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台安全检查表:筋长一寸 寿延十年(连载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4:18:59
筋长一寸 寿延十年(连载4)(2009-05-31 10:33:56) 标签:拉筋养生保健 健康  分类:筋长一寸寿延十年(连载)

二、中医世家的另类传人
  
  1. 生于中医世家
  
  1941年2月5日,朱增祥出生在上海北京西路94号的南山小筑。
  

    南山小筑是一座占地2.4亩的四层洋楼。楼顶是花园,花草繁茂,四季不败。一楼大厅是中医诊所,还有药房。逢年过节,停诊的时候,一楼成了会客厅和宴会厅,可容下十几张大圆桌。每年农历年挨年近晚,家家都祭灶君。这一天,朱家上下喜气洋洋,请戏班来唱堂会,一家大大小小,再邀上至爱亲朋,融融乐乐聚于一堂。
  
  当时上海只有大户人家才有汽车,朱家就有3辆汽车,大洋楼里面有抽水马桶,有暖气,佣人20多个。
  南山小筑是以太公朱南山的名字命名的。朱南山是上海近代名医,年轻时从南通到上海创业,事业有成,于是举家迁往上海。他有3个儿子:长子朱小南,二子朱鹤皋,三子朱鹤年。3人都继承了父业,投身杏林,悬壶济世。
  
  二子朱鹤皋就是朱增祥的爷爷。
  
  在朱增祥的记忆中,20世纪40年代,南山小筑门庭若市,上至达官贵人、社会名流、商贾巨富,下至左邻右里、平民百姓、贩车走卒……都络绎不绝地到南山小筑诊所求治。有钱的人一掷千金,穷人送一筐鸡蛋,几袋茶叶,几扎时令蔬菜。爷爷医者仁心,大礼小礼一概不拘。
  

 

2. 无法挽回的人生代价
  
  锦衣玉食的环境里,朱增祥不知人世艰辛,过着阔少般的生活。上学有车接送,下课后佣人阿姨接过他的书包,递过来带着温热的点心。吃完点心,他不是回家做作业,而是与一群富家孩子一起到处找乐。回到家里,抓一把香烟塞给账房,让账房帮他做功课。他回忆道:“人家是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我却是连钟也不愿敲的懒和尚。”
  
  1948年,时局有变,他随爷爷乘船前往香港。香港的家与南山小筑相比,小得可怜,吃的喝的大不如从前,最要命的是童年时的玩伴全都不见了。他感觉生活一落千丈。他很不情愿地上了香港岭英小学读书。怀着一种少爷落难的感觉,终日闷闷不乐。于是整天吵着回上海,回到那座大房子去。为此,常跟爷爷拌嘴,斗气。爷爷被他吵烦了,同意他离开香港。
  
  1950年,朱增祥乘火车,辗转回到上海。
  
  想不到当年这负气一别就是30年!30年,这边是社会主义,那边是资本主义,两个世界几乎是阴阳相隔,难通音讯。年幼的他无法预知,他要为自己的任性,付出巨大的人生代价。
  
  新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历次政治运动都波及朱家。中学的时候,朱增祥原本是学生干部,因为受家庭牵连,一夜之间,他的所有职务头衔都被撤掉,从高空摔落平地,与家庭出身有问题的人归到一类。

 

3. 差点吃了“开口饭”
  
  他的心里经历过一段磨难期。不过,幸好他生性乐观,学生干部当不成,他把精力投入到文艺活动和体育运动之中。运动方面,他喜欢武术,还练过举重,个头虽然不算高大,但肩宽腰圆,挺拔健壮。此外,他在学校也是文艺活跃分子,他尤其喜欢苏州评弹和话剧。他对苏州评弹的唱腔非常入迷,爱屋及乌,就连曲目里面儿女情长的传奇故事和妙趣横生的民间笑料,他都能倒背如流,沾染了满身的浪漫气息。
  
  1962年,高中毕业的时候,他兴高采烈地跑回家里说:“我要报考苏州评弹演员。”
  
  没想到家里激烈反对:朱家有头有面,世代靠中医扬名,难道到你这里就断掉了!你是长房长孙,不继承中医,竟然堕落到要“吃开口饭”?旧社会称演艺界的人都是“吃开口饭”,也就是下等职业。

  思前想后,家里这些年遭遇了种种不测,朱增祥不愿背着个“大逆不道”的名声,伤长辈的心。最后,只得改报了上海卫生局举办的“中医带徒班”。当时还有师带徒的传统,朱增祥的第一个师傅,就是上海名医严二陵。严二陵教的是内科及妇儿科。
  
  1967年,朱增祥毕业之际,上级指示,要大家响应毛主席号召:“要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从“中医带徒班”毕业的同学,各奔东西,朱增祥被分配到安徽农村,一家公社卫生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