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二十五中闹鬼:高能保健康寿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5:07:22
高能保健康寿操

 

功法动作要领:
1、意念:排除杂念,认真思考功法动作的上下连接,按要求认真做。
2、做功时注意:意、气、力三同步。

 
站功(六大节)

 
以下各小节的按摩,均不得少于10次,小节内有要求的,按要求的次数做。有正转、反转要求的各做10次以上。
预备动作:松静站立,两眼微闭,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两手自然下垂。
      第1节:头面部按摩(18小节)
    1、用双手中指中冲穴按揉迎香穴,由外向里转小圈。左手指顺时针,右手指逆时针。(中冲穴位于中指尖端正中,离指甲1分处。迎香穴位于鼻翼外沿5分处,鼻唇沟内方。)
    2、用双手中指中冲穴按揉上迎香穴。(上迎香穴位于迎香穴上1寸,鼻骨下凹陷处。)
    3、用双手中指中冲穴挤按睛明穴,由外向内轻轻挤按。(睛明穴位于目内眦角旁开1分,鼻骨边际处。)
    4、用双手中指中冲穴点按印堂穴,用力上下按摩。(印堂穴位于两眉正中处。)  
       5、双手十指弯曲,呈虎爪形梳理头发。从前额发际经头顶向脑后,用力反复梳理。
      6、用双手中指中冲穴点按百会穴,两中指前后成一线,左前右后,向耳朵方向左右用力按摩。(百会穴位于两耳尖连线与头顶正中线交点凹陷处。)
    7、双手十指自然弯曲,梳理后脑部,从百会穴至颈部发际反复梳理。
      8、用双手中指中冲穴点按风府穴,两手中指相对向里向上用力上下按摩。(风府穴位于颈后正中,入发际1寸,枕骨枕外隆凸下方凹陷中。)
    9、双手十指、中指并拢,分别点按两侧风池穴,顺十指中指所指方向的斜上方、斜下方来回按摩。(风池穴位于耳后枕骨下方及外侧凹陷中。即风府穴两旁发际凹陷处。)
     10、用双手中指中冲穴按揉迎香穴。
   11、用双手中指中冲穴按摩上迎香穴。
   12、用双手中指中冲穴挤按睛明穴。
   13、用双手中指中冲穴上下按摩印堂穴。
   14、用双手四指并拢(不含大拇指)按揉眼球。不要用大力,轻力按揉。先由外向里转,再由里向外转,不少于30次。
   15、用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捂住眼睛,刮上下眼眶,从大眼角到小眼角用力按摩,不少于20次。
    16、用双手中指中冲穴按揉太阳穴,先正转(向前转),后反转(向后转)中度用力按揉。(太阳穴位于眉梢和外眦延长线相交凹陷处,即外眦延长线1寸处。)
    17、用双手四指并拢(不含大拇指),自然弯曲,手指肚成一线,分别从太阳穴开始,经耳上、耳后、耳下至腮下按摩。按摩时用力,不能紧贴耳根,不能用指甲按摩。
    18、用双手拇指、食指用力拽耳廓,分上、中、下部位,上部位向上,中部位向外,下部位向下,各部位拽三下为一次,要求做5——10次。
    头面部按摩完毕后,要求做放松动作。(深呼吸3——5次。)
    姿势:两手自然下垂,全身放松,用鼻吸鼻呼做深呼吸慢呼动作3——5次,进行缓解放松调节。
      请注意:站功六节,每节之间都必须进行放松调节,无论累与不累都要做。
     第2节、前身按摩(4小节)
   前身按摩要求每一节动作都要用内力。
    以下各部位按摩,均不得少于20次,然后做缓解放松动作。
    1、右手四指并拢(不含大拇指),自然弯曲按压左肩井穴15次以上;然后换左手做相同动作。做时四指要用力向里抓按。肩井穴位于肩部正中央。
    2、双手食指、中指并拢,按揉缺盆穴。先用右手按揉左缺盆穴。按揉后接着用右手侧掌沿锁骨外沿向右侧下方推拉按摩;然后换左手做相同动作。缺盆穴位于颈部下面,锁骨上方凹陷处(俗称锁骨上窝)。
    3、用双手劳宫穴分别按摩膻中穴,先用左手按摩,后用右手按摩。要求正转小圈用力按摩,范围不要太大,手掌不要离开膻中穴,要用内力进行按摩。劳宫穴位于第2、3掌骨间,掌横纹上,握拳时中指尖所点处。膻中穴位于两乳头中间。
    4、用双手按摩胸部及两肋,按摩时要求中度用力,向内转圈按摩。按摩两肋时要求用力按摩。
      第3节、后身按摩(2小节)
    1、用双手手背按摩腰区、肾区,不少于30次,以有麻、热感觉为度,按摩时,要尽量用力大一些。

姿势要求:双手手背相对,手心向外,双手掌内侧放于乳中穴,从乳中穴到命门穴,向两侧下方向按摩,向下按摩时要求双手接触,来回按摩。命门穴位于腰脊椎棘突下(与腹部肚脐相对的后腰棘突下)。
    2、用双手手背外劳宫穴分别按摩胸椎、腰椎至骶椎部位,先用左手,后用右手交替按摩,按摩时要求手背尽量往背上方抬,然后用力向水平方向来回按摩,慢慢下移。不少于30次,以发热为度。然后做缓解放松动作。
     第4节、深呼吸(2小节)
        1、抬手深呼吸,抬手时要求收腹提肛,双手劳宫穴相对,两臂自然伸直,十指并拢从体前上升到头顶,同时吸气,然后翻掌,掌心向外,两手分开,从体侧下落,同时呼气,至少做30次。
       2、甩手深呼吸,两手劳宫穴相对,从体前上升到头顶,同时吸气,然后两臂向前向下向后甩,同时呼气。要求做50——300次。然后做缓解放松动作。
    第5节、腰、胯、腿部运动(1小节)
    松静站立,双手叉腰(或手背扶腰),腰、胯、腿做顺时针及逆时针旋转。转圈时前后方摆动小一些,左右摆动大一些,成椭圆形轨迹,左右摆动时要用力,各15次以上。然后做缓解放松动作。
     第6节、颈部运动(3小节)
      1、摆头转颈,头从正中分三次向右摆动,再摆回正中;分三次向左摆动,再摆回正中。然后转头,低头做颈转圈运动,先向前低头向左转一圈,然后向右转一圈,为一次。要求做5——10次,头转圈时,为避免头晕,眼睛要睁开,颈要放松,动作尽可能大一些。
      2、颈部做前后左右运动,即向前低头,然后抬头,向后仰头,然后抬头,再向左摆头,还原正中,再向右摆头,还原正中为一次。要求做5——10次。
    3、颈部按摩,也可叫扳颈,先用左手手心搓颈部右侧,要求用力,来回揉搓;再用右手做相同动作。这一节很重要,至少做30次以上。
      放松1——3分钟。

 
卧功

 
(睡觉前、起床后,躺在床上各做一次。)
      以下各小节的按摩,均不得少于10次,小节内有次数要求的,按要求的次数做。有正转、反转要求的各做10次以上。
    1、双手十指弯曲梳头,动作要求同站功梳头,头略抬起,以便梳理后脑部。
       2、以右手食指中冲穴顺序按摩印堂穴、人中穴、承浆穴,其中印堂穴为上下按摩;人中穴、承浆穴按摩为接触皮肤后,位置不移动,转圈用力按摩。人中穴位于鼻下人中沟上三分之一凹处,承浆穴位于下唇沟中央处。
    3、用右手拇指前端按摩上廉泉穴,中度用力,前后运动进行按摩。上廉泉穴位于下颌骨后1寸处。
    4、两手掌分别从两肩交替向膻中穴按摩。
    5、两手劳宫穴分别按摩膻中穴,先左手,后右手。
    6、两手劳宫穴分别按摩中脘穴,先左手,后右手。
    7、两手掌分别从胸部经膻中穴、中脘穴至肚脐,由上向下进行按摩,按摩时要求两手不要间断,连续交替进行。中脘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4寸,脐孔与剑突连线中点处。
    8、两手劳宫穴分别按摩气海穴及腹部,用力转圈按摩,先左手,后右手。
    9、两手、两脚做抓手指、脚趾运动。要求用力抓,抓脚趾时可配合做抬脚掌,勾脚掌的运动,要求做50——100次。(心脏有病者分开做。)

 
    四、高能保健康寿功穴位功能介绍

 1、中冲穴(属心包径)
位置:中指尖端中央。
主治:心痛、心烦、昏厥、掌中热、舌强肿痛、热病中暑、惊厥。
     2、迎香穴(大肠经)
位置:鼻翼旁5分处。
主治:鼻炎、不闻香臭、鼻出血、面瘫、鼻塞。
     3、上迎香穴(鼻通)(经外奇穴)
位置:迎香穴上一寸处。
主治:鼻炎、鼻塞、鼻部疮节。
       4、晴明穴(膀胱经)
位置:眼内眦角上方凹陷处。
主治:一切眼疾,如急慢性结膜炎、近视、夜盲、色盲、眼疾、迎风流泪。
    5、印堂穴(经外奇穴)
位置:两眉正中间。
主治:头痛、头重、鼻炎、失眠、前额头痛、小儿惊风、有镇静安神的作用。
    6、百会穴(督脉)
位置:头顶正中线上靠后凹陷处。
主治:头痛、头晕、鼻炎、耳鸣、中风不语、高血压、低血压、脱肛、痔疮。
    7、风府穴(督脉)
位置:后发际直上一寸、枕骨粗隆直下凹陷中间。
主治:头晕目眩、头痛项强、咽喉肿痛、中风不语、半身不遂、癫狂。
    8、风池穴(胆经)
位置:枕骨粗隆下缘凹陷中与风府穴平行。
主治:头痛、头目晕眩、失眠、颈项强痛、耳鸣、近视、感冒、鼻炎、惊风、抽搐病症。
    9、太阳穴(经外奇穴)
位置: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1寸凹陷处。
主治:头痛、眼疾、口眼歪斜、上牙疼、三叉神经痛。
    10、肩井穴(胆经)
位置:大椎与眉峰连线中点肩部高处。
主治:颈项强痛、肩井痛、臂痛不能举、乳汁不下、乳痛、难产、中风、牙痛。
   11、缺盆穴(胃经)
位置:锁骨上窝中央、任脉开4寸。
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缺盆中痛。
   12、膻中穴(任脉)
位置:前正中线、平第四肋间隙处、两乳头连线的中央。
主治:气喘、胸闷、胸痛、心悸、乳汁少、噎嗝、呃逆。
   13、劳宫穴(心包经)
位置:手掌心横纹中,第二、三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挠侧或握拳中指尖端指处。
主治:心痛、癫狂、病证、口疮、口臭、鹅掌风、呕吐、翻胃。
     14、命门穴(督脉)
位置:第二腰椎棘突下、2——3腰椎之间。
主治:脊强、腰痛、阳痿、遗精、月经不调、泄泻、完谷不化、带下。
    15、人中穴(水沟)(肾脉)(急救穴位之一)
位置:鼻唇沟上三分之一处。
      16、承浆穴
位置:下颌唇沟的正中央。
主冶:面肿、下开牙肿痛、流诞、口眼歪斜、癫狂。
    17、上廉泉穴(经外奇穴)
位置:颌下正中1寸,舌骨与下颌之凹陷中。
    18、中脘穴(任脉)
位置:腹部止中线上、脐上4(剑寒至脐7寸)。
主冶:胃痛、腹胀、肠鸣、翻舌酸、呕吐、泄泻、痢疾、饮食不化,黄胆、失眠。
    19、气海穴(任脉)
位置:腹部正中线上、脐上1.5寸(脐至耻骨为5寸)。
主冶:腹痛、遗尿、遗精、阳痿、疝气、水肿、泄泻、痢疾、月经不调、崩漏、痛经、闭经、带下、产后出血、便秘、中期脱症、气喘。

说明:本功法是配合张维祥老师特功治疗的辅助功法,特别强调要提高认识,认真落实特医治病原则的基础上练功,只有这样,才能在练功过程中接收到更大的能量,更有效地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