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高新区三山村改造:《佛陀》之有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0:46:23
自从读完凯伦·阿姆斯特朗的《轴心时代》,便四处寻觅她的另一本著作《佛陀》。不知是不是政治方面对宗教非同寻常的限制,这本书在大陆尚未出版。大约半年后,有幸于书店的港台书籍专柜上找到了它的台湾版本。欣喜!三呼万岁!斥资120元买下一本在大陆也就20、30元左右的书。喔!这不是金钱价值能衡量的。 感恩!有生以来读的第一本佛陀传记,竟是我最欣赏热爱的宗教学者的著作。喜欢凯伦的作品,她的文章中既有客观的学术研究,又能看到一个有信仰的人对宗教乃至诸神的感情。十分赞赏她那‘神性不离人性的’的观点。 诚如这本《佛陀》,既不同于普通的本生故事,摆脱了带有迷信色彩的盲目崇拜;也非纯粹的哲学研究,摒弃了哲学大儒们对宗教冷冰冰的分析解构。作者以自身所研究的,全世界范围的一神教为出发点,根据印度的历史。讲述佛陀出现的时代,及佛教思想诞生的来龙去脉。读到这段历史与思想的缘起,很难得,也很感慨。随之而来也产生了一些问题: 1、哲学界所提出的轴心时代大致在公元前800——200年之间。一批代表轴心思想的人相继出现在希腊、伊朗、印度和中国,      可是为什么,同为文明古国的埃及和巴比伦未出现新思潮?他们没有自己原生的轴心思想,且只是延续了以后出现的基督教。2、在印度,代表了婆罗门教的《吠陀》逐渐走向衰败的时候,《奥义书》与佛教思想几乎同时存在,它信奉一位至高无上的‘梵’。      《奥义书》在某些观点上,与佛陀的教义相互辉映,例如认为人的解脱应从自身中寻找,而非求助于外在繁琐的祭祀仪式。      但是这么一位特色鲜明的‘梵’,在佛经典籍中竟只字未提。     任何一个宗教信仰似乎都有某个特定指向的终极目标,在《圣经》中是天国,在《道德经》中是道,在《奥义书》中被称作梵,在佛经中。。。     不敢冒然揣测,是涅槃么?回向文中那句‘速往无量光佛刹’,让人起了无尽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