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可以交驾照罚款吗:古陶瓷的显微鉴定法(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18:00:41
古陶瓷的显微鉴定法(五)2007-08-09 21:45

      再举一个实际应用例子。

      这是我几个月前购买的一件长沙窑褐彩执壶。大家都知道,这样的执壶都是唐代的产品,能完整保存下来非常不容易。所以,一件长沙窑的完整执壶很难求,因此价格不低。可是这件执壶不仅连皮都没磕坏一点,除了彩褪了色,釉面连一点腐蚀都看不到,光洁无暇。釉面不见老气、底足也没有风化痕迹,一千多年的东西,几乎不可思议!而我对长沙窑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其釉面特征、胎足特征都知道的非常有限,基本没有对它的鉴别能力,加之买来的价格也不高,怎么看都不放心。

      购买回来后我也曾用便携式显微镜(100倍)做了一些观察,感觉釉面特色不明显,比较平淡,因此更加重了对它的怀疑,将它归类为仿品可能性在60%以上“待考品”。上周我在研究这些类似釉面时,突然发现它的釉面上似乎有些像“碳渣气泡”的东西。心头一亮,赶快找来固定显微设备(180),看看能否找到真正的“碳渣气泡”。下面就是寻找的过程。

      这是在壶的下腹部寻找到的第一张图,并不理想,“碳渣气泡”现象不明显。

      继续往上腹部寻找,这个的釉面气泡形态有些像“碳渣气泡”了,但还不能说明问题。

      再向颈部找找看,好!有了实质性的突破!这个气泡可以说基本符合“碳渣气泡”的特征了!仅仅这一个地方还没有说服力呀,看看颈部其他部位还有没有这样的形态?结果发现颈部的釉面形态几乎都是这样的类型。

      根据显微鉴别学的原理,同一件瓷器在不同部位釉面表现形态越复杂,真品的可能性越大。这件执壶虽然釉面表现形态比较单一,不够丰富,但是腹部与颈部是有明显差异的。最主要的是,在釉面显微结构中,不仅发现了“碳渣气泡”,而且还发现了难度更高的未破泡 “碳渣气泡”。因此,真品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再综合看其彩色的退色现象比较自然,器型方面也没有大的问题。于是,我就将这件由原本仿品可能性占60%以上的“待考品”,转为真品可能性在90%以上的“真品”了。显微鉴别法的实际应用,由此可见一斑。

      尽管如此,在这里我想特别提示对显微鉴别法感兴趣的朋友:在目前只能利用“鉴别因子”的阶段,这样的鉴别最好自己掌握就行了,不要轻易拿出来作为真品的证据。不是别的,主要是怕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借机做文章,在显微鉴别法还未成熟时就将它扼杀在摇篮里了。你的“鉴别因子”不是还没有经过大量的实践检验吗?你以此证明你的东西是真的,他如果找出一件仿品也具有这种特征,立即他就可以到处宣布:所谓的显微鉴别法完全是伪科学!是忽悠人的!因为他有事实证明!因此,现阶段我们会选择几个相对有把握的“鉴别因子”大家到实践中去检验,自己掌握,在圈子内交流。等到“鉴别因子”成为“准鉴别依据”后,我们就可以在公开场合使用这种鉴别技术来说明问题了!还望各位对此给与理解和支持!

      下一节我们谈谈“如何寻找和识别鉴别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