,共同繁荣中华文化。
    赵孟頫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力。他在书法上的贡献,不仅在他的书法作品,还在于他的书论。他有不少关于书法的精到见解。他认为:“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曰字形。笔法弗精,虽善犹恶;字形弗妙,虽熟犹生。学书能解此,始可以语书也。”“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在临写古人法帖上,他指出了颇有意义的事实:“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而学之,便可名世。况兰亭是右军得意书,学之不已,何患不过人耶。”这些都可以给我们重要的启示。  
    他的文章冠绝时流,又旁通佛老之学。其绘画,山水取法董源、李成;人物、鞍马师法李公麟和唐人;工墨竹、花鸟,皆以笔墨圆润苍秀见长,以飞白法画石,以书法用笔写竹。力主变革南宋院体格调,自谓“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遥追五代、北宋法度,论者谓:“有唐人之致去其纤;有北宋人之雄去其犷。”开创了元代新画风。交友甚广,与高克恭、钱选、王芝、李衍、郭祐之等相互切磋;直接受其指点的有陈琳、唐棣、朱德润、柯九思、黄公望、王蒙等。能诗文,风格和婉。兼工篆刻,以“圆朱文”著称。

                                                                           

延伸阅读

赵孟頫书法辨伪  

  由于赵孟頫书法的高深艺术造诣和“荣际五朝,名满四海”的地位,故作伪之人很多,据明代邓韍记载:明嘉靖以前,浙东、浙西仿赵孟頫书画的,共有四百余家。如何辨认赵孟頫书法的真伪呢?以下四点是我们应该注意的。

  一、笔法。要紧紧抓住赵孟頫书法用笔之法,赵孟頫书法,早年(约四十岁左右)宗法宋高宗赵构,并学习得很刻苦,“妙悟八法,留神古雅”。“每得片纸,必书而后弃去”,“一日能写万字”。高宗的书法真迹,见于传世的,有辽宁省博物馆藏行草书《洛神赋》卷和故宫博物院藏《后赤壁赋》书卷,二者该为高宗晚年书。从书风讲,前者笔法苍润,有智永遗风;后者笔法更加苍劲、秀逸。而赵氏早年的书风,和这种书风很近似。此外,与高宗书相似的,还有天津艺术博物馆藏《中兴瑞应图》中题跋和马和之《毛诗图》中对题,这些都是高宗书法的风格,赵孟頫早年学的就是这一路。赵孟頫中、晚年书风,宗法王羲之、王献之,旁及李北海和柳公权等诸家,而以二王的学习最见成效。他学习古法而又不为陈法所拘,能融洽各家之长,后自成一体。他的书法,用笔圆转遒丽,结构严谨,逸致翩翩,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深受广大书法爱好者的青睐,人称他的书为赵体。而作伪之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模仿的赵字,只是表面上的形似,而内在的气质,"神似"是学不到的。因为每一人的人品、气质及执笔、下笔的方式方法,执笔的高低、竖立、斜侧、悬臂、悬肘、悬腕以及下笔轻、重、缓、急等等,写作者都有不同习惯和方法,作伪者在短期内想完全学会是不大可能的,总有一些破绽可袭。

  二、署款。赵孟頫的署款,很有特点,“赵孟頫”三字,均有不同的写法。比如“赵”字的偏旁“走”字的最后一笔一捺,一般写成都是“一波三折”的用笔。“孟”字的写法,有早、中、晚的变化,早年的“孟”字是“孟”和上氶下皿的样子,中晚年的“孟”字,其上部之“子”字没有一勾。“頫”字的写法用篆书,从不用楷书或隶书。他号“水精宫道人”而非“水晶宫道人”,如署“水晶宫道人”者,必伪。赵氏署款均为平头款,每一行字开头都整齐划一,无高出几字或低下几字的格式。此外,他署款很讲究,作什么门类的画或书法,就署什么款。比如他画山水画,多署“赵孟頫”三字(特殊情况除外),画人马图和竹石图,多署“子昂”二字款,而且均为行书。但这些习惯和特点,鉴定时绝不可硬套,要灵活掌握,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三、印章。赵孟頫的印章,共有十三、四方,如“赵孟頫”、“天水赵氏”、“松雪斋书画印”、“赵”、“子京”、“赵氏”、“天水郡图书印”、“大雅”、“赵氏子昂”、“澄怀观道”、“赵孟頫印”、“松雪斋”、“水精宫道人”等。赵孟頫钤印很讲究,墨迹前面,一般钤“赵”字印,下面钤“大雅”、“松雪斋”印,给人拜寿的书画作品,一般钤“子昂”印。清代著名书法家翁方纲说:“赵氏子昂”印,印框上一横,凹下去为真,如“凹”形,相反为伪。但从传世作品看,不完全一样,有出入。如天津艺博藏《洛神赋图》,此印就未凹下去,而是平的。更准确地讲,这里有个年代的问题。据记载,此印是铜质的,刚刻好的时候,印框上一横是平的。元大德五年(1301年)才凹下去的。如果说大德五年前就钤有凹下去的“赵氏子昂”印,这件作品必伪。作于大德四年赵孟頫《洛神赋行楷》卷,作于大德五年陈琳、赵孟頫合绘《溪岛图》中钤的“赵氏子昂”印,均是平的,无缺损。而作于大德六年《水村图》中钤“赵氏子昂”印已经不平了,“凹”下去了。所以说,翁方纲的话,有一半是对的,另一半则未交待清楚。

  四、作伪人。赵孟頫书画作伪人极多,同时代人作伪者有俞和和盛懋但未见记载的也还大有人在。俞和,字子中,号紫芸,今浙江杭州人。他生于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卒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享年七十六岁。《俞子中墓碣》说他"一纸出,戏用文敏印识之,人莫能真赝。从传世的俞和书法看,确实很象赵孟頫,但用笔较硬,略欠柔虚和之致,艺术水平也低于赵氏。传世的俞和伪作有赵孟頫《皇象急就篇册》卷。关于盛懋赵孟绘画的问题,见于卫九鼎跋其《江枫秋艇图》的题记(此处不详录)。盛懋子昭,临安人(今杭州),善画人物、山水、花鸟,他初学陈琳,后变其法,功力深厚,故画史称他的画“精致有余,特过于巧”。盛懋伪赵孟頫的画,有《龙王礼佛图》、《高逸图》《仙庄图》等。明、清时作赵孟书画伪作的人,现在成查清的有詹僖、陈谦、金琮等人。詹僖,又名和,字僖和,又字仲和,号铁冠道人。四明(今杭州)人。弘治时初为秀才,书学王羲之和赵孟頫,笔法遒劲,名动公卿,他是明代中期伪赵孟頫书画和吴镇墨竹的能手。他“常以子昂款落之,识者卒不能辨”。但他笔法轻佻,少变化,欠韵致。他写的赵字,多用侧锋,而赵孟頫本人,多用中锋。詹僖伪赵氏书面,观在查清楚的,有赵孟頫《行书轴》(山西省博物馆藏),赵孟頫《行书赤壁赋》(天津文化局文物处藏),赵孟頫《行书咏逸民诗》卷(无锡市博物馆藏)。
  陈谦,明代人,字士谦,号讷庵逸人,姑苏(今江苏苏州)人。居京师,能楷行书,专仿赵孟頫,华媚可人。时染古纸伪作赵书,粹莫能辨。画亦学赵,自夸体贴,评者谓学赵画“达六、七分之妙”。

  金琮(1449-1501),明代人,字元玉,自号赤松山农,金陵(今南京)人。少聪颖,好吟咏,善书画,年十二、三即能大书。初法赵孟頫,晚学张雨。画梅学扬无咎,他也是作赵孟頫书画伪的能手。由于金琮的书法很似赵书,故很多金琮的字,即使不是有意作伪,也被后人挖去原款,添上“赵孟頫”三字,以欺骗世人。
  由于赵孟頫书法,早晚期变化较大,加之同时代及后人作伪的人又多,给我们对赵氏书画的鉴定带来很多困难,鉴定史上,把真迹误定为伪作,或者把伪作错定为真迹的,不乏其例,故宫博物院藏赵孟頫《二体千字文书》就是以真误伪的例子。此册纸本,墨笔,纵24.6厘米,横10.4厘米,为真、草二体书,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书笔法圆劲而嫩,结体方长、松散,纸墨气习略欠佳,与一般成熟期的赵孟頫代表作不同,但仔细揣摩,仍有赵孟頫书法圆转道丽的风骨,末页款“吴兴赵孟頫书”,书中钤有“赵氏子昂”、“松雪斋”二朱方均真,封面有“石雪居士”写的“赵文敏公真草千字文”的题签。此外册中还钤有“丁白嘉”、“一日几回看”、“文五郎多寿”“黄府村人”、“桐荫书屋”等鉴赏印。但书中不见元、明、清内府等皇家收藏印记。考“桐荫书屋”为清代画家章坤的室名,他字兰洲,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画山水、花卉、人物无一不工。

  又“石雪居士”为清代后期著名书画家徐宗浩的号。徐宗浩(1880-1957)原籍苏州人,久居北京,擅画山水、兰、竹和松树,又工书、篆刻。至于册内钤的另两印章“丁白嘉”、“文五郎多寿”未见记载,待考。

  另纸有徐宗浩题记曰:“此册未书岁月,观其笔意,风流韵胜,当为盛年书,结体雅也……。时年三十八岁”,对此书评价甚高。徐氏为晚清书画家兼收藏家,有一定的鉴赏水平,此应为中肯之评。此册由于纸、墨气息较疲,书法风格又与赵孟顺晚期的作品有所不同,文内又不避宋讳,比如慎字,加之无元、明、清内府皇家收藏印记等原因,曾一度疑为伪迹,作为赵孟頫书法重要资料藏于库内待考。
  现在看来,用上述几点否定《赵孟頫二体千文册》理由并不充分,或者站不住脚。第一纸墨气息不能作为鉴定书画的主要依据,主要依据应该是笔法;其二赵孟頫的书风,确有早晚的变化;其三,至于避讳的问题,由于元代是蒙古族建立的朝代,行文一般不避讳,故不能作为鉴定真伪的依据。为慎重起见,我们又于1981年11月请启功先生进行鉴定,他说:“此件开始看嫩,如‘训’字,‘詠’字,为赵孟頫四十多岁时的味道。”“赵盂頫年轻时学宋高宗(赵构)。此书又有高宗的味道。但字的结体不够好,比如‘也’字。上海博物馆也有一件赵孟頫二体千字文册,与此件一样。”第二天,他仔细看后又说:“看起来有描的笔法,但不是描,是漏的墨,字不紧密。纸是粉笺纸,当时是一个卷子,后改装的,纸内还有编号,如二十、二十一、二十四等,上海博物馆也有一本类似的册子。”结论是真而不好。此件又经徐邦达、刘九庵先生鉴定,同意定为真迹。
  由于年代久远,赵孟頫学宋高宗赵构书的早年作品,传世不多。此书书于四十五岁前,虽比不上赵孟頫晚年书法那样精湛,但仍不愧为"盛年"之作,难能可贵。根据专家们的意见,此书应提升为国家一级文物,宜子孙永宝。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