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园南京地址:千古谎言“九一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11 01:17:36

千古谎言“九一八”

作者:iamgodgh 提交日期:2009-11-18 20:15:00 访问:3280 回复:24

 

  “不抵抗”的真相  
  随着历史的烟尘渐渐稀薄,许多被统治者竭力掩藏的真相,也渐渐浮上水面,露出了它本来的面目。而近期看了些史料,才发现,“不抵抗”事件的真相,与之前在教科书上了解到的,实在是大相径庭。  
  一、黑锅  
  1931年9月18日,日军对已经易帜的奉军发起进攻,开始了它蚕食中国的步伐。国民党奉系军队执行“不抵抗”政策,退出关外,将147万平方公里土地拱手让予日本。
  “不抵抗”的黑锅,蒋介石背了多年,按教科书上的说法,东北军真正的最高首脑张学良非常爱国,力主抗日,但蒋介石决定“攘外必先安内”,所以不准抵抗,张不得不遵命行事。
  这种说法不知欺骗了多少人,其实其中的荒唐与不合逻辑的矛盾,十分鲜明。首先蒋介石其人,虽有不少缺点,但骨子里却是一个强硬的民族主义者,对主权看得很重。这么说的一个证据就是,1952年,败退台湾的国民党政府和美国闹翻,原因就是美国希望台湾独立,而蒋拒绝。台湾先是被美国赶出联合国,但蒋仍未屈服。后来美国又以第七舰队停止保护台湾来威胁,当时台湾全靠美海军庇护才能卵存,可即使是在解放军聚集福建,开始大造战船,准备进攻时,蒋介石也未同意美国的要求。显而易见,此人将国家民族利益,看得比个人的利益要重。
  其次是东北的形势也被某些人刻意遮掩了。1928年,中国最大的首脑,奉系军阀张作霖,由于拒绝答应日本侵占中国利益的条约,与日交恶,东北后方不稳,加上北伐军的压力,不得不退回东北。此时占据北京的奉系,比起北伐的国民政府,更要算是“正统”。张作霖被炸死后,奉军退回关外,张学良能力、威望、野心都远远不如张作霖,没有当全中国领袖的奢望,又自知无力与日军抗衡,便向国民政府低头,施行“易帜”。事实上,在易帜后,东北仍是老张家的天下,东北军阀割据的形态名亡实存,东北的事情,蒋介石实际上根本控制不了。如果在九一八事件前,蒋命东北军进入关内换防,或重新整编,或派其它军队驻扎东北,都是奉军不可能接受的事。而奉系也不可能接受蒋的命令,放弃根基,进入关内,成为无本之木。从能力上说,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初建,各地军阀都是名义上尊奉,实际都紧抓住军队扩张势力,蒋介石根本就做不到“强令”东北军入关。事实上,之前张学良也没有执行过蒋的任何重要指令。事实上,1928年蒋介石下野,执政的汪精卫多次命令张学良指挥东北军在锦州一带阻滞日军,张都不遵从,一路撤回关内,还暗示汪没权力管他,结果把汪精卫气地出国休养了。
  事实上,在张学良晚年,也曾在采访中承认,当年的不抵抗命令是自己下地。张不抵抗的原因很简单:当时中国常年军阀割据,国民政府的管辖下,也是按手中军队来决定地位的,张当时之所以能成为中国的第二号人物,就是因为手中有30万东北军,一旦失了这支军队,张学良就会随之失去一切权力和地位。
  很多人认为最初侵华的日军数量并不多,仅有两万人,东北军完全可以御敌于国门之外。却不想想,日军的战斗力远胜奉军,说以一当十也差不多;而且虽然当时参与进攻的日军并不多,但如有必要,日本完全可以继续增兵;再加上当时东北军有许多部队不在关内,也无法有效抵抗。所以,单单东北军,抵抗的结果必然是全军覆没。
  为了保住自己地位的根源,张学良不能让自己的“张家军”有所伤损,为了保存实力,张学良命令近二十万东北军撤回关内,把三千万百姓和上百万黑土地拱手让给日本。  
  二、默许  
  张学良丧土保身的自私想法令人齿冷,那在这个阶段,蒋介石为首的中央国民政府又是什么态度呢?其实两个字便可概括:默许。
  在“柳条湖”事件发生后,蒋介石曾致电张学良,要他“力避冲突”,此时蒋还不确定日本的用意,还希望付出不大的妥协就解决此次争端,这和明知日军要占领全东北,仍然下“不抵抗”的命令是有分别的。当然,即使后来已经明知日本意欲占领全东北,蒋介石也并不想与日本全面开战,也有割地求和之心,于是对张学良保存实力,不抵抗退回关内的投降逃跑做法,蒋采取了默许的态度。显然,在这种情势下的“默许”,本身就有暗暗肯定和赞同的成份。
  大溃退前的张学良,为了不担卖国的骂名,伪造了一份蒋介石所谓的“电令”,向军官们说不抵抗是中央政府的意思。但可笑地是,当时的百姓都知道东北的独立程度,根本不信南京政府能控制东北军,所以也就不信这所谓的“被迫受命撤退”,张学良最终还是被全国人民骂得狗血淋头。不过默许撤退的蒋中正也没能逃过被骂,最后还不得不上演了“引咎下野”的戏码,来平息国民的愤怒。
  我朝执政后,又将张学良造假的“电令说法”大加渲染和宣扬,同时为了粉饰“我朝的功臣”张学良,还编造了一个故事,说张如何多次声泪俱下求战,蒋介石却为了剿共,多次“致电严令”东北军退回关内云云。效果还是不错地,至少当年15岁的我,看到此节时对蒋相当不满,对张则十分同情。
  显而易见,东北的沦亡,张和蒋都有责任,如果蒋严令张死守,不给张推卸骂名的机会,张或许会出于舆论压力,考虑抗击。而如果蒋真心抗战,无私提供经济和武器援助,甚至派大军增援,张蒋一心,未必不能像淞沪会战一样,给日军以迎头痛击。
  周所周知,日本当时政坛混乱,军政思想不一,海陆思想又不一,所以侵华战略从没有坚决过,九一八更是军方自作主张的行动,如果遭到迎头痛击,必然有所收敛,很有可能让日本的“主战派”失势,从而阻止,至少是能迟滞侵华之举。然而张蒋一心,将东北拱手相让,大大刺激了日本的野心,主战派从此开始得势,军国主义开始大行其道。而另一个后果是,这种乌龟行为让日本开始严重瞧不起中国,觉得不堪一击,才有了日后“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想法。可以说,后来的全面侵华,也是间接受到了这次事情的鼓励。可以说,这次不抵抗,不仅害了中国,也害了日本,将它的人民拖入战争的泥淖。
  所以,此次不战而退,后果严重,可以说决定了历史的走向。其中,张学良的自私无疑该负主要责任,而当时的最高领袖蒋介石,也难辞其咎。
  三、苦心  
  想必有人会感到疑惑,既然蒋介石是强硬的民族主义者,为什么还要默许张学良的“不抵抗”呢?其实,蒋介石的算盘细地很,他自有自己的想法。  
  1、争取时间  
  当时的中国刚经过几十年军阀混战,民穷财匮,急需休养生息,发展经济,打仗归根到底打的是钱,当时中国的经济状况,不足以支撑与日本全面开战。
  此外,当时的国民政府刚刚在名义上统一全国,事实上,各地军阀林立,对南京的命令阳奉阴违,就连国民党内部,也是派系林立,阎锡山、李宗仁、汪精卫等人不服蒋介石,蠢蠢欲动。这样一个内斗混乱、政令不通的政府,如何能与强大的日军对抗?
  当时国民政府的军队武器落后,士兵缺乏训练,战斗力与日军相差遥远,打起仗必然会吃大亏。蒋介石聘请了许多德国军事专家训练新军,在国外分批购置大量先进武器,国民党军的战斗力,当时正在飞速增长。
  可见,此时的中国,不宜和日本全面战争,拖得一日,国民党抗战的实力和底气就能更足一分,抗战效果也就更好一分,如果真能拖个五年,差距就不会那么大了。所以蒋介石的想法,说白了就是领土换时间,先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等实力强了,再图收复失地。
  其实,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抗日救国,又何必急在一时?    
  2、国际形式  
  当时中国的政局不过是世界大格局的一角罢了,要受到国际形式的影响,当时以中国的力量独自击败日本并不现实,反倒是国际情势瞬息万变,日本扩张欲望膨胀,对英美和苏联都有觊觎,再加上德国厉兵秣马,随时都可能引发世界大战。
  所以,独自抗日实为下策,当时国际局势一触即发,随时都可能出现变局,拖延几年,或许便能找到抗日的同盟国。事实上,1939年到1945年间,日军的主力转到太平洋方向,压力全由美国承受,中国坐拥胜利果实就已证明:借刀杀人,远比独自血拼要高明地多。 
  3、日本政坛  
  众所周知,日本那时的决策混乱不堪,军界与政界不和,海军又与陆军不和,朝令夕改,乱七八糟。无论九一八、还是七七事变,政界都意见不一,首鼠两端。九一八事变时,日本还未大规模扩军,日本军政界普遍认为无力全面吞并中国,适宜采取蚕食政策,并计划逐步执行。同时日本也担心全面侵华惹翻其它列强,并无大规模与中国作战的想法,甚至连九一八入侵东北之时,也只不过想着抢夺部分利益,完全没想到能完全占据东北。
  蒋介石很清楚日本的蚕食政策,这恰好契合他“以领土换时间”的计划,他并不担心暂时的丢失领土,等到新军强大,世界战争爆发,总有抢回来的时候,所以他并不急于对日全面开战。但蒋介石没有预料到的是,轻松占领东北刺激了日本的野心,让主战派占了上风,军国主义大盛,竟然没过几年就发动了入侵华北的战争。虽然这几年国民政府的凝聚力和军队的战斗力大有起色,时间却仍然太短了。  
  4、安内  
  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堡垒总是从内部先被攻破。明朝没有亡于强大的清兵,而是被农民起义军打破北京就是前车之鉴。蒋介石早就担心星星之火烧遍原野,1936年红军兵败将亡,被挤压到穷山恶水之间,近乎绝境,正是彻底扑灭的良机。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日军可以等国际干涉,美苏大军来消灭,纵能猖獗片刻,终是不能长久。可“打土豪,分田地,邀买大多数穷人民心”的共产党,必将成为燎原之火,烧遍中国。事实上。蒋介石的战略眼光不可谓不长远,他果然如自己所料,被这红色大火烧出了大陆。  
  四、尾言  
  综上所述,九一八不抵抗,将东三省拱手相送的大方之举,其实张学良和蒋介石都有责任。张学良虽然打着“保全东北子弟兵”的借口,却不能遮掩其保存实力以争权夺势的私心;蒋介石虽然主体上是为了忍辱负重,伺机发展,却无疑心中也有党争的考虑。
  这两人心思各异,却不谋而合,终于达成默契,让黑土地上的三千万同胞多受了四年苦楚。不过在这私心和公心之下,毕竟也让全面战争推迟了四年之久,给了贫弱多年,刚开始崛起的中国一丝喘息和发展的空间,为37年的全面抗战积累了更坚实的基础。历史纷繁芜杂,功过之间,实在殊难评论。

 

作者:lucy北啊那个外 回复日期:2009-11-18 20:39:11 

 

  只能说历史是为政治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