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经开区王义民履历:中国家长应注意孩子人格的培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0:00:05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备受关注。 据调查,全国4~16岁少年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高达13.91%。在北京的一项调查发现,32%的中小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中国大城市儿童有7%~20%存在各种类型的人格障碍或心理疾病。本该拥有花样年华的青少年,何以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人格危机?心理卫生专家的分析和建议,应引起家长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足够重视,纠正大家对于孩子教育理念的一些偏差。

小杨是一名13岁的初二学生,因父母忙于做生意无暇管他,从小由奶奶养大。奶奶视小杨为心肝宝贝,给他很多零花钱。整日零食不断的小杨因此养成了爱花钱的恶习。小学时,他经常因为钱不够花而养成了小偷小摸的习惯。进入初中以后,小杨开始经常说谎,好发脾气,不愿接受父母和老师的批评,而且,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好支配和指责同学,缺乏同情心。有一次班级大扫除,他故意将水泼到清扫过的地面,还哈哈大笑。为此,同学们都远离他,他几乎没有朋友了。  

  许多心理障碍根源就在儿童时期  

  小杨到底怎么了?他的父母焦急地找到医生,询问中充满着困惑和无奈。医生告诉父母,孩子目前的情况属于“品行障碍”,很容易导致成年后人格变态和犯罪。 

  的确,心理异常、人格变态与恶性事件及犯罪关系密切。近几年来,从刘海洋事件到马加爵事件,药家鑫事件,以及屡屡见诸报端的各种学生自杀、杀父弑母、残害同学等案件,几乎都能从当事人身上看到病态人格的特征。据广州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理咨询门诊统计,3828个咨询病例中,10~29岁的青少年学生占66.35%,病态人格的咨询病例则占了87.5%。广州的一项调查表明,有人格障碍的学生比例在逐年上升。来自北京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大城市儿童有7%~20%存在各种类型的人格障碍或心理疾病。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普遍对心理健康开始关注,“抑郁症”,“焦虑症”大家已经不再陌生。然而,儿童心理问题尚未引起重视。殊不知,许多的心理障碍根源就在儿童时期。

生活的艰苦,感情的折磨使一些人走入歧途,行为失控;而大部分人可以调节和适应环境的变化和掌控复杂的事件;更有不少人激励和升华了自己的心理状态,重新开辟了一片“新天地”,成为了事业成功和家庭幸福的佼佼者……同样的环境,同样的遭遇,人生境况迥然不同。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心理防御机制的强弱”和“人格的健全与否”。而决定心理防御机制和人格健全的决定因素在于心理和人格发展的关键期——儿童时期心理是否健康。

  重躯体轻心理,重智力轻能力,导致青少年心身发展不和谐

  现阶段,我国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正如媒体报道的那样,“中国的家长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为孩子的教育投入如此多的时间、金钱和心血”,而事与愿违的是,“中国的孩子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面对如此多的问题:自私、任性、好吃懒做、不讲礼貌、没有规矩、缺乏理想……”研究表明,独生子女常合并较多的心理卫生问题:任性娇气、脾气暴躁、独立性及社会交往能力差在独生子女中较为突出。当今独生子女教育,重躯体轻心理,重知识轻能力,重智力开发,忽视人格培养的倾向极为严重。

  素质教育在我国呼吁了已经二十几年,但仍有些人认为“跑跑跳跳、写写画画或弹弹唱唱”就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其实,这是对素质教育的肤浅之见,甚至是曲解。它实际上只注重了素质教育的一些外在形式,而忽略了其最本质的东西——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所谓健全人格,是指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有正确的人生观,有较好的智力水平,胸襟开阔,人际关系良好,情绪经常愉快,善于客观地分析所遇到的事情和问题,具有解决问题或矛盾的毅力和能力。从儿童心理卫生的角度看,培养儿童的健全人格实属必要,能使他们长大后,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美国教育家戴尔·卡耐基对各界名人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后认为,个人事业上的成功,15%是取决于他们卓越的学识和专业技术,85%靠的是不凡的人格心理素质。因而有人说:“人格即命运”。也就是说,除了才华和机遇外,人格是决定人的一生成功与否、快乐与否的关键因素。

  0~6岁是人格形成的黄金时期,健全人格的培养应从孩子出生抓起  

  在我国著名精神卫生专家陈学诗教授的带领下,我们进行了婴幼儿健全人格的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0~6岁是人格形成的黄金时期,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格的可塑性会越来越小。

  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也非常强调幼儿时期的人格培养,他认为:“主要的教育基础是在5岁以前奠定的,而在此期间的人格教育将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我国有句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因此,健全人格的培养应从孩子出生抓起。

  现代心理和教育专家也总结和归纳出儿童心理发展关键期的作用,认为儿童心理发展存在语言敏感期(0~6岁) 、秩序敏感期(2~4岁) 、感官敏感期(0~6岁) 、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 、动作敏感期(0~6岁) 、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书写敏感期(3.5~4.5岁)、阅读敏感期(4.5~5.5岁)、文化敏感期(6~9岁)9大敏感期(蒙特梭利)。关键期的正确引导和科学教育可以对儿童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甚至是决定性的结果。如果一个孩子在语言的关键期没有语言的环境,十几岁再训练语言几乎是无用的,“狼孩”的例子即是如此。在儿童的身心发育过程中,家长往往对于孩子的生理营养补充很及时,但是对于心理营养的补充不但不重视,甚至还“好心办坏事”。例如,有的家长以学习为由,剥夺孩子游戏和交友的基本心理需要,还附加违背孩子心理发展和理解不了的大量“成人化的抽象知识”,更缺乏秩序、社会规范、规矩、礼貌等基本教育和引导。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孩子的行为问题层出不穷:学习拿不了第一,就往第一名的饮水中投“铊”;同学关系处不好,就置人于死地;甚至吸毒、自杀、杀人……

  科学育儿,防患于未然更为重要。对青少年的培养,应该强调:不求人人成天才,要做到人尽其才,行行出“状元”。

   1986年世界儿童代表在美国纽约签署的《儿童和平条约》里写道:“我们要共同欢笑,共同游玩,共同工作,互相学习、探索和提高大家的生活。”这就向我们昭示了,21世纪儿童人格发展的趋向:儿童不仅要学会生存,而且要学会关心人,爱护人,团结人,不仅具有开拓的竞争精神,而且要善于与人合作。  

我们就药家鑫事件所折射的心理-人格障碍做一剖析:

  6月7日,曾一度在网络上引发口水战的药家鑫案终于以药家鑫被判死刑画上句号。而药家鑫的悲剧所折射出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仍是一个待解难题。这位貌似温和的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在开车发生车祸后,居然用他那弹钢琴的手对受害者连捅8刀致死。透过药家鑫案,审视其恶行背后的心理诱因,反思我们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或许更具现实意义。

 人格障碍导致悲剧发生

  药家鑫案实际上反映了一个严重的社会心理卫生问题——我国部分青少年存在人格障碍。所谓人格障碍,《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定义为:“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病人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表现为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病人为此感到痛苦,但这种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难以矫正,仅有少数病人在成年后有所改善。

   人格障碍通常开始于童年期或青少年期,往往由不良的成长环境所导致,其因素包括不良的家庭人际关系、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以及不良的伙伴群体等。

  回头审视药家鑫的人生,令我们感到难过的是,他之所以会以自我为中心,且有偏执、敏感等不良人格特点,与他的成长环境关系很大。药家鑫从小就是生长在带有暴力倾向的家庭,“为了练琴,妈妈都会打我,或者拿皮带抽我”,“有一段时间,爸爸看我的成绩不好,没有努力学,除了打还曾经把我关在又黑又冷的地下室。除了吃饭能上楼以外,其他时间都在地下室里待着”。再来看药家鑫与父亲的关系。朋友说,药家鑫“常常会在背后骂父亲”。他小时候,一切都要听从父亲的,否则就会挨打。药家鑫的父亲对他的要求非常严格,除了打还曾经把他关在又黑又冷的地下室,而且父亲还经常讽刺药家鑫,“你那么丑,没有人会喜欢你。”这样的亲子关系是一种强控制。孩子小的时候,因为生存的需要,必须依附照料者(一般是父母)。于是,照料者拥有了对孩子的“处置权”。父母如何使用这种“处置权”,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特征。

这样的家庭环境给幼年的药家鑫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以至于他“觉得看不到希望,天天压力特别大,我经常想自杀”。

  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他整天只关注自己的东西,很少接触外界,长此以往,形成了自我中心的性格。同时,母亲太过严厉的教育和体罚,形成了他偏执、敏感的性格,使他对侮辱和伤害不能宽容,性格多疑,容易将别人的中性或友好行为误解为敌意或轻视,感觉到受压制、被迫害。因此当车祸发生(发生了挫折),受伤者记他的车牌时(觉得对方的行为是敌意行为),药家鑫害怕受害人以后无休止地来找自己和父母的麻烦,同时也害怕父母找自己的麻烦,于是对受害人连捅8刀,然后驾车逃跑。

药家鑫几乎没有朋友,平时较少与同学交往,导致他可能具有将自己所遭遇的外界事件解释为“阴谋”的非现实性的观念,因此与人打交道时过分警惕和抱有敌意。在他温和、平静的外表下,在学业的光环下,掩藏着的是一颗扭曲、变态的心,连药家鑫自己也已意识到自己的心理不正常。存在人格障碍,并伴有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可以说,药家鑫“出事”是迟早的事。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但这种独立常常得不到尊重。在一些家长看来,孩子是我的私有品,必须按照我的方式来成长!药家鑫的父亲充分地行使这种权力,他的“一反叛,就打你”的教育方式的确令孩子显得很听话。殊不知,这是孩子在迫不得已的压力下自动作出的选择,其背后是极大的恐惧——如果不听话,就会挨打,而且,他的潜意识传达出这样一个信息——你不听话,就无法生存。在他幼小的心里,这样的教育模式直接带来的是对于死亡的恐惧。    

   在这种强控制的教育模式下,孩子在婴幼儿期,乃至上了小学,都会表现得很听话,到了初中期,一些孩子的叛逆意识开始增强。如果在这个时期,能享有叛逆的“权利”,孩子就能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完善自己的个性;相反,如果此时期的父母仍是强势的控制,孩子的个性再次被压制,独立的火苗从此熄灭。

  是否,这样就大功告成了?孩子终于成长为父母“想要的样子”?不是的。经过长久的隐忍、压抑,孩子对被控制的不满积累成无名的恨意,甚至形成了扭曲的个性和心灵。

  药家鑫杀人的起因就是恐惧,一种被唤起的童年的深层恐惧情绪——“如果你再犯错,将会被如何处理”。所以,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会演变成一出不可挽回的惨剧。当他连续把刀刺进被撞者的身体时,已经完全被潜意识所控制,那就是恨意!所以,在事后,他表现得很无措,不知自己做了什么,处于一种失真的幻觉状态。

  我们经常忽略情绪的能量。恐惧情绪在平常,可能会令人显得乖巧、胆小、怕事。不良情绪若是长时间地受压抑,就像积蓄已久暗涌的熔岩,一遇时机便会喷涌而出。药家鑫残忍杀人的背后,亦是长期被控制的情绪的肆意宣泄!

  教养出现偏差易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

  青少年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多是因为父母的教养出现偏差所致。父母对待孩子,过分溺爱或过分严厉,都会使之形成不良性格,甚至造成人格障碍。

  张某是大学二年级学生,讨厌自己所在的大学,看不起周围同学,认为同学之间的交往都是有所图的,厌恶那些成绩比自己好的同学。在校期间,他习惯独来独往,人称“独行侠”。他经常给父母打电话,可往往是没说几句就与父母激烈争吵,甚至怪父母为什么生下自己,扬言回家要把父母杀了。

  张某的这种性格其实与他的成长经历有关。作为家里的“独苗”,他从小被家人溺爱,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爷爷、奶奶更是对他宠爱有加。上幼儿园时,经常不愿去。父母渐渐发现孩子行为不好,想通过教育加以改变,但祖辈们仍惯着他,说“等长大了就会好的”。此后张某越来越不合群,高中三年只在重大考试时才去学校,还经常与母亲发生激烈冲突,动不动砸家里的东西,有时母亲下班都不敢回家。

   如今儿子的情况十分糟糕,父母伤心欲绝,只能后悔当初。

  心理健康教育需“从娃娃抓起

  因家庭教养方式不良导致的人格障碍或心理障碍,一旦形成之后,心理干预纠正的效果很难能令人满意,往往是事倍功半。因此关注下一代的心理健康需要“从娃娃抓起”。

  笔者建议,做好家庭教育有必要遵守下列原则:

  孩子尽力由父母自己抚养,避免隔代抚养。一般而言,隔代抚养,大人之间存在着更大的教育理念上的差别,这会导致孩子行为容易出问题。

  父亲和母亲的教养方式应该一致,不一致时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表达。一些父母常常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存在分歧,如果各自坚持自己的观点,并且当着孩子的面不断争吵,甚至大动干戈,这种一家两制的环境必将导致家庭教育失败。

  不能溺爱孩子,要坚持以身作则原则。如果过度溺爱孩子,越俎代庖,容易造就孩子任性、懒惰、自我中心的性格,也会耽误孩子动手能力、认知能力的发展。家长的影响对儿童的成长非常重要,很多时候是在日常生活中、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所以家长要在孩子面前约束自己,做到“谨于言而慎于行”,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要做好。

  明确地告诉孩子自己的期望,教育应以表扬为主。作为父母,不妨明确告诉孩子,你对他有什么期望,并保持一致性,让孩子有“法”可依,这样孩子就会更明确自己应该如何做。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应以表扬为主。在孩子做了正确的决定或事情时,要抓住时机表扬。赞扬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能力得到肯定,自己的决定和成功是受到重视的。    

     我通过此文呼吁中国的家长,别只注意孩子的考试成绩和身体营养状况,还要关注孩子人格 的培养和心理健康。只有具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孩子才会有幸福的人生 。

 新中国军徽推荐阅读:
"天才少年"黄艺博... 2011.05.02 "天才少年"黄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