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实验小学:转载:新周刊·王志纲专访——策划很轻,智库很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8:26:57
 

 

采写/肖锋

王志纲工作室走过了第十五个年头。作为中国民间智库的典型样本,其掌门人谈如何从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如何保持“独立的丙方”的地位,当为某种借鉴。

采访安排在北京星河湾小区的王志纲工作室。这个京城豪宅样板的车库,恍若充斥着法拉利、奔驰的名车展厅。王志纲在上面有两套二百余平米的大宅,据闻房价已从当初的1.7万飚到3.6万。

“我的生存压力不大”,“赚钱只是顺带的结果”,这是十年前常挂在老王嘴边的话。商场多年,面对诸多诱惑,王始终保持着策划人的本色。他的名片上印的是“首席策划”,而不是什么总裁、董事长之类的名头。因为他不想成为服务对像的一分子。否则江湖地位不保,翅膀坠金的老鹰,难以飞高了。

在与老板们推杯换盏、谈笑风生之间,老王心底清楚他与这些人非属同类。他不时提醒工作室的同仁,帮老板赚钱但不要想着自己成为他们。做“钻天杨”,必需剪除枝蔓,认准方向才能长成大树。至于钱财,该来的自然会来。做人要有独立的人格,工作室要做独立的“丙方”。

年底,王志纲的“望蜀书院”即将开院,届时他将开启“院长生涯”。他调侃说,自己过去三十年经历了人生“六辈子”,做到了行万里路、历万端事。他是个早早就把人生定位和职业抱负想明白的人,这恐怕是他做过的最漂亮的策划。

据工作室的吴鹏小老弟介绍,现在来自地方政府的业务量已超过总体的一半。从为老板谋到为天下谋,是这家民间智库成立时的远大目标。但要“打造中国最好的战略思想库”,还需要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

以下为部分采访内容,未经王志纲本人审阅。若有误记,责在采访者。

 

中国智库为什么要拿西方标准来套?

一提智库,必想美国兰德,这种惯性思维易导入误区。西方智库是社会发展到“吃饱了撑的”阶段的产物,而中国当前远未到这等状态。

首先,说中国无智库,这是个伪命题。中国智库为何要套用西方标准?

第二,智库作为人类知识的智慧形态出现,中国远早于西方。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们曾门客三千、上万,当时叫幕僚或智囊。《三国演义》之所以能流行千年,就是因为里面的智囊文化。中国历史上智囊文化是相当发达的,国家对知识层也是相当重视的。但是,门客也罢,智囊也罢,幕僚也罢,都是知识层谋生或晋阶的手段,是一种人身依附关系。所谓“学好文武艺,卖予帝王家”。古代智囊们谈不上有独立性。

中国智囊文化最发达是在哪个朝代?是春秋战国、三国时期。可以说是利益多元化导致对智囊们的需要,而垄断时代是不需要的。是时代选择的多元化、利益集团的多元化导致了谋士们的奇货可居、待价而沽,于是买主们才会三顾茅庐。但是,智囊仍是依附关系,谈不上独立性。

再说国外,西方智库的发展也是到了一定阶段后社会需要的产物,就是到了“吃饱了撑的”阶段,比如,美国要称霸世界,就需要一种形而上的、务虚的、前瞻的战略研究,于是智库就有了用武之地。第二,从罪恶资本主义到人性资本主义、慈善资本主义,智库对公共政策的研究也必不可少。赞助智库研究的美国福特基金、洛克菲勒基金等,当初可都曾是贪婪资本主义的代表啊。

有恒产时才有恒心,需要长线思维,所谓“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社会发展要长期走向繁荣,才有对智库战略研究的需要。

西方智库的发展,是物质文明发达、社会发展和利益多元化三重条件下的产物。别忘了,美国智库当初是以“院外游说者”的角色出现的,谁给钱多老子就为谁说话,相当于今天的高级公关公司。这种利益代言和勾兑关系,在经过美国一个个法律规避后才开始走到阳光底下。所以看西方智库的发展也需要一个历史纵深感,不能用现在的既定标准来套中国尚未成形的现实。作个形象比喻,就是我们不能用一个三十几岁的成年标准来衡量一个孩子。

 

中国对智库的需求才刚刚萌芽

中国智库分“圈养”、“放养”和“野生”这三种形态,只有野生智库即民间智库最有生命力和竞争力。权威不是自封的,是刺刀见红打出来的。

中国要搞改革开放,要搞市场经济,多元利益格局必然要出现。这时对智库的需求就出现了。当下中国智库,用中国语言来表述,就是分“圈养”、“放养”和“野生”这三种形态。

圈养型,如社科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靠体制养起来的智库,很难做到独立超脱。是圈养动物就得看主人的眼色,但表面上又拼命要表现自己不是被圈养的,我是人格独立的。其实他们很难摆脱利益集团代言人的角色限定。

放养型,如深圳综合研究院、北大经济研究中心、清华国情研究中心等,他们一只脚踩在体制内,吃体制的好处;另一只脚踩在体制外,在外面打野食。有本事,你就脱离体制彻底独立出来。

野生型,比如王志纲工作室即是。野生智库最可悲之处,就是必须先解决水草问题,先要养活自己,做的项目从微观到微观。野生智库要看老板脸色行事,老板要什么,老板要刺刀见红、立竿见影、吹糠见米。老板的钱不好挣,有的在野经济学家,在策划费中甚至包括了发布会上人民大会堂、牵线约见京官等内容,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挣到大钱。

王志纲工作室是被逼出来的。原本的打算是让导弹上刺刀,可老板说我是茶叶蛋、手榴弹,太高的东西不要。这就逼得我们必需从微观介入,先把自己养得膘肥体壮。我们帮助不少农民老板成就为亿万富翁,而我们获得的地位是从中超脱出来,让老板按工作室的规矩办事。

这个过程一共走了15年。我们从微观介入,回到中观,最后开始关注宏观。宏观智库研究谁来买单?在中国这是个尴尬的问题。这要求你必须从微观介入,把自己养得膘肥体壮,然后再走向宏观。中观层面,一般都是被逼得无路可走时地方政府才会来找我们,比如云南“彩云之南”项目的研究。我们一无背景,二无关系,找上门的项目通常都是濒临绝境的项目。

工作室既是公司又不是公司。是公司,因为我们必须先养活自己;不是公司,因为我们把眼光瞄着中观和宏观。如果做公司只为了赚钱,我们早就和地产商捆绑在一起赚上大钱了。这些年做的世博会、三峡库区、北部湾、沿边开发项目,说明中观的需求上来了,而那些圈养的智库又解决不了。

国家还没有让我们做宏观,这里有体制问题。等到那一天来临,我肯定,那些圈养智库都不是我的竞争对手。我对此充满信心。权威不是自封的,是刺刀见红打出来的。

假如一边是一个200万的地产项目,另一边是一个20万的国家项目,我肯定会派一个“团长”去搞那个地产项目,我自己带队来操刀这个国家项目。

前两年曾有个中非项目在毛里求斯,体制内智库作的方案我拿来一看就傻眼了,他要把中国开发区的模式搬到非洲去,把中国的产能过剩释放到非洲,生产鞋子、帽子之类。要知道毛里求斯是个绿色王国,这样优秀的资源怎么能拿来搞工业?说明体制内的思维跟实际根本不搭界。我们重新把这个区域定位成“非洲二传手”角色,类似亚洲的新加坡,把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资源倒过去;再重新定位高端旅游,结果美国的五星级酒店来了,世界级的旅游集团来了。

这个国际合作项目证明了我们坚持的“四老满意原则”:第一,“老头子”即国家领导人要满意,要走出去,还要让非洲人民感谢我们,让西方人没话说;第二,“老板”即投资商要满意,能求得到长远回报;第三,“老外”即当地官员满意;第四,“老百姓”即当地人满意。我们这个方案获得了包括毛里求斯总统在内的各方人士的大加赞赏。

 

我的人均GDP是最高的

因为思想库的根本就是人,是活人的脑袋。年轻人在智库不要想着挣大钱,而要挣尊严、挣未来、挣信心。

要挣大钱请不要到王志纲工作室来。在我这里,要挣尊严、挣未来、挣信心。

不管是老员工还是80后新生代,到了工作室这个大融炉中都得洗心革面,因为这里可是培养元帅、将军的地方。

工作室的规矩是,“礼治君子,法治小人,无为而治治圣人”,当你无所事事的时候,千万不要窃喜,以为自己占了便宜,要么这里已经不适合你了,要么你要被淘汰了,可以选择离开了。

对每个新成员的培训费,如果算一笔帐的话,每人每年都多达二三十万。我们的培训完全是案例教育,这么多年工作室沉淀下来的成百上千个案例,就是培训开课内容。在工作室工作过几年的员工,出去都可以是带兵打仗的将军。

工作室曾经失去过很多商业机会,但赚得大钱就飞不起来了,这就是事物发展的辩证法。风物长宜放眼量,济利当济天下利,求名当求万古名。

做企业是不熟不做,做工作室是不熟才做。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工作室的每一个人每天都要迎接新的挑战。

我常告诫同仁们,要有定力、恒力和忍力这“三力”。不要看到我们帮衬过的老板赚了几十个亿就眼红。要不断剪除枝叉,才能长成“钻天杨”这样的大树。

虽然我们主动放弃了许多发财的机会,但与同行相比,我的人均GDP是最高的。

 

一流思想库的判别标准是什么?

什么是战略?战略就是知进退,就是选择,就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工作室提出“找魂”,找魂比定位高明之处就是,找魂就是找出精神气来,找出项目的

唯一性、权威性和差异性。这就像我们叫策划而不叫咨询一样,东西方的思维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企业家对工作室说,通过你们,我找到了信心,找到了方向,找到了平台。每次咨询方案敲定,地方政府官员都会对我说,坚冰已经打破,我们有底了,有信心了,请你给我们五套班子上一次课吧!

我们的战略思想库是一种应用型的思想库,是为竞争性的战略来服务的,不是要准备去拿诺贝尔奖的,那叫研究型思想库,我们永远不是研究型而是应用型的。这是我们的定位,也是我们应该一直坚持的原则——市场化原则。

要打造中国最好的战略思想库,所谓思想库是要用思想去影响社会,去引领社会向前发展。工作室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呢?就是有话语权。人家愿意树起耳朵听你怎么说。这是一笔很大的财富。

中国式智库可谓“小荷才露尖尖角”了。如何判别中国未来一流智库,归纳起来,我认为有这样几条标准:

第一,它们一定不是圈养的而是野生的。

第二,它们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问题,不再为五斗米折腰。它们凭借自己的智慧,活得非常潇洒,活得非常尊严,活得非常“丙方”。

第三,它们是买方市场,是它们选项目而非项目选它们。这要靠强大的智力含量作保证。

第四,它们卖的是明天。战略战略,就是要告诉客户明天会发生什么,通过昨天和今天看到明天。兰德公司为什么牛,就是它能看见明天。

第五,它们要有坚定信心,要耐得住寂寞。我认为中国要有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智库还需20年。那时,不需再讲什么“四老”满意了,因为真理始终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TIPS1

王志纲工作室的“三五一工程”

三大天问:第一大天问:为什么“不怎么专业”的我们,却能够一次又一次超越那些所谓的“专业人士”,并且走得越来越远,越来越稳?第二大天问:为什么看起来好像很“虚”的我们,比那些标榜自己很“实”的专业公司,市场越做越大、口碑越来越好、影响越来越大?第三大天问:有人说做策划其实很简单,拍拍脑袋,胆子大一点,有吹破天脸不红筋不胀的本事即可,但为什么在工作室最优秀的人也要几年时间才可以登堂入室,从而独挡一面?

五大心法:第一、思路决定出路;第二、善用每一次创新性项目;第三、要善于培养迅速消化客户“内存”的能力;第四、与时俱进论,始终站到浪尖上了;第五、长板理论,在新经济时代,要提升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在于将其短桶板加长,长板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表现,短缺的东西可以通过整合优秀的市场资源来解决。

一个时代:面对当今这个三千年未遇之变局,要审时度势,认定方向,咬定青山不放松,否则就会枉对时代了。

 

TIPS2

王语录

策划就是生活

工作室有一些有趣的现象,一些员工,一边游山玩水,吃得油光水滑、脑满肠肥,一边又说自己很痛苦,没有时间休闲。我常说工作室的工作就是策划,策划就应该是我们生活的一种方式。在我们工作室,工作、生活、学习、休闲、旅游、养生,是全部叠加在一起的,为什么要将之割裂开来,以使自己产生痛苦之感呢?

论大势

“对于一艘没有航标的船来说,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工作室就是一艘在市场汪洋中航行的帆船。我作为船长,有责任带领大家往前走。近水知鱼性,隔山识鸟音,我这个船长首先要知道潮涨潮落的规律,看清楚坐标经纬,才能让这艘船不触礁,不翻船,越走越稳健。在这个纷繁庞杂的时代洪流中,规律无所不在,人生如此,企业如此,社会如此,国家亦如此。

论知识管理

知识就是财富,装在自己脑袋里谁也拿不走。

工作室既是公司,又不是公司。它是一个商业思想库,工作室在创造快乐的智慧,并享受着智慧的快乐。

论策划人

人有两种,一种是飞禽,一种是走兽。我们就像飞禽,企业就像走兽。飞禽的价值在于翱翔于九天之上,所以才能不断地掌握天下大事。草枯鹰眼疾,鹰可以在几千米的高空,一下子就把野兔抓在手中。走兽的使命就是深挖洞,广积粮,埋头苦干,一心一意往前走。如果哪个机构或哪个人既想当飞禽又想当走兽,那它就成了蝙蝠。说它是禽,它又是兽,说他是兽,它又像禽,最终只能成为不伦不类的一种动物,它原来的优势功能就退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