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票否决审查情况报告:关于论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3:05:47

今天中午跟导师见面,商量论文的事。我专门挑在下午她快上课的时候去,因为我实在不想参与这种会谈,有点像荆轲刺秦前和燕太子丹一行人在易水的对话,连天气都是悲壮的。

导师在列举了我在开题报告上的一些错误后,千叮万嘱地让我 4 月 1 号交论文一稿,重复次数之多,就好像她认定我肯定不会按期交,既然您都这么认为了,还要这么啰嗦干嘛。当然,导师在跟我说话时,还是尽量地摆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甚至有些温柔的姿态,但还是掩饰不了骨子里面近似于早期资本家那样咄咄逼人的杀气。导师说 4 月 1 号交论文,我很想一相情愿地将它当作是愚人节的玩笑,但突然领悟到:如果她是在 4 月 1 号当天说这句话,我拒交论文,是她耍我,问题不大;但现在仍处 3 月,我到时拒交,是我耍她,问题就太大了。

我窃以为,如今的论文和中学时期重复繁杂的作业背诵并无异样。还记得,从小学到中学我们学的最多的是鲁迅先生的作品。从《纪念刘和珍君》到《祝福》,不管什么样的文章,只要冠以“揭露封建的残酷,将反封建斗争进行到底”的主旨,文章就算学完整了。很难想象,年纪尚小的我们怎么能从那么冗长的课文中读出这么“意味深长”的道理。在我们还吃着“奇多”,集着卡片时我们必须读到麻木与剥削;在我们就想痛痛快快地打场篮球时我们必须领悟到反封建的重要性。我们在那么多年的读书生涯里,似乎只记得鲁迅那个怒发冲冠、屡次碰壁(鼻)的肖像画,我们忘了去理解去感受他的生活、他的情绪、他的性格、他的有血有肉有爱有恨以及他出色的文字驾驭能力。

而大四的我们似乎还在做同一件事情,不停地轮回,不断地丧失自己的天性以迎合社会的测试。“论文”者,我以为是讨论得之,是实践得之。在进行了充分的调查,丰富的讨论后,我们用我们所学愉快地做一份答卷。而我们现在,能抄则抄,不能抄的变着法儿地抄,已经完全失去了论文原有的功用,甚至失去了上大学最后一堂课的机会。

我向往着一种论文方式,不管你的学校,不问你的专业,扔掉你的语种,对什么感兴趣就研究什么:一个学机械自动化的可以写黑格尔古典哲学;一个学汉语言的可以写机床的制造与维修;一个学经贸英语的可以研究日本 AV 业的发展与演变,百家争鸣,万家齐放。抛弃格式规定,忘掉字数要求,充分发挥各自的想象力,你可以以一副抽象画来完成你的论文;你也可以以短短的一个词一句话来概括你毕生所学,而到最后,这些都将有资格成为优秀论文。而这些搬到秦隋以前怕是正常的,那时的只是分子大部分被称之为“说客”,他们满腹经纶,不拘小节,奔走于各国之间。有的长篇大论却引不起君王半点兴趣,有的只此一句就点破梦中人。他们勿需迎合社会大流,他们不用照搬字数格式的限制,他们只需表达自己的见解,接纳最好,不被接纳也只不过是继续启程。而我们却受着论文不合格就拿不到毕业证的约束,去完成一篇毫无意义的八股文。

当然,这时的我会竖起一根中指,低声咕哝:“这是我的理想。”

没错,这只是我的理想,理想终究是遥远的。此时的我,还在上网查着全国各地最便宜的翻译社,还在不停地翻阅繁杂的资料想找一些对论文有用而对自己没用的东西。我原本设想,此时的我,应该坐在一个落地窗的阳台上,喝着咖啡,随意的翻看着《人物》或《三联》,对面应是青山绿水,阳光明媚;朋友说最好对面是碧青的游泳池,里面荡漾着三五个裸泳的女子,这话虽然说到我心坎里,但我终究不好意思表达。

好吧,这篇文章的关键词是“我还没写好”。如果我已经写好,我估计我不会如此地数落现实。我可能会尽情地玩乐,疯狂地 DOTA ,我会站在某个还未写好论文、焦急万分的家伙后面,无休止地赞美论文,膜拜论文。但可悲的是,这一切都没有实现;更可悲的是,我竟选了个研究中国市场的题目,而没有任何英文资料可以摘抄。

其实大四的学生,在面对论文时仍是待宰的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