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台违规办小记者团:松下幸之助和邓小平有个“君子约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4:40:10
  2010年08月10日09:04  

  1978年10月28日,一个细雨纷飞的日子,政界、商界两位巨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一位是被誉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另一位是被誉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

  30年前的改革开放元年,邓小平对松下幸之助说:“您能否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帮点忙?”松下幸之助答应:“无论什么,我们都将全力相助。”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松下电器亦分享着改革开放的政策利好。中国成为其最大的生产基地,贴着“Made in China”的松下产品一半销往全球市场。

  作为最早一批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松下公司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30年前两位老人的“君子约定”,至今为人称道。

  邓小平:我是抱着请教的态度来的

  松下:无论什么,我们将全力相助

  1978年10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出访日本,此行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参观日本企业现代化的生产面貌。

  在邓小平的眼里,现代化首先是电子工业化。但当时的中国,别说汽车生产电子化,家电生产还处于手工操作阶段。电视机、冰箱、洗衣机被称为三大件,老百姓购买需要排队等候。

  中国要现代化,邓小平想找人“帮一点忙”。

  对邓小平的访问行程,日本一位传奇人物一直密切关注,他就是被日本产业界誉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

  早在邓小平访日前,松下幸之助就对这位中国政坛的传奇人物兴趣浓厚,希望有机会一睹他的风采。

  对松下,邓小平也很有兴趣,他访问的第三家工厂,就是松下电器的大阪茨木电视机厂。

  1978年10月28日,年届83岁高龄、早已“退居二线”的松下幸之助,冒着细雨到工厂大门外迎接邓小平。

  松下公司当年的一段视频资料显示,邓小平在拾级而上时,便向远处的松下幸之助伸出手。随后二人的手长时间握在一起。接着,邓小平又握上另一只手,而松下则向邓小平致以鞠躬礼。

  随后,邓小平参观了双画面电视机、高速传真机、汉字编排装置、录像机等产品。

  邓小平参观的步伐很慢,因为他对产品的生产流程观察得很仔细。

  据当年陪同人员回忆,邓小平最感兴趣的是“自动插件机”。

  当时中国国内家电产品的生产还多处于手工时代,集成电路板需要工人把无数个电子元件逐一焊接,但松下公司通过流水线的精密器械,可以自动将元件插到电路板上。邓小平在这个设备前驻足时间最久,不住赞叹说,“很好,进步了”。

  工作人员还展示了当时的高科技产品微波炉。当邓小平看到仅仅几秒钟一块烧麦就冒着热气从微波炉里被端出来时,他拿起烧麦就放到了嘴里。

  演示人员神色紧张地愣住了。他们考虑到了演示食品的色与香,但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一个国家领导人会亲自品尝食品的“味”。所幸,邓小平吃了一口后,神色怡然地说:“味道不错”。

  邓小平吃烧麦之举,在松下幸之助看来,说明这位中国领导人做事务实,不只停留在表象,而且敢于尝试,因此更增惺惺相惜之情。

  在随后与松下公司的会谈中,邓小平并不讳言当时中国的落后现实,直接讲:“我们确实是抱着一种请教的态度同你们见面的”。

  邓还说,“过去中国既无外债,也无内债,也很自豪。今后我们要搞现代化了,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准备吸收外国的技术和资金。没有电子工业,现代化无法实现,因此我希望你们的电子工业到我们那去。”

  如此坦率,让松下幸之助倍感亲切。因此,当邓小平问“松下老先生,你能否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帮点忙”时,他不假思索地答道:“无论什么,我们都将全力相助。”

  听到此话,邓小平脸上挂满笑容,连连点头说好,并邀请松下幸之助去中国考察,松下老先生欣然接受。

  兴之所至,邓小平应日本朋友的要求,在茨木工厂的纪念册上题词:“中日友好前程似锦”。

  他的夫人卓琳,也在纪念册上签了名。

  松下:善经营者应像孙悟空神通广大

  邓小平:“中国现代化建设就缺少孙悟空”

  为尽快兑现帮忙的承诺,1979年6月,松下幸之助访华。

  他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访问中国的国际级企业家,因此受到了国宾级别的接待。一个民间企业家在中国享受如此高规格的款待,前无古人。

  松下幸之助到达北京首日,有关单位邀请他观看了京剧《孙悟空大闹天宫》。

  数日后,松下幸之助与邓小平会谈时说:“企业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艺术,经营也是立体空间的,有无限创造性的艺术。中国推进现代化建设需要综合艺术家。前天,我看了京剧《孙悟空大闹天宫》,孙悟空神通广大。经营管理者也应该像孙悟空那样神通广大才行。”

  邓小平说,“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就缺少孙悟空”。

  松下公司随后开始帮助中国打造“孙悟空”——在松下幸之助这次访华期间,松下公司与中国政府签订了《技术协作第一号》协议,向上海灯泡厂提供黑白显像管成套设备。而在工厂建厂前夕,上海灯泡厂派员工分批到日本松下公司研修考察。他们中很多人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孙悟空”,其中包括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他曾是第二批赴松下考察团的负责人之一。

  2003年,吴邦国曾访问松下电器,当他看到自己当年在松下公司研修时的老照片时,说:“故地重游,感慨万分。”

  邓小平接见松下幸之助时,还请他对中国改革开放以及与外国进行技术合作等问题提建议。

  据当时的接待人员、现任中日友好协会副会长的陈永昌回忆,松下幸之助十分认真地阐述了自己的想法,作为大型企业领导的他,还建议中国的改革开放不应忽略与国外中小企业的交流。

  邓小平为松下幸之助的诚恳态度所感动,说:“作为大公司,像你这样提意见的,我还没有遇到过。”

  在具体谈到电子工业的发展时,邓小平对松下幸之助说:“我们四机部要更多地请教你,这个部搞电子工业。四个现代化能不能搞好,这个部是关键性的。什么叫现代化?恐怕首先是电子工业化吧,没有电子工业化就谈不上现代化”,“我们需要引进先进技术帮助我们提高,否则我们的现代化只能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走。”

  松下表示:“我下决心一定要支持中国电子工业的现代化。”他还就此提出松下公司将联合日本电机、电子企业,共同帮助中国电子工业迅速迈上一个台阶的设想。

  在松下幸之助准备回国前,邓小平再次与其见面,商讨了此事。

  松下:君子约定未兑现,我应该当面道歉

  邓小平:情谊仍在,中国开放不会变

  回国后,年逾八旬的松下幸之助亲自约见日本一些电子工业巨头,并接受日本记者采访,宣传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

  他曾专门撰文:“中国领导人对实现现代化的热情,谦虚而求实的态度,处理问题的灵活性令人感动。日本和中国同是亚洲国家,又是邻国。在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日本受到中国文化影响,许多先进技术都是中国传授的,没有中国的帮助,就没有今天日本的发展。”

  但是,由于日本电子业界对当时中国情况不够了解,企业间也存在竞争,松下幸之助的设想未能得到其他日本公司的足够支持,他的构想未能启动。

  身边的人劝松下幸之助给邓小平写封信,说明情况后了结此事。

  但松下幸之助说,我与邓小平是君子约定,不能实现的话,更要当面说明。

  了解当年情况的松下公司人士介绍说,正因为如此,1980年,已85岁高龄的松下幸之助再度访华,向邓小平致歉。

  邓小平说,事情没办成不要紧,但情谊仍在,只要彼此有合作的愿望就行,中国开放的政策也不会变。

  松下幸之助很感动,他向邓小平表示,松下公司将单独同中国合作,为其他日本企业树立一个中日合资的典范。

  松下准备在北京成立彩色显像管厂。

  由于当时日本加入了美国等西方国家成立的“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该委员会限制对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新技术,北京彩管厂办得异常坎坷。

  据在松下中国公司工作多年的人士介绍,当时松下幸之助态度坚决,叮嘱时任松下商社社长的山下俊彦亲自处理此事。

  随后几年间,山下俊彦在日本政府和中国政府等多方奔走。

  1987年,松下与北京和电子部等有关单位的4家企业合资成立了北京松下彩色显像管有限公司。

  其后,松下又先后在中国的北京、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山东等地投资设厂,建立合资企业。

  松下公司有关人士介绍,当时已病重的松下幸之助一直关心着该厂的建设情况,当公司领导把工厂竣工的图片给老先生看时,他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北京松下彩色显像管有限公司创造了两项纪录:一是双方投资达到248亿日元,是当时投资规模最大的中日合资企业;二是该公司当年投产,当年盈利,引起了日本业界轰动。其他日本公司纷纷到该公司参观访问,并追随着松下公司迈出了进入中国的步伐。

  从1990年到1996年,北京松下的产品销售额从6.5亿元增加到29.4亿元。同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松下电器,一度是国人最为熟悉并接受的“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