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龙电影:读奥修的《觉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8 18:40:47
 

宁静是醒觉的空间。人是沉睡的,即使自以为清醒,其程度薄弱不足为道。从生到死未尝清醒过,只是不停变换睡觉的方式罢了。张着眼算不得清醒,心灵之眼开启、内在充满光明、认清自己是谁才是醒觉的。

人类一直活在幻象中,而不去努力尝试真正的觉醒。人生如梦,梦中无论做什么都没有意义。所想皆枉然,投射只是梦的延续,使你永远看不见真相。

诸佛只强调一件事:觉醒!他们的教导、设计、方法、对策,创造出空间、场景和能场,以期你受到震荡而进入觉知的领域。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才能开始警觉,才能真正地去看,成为观照。

耶稣、佛陀、查拉图斯特拉(Zarathustra)、老子、苏菲神密家巴哈丁(ahauddin)、卡比儿(Kabir)、锡克教创始者那纳克(Nanak),所有了悟的诸佛一直在教导——觉醒。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比喻,是同一首歌。不管东南西北,海水都同样是咸的,醒觉就是佛性!

  沉睡中,你的一切都是梦,你只能依据头脑的状态行事。

嫉妒和愤怒是你的投射、你的影子,除了反映出你自己之外没有别的。佛陀从不谈论神,神完全是假的,毫无用处和意义,佛陀的兴趣在于唤醒你!

宁静是醒觉的空间,吵杂的头脑处于昏睡的空间。静静地坐着,头脑消失了,你可以听得到枝头鸟儿的啁啾声,无念(nomind)的内在一片恬静,意识如泉在内在涌出,滋长其中不再沉睡。

      痛苦是无意识的状态,是与自己矛盾冲突的结果。要归于中心,回到意识,丢掉头脑。

  弃俗(renunciation)不好,应该快乐地享受生活,在存在的狂喜中快乐地享受,化平凡为神圣,化此岸为彼岸,化人间为天堂。

  “释放”是自行发生的。丢掉愚蠢、丢弃垃圾、停止没意义的关系和交情、辞去不满意的工作,离开无法成长的地方,这不是舍弃而是了解、觉知。双手空了,才能寻找真正的宝物,真的宝物不在未来而在当下。

清醒是生命的道路,愚者沉睡犹如生命已逝。清醒的师父生命不朽,他观照、明明白白、无比快乐!循着醒悟之路,无比坚毅趣修行,才能追寻到自由与快乐。

每天过着日子,却不曾注意到周遭。一切变成自动的机械性的,人成了机器。俄罗斯生理学家帕卜洛夫(Pavlov)与美国的心理学家史金纳(Skinner)相信:人只是一台没有灵魂的美丽机器。

    森林里的鹿多么警觉?树梢上的小鸟多么聪明伶俐?人类似乎是地球上最昏睡的动物。人处在堕落的状态,有头脑没意识。要知识让你昏睡不醒,回到意识,丢掉头脑吧!

自然界的残杀代表着破坏与死亡,周围的一切都会有感知而受影响,唯独人最昏睡……在静心的深处冥想佛经、好好咀嚼,只有清醒才是生命之路。有觉察力才是活着,觉察是生死的分野。

  清醒是生命之路,佛陀如是说。让自己更清醒,就会更朝气蓬勃。生命就是神,生命本身就是目的,觉察是生命的方法。

  每个人都是沉睡的、愚昧的。在沉睡中行走,所以老是摔跤。不断做着不愿做的事,决定不做了、明知错了,却继续地做,正确的事反而不去做。

 荣格(Jung)发现个人无意识的后面有“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unconscious),尚待发掘的是佛陀曾经谈过的“宇宙无意识”(cosmicunconscious)。意识的头脑是生命的微乎其微,意识的底层是潜意识,朦胧的潜意识在对你低语,但你认不出。潜意识永远在意识的后面发挥它的影响力。集体无意识是人群的、社会的、民族的,宇宙无意识是自然的。

超越真实意识的是超意识头脑。静心时,你能有短暂的瞥见;静心是一种在黑暗中的摸索,会有几扇窗开启,可是你会一再地掉回头去。超意识的头脑是水晶般清远的觉察、整合的觉知,是三摩地(samadhi)。超意识之上是集体超意识,宗教所称的“神”。集体超意识之上的是宇宙超意识,是神的超越——佛陀说的涅槃(nirvana),说的卡瓦亚(kaivalya),印度教神秘家说的莫克夏(moksha)——真理。

  存在的几种境界里,你活在一个小角落而已。微妙的意识头脑好比一座宫殿,你完全忘记了偌大的宫殿,甘心屈居于阳台,还以为那是仅有的空间。

 觉知是永恒不灭的,只有无意识才会凋零。无意识地沉睡,必定会再死亡一次。想摆脱生死轮回的痛苦,非得有绝对的警觉,不断提升的意识。

信仰不会给你带来任何收获,只有唤醒自己,下了工夫才有收获。智性描绘的地图在内在创造出渴望,使你注意到自己的潜能与可能性,你不光是表面上的样子,你远胜过表面。

    真理总是简单优美的。唯一要学习的就是观照,观照你每个念头、每个欲望,每个动作:走路、说话、吃饭、洗澡。不断去观照每件事,每件事都是你观照的机会。

   忘记观照时,不要懊悔、闷闷不乐,不要自责,永不为过去追悔!活在此时此刻。

清楚明白时人就充满喜乐,不快乐的根源是迷惑。清醒是生命的道路。清醒无法被夺走,死亡来临时,你也将观照它,观照不会随死亡而逝。身体消失回归尘土,观照依旧继续,它将成为整个宇宙的一部分,变成宇宙的意识。

树要高耸入云,根要扎到最深的底部,树的成长方式是双向的。意识也是。痛苦是无意识状态,是因为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想什么或感觉到什么,无时无刻都在与自己的矛盾冲突中。手上做一件事,头脑想另一件事,心里感觉又是另一件事,我们分崩离析,愈来愈分裂,这就是痛苦。

觉察的第一步就是观照自己的身体。对自己每个姿势、动作有所警觉变得有意识。身体放松协调了,有种平静会从身上扩散、隐隐约约的音乐在脉搏里鼓动……觉察自己的思绪,也如对身体的观照。思绪比身体细微,也比较危险。觉察自己的思绪,绝对不要欺瞒,一五一十地写下头脑里出现的东西。别去解释、修改、整理,是什么就写什么。十分钟后,读记下来的东西,将会看到自己内在疯狂的头脑!除了去觉察,无须做任何事,观照的本身就能达成改变。疯狂的人会渐渐失去踪影,思绪慢慢落入特定的轨道,不再混沌。更深的平静会弥漫开来。身体和头脑平静时是彼此协调的,仿佛中间有座桥梁。第三步:觉察自己的感觉、情绪、心情。那是最精微、最不容易观照的一层,已能观照思绪只要再跨出一步就行了,当心情、感情、感觉开始映现,需要再多一些意识。一旦观照这三者,身体、思绪、感觉会结合成一体。当合而为一时,它们相互间的运作就完美无缺。第四步是自行发生的,是整体的礼物——悟道的最终觉知,觉醒了成佛了。身体知道快感,头脑知道快乐,心知道喜悦,唯有觉醒知道狂喜。狂喜是目的地,觉察是朝向狂喜的道路。

不论当下发生什么,完全的有意识,你“在”那里,这就是觉知。

“罪”(sin)的原意是错过、缺少的意思。希伯来字根sin是错过(miss),英文misconduct,是欠缺引导、行为不检,misbehaviort是缺乏规矩、不守规矩。

错过就是你人在那里,心不在那里,那是唯一的“罪”。而唯一的善是当你做某事时,完全意识到自己所做的。葛吉夫称“记住自己”(selfremembering),佛陀说“正念”(rightymindful),克里希纳穆提称“觉知”,卡比儿说“苏拉堤”(surati),真正在那里!这是唯一需要做到的。

警觉时,很多东西自然抖落,无须你去丢掉。

  占据别人,让别人占据。都是贬人为物。人无法被占有、控制。每个人总试图占有自己所爱的人,这不叫爱,占据是在憎恨、破坏、屠杀,你成了“杀人犯”!爱应该给予自由,爱就是自由,爱是广阔无际的天空,爱不是囚禁的监牢。

社会改革者、所谓的革命家,他们的破坏性最大。但是要看出他们的破坏性不易,他们是好人,永远在对别人做好事。这正是他们用以囚禁别人的方式。他们按摩你的脚,迟早你会发现他们的手在不知不觉中移到你的脖子上!任何控制他人的行为,无论以什么名义、转换什么形式,都是没有宗教品质的行为,是罪。教堂其实不支持宗教,因为宗教应该是自由!

     你看花,赞美花,你是在思考、记忆。你是花,花成了你。没有思维时,谁是花谁是看花的人?你进入了花,花穿越进入了你,你们变为一体。你和花在一起而没有任何思绪时,是交流而不是对话。和所爱的人在一起,是交流而不是对话,你们共同存在,既没想逝去的过去,也不想未来,就在此时此刻。当下如此美丽,如此强烈,没有任何思维能穿透。不想任何事情,只是在当下,是你与灵性的第一次接触,一个新的次元展开了,那正是觉知。觉知全然在当下,一切的动作皆停止了,一种新的、有深度的行动发生了。

从一个念头进到另一念头,是停留在时间世界里,进入“当下”片刻而不是进入“念头”才是进入“永恒”。没有静止不动,新的行动方式来自你的内在,这种移动不带任何动机。带有动机的行动是无意识的,没有动机的行动是意识、是清醒的、是纯粹喜悦的。行动就是生命,生命就是能量,能量就是行动。不追逐成就,不去哪里也没有去,开开心心地待在能量中。行动之外没有任何动机,行动的本身有其本质上的价值,不用附加其它的价值。

只是分享没有目的,不成功也不会觉得挫折。整个世界、整个存在都在永恒中运转,而头脑在时间里运作。存在活动在高度与深度中,头脑在直线上来回活动。头脑的方式是水平的无意识的,活在垂直的次元中,才是有意识的。

整个来到当下这一刻,别允许过去来干涉,也不要许未来加入。正如耶稣所说“让逝者埋葬他们已逝的过去。”过去的已经不在,未来还没发生,你想它干什么?不管你怎么想,未来都不会按照你想的发生,你只会感到挫折。整体(thewhole)自有它的计划,你为什么要用自己的计划和整体唱反调呢?

存在自有其计划,它比你有智慧,整体比局部有智慧。你为什么假装自己是整体呢?整体有它的命运,你又何必去干涉?错过当下的片刻,无论你做什么都是一种罪。未来再度降临时,你又会错过,因为未来来临时就是当下。明天永远不会到来,你将不断的错失,这就是罪,就是希伯来文Sin的原意。

  未来出现时,时间就出现,但存在没有时间性,活在时间当中无异于犯罪,你错过了当下违背了存在。这如果已成为你固定的机械模式,你就会一直错失。

  和我在一起时,就全心全意地和我在此,这样才能学习新的行动方式进入永恒,而不是待在时间里。时间是世间的,永恒是神的;水平线是世间的,垂直线是神的。这两者在一个地方交会,那正是耶稣被钉上十字架的地方。水平线和垂直线在一个点上会合,这个点就是此时此刻。从此时此刻起,你可以走上两种旅途,一是在这个世界里、在未来;另一个是进入神、进入内在的深处。

觉察愈深,对当下就愈警觉、敏锐。

  不要愧疚,只要了解这个罪,但不要有罪恶感,这是很细微、很微妙的了解。心怀愧疚就已经错过了重点。旧的模式以一种新的方式在运作,愧疚错过了当下,又去想过去。只要回到当下、回到你的意识,不再为自己制造任何问题。长久以来僵化的行为模式,无法马上就改变也不用担心,存在并不急,永恒可以无限地等待,别为自己制造压力!

觉察错过了,回来就对了。愧疚是头脑的诡计和伎俩,头脑是狡猾的,觉得愧疚时,同样的模式又开始了,只不过换了包装。不断地回来,别拉长着脸,不必很用力,保持简单与天真,不要制造问题,永恒并不急于一时。所有问题只存在于水平的空间,垂直的空间并不知道什么是问题,它是纯粹的喜悦,没有焦虑、痛苦、烦恼、罪恶感,什么都没有。保持单纯,然后回来。

梦中的游戏规则是信任,开始在梦中怀疑,规则就被打破了,梦瓦解粉碎了,于是你完全清醒了。

宗教性不是哲学,是一种脱离无意识的方法,而所有哲学是帮你睡好觉的技巧,他们带给你梦境与乌托邦。宗教性不让你有梦、不让你活在乌托邦里面,带着你朝向真理,真理唯有在你不作梦的时候才有。作梦的头脑无法看到真理,将真理变成梦。

人是健忘粗心的,清醒时也如沉睡般浑然不觉。睡眠时没意识到周遭发生的事,不睡时就会留意吗?

老子说,大多数人没有嘲笑你的话,你一定说错了什么。唯有大多数人认为你是傻子,你才可能是有智慧的人。

神是奥秘不是三段论,想证明神是不可能的,对神你不能去证明什么,证据属于水平世界。

    没有头脑时才能领悟。不管你置身何处,你所在的地方正是你不在的地方,因为昏睡的人总是从当下跑到别处。不在当下、不在自己里面,就是昏睡。耶稣说“如果你有耳朵,请听我!如果你有眼睛,请看我!”。

整个身体好比是栋房子,心智游移时,象主人旅行在外,房子就这样空着。

当生命(也可叫作神)来敲你大门了,敲了好久的门,却总不见你来,这就是昏睡。人不该在昏睡中行动或说话,因为你没有充分的觉察。觉察本身会改变你的言行,你就不可能犯任何罪。觉察不是指控制自己,控制是觉察廉价的毫无作用的替代品。愤怒和觉察不可能并存,觉察中嫉妒永不会发生,一切负面的东西自然就不见了。

意识如光,灯火通明黑暗怎会出现?你走路怎会绊倒?愤怒不过是摔跤,嫉妒是在黑暗中摸索,一切的错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活在黑暗中。

  觉察了,毒药也变成灵丹;昏睡时,灵丹也变成毒药,一切全看你警觉与否。行动本身有无意义并不要紧,你的意识、留心、察觉才是重点。领悟了觉知,再不会有有价值的事了,因为你知道了生命最伟大的狂喜。动机没有了,欲望、梦幻都没有了。

醒觉人的世界是共通的,沉睡人则各自活在单独的世界。你单独作自己的梦,无法与人分享,因为梦不是真的,根本不存在。你活在自己的想法、观念、梦想、欲求构成的世界里。在两个各自的世界里,对话是不可能的,只有冲突。

  梦是个人的,真理不是个人的。任何个人的东西,一定属于梦;真理是无际的天空,属于所有人,它是“一”。

弃俗不是重点,真正要抛掉的是头脑的世界。自己的梦幻世界。抛得下,就算置身市井也宛如到了喜马拉雅山。

  警觉了,梦就会消失,不快乐也会消失。赫拉克莱特斯说,清醒时所见皆死亡,沉睡时所见皆梦幻。逃避死亡就是逃避生命,就会无精打采、形同槁木、面如死灰;面对死亡就生意盎然。

耶稣复活并非生理的现象,是进入这个肉身的另一个次元,变成另一个永远不灭的身体。这个肉身是暂时的,那个身体是永恒的。耶稣在真理世界中复活,他个人单独的世界不复存在。离开水平的世界,进入垂直世界的深处,就在永恒中重生。

 

让时间死去、让投胎死去、在意识里活过来,让思想死去,在觉知中诞生。真理是丰盛的生命、永恒的生命。

  觉察就是意识到自己,葛吉夫说“记住自己,不管你身在何处,要总是记得自己。”记住自己,会在里面创造出微妙的能量,人就清晰透彻。

 单纯地感觉自己,我“是”的感觉会创造出一个不动的、宁静的中心,一个自我主宰的内在中心,一种内在的力量。佛陀所说“意识之人”是一种火焰。觉察,就会感受到内在新能量、新火焰、新生命、新活力。主宰你的过去消融了,你不必再与之角力。

尼采说,战争是危险的,战争会一直持续。战争过程中可以感觉到自己,感觉到死亡不可避免时,生命就会变得强烈,归于中心开始意识到自己时,就有个中心形成,是情境使然。情境不在时,中心也随之消失。

不能只由外在情境主导,要发自内在。闭上双眼感受一下自己,深入地去感觉自己。归于自己的中心,目标在那里自己也“在”那里。不管正在做什么事,甚至只是坐着,让你的意识成为双向的:记得外面发生的事,也记得谁在里面。

临济禅师讲道,有人突然冒出来问:我只想请您回答我:我是谁?临济走下讲台,向发问的人走去,他走到那人身边,看着他的眼睛,那颇具震撼力的时刻,一切都停止了,问问题的人开始流汗,临济直视着他的眼睛。过了一会临济说,不用问我,进入你自己的内在,去找出是谁在问这问题。眼睛闭起来,走入自己的内在,把我忘掉,去找寻问题的来源,深入你的内在!据说那人静了下来合上双眼,在那瞬间他开悟了。

这就是你要去发现的,觉察是发现内在最核心深处的方法。你愈无意识就离自己愈远,你愈有意识就靠自己愈近。

无论做什么,记住你自己,接近自己的中心,有一天你会端处中心。于是你开始有能量,那能量即火焰。整个生命、整个存在就是能量就是火焰。做事时保持留心,这是漫长艰辛的旅程,你只需付出努力全心全意毫无保留地去做,勇于探触内在的每个角落,为觉察不惜牺牲一切。只有这样,内在的火焰才会被发掘,它就在那里。要找到本质上的合一(essentialunity),唯一只有觉察。觉察是回到自己中心、达到内在火焰的方法。发现它,才有能力进入圣殿。

当年人们问佛陀,要怎样才不会生气、不会贪婪?不会老想着性或食物?佛陀的回答永远是:要觉察,将觉察带进你的生活。觉察就是观照、记得、静心。

 

人的头脑总在做两件不可能的事:改造过去,建构未来。精神分析试图再造过去,占星学则想确定未来,这都不是科学。过去已经结束未来还没发生,你只是在破坏眼前这一刻。

东方人认为没有什么问题是严肃的,这样一想百分之九十九的问题就已经没有了,你的眼光改变了问题本身。东方人认为问题的产生是对它的认同。问题与过去、历史无关,你的认同才是真的重点,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不去认同就不会出错,只要去观照,只要看着事物发生,把自己当成别人一样去看待。纯粹的意识,只要看着它,保持警觉,不认同,就不会有问题。这是打开生气、贪婪、性、头脑之锁的钥匙。过去和过去的制约不在你身体里就在大脑里,不会在你的意识里。意识无法被制约,意识一直是自由的,自由是意识深处的本质和天性。疯狂的人无法知道自己的疯狂,只有清醒的人才能看到。意识可以跳脱任何事情,没有阻碍和界限。

整个东方的方法可以浓缩成一个字——观照(witnessing),而整个西方的方法学可以浓缩成一个字——分析(analyzing)。分析只是绕圈圈,观照则是跳出圈圈,分析是恶性循环。分析永远只能做到半吊子的程度,无法真的达到助人的效果。分析是一种适应性做法,协助了解一些问题,无法达成蜕变和彻底改变。观照是大变革,从根本上造成转变,意识是永远不容亵渎的纯净和圣洁。

天空没有历史,不是被创造之物。任何存在必须先要有天空,存在之前天空先存在。观照不会改变制约、不会改变身体,观照让体会超越身体、超越一切制约。在到达彼岸之时、在那超越的时刻,一切问题都不存在。

醒觉的佛也使用记忆,但不认同,他把记忆当成机器使用。我使用语言、使用头脑和所有记忆,但我并不是头脑,觉知一直都在,我是主人而头脑是仆人。

观照是归于中心的技巧。人不活在表层就活在核心。表层属于自我,核心属于本质(being)。在自我中,永远会和别人牵扯不清。你的动作不是行动,是基于对别人的反应。活在表层不会有行动产生,是外境的奴隶,只是不断地被迫行事。从核心出发就迥然不同,行动来自核心,你不再当附属品,你拥有自主性。

被触动不是因为核心被触动,而是根本没有核心。活在表层、与表层认同铁定会被任何事情影响。有核心,就可以对所有事保持一定距离。别人可以侵犯到表层,但无法侵犯到你,你保持超然、不涉入,你和你的“自己”有着距离。没人能穿透核心,外在世界唯一能触及的只是表层。

佛陀爱你,不是因为你爱他,你爱不爱他并不相关,他爱你是因为她的爱是一种行动,而不是反应。你的爱来自于你,不受他人的影响,反应是被迫的。归于中心是基于自己,自己的行动。行动一定是全然的,反应则是局部的、片段的、表层的。局部的行为一定自相矛盾,表层的一切都是自相矛盾的。

全然的行动有始有终,不是连续不断的过程。你完全自由自在地踏入未知,不受到捆绑。走入老旧的模式,头脑陷入固定的轨道,总是在绕同一个圈圈、经历同一个恶性循环,因为过去从未了结。

过去是个庞然大物!就算你不把前世算进去,还是很庞大。五十年的经验,不论是美是丑,所有的事情都没有结束,你不得不把已经不在的五十年经验带在身上。逝的过去注定会落在当下毁了当下!

观照永远是在当下的,它绝不会是过去,而思考总来自过去。思考是呆板的,观照是活络的。总是在思考,就永远无法领略观照的真义。停止思考是观照的开始,思考的终止就是观照。

  累积的思绪与堆积如山的记忆,创造出自我的感觉,让你觉得自己存在。自我只是堆栈里过去的历史,自我是你思想的浓缩与结晶。

思维愈多的人,自我愈强。

与他人沟通语言是需要的,与自己沟通就无需语言。人类能够创造出社会和世界,全拜语言所赐。也由于语言,人类忘却了自己。语言仅仅是一种沟通工具,工具很好用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会很危险的。头脑使用语言,就愈偏离核心,需要平衡与操控能力才能舍弃和使用自如。观照代表离开语言、文字、头脑。观照代表着没有头脑、没有思虑。某些没有语言的片刻,是一个新的空间,会意识到一个不同的世界。

佛陀说:呼吸是肉体生命最重要的事,而觉察是内在生命最重要的核心。

观照时思绪会停下来,思维进来时,观照就会不见。观照是一种被动的觉察,里面不含任何动作,觉察本身不是作为。

古梵文的典籍里,对老师的定义是“死亡”(acjaryamrityuh)。老师是公认为可以让学生领会死亡的人,帮助你死亡,使你获得重生。《新约》中的尼西底母(Nicodemus)问耶稣:“我要如何才能进入神的国度?”耶稣说:“除非你先死,否则你哪里也去不了,除非你重生,否则你哪里也到达不了。”

 放松不要用力。透过放松而不是用力,才能有意识,要镇定下来,保持沉静、平和。

 从内在世界的经验来说,美国是世界上最幼稚的国家。欧洲的年纪稍长,但在探索内在自己的领域,东方已经活了上千年的时间了。

 紧张有两种,身体的紧张与头脑的紧张,在放松下来之前,这两种紧张都要先释放,释放将会带来觉察。

  头脑没有思维就是静心,沉睡和静心的头脑都没有思维。思维消失有觉知是静心,思维消失没觉知是沉睡。沉睡没有意识,静心有意识。沉睡加上意识就等于静心。你很放松、在沉睡中、有觉知、完全清醒,这将会引你进入奥秘之门。

静心是内建的,你必须创造出空间让它运作。头脑是每个人一定会累积的过去的记忆与尘埃。无念的发生并非停止思考,念头不再纷飞,就是无念。想努力停止思考的本身,会制造出更大的焦虑与冲突,导致分裂,你的内在将永远不得安宁。

静心不是反对头脑而做的努力,而是对头脑的洞悉,以爱的方式耐心观照头脑。头脑是你的花,别用任何方式强迫它开花。我不赞成所有的强迫和暴力,特别是对自己的暴力。只要观照,当你进入祈祷、爱、崇敬的深处观照,然后奇迹会自行发生,不需要你强行干预。无念不是反对而是超越头脑。无念的发生不是因为对头脑的破坏与扼杀,当全然洞悉头脑时就不再需要思考——洞悉取代了思考。

看上去人活在现在,但只是表像;人活在过去,只是“经过”现在,他的根还停留在过去。在平常人的意识里,现在不是真正的时间,过去才是,现在只是过去到未来的一个暂时性出入口。过去、未来才是真实的,现在不真实。未来只是过去的延伸,过去的重复投射。对成道者、达成佛境者来说,只有“当下”是存在的、真实的。

你是存在的一部分,你待过太久的时间了,你只是一再重复同一模式,印度教称“生与死的轮转”。头脑总是在投射,头脑就是过去,未来将会是过去的一再投射。过去曾做过的事,无论好坏,都不断重复,“业”的理论就是如此。

习惯是第二本性,事实上习惯最后会变成第一本性,而原来的第一本性会变成第二本性。本性变成附录或注脚,习惯成了主要内容。

你觉得好或不好,是你的无意识、你的过去的影响。除了你自己,没人为你的感觉负责。没人让你生气或快乐,快乐生气难过是因为你自己,不懂这个道理永远只是个奴隶。当自己的主人,就要明白“不管身上发生了什么,我都有绝对的责任。”把责任丢给别人,就永远是奴隶,没人能改变别人!

  能回到过去,能对过去释然,从前的事就不再有影响力,过去无法占据你时,你就能活在当下。

沉睡的人做任何事都不能全然。要全然地行动,必须要有觉知。全然是没有任何其它思想,吃就只是吃,享受吃,身体、心理、灵魂和谐一致,吃成了静心。全然的行动就是静心,小小的事情转化成发光的行动。

头脑永不会宁静,它的本质是反宁静的。头脑是声音,而非安静。头脑在宁静就不在,宁静在头脑就不在。禅宗称“无念”(no-mind),而非“宁静的头脑”。无念是宁静,是既没头脑也没身体,只有纯粹的存在,纯粹的存在就是宁静。

  头脑不在,存在的宁静达到极致,身体会象影子般紧紧跟随,会产生特定的姿势,那是最放松、最被动的姿势。

  有人羞辱你,你接受了才有反应;你不接受、不为所动、保持距离和冷静,人家奈你何?佛陀说“向河里丢燃烧的火把,到达河里前它燃烧,一掉入河就熄灭了。我是河流,难听的话是丢出的火焰,火焰在我的冷静中熄灭,不再有杀伤力。你丢的荆棘掉进我宁静的花园就变成花丛。这是出于内在自然的本性在行事。”这就是自发性(spontaneity)。

  唯有行动,聪明才智才会敏锐。从觉察与观照中一个片刻接一个片刻行动,就会聪慧、发光、神采奕奕。观照,只有在观照中行动。停止了观照就是自杀。

觉知的人采取响应(respond),对所做的事负责(Responsible)。观照是自发性的起始,自发性是观照的完成。生命不是静止的,头脑象照相机,总在搜集影像,生命的相册对生命而言从来都不真实。照片是静止的,永远维持原样不变。无意识的头脑象相机,它的功能象底片。观照的头脑、静心的头脑就象镜子,不去抓取任何影像,保持着恒常的空敞。镜子就是镜子,你不在就不会反映。没人在就没有任何反映,对生命它永远是真实的。

在镜子面前,活的就是活的,死的就是死的。真诚的生命,跟随着你的自发性。

    博学多闻不得法就容易盲目。凡事从知识角度看,就看不到当下发生的事。人成了机器,知识成了固有的机制模式就静止死亡了。

 人们通常都根据过去在行动,但生活一直在变。生命没有义务要符合你的结论。生命从不问同一问题,所有既定的答案永远穷于应付。

    天才的丹麦哲学家齐克果(SorenKierkegaard)《或此或彼》(Either/Or)讲了他生命的经验,他永远无法决定任何事情。决定要这么做时,另一做法总似乎是对的,决定采用另一做法了,原先的做法看上去也没错。他与一女士十分相爱,她央求他娶她,但齐克果说:“我得好好想一想,婚姻是大事,我不能马上就答应或是不答应。”结果女子和别人结婚了,他一直单身,带着他的问题去世,年仅四十二。他始终没找到终极答案。头脑会有问题,头脑愈好,遇到的问题愈大,天才的头脑,才会卡在两极之间无法抉择。头脑基本上是疯狂的,太投入其中会把你给逼疯的。

 头脑的意识有光明与黑暗面、正确与错误面,不管有哪两极,只要意识它们。意识中会认识到,你不是头脑,还有着头脑永远不会有果决。只有觉知才是果决,出于觉知才是全然的、百分百无悔的。

  所有发生的,是一切能够发生的,世人说它是对或错,那是人家的事,不是我的问题。觉察使你看得清晰、彻底,将自己放开,让存在透过你决定。无须去想什么对错,让存在牵着你的手,放松地跟着动,那就是唯一正确的方式。自以为明智,生命就将继续杂乱无章。

完整地活在每个片刻,不需要梦的存在!让每一片刻完整,仿佛下一刻不会来临。唯有如此,每一片刻才是完整的。死亡随时可能降临,这或许是你最后的时刻,一定要趁现在毫无保留地去做想做的!既然没有未来,怎能浪费这仅有的时间,一定要活在这些片刻里!

我们一直在拖延,不要蹉跎,活在当下,愈在当下,就愈不需要思考。总想活在明天,但明天永不会来,来的永远是今天,可我们不断为了明天牺牲了今天。

错过的,你会想在未来的某一天追回来,你追不到的!你那介于过去和未来的压力一直都在,你一直错过现在,那个压力成了你内在的噪音,除非你能停止,否则永不安宁。所以最重要的是试着全心全意活在每一个片刻。

头脑喧闹不休,不是因为别人而是你自己。你一直以为,会有个比较好的世界、比较好的配偶、比较好的孩子、比较好的房子……一切会没事,能过上太平日子。可是怎么静得下来?以这种头脑,到哪里你都会遇到地狱,头脑就是地狱。头脑总是错怪别人,到哪里你都可以找到替罪羔羊,于是心安理得,将包袱丢掉了。

对求道者而言,这种头脑没有帮助是阻碍,不管什么状况,无论发生什么事,该负责的是你自己。不管怎样,出于你的头脑,日子不会好过,你永远无法得到平静。去承担责任,成为负责的人,你才能去做些什么。你不能改变世界,只能改变自己,这是唯一可能的革命。蜕变的机会在你。唯一的美德是觉知,唯一的罪过是没有觉知,所有出于无意识做的事都是犯罪。

 

不觉察的人如一间没有点灯的黑房,所做的一切将都会是错的。内在世界是腐化的,一切都成了罪和不道德。没有觉知,所有的东西都只是虚伪的作假罢了。觉察是一把万能钥匙,能打开一切存在之锁。觉察活在一个片刻接一个片刻当中,随时保持着警觉,意识到自己和周遭进行的一切,随着每个当下做出回应。

镜子反映出的样子是忠实的,与存在的关系是和谐的。你的作为并不是你决定的,它是整个情境衍生的。那不是你的作为、决定。你只是允许它发生。是神透过你在行事,这是宗教式的表达,整体透过局部的表现。

美德和自由的行为永不会后悔,它不会成为记忆,也不会留下伤痕,一切自自然然。成为业的行为不是真的行为而是反应。反应来自过去、记忆、内心所想。

意识是真实的,性格是假的存在体。性格只是润滑剂,帮助你顺利应付生活中的事。葛吉夫说,性格就如缓冲器。谦卑像避震器,可以保护你对抗别人的自我。谦卑的人自我很强,自我是敏感的但无法蜕变,你注定会一再受伤害。

  从无意识蜕变成有意识,从黑暗蜕变成光明,需要洞见与觉知,需要活在每一个片刻中。不是依据我、社会或教堂给予的模式,而是依据自己意识去生活。

  出于性格是反应,出于意识是响应。出于性格的人反动,出于意识的人行动。有意识的人只是在当下行动,而不是出于过去或记忆,他的响应中有着一种优美与自然,忠于事情发生的样子。生命不断变动,没有一刻是一样的。出于性格的人永远赶不上生命的脚步,而你却总是一样没有任何长进,固定僵化的东西无法成长。

赫拉克莱特斯说:你无法踏入同一条河流两次。河流的速度是那样地快,你甚至无法踏入同样的河流一次。

性格是停滞不动的一池臭水,意识则是一条河流。不要任何的行为规范,用眼睛去看、让意识像镜子般去反映、在发生的事情中响应。没有什么该做和不该做的种种细节,因为生命是非常浩繁的现象。

你能为人们立下多少规矩?这么做是愚蠢、无意义的。戒规总有漏洞,永远都能找到走后门的方式。性格是表面彩绘的面具,意识才是你核心的蜕变。

看到自己的错误,错误就会象枯叶散落,不需要再做什么,看清楚就足够了。只要觉察到你所做的错事,那就够了,在你的觉察中,它们开始消失了。没有意识才会一再犯同样的错。

看别人的时候,你看到他们实际的样子,对自己却总带着梦幻、美梦。对自己的认知或多或少像神话,与现实毫不关系。

诸佛只教导一件事——觉察。人格是牧师、政客的教导,佛教导你“意识”(consciousness)而不是“道德良心”(conscience)。道德良心是是社会玩弄你的伎俩、奴役你的策略。意识并不从别人处学习对错,只要进入内在,愈深入就有愈多的意识被释放。到达自己的核心时,就大放光明,黑暗无影无踪了。

看到自己的疯狂,就不再是疯狂。知道自己无知,就有智慧。底尔菲城(Delphi)的祭司宣布苏格拉底是全世界最有智慧的人。有几人冲去告诉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说“那是胡说八道,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什么事都不懂。”无知的人相信自己是有智慧,疯狂的人以为自己清醒。

我们总是向外看,对别人的了解多于对自己的了解。我们对自己一无所知,不知道自己的头脑如何运作的,从没有往内观察自己。你需要内在之光,那光来源于你的本质,死亡也不会熄灭,那道光是永恒的。拥有那道光,潜能就燃烧!你天生就带着它,只是你从没看它一眼。内在之光是真正的光,比阳光月光还真实,一切外在的光都是暂时的。内在之光永恒不灭,既无起始,也无结束。

让自己警觉、有意识、一直不断地深入内在、发现存在的核心。表层使你痛苦,进入自己愈深,有愈多的宁静。在宁静、光明、喜悦的体验之中,生活进入不一样的次元,曾有的失误与错误全都消失了。

伦理与道德关注的是好坏,有觉知的人不但是好人,且远超过好人。觉知的人,“优秀”只是个附属品。意识到自己本质,不可能不优秀,那是自然的呈现不需要任何努力。

好人不见得都是觉知的,好人只不过压抑了某些东西,被压抑的特质任何时候都可能爆发。好人永远都很严肃,他随时担心和害怕被压抑的坏特质爆发。好人总处在冲突中,他的生命不会欢欣喜悦。

 觉知到了顶点,就没有选择或不选择的问题,纯真和为善如影随形般自然。意识中,一切坏的、邪恶的、谴责性的字眼都会消失,如同黑暗消失在光明中。

  宗教的道德规范对社会有用,对个人没用,这是社会创造的方便,并不是宗教性的革命。

  不要满足于只做个好人,甚至不需要去想什么是好和不好。觉察、意识直接会带你朝向好的事情,过于执着就成了压抑。有觉知的人不会执着,只是静静地放松、沉着稳重。宁静中开出的花永远都是好的,活在一个没有选择的意识当中。完全的觉知就成了神性,好只不过是神性的一个小小副产品。

找到神性,自然就一切都好。自然到来的好,是美丽、优雅、单纯、谦卑。好不要求任何回报,它本身就是回报。觉知的成长是缓慢的,只要有耐心。将观照变成内在持续的进行式,整个的生命品质发生的改变会令人惊奇。

人们只观察别人,从来不去观察自己。观察别人是肤浅的,深入你的观察,把别人抽离,对准自己内在的情感、思维、心情去观察,最后对观察者自身观察。

 取笑别人的荒谬很容易,可是否取笑过你自己?你完全没有观察自己,你观察的对象都是别人。

   有罪恶感,就无法觉察,内疚是正常自然的,但不要懊悔。发现自己忘记觉知时,只要回来重新再开始。慢慢持续要有耐心,不必着急,无尽的永恒足供你使用,不要图快。觉知不是季节性的花,觉知像银杏树,可以千年生长高耸入云。

  身体的任何紧张是觉知的障碍,全身上下的放松觉察力将会加深加快。无论你正做什么或什么也没做,只是躺在草地上呼吸、放松、休息,始终别忘你是一个观照者。一旦陷入某个想法、感觉、情绪、心情干扰你的观照,记住,要立刻回到观照的中心。将观照变成你内在持续的进行式,整个生活的品质就会有惊奇的改变。

佛陀的法门是内观(vipassana)就是观照。观照呼吸是很简单自然的。观照不是头脑的特质,观照是灵魂、意识的特质,观照不是心理过程,观照时头脑停止了,没有任何目的,只是纯粹存在的喜悦。

  瑜珈的呼吸方式叫做“普那扬”(pranyam,调整呼吸),与佛陀所说的内观法门相反。普那扬做深呼吸,直到胸腔充满了氧气,接着一口气将所有的二氧化碳吐光。这是身体的练习,对身体满不错,但和内观法门毫无关系。内观法门并不去改变自然呼吸的韵律,既不做又深又长的吸气,也不用异于平常的方式吐气,只是让它完完全全的正常、自然,整个意识放在一点上观照。

能观照呼吸,也就可以观照其它事情。走路、吃饭都可以观照,最终可以观照你的睡眠。能够观照睡眠时,你就会被送往另一世界,身体继续睡觉,内在的灯仍炽热燃烧。你的观照保持不受干扰,一天二十四小时中,观照的暗流都一直持续着。你依然做着你的事,外在的世界一切没变,但对你而言一切都已改变。蜕变必须发生于内在,这是真正的弃世。旧的世界已经不在,因为旧的你已经不在。

  作梦与观照是完全迥异的两个现象。每晚准备睡觉时,你半睡半醒、快要睡着时,对自己重复一句话:“我将会记得那是个梦。”一直重复直到睡着。几天后你会发现,一旦这个念头沉入到无意识里,你就可以把梦当成梦观照,梦就不会抓着你。观照更加敏锐时,你就不会作梦了。梦存在于无意识的暗处,观照带来光明梦就消失。

  持续不断地去做,可以摆脱作梦。白天的头脑也不再会象从前那么聒噪。你更能活在当下,在行动时的投入会更全然更强烈。

  观照是最棒的魔术,它蜕变你整个存在。观照你五种类型的梦:

一,垃圾梦。工作一整天后累积了太多垃圾需要丢弃,就象肮脏的身体需要洗澡。这类梦几乎占百分之八十。

二,愿望实现梦。你有许多需求需要满足,但头脑受到毒化不让你满足,于是在梦中得到满足。这是无意识强迫你作的梦。这种梦值得去了解,去静心冥想。欲望属于意识的头脑,需要属于无意识的头脑,这当中的差异值得了解。这种梦对你显示出许多意义,透过它,改变你的意识、行为、生活模式。无论无意识说什么,要倾听它的表露。无意识的话是正确的,它的智慧是历经上百万世的淬炼。无意识极富智慧,意识的头脑极端愚蠢,无意识是永恒的智慧。

三,超意识沟通梦。这种梦很少有,我们已失去与超意识的联系。来自超意识的沟通唯有在非常非常警醒的时候,它象钻石般光华耀眼。感受发现来自超意识的梦,就去观照它、冥想它,随他指引找到你的师父,朝向适合你的生活,朝向正确,变成深度的内在指示。

四,前世之梦,它发生的频率不算少,但由于内在混乱的缘故,分辨不出它来自前世。经由这类梦,渐渐地觉知前世,回到过去的时代里。记得前世的样子,对你而言许多事情将会失去意义,许多新的事情将变得有意义。生命整个的形态将会改变,你的完形(gestalt)将会改变。生命中没有什么是崭新的,就像走在同一轨道上的轮子,因为你永远不记得你的过去,你才会觉得兴奋刺激,当你回忆起来的时候,兴奋刺激顿时无影无踪。完美的脱离轮子,不是脱离社会,而是脱离你自己里面那个生死的轮子。

  五,进入未来的梦。这种梦十分稀有,当极端脆弱、敞开、很有弹性时才发生。过去、未来都会产生阴影,两者都在你里面反映出来。如果能意识到你所做的梦,你会发现未来正看着你,一扇门忽然打开,未来与你会有一场对话。

  当你静心,在梦中觉知到你的内在本质,许多事将会发生。当你逐渐觉知到你的梦,清醒时所看见的事实就不再能说服你,故印度教徒才说世界就象一个梦。

 当你开始意识梦的时候,事情会颠倒过来,你感觉得出哪些真的只是梦,只是头脑的戏剧。你是舞台也是演员、编剧、导演、制作人、观众……一切都是你,都是你头脑制造的。意识到这一点,那么你清醒时所在的整个世界都会转变,你会在这里看出同一件事,只不过这个舞台更大,但梦是一样的。

印度教徒称世界为“马雅”(maya),意思是幻象、如梦般的头脑创造物。每个人都活在他自己的世界,事实加上头脑就是幻象马雅。某人完全觉醒成佛时,所知道的事实不经过头脑,那就是真相,是“梵”(brahman),是“究竟”(ultimate)。有了头脑,一切都变成梦,没有头脑就没有梦,只有清澈纯粹地存在着的事实。头脑就象镜子,世界反映在镜子里;头脑就是一个湖,世界变成湖中幻象。不管你眼睛闭着作梦,还是睁着作梦,都没有差别。只要头脑在,所有发生的事都是梦。静心冥想你的梦,这将会是你的第一个体悟。

  第二个体悟,你是一个观照,梦在那里,但你不属于它。你不是头脑的一部分,你凌驾头脑之上。你在头脑里面,但并不是头脑。你透过头脑在看,但并不是头脑,你使用头脑,但并不是头脑。忽然间,你明白了你是个观照,不再是一个头脑。这观照是最后、最终极的体悟。接下来,不管你睡时、醒时作梦都没有差别,你继续维持观照。你待在世界里,世界无法进到你里面。事情在那里,可头脑并没有想事情,事情也并没出现在头脑中,观照出现了,一切都改观了。

  不要“主动地”保持警觉,不然会睡不着觉。只是被动地觉知,让自己自然放轻松,从你的眼角往外看,不要太积极,只要被动地觉察,不要太在意,只是看着。

  在每个行动中保持觉察。内在有头脑的面向和无念的面向。活在本质的表层是一个面向,活在本质的核心是另一个面向。

  每个圆都有个中心点,你是个圆也有一个中心,没有中心你就不能存在。在你的本质中有个核心,活在核心中,你已是回到家的佛。活在表层就置身尘世,活在头脑就活在梦幻、欲望、焦虑……

某些片刻的小段时间你像个佛,有着与佛一样的优雅、觉知与宁静,活在与佛同一个至喜、至幸、至福的世界中。你瞥见自己的中心,这些片刻不会恒久的,你将一次又一次地被丢回表层,于是你会觉得自己蠢、伤心、挫折、觉得人生没有意义。

渐渐地,你将能在表层与核心之间来去自如,就好象进出自己的家。有觉知与了解的人,可以从表层到核心,再从核心到表层,从不会固守一边,而脑有固着一边的倾向。

物质主义者怎懂修行?身处红尘只留心外物怎能静心?不往内走,只抉择一边,挫折是自然的。

太多的人际关系、太少的假期、没有自己的空间、深陷事务、失去自己、愈来愈讲求物质、日渐忽视心灵、失去人生方向、失去本来所拥有的意识……这是一面倒的生活方式,掉进了极端的谬误。

能待在市集里,又能静心!能与人互动,去爱人,去进入许许多多的关系当中丰富你的生命;又有能力关上你的门,从所有的关系中挪出一个空间与自己连结,与他人连结!爱别人,也爱自己,走出去到外面走动!使生命多采多姿。不错失机会,世界来敲你的门,就无畏地出去开门。没什么可以失去,每件事都可以成为收获。不要迷失,不要沉迷其中,要记得回家。

要生活平衡,就该平衡内在与外在的世界,两者占同样的比重,才不至于倾斜一边。这就是禅宗说的“踩在河流当中,但不让河水沾湿脚。”活在世界里,但不属于世界;活在世界里,但世界不在你里面。当你回到了家,世界已不存在。

想笑,就要学会哭。哭不出,不接受眼泪,就笑不出来。会笑的人也会哭,这才是平衡。快乐的人也是宁静的,狂喜的人也是归于中心的,两端是密不可分的,两端同时存在才平衡,这是需要成就的。

这是读奥修电子书《觉察》所感。

觉察的反义词? 煤气的臭味是本来有的还是为了让人们觉察泄露而加上去的? 现在的电脑上还有没DOS?我想是有的,但一点也觉察不到, 换了独立声卡是否还会觉察到磁磁的噪音? 有谁能帮我概括"对环境的觉察"这一章内容 猜猜"总管图谋囤锐兵,将帅觉察禀君王"的意思? 翻译: 觉察到危险 一些动物具有特殊的声音觉察能力,请问海豹是利用什么来寻找食物的呢? 我母亲最近总是情不自禁轻微摇头,有时她说话的时候会摇的更厉害,可她自己却不觉察到,这是什么原因? 哪两句诗现在用来形容人们对新生事物的发现和喜爱,当新事物刚刚萌发时,就能够敏锐觉察到,并大力扶植他生长 我喜欢一个女孩子,刚开始情况还不错,可是到后面可能她有所觉察我的意图就开始刻意回避我了,我该怎么办 怎样能在小孩不觉察的情况下知道他究竟上了哪些网站?在QQ上和人聊了些什么? 若QQ上甲乙互为好友,当甲把乙从好友中删除后,乙会觉察吗,怎样才知道对方把自己从他的好友中删除了? 如何去觉察女孩子对男孩子有感觉 ? 怎样才觉察得到自己在长肌肉?? 梦境中,不大会觉察自己在做梦, 读奥修的感受! ( ******* )的( ******* ) ( )的( ) 的的的的的 英语的的的的的的的的!!!!!!!! 形成层的的的 物理的的的的的!!!!!!!! 生物的的的..........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