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车牌号车主电号码:精美时文荐赏(书摘)-蓝湖梦影-搜狐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22:09:45

写在前面的话(文/清儿)

以前每每读了好文章,总喜欢摘抄在自己从文具用品商店买回的精美笔记本里,有时心情好了还不忘为这些文章配些小插图,全当是点缀。现在有了电脑,开始用敲字代替写字,也不知道这算是进步呢,还是退化呢。这些日子读了许多好文章,原本只想把它们收藏在自己的文件夹里,但又觉得这样做未免太自私了。再说,好的文章能与朋友一起分享,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嗯,也许是自己懒吧,把这么多文字全整理到一篇日志中了,朋友们就慢慢看吧。可以挑自己感兴趣的看,也可以随便翻翻,总之开心就好,千万别累着。今天值了一天班,7点多才下班,8点多才吃晚饭,所以,现在也想轻松轻松,因此这篇日志就不再一一配图了,希望朋友们对付着看吧。(清儿 2008年10月16日 晚20:56)

人生的贝壳(文/高林瑜)  

在海边,有一个拣贝壳的小男孩儿,每拣一只贝壳,他都认为不是最好看的,就把它扔掉。黄昏来临,其他孩子都拣了满满一篮子美丽的贝壳,而他却愁眉不展,篮子里空空的。 

在生活里,有许多人就像那个小男孩,为追逐自己认为最美好的,结果到头来,竟一无所获。人们往往倾心于追逐和求索,忙忙火火,一路的好风光却未能欣赏。 

屠格涅夫说:“人生的最美,就是一边走,一边拣拾散落在路旁的花朵,那么一生将美丽而芬芳。”有的人,给自己定的目标往往太高,虽竭力拼搏最终却仍无所获。也许他并不知道,他选择的本来就是无法企及的痴心妄想。就说夸父逐日吧,当我给儿子讲这个故事时,他竟十分机警地反问了一句:“他真蠢,难道他不知道太阳的表面温度有多高吗?阳光每天都在他身边,他还追什么呢?”儿子的话令我深思。夸父即便算是一个追求光明的强者,但他的确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那就是放弃了身边的光明。  

现实的美好是永存的,而揣测的美丽往往只是一种幻想。总有人盲目地走过了一段年轻岁月时,才会恍然大悟,原来追求那种最美,只是一个浪漫的虚幻。 

请记住,人生的每一天,每一个足迹,都是值得留恋的痕迹。不要轻意丢弃你的所获,在人生之途,只要是一枚值得珍藏的贝壳,即使它很小很小,我们也要把它放进人生的口袋。因为“每一枚贝壳都有它自己的历史与价值”。

心泉(文/张佐香)

①初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时,我浸在晶莹的碎得满地的月光中,寻找“清泉石上流”的意境,凝神倾听清澈的声音潺潺地淌过石头,然后又隐隐约约地流向远方。从此,这一涧清泉,便在我生命的最深处。

②泉是古诗文中极富韵致的意象。漫步在唐诗宋词明清小品里,耳畔不时传来冷冷的泉声,眼前晃动的是一溪甘冽鲜洁的清泉,以及观泉、听泉者的身影。这身影,杂夹着青石、鸟影、梅枝,掺和些月光、清风、松色。

③我曾许多次在旅途中邂逅泉,泉水像那些绿色透明的藤蔓,不时地从脚下的石缝里爬出,从头顶的峭壁上挂下来,或滴珠,或一线,或几绺,或成瀑。它在大地上漫步行走时,随时随地会把不同形状的山体的不同情态,用水质的声音演奏出来,像琴,像笛,像钟,像磐。发出的铮铮泉水声是人间最美的音乐。立于澄澈的泉边,让泉水映照着身影,我掬泉浣面,饮泉入腹,以泉为镜,发现微涩的一张脸已“水色”丰足。

④东山魁夷说:“人人心中都有一股泉水,日常的烦乱生活,遮蔽了它的声音。”人生的生存秩序——结婚、生子、柴米油盐等等淹没了它的身影。人之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好,失也好,最要紧的是心间不能没有一泓清泉。清泉从地层深处喷涌而出,历尽了脱胎换骨的磨砺,只剩下一身的清白。它是尘世间最纯净的东西。从古到今,它不间断地流淌着,阅尽世间一切生物的生死荣枯。它何曾因风霜雨雪而萎缩移易,又何曾因宠辱得失而抛却自适自得。眼中有泉的人,心中亦应有泉。心中有泉才能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格;才能做到一步一个脚印的攀登,不变心性;也才能有诗人的神韵和学者的品性。心中有泉的人,一生都在用心泉浇灌真善美之花。他们为人类留下了夹着热血带着体温的生机勃勃的精神的清泉,屈子字字珠玑的楚辞;李白气概奇伟的诗歌;东坡闳肆奔放的散文;司马迁的传记,黑格尔的哲学,莎士比亚的戏剧,贝多芬的钢琴曲,梵高的绘画……这些历尽磨难的艺术家以精神的清泉赋予人类文明以尊严与高贵。也有一些心中有“圣泉”的人,以其化育万物的慈爱熔铸一个民族的精神,譬如孔子,释加牟尼,还有圣雄甘地。

⑤这些源于高贵的心灵的精神清泉,汩汩流进我的心灵,源源不断地渗入我的肌肤与内脏,在我的血管里流淌。它洗去我肺腑中的浑浊,还我以洁净;它冲刷我骨子里的怯懦,还我以刚健;它扑灭我脾脏里的躁火,还我以平和。它疏通血脉,打通经络,以便我更和谐灵敏地感应大地与天宇的生命潮汐。我呼吸天地的湛然清气与浩然正气。清泉流入我的身体,我会从心灵深处听到絮絮低语的泉声。每逢在人生的旷野上迷失,我会观照着流泉的走向,寻找前进的方向。

⑥奔波于万丈红尘中的芸芸众生,心中都有一汪清泉。只因尘世的琐碎,生活的纷杂,才遮掩了它的清碧透明。生命不能承受无泉之痛,真正优秀的人生更是如此。现代人的心灵缺少清泉。这种清泉是要自己去创造的,就像爱。我等凡俗之人,当用淡泊宁静的心怀澄清心泉,用心泉冲刷人欲物欲,用心泉涤尽如尘的烦扰。

⑦观照心泉,让思想走向深刻,走向纯净;倾听心泉,让生活愈加鲜活,愈加丰盈。更重要的是创造心泉,创造精神的心泉。人生之美,正在于此。

(选自《思维与智慧》)

茶味(文/林清玄)

我时常一个人坐着喝茶,同一泡茶,在第一泡时苦涩,第二泡甘香,第三泡浓沉,第四泡清冽,第五泡清淡,再好的茶,过了第五泡就失去味道了。这泡茶的过程令我想起人生,青涩的年少,香醇的青春,沉重的中年,回香的壮年,以及愈走愈淡、逐渐失去人生之味的老年。

我也时常与人对饮,最好的对饮是什么话都不说,只是轻轻地品茶;次好的是三言两语,再次好的是五言八句,说着生活的近事;末好的是九嘴十舌,言不及义;最坏的是乱说一通,道别人是非。

与人对饮时常令我想起,生命的境界确是超越言句的,在有情的心灵中不需要说话,也可以互相印证。喝茶中有水深波静、流水喧喧、花红柳绿、众鸟喧哗、车水马龙种种境界。

我最喜欢的喝茶,是在寒风冷肃的冬季,夜深到众音沉默之际,独自在清静中品茗,一饮而净,两手握着已空的杯子,还感觉到茶在杯中的热度,热,迅速地传到心底。

犹如人生苍凉历尽之后,中夜观心,看见,并且感觉,少年时沸腾的热血,仍在心口。

关于生活(摘自《英语沙龙》)

直到我们失去拥有的东西时,方才认识到其珍贵;直到我们失去的东西再现时,方才了解它,这可能是真的。即使你把所有的爱给予某些人,也不能保证他们也会同样的爱你。不要期待爱的回报,如果事情不是这样,心甘情愿地加大你的爱心!

喜欢某些人只需要一小时,爱上某些人只需要一天,而忘却某些人得用一生。不要相信人的外表,那会蒙人;不要依赖财富,那会消失;指望使你欢笑的人,因为仅仅那一笑就使黑天似乎也明亮了起来。生活中会有这样的时刻;当你想念某些人时,你便会在梦中念叨他们,拥抱他们。做你想做的梦,去你想去的地方,做你想做的人,因为你只有一次生命和一次机会去做你想做的事。愿你拥有足够的幸福令你开心,足够的磨练使你坚强,足够的悲伤使你保持人性,足够的希望令你欢欣鼓舞!

人的最大的幸福未必是拥有一切最好的东西,需要的是物尽其用。幸福期待的是哭着的人、受到伤害的人、有追求的人和努力的人,因为只有他们能够领悟到那些触动生命的人的重要性。

最光明的未来总是建立在淡忘的基础上!只有摆脱过去的失败和痛楚,你才能继续走好。

小处的优美与大处的壮阔(文/月亮雪)

前几天看了几幅图画,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一幅画是一片鲜艳的红,上沿呈现锯齿状,不知何物。

第二幅画上立着一只双目圆睁的大公鸡,金黄色的嘴,绿色的翅膀扑闪着,那片红原来是它得冠。

第三幅画原来这只公鸡站在一堆木头上,两个小男孩趴在窗台上紧紧叮着它,做跃跃欲试状。

第四幅画显示这是一个农家的院子,院子里有五只羊、三只鸭,一只小白狗在追着鸭子满院子跑,院子的小主人即那两个小男孩,一心一意要逮住那只鸡。

第五幅画:镜头拉远,原来上述这些都是玩具做的,一个扎着马尾巴的小女孩在认真地摆弄着它们。

第六幅画:一个老人,花白的头发,在看电视。仔细看,上面所有的画面竟然是电视里的一个镜头。

第七幅画:画面显示这里是一座繁华的城市,一辆电车缓缓驶过,老人与电视居然是电车上贴的广告画。原来如此。

别急,事情不会就这么结束。

第八幅画:沙漠边上的小镇,邮差正在把一封信交给一位女士。那座繁华的都市,原来是信封右上角邮票上的图案。

看完全程,忽然心里有股说不出的滋味,原来你以为自己所看到的已是整个世界,没想到它只是冰山的一角。当你一旦超越了某种境界再来看某些事情,心里可能会觉得豁然开朗,原来世界是这样,颇为自得。而实际上,也许与事物的本质依然有很大差距。

我想人可能一辈子都在追求一种境界,一种超越自我的更高境界,一种大处的壮阔与雄伟,所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可这境界却永远没有尽头,一山更比一山高。我想说的是,要进入某种境界,这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倒不如从小处着手,从自己目前力所能及的事情着手,认真地负责地做好它,并从中体味到快乐与精彩。就像那只大公鸡一样,虽然没有那么高的境界,能看到自己原来只不过是一张邮票里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小角色,但依然在为着自己的生存努力拼搏,它依然值得尊敬,不是吗?我们成不了张朝阳,成不了比尔·盖茨,但我们可以活好自己。大处有壮阔,细节也很美呀。

我们决策不了这一星球的转动,但我们能决策多种些花,当时间悄悄地转到了它开的季节,它便呈现自己的生命与灿烂,敢与日月争晚刹那光华。再退一步说,我们如果连种什么花也不能决策,那我们不让自己成为一朵散发着幽香的花吧,无论被决策在哪里开放,都不改那份美丽与优雅。

小处的优美与大处的壮阔,随缘吧。

诗意情感(文/张宝同)

诗意情感是一种纯净如水、超然无我的内心情感,一种从容而流畅、平实而宽厚的处世风格。它像一股清纯与温热的暖流,滋润着人们去营造至善至美、至纯至真的心境,并为沐浴他人与自我的生命之光而由衷地欣喜和感激。

诗意情感的极致是道德操守的心灵自律。这种自我约束的内心品质是一切道德和美德的根本,是社会教化与自身文明的显著标志。一个人没有这种情感,就不可能到达自我理想的境地。

诗意情感中流动的是纯真的良知和理性。它不会因为盲目的情绪冲动而放弃道德上的约束,更不会因为一时的焦躁和激怒而失之过甚,铸成大错,而是会用一种宽容与自律的心境审时度势,洁身自守,去做精神的强者。

走在繁华与喧闹之中,我们眼前总有太多的诱惑。期望着物欲的满足和精神的享受,我们忍不住要设计起自我的拥有。也许我们无法拥有许多的物质财富,但我们却能拥有一个平和美好的心境。而这种平和与美好的心境就是幸福与快乐的秘诀。

在梦中也好,不在梦中也好,我们总是渴望着浪漫与新奇,但生命的追求却有种种的遗憾。也许你会在花前月下失去梦中的橄榄树,也许你会在稍纵即逝间错过久盼的风景,但失去的美丽仍会在我们的心中酿造着美妙的诗情。

心怀诗意的情感,就不会为生活的艰辛而颓丧,也不会为生活的无奈而忧伤;看着和风丽日中的云卷云舒、花开花谢,你就会觉得生活依然很美好。

心怀诗意的情感,就不会为名利地位改变自己,也不会趋炎附势、曲意逢迎地委屈自己,因为依靠人格与道德的力量,你就能光明磊落地活着;因为只要付出了汗水和心血,你就能在这个世界上生存。
与人为善是诗意情感的品格。你宁愿深深地委屈自己,也不肯去轻轻地难为别人。你从不涉足他人的心灵禁地,也决不强人之所难,背人之心愿。你追寻的是心灵的默契与沟通,即使对待仇人,你也会在密密的雨中为对方撑起一把温馨的红伞。

你也许成不了一个伟大的人,但你却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人活着,就该体现生命的价值。尽管生活中仍有艰辛与丑恶,但世界依然美好,生命弥足珍贵,唯有采天地之正气,蓄生活之美好,珍藏于心,传达于人,生命才会充实绚丽、珍贵无比。

爱情的几种态势(文/忆梅)

每次看到“飞蛾扑火”一词,就会联想到那种殉身爱情的人。偶尔我会突发奇想,把爱情的态势与许多有关昆虫的词对上号,觉得这种比喻挺有新意的。不妨展示给大家欣赏。我喻之为“飞蛾扑火”、“蝶舞花丛”、“蜻蜓点水”、“蜘蛛结网”、“蝉鸣高枝”。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爱情的至高境界,当然首推“飞蛾扑火”式,那是爱到疯狂,爱到忘我,完全超脱了世俗甚至超越了生死的一种至情,炽烈的爱火燃烧着的两颗心,可以逾越高山和陷阱,飞跃沧海和长天,一旦天不遂人愿、情不怜爱心,即使毁灭肉身也要让爱凤凰涅磐。像我们熟知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就是“飞蛾扑火”的典型。虽然卓文君没有殉身,在那种封建时代敢于以一个豪门千金的身份,与穷困潦倒的司马相如私奔,并当垆卖酒,也是一种巨大的牺牲。这样的爱情大都发生在古代,它已无法再在现代这个物质发达,爱情贫瘠的时代演绎,如果上演在我们的生活中,定会被俗世的我们惊为天外来客。
 
爱情是浪漫的代语,月下听琴、柳堤漫步、雪中赏梅、都是恋人心中最美丽的图画。堕入爱河的两个人心心相印、心有灵犀,或者激情碰撞,缠绵悱恻,千般柔情,万般恩爱,如花丛中翩翩起舞的两只蝴蝶,享受着爱之陶醉,情之痴迷,那舞姿轻盈的精灵,是造物主美幻的使者,在春天的花丛翕动着双翼,给人带来多少快乐和遐想。这种爱不妨冠之为“蝶舞花丛”式,也许每个涉入爱河的人都曾经历过,只是翩翩起舞,情迷心醉之后,或许又各飞东西了,也或许飞进了围城,再没有了花香相伴,飞舞的双翼沾上了现实的风雨尘土,沉重得不能再抬起。能够一生长舞花丛的爱情不多,我的印象中,《廊桥遗梦》中罗伯特·金凯与弗朗西斯卡的那场激情相遇,可以算是把这种爱情演绎到了极致,虽然他们并没有相守,但是在记忆的花丛双双翩翩飞舞了几十年,直到罗伯特·金凯去世。
 
爱情是个让人琢磨不透的东西,它说来就来,说去就去,在我们生命里、在我们生活中、它随时会发生、碰撞、擦亮瞬间的火花,最后又在变幻不定的尘世中退色、消散。但爱过了,总会有一些印痕留下。红尘中缘聚缘散如流云,无论是凄美的、忧伤的、浪漫的、甜蜜的爱情都终会在生命的流水中涤荡而去。
 
尤其是这样的网络时代,每个在网络里行走的人,都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几段网络爱情,“缘份”有时候,总在不经意间降临,让人不期然就有了一些神往和依恋,也许你根本不知道这份幸福背后的图景,只知道人生的相遇是那么的偶然,那么的美丽,宛如黑暗中闪烁的星光,在心底擦出星星点点的温暖,即使知道这爱情不会有什么结果,甚至海角天涯永不能见一次,感受的不过是银屏上的温暖,电话中的柔情,却依然会执迷于那种心灵的陶醉。然而这样的感情无疑是短暂的,如朝露般易消逝,似晚霞般易沉落,回首间背影已走远。这样的爱情,我谓之为“蜻蜓点水”,一只蜻蜓偶然飞过一片湖水,用它的尾尖轻轻掠向水面,水泛起圈圈涟漪,蜻蜓快乐,水也快乐。当然,现实中也不乏这样的爱情,彼此相遇偶然,相恋轻松,没有生死相依的牵拌,没有泪水的苦涩,正如一句歌词“分手时候说分手,不要说难忘记”。

大多数步入婚姻后的爱情,都退去了当初的浪漫和激情,失却了爱情本身具有的美感,因此,这样的爱情只能譬喻为“蜘蛛结网”式,蜘蛛这种昆虫是我最害怕的虫子,每次一看到浑身都会起鸡皮疙瘩。婚姻中的人们,为的就是织就一张严密的网(责任义务亲情),捕捉一些小飞虫(衣食住行)来维持必须的生活,因为我们不能将爱情进行到底,却必须将生活进行到底。历经风雨后,蛛网也有出现残破的,颓然地挂在生活的墙角,惨不忍睹。
 
最后我要说的这种爱情,生活里是不常见,它是一种至高至纯的理想爱情,完全超出了感官肉体的享受,而升华为纯精神的相融相契,是两颗灵魂本身的丰富而产生相互的吸引,这种感情即可为异性友谊罩上一种同性友谊不能传达的温馨情趣,又不至于激起彼此的占有欲。许多中外作家诗人艺术家都经历过这样的爱情,更确切的说是友情,我们可以想想当年的歌德与贝蒂娜(歌德在81岁遇到她),沙乐美与尼采、弗洛依德,梅克夫人与柴可夫斯基,就能领略这样的高情至谊。尤其梅克夫人与柴可夫斯基,彼此一生都没有见过面,完全是靠通信维持彼此的一份心灵默契,梅克夫人欣赏敬仰这个贫困的天才音乐家,源源不断给柴可夫斯基汇去巨款资助他的音乐事业,而柴可夫斯基更是把这份感情奉为神圣,甚至连想见见梅克夫人都认为是一种亵渎。

梭罗与《瓦尔登湖》(文/忆梅)

这半个月,阅读完了梭罗的《瓦尔登湖》。这本书是我多年来最想读的一本书,据说诗人海子当年在山海关卧轨自杀时,身上就带着这本书,海子最终是没有抵达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理想境界,他毕竟不如梭罗幸运,生命中拥有幽美的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被曾被誉为“塑造读者人生的25部世界首选经典著作”。本书记录了梭罗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异历程,也是梭罗的人生观和自然观的完整体现,梭罗的人生是一种值得我们认真思索的人生。

在我们中国人心中,陶渊明的桃花源是我们灵魂深处最为向往的地方,但现实中根本无法抵达这样一种境界,它只能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的情结。梭罗在瓦尔登湖,却是现实中找到的最理想的世外桃源。

在瓦尔登湖,梭罗真正回归到生命的本质,他重新认识自己,从容地面对生活,卸却了一切繁华绮丽,反朴归真,回到一种最为简单、朴素、纯净的原生状态中。我不得不佩服梭罗的勇敢,他甘愿放弃优越而富足的城市生活,追求一种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在瓦尔登湖,亲手搭建小木屋,亲自耕耘,播种、种植作物,自给自足地生活,澄静的瓦尔登湖,滤净了他思想的杂质,使生命变得更为深邃、纯净和美好。通过他的《瓦尔登湖》,能够领悟到他对生命意义最深刻的思考,透过他的文字使我深深体悟出“最高贵的心灵,是最能知足自满的”。

让我们随着梭罗优雅温和的文字去领略瓦尔登湖的幽美深邃和纤尘不染的清澈吧:“这是一个明亮的深绿色的湖,半英里长,圆周约一英里又四分之三,面积约六十一英亩半;它是位于松树和橡树林中央的岁月悠久的老湖,除了雨和蒸发之外,这片森林再没有明显的入口和出口,四周的山峰从水上拔地而起……从稍远望去,湖面呈现蔚蓝色”

梭罗在湖畔建了一间小屋,每日观察湖边四季景色的变化,和湖边的花鸟虫鱼、一草一木对话。为了体验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他像农民一样,亲自在门前种植了土豆、大豆、玉米等,一天的劳累结束后,他就投入瓦尔登湖的怀抱,自由自在地游泳。农闲时,他常到湖边垂钓,感受恬淡、幽静的大自然之美,迷醉于优美的湖光山色中。

“我常坐在温柔的黄昏中,在船上吹奏笛子,欣赏鲈鱼在我的四周游泳,好象被我的笛音迷住了一样,而月亮在罗纹状的湖上行走,那上面还零乱地散布着破碎的的森林……” 这些优美的细节文字在他笔下自然流露,带给我们一种无比静谧的心境和悠然的遐思。

任何卑俗或贪欲,在这样清澈的湖水中都将涤荡得干干净净,自己的身体将成为一座圣殿,他用自己的方式供奉心中的神灵。生命是需要这样一个宁静的空间,来默默地沉思。正如作者所说“多余的财富只能买到多余的东西,而钱是无法买到心灵所必须的东西的。”

湖上的日子是那样的悠闲自在,即使是种植作物,他也感受到一种置身农事的乐趣,来看看他是怎么描写劳作的快乐的“——那是猪猡草,那是酢酱草,那是芦苇草,——打击它,拔掉它,把它的根须翻过来暴晒……这是一场长期的战争,这是一群有太阳和雨露帮忙的特洛伊人,每天,豆子们看见我荷锄来拯救他们,把他们的敌人杀掉,战壕里填满了败草的尸体……”这样风趣的语言,使劳作也变得妙趣横生,作者说,“我种豆子和玉米,也希望能种下另一些种子,比如诚实、纯朴、信心和天真等”,作者分明已收获了它们。

冬天,当湖上结了一英尺厚的坚冰时,他可以在湖上自由地散步,从渔人们凿开的冰窟窿中观察美丽的花斑梭鱼。有时在雪地上撒上玉米蕙子,看赤松鼠、松鸦山雀们来去啄食……

他曾不止一次测量过瓦尔登湖各处的深度,记录每年湖上结冰与化冰的日期等等,其实,梭罗在湖边两年多的生活,更是对人生终极意义,对自身生命深度的一次“测量”。

每个人心灵深处都有一种自己最向往的生活,但我们却往往没有勇气毅然决然做出选择,去追求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其实都是我们的虚荣心和患得患失的心理在作怪,也可能是不愿失去现有的优越舒适,害怕面对清贫,艰苦,或者忍受不了孤独。

其实,人是需要一点寂寞孤独的,这样更有益于认识生命的本质,有益于心灵的健康,从而达到生命的提升,这是我读梭罗的《瓦尔登湖》所感悟出的。

每日为生活奔忙,我们几乎忘记了思考的重要性,当安静下来,静静地阅读这本《瓦尔登湖》,一切的喧嚣都变成了过眼云烟,只有灵魂浸透在一泓清澈里,静静的……

傅雷家书(文/傅雷)

对终身伴侣的要求,正如对人生一切的要求一样不能太苛。 事情总有正反两面:追得你太迫切了,你觉得负担重,追得不紧了,又觉得不够热烈。温柔的人有时会显得懦弱,刚强了又近于专制。幻想多了未免不切实际,能干的管家太太又觉得俗气。只有长处而没有短处的人在哪儿呢?世界上究竟有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或事物呢?抚躬自问,自己又完美到什么程度呢?这一类的问题想必你考虑过不止一次。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本质的善良,天性的温厚,开阔的胸襟。有了这三样,其他都可以逐渐培养,而且有了这三样,将来即使遇到大大小小的风波也不致变成悲剧。做艺术家的妻子比做任何人的妻子都难,你要不预先明白这一点,即使你知道责人太严,责己太宽”,也不容易学会明哲、体贴、容忍。只要能代你解决生活琐事,同时对你的事业感到兴趣就行,对学问的钻研等等暂时不必期望过奢,还得看你们婚后的生活如何。眼前双方先学习相互的尊重、谅解、宽容。对方把你作为她整个的世界固然很危险,但也很宝贵!你既已发觉,一定会慢慢点醒她,最好旁敲侧击而勿正面提出,还要使她感到那是为了维护她的人格独立,扩大她的世界观。倘若你已经想到奥里维的故事,不妨就把那部书叫她细读一二遍,特别要她注意那一段插曲。像雅葛丽纳那样只知道love,love,love!

(love:爱,爱情。——摘者注)的人只是童话中人物,在现实世界中非但得不到love,连日子都会过不下去,因为她除了love一无所知,一无所有,一无所爱。这样狭窄的天地哪像一个天地!这样片面的人生观哪会得到幸福!无论男女,只有把兴趣集中在事业上,学问上,艺术上,尽量抛开渺小的自我(ego),才有快活的可能,才觉得活得有意义。未经世事的少女往往会存一个荒诞的梦想,以为恋爱时期的感情的高潮也能在婚后维持下去。这是违反自然规律的妄想。古语说,“君子之交谈如水”;又有一句话说,“夫妇相敬如宾”。可见只有平静、含蓄、温和的感情方能持久,另外一句的意义是说,夫妇到后来完全是一种知己朋友的关系,也即是我们所谓的终身伴侣。未婚之前双方能深切领会到这一点。就为将来打定了最可靠的基础,免除了多少不必要的误会和痛苦。

首先态度和心情都要尽可能的冷静。否则观察不会准确。初期交往容易感情冲动,单凭印象,只看见对方的优点,看不出缺点,甚至夸大优点,美化缺点。便是与同性朋友相交也不免如此,对异性更是常有的事。许多青年男女婚前极好,而婚后逐渐相左,甚至反目,往往是这个原因。感情激动时期不仅会耳不聪,目不明,看不清对方,自己也会无意识的只表现好的方面,把缺点隐藏起来。保持冷静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不至于为了谈恋爱而荒废正业,或是影响功课或是浪费时间或是损害健康,或是遇到或大或小的波折时扰乱心情。

我一生从来不曾有过“恋爱至上”的看法。“真理至上”、“道德至上”、‘正义至上”这种种都应当作为立身的原则。恋爱不论在如何狂热的高潮阶段也不能侵犯这些原则。朋友也好,妻子也好,爱人也好,一遇到重大关头,与真理、道德、正义……等等有关的问题,决不让步。

其次,人是最复杂的动物,观察决不可简单化,而要耐心、细致、深入,经过相当的时间,各种不同的事故和场合。处处要把科学的客观精神和大慈大悲的同情心结合起来。对方的优点,要认清是不是真实可靠的,是不是你自己想象出来的,或者是夸大的。对方的缺点,要分出是否与本质有关。与本质有关的缺点,不能因为其他次要的优点而加以忽视。次要的缺点也得辨别是否能改,是否发展下去会影响品性或日常生活。人人都有缺点,谈恋爱的男女双方都是如此。问题不在于找一个全无缺点的对象,而是要找一个双方缺点都能各自认识,各自承认,愿意逐渐改,同时能彼此容忍的伴侣。(此点很重要。有些缺点双方都能容忍,有些则不能容忍,日子一久即造成裂痕。)最好双方尽量自然,不要做作,各人都拿出真面目来,优缺点一齐让对方看到。必须彼此看到了优点,也看到了缺点,觉得都可以相忍相让,不会影响大局的时候,才谈得上进一步的了解;否则只能做一个普通的朋友。可是要完全看出彼此的优缺点,需要相当时间,也需要各种大大小小的事故来考验;绝对急不来!更不能轻易下结论!(不论是好的结论或坏的结论)唯有极坦白,才能暴露自己;而暴露自己的缺点总是越早越好,越晚越糟!为了求恋爱成功而尽量隐藏自己的缺点的人其实是愚蠢的。当然,在恋爱中不知不觉表现出自己的光明面,不知不觉隐藏自己的缺点,不在此例。因为这是人的本能,而且也证明爱情能促使我们进步,往善与美的方向发展,正是爱情的伟大之处,也是古往今来的诗人歌颂爱情的主要原因。小说家常常提到,我们在生活中也一再经历:恋爱中的男女往往比平时聪明;读起书来也理解得快;心地也往往格外善良,为了自己幸福而也想使别人幸福,或者减少别人的苦难;同情心扩大就是爱情可贵的具体表现。

除了优缺点,俩人性格脾气是否相投也是重要因素。刚柔、软硬、缓急的差别要能相互适应调剂。还有许多表现在举动、态度、言笑、声音……之间说不出也数不清的小习惯,在男女之间也有很大作用,要弄清这些就得冷眼旁观慢慢咂摸。所谓经得起考验乃是指有形无形的许许多多批评与自我批评(对人家一举一动所引起的反应即是无形的批评)。诗人常说爱情是盲目的,但不盲目的爱毕竟更健全更可靠。

长相身材虽不是主要考虑点,但在一个爱美的人也不能过于忽视。

交友期间,尽量少送礼物,少花钱;一方面表明你的恋爱观念与物质关系极少牵连,另一方面也是考验对方。

经典阅读唤醒心灵(文/谢有顺)     

人的一生有许多美好的记忆,阅读肯定是其中之一。有人将阅读当作“划分文明人与野蛮人的界限”(贺麟),也有人将阅读视为“最简便的修养方法”(梁实秋),这些都非夸张之词。书里乾坤,纸上心迹,记载的都是前人的智慧和学识,后来者借着读其书,便能与其心灵相通,受其教益,为之熏陶,以致远避世俗的侵蚀,渐达高远的境界,不亦快哉?因此,宋人黄庭坚有言:“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

按照黄庭坚的标准,现代人的面目或许已经相当可疑了———在信息时代,人们获取知识、了解世界的方式越来越多,读书早已不再是现代人的独一选择。随着网络文化的兴盛,影视霸权的确立,手机短信的风靡,人与书的亲密关系正在面临考验。尤其是在年轻一代中,阅读已被边缘化,文学经典也备受嘲讽,此风渐长之后,现代人离“面目可憎”、“语言无味”的境界实已不远矣。

一个语言无味的世界,必定是一个坚硬、僵死的世界。这样的世界,显然不适合于人类居住,因为人心所需要的温暖、柔软和美好,并不会从这个世界里生产出来。这个时候,就不由得让人想念起文学来了———文学的重要功能之一正是软化人心、创造梦想。诚如台湾作家张大春所说,文学带给人的往往是“一片非常轻盈的迷惑”,它不能帮助人解决人生问题,它的存在,只是“一个梦、一则幻想”而已。

然而,谁都不能否认,只有那种存着梦想的人生,才是真的人生。

文学就是做梦。因为有了这个梦,单调的生活将变得复杂,窄小的心灵将变得广阔。文学鼓励我们用别人的故事来补充自己的生活经历,也鼓励我们用别人的体验来扩展自己的精神边界———每一次阅读,我们仿佛都是在造访自己的另一种人生,甚至,阅读还可以使我们经历别人的人生,分享别人的伤感。比如,公元742年,诗人李白游历东晋名士谢安旧处后,写下了著名的《东山吟》:“携妓东土山,怅然悲谢安。我妓今朝如花月,他妓古坟荒草寒。”这本是李白的个人感叹,但自从这首诗流传以来,李白的慨叹就一直被无数的人所分享。是啊,当年那如花似玉的“他妓”已化作“古坟荒草”,但“今朝如花月”的“我妓”呢,百年之后,还不照样成为一堆“古坟荒草”供后人缅怀?无论你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还是贩夫走卒、乞丐傻瓜,结局并无二样。由此想来,一种旷世的悲凉就会油然而生———于是,大诗人李白那惊天动地的“怅然”,我们这些小人物也在阅读中实实在在地体会了一回。

这就是文学所创造的奇迹。能被这样的奇迹所照亮的人生,一定会特别绚丽和灿烂。因此,继《优雅的汉语》之后,我们又策划了这套《一生的文学珍藏》。所谓“文学珍藏”,是指这些作品都是必须读的,也是值得一读再读的。贾平凹选编的外国散文读本,格非选编的中国小说读本,苏童选编的外国小说读本,篇幅虽然不大,但有此几册选本在手,读者大致是可以窥见好小说、好散文的动人面貌了。

加西亚·马尔克斯曾说,“我全部的人生都被概括进了我的小说”,这话是可信的。因此,苏童、格非选编的小说读本,能让你认识四十种人生,而贾平凹选编的散文读本,则能让你靠近五十颗伟大的心灵。这些既是选编者个人的阅读“影响”史,也是读者的入门文学读物———如果你想了解文学的秘密,又有心于写作,那么,这几部选本里的作品,实在是最低限度的阅读篇目了。

我们希望这些“影响”了一个作家心灵成长的名篇,也能够“影响”你,并唤醒你内心深处的记忆和想象。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说得好:“影响不创造任何东西,它只是唤醒。”确实,一个被唤醒的人,他和文学的距离是最近的。

感动是一种养分

常常有一些无法言说的感动。

譬如看见果实坠地,从一棵树的手腕上,一枚青涩的苹果或一只熟透的蜜桃,冷不丁地跳到地上,在尘土中灼下一道轻痕,打下一个水印,或者连一点儿蛛丝马迹也不曾留下,可就在这一瞬间,它已经深深地感动了我。

譬如看见一只小鸟,在我的窗台上跳跃顾盼,抖动漂亮的羽毛冲着我叫了那么一声,甚至只有半声,尔后又匆匆飞走。譬如看见一个朋友久违的眼神和手势,看见一颗滚动在草叶上的露珠被风摔碎之前的最后一次闪耀,看见一群蚂蚁抬着一只蜜蜂在大地上缓缓行进时所表现出的那种小心谨慎与肃穆庄严……总之,感动我的有时是一种声音,一种复杂的隐喻了生命幻象的声音;有时是一种色彩,一种沉重的、负载了诸多情感信息的色彩;有时是一种状态,一种含蓄的、超越了明示话语的状态。也有的时候,感动我的竟是一种细微、寻常得极容易被人忽略的场景,正如一群蚂蚁抬着一只蜜蜂的残骸亦惨亦烈地向前移动,最终,它们几乎全部移进了我的内心,默化成一曲悲壮的挽歌和一场永久的仪式。

更有时候,感动我的仿佛什么也不是,也仅仅是事物的一粒元素而已。

不知道为什么要感动。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若是没有感动,我想我就会于不痛不痒中丢弃自己。因为我知道,这个世界上连一朵花一茎草一湖水和一尾鱼,都那么持久地拥有着令人感动的特质。所有的生命几乎都离不开感动。如果对美视而不见,对春天也无动于衷,那么还有什么理由在美和春天之间迈动双脚?

想一想,一朵花因为什么而鲜艳妩媚,一茎草因为什么而摇曳多姿,一湖水因为什么而清波漾溢,一尾鱼因为什么而跃出河面?

许多时候,我就是这样不可抗拒地被一些极小的事物感动着,被极小的感动润泽着。只是,我好像从来没有留心将每一次感动的具体根由进行仔细的探究,一条一款地罗列起来,为诱发下一次感动埋好伏笔。我想,谁如果真这么愚蠢地对待感动的话,那他就不可能拥有更多的感动了。感动是不能提前准备的,如同做梦一样,因此也没有必要在事后对它做一番精彩的归纳、总结或者赏析。

常常被感动而充满激情的人是有福的。

我或许属于其中之一。故我想,感动是由于我深爱着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甚至比别人更留意也更钟情于它们。而这些美好的事物也仿佛是我的朋友和亲人,也同样爱着、留意着、钟情着我。我们永远保持着那种和谐友善、亲密真挚的联系,保持着深层的感情交流、碰撞与沟通。彼此间相互提醒、暗示,相互期许、关怀和给予。每次小小的感动都会洗净我灵魂中某个小小的斑点和污渍,每一次深深的感动都有可能斩断我性情中某一段深深的劣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感动使我的内心变得清洁、明亮、丰富而又宽敞,使我面对每一轮崭新的日出都能赢得一个全新的自我。

对于我,感动始终是一种崇高的养分,如同丰盈甘美的母乳;对于感动,我则始终都是一个受益不尽的吮吸者,吸着母乳的精华渐渐长高,长大,健康,强壮,享有智慧与激情。

因此我敢说,一个人,只要他还能感动,就不至于彻底丧失良知与天性。只要能感动,即使将你放在生活的最边缘,你也决不会轻易放弃做人的资格以及与生俱来的发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