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点检内容:筋长一寸 寿延十年(连载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2:22:41
筋长一寸 寿延十年(连载5)(2009-06-01 09:47:24) 标签:拉筋养生保健 健康 朱增祥  分类:筋长一寸寿延十年(连载)

4. 与中医外治之缘
  
  骨子里,朱增祥是叛逆的。从小时候起,对他爷爷及爸爸的号脉开方就没有什么兴趣。开方、抓药、熬煮、服下去……整个过程太长了,见效太慢。他思维活跃,整天想,有没有更快的治疗方法呢?有一天,爷爷诊所里来了一位下颌脱臼的病人,表情异常痛苦,陪同他一块来的家人说,已经找了几位医生花了不少钱,还是治不好。爷爷看了一下,伸出两手托着病人的下颌,用两只大拇指一按,再一托,就复位了,病人痛苦立消。太神奇了!他目不转睛地望着爷爷,一下子,爷爷在朱增祥心目中的形象也神奇起来。
  
  他心里暗暗想,要我学,我只愿学这种快治手法。
  
  可惜,1950年便与爷爷天各一方,从此命运无常,无瑕他顾。
  
  在上海念小学的时候,朱增祥每天下午放学后,喜欢跑到弄堂口,看一位补碗工匠吴师傅补碗:只见他双手拿着小小的竹弓钻,无比轻巧地在一只缺了口的青花瓷碗上钻几个小小的洞眼,碎片上也钻洞眼,钻完洞,吴师傅把几粒扁平的小铆钉含在唇边,然后对应着位置镶入钻好的洞眼里,对齐,再把铆钉铆实,用一只小锤子把铆钉敲实,稍不留神,岂不是敲在青花瓷碗上。多险啊!那种准确无误、精彩绝伦、化腐朽为神奇的巧劲让他惊叹不已。经这么一补,原来破开的青花瓷碗完全复原,几乎看不到裂痕。多么高明的修补术啊!朱增祥看得灵魂出窍,忘记了时间,有时直想捋起衣袖跟着学一把。人也可以这样修补吧?
  
  高中及大专读书的时候,他因为酷爱运动,曾经受过外伤。他到医疗室或医院去,他发现骨科医生几下手势就把手肘脱臼、脚跟扭伤等治好了,根本不用吃药,效果立竿见影,好不让人佩服!

16岁和18岁的朱增祥



                                  16岁的朱增祥

 

                               18岁的朱增祥

5. 底层磨砺
  
  朱增祥大专毕业,离开了大上海,到安徽农村,衣、食、住、行全靠自己,当时农村的艰苦超出了他的想象,他尝尽了底层生活的艰辛。他笑称这一段是“少爷落难”。他不仅要救死扶伤,更多的时候,他要干各种各样的杂活,他当过工地上的监工,从房子的设计到准备砖瓦,采购木材,甚至招募民工,他都干过。田里的劳动他也少不了。有张当年的照片就是他用扁担挑着两筐煮熟的米饭,送到田头给大家吃。照片上的他是乐呵呵的,看不见苦难的痕迹。
  
  他学的是中医,但有一段时间,领导却把他分到西医外科手术室,让他当西医的第二助手,连护士的工作也学会了,这些一线临床经验,大大丰富了他的学识,也使他对西医及中医各自的优势有了感性的认识。
  
  朱增祥对手法外治的兴趣超过了他原来所学的内、妇儿科。
  
  外治手法起初是在安徽一间战备医院自己摸索着学的,边学边用,还颇见效果。1972年,他调进了马鞍山钢铁公司当医生,期间,公司派他到上海跟两个医生学过中医的伤科:一个是上海黄浦区中心医院中医门诊部的李春阳;一个是使用“巨针”治疗、有“赵一针”之称针灸大师赵柏庆。
  

中医外治这条路他是更加走定了。

朱增祥到田头送饭

 

6. 到香港挂伤科牌
  
  1979年底,政策松动,朱增祥离开马鞍山到香港,与久别的爷爷、爸爸团聚。爷爷在香港既有根基,又有名气。爸爸比朱增祥早来一年,也加入了爷爷的诊所,他们看的都是内妇儿科。朱增祥来到,自然也进入诊所,这样祖孙三代一起经营医馆。不同于爷爷和爸爸的是,朱增祥挂出的牌子是“中医伤科”,专攻中医外治,包括:针灸、伤科、推拿。
  
  1980年春节,恰巧邻居有位杜老太太腿伤一个多星期还不见好,爷爷叫朱增祥过去看看。老太太年近80岁,从床上下来艰难地走了两步,朱增祥发现她是明显的长短腿,她儿子说她是摔了一跤导致的,跌打师傅说是跌伤,扭伤筋骨,天天来给她涂药酒、拭擦按摩。朱增祥判断她可能骨折,叫她躺到床上,给她检查,用手一探就知道杜老太太确实是骨折。他马上告诉杜老太太的儿子,明天就要去接驳,不是扭伤,是骨折,不能再耽误时间了。杜老太太一家将信将疑。第二天,家人送杜老太太去医院检查,透视结果出来,果然是骨折,于是马上做手术,手术后,杜老太很快就好了。
  
  事后,杜老太的儿子对朱增祥的爷爷说:“你孙子真厉害!一看就知道是骨折。医生说再迟点来就无法治了。”为了酬谢,杜老太太叫儿子送了一套高级西服给朱增祥——这是朱增祥成年以来穿过的最昂贵的衣服!1981年,朱增祥陪同爷爷到菲律宾,给马科斯总统诊病的时候,穿的就是杜老太送的这套西装。

爷爷终于相信了这个不肯继承内妇儿科的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