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信报箱厂家:世界地理问题全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0:06:42
世界地理概况
1.世界海陆分布有什么特点?
  地球的表面大部分是海洋,陆地只占一少部分。地表的总面积约 51,000 万平方公里,其中海洋的面积约 36,000 万平方公里,占地表总面积的 70.8%;陆地面积约 14,900 万平方公里,占地表总面积的 29.2%。也就是说地 球的表面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地表的陆地被海洋分隔成大小不等的许多块,通常人们把海洋所包围的 大面积陆地叫做大陆,小块陆地叫做岛屿。大陆及其附近的岛屿合称为洲。 这样,地表的陆地共分 6 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 陆、南极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
  地表的海洋是相互沟通的,形成了统一的世界大洋。根据海陆分布形势, 可把世界海洋分为四部分: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其间没有什 么天然的界线,通常以水下的海岭或某条经线为分界的。
世界海陆分布形势大致有以下特点: 第一,陆地主要集中于北半球,这里陆地占北半球总面积的五分之二,并在中、高纬度地带几乎连成一片。在南半球,陆地面积占五分之一,而且 在南纬 56°~65°地带几乎全是海洋。但是,北半球的极地是一片海洋,南 半球的极地却是一块大陆。
第二,除南极大陆外,所有大陆都南北成对分布:北美大陆和南美大陆、欧洲大陆和非洲大陆、亚洲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每对大陆之间都是地壳破 裂地带,并形成较深的“陆间海”,其间岛屿众多,火山地震活动频繁。
第三,大部分大陆的轮廓都是北宽南窄,呈倒置三角形。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南美大陆和北美大陆都非常典型;澳大利亚大陆也具有北部较宽的 特点,只有南极大陆例外。
第四,弧形列岛和较大的岛屿多位于大陆东岸。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东岸都有一连串向东突出的岛弧,岛弧外侧为一系列深海沟。 大陆西岸的岛屿则不成弧形排列,较大的岛屿也少,唯一例外的是不列颠群 岛。
第五,大西洋东西两岸的轮廓非常相似,海岸线彼此几乎吻合,仿佛是由一块大陆分离开来似的。
2.世界陆地地形结构有哪些基本特征?
  地球表面高低相差悬殊,形态变化多端。陆地地形通常分为平原、高原、 盆地、山地和丘陵等类型。它们以不同的规模在各大陆上交互分布,共同构 成表面崎岖不平的外貌。
  陆地上的山地,有两条巨大的高山带:一条为环太平洋高山带,沿太平 洋两岸作南北向分布,即纵贯美洲大陆西部的科迪勒拉—安第斯山系和亚洲 及澳大利亚太平洋沿岸与东亚岛弧上的山脉。另一条略成东西向,横贯亚欧 大陆中南部及非洲大陆北缘。其西部即阿尔卑斯山系及阿特拉斯山脉,进入 亚洲后,与土耳其高原南北两侧的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喜 马拉雅山脉等连为一体,又经中南半岛西部山地,一直延续到巽他群岛的南 列岛弧和环太平洋高山带相接。两大高山带,是阿尔卑斯运动的产物,地势 高峻、雄伟,多火山、地震。
  陆地上的平原,一般分布在大陆的中部,其东西两侧多被高山环绕,形 成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带,以美洲大陆为最显著,澳大利亚大陆也有类似的地形结构。但在亚欧大陆上,平原主要展现在东西向高山带以北,如中欧平 原、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土兰平原等;南面,平原多为大河冲积而 成,并分布于高原之间,如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印度河—恒河平原,以及我 国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陆地上还广泛分布着大片隆起的高原,它们一般以前寒武纪古陆块为核 心,地壳相对较稳定,地面起伏不大。如非洲大陆的高原,亚欧大陆的中西 伯利亚高原、蒙古高原、阿拉伯高原、德干高原,南美大陆的巴西高原,澳 大利亚大陆的西北部高原等。南极大陆与非洲大陆相似,也以高原为主,但 上覆巨厚的冰层。此外,在陆地上还有一些镶嵌在年轻山脉之间的高原,地 壳活动比较强烈,海拔较高,地面起伏也很大,如青藏高原、安纳托利亚高 原、伊朗高原,以及分布于科迪勒拉—安第斯山系中的一些山间高原等。
3.什么叫岛屿、群岛、半岛?
  散布在海洋、河流或湖泊中的小块陆地叫做岛屿。世界岛屿面积约占陆 地总面积的 7%,最大的岛屿是处在北美洲东北部的格陵兰岛。彼此相距很 近的许多岛屿合称为群岛,如马来(南洋)群岛、西印度群岛等。半岛是伸 入海洋或湖泊中的陆地,三面临水,一面与陆地相连,如阿拉伯半岛、中南 半岛等。
4.地槽—地台说对现在世界海陆分布和地表形态是怎样解释的?
  地槽—地台说是传统的大地构造学说。1859 年美国的霍尔在对阿巴拉契 亚山地的研究中,结论认为山脉是在地壳的巨大拗陷中形成的。1873 年丹纳 把这种拗陷地带叫做地向斜(又译为地槽)。1885 年,休斯又首先提出地台 概念,他认为地台是地壳上稳定的地区。1900 年法国 E·奥格在他的《地槽 和大陆块》一书中,才把地壳划分为地槽和地台两种基本构造单元。
地槽—地台学说产生后,从十九世纪末到现在,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在产生大地构造动力来源的看法上又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以地壳的垂直运动(升降运动,振荡运动)为主;一是认为以地壳的水平运动为主。其中以垂 直运动的观点占主要地位。槽台论认为,地球表面分布高峻的山脉或岛弧的地区,都曾是地壳的活动地带—地槽,这里地壳升降运动的幅度和速度都较大,沉积物达到很大的 厚度,构造变动和岩浆活动强烈,变质作用显著。地台也称陆台,代表地壳 上比较稳定的地块,其轮廓呈浑圆状,在现代地形上一般表现为丘陵起伏的 波状平原、低山绵延的大片高原或微倾的大陆架浅海地区。这里除幅度不大 的整体升降运动外,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都不如地槽强烈。
  地槽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由下沉而转为上升,经过褶皱变质,逐渐变 成稳定的陆台。在地壳演化的不同地质时期内,都有一部分地槽向陆台转变, 因而地槽的面积就逐渐缩小,陆台的面积逐渐扩大。1945 年黄汲清教授提出 多旋回说,认为地槽向地台的转化一般都经历了由量变到质变的多旋回发展 过程,即一个褶皱带的形成往往是经历了多次造山运动。1959 年,陈国达教 授根据地台活化现象,提出地洼说,认为由地槽区(活动区)转化为地台区, 只是达到相对稳定,并不是地壳发展的最后形式和阶段,在一定条件下,它 还可以转化为新型活动区—地洼区。
  根据槽台论的基本观点,地壳的发展和地表形态的演化,大致经历了如 下几个主要发展阶段:
(1)太古代和元古代。地壳普遍处于不稳定的地槽状态,造山运动比较频繁。那时地表还没有广阔的大陆,到元古代中期,开始出现广大的相对稳 定地区,逐渐转化为古陆台。如非洲陆台、南美陆台、澳大利亚陆台、印度 陆台等组成的冈瓦那古陆,以及北方的俄罗斯陆台、西伯利亚陆台、中国东 部陆台、北美陆台。它们被蒙古地槽、乌拉尔地槽、加里东地槽、阿巴拉契 亚地槽和古地中海地槽所隔开。此外,还有科迪勒拉地槽、安第斯地槽、西 太平洋地槽等。
  (2)古生代后期。加里东运动发生,这在加里东地槽、蒙古地槽北缘、 阿巴拉契亚地槽北段等表现尤为强烈,使原来的沧茫海底,褶皱成山,陆地 范围扩大。
  (3)石炭纪到二迭纪。海西运动掀起,许多地槽区先后褶皱隆起。中国 的大部、欧洲中部、北美东部、非洲西北部、澳大利亚东部,以及亚欧之间 的山脉都是海西运动的产物。这时亚欧大陆连成一体,陆地面积空前扩大。 而冈瓦那古陆出现分裂趋势,局部地区发生拗陷和下沉,海水侵入。
  (4)从侏罗纪开始到白垩纪。太平洋运动(称旧阿尔卑斯运动)使环太 平洋地槽靠大陆部分的内带发生强烈的褶皱,造成东亚大陆边缘和美洲西部 高大山系,陆地又向外扩展一步。与此同时,在一些相对稳定的陆台区,地 壳又重新趋于活动,产生断裂,大规模岩浆侵入和喷发,以及大幅度的拗陷。 到中生代末,冈瓦那古陆彻底解体,南方各大陆及印度洋、南大西洋已基本 形成。
(5)新生代。这是最终形成现代地表形态的一个发展阶段,通过第三纪中期开始的新阿尔卑斯运动(也称喜马拉雅运动),古地中海地槽发生强烈 褶皱,形成了横贯东西的、年轻高大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环太平洋 地槽的外带也相继褶皱上升,形成东亚岛弧山脉和美洲西岸山脉。新阿尔卑 斯运动的影响还扩及大陆的其它地区,如中亚、西欧等古生代褶皱带又被抬 升和断裂,东非大裂谷继续扩大,并有大规模玄武岩喷发活动,等等。
到第三纪末,全球海陆分布轮廓和起伏形态已接近现代。
5.大陆漂移说是怎样解释现在海陆分布和地表形态的?
  1912 年德国的气象学家魏格纳在法兰克福地质协会和马尔堡科学协进 会上先后作了“从地球物理学的基础上论地壳轮廓(大陆与海洋)的生成” 和“大陆的水平位移”的两次演讲,正式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魏格纳对大 西洋两岸的轮廓作了有趣的拼接,发现两岸的凹凸巧妙地吻合。并从地质学 的研究成果中寻找证据:非洲南部东西走向的褶皱山—开普山脉,与南美洲 布宜诺斯艾利斯山脉一致;非洲西部巨大的片麻岩高原与巴西片麻岩高原几 乎一样;著名的非洲金刚石产在金伯利岩中,在巴西也能找到;石炭二迭纪 南方冈瓦那大陆出现大面积冰盖,南美洲的冰川漂砾一部分来源于南非;在 大西洋北部的两岸,有三条并列的古老褶皱带,从此岸延伸到彼岸;西班牙 半岛上的山脉与美国东部阿巴拉契亚山脉都是遥相对应的海西褶皱带;英国 的苏格兰、爱尔兰高地与加拿大的纽芬兰和拉布拉多高原,都属加里东褶皱 带;苏格兰西北部及赫布里底群岛的片麻岩山系与拉布拉多北部元古界片麻 岩山系相呼应。魏格纳把大西洋两岸地质条件相似性,比作被撕破的报纸, 不仅参差不齐的边可以吻合,连印刷的文字也可以拼合。
  其次,石炭—二迭纪的舌羊齿化石,广布于冈瓦那大陆;早二迭世的中 龙化石(淡水爬行类)发现于南非和巴西这一事实,也能解释为这些陆地目 前虽远隔重洋,但在石炭—二迭纪时,应该是联在一起的一块大陆。
  
  近年来,剑桥大学的布拉德等人用计算机处理拼接大西洋两岸,在大陆 坡 195 米深处显示了良好的吻合。
  魏格纳用大西洋两岸地质学和古生物学方面的大量详细的相关现象,指 出在古生代全球只有一块陆地(泛大陆),周围是一片广阔的海洋(泛大洋)。 到了中生代,由于地球自转产生自东向西的潮汐摩擦力和从两极向赤道方向 的离心力切向分力的作用,泛大陆开始分裂和漂移。漂浮在玄武岩硅镁层(又 称玄武岩层)基底上的花岗岩质的大陆,都自两极向赤道和自东向西漂移, 美洲漂得最快,亚、澳大陆漂得最慢。首先美洲和欧、非洲之间形成大西洋, 接着澳大利亚和南极洲之间出现印度洋。这一漂流过程很缓慢,直到第四纪 初期才形成象现代世界上海陆分布的轮廓。魏格纳认为地球上的山脉也是大 陆漂移的产物,如纵贯南北美洲大陆西岸的科迪勒拉山系,就是美洲大陆向 西漂移滑动过程中,受到太平洋玄武岩基底的阻挡,被挤压褶皱形成的;亚 洲东缘的岛弧群,是陆地向西漂移时留下的残块;东西向的各大山脉,如阿 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等,是大陆从两极向赤道挤压的结果。
  大陆漂移说问世以后,向传统的大陆固定论和大洋永存说提出了挑战, 曾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盛行一时,但终因当时还没有发现地壳大规模水平位 移的正面数据,而逐渐消沉下来。到了五十年代,由于地球物理勘探的广泛 应用,为地质学积累了大量资料,特别是古地磁研究的飞速发展,促使更多 人接受了大陆漂移的论点。洛德·布莱克特和基思·朗康等测定了许多地区 的古地磁位置,发现只能用大陆漂移理论才能解释。例如,将欧美两洲一系 列的不同地质时代的岩石标本测定后,画出这两洲的古地磁极移动的曲线, 从理论上讲,这两条线应当重合,因为只有一个地磁场。但是,这两条线并 不重合,时代越老,相距越远,古生代相距最远,其距离正好相当于目前大 西洋的宽度,如果将这两大洲紧密拼接起来,则古地磁极移动的曲线也正好 吻合。这就是古地磁学对大陆漂移说提供的证据。海底扩张说的出现,也客 观地证实了大陆确实发生过移动,这样使沉默已久的大陆漂移说又重新复兴 起来了。
6.板块构造学说对于海陆分布和地表形态是怎样解释的?
  板块构造学说是 1968 年法国地质学家勒皮雄与麦肯齐、摩根等人提出的 一种新的大陆漂移说,它是海底扩张说的具体引伸。
板块构造,又叫全球大地构造。所谓板块指的是岩石圈板块,包括整个
地壳和莫霍面以下的上地幔顶部,也就是说地壳和软流圈以上的地幔顶部。 新全球构造理论认为,不论大陆壳或大洋壳都曾发生并还在继续发生大规模 水平运动。但这种水平运动并不象大陆漂移说所设想的,发生在硅铝层和硅 镁层之间,而是岩石圈板块整个地幔软流层上像传送带那样移动着,大陆只 是传送带上的“乘客”。
  勒皮雄在 1968 年将全球地壳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板块(包括澳洲)和南极板。其中除太平洋板块 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此外,在板块中还 可以分出若干次一级的小板块,如把美洲大板块分为南、北美洲两个板块, 菲律宾、阿拉伯半岛、土耳其等也可作为独立的小板块。板块之间的边界是 大洋中脊或海岭、深海沟、转换断层和地缝合线。这里提到的海岭,一般指 大洋底的山岭。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中间有地震活动性海岭,另名为中脊,由 两条平行脊峰和中间峡谷构成。太平洋也有地震性的海岭,但不在大洋中间,而偏在东边,它不甚崎岖,没有被中间峡谷分开的两排脊峰,一般叫它为太 平洋中隆。海岭实际上是海底分裂产生新地壳的地带。转换断层,是大洋中 脊被许多横断层切成小段,它不是一种简单的平移断层,而是一面向两侧分 裂,一面发生水平错动,是属于另一种性质的断层,威尔逊称之为转换断层。 两大板块相撞,接触地带挤压变形,构成褶皱山脉,使原来分离的两块大陆 缝合起来,叫地缝合线。一般说来,在板块内部,地壳相对比较稳定,而板 块与板块交界处,则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这里火山、地震活动以及断裂、 挤压褶皱、岩浆上升、地壳俯冲等频繁发生。
是什么力量驱使板块进行运动呢? 按照赫斯的海底扩张说来解释,认为大洋中脊是地幔对流上升的地方,地幔物质不断从这里涌出,冷却固结成新的大洋地壳,以后涌出的热流又把 先前形成的大洋壳向外推移,自中脊向两旁每年以 0.5~5 厘米的速度扩展, 不断为大洋壳增添新的条带。因此,洋底岩石的年龄是离中脊愈远而愈古老。 当移动的大洋壳遇到大陆壳时,就俯冲钻入地幔之中,在俯冲地带,由于拖 曳作用形成深海沟。大洋壳被挤压弯曲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发生一次断裂,产 生一次地震,最后大洋壳被挤到 700 公里以下,为处于高温溶融状态的地幔 物质所吸收同化。向上仰冲的大陆壳边缘,被挤压隆起成岛弧或山脉,它们 一般与海沟伴生。现在太平洋周围分布的岛屿、海沟、大陆边缘山脉和火山、 地震就是这样形成的。所以,海洋地壳是由大洋中脊处诞生,到海沟岛弧带 消失,这样不断更新,大约 2~3 亿年就全部更新一次。因此,海底岩石都很 年轻,一般不超过二亿年,平均厚约 5~6 公里,主要由玄武岩一类物质组成。 而大陆壳已发现有 37 亿年以前的岩石,平均厚约 35 公里,最厚可达 70 公里 以上。除沉积岩外,主要由花岗岩类物质组成。地幔物质的对流上升也在大 陆深处进行着,在上升流涌出的地方,大陆壳将发生破裂。如长达 6,000 多公里的东非大裂谷,就是地幔物质对流促使非洲大陆开始张裂的表现。
根据板块学说,大洋也有生有灭,它可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也可以从大到小,从小到无。大洋的发展可分为胚胎期(如东非大裂谷)、幼年期(如红海和亚丁湾)、成年期(如目前的大西洋)、衰退期(如太平洋)与 终了期(如地中海)。大洋的发展与大陆的分合是相辅相成的。在前寒武纪 时,地球上存在一块泛大陆。以后经过分合过程,到中生代早期,泛大陆再 次分裂为南北两大古陆,北为劳亚古陆,南为冈瓦那古陆。到三迭纪末,这 两个古陆进一步分离、漂移,相距越来越远,其间由最初一个狭窄的海峡, 逐渐发展成现代的印度洋、大西洋等巨大的海洋。到新生代,由于印度已北 漂到亚欧大陆的南缘,两者发生碰撞,青藏高原隆起,造成宏大的喜马拉雅 山系,古地中海东部完全消失;非洲继续向北推进,古地中海西部逐渐缩小 到现在的规模;欧洲南部被挤压成阿尔卑斯山系,南、北美洲在向西漂移过 程中,它们的前缘受到太平洋地壳的挤压,隆起为科迪勒拉—安第斯山系, 同时两个美洲在巴拿马地峡处复又相接;澳大利亚大陆脱离南极洲,向东北 漂移到现在的位置。于是海陆的基本轮廓发展成现在的规模。
7.地球上的五个基本气候带是怎样划分的?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关于气候带的划分原则和方法,是随着气候学的发展历史而不断演进 的。最早古希腊学者亚里斯多德曾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把地 球上分为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和北寒带等五个气候带。它是完全 按照天文因素,即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也就是根据地球表面各地获得太阳
  
光热的多少来划分的。因此,这种分法通常称之为天文气候带。但它的名称 是气候名称,可见天文五带是气候带的基础。另外,以回归线和极圈四条纬 线划分的五带,都是一定的纬度地带,所以又可以说五带是纬度带。
  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这是地球上唯一阳光能够直射的地带,地 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热带地区气候终年炎热,四季和昼夜长短变化都不 明显。
  寒带:南、北极圈以内的地区。北极圈以北的地区是北寒带,南极圈以 南的地区是南寒带。寒带地区,太阳斜射得很厉害,一年中有一段时间是漫 长的黑夜,因此,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小,故称寒带。这里气候终年寒冷,没 有明显的四季变化,有极昼、极夜现象。
  温带:是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之间的广大地区。北回归线和北极 圈之间为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温带地区,地面阳光斜 射,寒暖适中,得到的光热比热带少,但比寒带多;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昼夜长短变化明显。
  天文气候带没有考虑下垫面的性质和大气环流与洋流的热量输送,显然 是不妥当的。而气候学上通常用等温线为划分气候带的界线,这叫温度带。 早在 1879 年苏潘就提出以年平均气温 20℃和最热月 10℃等温线划分三个气 候带。1953 年发表的柯本气候分类法,以气温和降水两个气候要素为基础, 并参照自然植被的分布,把全球分为五个气候带,即 A 热带,B 干带,C 温暖 带,D 冷温带和 E 极地带。以等温线作为划分气候的界线,比起天文气候带
的划分来,前进了一步。
8.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分布、洋流和地形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前二者是全球性的地带性因素,后三者是非地带性因素。
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因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纬度不同的地方,太阳照射的角度就不一样,有的地方直射,有的地方斜射,有的地方 整天或几个月受不到阳光的照射。因此,各地方的太阳高度角不同,接受太 阳光热的多少就不一样,气温的高低也相差悬殊。一般是纬度越低,气温越 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各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是造成世界各地气 温不同的主要原因。
大气环流是形成各种气候类型和天气变化的主要因素。大气圈内空气作不同规模的运行,统称为大气环流。它是大气中热量、水汽等输送和交换的 重要方式。大气环流的表现形式有行星风系、季风环流、海陆风、山谷风等, 人们平常讲的大气环流,主要是指行星风系。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十分显 著,赤道低气压带上升气流强烈,水汽易于凝结,降水丰富;副热带高气压 带下沉气汽盛行,水汽不易凝结,雨水稀少;在信风带气流从纬度较高的地 区流向低纬度地区,水汽不易凝结,一般少雨。但在大陆东岸,信风从海上 吹来,降水机会较多;在大陆西岸,信风从内陆吹来,降水就少。在西风带 控制的地区,大陆西岸风从海上吹来,水汽充沛,降水丰富,越向内陆水汽 越少,降水减少;大陆东岸,西风从内陆吹来,降水较少。一般说来,上升 气流和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气流,气温由高变低,水汽容易凝结,降水机 会较多;下沉气流和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气流,气温由低变高,水汽不易 凝结,降水机会就少。因此,在不同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气候特征,尤其 是降水的变化有显著的差异。加之风带和气压带随季节的移动,从而形成各种不同的气候类型。 海陆分布改变了气温和降水的地带性分布。由于海洋和陆地的物理性质
不同,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海洋增温慢,陆地增温快;阳光减弱以后,海 洋降温慢而陆地降温快。海洋与陆地表面空气中所含水汽的多少也不同,一 般说来,在海洋或近海的地区,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较小,降水比较丰富, 降水的季节分配也比较均匀,多形成海洋性气候。因此,在相同的纬度,处 于同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之下的地区,由于所处的海陆位置不同,形成的气 候特征也不同。
  地形的起伏能破坏气候分布的地带性。地形是一个非地带性因素,不同 的地形对气候有不同的影响。在同一纬度地带,地势越高,气温越低,降水 在一定高度的范围内,是随高度的升高而增加。因此,在热带地区的高山, 从山麓到山顶,先后出现从赤道到极地的气候变化。另外,高大的山脉可以 阻挡气流的运行,山脉的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气温与降水有明显的差异。
  洋流对其流经的大陆沿岸的气候也有一定的影响。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 的洋流,因含有大量的热能,对流经的沿海地区,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从 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洋流,水温低于周围海面,对所流经的沿海地区有降温 减湿作用。因而在气温上,洋流可以调节高、低纬度间的温差,在盛行气流 的作用下,使同纬度大陆东西岸气温显著不同,破坏了气温纬度地带性的分 布。
9.世界气候的分布有什么规律?它的成因是什么?
  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直接表现在各气候类型的排列组合上。一般可分 为纬度地带性、非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三方面。
(1)纬度地带性。这是世界气候分布的基本规律。它是地带性因素造成的,即由太阳光热在地球表面的不均衡分布引起的热力差异和由此产生的全 球性气压带、风带及其季节移动,而导致各气候类型普遍具有按纬度更替的 趋向。地球表面被划分为五个基本气候带,它是按得到太阳光热的多少来分 的,以回归线和极圈为界线,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纬度带。另外,以最热月平 均温度 10℃等温线和最冷月平均气温 18℃等温线作为划分寒、温、热三带的 界线,这种气候带,称之为温度带。基本上也是按纬度划分,沿纬向伸展的。 气候的纬度地带性,在大陆的低纬和高纬地带表现得尤为明显,因为这 两个纬度地带,冷与暖的矛盾处于比较稳定有常的状态。前者接收的太阳光 热多,暖空气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全年高温,长夏无冬;后者接收的太阳光 热少,冷空气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全年低温,长冬无夏。因而在这两个纬度 地带,各气候类型都按纬度南北更替,多呈带状分布,有的甚至横跨大陆东 西。例如:在低纬度地带,在各大陆的赤道两侧是赤多雨气候;在赤道多雨 气候区的两侧,是热带干湿季气候;从热带干湿季气候区向外,大致在南、 北回归线两侧的大陆内部直到大陆西岸,属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高纬度 地带的极地冰原气候、极地长寒气候和亚寒带大陆性气候等,都是体现纬度 地带性较显著的气候类型。从各大陆来说,非洲气候纬度地带性最为突出。 因为它的轮廓较之其它大陆单一,地面起伏不大,而且主要位于低纬热带地 区,其气候类型按纬度更替,排列近乎对称。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地处 高纬,陆地宽广,气候纬度地带性也表现明显,各气候类型从北向南依次更 替,特别是极地长寒气候和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均呈带状分布,横贯大陆东西。
(2)非纬度地带性。由于海陆分布、洋流、地形等非地带性因素的作用,不同程度地破坏了气候的纬度地带性,使同一纬度地带的气候,出现西岸、 内陆和东岸的差异,由不同地形条件引起的地区差异,以及海洋性气候和大 陆性气候的差异。尤其是在中纬度地区最为明显,因为中纬地区,冷暖空气 经常处于斗争转化状态,气温、降水等季节变化和非周期变化都十分明显。 北半球中纬地区陆地面积特别宽广,因此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对比显 著,大陆性气候尤为明显,大陆东、西岸产生有规律的差异。
  在中纬地带各大陆西岸,都以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式气候—热带干 旱气候的次序更替,并在高纬地带与亚寒带大陆性气候相接,在低纬地带与 热带干湿季气候相连。在大陆东岸相应地区,亚欧大陆东部为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北美大陆由于面积较亚欧大陆小,冬夏海 陆热力差异不如亚欧大陆强烈,海陆间季风环流不如亚欧大陆明显,因而北 美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相应为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和热带 海洋性气候。至于南半球,大陆面积不广,南美大陆向温带纬度紧缩,非洲 和澳大利亚大陆又没有南伸到南纬 40°以南的陆地,所以大陆东岸不出现季 风型气候,气候类型构成不完整,分布也较局限。
  在中纬远离海洋的广大内陆地区,终年为极地大陆气团和热带大陆气团 所控制,具有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征。按所处纬度高低,分属温带大陆性干 旱、半干旱气候和亚热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
(3)气候的垂直地带性。高耸庞大的山地,在气候上表现出独特的垂直地带性。其高度变化如同纬度变化,但山地垂直气候带与水平纬度带在成因 上和具体特征上,并不完全相同,山地垂直分带的多寡和顺序,主要取决于 山地的高度和所处的纬度。有足够高度的赤道地区的高山,具备有最完整、 复杂的垂直分带图谱,而高纬苔原地带的高山,垂直分带的图谱最为简单。 另外,处于同一纬度地带的山地,距海远近或坡向不同,其垂直分带的开端 和顺序也有极大差异。
10.热带地区有哪些主要气候类型?它们都具哪些特点?
热带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有:
  (1)赤道多雨气候(也称赤道雨林气候)。位于各洲的赤道两侧,向南、 北延伸 5°~10°左右,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非洲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 湾沿岸,亚洲东南部的一些群岛等。这些地区位于赤道低压带,气流以上升 运动为主,水汽凝结致雨的机会多,全年多雨,无干季,年降水量在 2,000 毫米以上,最少雨月降水量也超过 60 毫米,且多雷阵雨;各月平均气温为25°~28℃,全年长夏,无季节变化,年较差一般小于 3℃,而平均日较差可达 6°~ 12℃。在这种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植物可以常年生长, 树种繁多,植被茂密成层。
  (2)热带干湿季气候(也称热带草原气候)。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 多雨气候区的两侧,即南、北纬 5°~15°左右(有的伸达 25°)的中美、 南美和非洲。其主要特点,首先是由于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的南北移动、交 替影响,一年之中干、湿季分明。当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时,盛行赤道海洋气 团,且有辐合上升气流,形成湿季,潮湿多雨,遍地生长着稠密的高草和灌 木,并杂有稀疏的乔木,即稀树草原景观。当受信风影响时,盛行热带大陆 气团,干燥少雨,形成干季,土壤干裂,草丛枯黄,树木落叶。与赤道多雨 气候相比,一年至少有 1~2 个月的干季。其次是全年气温都较高,具有低纬 度高温的特色,最冷月平均温度在 16°~18℃以上。最热月出现在干季之后、雨季之前,因此,本区气候一般年分干、热、雨三个季节。气温年较差 稍大于赤道多雨气候区。
  (3)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也称热带荒漠气候)。它分布于热带干湿 季气候区以外,大致在南、北纬 15°~30°之间,以非洲北部、西南亚和澳 大利亚中西部分布最广。热带干旱气候区常年处在副热带高气压和信风的控 制下,盛行热带大陆气团,气流下沉,所以炎热、干燥成了这种气候的主要 特征;气温高,有世界“热极”之称。降水极少,年降雨量不足 200 毫米, 且变率很大,甚至多年无雨,加以日照强烈,蒸发旺盛,更加剧了气候的干 燥性。热带半干旱气候,分布于热带干旱气候区的外缘,其主要特征:一是 有一短暂的雨季,年降水量可增至 500 毫米;二是向高纬一侧的气温不如向 低纬一侧的高。
  (4)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台湾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以 及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的大部分地区、菲律宾群岛;此外,在澳大利亚大陆 北部沿海地带也有分布。这里全年气温皆高,年平均气温在 20℃以上,最冷 月一般在 18℃以上。年降水量大,集中在夏季,这是由于夏季在赤道海洋气 团控制下,多对流雨,再加上热带气旋过境带来大量降水,因此造成比热带 干湿季气候更多的夏雨;在一些迎风海岸,因地形作用,夏季降水甚至超过 赤道多雨气候区。年降水量一般在 1,500~2,000 毫米以上。本区热带季风 发达,有明显的干湿季,即在北半球冬吹东北风,形成干季;夏吹来自印度 洋的西南风(南半球为西北风),富含水汽,降水集中,形成温季。
(5)热带海洋性气候。出现在南、北纬 10°~25°信风带大陆东岸及热带海洋中的若干岛屿上。如中美洲的加勒比海沿岸、西印度群岛、南美洲 巴西高原东侧沿海的狭长地带、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东岸、太平洋中的夏威 夷群岛和澳大利亚昆士兰沿海地带。这些地区常年受来自热带海洋的信风影 响,终年盛行热带海洋气团,气候具有海洋性。气温年、日较差都小,但最 冷月平均气温比赤道稍低,年较差比赤道多雨气候稍大,年降水量一般在 2,000 毫米以上,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11.温带地区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它们分布在哪里?有哪些基本 特征?
温带是冷暖气流相互角逐的地区,气温、降水的季节变化和非周期变化都很显著。尤其是北半球温带地区的大陆面积宽广,地形复杂,气候类型更 多。
(1)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大陆西岸,南、北纬 40°~60°地区。终年处在西风带,深受海洋气团影响,沿岸又有暖流经过,冬无严寒,夏无酷 暑,最冷月平均气温在 0℃以上,最热月在 22℃以下,气温年、日较差都小。 全年都有降水,秋冬较多,年降水量在 1,000 毫米以上,在山地迎风坡可达2,000~3,000 毫米以上。这种气候在西欧最为典型,分布面积最大,在南、 北美大陆西岸相应的纬度地带以及大洋洲的塔斯马尼亚岛和新西兰等地也有 分布。
  (2)亚热带夏干气候(也称地中海式气候)。位于副热带纬度的大陆西 岸,约在纬度 30°~40°之间,包括地中海沿岸、美国加里福尼亚州沿海、 南美智利中部沿海、南非的南端和澳大利亚的南端。它是处在热带半干旱气 候与温带海洋性气候之间的过渡地带。这些地区受气压带季节位移影响显 著,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气流下沉,因而除大陆西部沿海受寒流影响外,夏温十分炎热,下沉气流不利兴云致雨,所以气候干燥;冬季受西风影 响,温和湿润。全年雨量适中,年降水量在 300~1,000 毫米之间,主要集 中在冬季。
  (3)温带季风气候。出现在北纬 35°~55°左右的亚欧大陆东岸,包 括我国华北和东北、朝鲜的大部、日本的北部以及苏联远东地区的一部分。 冬季这里受来自高纬内陆偏北风的影响,盛行极地大陆气团,寒冷干燥;夏 季受极地海洋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影响,盛行东和东南风,暖热多雨, 雨热同季。年降水量 1,000 毫米左右,约有三分之二集中于夏季。全年四季 分明,天气多变,随着纬度的增高,冬、夏气温变幅相应增大,而降水逐渐 减少。
  (4)亚热带季风气候。出现在北纬 25°~35°亚热带大陆东岸,它是 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带。主要分布在 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型以北的地带,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鲜 半岛南部等地。这里冬季温暖,最冷月平均气温在 0℃以上;夏季炎热,最 热月平均气温大于 22℃,气温的季节变化显著,四季分明。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1,500 毫米,夏季较多,但无明显干季。同温带季风气候相比,季 节变化基本相似,只是冬温较高,年降水量增多。
(5)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分布在北纬 35°~55°之间的北美大陆东部(西经 100°以东)和亚欧大陆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东侧。这种气候在气 温、降水的变化上同温带季风气候有些类似,但风向和风力的季节变化不像 温带季风气候那样明显。冬季由于气旋活动影响,降水稍多;夏季有对流雨, 但夏雨集中程度不像温带季风气候那样显著。天气的非周期性变化也很大。
(6)亚热带湿润气候。分布在北美大陆东部北纬 25°~35°的大西洋沿岸和墨西哥湾沿岸地带,南美洲的阿根廷、乌拉圭和巴西南部,非洲的东 南沿海和澳大利亚的东岸等地区。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来看,它们和东亚 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相似的,但由于所处的大陆面积较小,海陆热力差异 不像东亚那样突出,因此没有形成季风气候。这里的气候特点近似亚热带季 风气候,而不同之处在于冬夏温差较小,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7)温带和亚热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这种气候在北半球占有广大面积,主要分布在北纬 35°~50°的亚洲和北美大陆的中心部分。这里深 居内陆或沿海有高山屏峙受不到海风影响,终年为极地大陆气团和热带大陆 气团交互控制下,冬寒夏热,气温年、日较差都大,降水量少,呈现大陆性 气候特征。由于所处纬度的不同,两种气候型在气温上也有差异,亚热带大 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气温显著高于温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冬季月 平均气温一般在 0℃以上。此外,在南美大陆的阿根廷中南部因处于西风带 的雨影地区,来自太平洋的气流越过安第斯山脉后下沉而绝热增温,加之沿 海有寒流经过,空气稳定,所以全年干旱少雨,亦呈现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 旱气候特征。上述地区由于干旱程度不同,自然植被有明显差异。干旱地区 年降水量一般在 250 毫米以下,植物很少,呈现荒漠景色;在干旱区外围, 年降水量在 250~500 毫米之间,为半干旱地区。
(8)亚寒带大陆性气候(也称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这种气候出现在北纬 50°~65°之间,呈带状分布,横贯北美和亚欧大陆。具体来说,在北美 从阿拉斯加经加拿大到拉布拉多和纽芬兰的大部分;在亚欧大陆西起斯堪的 纳维亚半岛(南部除外),经芬兰和苏联西部(南界在列宁格勒—高尔基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一线)至苏联东部(除南部以外)。北部以最热月 10℃ 等温线为界。这一带的气候主要受极地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的影响,并 为极地大陆气团的源地。在冬季,北极气团侵入机会很多;在暖季,热带大 陆气团有时也能伸入。该类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冬季漫长而严寒,每年有 5~7 个月平均气温 0℃以下,并经常出现-50℃的严寒天气;夏季短暂而温暖, 月平均气温在 10℃以上,高者可达 18°~20℃,气温年较差特别大;年降水 量一般为 300~600 毫米,以夏雨为主。因蒸发微弱,相对湿度很高。
  12.寒带地区的两个主要气候类型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它们都分布 在哪里?
  (1)极地长寒气候(苔原所候)。分布在北美大陆和亚欧大陆的北部边 缘(南以最热月 10℃等温线与亚寒带大陆性气候相接)、格陵兰岛沿海的一 部分及北冰洋中的若干岛屿;在南半球则分布在马尔维纳斯群岛、南设得兰 群岛和南奥克尼群岛等地。其特征是:全年皆冬,一年中只有 1~4 个月月平 均气温在 0°~10℃之间,冬季酷寒而漫长;年降水量约 200~300 毫米,以 雪为主;地面有永冻层,只有地衣、苔藓等低等植物。
  (2)极地冰原气候。分布在极地及其附近地区,包括格陵兰、北冰洋的 若干岛屿和南极大陆的冰原高原。这里是冰洋气团和南极气团的发源地,整 个冬季处于永夜状态,夏半年虽是永昼,但阳光斜射,所得热量微弱,因而 气候全年严寒,各月温度都在 0℃以下;南极大陆的年平均气温为-25℃,是 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1967 年挪威人曾测得-94.5℃的绝对最低气温,可堪 称为世界“寒极”。地面多被巨厚冰雪覆盖,又多凛冽风暴,植物难以生长。
13.在地质时期,地球上的气候有过哪些变迁?人们是怎么知道的?
  地质时期的气候情况,我们只能根据间接的标志去研究。如根据某一地 质时代的岩石性质、古老的土壤、地形以及古生物化石,还可以用放射性碳
C14 含量来推断地质时期气候状况等等。在某一地区中如发现冰碛石、冰擦
痕、漂石等,这就是寒冷时期冰川活动的证明;黑龙江地区的灰化土下面埋 藏有古红色土,可推知古代那里曾经有过炎热的气候;如果在现代沙漠地区 发现有干涸河谷地形和湖岸线的遗迹,就表示该地是由湿润气候转变为沙漠 的。生物化石是说明地质时代气候状况的良好根据,如果有马匹或走禽的化 石,表示这里曾是草原气候;猿猴化石表示曾出现过森林气候;在格陵兰曾 发现温带气候的树叶遗物,证明这里曾有过温暖的时期;苏联的乌克兰曾发 现古代棕榈的遗迹,证明那里曾出现过热带气候。
通过上述方法对地层沉积物的广泛分析,证实整个地质时期地球气候曾
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反复有过几次大冰期,其中最近的三次大冰期(即震旦 纪大冰期、石炭—二迭纪大冰期和第四纪大冰期)为科学家所公认,在三次 大冰期之间为温暖的大间冰期气候。寒冷的冰期同温暖的间冰期相比是短暂 的,在整个地球气候史中,大部分时期(占 90%以上年代)为温暖气候,比 现在温和。
  震旦纪大冰期,发生在距今约六亿年以前。亚、欧、非、北美和澳大利 亚的大部分地区,都发现了冰碛层,说明这些地方曾发生过具有世界规模的 大冰川气候。我国东部和中部广大地区,也有震旦纪冰碛层,说明这里也曾 经历过寒冷的大冰期。
  寒武纪—石炭纪大间冰期,距今约 3~6 亿年,当时整个世界气候都比较 温暖。特别是石炭纪是古气候中典型的温和湿润气候,森林面积极广,最后
  
形成丰富的煤矿,树木也缺少年轮,说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在我国石炭 纪时期全处在热带气候条件下,但到石炭纪后期,从北到南出现湿润带、干 燥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
  石炭—二迭纪大冰期,距今 2~3 亿年,主要是在南半球,北半球除印度 外,目前尚未找到可靠的冰川遗迹,当时我国气候仍有温暖湿润气候带、干 燥气候带和炎热潮湿气候带三个气候带。
  三迭—第三纪大间冰期,距今约 200 万年~2 亿年。整个中生代气候温 暖,到新生代的第三纪世界气候更趋暖化,格陵兰也有温带树种。三迭纪时 期,我国西部和西北部普遍为干燥气候;到侏罗纪,我国地层普遍分布着煤、 粘土和耐火粘土等,说明当时是在湿润气候控制之下。侏罗纪后期到白垩纪 是干燥气候发展的时期,当时我国曾出现一条明显的干燥带,西起天山、甘 肃,南伸至大渡河下游到江西南部,都有干燥气候条件下的石膏发育。到了 第三纪,我国的沉积物大多带有红色,说明当时气候比较炎热。第三纪末期, 世界气温普遍下降,整个北半球喜热植物逐渐南退。
  第四纪大冰期,约始于 200 万年前。大冰期中仍然是冷暖干湿交替出现 的,当寒冷时期,即亚冰期,气温比现代气温平均约低 8°~12℃,高纬度 地区为冰川覆盖,如最大的一次亚冰期(里斯冰期),世界大陆有十分之二、 三的面积为冰川所覆盖。当时北半球有三个主要大陆冰川中心,即斯堪的纳 维亚冰川中心,其冰流曾南伸到北纬 51°左右;格陵兰冰川中心,其冰流也 曾南伸到北纬 38°左右;西伯利亚冰川中心,冰层分布于北纬 60°~70°之 间,有时可达北纬 50°附近的贝加尔湖。冰川扩张,气候带南迁,生物群落 也随之南移,如里斯冰期时,北方动物南迁,在克里木的旧石器时代(距今25 万年以前)地层中曾发现过北极狐和北极鹿化石。
两个亚冰期之间的亚间冰期,气候比现代温暖,北极气候比现代约高出10℃以上,低纬度气温也比现代高 5.5℃左右。原覆盖在中纬度的冰盖消失 了,退缩到极地区域,甚至极地的冰盖也消失了。冰盖退缩或消失,气候带 北移,生物群落也随之北移,如北冰洋沿岸也有虎、麝香牛等喜热动物群活 动,喜暖植物可一直分布到北极圈。
当高纬地区处于冰期时,冰川覆盖扩大,极地高压增强,迫使极锋带南移到中纬度。在中纬度极锋带上气旋活动频繁,雨量丰富,内陆湖水上涨, 如我国罗布泊在冰期时,湖水水域比现代大 4~5 倍。反之,当高纬度地区处 于间冰期时,大陆冰盖及极地高压向极区收缩,气候带北移,中纬度地区有 些地方出现干燥气候,大约在一万年以前大理亚冰期(相当于欧洲武木亚冰 期)消退,北半球各大陆的气候带分布和气候条件,基本上形成为现代气候 的特点了。
14.在历史时期,地球上的气候有哪些变迁?
  在大理(武木)亚冰期最近一次副冰期结束后约一万年左右的时期,称 为冰后期,即第四纪全新世,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进入人类历史 以来,气候仍然有波动,气温的升降起伏相当频繁,只是变化的幅度较小而 已。实质上,这是地质时期气候冷暖交替变化的继续。冰后期的一万年中, 共出现过四次温暖时期和四次寒冷时期,气候变动总的趋势是:温暖时期一 个比一个短,温暖程度一个比一个低;四个寒冷时期正好相反,寒冷时间一 个比一个长,寒冷程度一个比一个强。
竺可桢教授根据考古资料和历史记载,研究了我国冰后期后半期近五千年的气候变迁。他认为,此期在我国也可以相对地分出四个温暖时期和四个 寒冷时期,其特点与世界冰后期气候变动的总趋势相似。
  第一个温暖时期(公元前 3,000 年到公元前 1,000 年左右,仰韶文化 时代和河南安阳殷墟时代),我国黄河流域发现有象。第一个寒冷时期(公 元前 1,000 年左右到公元前 850 年,周代初期),汉水两次结冰,之后紧接 着大旱。
  第二个温暖时期(公元前 770 年到公元初年秦汉时代),象群栖息北限 移到淮河流域及其以南,在公元前 659 年到公元前 627 年,淮河流域有象栖 息。第二个寒冷时期(公元初到公元 600 年,东汉、三国到六朝时代),有 淮河封冻的记载(公元 225 年)。
  第三个温暖时期(公元 600 年到 1,000 年,隋唐时代),只在长江以南 如信安(浙江衢县)和广东、云南才有象。第三个寒冷时期(1000 到 1200 年,南宋时代)出现了太湖封冻的情况(1111 年)。1178 年福州的荔枝曾全 部冻死。
  第四个温暖时期(1200 到 1300 年,元朝初期),在第三个温暖时期, 今河南省的博爱和陕西的西安、风翔都设有管理竹园的竹监司,到了南宋时 因气候寒冷,竹子无法生长,竹监司被取消了(风翔除外),到了元朝初期
(1268 到 1292 年),竹监司又重新设立,说明气候又转暖。第四个寒冷时
期(1400 到 1900 年,明末至清朝时代)。十七世纪是我国最寒冷时期,特 别是 1650~1700 年为最冷,在这五十年中,太湖、汉水和淮河结冰四次,洞 庭湖结冰三次。江西建于唐朝的柑桔园在 1654 年和 1676 年的强烈寒冬中完 全毁掉。在近 500 年的第四次寒冷期中,即欧洲所谓的“现代小冰期”,温 度仍有明显起伏,其中有四次较冷期(即 1470~1520 年,1620~1720 年,
1840~1890 年,1945 起特别是 1963 年以后)和三次回暖期(1550~1600 年,1720~1830 年,1916~1945 年)。
15.近代的世界气候有哪些变化?
  近代的气候变化是以冷暖转换和干湿交替为其主要特征的,气温的升降 起伏,降水量的多少变化是相当频繁的。以温度为例,在“小冰期”之后, 大约在 1850~1940 年之间,地球的平均气温升高 0.6℃;1940~1970 年之间, 地球平均气温约下降 0.3℃。
本世纪初到四十年代出现世界范围的增暖现象,在北极最突出,如巴伦
支海水面温度 1919~1928 年比 1912~1918 年高出 8℃,因而在三十年代时 巴伦支海出现过许多以前根本没有过的喜热性鱼类。这种增暖现象到四十年 代达到顶点。此后,世界气候变冷,以北极为中心的北纬 60°以北,气温愈 来愈冷;进入六十年代以后,高纬度地区气候变冷的趋势也很明显,如 1968 年冬,冰岛和格陵兰岛竟被冰块连接起来。我国气温变化的趋势,基本上和 全球平均气温演变趋势一致,转折点在四十年代。从四十年代末开始直到现 在,我国气温总的趋势是不断下降。
  从现在起到公元 2000 年,世界气候和过去二、三十年的气候相比会不会 有多大变化呢?
  答案不尽相同。在国外有些气候学家设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开始的变冷 趋势还会继续下去,认为目前异常气候的频繁出现是气候恶化的一种征兆, 它意味着冰河期或小冰河期即将到来;但另一些气候学家则认为,由于工业 高速发展,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世界正进入一个迅速转暖的时期,并且推测,将出现全球气温升高,中纬度地区干旱,两极冰雪融化,海平面 上升和海水淹没沿海平原等现象。而我国气候学家根据历史气候变化规律分 析,认为当前气候变化虽然比较突出,但仍属一般性波动,不会导致持续冷 化或干旱化。当前出现的一些异常气候均未超出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严重程 度,不能把这种气候异常看成是趋势性的气候变化的开始。美国的一些气候 学家认为,未来的气候条件和过三十年的平均状况很可能差不多。但大多数 人倾向于未来全球温度特别是高纬度地区,将有一个小的增温。
16.什么是地理环境的繁体性和差异性?
  地理环境,通常是指环绕人类社会的自然界,又称自然环境或自然地理 环境。它是由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和动物界等要素组成。地理环 境的整体性是指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和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性。它们 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而形成一个整体,这一要素影响另外要素,这一部 分影响另一部分。如赤道附近的低平地区,由于获得的太阳热最多,形成高 温多雨气候,从而为热带植物的生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而多样的植物和丰 富的果实,又为多种多样的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这种组成地理环境 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就构成赤道低平地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又如南美 洲安第斯山东西两侧同纬度地区地理环境有明显差异,这一整体乃是由于安 第斯山这个要素起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作为整体性的地理环境,它的各个地区的形态和结构并不相同,总是有规律地因地而异,通常表现为地带性差异和非地带性差异。地带性差 异主要指陆地上的自然带,沿纬线方向成一定宽度延伸,并按南北方向更替 的带状规律性。地带性差异的成因,主要是由于地球是一个椭球体,太阳辐 射在地球表面的分布不均匀,产生了沿纬向分布的热量带。热量分布的地带 性,影响着水分的分布,各个地带不同的热量和水分条件,又形成不同的气 候特征。在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下,气候也是按地带分布的。气候 影响植物,而植物与动物又有密切关系,因此,不同的气候带就有不同的植 物带和相应的动物界。这样,在整个大陆上形成一系列按纬向分布、南北更 替、各个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的自然带。
然而在世界大陆上,很少能找到整齐地按照地带性因素形成并分布的地
理环境,它们在地形、海陆分布、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下,改变了自 然带东西方向水平分布的规律,而表现为垂直地带性或经向地带性的分布和 呈地方性分布。这种差异,不是因纬度高低而产生的,故叫非地带性差异。 经向地带性是非纬向地带性的一种表现,是指自然地理现象近于南北延 伸、东西更替的带状分布规律。由于海陆分布、洋流、山脉南北走向等造成 的大气湿度、降水等因素自海洋向内陆递变,从而引起的自然地理特征东西 变异。垂直地带性,一般指高山地区自然地理现象随着高度而递变的规律性。
17.陆地上低纬度地区可分为哪几个自然带?各有什么特征?
  纬度自然带的存在早已为研究者们所承认,但关于地球陆地自然带的划 分原则和数量,尚无统一的意见。这里所引用的地球陆地自然带,反映了大 多数学者所划分的地带,每一自然带的典型和最富有表现力的特征是植被类 型,因而这也反映在这个自然带的名称及其特征的描述上。
  (1)热带雨林带。分布于赤道带的湿润大陆地区和岛屿上,如亚马孙平 原、刚果盆地和东南亚的岛屿。本带气候属于赤道多雨类型,终年高温,各 月平均气温在 25℃以上;降水充沛,年降水量在 2,000 毫米左右。整个环境过度湿润,适于热带雨林生长。这里树种繁多,乔木高大,常绿浓密,林 冠排列多层,林内藤本植物纵横交错,附生植物随处可见。林中动物以鸟类 和猿猴目为活跃。林下的风化壳上,发育着热带的砖红壤。
  (2)热带稀树草原带。位于热带雨林带的两侧,在非洲和南美洲有着广 泛的分布,而在澳大利亚、中美洲和亚洲的相应地带分布不广。本带气候属 于热带干湿季分明的类型,最大的特征是一年中有长达四个月以上的干季。 热带稀树草原也称萨王纳群落,主要是由高大的禾本科植物所构成,在草本 植被中间,零星地分布着成片的乔木或独株的乔木,如非洲的波巴布树、南 美洲的纺锤树等,它们具有能储藏大量水分的旱生构造。热带稀树草原的季 相变化非常明显,雨季草木繁茂,干季草原呈现一片黄褐景色。善于疾驰的 食草动物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发展,食肉动物也很丰富,如斑马、长颈鹿、 犀牛、羚羊、狮、豹等。茂密的草本植物引起生草过程的发育,因此土壤中 进行着腐殖质、氮和灰分养料元素的积聚,形成红棕色土。
  (3)热带荒漠带。此带位于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的背风侧,在北非的 撒哈拉、西南亚的阿拉伯半岛、北美的西南部、澳大利亚的中部和西部、南 非及南美部分地区表现明显。气候属于全年干燥少雨的热带干旱与半干旱类 型,植被贫乏,有大片无植被的地区。植物以稀疏的旱生灌木和少数草本植 物以及一些雨后生长的短生植物为主。动物种类和数量都很少,成土过程进 行得十分微弱,形成荒漠土。
18.陆地上中纬度地区有哪几个自然带?它们各有哪些特征?
  (1)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分布在南北纬 30°~40°之间的大陆西部, 如地中海沿岸、非洲大陆的西南端、澳大利亚大陆的西南沿海、北美洲的加 里福尼亚沿海地区以及南美洲西部的智利中部。本带气候属亚热带夏干型, 主要形成常绿硬叶林带,以常绿灌丛林为主,发育着褐色土。
(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分布在南北纬 25°~35°之间的大陆东部,如我国的长江流域、日本的南部和美国的东南部、澳大利亚的东南部、非洲 东南部以及南美洲的东南部。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 常绿阔叶林(又称照叶林)是这里的主要植被,发育着亚热带的黄壤和红壤。
(3)亚热带荒漠草原带。本带处在热带荒漠和亚热带森林带(包括亚热的 北缘;南半球则出现在澳大利亚的南部以及非洲和南美洲南部的部分地区。 气候属于亚热带干旱与半干旱类型。随着由热带荒漠向纬度较高地区推进, 年降水量有所增加,但最大降水量常在低温时期,夏季则高温、少雨,使本 带干旱、缺水。植被类型属于荒漠草原,通常生长有旱生灌木及禾本科植物, 在较湿润的季节里有短生植物的生长,土壤属于半荒漠的淡棕色土。
  (4)温带阔叶林带。又称夏绿阔叶林带,主要分布于温带大陆的东部和 西部(中部是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亚洲东部的夏绿林,包括我国东北 和华北、日本群岛、朝鲜半岛、苏联的堪察加半岛和萨哈林岛等地区,受温 带季风气候影响,阔叶树种类成分较欧洲丰富,有蒙古栎、辽东栎以及槭属、 椴属、桦属、杨属等组成的杂木林。欧洲西部的夏绿林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 响,往往形成单一树种组成的纯林,如山毛榉林、栎林等。北美洲夏绿林分 布在五大湖以南,直到阿巴拉契亚山脉、密西西比河流域和大西洋沿岸低地, 这里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植被以美洲山毛榉和糖槭组成的山毛榉林 为主。温带阔叶林的土壤主要为棕色森林土、灰棕壤和褐色土。动物种类比热带森林少,但个体数量较多,主要以有蹄类、鸟类、啮齿类和一些食肉动 物为最活跃。
  (5)温带荒漠带。本带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中部和北美大陆西部的一些 山间高原上,以及南美大陆南部的东侧。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类型。这 里植被贫乏,只有非常稀疏的草本植物和个别灌木;土壤主要是荒漠土。
  (6)温带草原带。从东欧平原的南部到西伯利亚平原的南部,这是一条 东西走向很宽的温带草原带;北美洲中部和南美洲南部的温带草原,由于一 系列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改变了呈东西向带状的分布形式。温带草原的气 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半干旱类型,植被以禾本科植物为主;土壤主要是黑钙土 和栗钙土;啮齿类(如黄鼠、野兔)、有蹄类和一些食肉动物(如狼、狐等) 是温带草原的主要动物。
19.陆地上高纬度地区各自然带有哪些主要特征?
亚寒带针叶林带,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大陆中、高纬度地区,约在北纬
50°~70°之间,如亚欧大陆北部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呈宽阔的带状东西伸 展。这里属于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十分寒冷,夏季温暖潮湿。形成了由 云杉、银松、落叶松、冷杉、西伯利亚松等针叶树组成的针叶林带;发育着 森林灰化土;动物界主要以松鼠、雪兔、狐、貂、麋、熊、猞猁等耐寒动物 为多。
苔原带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及北美大陆的最北部,以及北极圈内许多岛屿。这里气候严寒,冬季漫长多暴风雪,夏季短促,热量不足,土壤冻结, 沼泽化现象广泛。这些环境条件,不利于树木生长,因而形成以苔藓和地衣 占优势的、无林的苔原带;土壤属于冰沼土;动物界比较单一,种数不多, 特有驯鹿、旅鼠、北极狐等,夏季有大量鸟类在陡峭的海岸上栖息,形成“鸟 市”。
冰原带几乎占有南极大陆的全部、格陵兰岛的大部,以及极地的许多岛屿。这里全年由冰雪覆盖,气候终年严寒,最暖月的平均温度仅在某些地区 高于 0℃。植物非常稀少,仅在高出于冰雪之上的岩崖上,才有某些藻类和 地衣的生长。冰原带的动物界也很贫乏,南极大陆没有陆生哺乳动物,仅在 沿岸地区特有企鹅一类的海鸟;在北极诸岛上有时可以看到白熊和白狐;在 南、北半球冰原带的海水中,有鲸和海豹等。
20.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有哪些规律?它们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主要有以下的基本规律:
  (1)纬度地带性。各自然带大致沿纬线方向延伸成一定宽度的带状排 列,并按经线方向有规律的南北更替的变化。纬度地带性的产生,主要是太 阳辐射受地球形状的影响,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结果。不同纬度的地带,不 仅热量条件不同,而且水分条件也有差异,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植被和自然景 观。
  (2)经度地带性。自然带从大陆滨海地区向内陆逐渐更替,大体上与经 线相平行伸展成条带状。它的产生主要受水分条件的影响,同时也必需具备 一定的热量条件。
  (3)垂直地带性。在高山地区,从山麓到山顶水热条件随高度的增加而 变化,这种垂直的气候变化影响到生物、土壤也相应发生垂直变化,因此形 成山地的垂直自然带。对某个具体的山地来讲,它总是处在一定的纬度带内, 因此纬度地带性也必然给它打下烙印。此外,山体的高度、走向、坡向以及海陆位置等也对垂直地带性变化有重要影响。
  (4)非地带性。在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不具备地带性规律, 称之为非地带性因素。在它的影响下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规律遭到破坏,变 得很不完整或不很鲜明,使自然环境更加复杂多样。如在北纬 50°~70°的 大陆上是东西延伸的针叶林,而南纬 50°~70°之间由于大部分是海洋,因 而没有亚寒带针叶林的分布。南美安第斯山南段的西侧是多雨的温带森林, 而同纬度的山脉东面却是干燥的巴塔哥尼亚沙漠。
  从以上可以看出,地球上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受各方 面规律的支配,其中热量条件是最基本的。在纬度地带性的基础上,又叠加 上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诸方面的作用,使得自然带的分布既 有一定的规律,又错综复杂。
21.海洋自然带是怎样划分的?各自然带有什么特征?
  辽阔的海洋与陆地相比,其表面非常单一,表层的温度、盐度、水层动 态及海洋生物的分布等也都有一定的纬向地带性。但由于海洋水体具有巨大 的流动性,故地带性表现不如大陆明显,各自然带之间的界限只能大体确定, 海洋自然带数目也较少。海洋自然带的划分,仍以热量带为基础,生物群的 分布也是划分海洋自然带的主要标志之一。根据冬季海洋表层水温的不同, 分为冷水(小于 0℃)、温水(0°~10℃)、暖水(10°~20℃)和热水(大于 20℃)等四种类型。结合与海水温度、理化特征和水体运动密切联系的浮
游生物的数量变化,可将世界海洋分为七个自然带。
  (1)北极带。包括巴伦支海的大部分水面以外的北冰洋,以及北美东部 纽芬兰到冰岛一线西北的大西洋部分。这里表层水温低,又因大陆冰冻期长, 江河流入海洋的营养盐类不多,故海洋生物种数有限,仅在冰融化的边缘海 域,才有浮游生物,并将一些鱼类和其它动物吸引到此处。其中具有经济价 值的鱼类主要有北极鳕、白海鲱等;此外,还有鲸目动物(北极鲸或格陵兰 鲸)以及海豹、海象和海鸥、海雀、海鹦等。
(2)北温带。北邻北极带,南至北纬 40°左右的海域。这里终年受极地气团影响,虽然冬季表层水温较低,但盐度小,含氧量多,水团垂直交换 强,水中营养盐类丰富,浮游生物很多,故使大量以浮游生物为饵料的鱼类 得到繁殖、生长,成为世界重要渔场的分布区域。本带鱼类的种数远比北极 带丰富,主要有太平洋鳕鱼、鲱鱼、大马哈鱼等,它在世界渔业经济中具有 重要地位。哺乳动物中,在太平洋部分有海狗、海驴、海獭、日本鲸和海豚; 在大西洋水域有比斯开鲸、白海海豚、海豹等。
  (3)北热带。位于北纬 40°到北纬 10°~18°之间。全年受副热带高 压带控制,广大海域水体垂直交换微弱,深层水的营养盐类不易上涌,浮游 生物和有经济价值的鱼类都较少。但是,在受赤道洋流影响的海域,含有丰 富营养盐类的深层水上涌,使浮游生物和鱼类得以繁殖,形成有价值的鱼类 捕捞区。哺乳类动物很少,主要有抹香鲸。本带北部繁殖有多种浮游动物, 南部有大量的珊瑚、海龟和鲨等。
  (4)赤道带。位于北纬 10°~18°和南纬 0°~8°之间。处在赤道低 压区,全年气温高、风力微弱、蒸发旺盛,加之有赤道洋流引起海水的垂直 交换,使下层营养盐类上升,生物养料比较丰富,鱼类较多,主要有鲨、鱏 等,飞鱼为赤道带典型鱼类。
(5)南热带。位于南纬 0°~8°到南纬 40°之间。本带由于高压特别强盛,致使热带位置向北推移,其它特征和成因均与北热带基本相同。
  (6)南温带。大约处于南纬 40°~60°之间,海洋生物的发育和生长 条件与北温带相似。海生植物繁茂,巨型藻类生长极好,浮游生物丰富,是 南半球海洋动物最多的地带。这里生活着几种南、北温带均可见到的动物类 群,如海豹、海狗、鲸以及刀鱼、小鳁鱼、鰯鱼、鲨鱼等。冬季有南方的海 洋动物在此越冬,夏季有热带海洋动物前来肥育。在非洲大陆西南和南美洲 秘鲁沿海,因有上升流存在,把深层海水中丰富的营养盐类和有机物质带到 海水表层,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因而鱼类非常丰富,成为南半球重要的捕 捞区。
  (7)南极带。位于南纬 60°以南到南极大陆之间,全年盛行来自极地 的东南风,水温很低。在短促的夏季,有温带的回游鱼类来此肥育;南极海 域有丰富的磷虾作为饵料,故有较多的鲸类;此外还有海豹、海狗、海驴和 一些鸟类。它和北极带一样,生物种类较少,但个别种(如硅藻、磷虾和企 鹅等)的数量很多。
22.国际河流知多少?
  所谓国际河流是指来源于自然的水(包括雨水、地下水、冰雪融水)所 形成的河流,最终出水口与海洋(或内海、内陆湖泊)直接相连,而流域面 积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河流。据估计,全世界的国际河流大约有 200 条,其中 148 条流经两个国家,31 条流经三个国家,21 条流经四个以上的国 家。如按面积统计,流域面积大于 10 万平方公里以上的国家河流共有 52 条, 其中位于非洲的有 17 条,美洲 14 条,亚洲 16 条,欧洲 5 条。
以国家论,全世界约有近四分之一国家的整个国土都属于国际河流流
域,二分之一以上国家一半多的国土是国际河流流域;而同时约有六分之一 国家没有国际河流,这些国家多是岛国,如新西兰、斯里兰卡等等。
世界上流域面积在 100 万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 19 条,其中 15 条是国际河流。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欧洲的“蓝色的多瑙河”,干流流经 8 个国 家,如把支流跨经的国家也计算在内,则达 12 国之多;尼日尔河、尼罗河也 分别流经 10 个、9 个国家;其它流经国家较多的河流还有刚果河、赞比西河、 亚马孙河、莱茵河、乍得河、沃尔特河、恒河、湄公河、易北河、彼拉他河
等。
  我国国际河流主要有 15 条,数量仅次于苏联和阿根廷,与智利并列世界 第三位。从东到西,从北往南依次是:黑龙江、绥芬河、图们江、鸭绿江、 额尔齐斯—鄂毕河、伊犁河、塔里木河、印度河、恒河、雅鲁藏布江—布拉 马普特拉河、伊洛瓦底江、怒江—萨尔温江、澜沧江—湄公河、元江—红河 和珠江。另外还有一些较小的河流,如新疆塔城地区的额敏河,阿勒泰地区 的乌伦古河也属国际河流。
23.世界上共有多少个国家的地区?
  世界七大洲中,除南极洲外,都有国家分布,目前共有 200 多个政区单 位,其中独立国家 169 个,其余为尚未独立的地区。各大洲的国家分布是不 均衡的,非洲的国家最多,达 51 个,其次是亚洲(39 个),以下依次为欧 洲(33 个)、拉丁美洲(33 个)、大洋洲(11 个)和北美洲(2 个)。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中,面积在 100 万平方公里以上的有 29 个,人口超过 5,000 万的共有 16 个国家。(详见书后附“世界各国家和地区基本情况一览表”)
24.什么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世界上各个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千差万别。所谓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是按照经济实力的不同而划分的两种国家类型。
  发达国家是与发展中国家相对而言的经济上比较发达的国家。包括欧洲 的绝大部分国家,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亚洲的日本,大洋洲的澳大利亚 和新西兰等国。这些国家经济一般都比较发达,也较富裕。不过在它们之间 经济发展也是不平衡的,美国和苏联是其中最突出的两个国家,它们资源丰 富,经济实力雄厚,技术水平高,在全世界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国占第一位, 苏联居第二位(1979 年美国约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近四分之一,苏联占十 分之一强)。除美苏两国外,其它发达国家经济实力也很雄厚,它们的领土 面积共占世界有人定居的陆地面积的 17%左右,人口约占全界 15%,但却占 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二以上。不过这些国家大多数资源比较贫乏,原、 燃料严重依赖进口,而工业产品又需依赖国际市场销售。
  发展中国家资源丰富,但在历史上曾长时期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经 济不发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纷纷独立,经济发展较快,但经济实力还比较 薄弱,国民生产总值只占世界的五分之一强,因此被称为发展中国家。当然, 发展中国家的情况也不尽相同,经济发展水平也有很大差别,既有高收入(人 均国民生产总值在一万美元以上)的石油输出国;也有象罗马尼亚、南斯拉 夫、墨西哥、巴西以及新加坡等具有一定工业化水平的国家;还有居大多数 的亚、非、拉和大洋洲中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和地区。
25.什么叫经济大国?
  所谓经济大国,一般指在一定历史时期中经济实力比较强大,在世界经 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国家。但是确定一个经济大国的标准,国际上并无统一 规定。不过在考虑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时,人们通常用以下经济指标说明一 国在某时期中的相对经济优势。这些经济指标主要是:(1)国民生产总值及其按人口平均值。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所有部
门在一定时期(月、季、年)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全部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是综合反映国民经济活动的指标之一,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之 一。
(2)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反映一国的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
位,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较大。
  (3)各经济部门(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等)的主要产品产量。 如煤炭、石油、发电量、粗钢、汽车、水泥、合成橡胶、化纤、商船吨位、 谷物、肉类等产品的产量,它反映一国各主要产品的生产水平。
  (4)出口贸易额及工业品在出口总值中的比重。反映一个国家在世界经 济联系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工业产品的出口能力。
  (5)黄金外汇储备。这是一种国家经济的后备,包括黄金、外币汇票和 支票、外国有价证券以及国外短期存款等。主要用于保持国际收支的平衡, 反映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支付能力。
  在全面分析上述各项指标后,就可以看出某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地 位。经济大国经济的发展变化对世界经济也会产生重大影响。根据上述指标 的综合分析,一般认为美国、苏联、日本、联邦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 和加拿大等国,是世界八大经济大国。不过应该指出,经济大国的概念是相 对的,经济大国的名单和数目也会随世界各国经济实力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26.什么是领土、领海、领空?
  领土是在一国主权下的区域,包括一国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 海以及它们的底床、底土和上空。一个国家主权所及的区域,由国际上承认 的国界线决定。根据上述标准,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是苏联,达 2,240 万平 方公里;最小的是梵蒂冈,面积仅 0.44 平方公里。
  领海是指岛国或临海国家主权管辖下的与其海岸或内水相邻接的一定范 围的海域,包括领海上空及其海床和底土。领海不许他国侵犯和干涉。领海 以外是公海,各国均可以自由航行。但是领海的宽度,国际上并没有统一规 定,各沿海国家根据主权,可以按照本国地理特点、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需 要并照顾到邻国正当利益和国际航行便利,合理地确定其领海范围。目前各 国领海范围差别很大,从 3 海里到 200 海里不等。我国政府于 1958 年 9 月 4 日宣布领海宽度为 12 海里。近些年来由于沿岸大陆架被认为是重要资源汇集 区域,所以各国都有扩大领海的要求。1977 年国际海洋法会议确定 12 海里 为领海,200 海里为经济水域(由沿岸国管理)的方向。
  领空是一国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等的上空。是一国领土的 组成部分,受该国主权管辖,他国不得侵犯,外国飞机和其它航空器非经该 国许可,不得在其领空飞行。外国飞机,特别是军用飞机,侵入一国领空, 是对该国领土主权的侵犯,地面国有权按照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27.什么叫人口的自然结构、社会结构和地域结构?
  人口的自然结构(构成)是按人口的自然指标,将人口划分为各个组成 部分而形成的人口结构,包括人口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人口自然结构与人 口再生产有极密切的联系。现有的人口自然结构是过去长期人口自然变动的 结果,又是今后人口自然变动的基础。人口的年龄结构是指一个人口集团(或 群体)在某一时点上的人口年龄分布状况、各年龄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 重,它可以表明人口发展类型和速度,反映劳动年龄人口和被抚养人口的比 例等。人口总量中青壮年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重大,劳动力资源就相对雄厚。 了解人口年龄结构对劳动力资源的管理利用和生产的合理布局有重要意义。 由于各国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提高,目前世界人口年龄结构的趋向之一是 老年人口(65 岁以上)比重越来越大,1982 年发达国家平均为 11%,发展 中国家为 4%。世界人口年龄结构的另一趋势是少年儿童(14 岁及以下)在 总人口所占比重越来越小,这是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平均寿命延长的必然 结果。发达国家一般少儿比重较低,而发展中国家则较高,1980 年前者为 23
%,后者则为 41%。
  人口性别结构系指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有两种表 示方法:其一是分别计算男性和女性在人口总数中的百分比;另一种是计算 男性人数对女性人数的百分比,前者的计算公式为:
男(女)性人数

男(女)性别比例 ?

后者的计算公式为:
男性人数

人口总数

×100%

性别比 ?

女性人数

×100%

  性别结构指标可按全体人口计算,也可按各年龄组人口计算。一般说, 低年龄组人口往往是男性人口比例高,高年龄组人口往往女性人口比例高。 影响人口性别结构的主要因素有育龄妇女生育率、出生婴儿性别比、男女分 别的死亡率以及人口迁移(移入国往往会影响男性人口多,而移出国则会造
  
成女性人口多)等。世界上男女人数总的说来大致相同,男子占 50.1%,女 子占 49.9%。据联合国统计,1978 年世界上男性人口比女性多一千万。出生 婴儿性别比世界各国基本一致,绝大多数国家每生 100 个女婴,平均就会生
104~108 个男婴。但由于男性死亡率高,女性平均寿命长,所以男女两性人 口基本平衡。
  人口性别结构会直接影响结婚率和妇女生育率,从而影响人口出生率和 人口再生产速度。人口性别结构对经济发展和就业安排也有密切关系,因为 不同部门、不同职业往往需要不同性别的劳动力。人口性别比例应保持平衡, 如果性别比差别很大,则会产生许多经济、社会问题。
  人口性别结构常与人口年龄结构结合使用,称“人口性别年龄结构”, 它是研究人口再生产,进行人口预测,研究人口和经济等现象之间关系的基 础。
  人口的社会结构是按一定的社会、经济标志将人口划分为各个组成部分 而形成的人口结构。如人口的阶级结构、民族结构、语言结构、部门结构、 职业结构、文化教育结构等等。它是社会经济长期发展的结果,也是当前社 会经济发展水平在人口结构上的反映。同时人口社会结构对人口出生率和死 亡率也有重要影响。例如发达国家人口的文化教育程度往往较高,这是经济 发展水平较高的反映;人口的文化教育程度较高,往往又使出生率降低。据 美国人口咨询社资料,1981 年发达地区出生率为 16‰,而发展中地区却为
32‰。人口职业结构大致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西方国家
通常将产业分为三大类,经济不发达的国家一般从事第一类产业(农业、林 业、牧业、水产业)的人口比重大,而第二类产业(工业、矿业、建筑业) 和第三类产业(商业、运输、服务、公务、金融等)比重小。经济发达国家 则第一类产业比重小,第二类产业比重大,第三类产业比重更大。
人口的地域结构是按照地域标志将人口划分为各个组成部分而形成的人
口结构,它说明人口的空间分布。人口地域结构包括有按人口所在地的自然 地理标志、行政区划标志、经济区划标志、城乡标志等而划分的各种人口地 域结构。人口地域结构与地区气候、地形、自然资源等自然方面的条件以及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有密切关系。一般说来,自然条件优越、社会经济文化发 达的地区,人口比较稠密集中,反之人口相对稀少。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日益增强,人口的地域分布也愈来愈决定 于各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目前世界人口在地区分布上是很不平衡的,
6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南亚、东南亚、东亚、中欧、西欧以及美国东北部地
区,而这些地区只占世界陆地面积的 14%;相反占世界陆地面积 60%以上的 干燥地区、寒冷的极地地区,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以及 500 米以上的高山地 区却只占世界人口的不足 2%。
28.什么叫民族?世界上有多少民族?
什么叫民族? 国外至今没有统一的认识,我国学术界理解也不尽一致。但一般认为,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民族是“人民在历史 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 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斯大林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1953 年版第 294 页)。因此民族与人种不同,是长期历史形成的社会统一体,是 由于不同地域的各种族(或部落)在经济生活、语言文字、生活习惯和历史

发展上的不同而形成的。民族是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时代的必然产物,但民 族的要素是资本主义以前的时期逐渐形成的。当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后,经 过一个很长时期,经济文化高度发展,民族差别逐渐消失,世界各民族将形 成为一个共同的整体。
现在世界上有多少民族? 由于民族划分的统计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复杂情况,如世界上还同时存在
着多种类型的人们共同体,有民族、部族、部落集团,甚至还有部落、氏族 等,而人们对民族含义尚无统一的认识,故未能有统一的统计标准;同时有 些国家和地区也尚未进行过人口普查等等,所以缺乏有关世界民族成份的完 整调查材料。(据苏联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 1975 年统计材料,世界约有 2,
000 个大小不同的民族,人口在一亿以上的有 7 个(汉、印度斯坦、美利坚、 俄罗斯、孟加拉、大和、巴西等民族),约占全球总人口的 42%以上;)。 人口在 5,000 万~1 亿的有 9 个(德意志、比哈尔、意大利、爪哇、墨西哥、 泰卢固、英吉利、朝鲜等民族),约占全球人口的 12.5%。全球人口在 10 万人以上的民族共约 550 余个,其人数合计占总人口的 99%。人口较少的民 族有的仅百人或几十人。(如印度的安达曼族和明戈比族,印度尼西亚的托 瓦拉族等等)。
此外,民族有时也泛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
们共同体,如原始民族、古代民族、现代民族等。同时,还有其它更广泛的 用法,如中华民族、阿拉伯民族等。
29.人种是怎样划分的?世界主要人种的分布状况如何?
  [人种也称“种族”,是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如肤色、 发色、发形、眼色、头形、鼻形等等)的人群,这些特征是在一定的地域内, 长期适应自然环境而形成的。]在人类发展的初期,人类各集团在很长一段 时期内,彼此隔离地生活在各自然地理环境里。由于自然条件长期对人类的 不同影响,以及各人群集团间长期隔离和交通联络的不发达而造成不同地域 内的人群的不同自然体质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全世界人类可分为三大类人 种,即蒙古人种、欧罗巴人种和尼格罗人种。各人种之间,在自然体质特征 上虽有一定区别,但无明显界限,而具有逐渐过渡的现象。这充分说明全世 界各人种在生物学上同属一个物种,并具有共同的祖先。[在人种分类上,也 有主要根据肤色特征,把人类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和棕色人 种的。人种属自然范畴,绝无优劣之分,种族主义者的种族优越论是站不住 脚的。]但今天世界上仍有许多种族主义者推行反动的种族主义政策,在南 非,白人种族主义者残酷地压迫和迫害黑人,在美国,黑人也受到种种歧视。 白色人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人种,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54%左右。他们 的体质特征是:肤色多呈浅淡色;发呈金黄,有的呈黑褐色;眼色碧蓝或灰 褐色;发形呈波状或直状;唇型为薄唇;鼻狭而高;颧骨不高突;体毛和胡 须较发达等。白色人种主要分布于欧洲、北非及亚洲的土耳其、伊朗、伊拉 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孟加拉、印度等地。近几百年来,随着殖民主义的
扩张,又逐渐分布于美洲、南非和大洋洲等地。 黄色人种是世界上人口数居第二位的人种,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37%左
右。他们的体质特征是:肤色呈黄色或黄白色;发形直,发色黑;眼色深; 颧骨较高;面部扁平;鼻子高低、宽窄适中;体毛和胡须稀疏。黄色人种主 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的中国、朝鲜、日本、蒙古、苏联的西伯利亚、中南半岛、

印度尼西亚等地,美洲的印第安人,欧洲的马扎尔人、芬兰人也属黄种人。 黑色人种是世界上第三大人种,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8.5%。他们的体质 特征是:肤色多呈黑色或黑褐色;发形为曲卷形或波形,发色深黑;眼色黑 褐;唇厚而凸或较厚;鼻宽扁或较宽;眼裂较大。黑色人种主要分布于非洲、
大洋洲、印度南部、斯里兰卡、美拉尼西亚、加里曼丹等地。
30.全世界共有多少种语言?各主要语系的分布情况如何?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 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世界语言十分复杂,全世界究竟有 多少种语言,说法不一。法国科学院推定为 2,796 种;国际辅助语协会估计
有 2,500 至 3,500 种语言。由于对某些语言,尤其是使用较少的语言没有 深入研究,很难断定它们是不同语言,还是同一语言的方言。
  语言的分类,一般采用两种方法。第一是类型分类法,也称“形态分类 法”。根据语言语法的特点,将世界语言分为若干类型。如以词的构造为主 要标准,将人类语言分为词根语、粘着语、屈折语和多式综合语等;或按语 法意义的主要表达方式分成分析语、综合语等。这种分类有助于了解语言的 结构,但不能概括世界语言的多样性,也没有和语言的历史比较起来研究。 第二是谱系分类法,也称“发生学分类法”。按语言的共同来源,按语
言亲属关系的远近,把世界的语言分为不同的语系、语族和语支。
  印欧语系分布在欧洲、亚洲、美洲等地。包括印度语、伊朗语、斯拉夫 语、波罗的海语、日耳曼语、罗马语、克尔特语、希腊语、阿尔巴尼亚语、 亚美尼亚语等。
闪含语系分布在阿拉伯半岛、非洲东部和北部一带。包括阿拉伯语、古
希伯莱语、豪萨语、古埃及语等。 芬兰乌戈尔语系分布在芬兰、苏联、挪威、匈牙利等地。包括芬兰语、
爱沙尼亚语、匈牙利语等。
  阿尔泰语系主要分布在中国、土耳其、蒙古、苏联、伊朗、阿富汗。包 括阿塞拜疆语、土库曼语、哈萨克语、吉尔吉斯语、土耳其语、日语、朝鲜 语等(也有将日语、朝鲜语列为特殊语言)。
伊比利亚高加索语系分布在高加索一带。包括高加索语、格鲁吉亚语等。
  汉藏语系主要分布在中国和越南、老挝、泰国、缅甸、不丹、锡金、尼 泊尔、印度等国境内。包括汉语、泰语、缅甸语、越南语、藏语等。
达罗毗荼语系分布于印度南部、斯里兰卡北部、巴基斯坦等地。包括泰
米尔语、马拉雅拉语、坎纳拉语、泰卢固语和布拉灰语等。 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也叫“南岛语系”,分布在北自夏威夷,南至新
西兰,西自马达加斯加,东至马克萨斯群岛的广大地区。包括高山语、马来 语、印度尼西亚语、爪哇语等。
  班图语系分布在非洲苏丹以南的广大地区,所属语言中,最通行的是斯 瓦希里语。
此外,还有美洲的印第安语言。 据统计,世界上使用语言人数最多的是汉语,约占世界人口的 23%;其
次是英语(属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约占世界人口的 8%多;第三是俄语
(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约占世界人口的 6%;第四是西班牙语(属印 欧语系罗马语族),约占世界人口的 5%。
31.什么是世界三大宗教?它们主要流传在哪些地区?宗教对国际

政治、经济有何影响?
  宗教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相信并崇拜超自然的神灵,是唯心主义的思 想体系。世界宗教多种多样,目前广为流传,并具有世界影响的宗教主要有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被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六至五世纪,创始人释加牟尼,基本教理有“四谛”、 “八正道”、“十二因缘”等。主张依经、律、论三藏,修持戒、定、慧三 学,以断除烦恼,得到成佛为最终目的。目前信徒约 2.4 亿人,主要流传在 亚洲,如日本、泰国、缅甸、斯里兰卡和中国(喇嘛教也属佛教,圣地在拉 萨)。
  基督教于公元一、二世纪开始流传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地中海东部、巴 勒斯坦一带。信仰上帝(或称天王)创始并管理世界,耶稣基督是上帝的儿 子,降世成人,救赎人类。目前信徒约 10 亿人。主要流传在欧洲、美洲和大 洋洲各国。内部又分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以及一些较小的派别。天主教的 中心是梵蒂冈,主要信徒分布于南欧、美洲各国;正教(或称东正教)信徒 以苏联、东欧为主;新教(也称“基督教”)以北欧、北美、大洋洲为主。 伊斯兰教起源于公元七世纪初,由阿拉伯半岛麦加人穆罕默德所创建。 其教义主要有:信仰安拉是唯一的神,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信天使,信
《古兰经》是安拉“启示”的经典,信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安拉的“前定”,
并信仰“死后复活”、“末日审判”等。目前信徒约 6 亿人。主要流传在西 亚、北非、南亚、东南亚。圣地是麦加和麦地那。
宗教对世界政治、经济影响甚大。有些国家宗教地位十分重要,例如,
有的国家政教合一,国家领袖同时是宗教领袖,宗教教义成为国家法律的依 据;有的国家定佛教为国教,青年人均需到寺庙做定期和尚;又有的国家定 基督教为国教,教会不仅掌管婚丧、教育大权,而且直接干预政治。宗教有 时被统治阶级利用作为统治人民、挑起事端和对外侵略的工具。同时宗教作 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对人们生活的许多方面,如文化、生活习惯等都有着 显著影响。
梵蒂冈是一个宗教国家,教皇权利控制着全世界天主教占统治地位的地
区。现在天主教信徒近 7 亿人。梵蒂冈管辖的天主教神职人员达 160 多万人, 而梵蒂冈全国人口不足 1,000 人。
32.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有什么特点?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分析一定时间内人口的数量,及其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状况,一般有两 种方法。一是以人口绝对数量在各地区之间的分布,衡量不同地区人口总量 的多少;另一是根据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面积的人口数)大小衡 量人口分布的稀密。
  从人口绝对数量上看,1983 年全世界总人口为 46.8 亿人,但在地区分 布上是非常不平衡的。以各大洲看,亚洲最多,占世界总人口的 58.4%;其 次是欧洲,占 16.3%;以下依次为非洲(占 11%)、拉丁美洲(占 8.3%)、 北美洲(5.5%),大洋洲最少,仅占 0.5%,南极洲尚无长期定居人口。以 国家看,人口数量最多的是中国,总人口达 10 亿多人。全世界总人口的一半 集中在中国、印度、苏联和美国四国;而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分散在 180 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人口最少的梵蒂冈、瑙鲁、摩纳哥等只有一千人至二 万多人。但是人口总量的多少往往并不能反映人口分布的稀密状况,衡量人 口分布的密或稀,一般是根据人口密度大小确定的。例如,新加坡人口总量
  
虽只有 250 万人,但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面积却有约 4,280 人,是世界人口 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而苏联的总人口虽居世界第三,但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 面积却只有 12 人,是世界人口较为稀疏的地区。从全世界看,1983 年平均 每平方公里土地面积的人口数约为 34 人,而东南亚、南亚地区每平方公里超
过 200 人,西欧 150 多人;但是在高寒地区、沙漠、半沙漠的干燥地区以及 赤道附近的高温高湿地区,人口密度则很小,一般平均每平方公里不足一人。 以国家看,人口密度高的国家,如摩纳哥平均每平方公里达到 1.8 万人,而 人口密度低的国家,如蒙古、利比亚、毛里塔尼亚、博茨瓦纳等,平均每平 方公里仅一人。
世界各地区人口分布的不平衡特点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呢? 影响人口地区分布的因素很多,既包括社会因素,也包括自然因素。首
先,人口分布是社会现象,深受社会经济规律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 段,由于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的不同,人口分布的特点、趋势也不一样。 例如,在封建社会,由于个体经济的农业生产是经济中的主导,人口就集聚 在农业发达地区,乡村人口占绝对优势;但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工业生产的 发展使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的数目和规模也日益增大,同时由于发展工 业的需要,在许多荒凉的地区开采矿石,也吸引了大量人口;在社会主义条 件下,随着生产的有计划布局,对人口也着手进行有计划地合理布局,逐渐 改变过去遗留下来的人口分布不合理的现象。同时,在同一社会形态下,在 一定时期内由于各个地区生产力水平的差别,人口分布也会有所不同。因此, 人类生产方式和经济活动,对人口分布有决定性影响。
其次,自然环境也对人口的分布有重大影响。因为人类生活在一定的自
然环境之中,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都离不开自然环境,而人类利用自然也 首先是选择能获得更多经济效益的地方。当前世界人口的绝大部分居住在温 带、亚热带和热带的平原地区,而高纬、高山的寒冷地区,沙漠、半沙漠的 干燥地区以及冰封的南极大陆内部至今人烟稀少或无人定居,就是自然条件 影响人口分布的明显例证。
此外,开发历史的久暂、移民活动,以及政治动乱、战争和不同时期统
治阶级的人口政策等等,都会影响一地区人口增长和人口移动,也会在人口 的地理分布上表现出来。
因此,世界人口分布的不平衡是各地区自然、历史、经济发展不平衡的
结果。由于人口分布是社会现象,受社会历史条件的直接影响,各时代的物 质资料生产方式决定各时代人口分布总的规律;而自然条件对某一时期、某 一地点的人口分布也起着重大影响,但不是直接、决定的因素。
33.什么是城市化?世界城市化的趋势如何?
  城镇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资本主义发生并发达以 后,特别是工业化以后所特有的现象。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社会进入 工业社会,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上升,农村地域中城市要素逐渐增长,出 现了人口从以农业活动为主的农村向以非农业活动为主的城镇转移的过程, 城市人口比重日益增大,城市数目迅速增加,这就是城市化的基本含义。所 以城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必 然结果。
  二十世纪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城市化的速度空前加 快。以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看,已从 1950 年的 29.2%增加到 1980
  
年的 42.5%。但是,世界城市化水平的地区差别仍然非常悬殊,发达国家城 市人口占总人人口的比重已从 1950 年的 52%上升到 1980 年的 70%,不少国 家农业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已大大变慢,甚至停止;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的 增长速度虽较快,但城市人口的比重仍较低,1950 年为 16.7%,1980 年升
到 30.5%。 城市化的过程不仅表现在城市人口的迅速的增长上,而且还表现在特大
城市和城市群的迅速增加,以及第三产业人口在城市人口中所占比重的极大 提高上。
  由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化是无计划地盲目地进行的,它经历了 一个恶性膨胀、畸形发展的过程,大城市、特大城市不断涌现,全世界百万 人口以上的大城市 1950 年仅 71 座,1980 年达到 234 座。城市规模的无限制 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给城市交通、生活组织、生态环境以及社会安 定等方面带来了许多难以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为此,不少国家采取措施分散 大城市职能,建设新城市和卫星城。在中心城市外围,还有若干市镇和农村 区,它们在功能上联为一体,成为大城市连绵区。如美国东北部从波士顿到 华盛顿的狭长地带和五大湖南岸,日本的九州——鹿岛的太平洋沿岸带状地 区,联邦德国的鲁尔区,英国以伦敦为中心的英格兰南部城市群以及西欧荷 兰、比利时、卢森堡的城市群等;苏联也有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城市群和乌拉 尔城市群、顿巴斯城市群等。此外,现代世界城市化的趋势之一是城市人口 中第三产业人口比重的极大提高,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人口占城 市人口的比重都在一半以上。
今后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趋势,从总的看来城市化的进程还要大大加快,
大城市仍将快速增加,这一趋势以发展中国家最为突出;而在发达国家中, 开发落后地区,大力发展小城市将成为城市化的重要趋势。
34.什么叫城市?城市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如何?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的形成和发展,是社会 经济、文化发展的结果。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商业、手工业与农业的劳 动大分工后,居民点也产生了分化,形成了以农业为主的乡村和以商业、手 工业为主的城镇,这就是早期城市的雏型。城市的发展自古至今已经历了五 千多年的历史,它的职能也经历了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因此,城市的概 念及其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也随着不断发展、不断丰富。
关于城市的表述,各国不尽一致,一般概括为:具有一定人口规模、而
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聚区,是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是整个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重要基地。城市作为一定地域的中 心,首先是经济中心。工业是城市经济的骨干,是现代城市的主体。而城市 作为经济中心,又必然成为商业中心和交通中心,成为流通领域的枢纽。城 市作为一定地域的中心,又不仅限于经济方面,它也可以是政治中心、文化 教育中心、科技中心等等。一个城市也可以兼具几个中心。城市一般来说是 各级行政机构的所在地,是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的组织中心和管理中心。城 市也是发展科学技术,传播文化的中心,往往集中一国或一地区绝大多数的 高等院校、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科研机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体育 馆等。城市又是信息中心、科技情报中心和社会活动中心。
  城市的这种中心地位,决定了它必然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起 重要的中心作用和动力作用,在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应充分
  
发挥城市的作用。
  35.什么叫产业革命?世界上已发生了几次科技革命?它们对社 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产业革命,一般是指由于科学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使国民经济的产业结 构发生重大变化,进而使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出现崭新面貌。第一次产业革 命亦称工业革命,系指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过渡到采用 机器的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过程。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英、法等国资产阶 级革命的胜利,为生产力的发展扫清了道路,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和 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为向机器大工业过渡准备了条件。随着市场的扩大, 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日益不能满足需要,资产阶级为追求更多的 利润,广泛采用了新技术。产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英国。十八世纪六十年代首 先从纺织业开始,八十年代由于蒸汽机的发明和采用,促使产业革命进一步 深入,遍及化学、采掘、冶金、机器制造等部门。继英国之后,法、德、美 等国也于十九世纪相继完成了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的建立,为资本主义制 度奠定了物质基础,使之最后战胜封建制度而居统治地位。产业革命促进了 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提高了生产社会化的程度。第一次产业革命时 期的一系列发明、创造,构成了世界范围的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自由资本主义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873
年爆发了空前深刻的世界经济危机,企业之间、部门之间、各个资本主义国 家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一系列的工业发明创造。 其中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导致了“电气化”时代的到来;内燃机的出现, 促进了石油的开采;电话、电车和无线电的发明,进一步便利了交通。从而 形成了世界范围的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这一时期中,炼钢技术的改进,化 学在工业中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不仅使原有的重工业 部门(钢铁、采煤、机器制造等)有了进一步发展,而且形成和发展起来一 系列新的工业部门,如电力、电器、化学、石油、汽车和飞机制造等,使世 界工业生产又有了新的发展。到十九世纪末,重工业在世界工业中开始占主 导地位。继英国之后,美、法、德、日等先进国家实现了工业化,成了以重 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工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向全世界的扩展,促 进了交通运输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各资本主 义国家的农耕技术有了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有了显著增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国内生产集中垄断和社会化过程
的不断加强,国际间竞争的日益加剧,以及国民经济军事化的不断发展,在 世界主要工业国家中,经历了一场深刻的科学技术革命,人们称之为第三次 科学技术革命。这次科学技术革命是以核能的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 的发展、海洋的开发为其主要标志。科技革命波及各个领域,出现了一系列 新兴的科学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许多崭新的工业部门,如高分子合成 工业、核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半导体工业、航天工业、生物工程、激光 光导纤维等工业。尤其是电子计算机、控制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取代了部 分人脑的工作,大大增强了生产的自动化程度,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推 动了主要工业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这些国家的农业也实现了现代化。 人类在向海洋索取资源和征服宇宙,以及探索新的能源、原料等方面也取得 了许多新的进展。此外,被称为第三产业的非物质生产部门,也得到飞速发 展。电子计算机,尤其是微处理机的广泛采用,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劳动、生

活方式,微处理机正在进入家庭生活,将产生难以估量的社会影响。 至于世界上究竟发生了几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由于学术界对产业革
命的界定和区分方法有分歧,故说法不一,但一般认为科技革命是指人类在 科技方面获得重大突破,建立了新的科学理论体系或革新了传统的工艺过 程。科技革命是产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没有科技上的重大突破,产业结构 不可能发生根本性变化。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科技革命立即会引起产业革 命,科技上的重大突破只有带来了产业结构的深刻变化,直接改善了社会的 面貌方可称之为产业革命。因此,一般认为,世界上已发生了三次科技革命, 而且正在萌发第四次。至于产业革命,对第一次科技革命后引起产业结构的 根本变化称为第一次产业革命意见一致,而对第二、三次科技革命与产业革 命时期的划分是否一致的问题看法不一。
36.什么是“丝绸之路”和“香料之路”?
  “丝绸之路”也称“丝路”,陆上丝路是古代横贯亚洲、联结亚、欧、 非三洲的交通道路,全长约 7,000 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商路。其主要 路线东端起自我国渭水流域,向西通过河西走廊,或经今新疆境内塔里木河 北面的通道,在疏勒(今喀什市)以西越过葱岭(帕米尔高原),经大宛(今 费尔干纳盆地)和康居(今撒马尔罕附近)西行;或经塔里木河南面通道, 在莎车(今莎车县)以西越过葱岭,再经大月氏(今阿姆河上、中游)西行。 以上两条西行路线会于鹿城(今马里),然后西经和椟城(今里海东南达姆 甘附近)、阿蛮(今哈马丹)、斯宾(今巴格达东南)等地,以抵地中海东 岸,转达古罗马各地。其支线亦有取道天山北面的通道及伊犁河流域西行者。 这条古代东西交通大道,是我国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形成的。约自公元前二 世纪以后千余年间,大量的中国丝和丝织品经此路西运,故称“丝绸之路”。 除陆路外,古代我国对外交通路线还有海上通道。海上航线,或自中国 南部泉州、广州、杭州、扬州等港口直接西航;或经由滇、缅通道,再自缅 甸南部利用海道西运;或经由中亚转印度半岛各港再由海道西运。其中最重 要的是自泉州经东南亚、西亚到达非洲埃及、肯尼亚等国的海上航路,被称 为海上“丝绸之路”。我国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曾经率船队七下西洋,为东
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
  丝绸之路虽以运丝和丝织品而得名,但经丝绸之路运输的货物却远远不 止这些物品,还有漆器、瓷器、铁器、茶叶等等;而由此路东传的物品有西 方的玻璃、宝石、葡萄、石榴、胡桃、芝麻、胡瓜(黄瓜)、大蒜、胡萝卜 等,以及大宛马、无花果等。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 活版印刷术)也经由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了西方;而西方国家的文学、 艺术和宗教等也相继传到中国。丝绸之路象一条绚丽而坚韧的丝绸纽带,把 人类古老文明联结起来,沟通了人类的智慧和创造,促进了古代东西方经济、 文化和技术的交流,加强了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友好往来,对人类社会的 进步和发展起了巨大的历史作用。
  “香料之路”是古代沟通亚、非、欧三洲之间贸易往来的主要海上通道。 公元九世纪,威尼斯商人在君士坦丁堡购买东南亚诸岛所产丁香、肉桂、豆 蔻、胡椒等香料,转销欧洲,获得了厚利。十五世纪欧洲人发现海上新航路 后,葡萄牙人、荷兰人先后侵入香料产地,通过不等价交换和直接掠夺,将 大批香料运入欧洲市场,获取惊人的利润。这条将香料从东南亚诸岛运往欧 洲市场的海上航路被称为“香料之路”。
  
37.“地理大发现”指的是什么事件?
  “地理大发现”是西方史学对十五到十七世纪欧洲航海者开辟新航路和 “发现”新大陆的通称。在十四和十五世纪,地中海沿岸一些城市出现了资 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南欧一些国家,手工业及商业贸易有了相当程度的 发展。一些商人渴望向外扩充贸易,获取更多财富。但从十五世纪中叶起, 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占据东西方交通往来的要地——君士坦丁堡及东地中海和 黑海周围广大地区,对过往商人横征暴敛,多方刁难,加之频繁的战争和海 盗活动,从而阻碍西欧与东方陆上贸易的通道;而由东方经由波斯湾——两 河流域——地中海和经由红海——埃及——地中海的两条海上商路又完全为 阿拉伯人所操纵。因此,欧洲商人和封建主为了获得比较充裕的东方商品和 寻求更多的交换手段——黄金,并免受土耳其人、阿拉伯人及意大利人的层 层盘剥,便急于探求通向东方的新航路。同时,由于西方各国在生产技术方 面已有很大进步,指南针也已从我国传到了欧洲,航海术的提高,多桅快速 帆船的出现,利用火药制造大炮和轻便毛瑟枪的出现,以及地圆学说获得承 认等等,都是为远洋探航提供了物质条件和思想准备。西班牙和葡萄牙是当 时欧洲最强盛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国家,以其有利的地理位置,逐渐成了探索 新航路的主要组织者。“地理大发现”主要指以下几大事件:
(1)“新航路的发现”。从十五世纪起,葡萄牙人不断沿非洲西海岸向
南航行,占据了一些岛屿和沿海地区,掠夺当地财富。1487~1488 年葡萄牙 人巴托罗缪·迪亚士到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成为探寻新航路的一次重要突 破。葡萄牙贵族瓦斯哥·达·伽马奉葡王之命于 1497 年 7 月 8 日从里斯本出 发,绕过好望角,沿非洲东海岸北上,之后由阿拉伯水手马季得领航横渡印 度洋,于 1498 年 5 月 20 日到达印度西海岸的卡里库特,次年载着大量香料、 丝绸、宝石和象牙等返抵里斯本。这是第一次绕非洲航行到印度的成功,被 称之为“新航路的发现”。
(2)“新大陆的发现”。在葡萄牙组织探寻新航路的同时,西班牙也力
图寻求前往印度和中国的航路。1492 年 8 月 3 日意大利人克里斯多弗·哥伦 布奉西班牙国王之命,从巴罗斯港(即古都塞维尔,今称塞维利亚)出发, 率领探险队西行,横渡大西洋,同年 11 月 12 日,到达了巴哈马群岛的圣萨 尔瓦多岛(华特林岛),之后又到了古巴岛和海地岛,并于 1493 年 3 月 15 日回航至巴罗斯港。此后哥伦布又三次西航,陆续抵达西印度群岛、中美洲 和南美大陆的一些地区,掠夺了大量白银和黄金之后返回西班牙。这就是人 们所称谓的“新大陆的发现”。
  (3)“第一次环球航行”。1519 年 9 月 20 日,葡葡牙航海家斐南多·麦 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率探险队从巴罗斯港出发,横渡大西洋,沿巴西东 海岸南下,绕过南美大陆南端与火地岛之间的海峡(即后来所称的麦哲伦海 峡)进入太平洋。1521 年 3 月到达菲律宾群岛,麦哲伦死于此地。其后,麦 哲伦的同伴继续航行,终于到达了“香料群岛”(今马鲁古群岛)中的哈马 黑拉岛。之后,满载香料又经小巽他群岛,穿过印度洋,绕过好望角,循非 洲西海岸北行,于 1522 年 9 月 7 日回到西班牙,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 球航行。
  “地理大发现”是社会生产发展的产物,是应封建社会日趋衰落、资本 主义开始兴起的时代要求,是欧洲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与发展对于扩大原料产 地、市场以及交换手段的必然需要。它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过程,对
  
世界生产力分布也有重大影响。
  38.什么是能源?什么是“能源问题”?“能源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在人类的生活和劳动环境中,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能量的转化和传递。 凡是能够为人类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或物质的转换运动过程,都称为能 源。它们满足了人类对热能、电能、机械能、化学能等各种形式能量的需要, 是人类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技术基础。凡是以现存形式存在于自然 界,可直接取得而不改变其基本形态的天然能源,统称为一次能源,如煤炭、 石油、天然气、油页岩、水能、生物能、风能、海洋能等等。一次能源经过 人为加工,转换成其它形式的人工能源,称为二次能源,如煤气、蒸汽、焦 炭、人造石油、汽油、煤油、柴油、电能、氢能、沼气能等等。通常所说的 能源,一般不包括二次能源在内。按照目前开发与利用状况,可将能源分为 常规能源和新能源两类。到目前为止,已被人们广泛应用,而且使用技术又 比较成熟的能源,称为常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及生物能等。 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虽早已被利用,但大规模开发的技术还不成熟, 应用还不广泛,直到现在才进一步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它还有核能、沼气能、 氢能、激光和海洋能等等,也只是近些年来才被人们所认识和应用,而且在
利用技术和方式上都有待改进和完善,这些都被称为新能源。 本世纪七十年代,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能源危机”问题,
它主要表现为石油短缺和油价上涨,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以石油、天然气等
燃料为主的能源供应发生严重恐慌,以及由此造成的经济混乱和社会动荡。 国外一部分人,有一种流行观点,认为“能源危机”是全球性的资源危机, 认为能源、特别是石油,由于长期的开采,资源已近枯竭,无法满足日益增 长的需求。实际上,这种观点是不符合实际的。以石油和天然气论,仅目前 已探明的储量即可满足至少 30~50 年的需要,而尚待查明的地质储量则更 多。此外,从油页岩、沥青砂和烟煤中生产人造石油和煤气的技术问题已经 解决,在经济上也是可行的,其资源的数量就更大了。从煤炭来看,仅目前 有开采价值的储量就足以满足人类两个世纪的需求,而其地质资源的总量更 为可观。如果再考虑到其它能源(如水力、原子能、太阳能等),则现有能 源足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证人类经济生活正常发展的需要。而在这段时间 内,人类还一定会在更广泛地开发利用新能源上取得成功。因此,所谓“能 源危机”实质上并非资源危机。“能源危机”是许多政治、经济因素综合发 生作用的结果,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新的政治、经济形势下的产物。在资 本主义制度下,能源的开发、利用服从于资本家追逐高额利润的目的,能源 资源、尤其是石油资源遭到掠夺性的开发。许多国家长期奉行弃煤用油的片 面能源政策,致使油、气消费量激增,而煤炭工业却持续衰退,资源得不到 合理利用。在能源的生产、运输,尤其是在消费方面,都普遍存在着严重的 浪费。帝国主义国家长期以来依靠掠夺中东和其它产油国的廉价石油,以维 持其能源的巨大消费。但是,自六十年代以来,亚、非、拉石油生产国为保 卫国家资源,发展民族经济,维护本国利益,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对帝国主义 的控制与掠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使西方国家按自己的意愿长期维持旧的国 际经济秩序的企图越来越难以实现,它们恣意掠夺发展中国家廉价能源的时 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对能源增长的社会需求与资本主义的能源供销体制之间 的矛盾,西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能源开发和能源贸易之间的矛盾,以 及通过能源危机所反映出来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危机,这些正是能源

问题的社会经济实质。
39.什么是“石油输出国组织”?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是亚、非、拉石油生产国为反对国际石油垄 断资本的控制和剥削,维护民族权益而组成的国际性组织,总部设在维也纳。 长期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的石油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都被少数垄断 集团所操纵,他们利用自己庞大的政治、经济实力,长期在世界范围内操纵、 垄断石油供应,牟取惊人暴利,而留给亚、非、拉产油国的却是贫穷和落后。 这一切理所当然地引起产油国人民的义愤,他们采取了种种方式同帝国主义 和石油垄断财团进行斗争。但早期各产油国分别进行的斗争,由于力量分散, 收效不大。1960 年 9 月伊拉克政府邀请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委内瑞 拉四国代表,为对付西方石油公司企图再次降低石油标价,在巴格达举行会 议,会议决定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从此在石油领域内形成了一条统一 战线。继上述五国之后,卡塔尔、印度尼西亚、利比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加蓬和厄瓜多尔等国陆续参加。上述 13 个正式成员 国已探明的石油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三分之二,年产原油约是世界的一 半,原油年出口量约是世界的五分之四以上,在世界石油供应中占据了举足 轻重的地位。该组织成立以来同国际石油垄断资本不断进行斗争,七十年代 起为保护石油收益不受美元贬值的影响,曾多次迫使西方石油公司同意提高 石油标价和石油税率。有些国家还采取增加在西方石油公司的股权以及国有 化等措施,在 1973 年 10 月第四次中东战争中,该组织的成员国曾拿起石油 武器,采取石油禁运、减产、提高石油标价等措施,反对以色列及其支持者, 发挥了很大的威力。不过近几年来,随着世界能源危机的出现,西方发达国 家转变了能源政策,重新重视煤炭的生产与消费,加速新能源的开发,并普 遍采用节能节油措施。加上资本主义经济持续多年萧条,使世界石油的消费 量增长速度大大减缓,同时,能源危机的爆发也大大刺激了世界范围的石油 勘探和开发的热潮,新的石油生产国和输出国不断出现,世界石油市场从求 过于供逐渐变为供过于求,油价下跌。为了维持油价的稳定,保护本国资源, 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采取减产保价政策,致使其产量在世界石油总产量中
所占比重有所下降。
40.世界石油资源在地区分布上有何特点?
  石油是发热量最高的矿物能源,又是制造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合成洗涤剂、染料、医药、农药、炸药和化肥的重要原料。现代化的工业、 农业、武器装备等都需要石油及其产品提供燃料油、润滑油和原料。近代石 油工业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相继发端于欧洲和美国,在本世纪五十年代前, 世界上已探明的石油资源绝大部分集中在美国、委内瑞拉和苏联,1950 年总 储量只有 104 亿吨。五十年代后,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迎来了能源消费 的“石油时代”,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石油勘查活动,世界石油探明储量因 而迅速增长,到 1970 年即达 720 亿吨。其中波斯湾地区的储量竟占全世界的
60%,同时在苏联的西西伯利亚、中国的松辽平原、美国的阿拉斯加及非洲 的撒哈拉沙漠和几内亚湾沿岸也找到了一批大油田,世界石油地理由此发生 巨大变化。进入七十年代以后、世界海底石油探明储量大增,七十年代末已
达 250 亿吨。1982 年初全世界石油探明储量达到 939 亿吨。 世界石油资源在地区分布上的总的特点是相对集中。首先,全世界共有
600 多个沉积盆地,已发现油、气田的只占四分之一,其中 37 个盆地就集中

了全世界较可靠的石油远景储量(1,500 亿吨)的 95%,仅阿拉伯—波斯湾 盆地即达 710 亿吨之多;其它还有 6 个石油储量在 40~60 亿吨的大盆地,它 们是:委内瑞拉的马拉开波(57 亿吨),苏联的伏尔加—乌拉尔(54 亿吨)、 西西伯利亚(50 亿吨),墨西哥的雷费马—坎佩切(50 亿吨),美国的佩米 安(42 亿吨),利比亚的锡尔特(42 亿吨)。其次,以全世界已发现的约三 万个油田说,其中仅 37 个储量在 6.7 亿吨以上巨型油田,合计储量即占世界 总储量的 51%;储量为 0.67~6.7 亿吨的 260 个大型油田,合计储量占世界 总储量的 29%,储量为 670~6,700 万吨的 700 个中型油田,合计储量占世 界总储量的 15%,而其余 2.9 万个小油田合计仅占世界总储量的 5%。第三, 以世界 160 多个国家论,储油国约有 60 多个,1982 年初探明储量在 10 亿吨 以上的只有 16 个,它们合计占世界总储量的 92%,仅沙特阿拉伯一国即独 占四分之一,以下依次为墨西哥、科威特、苏联、伊朗、阿联酋、美国、伊 拉克、利比亚、委内瑞拉、中国、尼日利亚、英国、印度尼西亚、阿尔及利 亚和挪威。
41.世界有哪些主要石油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
  世界石油开采量在本世纪内以迅猛速度增长,1921 年首次突破一亿吨大 关,1950 年超过 5 亿吨,1979 年创造了 31.7 亿吨的历史最高记录,近几年 略有下降。在二次世界大战前,石油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和委内瑞拉, 在六十年代以前的一个世纪内,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中心,产 量经常占世界三分之二左右,号称“石油帝国”。但六十年代后,美国石油 产量在世界上的地位日趋下降,而中东新兴产油区的地位日益上升。1973 年 波斯湾地区石油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 38%,进入八十年代后由于人为的因素 而有所下降,但仍占世界总产量的近 30%,该地区石油生产执世界牛耳的局 面将长期保持下去。以国别论,1981 年石油产量最大的国家是苏联(6.04 亿吨),其它还有 5 个年产石油在一亿吨以上的国家,它们是沙特阿拉伯(4.82 亿吨)、美国(4.29 亿吨)、墨西哥(1.2 亿吨)、委内瑞拉(1.05 亿吨) 和中国(1.01 亿吨)。年产 2,500 万吨以上的国家还有英国、印尼、阿联 酋、伊朗、尼日利亚、利比亚、科威特、伊拉克、阿尔及利亚和挪威等 10 国。以上 16 国合计产量 24 亿多吨,约占全世界石油总产量的 87%。
与世界石油生产地区相对集中的特点不同,世界石油消费地区分布极
广。由于石油对现代工业、农业、交通、军事以及人民生活等各方面都有重 要作用,因而石油的消费极为广泛。而由于石油生产地区的相对集中,故世 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需要进口石油。不过从消费量看,以美国和西欧消费量为 最大,以 1977 年为例,美国的石油消费量占世界的 30%,西欧约占近四分 之一,其它为苏联、日本等国,而世界最大石油产区中东的消费量却很小。 由于世界石油资源及其消费量的显著不平衡,造成世界石油贸易呈现出 来源高度集中、销售对象分布极广的显著特点。1979 年石油的国际贸易量为
18.3 亿吨(包括原油和石油制品),占总产量的 58%,进口石油的约有 140 个国家,出口石油的国家却不到 30 个。这些出口国在地理上可分为六组,即 “一大五小”:(1)波斯湾地区 1979 年提世界石油总出口量的 55%,主要 供应欧、美及亚、太地区;(2)北部非洲(包括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 和突尼斯),占世界石油出口量的 9%,主要运往欧洲;(3)非洲几内亚湾 东岸(以尼日利亚为主,还包括加蓬、安哥拉和刚果),占世界的 7%,多 输往西欧、北美;(4)拉丁美洲北部(以委内瑞拉和墨西哥为主,还包括厄

瓜多尔、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占世界的 10%,主要供应北美;(5)苏联, 占世界的 9%,大部分运往欧洲;(6)远东(以印尼为主,还包括中国、文 莱和马来西亚),占世界的 5%,主要供应日本。
  42.世界煤炭资源的分布有何特点?主要的煤炭生产国、出口国和进 口国有哪些?
  人类对煤炭的利用历史悠久。煤炭不仅是重要能源,也是特别重要的化 工原料。煤炭中最重要的是无烟煤,含碳量一般在 90%以上;其次是烟煤, 含碳量 75~90%;再次是褐煤,含碳量 60~70%;此外还有泥炭,含碳量最 低,煤质最差。
  世界煤炭资源非常丰富,据 1980 年资料,仅探明可采储量就达 6,875 亿吨(其中硬煤 4,878 亿吨,褐煤 1,997 亿吨),地质储量至少还要十几 倍于此。同其它资源一样,世界煤炭资源在地区分布上也是不平衡的。全世 界拥有煤炭资源的约有 80 个国家。共有大小煤田 2,371 个。这些煤田绝大 部分位于地质史上气候温暖和地壳结构活动带的低洼地区中,其中地质储量
在 5,000 亿吨以上的 7 个大煤田是苏联的勒拿、通古斯、泰梅尔、坎斯克—
—阿钦斯克和库兹巴斯,巴西的阿尔塔—亚马孙,美国的阿巴拉契亚。此外, 储量超过 10 亿吨的煤田尚有近 200 个。从资源的地区分布看,集中北半球, 其中以亚洲、北美洲最为丰富,在全球地质储量中分别占 58%和 30%,欧洲
占 8%;而南半球则数量极少。以国家论,储量最多的是苏联,约占世界煤
炭总储量的五分之二,其次是美国,约占四分之一强,以下为中国、加拿大、 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印度、波兰、南非和民主德国。以上 11 国一直 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煤炭生产国和出口国,约提供世界总产量的 87%和总出口 量的 95%。(1980 年世界煤炭产量和出口量如 72 页表)
煤炭消费遍及各经济领域。煤炭不宜长途运输,煤炭生产国消费了大部
分煤炭,因此国际贸易规模不大。近年虽发展较快,但 1981 年贸易量亦只达
27,109 万吨,仅占硬煤总产量的 9.7%(褐煤发热量低,基本上没有国际贸 易)。美国一向是世界主要煤炭出口国,约提供世界贸易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其次是澳利大亚、波兰、南非、苏联等。进口煤炭最多
1980 年世界煤炭产量和出口量(百万吨)
国别产量出口量国别产量出口量世界总计
美国
苏联
中国
民主德国
波兰 3,736,0
756.8
653.0
620.1
256.1
223.031.3 258.1
83.2
25.6
6.3
0
加拿大联邦德国
英国
南非
印度
澳大利亚
36.6 217.0
130.1
115.1
113.7
111.3
15.3 11.7
0
29.2
0
42.8

的是日本,约吸收世界煤炭总贸易量的近三分之一,其次是法国、加拿大、
意大利等国。
43.什么是“世界粮食问题”?
  粮食问题是当今举世瞩目的迫切问题之一。世界粮食问题包括两个方 面:一方面,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粮食匮乏,营养不 足,又没有能力更快地增加粮食生产,大量人口处于饥饿、半饥饿状态;另 一方面,有些发达国家粮食又大量“过剩”。
  
  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和消费水平虽有了一定提高,但人均粮食 消费量增长的绝对量仍比欧美小得多,消费水平仍很低,人均每年仅约 230 公斤(发达国家约为 540 公斤)。战前和战后初期,亚、非、拉地区是粮食 净出口区,现在则变成粮食净进口区。这固然与亚、非、拉国家改变过去“饥 饿输出”的不合理现象有关,但同时也说明发展中国家粮食生产的不足。进 口粮食成为他们的一项沉重负担。粮价的波动往往给发展中国家造成极大的 困难,他们不时感到帝国主义“粮食武器”的威胁。粮食不足,阻碍着发展 中国家民族经济的发展。这是当前世界粮食问题的主要方面。但另一方面, 一些发达国家的粮食却出现“过剩”现象。战后发达国家粮食人均产量的增 长幅度大大高于发展中国家,有些发达国家的粮食越来越“过剩”,余粮国 家拼命争夺国外粮食市场,粮食“过剩,使这些国家的农民遭受一定损失。 尽管发展中国家粮食不足,但发达国家的存粮却大量积压。因为发达国家为 维持粮食的较高价格,宁可积压或销毁,也不愿低价供应发展中的粮食不足 国家,而这些粮食不足国家却往往由于无力购买,而使大量人口处于饥饿、 半饥饿状态。不但如此,缺粮最严重的中非、西非,每年还要向欧美出口大 量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几十万吨花生、近百万吨可可豆等等;缺粮的亚、非、 拉地区,却要生产大量农业原料和热带农产品向发达国家出口,如果他们不 这样做,就会断绝外汇收入。可见,所谓“世界粮食问题”的症结,不在于 生产满足不了需求,从而存在着饥荒的威胁,而在于发达国家庞大的生产能 力与发展中国家支付能力的需求之间存在着不可解决的矛盾。这是帝国主 义、殖民主义制度的后果尚未根除、帝国主义剥削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旧经济 秩序没有彻底改变的结果。解决亚、非、拉粮食不足问题的关键是发展生产、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以及改变不合理的旧经济秩序。
44.世界主要经济作物生产和消费的地理特点如何?
  经济作物是轻工业的主要原料,其产物几乎全部供销售,因此也被称为 商品作物。经济作物种类很多,包括纤维作物、油料作物、嗜好作物(有时 称饮料作物)和药用作物。天然橡胶和大豆等,有时也包括在经济作物之内。 世界主要经济作物的生产分布大多与粮食作物相反,粮食生产分布比较 普遍,且与人口分布大体一致,而在世界粮食总产量中投入世界市场的比重 较小(仅约十分之一左右),且主要粮食出口国都是发达国家。但是主要经 济作物的生产则往往是高度集中在少数地区,尤其是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发 达国家仅仅是在某些温带经济作物(如甜菜、大豆和某些油料)及少数亚热 带作物(如棉花、葡萄)生产方面占的比重较大,热带作物则几乎完全集中
在发展中国家。 主要经济作物的生产分布所以有此特点,主要原因是这些经济作物的生
长大多对自然条件有特殊要求,同时商品率很高,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特 别明显,因此通过竞争逐步集中到了少数条件最有利的地区。另外许多经济 作物的生产往往需要大量劳动力而不宜实行机械化,因此趋向于人口密集、 劳动力便宜的少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达国家除自然条件限制和劳动力昂 贵及其它社会、历史等因素影响经济作物生产比重较小外,还因为他们对蔬 菜、肉、乳等的消费量大,从而使很大一部分劳动力用于这些不适宜长途运 输的农畜产品的生产方面。
  世界经济作物产品的消费地区与生产地区相反,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 一方面由于它们的加工工业比较发达和人均消费水平较高,吸收了较多的经
  
济作物产品;另一方面也由于发达国家通过各种方式限制发展中国家加工自 己的农产原料,而它们却把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的原料经过加工后再部分出口 谋利,致使它们成为农产原料的主要进口地区。
  世界天然纤维原料作物有棉花、麻类和木棉等,其中最主要的是棉花。 棉花原产印度,喜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温带和热带季风地区最适宜生长。 由于灌溉技术的进步和对棉花质量要求的提高,战后棉花日益向具有灌溉条 件的干旱地区集中,而且棉花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机械化发展又较晚,棉 花经压轧去棉籽后运输成本不比棉织品高,这些因素都影响了棉花生产和消 费在地区分布上的不一致。世界棉花生产主要有四大地区:第一是亚洲大陆 南半部,包括苏联的中亚和外高加索以及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还有一些 西亚国家等,此区约占世界棉花产量二分之一以上;第二是美国南部;第三 是拉丁美洲,主要是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哥伦比亚以及中美洲地区;第 四是非洲,其中以埃及和苏丹长绒棉最为著名。世界棉花消费目前仍以发达 国家为多,除美、苏和澳大利亚棉花自给有余外,所有其它发达国家所需棉 花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发展中国家所产棉花则大量供应发达国家。
  世界油料作物多以一年生为主,包括大豆(有时也将大豆列为粮食作 物)、花生、油菜、向日葵、芝麻等,另外,棉籽、亚麻籽、大麻籽也是榨 油原料。多年生油料植物(如油橄榄、油棕、椰子和油桐等)占次要地位。 油料作物生产的地区分布与粮食作物有些类似。世界上人口密集的地方都有 油料作物的种植,只是品种不同而已。不过,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个别油 料作物的分布比较集中。世界上产油料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大豆、棉籽、花 生等)、中国、苏联(向日葵、棉籽)和印度(芝麻、花生、油菜籽和棉籽) 等。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许多油料的生产上都占重要地位:花生、芝麻各占五 分之四,亚麻籽占五分之三,大麻籽占 70%,油菜占三分之一,大豆占近四 分之一以及 100%的油棕和椰子。油料作物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出口商品, 西欧和日本油料产量较少,是世界最大的油料进口地区。
糖料作物主要是甘蔗和甜菜。甘蔗是亚热带、热带作物,原产印度,后
传播世界各地。八十年代初期,世界每年生产糖约 9,000 多万吨,其中近三 分之二为蔗糖,余为甜菜糖。世界甘蔗生产绝大部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其中 拉丁美洲约占二分之一,主要集中在巴西、古巴、墨西哥、多米尼加和阿根 廷等国;亚洲占四分之一,主要在印度、中国、菲律宾、印尼和泰国;其余 则产在非洲(南非、毛里求斯等)和澳大利亚等地。有的蔗糖生产国按人口 平均的产糖量很高(如古巴、毛里求斯可达 500 公斤以上),但消费量却很 低,所产原糖主要供出口。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食糖总消费量远远大于发展 中国家,其人均消费量约为发展中国家的三倍多。发展中国家每年净出口原
糖 1,000 多万吨,几乎全部供应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甜菜生产、消 费的地理特点与甘蔗不同。它是温带作物,欧洲是甜菜最大产区,约占世界 总产量的 80%以上。在欧洲,由英国向东经荷兰、比利时、法国、联邦德国、 民主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一直延伸到苏联的乌 克兰,以及意大利北部和西班牙等,许多肥沃的平原和河谷都盛产甜菜。北 美是第二个主要甜菜产区,产量约占世界的 9%左右。可见甜菜糖主要生产 国是发达国家,它们生产的甜菜糖主要供国内消费,而且尚供不应求,几乎 所有甜菜生产国都要进口原糖。
世界主要饮料作物有咖啡、可可和茶叶,除日本、苏联有少量的茶叶外,

几乎全部产在发展中国家。咖啡主要产于拉丁美洲(以巴西、哥伦比亚为最 多)和非洲;可可多集中在西非和巴西;茶叶则以亚洲的印度、中国和斯里 兰卡为主要生产国。但是咖啡与可可的消费地则主要是发达国家,占世界人 口四分之三的发展中国家,只消费了世界咖啡与可可总消费量的不到五分之 一。发展中国家茶叶的消费量较咖啡、可可为大。
  橡胶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但由于世界人工橡胶的发 展。天然橡胶在世界橡胶消耗总量中所占比重有所下降。天然橡胶原产于巴 西亚马孙河流域,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被引进到东南亚。东南亚某些地区现在 是世界天然橡胶的主要产地,其中以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为最多; 南亚的印度、斯里兰卡产量也较大。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是天然橡胶的主要 消费者,约占世界消费总量的三分之二;其次是苏联、东欧,约占四分之一; 发展中国家仅消费世界天然橡胶的十分之一。
45.海和洋有区别吗?
地球表面被陆地分隔为彼此相通的广大水域称为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
的 71%。其实海和洋不是一回事,海洋的中间部分称为洋,约占海洋总面积
的 89%,它的深度大,一般在二、三千米以上,海水的温度、盐度、颜色等 不受大陆影响,有独立的潮汐和洋流系统。全球分四个大洋即太平洋、大西 洋、印度洋和北冰洋。海洋的边缘部分称为海,深度较浅,一般在二、三千 米之内,约占海洋总面积的 11%。海没有独立的潮汐和海流系统,水温因受 大陆影响而有显著的季节变化,盐度受附近大陆河流和气候的影响也较明 显,水色以黄绿色较多,透明度小。海按其所处位置的不同,可分边缘海和 地中海两种类型。大洋靠近大陆的部分,被岛屿和半岛分隔开,水流交换畅 通的称为边缘海,如东海、南海、日本海等;介于大陆之间的海称地中海, 如地中海、加勒比海等。如果地中海伸进一个大陆内部,仅有狭窄水道与海 洋相通的,又称为内海,如渤海、波罗的海等。
46.四大洋的一般特征如何?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是相互通联的,它们的划分大致是太 平洋东以巴拿马运河和通过南美洲南端合恩角的西经 67°经线(往南直抵南 极大陆)与大西洋分界;西以马六甲海峡和通过塔斯马尼亚岛最南端的东南 角的东经 146°经线(往南直抵南极大陆)与印度分界;太平洋北以白令海 峡与北冰洋分界。大西洋东以苏伊士运河和通过非洲最南端的厄加勒斯角的 东经 20°经线(往南直抵南极大陆)与印度洋分界;北以挪威最北端的诺尔 辰角,经斯匹次卑根群岛东南端、冰岛,横穿丹麦海峡至格陵兰岛南端的费 尔韦尔角,沿戴维斯海峡南边,最后达拉布拉多半岛的伯韦尔港一线和北冰 洋为界。四大洋一般特征的基本地理数据列表如 79 页表:
47.何谓大陆架、大陆坡、洋底?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海底的地势起伏并不亚于陆地,既有坦荡的平原,也有雄伟的山脉和深 达万米多的深渊。根据海底的地形特点,可把海底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和洋 底三部分。
(1)大陆架是围绕大陆和岛屿的浅海区,是陆地向海

世界大洋基本情况表


大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总计 面积(万平方
公里) 17,967.9 9.430 7,491.7 1,230 体积(万立方
公里) 72,374.7 33,352.3 29,196.3 1,700 136,623.
3 平均深度
(米) 4,028 3,626 3,897 1,296 3,704
最大深度
(米) 10,924 ①
(马里亚纳 海沟)

9,218(波多 黎各海沟)

9,074(阿米 兰特海沟)

5,449(利特 克海沟)
10,924 水面平均温
度(℃) 27 ~ 29
(赤道 附近) 25 ~ 27
(赤道 附近) 20 ~ 26
(大部分 海域) -1.7 盐度(‰) 33 ~ 35 34 ~ 37.5 34.81 30 ~ 32


洋自然延伸并被海水淹没的部分,坡度极为平缓,海水很浅,一般深度不超
过 200 米。但宽度各地差别很大,在陆地为平原的地方,大陆架一般很宽, 可达数百至一千公里,如太平洋西部、大西洋北部两岸和北冰洋的边缘;紧 邻的陆地若是高原或山脉,大陆架宽仅数十公里,甚至缺失,如南美大陆西 岸大陆架甚窄。全世界大陆架面积约为 2,712 万平方公里,占海洋总面积的
7.5%左右。
  (2)大陆坡:即在大陆架外侧一个陡急的斜坡,它是大陆架向洋底的过 渡地带,宽度 20~100 公里不等,总面积和大陆架相仿。大陆坡上往往有深 切的峡谷地形,规模可起落数千米,超过陆地上最大的峡谷。大陆坡是大陆 的边缘,故其底部才是大陆与大洋的真正分界。正是在这个分界处,地壳由 于不同的地质结构而发生巨大的裂缝,出现了一系列狭长的深渊—海沟,它 是洋底最深的地方。这一地带地壳至今仍在强烈活动着,多火山地震。目前 大洋中已发现 20 多条深海沟,大部分在太平洋,深度一般在 6,000 米以上, 有的超过 10,000 米。
(3)洋底:洋底是大洋的主体,占海洋总面积 80%左右。洋底的起伏
形态与陆地一样,十分复杂,但分布很有规律。在各大洋的中部,都有一条 高峻脊岭,它彼此相接,全长约八万公里,贯通四大洋,统称大洋中脊。最 为壮观的大西洋中脊宽达 1,500~2,000 公里,约占大西洋面积的三分之一, 相对高度约 1,000~3,000 米,巍然耸立于洋底之上,呈“S”形,南北延 伸。大洋中脊也是火山活动带,有火山露出水面就成为岛屿,太平洋中部就 有很多这样的火山岛。大洋中脊的两侧,便是广阔的大洋盆地,海深一般有
4,000~5,000 米,这里分布有海岭、海峰、海台、海底高原,它们将整个 大洋盆地分割成若干个海盆。海盆底部特别平坦,称为深水平原,在大洋盆 地中分布面积最广。
48.什么洋流?洋流的形成和分布规律怎样?

  海洋表层的水,以巨大的规模、相对稳定的速度,缓慢地沿着一定的方 向有规律地不断的流动,称为洋流,也叫海流。洋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海面 受长期而稳定的风向吹送形成的;此外,还与各地海水的密度、海面的高低、 地球自转偏向力和陆地轮廓、岛屿的分布等有关。各大洋洋流的分布和流动 的方向虽然很复杂,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1)在赤道至南北纬 40°或 60°之间,形成一低纬度环流,其流向在 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成逆时针方向。每个环流的西部都是暖流,东 部都是属于寒流。
  (2)在北纬 40°或 60°以北形成一高纬环流。其环流方向为逆时针方 向,环流西部为寒流,东部为暖流。
  (3)赤道以北的北印度洋,因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季风洋流。冬季吹东 北季风,表层海水向西流,洋流呈反时针方向流动;夏季吹西南季风,表层 海水向东流,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4)东西方向流动的洋流,除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外,都具暖流性质。 洋流对大陆沿岸气候有很大影响,寒流经过的地区对气候有降温、减湿
的影响;而暖流则对沿途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49.什么叫暖流?什么叫寒流?
  洋流按其性质可分暖流和寒流两种。凡流动的洋流,海水温度比经过的 海区水温高的称为暖流,一般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皆属暖流。暖流流 经的海区和沿海地带,一般较同纬度其它海区气温高、空气湿润、雨量充沛, 有利于农业生产。凡流动的洋流,海水温度比经过海区海水温度低的称寒流, 一般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海流皆属寒流。寒流会使流经海区和沿海地带的 气温降低、降水减少。东西方向流动的洋流,一般属暖流性质,唯有南半球 的西风漂流,由于受南极大陆及海上浮冰的影响,海水温度较低,属寒流性
质。
50.季风洋流与西风漂流各有何特点?
  季风洋流是洋流的一种特殊形式,在季风的影响下随着季风的变化而在 一年中发生两次流向相反变化的洋流。赤道以北的印度洋最典型,它位于热 带季风区,夏季半年洋流在西南季风吹送下作顺时针方向流动,加强了南赤 道洋流;冬季半年刮东北季风,洋流作反时针方向流动,形成显著的赤道逆 流。西风漂流,位于南北纬 40°~60°之间西风带的海域内,因受强大的西 风推动,海水自西向东连续不断的流动而形成的洋流。在南半球,因没有大 陆的阻挡,西风漂流横穿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南部,形成环流性质, 称为西风环流。在北半球为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太平洋暖流。
51.太平洋有什么特点?
  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海洋,它的面积达 17,967.9 万平方公里,占地球 表面的 35.3%,为海洋总面积的 49.8%,比地球上陆地总面积还大五分之 一。东西之间最大长度,从巴拿马到克拉地峡为 19,900 公里;南北之间最 大长度从白令海峡到罗斯冰障为 15,900 公里。太平洋是世界最深的大洋, 它的平均深度为 4,028 米,(不包括属海为 4,282 米)比全世界海洋的平 均深度还要深 324 米。水深超过 3,000 米的大洋底面积占 85.7%。全世界 海洋中已发现深度超过 10,000 米的海沟有六处,全部在太平洋,其中西太 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其最深点位于北纬 11 度 22 分 24 秒,东经 142 度 35 分
30 秒,水深 10,924 米,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太平洋是世界上水量最多的 大洋,整个大洋的水量为 72,374.7 万立方公里,约占世界海洋总水量的 53
%。太平洋还是世界上岛屿最多的大洋,岛屿面积共 440 多万平方公里,约 占世界岛屿总面积的 45%,大部分岛屿分布在西部和西南部海域,东部的岛 屿既少又小。伊里安岛是太平洋中最大的岛屿,面积 78.5 万平方公里,仅次 于格陵兰岛,为世界第二大岛。太平洋也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大洋,大部分处 于低纬地带,北部受北冰洋影响较小,所以太平洋水温较高,表层海水平均 温度为 19.1℃,比世界海洋的平均水温高 1.7℃。该大洋还具有较完整的环 流系统。太平洋的海底地形非常复杂,高低起伏变化大,大洋中部有一系列 海底山脉和海底高原及宽广的深海盆,边缘有深海沟,与周围大陆板块交接 处多火山地震,称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太平洋是一个巨大的天然宝库,拥 有极丰富的海洋资源,鱼产量在各大洋中居首位;石油、天然气、煤等是浅 海区的主要资源;深海区的锰结核尚未利用,至今仍以较快速度堆积着。太 平洋在国际交通方面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东有巴拿马运河,西有马六甲海峡, 沿岸有许多优良港湾,中部有许多岛屿可作为中继站,所以联系亚洲、大洋 洲和南、北美洲的许多重要海、空航线都通过这里,它是世界各国人民互相 往来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和活动场所。
52.太平洋完整的洋流系统是怎样分布的?
  太平洋的洋流多而复杂,形成的环流系统在各大洋中是最完整的。在盛 行风系、邻近大陆的海岸轮廓、岛屿分布及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在赤道至 南北纬 40°左右的范围内,南北各形成一个完整的环流系统。北部为顺时针 环流,由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黑潮)、北太平洋暖流和加里福尼亚寒流 组成;南部为反时针环流,由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和秘 鲁寒流组成。这一环流系统因位于中纬度,水温较高,所以称为暖水环流系 统。在北纬 40°~50°以北的太平洋中又形成一个较完整的逆时针环流,由 阿拉斯加暖流(阿留申暖流)与千岛寒流(又称亲潮)组成,千岛寒流同黑 潮相遇后,其中一部分东流,随同北太平洋暖流回到极地海域,形成一个水 温较低的寒水环流系统。在南纬 50°以南直到南极大陆的高纬地区,因无陆 地阻挡,故西风漂流横贯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南部,形成全球性的西风 环流。
53.秘鲁寒流为什么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寒流?
  秘鲁寒流又称洪堡德寒流,是寒流中最强大的一支。它始于南纬 45°左 右,贴近南美西海岸北流直到赤道附近,洋流长 3,700~5,500 公里,宽
370 公里以上,流速平均每小时 0.9 公里。在向北流动的过程中,由于受地
转偏向力影响,加以沿岸盛行南风和东南风,表层海水向西偏离海岸,使平 均深约 100 米的中层冷水上泛到海面,海水温度很低。年平均水温一般为 14
°~16℃,比周围气温低 7°~10℃,使近岸洋面多云雾,日照弱。由于海 水上泛带来了大量硝酸盐、磷酸盐等营养物质,促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 鱼类提供了丰富饵料,因此秘鲁沿海成为世界著名渔场之一。
54.太平洋表层水温分布特点及其原因如何?
太平洋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大洋,表层海水温度高于其它各大洋。年均温
在 20℃以上的洋面约占太平洋总面积的 88%,其中年均温在 25℃以上的面 积约达 35%。太平洋与其它大洋一样,其海水温度升高的热力来源主要是太 阳辐射,因此,表层海水水温分布理应呈与纬线平行的带状分布。但由于有 陆地的存在、洋流性质的不同、气压风向的不一样,使表层水温分布另有特

点。从高低纬度来看,赤道附近年平均水温为 25°~28℃,愈向高纬水温愈 低,等温线走向基本上与纬线一致。从东西部来看,在南北纬 40°间,东部 等温线受寒流影响向低纬弯曲,西部等温线受暖流影响向高纬弯曲,即东部 沿岸水温低于同纬度西部沿岸之海水温度;在北纬 40°~60°间,东部沿岸 海水等温线受暖流影响向北弯曲,西部沿岸受寒流影响而向南弯曲,即东部 沿岸的海水温度高于同纬度西部沿岸的海水温度。而且在北纬 45°~50°间 和南纬 50°~60°间,海水等温线的分布特别密,这主要是寒暖流交汇处温 差变化大的缘故。从南北太平洋来看,南太平洋表层水温要低于同纬度北太 平洋表层的水温 1°~2℃,这主要是海陆分布形势使北太平洋受北冰洋影响 小,而南太平洋受南极影响大的缘故。从太平洋冬夏水温变化来看,太平洋 西部,由于受亚洲大陆的季风和入海径流水温的影响,表层水温具有明显的 季节变化,冬冷、夏热。
55.太平洋海水盐度分布的特点及其原因是什么?
  海水中含有很多盐类物质,其中 70%为氯化钠,14%为氯化镁。为了表 示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多少,人们常用盐度来表示,即 1,000 克海水中所 含溶解盐类物质的总量。盐度的大小取决于蒸发与降水的多少,同时与结冰、 融冰、大陆径流及洋流等因素也有很大关系。太平洋海水平均盐度为 35‰, 但各个海区含盐量的多少悬殊很大。该大洋表层海水盐度的分布特点是赤道 附近(略偏北),由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因此盐度低,从西部的 34.5‰降 到东部的 33‰;在南北副热带海域,因终年处在回归高压带控制下,蒸发量 大于降水量,海水盐度较高,尤其是南半球的副热带地区更高,北半球一般
在 35~35.5‰,南半球一般在 36~36.5‰;高纬度地区,因气温低,蒸发减
弱,盐度变小,北太平洋北部在 32‰以下,南太平洋南部为 33.5‰。太平洋 西部黄海、东海,因受大陆径流的影响,盐度小,不足 34‰,而且有明显的 季节变化。靠近中美地峡和智利南部沿海,因降水大于蒸发,故海水盐度也 低,小于 33‰。总之,太平洋表层海水盐度之分布规律是副热带海域盐度较 高,由此向赤道和两极渐低。从东部和西部海域来说,西部亚洲大陆沿海盐 度较小,东部南北美洲大陆沿海凡寒流经过地区和多雨地区,盐度也较小。
56.大西洋的海底地形有何特点?
  大西洋位于南北美洲与欧洲、非洲之间,南为南极洲,东南部和西南部 与印度洋、太平洋相连,北与北冰洋之间也有宽阔的海域相通。总面积 9,
430 万平方公里,约相当于太平洋的一半,为世界第二大洋。整个大西洋水
平轮廓具有东西狭窄,南北延伸略呈“S”状的特点。海岸线的特点是,北大 西洋比较曲折复杂,多内海、海湾、岛屿和半岛;而南大西洋海岸较平直、 陡峻、单调,海沟、岛屿、半岛也较少。大西洋的海底地貌,最引人注目的 特点是中部有一条顺应其轮廓走向的巨大海底山脉,通称大西洋海岭。北起 冰岛南延至南纬 55°附近的布维岛,全长 15,000 公里,走向与海岸平行略 呈“S”形;海岭宽度一般 1,500~2,000 公里,约占整个大西洋宽度的三 分之一;岭脊一般距海面 2,500~3,000 米,有的部分突出海面成为岛屿, 如冰岛、亚速尔群岛、阿森松岛、布维岛等。大西洋海岭由一系列平行岭脊 组成,岭脊中轴有一宽 30~40 公里之断裂谷,这是大西洋逐步扩张而形成 的,是新洋壳的诞生处,地壳薄弱,多火山、地震。大西洋岭脊被一系列横 向断裂所错开,特别是赤道附近的罗曼奇断裂带,水深 7,864 米,把中脊错
开 1,000 多公里,成为沟通大西洋东西部洋底深海盆地间的唯一通道,是南

北大西洋海岭之分界线。大西洋海岭东西两侧分布着宽广的深海盆地的高 地。大西洋海底地形的另一特点是大陆架面积辽阔,约 620 万平方公里,占 总面积的 8.69%,其比例之高仅次于北冰洋,远大于太平洋(占 5.59%)和 印度洋(占 4.10%)。不列颠群岛周围大陆架最宽可达 1,000 多公里。
57.墨西哥湾暖流为什么特别强大?
  墨西哥湾暖流简称湾流,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暖流。沿北美大陆东岸向 东北流击,至北纬 40°附近进入西风带开始折向东流,并呈扇形展开,称北 大西洋暖。南赤道暖流因受巴西大陆之阻而分出的北支——圭亚那暖流,经 墨西哥湾流出变为佛罗里达暖流,与北赤道暖流北上的安的列斯暖流汇合, 组成强劲的湾流。该暖流因绕经炎热的墨西哥湾后而流出,因此规模很大, 水温很高。在佛罗里达出口处宽约 60~80 公里,出口后加宽到 150 公里,深 度达 800 米,流速每日 130~150 公里,表层水温度 27°~28℃。湾流及北 大西洋暖流所经之地水温和气温大幅度升高,在强大西风吹送下向东北可直 达北极圈以北的巴伦支海,使欧洲西北部也成为温暖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 候,一月平均气温比同纬度的亚洲东岸和北美东岸气温要高出 15°~20℃, 位于北极圈以北的苏联北冰洋沿岸港口摩尔曼斯克港成为不冻港。墨西哥湾 暖流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暖流,除上述北赤道暖流、安的列斯暖流加 上南赤道暖流北上的圭亚那暖流外,还有墨西哥湾接受了由信风不断赶入的 暖水,使墨西哥湾成了巨大的“热蓄水库”。从佛罗里达海峡流出的强大而 高温、高速的佛罗里达洋流,与从东南来的安的列斯暖流汇合后,声势更大。
58.印度洋的洋流有什么独特性?
  印度洋因位于印度半岛周围而得名。位于亚洲、非洲,南极洲和大洋洲 之间,总面积为 7,492 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洋。它与其它大洋相比, 有其独有的特征。印度洋的水平轮廓,北部为大陆包围,是封闭的,南部开 敞;北部海岸曲折,多海湾、海峡、岛屿和半岛,南部和东西海岸平直,少 海湾、内海、岛屿和半岛。印度洋绝大部分在北纬 23°以南,主体部分位于 纬度较低的赤道带、热带和副热带范围内,所以有人称印度洋为热带性海洋。 由于印度洋处于非洲板块、印度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三个板块的交接处,故形 成印度洋特殊的“入”字形中央海岭和大致沿东经 90°南北走向的东印度洋 海岭(或称 90°海岭),使海底地貌复杂多样。印度洋北部由于印度洋和亚 洲大陆的相互影响,形成了世界上最特殊的季风洋流。印度洋北部在冬季吹 东北季风,使表层海水自东向西流,形成逆时针环流;夏季吹西南季风,海 水自西向东流,形成顺时针环流。印度洋南部低纬度吹东南信风,中纬度吹 盛行西风,形成比较稳定的逆时针环流,由南赤道暖流、马达加斯加暖流、 西风漂流和西澳大利亚寒流等组成。
59.北冰洋的地理位置有什么重要意义?
  北冰洋位于北极周围,大致以北极为中心,被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所环 抱。尽管它是世界上最小、最浅和最冷的大洋,但却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 义。就海上运输来说,北冰洋航线是苏联欧洲部分与远东地区联系的捷径, 从摩尔曼斯克到东方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之间的航距为 10,400 公 里,走此航线比绕道苏伊士运河要近 13,700 多公里,比绕经好望角的航线 要缩短二万多公里。北冰洋在航运上的最大缺点是通航期短暂,除巴伦支海 南部全年不冻外,苏联、美国和加拿大北部沿海一年仅有二分之一或三分之 一的时间能够通航。即使在短暂的通航期内,也必需靠破冰船开道,而且运
  
载能力有限,船舶吨位一船为 4,000~5,000 吨。通过北冰洋上空的空中航 线,1957 年首航成功,它是东亚、北美、西欧和北欧间最短的空中通道,从 日本的东京经阿拉斯加和北极到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航空线,比原来的航程 缩短 2,700 公里。另外,巨大的冰盖、冰岛、冰山和浮冰虽不利于船只的行 驰,但对潜艇的活动十分有利,如由于冰的遮蔽可以使潜艇摆脱飞机和侦察 卫星的监视;浮冰的漂流有碍于监听设备的追踪;由于冰与冰之间的挤压和 冰与水之间的冲刷而产生的噪音,使舰艇的声纳装置受到干扰等。近年来苏 美两国越来越多的核潜艇在北冰洋的冰下游弋,一则说明这里的战略地位重 要,二则也利用了这里的有利条件。总之,北冰洋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第 二次世界大战后其重要性更加突出,许多国家都加紧了在这个地区的活动, 特别是美苏两国都在北冰洋沿岸地区建立了许多针对对方的、包括核武器在 内的军事基地。
60.北冰洋的海底地形有何特征?
  北冰洋古称北极海或北冰海,这一名称源于希腊语“正对大熊星座的海 洋”之意。1650 年荷兰地理学家瓦烈尼乌斯认定它为独立的海洋,1845 年伦 敦地理学会上被正式命名为北冰洋。北冰洋是四大洋中面积最小、海岸最曲 折、岛屿众多的一个洋。总面积 1,230 万平方公里,占海洋总面积 3.6%, 体积 1,700 万立方公里,占海洋总体积的 1.24%。北冰洋的水平轮廓近乎 一半封闭性的地中海,海岸十分曲折破碎。岛屿的数量和面积仅次于太平洋 居第二位,有世界第一大岛格陵兰岛(217.56 万平方公里),加拿大的北极 群岛(130 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二大群岛。北冰洋是深度最浅、大陆架面 积宽广的一个大洋,平均水深 1,296 米(一说 1,117 米),最大深度为 5,
449 米(斯匹次卑尔据群岛北,低于北纬 82°23′、东经 19°31′的利特克
海沟),水深不足 200 米的面积约 440 万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 35.8%; 水深超过 3,000 米的面积仅占 15%(其中 4,000 米以上的只占 2.17%)。 北冰洋海底地貌突出特点就是大陆架非常宽广,特别是亚欧大陆北部最宽, 一般 400~500 公里,最宽处近 1,700 公里(水深 50~150 米),阿拉斯加 以北大陆架较窄,仅 20~30 公里。这些大陆架大部原为陆地的一部分,第四 纪冰期以后才下沉成浅海的。北冰洋海底地貌的另一特点是起伏不平,一系 列海岭、海盆、海槽和海沟交错分布。北冰洋中部有一横贯的海底山岭—— 罗蒙诺索夫海岭,自新西伯利亚群岛经北极到埃尔斯米尔岛,全长 1,800 公里,宽 60~200 公里,高出洋底 3,000 米,岭脊距海面约 1,000 米左右。 洋底山地坡度大、陡峭,有火山喷发,系构造断裂褶皱山,山脉由沉积岩和 变质岩组成。海岭把整个北冰洋分为两部分,面向北美洲为加拿大海盆,面 向亚欧大陆的为南森海盆,两部分在海流、海水运动方向和水温等方面都有 明显的差异。在加拿大海盆以西有一条门捷列夫海岭,长 1,500 公里,相对 高度小,坡度平缓。在南森海盆外侧有一北冰洋中央海岭,又称南森海岭、 加克利海岭或奥托·斯密特海岭,由几条平行海岭组成,自拉普帖夫海经格 陵兰岛北端到冰岛接大西洋海岭。总之,对北冰洋海底地貌的了解还很不够, 但已知大部为冰覆盖的北冰洋不是陆地,不是群岛,也不是一个完整的深海
盆。
61.北冰洋的水文有什么独特性?
  北冰洋位于北极圈内,终年获得的太阳辐射热很少;在其上空,由于冬 季是一稳定的高压区,云量很少;再加上洋面广布着冰盖,在这些因素的共
  
同影响下,使其成为世界最冷的大洋。气温终年很低,并多暴风雪。寒季(11 月至 4 月)平均气温在-30°~-40℃之间,最低达-52℃;暖季(7~8 月) 平均气温不足 6℃。平均年降水量仅 75~200 毫米,以降雪为主。故北冰洋 水文的最大特点是:水温低,大部分海域海水在 0℃以下,因而有大面积的 常年不化的冰盖和浮冰。在寒冷季节,北冰洋一片雪白,冰盖面积以三月份 为最大,可达 1,140 万平方公里,占北冰洋总面积的 87%;在七、八、九 月寒季,岸边冰雪大部融冰,周围“冰山”、浮冰到处漂浮,但北冰洋中心 部分仍为冰盖所覆。九月份冰盖面积最小,约 700 万平方公里,占北冰洋总 面积 53.4%,但不是连片的冰盖,而是由面积一至几十平方公里的大小冰块 组成的冰丛,厚 2.5 米到 4~5 米,表面平坦或波状起伏,较坚固。北冰洋除 冰盖外,还有由极地群岛上陆棚冰入海而形成的冰岛或冰山。冰岛流速慢、 表面平、面积大(可达 600~700 平方公里),厚度达 30~35 米;冰山分布 在冰岛周围边缘,面积小。北冰洋由于海底地形的关系,具有独特的环流系 统,大致以罗蒙诺索夫海岭为界,以东为顺时针环流,以西为逆时针环流, 在拉普帖夫海也有一小的逆时针环流。从海流的性质来看,以寒流为主,暖 流仅在巴伦支海有斯匹次卑尔根暖流、北角暖流,格陵兰岛西南端有西格陵 兰暖流和白令海暖流,影响范围很小。流入北冰洋的水除北大西洋暖流外, 还有亚、欧、北美三大洲的一些河流,这些水流使北冰洋水量增多,水面升 高,并以洋流的形式向格陵兰海和白令海流出,形成东格陵兰寒流、拉布拉 多寒流和千岛寒流,与大西洋和太平洋进行着水量平衡的交换。在流入水量
中 90.1%来自大西洋,太平洋仅占 8.1%,在流出水量中,大西洋占 98.27
%,太平洋仅占 1.35%。北冰洋由于气温低、蒸发弱,周围大陆上有大量河 水流入,故海水盐度较小,平均盐度为 30~32‰,是四大洋中盐度最低的大 洋。西部北欧海区(巴伦支海和格陵兰海)稍高,为 34.5~35‰,滨海地区
为 33‰;东部北极海区较低,平均 28~32‰,滨海地区海域最低,仅为 25
‰。
62.北冰洋的自然资源贫乏吗?
  北冰洋虽是一个冰天雪地的世界,气候严寒,还有漫长的极夜,不利于 动植物的生长,但它并不是人们想象的寸草不长,生物绝迹的不毛之地。当 然比起其它几大洋来,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是比较贫乏的。海岛上的植物主要 是苔藓和地衣,南部的一些岛屿上有耐寒的草本植物和小灌木;动物以生活 在海岛、浮冰和冰山上的白熊最著名,被誉为北极的象征,其它还有海象、 海豹、雪兔、北极狐、驯鹿和鲸鱼等。由于气温和水温很低,浮游生物少, 故鱼类的种类和数量也较少,只有巴伦支海和格陵兰海因处在寒暖流交汇 处,鱼类较多,盛产鲱鱼、鳕鱼,是世界著名渔场之一。夏季在西伯利亚沿 岸一带鸟类很多,形成独特的“鸟市”。值得注意的是,北冰洋海域的矿产 资源相当丰富,是地球上一个还没有开发的资源宝库,特别是巴伦支海、喀 拉海、波弗特海和加拿大北部岛屿以及海峡等地,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 气,估计石油储量超过 100 亿吨。斯匹次卑尔根的煤储量约 80 多亿吨,煤层 厚、质量优、埋藏浅,苏联和挪威已联合进行开采,年产煤 100 多万吨;格 陵兰的马莫里克山的铁矿,储量 20 多亿吨,系优质矿。此外,北冰洋地区还 蕴藏着丰富的铬铁矿、铜、铅、锌、钼、钒、铀、钍、冰晶石等矿产资源, 但大多尚未开采利用。
63.海洋在世界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哪里?

世界海洋面积为 3.6 亿平方公里,占地表总面积的 71%,是陆地面积的
2.5 倍。在辽阔的海洋里,共储存 13.7 亿立方公里即 137 亿亿吨海水。由于 海洋面积广大,资源丰富,能从各个方面为人类提供生存和发展的有利条件, 因此,它在人类经济活动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目前人类对海洋的考察了解 还很不充分,但它在人类经济活动的重要作用已相当突出;随着科学技术的 发展和对海洋研究的逐步深入,其重要意义将会越来越明显。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储库。辽阔的海洋生长着十几万种海洋动植 物,每年为人类提供约 20 亿吨海洋动物和数亿吨海洋植物食品,比陆地上提 供的食物要丰富得多。现在人们直接和间接食用的动物蛋白质,约有四分之 一来自海洋。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矿物质储库。大洋中蕴藏着极丰富的矿物资源,陆 地上已发现的 100 多种元素,在海洋中现找到了 80 多种,估计将来有可能全 部被发现、利用。海洋矿产储量特别丰富,如海水中含食盐总量可达 4 亿亿 吨,如果铺在陆地上,其厚度可达 150 米。海洋矿物分海水矿物和海底矿物 两种。尽管有些元素在海水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微小,但由于海水特别多,因 此其绝对量很大。如海水中的铀,其总量比陆地上要多 2,000 至 10,000 倍。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能源储库。海洋能源极为丰富,除海底蕴有丰富的
煤、石油、天然气及铀外,海水本身也是一个巨大的能源宝库,不仅蕴有原 子能(如铀、重水等),而且波浪、海流、潮汐、海水温差及海水含盐浓差 等,也都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据估计,仅潮汐能每年可能发电量,比人类有 史以来已消耗的能量总和还要大 100 倍。
此外,海洋还是容纳热量的大热库,夏天它把接受到的太阳辐射热储存
起来,冬天再释放出去,对气候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近海地区的海洋性气候 是比较理想的气候,是发展工农业的重要地区,很适宜人类活动。海洋还是 世界运输的大动脉,海上运输比陆上、空中运输有许多优点。海洋还具有重 要的军事意义,当海运事业不发达、现代化武器未出现以前,海洋是免受战 争破坏的屏障;而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海洋可使军舰到达各岛屿和大洋沿 岸。当然,海洋的军事作用远非如此。
总之,对海洋的开发利用,向海洋进军,是人类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
分,它已成为人类活动的广阔场所。当着陆地已被人类全部占有,有些资源 已感不足,而人口还在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人类将向何处发展,只有海洋和 宇宙空间是两个待开发的领域。二者比较起来,海洋对于人类经济活动更为 现实一些。因此,海洋将成为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
64.世界海洋渔业资源分布的情况如何?
  世界海洋渔业的分布主要受两方面的因素影响,一是渔业资源多少,二 是各地对渔业资源的研究和利用的程度。渔业资源的多寡,主要由鱼类的主 要食料——浮游生物的丰富程度决定。因此,不同海域浮游生物的多少,决 定了海洋鱼类和渔场的分布。
  大陆架是浮游生物的世界。这里海水较浅,阳光透入好,水温较高,宜 于浮游生物繁殖。大陆架靠近大陆,河流从陆地上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盐类滋 养浮游生物。大洋底海洋生物遗体腐烂后也能分解出许多营养物质。这些营 养物质在海水中分布是不均匀的,以下层为最丰富。大陆架海域,随 着波浪、 潮汐、海流等海水运动,或者是由于上下水温不同而形成的海水垂直运动造
  
成水体混合,下边的营养盐类被翻到上层供浮游生物食用。因此,大陆架海 域营养丰富,浮游生物多,是海洋鱼类云集之场所。世界海洋渔业产量的 80
%以上是在仅占海洋面积 8%的大陆架水域捕获的。 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的海域,也往往是寒暖流交汇的地方。两股温度不同
的海流相遇,海水温度有很大差别,必然造成表层海水与深层海水的连续不 停的垂直运动,使海底营养物质浮上来滋养浮游生物,因而就吸引大批的鱼 群游来。世界上几个大的渔场,都具备这样的自然条件。如西北太平洋渔场 是世界最大的渔场,特别是日本暖流(日本称“黑潮”)和千岛寒流(日本 称“亲潮”)交汇处的日本北海道和我国东部沿海渔场,占世界渔场面积的 四分之一;东北太平洋渔场有北太平洋暖流与阿留申寒流交汇;以纽芬兰为 中心的西北大西洋渔场,主要是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汇合;以北海 为中心的东北大西洋渔场,则是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寒流的交汇处。
  从纬度上看,上述几个大渔场都处在中高纬度的温、寒带地区,而热带 水域渔业资源贫乏。这主要是因为寒、温带水域多风暴,风大浪大,加速了 海水的垂直运动;同时,由低温造成表层冷水下沉,引起海水上下混合,使 下层营养盐类上翻,利于浮游生物及渔类繁育。而热带海域表层水温高,又 常处在无风或微风状态,海水很难发生垂直流动,表层缺乏营养物质和浮游 生物,因此,渔业资源很少。只有在低纬大陆西部沿海某些海域,如秘鲁沿 海水域,才有较丰富的渔业资源,这是因为秘鲁寒流沿秘鲁海域自南而北流 过,因受地转偏向力和盛行东南风的影响,使寒流表层的海水向西偏离海岸, 促使近岸的深层海水上泛,从海底浮上丰富的营养盐类,利于鱼类生长,因 此,使秘鲁沿海也成为世界著名的渔场之一,秘鲁也是世界海洋渔业产量较 多的国家。
65.什么是锰结核?它在世界海洋中的储量及分布情况如何?
  锰结核是一种棕色或青褐色的球体或圆块体,又称锰矿球、锰团块和锰 矿瘤。外表象是土豆,直径 1~20 厘米,平均约 5 厘米,最大者达一米以上; 如果将其切开,横切面呈象树木年轮一样的同心圆状,中心有一个核。锰结 核是一个多金属矿体,一般约含有锰 27~30%,镍 1.1~1.4%,铜 1~1.3
%,钴 0.2~0.4%,以及一定数量的铁、钼、钛、锌等共约 30 余种元素,
堪称“金属家族”。大洋底储有多少锰结核,说法不尽一致,一般认为是 1.5~
3 万亿吨。锰结核可提炼巨量金属,仅锰、镍、铜、钴四种金属总量可达 8,
000 亿吨,而七十年代中期陆上该四种金属的总储量也只有 11 亿吨,即是陆 地上储量的近 800 倍。锰结核增长速度非常缓慢,一种意见认为每 1,000 年增长一毫米,甚至 100 万年才长一毫米;另一种意见认为大约每 1,000 年可增长 1~100 厘米。虽然它增长如此缓慢,但从每年的增长量中提炼的 铜、镍可供全世界使用好几年。
  锰结核是聚集在四、五千米以下深海底的矿体,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英国 的考察队首先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中发现,本世纪五十年代末有关它 的发生、构造和组成等方面的研究,才开始取得广泛的成果。现在,对其利 用技术的研究也有很大进展。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垄断资本已组成了联合开发 公司,正式进行锰结核的开采与提炼。估计,经过改革技术后,由锰结核中 提取锰、镍、铜、钴等重要金属,其成本可能仅相当于陆上开采、提炼这些 金属成本的 50~75%。就目前所知,锰结核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 度洋的深海底,平均厚度可达一米。其中以太平洋中部北纬 6°~20°、西
  
经 160°~180°之间的洋底最为集中,特别密集的地方每平方米可达 100 公 斤;其次是南太平洋、北太平洋和南大西洋洋底。
66.海洋运输与陆上运输相比,有哪些优点与不足?
  海洋是世界运输的大动脉。随着国际经济联系的日益加强,国际分工的 日趋明显,战后海洋运输业发展甚为迅速。船只不断增多,船体越来越大, 货运量逐年增加,港口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并开辟了一些新的航线。海运 业所以获得较快发展,与其本身存在许多优点分不开。海上运输与陆上运输 相比,主要有以下优点:(1)航路是天然的,是大自然“赐给”的,开辟航 路不需花费大量资金,也省去了日常维修的费用;(2)海上航线是水平的, 没有陆地上的高山与洼地,因此,船舶的行驶不必消耗额外的燃料去爬高或 减速下坡;(3)海上航线的通过能力一般不受限制,在主航线上可以有多条 航线通行;(4)海洋是一个连续的水体,中间不必经过转运,船只可以直接 到达大陆沿海及岛屿;(5)运送的货物品种不受限制,各种形态、各种形状 的物品都可靠海上运输;(6)船舶容积大,一船载重几万吨、十几万吨,目 前最高达 55 万吨,很适宜量大、体重的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总之,海运所 需的费用少,与其它运输方式相比,货运的成本最低。
  但海上运输也有其不足之处:一是速度慢。海洋运输速度仅快于内河航 运,远慢于航空、公路、管道和铁路运输。因此,不易运送易腐货物,如需 承担这方面的任务,必须投资在船上建冷藏装置。第二是航运仅限于沿海, 不能满足陆上所有地区的需要。要想达到这一要求,必须在各港口筑建铁路 及其它运输线路。第三是受天气条件影响较大,遇到恶劣天气,需及时改变 航向或推迟航期,否则有使船只遇难之危险。为了减少这些不利因素,就需 要增加投资造双底船,或装备昂贵的导航设备等。
67.世界主要造船国家和拥有商船吨位最多的国家都有哪些?为什
么有的拥有商船吨位最多的国家不是造船工业发达的国家?
现代造船业最早以西欧诸国为发达,1890 年英国商船进水吨数占全世界
80%。后来美国、法国、瑞典、日本的造船业迅速发展起来,但直到第二次 世界大战前英国仍占绝对优势。自 1956 年后,日本超过英国,居世界首位。 此后,日本造船吨位长期占世界总和的一半左右,成为世界“造船王国”,
1974 年造船吨位曾达 1,821 万总吨。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衰退,造船业的
不景气,1980 年造船量大大下降,日本仅 629 万总吨,但仍居世界第一;其 次是巴西(73 万总吨)、美国(56 万总吨)、南朝鲜(52 万总吨)、苏联
(46 万总吨)等。
  世界商船拥有量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海运量的增长而迅速增加,1948 年世界商船队共 8,029 万注册总吨,1982 年达到 4.24 亿注册总吨和 7 亿载 重吨。世界拥有商船队 1,000 万总吨以上的国家如下表:
  
世界拥有商船一千万总吨以上的国家( 1982 年)


国 名吨位(万吨) 注册总吨载重吨利比里亚
日本
希腊
巴拿马
苏联
英国
挪威
美国
法国
意大利
中国
世界总计 7,072
4,159
4,004
3,260
2,379
2,251
2,186
1,911
1,077
1,038
1,028
42,474 13,925
6.853
7,023
5,480
2,663
3,596
3,876
2,893
1,873
1,704
1,555
70,198 资料来源:劳埃德船舶年鉴 1982 年


  从表上看,利比里亚是世界第一位的海运大国,巴拿马名列第四。但它 们的造船业并不发达,所拥有的商船,绝大部分是属于发达国家的所谓“方 便旗船”。“方便旗船”是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船主,出于某些原因 将自己的商船在其它国家登记,悬挂登记国的国旗,俗称“方便旗”。目前, 世界上主要的“方便旗”国家有利比里亚、巴拿马、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 塞浦路斯和索马里等。这些国家为了赚取一定的税收,对在该国登记的商船 规定较低的税率,允许他们自由雇佣外籍船员,船员待遇也比较低,对船舶 技术条件要求不严。一些发达国家的船主出于经济上的考虑,便在“方便旗” 国家登记。因为如果在本国登记要负担较重的税金和费用,而在“方便旗” 国家登记则可减轻税金,可广泛雇佣工资水平低的外籍船员,降低运输成本, 并可摆脱某些政治影响,便于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揽运货物。
68.什么叫自由港?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自由港?
  自由港通常是不属于任何一国海关管辖的港口或港口地区。外国货物可 以免征关税进出该港,并可在那里进行加工、贮藏、买卖、装卸和重新包装 等。但外国的船只必须遵守有关卫生、移民等项的法律规章。自由港的范围, 有的仅限于某港口的特定地区,有的扩大至港口的邻近地区,该地区通称为 自由区。有些国家建立自由区的目的,在于发展过境贸易,吸引外国船舶或 货物过境,从中获取运费、堆栈费、加工费等。现在比较著名的自由港有地 中海沿岸的贝鲁特(黎巴嫩)、丹吉尔(摩洛哥)、休达(西班牙)、阿尔 梅里亚(西班牙),红海口外的亚丁(南也门)、吉布提(吉布提),亚洲 的马六甲(马来西亚)、新加坡(新加坡)、果阿(印度)、香港、澳门, 北海的赫耳果兰岛(联邦德国),北大西洋的百慕大群岛(英国),加勒比 海的乔治敦(开曼群岛),巴拿马运河出入口两端的巴拿马城、科隆市,西 非的蒙罗维亚(利比里亚),还有世界水量最大的尼亚加拉瀑布西岸的尼亚 加拉瀑布城(美国)和东岸的圣凯瑟琳斯市(加拿大)等等。一般人以为,
  
自由港是在发展中国家才有,其实,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有自由 港,不过名称不同而已。六十年代开始,英、法、比利时、荷兰、丹麦都设 立了“特殊地区”,规定优待办法,利用外资在国内不发达地区发展工商业。 法国东北部的阿尔萨斯,荷兰的北部、南部等不发达的边境地带,都实行了 自由化政策,美国在港口、机场、车站、货场附近建有几十个“自由贸易区”。 这种自由港主要起转运站作用,暂时储存进口货物,待价出售;此外,还允 许外商在区内加工、装配、标签、分选等。六十年代以来,特别是最近一些 年来,世界上又形成了许多出口加工区,如爱尔兰西部滨海的香农,墨西哥 的边境,巴西的马瑙斯,波多黎各的马亚圭斯,多米尼加的拉罗马纳,印度 的坎德拉、圣克鲁斯,新加坡的裕廊,斯里兰卡的科伦坡,菲律宾的巴丹、 麦丹,马来西亚的普顿、巴央勒帕,印尼的宾坦,南朝鲜的汉城、仁川,孟 加拉的吉大港等等,我国的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经济特区”也在建 设中。
69.集装箱运输有哪些优点?
  集装箱化是六十年代初出现的现代化运输方式,是现代化运输业发展的 必然趋势,发展很快。尽管集装箱船在世界商船总吨位中仅占 3%,但却占 杂货运量的四分之一,有些国家的货物装箱运输的比重已达 80%以上。集装 箱就是把要运送的货物先装在统一规格的箱子里,然后将箱子放在船上或车 上。集装箱越大,货运的成本越低,但是大型货物箱子不宜运送到小批量供 应点。因此,现在不少国家既有几十吨重的大型集装箱,也发展了一些小容 量的集装箱。
集装箱运输,特别是在海洋运输中具有许多优点:一是运输量大。事先
把要运输的零散货物装在箱子里,便于机械化装卸,大大缩短了船只在港口 停泊的时间和货物在仓库里存放的时间,加快了货物运送的速度,降低了运 输费用;箱子规格统一,在同容积船上装的货物也多,增加了运输量。二是 减少物品的破损。集装箱装卸,可以保证货运时完整无损,几乎可以完全消 除物品的耗损量,大大减少损坏与赔偿。如平时运送玻璃板,损坏率达 15%, 采用集装箱运输,仅损坏 0.2~1%。三是节约包装材料。散装运输和采取简 单包装的包装材料多一次性使用;而集装箱则可多次使用,并可减少装箱和 拆箱费用,降低货运费用,对顾客有利。总之,集装箱化可以加快运输速度, 降低运费,便于海陆联运。
70.世界海上货运分布的情况如何?
  世界海上货运的分布是很不平衡的,各大洋之间,在港口、货运周转量 及货物吞吐量方面,相差悬殊。现把各大洋货运情况简述如下:
  大西洋的周围几乎都是各大洲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整个欧洲、北美洲东 部和拉丁美洲的重要国家墨西哥、委内瑞拉、巴西和阿根廷等,非洲的几内 亚湾沿岸及北非、中东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等,全部面向大西洋。 大西洋航线开辟很早,地理大发现以前,世界贸易中心在地中海,以后移向 大西洋,至今未变,仍是世界上国际贸易最繁忙的大洋,特别是北大西洋, 它是沟通经济发达区域——西欧、北美的最繁忙的海域。该大洋现拥有世界 四分之三的港口、三分之二的货运周转量和五分之三的货物吞吐量。世界著 名港口也主要集中于大西洋沿岸,如北大西洋的列宁格勒、汉堡、鹿特丹、 安特卫普、勒阿弗尔、伦敦、马赛、热那亚、敖得萨以及纽约、费城、巴尔 的摩、诺福克、坦帕、新奥尔良、巴吞鲁日和休斯敦等;南大西洋有圣多斯、
  
里约热内卢和布宜诺斯艾利斯等,都是世界有名的大港口。 太平洋是世界最大、最深的海洋,但其周围的经济水平不如大西洋周围
的高。美洲西部耸立着高大而漫长的科迪勒拉山系,限制了太平洋和美洲大 陆内地的联系,加拿大、美国和拉丁美洲的主要经济中心都背向太平洋,苏 联的经济发达地区也远离该大洋;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虽属经济发达国家,但 它们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不大;只有日本是面向太平洋的唯一经济发达国 家。上述情况对太平洋的海运有很大影响,它在国际贸易中所占地位远逊于 大西洋。目前,它仅拥有世界港口的六分之一、货运周转量的十分之三(不 足大西洋的二分之一)和货物吞吐量的四分之一。著名的港口西岸有千叶、 川崎、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上海、新加坡等;东岸有洛杉 矶和西雅图等。
  印度洋的海运地位比上述二大洋更低,这是因为它的面积小,仅及太平 洋的五分之二;更重要的是它的周围除澳大利亚以外都是经济落后的发展中 国家。印度洋仅拥有世界十分之一的港口和货运周转量,六分之一的货物吞 吐量。在该大洋当前经济活动中起突出作用的是中东的石油,不仅海湾有丰 富的海底石油,而且海洋运输也以石油为主。海湾地区的巨量石油,从印度 洋上分三路运往西欧、北美和远东、大洋洲等地。除石油以外,在印度洋上 过境的船只以运送太平洋沿岸的农矿产品为主。
北冰洋是世界最寒冷的海洋,上覆终年不化的冰盖。虽在短暂的夏季近
大陆海域融化部分冰雪,但仍布满了浮冰块,船只也难以通过。只有因受北 大西洋暖流影响的巴伦支海一部分水域终年可以通航。苏联于本世纪三十年 代开辟的北冰洋航线,除叶尼塞河以西全年通航外,其余部分也只有在夏季 靠破冰船导航才能航行。因此,北冰洋的航运意义不大,货运量极为有限。
71.海洋对世界生产力布局有什么重要影响?
  在世界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中,除 30 多个内陆国家外,都濒临海洋。海 洋对人类活动和世界生产力布局关系非常密切。当生产力水平很低、地域分 工不明显、国际联系不密切时,海洋对人类活动影响不大,对生产力分布影 响也很小,甚至有一定的阻碍作用,特别是一些岛国,处在与世隔绝状态, 不利于本身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海洋的作用日益突出。进入资本主
义时代后,在统一的世界市场和殖民体系的形成过程中,宗主国和殖民地间 的海上联系愈加密切,它们的经济重心都逐渐移向沿海。宗主国的沿海地区 成为殖民掠夺中心,很快兴起一些大港市,加工由殖民地掠夺来的原料和本 国原料,向外输出工业品;殖民地附属国沿海则是宗主国掠夺的重点,也兴 起许多大城市,成为初级产品出口和工业品进口的中心。因此,无论是宗主 国还是殖民地,沿海经济多逐渐超过内地,人口密集、城市集中,生产水平 较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六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以及国际分工越来越明显,原燃料产地与加工、消费区在地区分布上越来越 不一致,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又有进一步向沿海移动的趋势,许多国家的沿 海工业和城市日益迅速发展。日本的“三湾一海”在原有工业基础上进一步 发展了重、化工业,成为世界为数不多的工业高度集中区;法国的钢铁工业 中心已经移向北部沿海的敦刻尔和地中海岸边的福斯;意大利在南部沿海城 市建立了大规模的钢铁和石油化工企业;英国的东南沿海及苏格兰东部沿海
  
已发展成为钢铁和石化等工业的重心;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及太平洋沿岸的工 业发展更为迅速;此外,联邦德国的汉堡、不来梅,荷兰的鹿特丹等港市在 本国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也日渐提高;发展中国家的一些沿海地区工业也有很 大发展,并形成了一些巨大城市。据估计,距海 200 公里以内的地区,大约 集中了世界二分之一以上的人口;全世界约 200 多个百万人以上的大城市, 四分之三集中在这个狭长地区,30 多个超过 400 万人口的特大城市,这里集 中了 80%。
  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目前人类对海洋的开发还很不够,海洋对生 产力分布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海运和贸易而施加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 将对海洋进行大规模的、综合性的开发利用,丰富多样的海洋资源对生产力 分布的影响将会逐步超过航运和贸易而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海洋生物资 源,将成为人类食物的主要来源;海水和海底的矿物、能源将成为工业生产 的主要原料与动力;淡化的海水也将成为工农业和城市用水的重要来源;海 洋旅游业也将进一步得到发展。到那时,尽管航海技术也一定会有新的发展, 但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将直接影响着世界生产力分布。不久的将来,沿海地 区以至整个海洋,将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中心地带。
  
亚洲
72.亚洲的地理位置有什么地理意义?
  亚洲地理位置的地理意义,可从数理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分析。在数 理位置方面,亚洲的北部接近北极,其大陆上最北点是太梅尔半岛北端的切 柳斯金角(北纬 77°43′),而北地群岛北端的莫洛托夫角,更超过北纬 80
°;亚洲的南部伸入赤道,在大陆上的最南点是马来半岛上的皮艾角(北纬
1°17′),至于亚洲最南的罗地岛则更超逾赤道而达南纬 11°03′。这样, 亚洲南北所跨纬度超过 90°,因而使亚洲从南到北完全包括地球上从赤道带 到北极带的所有气候带。
亚洲大陆从东到西也极为辽阔,其最东点为楚科奇半岛上的迭日涅夫角
(西经 169°40′),最西点为小亚细亚的巴巴角(东经 26°03′)。亚洲 东西之间占有经度达 164°17′,将近全球经度的半数,东西时差达 11 个小 时。亚洲大陆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相距各约 8,000 公里。辽阔的空间增加 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区域差异,为各地理要素的演化和相互作用,提供了特殊 的空间条件。
  在海陆位置方面,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和它们的边缘海,从北、东、南三方面围绕着亚洲大陆,在小亚细亚还滨临 地中海和黑海。亚洲这种临海的位置和漫长的海疆,对于海上交通、自然资 源和气候类型分布都有重要影响。尤其是世界面积最大的陆地——亚洲大陆 与面积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以及印度洋的紧密邻接,由于海陆冷却与增温 的条件不同,以及海陆大气活动中心的影响,遂引起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有 典型的季风气候。亚洲的西部,与欧洲接壤,有很长的陆疆,且西距大西洋 很远,因此亚洲大陆在气候上不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大西洋气流的影响。
73.亚洲辽阔的面积和完整的轮廓,有什么地理意义?
  亚洲的总面积为 4,400 万平方公里,约占亚欧大陆总面积(约 5,071 万平方公里)的五分之四,是全球陆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亚洲大陆虽然海岸线漫长,但因面积辽阔,幅员广大,故大陆轮廓仍大
而完整。若以阿拉伯河口、拜达腊茨湾(乌拉尔山北端)、科累马河口(西 伯利亚东北部)和珠江口四点相连则略成一个梯形。亚洲大陆在此梯形内的 躯干部分,约占全洲总面积 75.7%,梯形外的大陆沿海、半岛和岛屿等比较 曲折的近海部分,仅占本洲面积的 24.3%。
亚洲大陆的半岛面积约有 1,000 万平方公里,在南亚与东南亚有印度半
岛和中南半岛;在北亚有太梅尔半岛和亚马尔半岛;在西亚有小亚细亚半岛 和阿拉伯半岛。其中阿拉伯半岛的面积约 300 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 半岛。
  亚洲的岛屿面积约为 270 万平方公里,主要岛屿在南亚有斯里兰卡岛, 东南亚有马来群岛,东亚有台湾岛、琉球群岛、日本列岛、萨哈林岛、千岛 群岛,北亚有符兰格尔岛、新西伯利亚群岛和北地群岛。其中马来群岛面积
达 200 万平方公里,大小岛屿两万个,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 亚洲虽有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和群岛,但因大陆庞大完整,故仍有广大内
地距海遥远,最大距离可达 2,500 公里以上。这是形成亚洲大陆性气候和沙 漠气候的重要因素。
  亚洲的海岸线总长虽达 69,900 公里,但平均每 600 多平方公里面积才 有海岸线一公里,而欧洲平均每 260 平方公里就有一公里海岸线,澳大利亚
  
大陆平均每 400 平方公里占有一公里海岸线。这说明亚洲海岸的曲折和切割 程度都不很大,缺少深入大陆的内海和海湾。最曲折的海岸在东岸和南岸。 亚洲面积规模庞大,大陆轮廓完整,使亚洲的地理环境具有一个巨大的 空间,这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各地理要素特征的极端性以及自然资源 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等自然地理主要特征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亚洲的 季风性气候典型,大陆性气候强烈,与亚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广大的面积和
完整的大陆轮廓也有密切关系。
74.亚洲自然地理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亚洲自然地理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自然地理诸要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第一,围绕亚洲大陆的海域复杂多样。亚洲大陆东临太平洋,南濒印度
洋,北为北冰洋,海疆发达,多边缘海。由于地理位置、构造基础、气候条 件和洋流动态等不同,各边缘海具有不同的特点,它们对大陆的影响也各不 相同。
  北冰洋的边缘海,每年大部分时间冰封。喀拉海的始冰期,北部为九月, 南部十月、十一月;拉普帖夫海和东西伯利亚海的结冰期始于九月下旬或十 月上旬;楚科奇海由于冬季受阿留申低压的影响(气旋中常有暖气团侵入) 以及经白令海峡注入此海的太平洋暖流的影响,冬季较为暖和,是个冰情较 轻的边缘海,冬季一般从九月末开始结冰,十月末到十一月初整个海域都封 冻。夏季绝大部分岸冰和浮冰融化,喀拉海从五月末到六月初,拉普帖夫海 和东西伯利亚海从六月末到七月初解冻,楚科奇海五、六月海冰开始融化。 由此看来,亚洲北冰洋的冰期较长,喀拉海有七个月,拉普帖夫海和东西伯 利亚海可达九个月,而楚科奇海也有八个月。夏季的通航期很短,在短暂的 通航期内,冰块也给航运造成困难。当冰块漂向北边时,航道畅通,航行便 利,如果冰块南移,航道受阻,必须由大功率破冰船导航才能通过。
印度洋北部是全球最暖海域之一,它是夏季西南季风必经之地,南亚、
东南亚雨季降水量的多寡与西南季风的盛衰有密切的联系。 太平洋沿岸,在构造上正处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分界线上。海底地
形复杂崎岖,亚洲大陆东侧形成一系列弧形列岛、海底山脉和深海沟带,且
多火山地震。太平洋海域是季风气候主宰因素之一,西太平洋洋流系统(如 日本暖流,千岛寒流等),它们对附近岛屿和大陆的气候都有明显的影响。 第二,亚洲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多样性。亚洲地形十分复杂,在各大 洲中不仅地势最高,而且起伏很大,地形分异变化明显,既有庞大高耸的高 原和高山,也有广阔而平坦的低地。亚洲气候也十分复杂,不仅大陆性气候 强烈,季风性气候典型,而且气候带齐全,气候类型多样。亚洲不仅长河众 多,而且内陆流域面积广大,同时河流、湖泊的类型俱全。亚洲几乎包括其
它大洲所有土壤类型和植被类型,其动物也属于典型的大陆型。 由于亚洲面积广大,构造复杂并具有各种自然环境,所以亚洲有丰富多
样的矿产资源和热量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及海洋资源。亚洲石油、镁、 铁、锡等的储量均居世界首位。
  第三,亚洲地理环境结构的复杂性。亚洲既有东西延伸、南北循序更替 的比较明显的纬向自然带,如北亚的冰原带→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东 亚的温带阔叶林带→亚热带森林带,东南亚和南亚的热带稀树草原→热带雨 林带等;也有受海陆分布、地形结构、距海远近等非纬向地带性因素的制约, 而使纬向自然带的排列发生不同的区域变异。如中亚温带荒漠带即深居大陆
  
中部,其外围,尤其是向北和向东,由于水热条件发生变化,使之具有从温 带荒漠带到温带草原带以至温带阔叶林带的半环状结构。此外,亚洲还具有 各种不同的垂直自然带结构。
75.亚洲的地形有哪些基本特征?
亚洲地形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点:
  (1)地势最高。亚洲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一洲,平均海拔约 950 米,而 南极洲的平均海拔虽是 2,350 米,但基岩海拔仅 410 米。亚洲的山地和高原 等高耸地貌分布很广,约占全洲面积四分之三。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 原,平均海拔 4,500 米。喜马拉雅山脉长约 2,500 公里,宽约 200~350 公里,平均海拔超过 6,000 米,8,000 米以上的高峰有 12 座,而珠穆朗玛 峰高达 8,848.13 米,为全球第一高峰。
  (2)地势起伏极端。亚洲一方面具有世界最高的高原、山脉和高峰;另 一方面也具有世界著名的平原和洼地,例如:面积约达 260 万平方公里的西 西伯利亚平原,其大部分地面海拔在 100 米以下;死海地沟是世界陆地上最 低的洼地,水面低于地中海海面 392 米,而湖底更低于地中海海面 792 米。 另外,在大陆东侧的太平洋中,还有极深的海沟,亚洲最高峰与邻近海域最 深海沟之间,高低相差约 20 公里。
(3)地形结构为中部高四周低。亚洲的崇山峻岭多汇集于中部,山脉向
四周辐射,其中多山间高原和盆地;四周低下,多中、低山、丘陵和平原。 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耸立于亚洲的中南部,构成亚洲地理上的“屋 脊”,亚洲大部分山脉是从这里分散出来的:从帕米尔高原向东南延伸的有 喜马拉雅山脉、那加山、阿拉干山,入海接巽他群岛。向东分出的有喀拉昆 仑山、昆仑山、阴山、秦岭和南岭。向东北分出的有天山、阿尔泰山、萨彦 岭、雅布罗诺夫山、外兴安岭和维尔霍扬斯克山。向西分出的有两支,北支 为兴都库什山脉、厄尔布尔士山脉、克罗卢山脉;南支有苏里曼山脉、札格
罗斯山脉和托罗斯山脉等。
  在上述山脉之间,一般都有高低不等的高原和盆地,如青藏高原、柴达 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蒙古高原、伊朗高原和安纳托利亚高原
(小亚细亚高原)。
  在高原、山地的外围,分布着许多面积广阔的平原,如西西伯利亚平原、 土兰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印度河——恒河平原、松辽平原和华北平原 等。在这些平原中,充填着不同类型、不同厚度的第四纪沉积物。
(4)大陆东部独特的岛弧带。亚洲大陆濒太平洋边缘,自北而南有一系
列向太平洋凸出的弧形列岛。如千岛群岛、日本列岛、琉球群岛、菲律宾群 岛和大巽他群岛等,它们形成亚洲东部的双重海岸,并围成许多边缘海。
76.亚洲山脉的排列和走向与构造体系有什么关系?
  根据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地质力学观点,亚洲主要有三种构造体 系:即巨型纬向构造体系、经向构造体系和扭动构造体系。亚洲地形轮廓的 形成和山脉走向、结构,与这些构造体系有密切关系。
  亚洲东西向山脉是巨型纬向构造体系的反映,它是由南北方向的挤压 力,使地层沿着东西方向隆起或褶皱而产生的,例如:唐努—肯特纬向带、 阴山—天山纬向带、秦岭—昆仑纬向带以及南岭纬向带等都是发育良好、规 模巨大的纬向构造带。
亚洲南北向山脉是经向构造体系的反映。它是由东西方向的拉伸和挤压

力,使地层沿着南北方向隆起或褶皱而产生的。例如:死海—约旦河谷经向 带、乌拉尔经向带、马尔代夫—坎贝湾经向带、东经 90°海岭经向带、川滇 泰马经向带,以及萨哈林—伊豆经向带和勘察加经向带等等,都是亚洲的巨 型经向带。
  此外,亚洲还有受扭动构造体系控制的山脉,它们是地壳运动水平挤压 力不均衡时,由旋转扭动作用形成的。扭动构造体系型式甚多,如分布于东
经 105°以东至濒太平洋地区,主体走向为北北东的三条巨型隆起带和三条 巨型沉降带,它们主要受新华夏构造体系的控制。而阿尔泰山、祁连山等、 蒙古西北的大湖区和西伯利亚南部的库兹涅茨谷地、巴尔喀什盆地、楚—伊 犁盆地、费尔干纳盆地以及我国的塔里木、准噶尔和柴达木等盆地,这些北 北西向和北西向的隆起带和沉降带,主要受河西系和西域系构造体系的控 制。脊柱位于东经 60°附近的欧亚山字型和伊朗—土耳其山字型构造和东托 罗斯—札格罗斯之字型构造也是扭动构造体系的一种。东南亚的班达海旋卷 构造是在亚澳之间发生水平扭动而形成的。班达海是一个旋涡中心,其周围 的岛屿构成环状、半环状旋扭层,这也是扭动构造体系的一种型式。
77.前寒武纪时的亚洲是个什么样子?
  前寒武纪时的亚洲远非今日的面貌,当时仅不过是几个被大地槽带所分 隔的陆台而已。前寒武纪时亚洲最早形成的比较坚硬而稳定的陆台有:
(1)西伯利亚陆台。也叫安卡拉古陆,位于西伯利亚中部,在叶尼塞河
和勒拿河之间。其北部和东南部分地区,现在还有太古代的结晶岩露出地表; 在中部和南部大部分地区,地表盖有古生代和中生代的沉积岩层,一般作水 平状的分布。
(2)中国陆台。主要位于中国东部并包括朝鲜半岛、苏联的滨海区一带。
太古代的结晶岩层露出地表;有些地方,地表有后期岩层覆盖,有的还有后 期褶皱。塔里木盆地,也是中国陆台的一部分。
(3)印度陆台。它占有印度半岛和斯里兰卡岛,除印度半岛西部地表有
广大面积的喷出岩外,其余大部分由太古代结晶岩所组成。
  (4)阿拉伯陆台。阿拉伯半岛也是一个陆台,半岛西部有太古代的结晶 岩层露出在外;北部和中部表面有中生代岩层;东部表面有第三纪岩层;但 下部则都是太古代岩层。
以上是亚洲大陆在前寒武纪就已经造成的几个古陆块,南面的印度和阿
拉伯陆台,当时同澳大利亚和非洲的古陆块是合在一起的,名叫南大陆,也 叫冈瓦那古陆。亚洲的前寒武纪陆台,具有一般的共同特征。它们都是较为 稳定的地区,在这里地壳升降运动的幅度不过几百到几十米;在陆台上褶皱 几不存在,岩浆作用也很微弱,喷出岩的成分很均匀,多为玄武宕。同时在 地壳变动中,陆台也有缓慢的震荡运动,而且是在每次地壳变动的前半期主 为沉降,后半期为隆起,结果在陆台上就形成了凸起和凹陷。
  在前寒武纪,有三个大地槽将上述各陆台分割开,即介于西伯利亚陆台 与俄罗斯地台之间的乌拉尔—西伯利亚大地槽带,介于西伯利亚陆台和中国 陆台之间的东西伯利亚大地槽,介于中国陆台和古代冈瓦那大陆之间的特提 斯海大地槽带。这些大地槽带具有和陆台相反的特性。地槽是地壳运动很显 著的地区,地壳升降幅度可达 1.2~1.5 公里,而且升降的对比很明显,岩浆 活动、褶皱运动和断层运动也都很活跃。
78.加里东运动对亚洲大陆的形成有哪些影响?

  早古生代包括寒武纪、奥陶纪和志留纪,在这一阶段中所发生的构造运 动统称为“加里东”运动,这一时期也叫加里东构造期。
  寒武纪时最主要的地壳变动为升降运动。自下寒武纪开始海侵,中寒武 纪海侵达到最高峰,海水侵入阿拉伯陆台和印度陆台的北部;到上寒武纪时, 由于有些地方陆地开始上升,故海水面积相对缩小,特别在西伯利亚陆台。 寒武纪时,亚洲各大地槽带都沉积有砂岩和石灰岩等地层。志留纪时,在陆 台区和中央哈萨克斯坦等大地槽区,有大规模的海侵。整个寒武纪和志留纪 末期以前,亚洲陆台基本上是沉降时代和海水侵入时代,这是加里东运动的 前半期。
  志留纪末泥盆纪初,亚洲在很多地区发生了褶皱运动。在原来的许多大 地槽中,发生了大规模的海水后退,形成众多高山。这一阶段是加里东运动 的后半期,亦即造山时期。贝加尔湖沿岸诸山、东萨彦岭、西萨彦岭、叶尼 塞山脉、库兹涅茨阿拉套山、阿尔泰山、唐努乌拉山、杭爱山以及我国华南 的加里东褶皱带,都是这一阶段形成的。至此,亚洲原有的地槽缩小了,而 陆台却扩大了。
79.海西运动对亚洲大陆的形成有哪些影响?
  海西构造期,包括泥盆纪、石炭纪和二迭纪。当加里东运动因褶皱造山 而终结后,即转入整个地壳比较稳静的泥盆纪,这时没有褶皱运动,只有升 降运动。因此在加里东造山带上,形成了许多陷落盆地群,如库兹涅茨盆地、 米努辛斯克盆地。在这些盆地里,后来都沉积有泥盆纪、石炭纪和二迭纪地 层。泥盆纪末期,海侵现象又为陆地上升所代替,但到下石炭纪时,在大地 槽和地台上,又有大规模的海侵,一直延到中石炭纪,这一时期为海西运动 的前半期。
中石炭纪开始海退,接着在中石炭纪和上石炭纪之间,就开始了海西褶
皱运动。这个造山运动在二迭纪结束,从石炭纪末到二迭纪,为海西运动的 后半期。海西运动形成的山脉主要有乌拉尔山脉和哈萨克斯坦、蒙古、长白
—兴安褶皱带、秦岭—昆仑褶皱带、祁连山、天山等。海西褶皱运动,将俄
罗斯地块和西伯利亚地块连接起来,这样就形成了亚欧大陆的雏形。至此, 亚洲大陆的面积又一次扩展,而地槽却又一次缩小了。
海西构造期形成的山脉和加里东构造期形成的山脉都可称之为旧褶皱
山,由于山脉硬化较早,久经侵蚀,地势已大为降低;而今日的地形,主要 是阿尔卑斯期以后所隆起的山块。
80.阿尔卑斯运动对亚洲大陆的形成有什么样的影响?新构造运动
对亚洲的地貌影响如何?
  阿尔卑斯构造期包括整个中生代和新生代,其中包含两个褶皱运动,即 太平洋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
  太平洋运动(印支运动)是中生代的地壳运动,也叫旧阿尔卑斯运动。 在我国发生在二迭纪的叫印支运动,发生在侏罗、白垩纪的叫燕山运动。太 平洋运动形成的山脉主要有维尔霍扬斯克山脉、科累马山脉、外贝加尔东部 山脉、锡霍特山脉、中南半岛东部山脉以及喀喇昆仑山脉、闽浙太平洋褶皱 带等。经过这次运动,除喜马拉雅地槽等个别地区外,海水都退出了大陆, 分散的陆块联结起来,一些古生代褶皱带,在印支运动中重新活动,普遍发 生基底褶皱。从此,亚洲山地地形占了优势。
喜马拉雅运动也叫新阿尔卑斯运动,主要为新生代第三纪的褶皱运动,

其褶皱期自白垩纪到晚第三纪,形成了世界上最年轻、最雄伟的山脉。它分 成两带,一为喜马拉雅—阿尔卑斯褶皱带,西起小亚细亚半岛,经高加索、 伊朗、西藏、中南半岛西部、安达曼群岛和尼科巴群岛,并通过苏门答腊、 爪哇岛与另一带—东亚岛弧带相接。东亚岛弧带,北起科里亚克山脉,向南 经勘察加半岛、千岛群岛、萨哈林岛(库页岛)、日本列岛、硫球群岛、台 湾岛,直至菲律宾群岛。
  第三纪造山运动的结果,亚洲大陆已接近现在的形态。西藏和横断山区 发生强烈的块状上升,形成世界上最大的高原。随着青藏高原的上升,柴达 木断裂下陷,形成为大型山间盆地。许多旧褶皱带,如阿尔泰山、天山、秦 岭等也有强烈的线状隆起和断裂。
  第四纪初期以来,亚洲各地升降运动仍在继续,这就是新构造运动,隆 起和沉降对亚洲巨地形的形成有重大意义。喜马拉雅山与青藏高原以及云贵 高原在第四纪至少升高了一、二千米,现在喜马拉雅山每年仍以 1.8 厘米的 速度上升着。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红海以及贝加尔湖和死海地沟 等,都是第四纪以来由沉陷而成的。
81.亚洲的北部和南部在地形上各有哪些特点?
  亚洲北部,包括西西伯利亚低地、中西伯利亚高原、哈萨克丘陵和土兰 平原四部分,这是一个以平原为主的地形组合区。其中土兰平原面积约 150 万平方公里,大部海拔不及 100 米,且有不少地面低于海平面。第三纪以前, 本平原尚被古地中海所淹没,因此在海面褶皱基底上覆有第三纪中新世以前 的海相沉积,中新世以后始成为陆地。由于气候干燥,大部分为风沙吹积的 沙丘,卡拉库姆沙漠和克齐尔库姆沙漠,是中亚的两大沙漠。西西伯利亚平 原,属于海西褶皱的沉陷区,在古老的基底上,平辅着侏罗纪、白垩纪和第 三纪地层。这是一个面积约 260 万平方公里、大部分海拔不到 100 米的大平 原,鄂毕河流贯其中,地面泽沼甚多。在第四纪时因受大陆冰川影响,本区 河流曾南流入咸海和里海;冰期以后,土尔盖古海峡地区隆起而成为分水岭, 使本区河流改向北流,今在土尔盖谷地仍有古河道遗迹。中西伯利亚高原是 一个海拔在 600~700 米以下的台地,上有丘陵分布。哈萨克丘陵是一个久经 侵蚀的古老低山和分布着盐沼和沙丘的单调台地,海拔一般仅 300~500 米, 表面比较平坦,只有个别起伏和悬崖。
亚洲南部,包括阿拉伯台地、德干高原、中南半岛中部高原(又名掸邦
高原),以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印度河—恒河平原,是一个以台地为主的 地形组合区。阿拉伯台地和德干高原都是古老地块,地势均向东倾斜,其西 部海岸都有陡崖,两者的西北部也都有大面积熔岩喷发。阿拉伯台地,自寒 武纪以来,几乎没有受到褶皱变动,因此在古地质时代所形成的沉积岩层, 都能保持平整,仅具有近于水平的单斜构造。台地整体比较单调平坦,由于 气候干燥,无常流河,故多干谷,中、南部沙漠广布。德干高原,由于侵蚀 较大,故表面有较大起伏。掸邦高原,海拔高约 2,000 米,岩溶地貌发育,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印度河—恒河平原,都是河流的 冲积平原,在构造上同属于新褶皱山脉前渊地带,是海湾的一部分,前者属 于波斯湾的一部分,后者的前身是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的一部分。以后由于 河流的冲积,平原不断外伸,形成今日地势低平的冲积平原。美索不达米亚 平原海拔多在 200 米以下,印度大平原在印度河与恒河之间的分水岭,海拔 也不过 240 米。

82.亚洲中部和东部在地形上各有什么特点?
  亚洲中部位于北部平原和南部台地之间,东达太平洋岸,西至小亚细亚 半岛,面积广大,约占全洲总面积的二分之一以上。这是一个以山脉和高原 为主的地形组合区。帕米尔山汇为各大山系会合区,兴都库什山系与苏来曼 山系等由此向西围成伊朗高原,向西复合为亚美尼亚山汇,再西分为克罗卢 山脉和托罗斯山脉,并围成安纳托利亚高原。由帕米尔山汇东延的山脉分为 四支:一为喜马拉雅山系,向东南延伸到马来群岛;二为昆仑山系,又分阴 山、秦岭、南岭三支;三为天山山系;四为阿尔泰山系,并由萨彦岭向东北 延伸至科累马山脉。在亚洲中部高山山系之间有许多山间陆块,其隆起者为 高原,沉降者为盆地。主要高原有安纳托利亚高原、伊朗高原、青藏高原、 蒙古高原等;主要盆地有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等。各高原和盆地在构造上多为比较稳定和坚硬的陆块,它们之间的山脉则 为地壳运动最活跃的地带。亚洲的古褶皱山脉,因长期遭受侵蚀和断裂,有 的已成断块山块,但新褶皱山脉则仍保持巍峨高峻的雄姿。
  亚洲东部为以华夏向山地和高原为主的地形组合区。本区与新华夏构造 带一致,包括走向北北东的三条巨型隆起带和三条巨型沉降带。隆起带主要 为山地地形,如东南岛弧山地,是第一隆起带,多火山地震;第二隆起带, 即大陆东缘山地,包括锡霍特山、我国东北山地、斜贯朝鲜半岛的山地,直 至武夷山;第三隆起带由朱格朱尔山、大兴安岭、太行山及雪峰山脉组成。 沉降带主要为盆地和平原,第一沉降带由鄂霍次克海、日本海、东海及南海 组成;第二沉降带由布列雅盆地、松辽平原、华北平原、江汉平原和北部湾 等组成;第三沉降带由呼伦贝尔—巴音和硕盆地、陕甘宁盆地及四川盆地等 组成。
83.亚洲的海岸类型同大地构造有什么关系?
  亚洲大陆海岸线长,海岸类型复杂,各类海岸的地域分布与大地构造有 密切联系。
亚洲的太平洋岸属于太平洋型的海岸。这种海岸被一系列深海沟所围
绕,具有极复杂的海岸线外形,有很多岛弧和边缘海,形成大陆东缘的“双 重”海岸。外围岛弧海岸是由大陆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挤压而形成的碰撞 海岸,属于褶皱类型,最不稳定,具有海岸线与构造线平行、山地濒临海岸、 大陆架狭窄等特点。大陆边缘海岸的南北两段,各有不同特征。苏联远东海 岸是由于同海岸平行的山脉构成,缺乏沿海平原,与外围海岸同属一个类型。 我国大陆具有弧状海岸轮廓,其中杭州湾以北除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属山地 丘陵海岸外,绝大部分属平原海岸。沿岸地势平坦,岸线平直,缺乏天然港 湾,沿海以平原为多。杭州湾以南,绝大部分属山地丘陵海岸,山地逼近海 岸,由于构造影响和海浪侵蚀结果,海岸非常曲折,多港湾岛屿。山脉走向 一般都和海岸斜交,有些地区因陆地沉降,河口形成三角湾,如杭洲湾。
亚洲北冰洋型海岸地形的发育过程与大陆的升降运动相联系。沿岸有宽
达 600 公里的大陆架,沿岸岛屿属大陆岛。北部海岸可以奥列尼奥克河口为 界,分为东、西两段不同类型。西段主要为沉降海岸,河流在入海处形成许 多海河湾,是由大陆剧烈沉降而成;在太梅尔半岛沿岸有因受冰川作用形成 的峡湾型海岸。在奥列尼奥克河口以东的海岸,多河口三角洲海岸。
  印度洋型海岸的形成,主要由于板块拉伸的结果,所以也叫拖曳海岸。 其基本特征是海岸线与构造线平行和斜交,高原、丘陵或平原邻近海岸,由
  
于断层作用,沿海有较陡的崖壁,海岸线比较平直。 亚洲的地中海海岸,在爱琴海东岸是与沿岸山脉走向垂直的横海岸;黑
海海岸则是与沿岸山脉走向平行的纵海岸。
84.亚洲矿藏资源的形成与分布和地质构造有什么关系?
  亚洲矿藏资源丰富,它的形成和分布同地质构造有密切关系。北亚大陆 区(即西伯利亚地块)、中轴古陆区(其主体包括塔里木地块和中朝地块)、 南亚大陆区(包括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都是地壳最古老的部分,在寒 武纪以前经过多次剧烈褶皱变动和岩浆活动形成丰富多样的矿床。以后因长 期遭受侵蚀,使古老岩相裸露于地表。主要矿种多为铁矿、贵金属和宝石等。 北亚陆间区(包括乌拉尔山、哈萨克斯坦、天山、阿尔泰山、萨彦岭、 蒙古的中东部、我国内蒙古和兴安岭等地)是古生代地壳运动最剧烈的地区, 成陆以后受流水等外力作用也很强烈,所以本区矿床数量远超过太古地块 区。主要矿种有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和黑色金属。由于古生代中有多次陆地 升降和海水进退,故本区沉积矿床也很多。亚洲重要的煤、岩盐、铜、铅、
锌、锡、钨、锑等矿床多分布在本区。 南亚陆间区和濒太平洋地带,是近期上升的年轻的褶皱山系,并广泛存
在岩浆侵入和火山活动,形成了中生代和新生代矿床。主要矿种有石油、天 然气、金、银、铜、铅、锌、锡、汞、锑、铬、镍、硫磺等。
总之,内生矿产多与地壳深部岩浆活动有关,它们是在发生造山运动和
岩浆活动时期形成的。侵入岩的性质不同,所形成的矿藏也不一样,如果是 基性侵入体时,则形成重金属矿(镍、铬、铁);若为酸性岩基、裂缝侵入 岩和岩脉时,则常形成有色金属矿(金、银、铜、铅、锌等)。外生沉积矿 的形成,则与隆起带和拗陷带有密切关系,长期遭受侵蚀的隆起带,为沉积 矿床提供某些成矿物质的来源;拗陷盆地则是矿物停积或由生物繁殖形成有 机矿的重要场所。
85.亚洲气候大陆性强烈有哪些表现?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大陆气候强烈,是亚洲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它的具体表现是: 首先,亚洲的广大内陆地区和高纬地区与其它大陆同纬地区气候相比,
具有冬冷夏热、春秋短促、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季节集中、大陆度高等特点。
从下表可以看出,维尔霍扬斯克、雅库次克和赤塔都在亚欧大陆的东侧,而 博多、特 大洋,整个大洋的水量为 72,374.7 万立方公里,约占世界海洋总水量的 53
%。太平洋还是世界上岛屿最多的大洋,岛屿面积共 440 多万平方公里,约 占世界岛屿总面积的 45%,大部分岛屿分布在西部和西南部海域,东部的岛 屿既少又小。伊里安岛是太平洋中最大的岛屿,面积 78.5 万平方公里,仅次 于格陵兰岛,为世界第二大岛。太平洋也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大洋,大部分处 于低纬地带,北部受北冰洋影响较小,所以太平洋水温较高,表层海水平均 温度为 19.1℃,比世界海洋的平均水温高 1.7℃。该大洋还具有较完整的环 流系统。太平洋的海底地形非常复杂,高低起伏变化大,大洋中部有一系列 海底山脉和海底高原及宽广的深海盆,边缘有深海沟,与周围大陆板块交接 处多火山地震,称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太平洋是一个巨大的天然宝库,拥 有极丰富的海洋资源,鱼产量在各大洋中居首位;石油、天然气、煤等是浅 海区的主要资源;深海区的锰结核尚未利用,至今仍以较快速度堆积着。太 平洋在国际交通方面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东有巴拿马运河,西有马六甲海峡, 沿岸有许多优良港湾,中部有许多岛屿可作为中继站,所以联系亚洲、大洋 洲和南、北美洲的许多重要海、空航线都通过这里,它是世界各国人民互相 往来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和活动场所。
52.太平洋完整的洋流系统是怎样分布的?
  太平洋的洋流多而复杂,形成的环流系统在各大洋中是最完整的。在盛 行风系、邻近大陆的海岸轮廓、岛屿分布及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在赤道至 南北纬 40°左右的范围内,南北各形成一个完整的环流系统。北部为顺时针 环流,由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黑潮)、北太平洋暖流和加里福尼亚寒流 组成;南部为反时针环流,由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和秘 鲁寒流组成。这一环流系统因位于中纬度,水温较高,所以称为暖水环流系 统。在北纬 40°~50°以北的太平洋中又形成一个较完整的逆时针环流,由 阿拉斯加暖流(阿留申暖流)与千岛寒流(又称亲潮)组成,千岛寒流同黑 潮相遇后,其中一部分东流,随同北太平洋暖流回到极地海域,形成一个水 温较低的寒水环流系统。在南纬 50°以南直到南极大陆的高纬地区,因无陆 地阻挡,故西风漂流横贯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南部,形成全球性的西风 环流。
53.秘鲁寒流为什么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寒流?
  秘鲁寒流又称洪堡德寒流,是寒流中最强大的一支。它始于南纬 45°左 右,贴近南美西海岸北流直到赤道附近,洋流长 3,700~5,500 公里,宽
370 公里以上,流速平均每小时 0.9 公里。在向北流动的过程中,由于受地
转偏向力影响,加以沿岸盛行南风和东南风,表层海水向西偏离海岸,使平 均深约 100 米的中层冷水上泛到海面,海水温度很低。年平均水温一般为 14
°~16℃,比周围气温低 7°~10℃,使近岸洋面多云雾,日照弱。由于海 水上泛带来了大量硝酸盐、磷酸盐等营养物质,促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 鱼类提供了丰富饵料,因此秘鲁沿海成为世界著名渔场之一。
54.太平洋表层水温分布特点及其原因如何?
太平洋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大洋,表层海水温度高于其它各大洋。年均温
在 20℃以上的洋面约占太平洋总面积的 88%,其中年均温在 25℃以上的面 积约达 35%。太平洋与其它大洋一样,其海水温度升高的热力来源主要是太 阳辐射,因此,表层海水水温分布理应呈与纬线平行的带状分布。但由于有 陆地的存在、洋流性质的不同、气压风向的不一样,使表层水温分布另有特

点。从高低纬度来看,赤道附近年平均水温为 25°~28℃,愈向高纬水温愈 低,等温线走向基本上与纬线一致。从东西部来看,在南北纬 40°间,东部 等温线受寒流影响向低纬弯曲,西部等温线受暖流影响向高纬弯曲,即东部 沿岸水温低于同纬度西部沿岸之海水温度;在北纬 40°~60°间,东部沿岸 海水等温线受暖流影响向北弯曲,西部沿岸受寒流影响而向南弯曲,即东部 沿岸的海水温度高于同纬度西部沿岸的海水温度。而且在北纬 45°~50°间 和南纬 50°~60°间,海水等温线的分布特别密,这主要是寒暖流交汇处温 差变化大的缘故。从南北太平洋来看,南太平洋表层水温要低于同纬度北太 平洋表层的水温 1°~2℃,这主要是海陆分布形势使北太平洋受北冰洋影响 小,而南太平洋受南极影响大的缘故。从太平洋冬夏水温变化来看,太平洋 西部,由于受亚洲大陆的季风和入海径流水温的影响,表层水温具有明显的 季节变化,冬冷、夏热。
55.太平洋海水盐度分布的特点及其原因是什么?
  海水中含有很多盐类物质,其中 70%为氯化钠,14%为氯化镁。为了表 示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多少,人们常用盐度来表示,即 1,000 克海水中所 含溶解盐类物质的总量。盐度的大小取决于蒸发与降水的多少,同时与结冰、 融冰、大陆径流及洋流等因素也有很大关系。太平洋海水平均盐度为 35‰, 但各个海区含盐量的多少悬殊很大。该大洋表层海水盐度的分布特点是赤道 附近(略偏北),由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因此盐度低,从西部的 34.5‰降 到东部的 33‰;在南北副热带海域,因终年处在回归高压带控制下,蒸发量 大于降水量,海水盐度较高,尤其是南半球的副热带地区更高,北半球一般
在 35~35.5‰,南半球一般在 36~36.5‰;高纬度地区,因气温低,蒸发减
弱,盐度变小,北太平洋北部在 32‰以下,南太平洋南部为 33.5‰。太平洋 西部黄海、东海,因受大陆径流的影响,盐度小,不足 34‰,而且有明显的 季节变化。靠近中美地峡和智利南部沿海,因降水大于蒸发,故海水盐度也 低,小于 33‰。总之,太平洋表层海水盐度之分布规律是副热带海域盐度较 高,由此向赤道和两极渐低。从东部和西部海域来说,西部亚洲大陆沿海盐 度较小,东部南北美洲大陆沿海凡寒流经过地区和多雨地区,盐度也较小。
56.大西洋的海底地形有何特点?
  大西洋位于南北美洲与欧洲、非洲之间,南为南极洲,东南部和西南部 与印度洋、太平洋相连,北与北冰洋之间也有宽阔的海域相通。总面积 9,
430 万平方公里,约相当于太平洋的一半,为世界第二大洋。整个大西洋水
平轮廓具有东西狭窄,南北延伸略呈“S”状的特点。海岸线的特点是,北大 西洋比较曲折复杂,多内海、海湾、岛屿和半岛;而南大西洋海岸较平直、 陡峻、单调,海沟、岛屿、半岛也较少。大西洋的海底地貌,最引人注目的 特点是中部有一条顺应其轮廓走向的巨大海底山脉,通称大西洋海岭。北起 冰岛南延至南纬 55°附近的布维岛,全长 15,000 公里,走向与海岸平行略 呈“S”形;海岭宽度一般 1,500~2,000 公里,约占整个大西洋宽度的三 分之一;岭脊一般距海面 2,500~3,000 米,有的部分突出海面成为岛屿, 如冰岛、亚速尔群岛、阿森松岛、布维岛等。大西洋海岭由一系列平行岭脊 组成,岭脊中轴有一宽 30~40 公里之断裂谷,这是大西洋逐步扩张而形成 的,是新洋壳的诞生处,地壳薄弱,多火山、地震。大西洋岭脊被一系列横 向断裂所错开,特别是赤道附近的罗曼奇断裂带,水深 7,864 米,把中脊错
开 1,000 多公里,成为沟通大西洋东西部洋底深海盆地间的唯一通道,是南

北大西洋海岭之分界线。大西洋海岭东西两侧分布着宽广的深海盆地的高 地。大西洋海底地形的另一特点是大陆架面积辽阔,约 620 万平方公里,占 总面积的 8.69%,其比例之高仅次于北冰洋,远大于太平洋(占 5.59%)和 印度洋(占 4.10%)。不列颠群岛周围大陆架最宽可达 1,000 多公里。
57.墨西哥湾暖流为什么特别强大?
  墨西哥湾暖流简称湾流,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暖流。沿北美大陆东岸向 东北流击,至北纬 40°附近进入西风带开始折向东流,并呈扇形展开,称北 大西洋暖。南赤道暖流因受巴西大陆之阻而分出的北支——圭亚那暖流,经 墨西哥湾流出变为佛罗里达暖流,与北赤道暖流北上的安的列斯暖流汇合, 组成强劲的湾流。该暖流因绕经炎热的墨西哥湾后而流出,因此规模很大, 水温很高。在佛罗里达出口处宽约 60~80 公里,出口后加宽到 150 公里,深 度达 800 米,流速每日 130~150 公里,表层水温度 27°~28℃。湾流及北 大西洋暖流所经之地水温和气温大幅度升高,在强大西风吹送下向东北可直 达北极圈以北的巴伦支海,使欧洲西北部也成为温暖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 候,一月平均气温比同纬度的亚洲东岸和北美东岸气温要高出 15°~20℃, 位于北极圈以北的苏联北冰洋沿岸港口摩尔曼斯克港成为不冻港。墨西哥湾 暖流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暖流,除上述北赤道暖流、安的列斯暖流加 上南赤道暖流北上的圭亚那暖流外,还有墨西哥湾接受了由信风不断赶入的 暖水,使墨西哥湾成了巨大的“热蓄水库”。从佛罗里达海峡流出的强大而 高温、高速的佛罗里达洋流,与从东南来的安的列斯暖流汇合后,声势更大。
58.印度洋的洋流有什么独特性?
  印度洋因位于印度半岛周围而得名。位于亚洲、非洲,南极洲和大洋洲 之间,总面积为 7,492 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洋。它与其它大洋相比, 有其独有的特征。印度洋的水平轮廓,北部为大陆包围,是封闭的,南部开 敞;北部海岸曲折,多海湾、海峡、岛屿和半岛,南部和东西海岸平直,少 海湾、内海、岛屿和半岛。印度洋绝大部分在北纬 23°以南,主体部分位于 纬度较低的赤道带、热带和副热带范围内,所以有人称印度洋为热带性海洋。 由于印度洋处于非洲板块、印度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三个板块的交接处,故形 成印度洋特殊的“入”字形中央海岭和大致沿东经 90°南北走向的东印度洋 海岭(或称 90°海岭),使海底地貌复杂多样。印度洋北部由于印度洋和亚 洲大陆的相互影响,形成了世界上最特殊的季风洋流。印度洋北部在冬季吹 东北季风,使表层海水自东向西流,形成逆时针环流;夏季吹西南季风,海 水自西向东流,形成顺时针环流。印度洋南部低纬度吹东南信风,中纬度吹 盛行西风,形成比较稳定的逆时针环流,由南赤道暖流、马达加斯加暖流、 西风漂流和西澳大利亚寒流等组成。
59.北冰洋的地理位置有什么重要意义?
  北冰洋位于北极周围,大致以北极为中心,被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所环 抱。尽管它是世界上最小、最浅和最冷的大洋,但却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 义。就海上运输来说,北冰洋航线是苏联欧洲部分与远东地区联系的捷径, 从摩尔曼斯克到东方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之间的航距为 10,400 公 里,走此航线比绕道苏伊士运河要近 13,700 多公里,比绕经好望角的航线 要缩短二万多公里。北冰洋在航运上的最大缺点是通航期短暂,除巴伦支海 南部全年不冻外,苏联、美国和加拿大北部沿海一年仅有二分之一或三分之 一的时间能够通航。即使在短暂的通航期内,也必需靠破冰船开道,而且运
  
载能力有限,船舶吨位一船为 4,000~5,000 吨。通过北冰洋上空的空中航 线,1957 年首航成功,它是东亚、北美、西欧和北欧间最短的空中通道,从 日本的东京经阿拉斯加和北极到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航空线,比原来的航程 缩短 2,700 公里。另外,巨大的冰盖、冰岛、冰山和浮冰虽不利于船只的行 驰,但对潜艇的活动十分有利,如由于冰的遮蔽可以使潜艇摆脱飞机和侦察 卫星的监视;浮冰的漂流有碍于监听设备的追踪;由于冰与冰之间的挤压和 冰与水之间的冲刷而产生的噪音,使舰艇的声纳装置受到干扰等。近年来苏 美两国越来越多的核潜艇在北冰洋的冰下游弋,一则说明这里的战略地位重 要,二则也利用了这里的有利条件。总之,北冰洋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第 二次世界大战后其重要性更加突出,许多国家都加紧了在这个地区的活动, 特别是美苏两国都在北冰洋沿岸地区建立了许多针对对方的、包括核武器在 内的军事基地。
60.北冰洋的海底地形有何特征?
  北冰洋古称北极海或北冰海,这一名称源于希腊语“正对大熊星座的海 洋”之意。1650 年荷兰地理学家瓦烈尼乌斯认定它为独立的海洋,1845 年伦 敦地理学会上被正式命名为北冰洋。北冰洋是四大洋中面积最小、海岸最曲 折、岛屿众多的一个洋。总面积 1,230 万平方公里,占海洋总面积 3.6%, 体积 1,700 万立方公里,占海洋总体积的 1.24%。北冰洋的水平轮廓近乎 一半封闭性的地中海,海岸十分曲折破碎。岛屿的数量和面积仅次于太平洋 居第二位,有世界第一大岛格陵兰岛(217.56 万平方公里),加拿大的北极 群岛(130 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二大群岛。北冰洋是深度最浅、大陆架面 积宽广的一个大洋,平均水深 1,296 米(一说 1,117 米),最大深度为 5,
449 米(斯匹次卑尔据群岛北,低于北纬 82°23′、东经 19°31′的利特克
海沟),水深不足 200 米的面积约 440 万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 35.8%; 水深超过 3,000 米的面积仅占 15%(其中 4,000 米以上的只占 2.17%)。 北冰洋海底地貌突出特点就是大陆架非常宽广,特别是亚欧大陆北部最宽, 一般 400~500 公里,最宽处近 1,700 公里(水深 50~150 米),阿拉斯加 以北大陆架较窄,仅 20~30 公里。这些大陆架大部原为陆地的一部分,第四 纪冰期以后才下沉成浅海的。北冰洋海底地貌的另一特点是起伏不平,一系 列海岭、海盆、海槽和海沟交错分布。北冰洋中部有一横贯的海底山岭—— 罗蒙诺索夫海岭,自新西伯利亚群岛经北极到埃尔斯米尔岛,全长 1,800 公里,宽 60~200 公里,高出洋底 3,000 米,岭脊距海面约 1,000 米左右。 洋底山地坡度大、陡峭,有火山喷发,系构造断裂褶皱山,山脉由沉积岩和 变质岩组成。海岭把整个北冰洋分为两部分,面向北美洲为加拿大海盆,面 向亚欧大陆的为南森海盆,两部分在海流、海水运动方向和水温等方面都有 明显的差异。在加拿大海盆以西有一条门捷列夫海岭,长 1,500 公里,相对 高度小,坡度平缓。在南森海盆外侧有一北冰洋中央海岭,又称南森海岭、 加克利海岭或奥托·斯密特海岭,由几条平行海岭组成,自拉普帖夫海经格 陵兰岛北端到冰岛接大西洋海岭。总之,对北冰洋海底地貌的了解还很不够, 但已知大部为冰覆盖的北冰洋不是陆地,不是群岛,也不是一个完整的深海
盆。
61.北冰洋的水文有什么独特性?
  北冰洋位于北极圈内,终年获得的太阳辐射热很少;在其上空,由于冬 季是一稳定的高压区,云量很少;再加上洋面广布着冰盖,在这些因素的共
  
同影响下,使其成为世界最冷的大洋。气温终年很低,并多暴风雪。寒季(11 月至 4 月)平均气温在-30°~-40℃之间,最低达-52℃;暖季(7~8 月) 平均气温不足 6℃。平均年降水量仅 75~200 毫米,以降雪为主。故北冰洋 水文的最大特点是:水温低,大部分海域海水在 0℃以下,因而有大面积的 常年不化的冰盖和浮冰。在寒冷季节,北冰洋一片雪白,冰盖面积以三月份 为最大,可达 1,140 万平方公里,占北冰洋总面积的 87%;在七、八、九 月寒季,岸边冰雪大部融冰,周围“冰山”、浮冰到处漂浮,但北冰洋中心 部分仍为冰盖所覆。九月份冰盖面积最小,约 700 万平方公里,占北冰洋总 面积 53.4%,但不是连片的冰盖,而是由面积一至几十平方公里的大小冰块 组成的冰丛,厚 2.5 米到 4~5 米,表面平坦或波状起伏,较坚固。北冰洋除 冰盖外,还有由极地群岛上陆棚冰入海而形成的冰岛或冰山。冰岛流速慢、 表面平、面积大(可达 600~700 平方公里),厚度达 30~35 米;冰山分布 在冰岛周围边缘,面积小。北冰洋由于海底地形的关系,具有独特的环流系 统,大致以罗蒙诺索夫海岭为界,以东为顺时针环流,以西为逆时针环流, 在拉普帖夫海也有一小的逆时针环流。从海流的性质来看,以寒流为主,暖 流仅在巴伦支海有斯匹次卑尔根暖流、北角暖流,格陵兰岛西南端有西格陵 兰暖流和白令海暖流,影响范围很小。流入北冰洋的水除北大西洋暖流外, 还有亚、欧、北美三大洲的一些河流,这些水流使北冰洋水量增多,水面升 高,并以洋流的形式向格陵兰海和白令海流出,形成东格陵兰寒流、拉布拉 多寒流和千岛寒流,与大西洋和太平洋进行着水量平衡的交换。在流入水量
中 90.1%来自大西洋,太平洋仅占 8.1%,在流出水量中,大西洋占 98.27
%,太平洋仅占 1.35%。北冰洋由于气温低、蒸发弱,周围大陆上有大量河 水流入,故海水盐度较小,平均盐度为 30~32‰,是四大洋中盐度最低的大 洋。西部北欧海区(巴伦支海和格陵兰海)稍高,为 34.5~35‰,滨海地区
为 33‰;东部北极海区较低,平均 28~32‰,滨海地区海域最低,仅为 25
‰。
62.北冰洋的自然资源贫乏吗?
  北冰洋虽是一个冰天雪地的世界,气候严寒,还有漫长的极夜,不利于 动植物的生长,但它并不是人们想象的寸草不长,生物绝迹的不毛之地。当 然比起其它几大洋来,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是比较贫乏的。海岛上的植物主要 是苔藓和地衣,南部的一些岛屿上有耐寒的草本植物和小灌木;动物以生活 在海岛、浮冰和冰山上的白熊最著名,被誉为北极的象征,其它还有海象、 海豹、雪兔、北极狐、驯鹿和鲸鱼等。由于气温和水温很低,浮游生物少, 故鱼类的种类和数量也较少,只有巴伦支海和格陵兰海因处在寒暖流交汇 处,鱼类较多,盛产鲱鱼、鳕鱼,是世界著名渔场之一。夏季在西伯利亚沿 岸一带鸟类很多,形成独特的“鸟市”。值得注意的是,北冰洋海域的矿产 资源相当丰富,是地球上一个还没有开发的资源宝库,特别是巴伦支海、喀 拉海、波弗特海和加拿大北部岛屿以及海峡等地,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 气,估计石油储量超过 100 亿吨。斯匹次卑尔根的煤储量约 80 多亿吨,煤层 厚、质量优、埋藏浅,苏联和挪威已联合进行开采,年产煤 100 多万吨;格 陵兰的马莫里克山的铁矿,储量 20 多亿吨,系优质矿。此外,北冰洋地区还 蕴藏着丰富的铬铁矿、铜、铅、锌、钼、钒、铀、钍、冰晶石等矿产资源, 但大多尚未开采利用。
63.海洋在世界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哪里?

世界海洋面积为 3.6 亿平方公里,占地表总面积的 71%,是陆地面积的
2.5 倍。在辽阔的海洋里,共储存 13.7 亿立方公里即 137 亿亿吨海水。由于 海洋面积广大,资源丰富,能从各个方面为人类提供生存和发展的有利条件, 因此,它在人类经济活动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目前人类对海洋的考察了解 还很不充分,但它在人类经济活动的重要作用已相当突出;随着科学技术的 发展和对海洋研究的逐步深入,其重要意义将会越来越明显。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储库。辽阔的海洋生长着十几万种海洋动植 物,每年为人类提供约 20 亿吨海洋动物和数亿吨海洋植物食品,比陆地上提 供的食物要丰富得多。现在人们直接和间接食用的动物蛋白质,约有四分之 一来自海洋。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矿物质储库。大洋中蕴藏着极丰富的矿物资源,陆 地上已发现的 100 多种元素,在海洋中现找到了 80 多种,估计将来有可能全 部被发现、利用。海洋矿产储量特别丰富,如海水中含食盐总量可达 4 亿亿 吨,如果铺在陆地上,其厚度可达 150 米。海洋矿物分海水矿物和海底矿物 两种。尽管有些元素在海水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微小,但由于海水特别多,因 此其绝对量很大。如海水中的铀,其总量比陆地上要多 2,000 至 10,000 倍。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能源储库。海洋能源极为丰富,除海底蕴有丰富的
煤、石油、天然气及铀外,海水本身也是一个巨大的能源宝库,不仅蕴有原 子能(如铀、重水等),而且波浪、海流、潮汐、海水温差及海水含盐浓差 等,也都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据估计,仅潮汐能每年可能发电量,比人类有 史以来已消耗的能量总和还要大 100 倍。
此外,海洋还是容纳热量的大热库,夏天它把接受到的太阳辐射热储存
起来,冬天再释放出去,对气候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近海地区的海洋性气候 是比较理想的气候,是发展工农业的重要地区,很适宜人类活动。海洋还是 世界运输的大动脉,海上运输比陆上、空中运输有许多优点。海洋还具有重 要的军事意义,当海运事业不发达、现代化武器未出现以前,海洋是免受战 争破坏的屏障;而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海洋可使军舰到达各岛屿和大洋沿 岸。当然,海洋的军事作用远非如此。
总之,对海洋的开发利用,向海洋进军,是人类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
分,它已成为人类活动的广阔场所。当着陆地已被人类全部占有,有些资源 已感不足,而人口还在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人类将向何处发展,只有海洋和 宇宙空间是两个待开发的领域。二者比较起来,海洋对于人类经济活动更为 现实一些。因此,海洋将成为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
64.世界海洋渔业资源分布的情况如何?
  世界海洋渔业的分布主要受两方面的因素影响,一是渔业资源多少,二 是各地对渔业资源的研究和利用的程度。渔业资源的多寡,主要由鱼类的主 要食料——浮游生物的丰富程度决定。因此,不同海域浮游生物的多少,决 定了海洋鱼类和渔场的分布。
  大陆架是浮游生物的世界。这里海水较浅,阳光透入好,水温较高,宜 于浮游生物繁殖。大陆架靠近大陆,河流从陆地上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盐类滋 养浮游生物。大洋底海洋生物遗体腐烂后也能分解出许多营养物质。这些营 养物质在海水中分布是不均匀的,以下层为最丰富。大陆架海域,随 着波浪、 潮汐、海流等海水运动,或者是由于上下水温不同而形成的海水垂直运动造
  
成水体混合,下边的营养盐类被翻到上层供浮游生物食用。因此,大陆架海 域营养丰富,浮游生物多,是海洋鱼类云集之场所。世界海洋渔业产量的 80
%以上是在仅占海洋面积 8%的大陆架水域捕获的。 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的海域,也往往是寒暖流交汇的地方。两股温度不同
的海流相遇,海水温度有很大差别,必然造成表层海水与深层海水的连续不 停的垂直运动,使海底营养物质浮上来滋养浮游生物,因而就吸引大批的鱼 群游来。世界上几个大的渔场,都具备这样的自然条件。如西北太平洋渔场 是世界最大的渔场,特别是日本暖流(日本称“黑潮”)和千岛寒流(日本 称“亲潮”)交汇处的日本北海道和我国东部沿海渔场,占世界渔场面积的 四分之一;东北太平洋渔场有北太平洋暖流与阿留申寒流交汇;以纽芬兰为 中心的西北大西洋渔场,主要是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汇合;以北海 为中心的东北大西洋渔场,则是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寒流的交汇处。
  从纬度上看,上述几个大渔场都处在中高纬度的温、寒带地区,而热带 水域渔业资源贫乏。这主要是因为寒、温带水域多风暴,风大浪大,加速了 海水的垂直运动;同时,由低温造成表层冷水下沉,引起海水上下混合,使 下层营养盐类上翻,利于浮游生物及渔类繁育。而热带海域表层水温高,又 常处在无风或微风状态,海水很难发生垂直流动,表层缺乏营养物质和浮游 生物,因此,渔业资源很少。只有在低纬大陆西部沿海某些海域,如秘鲁沿 海水域,才有较丰富的渔业资源,这是因为秘鲁寒流沿秘鲁海域自南而北流 过,因受地转偏向力和盛行东南风的影响,使寒流表层的海水向西偏离海岸, 促使近岸的深层海水上泛,从海底浮上丰富的营养盐类,利于鱼类生长,因 此,使秘鲁沿海也成为世界著名的渔场之一,秘鲁也是世界海洋渔业产量较 多的国家。
65.什么是锰结核?它在世界海洋中的储量及分布情况如何?
  锰结核是一种棕色或青褐色的球体或圆块体,又称锰矿球、锰团块和锰 矿瘤。外表象是土豆,直径 1~20 厘米,平均约 5 厘米,最大者达一米以上; 如果将其切开,横切面呈象树木年轮一样的同心圆状,中心有一个核。锰结 核是一个多金属矿体,一般约含有锰 27~30%,镍 1.1~1.4%,铜 1~1.3
%,钴 0.2~0.4%,以及一定数量的铁、钼、钛、锌等共约 30 余种元素,
堪称“金属家族”。大洋底储有多少锰结核,说法不尽一致,一般认为是 1.5~
3 万亿吨。锰结核可提炼巨量金属,仅锰、镍、铜、钴四种金属总量可达 8,
000 亿吨,而七十年代中期陆上该四种金属的总储量也只有 11 亿吨,即是陆 地上储量的近 800 倍。锰结核增长速度非常缓慢,一种意见认为每 1,000 年增长一毫米,甚至 100 万年才长一毫米;另一种意见认为大约每 1,000 年可增长 1~100 厘米。虽然它增长如此缓慢,但从每年的增长量中提炼的 铜、镍可供全世界使用好几年。
  锰结核是聚集在四、五千米以下深海底的矿体,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英国 的考察队首先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中发现,本世纪五十年代末有关它 的发生、构造和组成等方面的研究,才开始取得广泛的成果。现在,对其利 用技术的研究也有很大进展。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垄断资本已组成了联合开发 公司,正式进行锰结核的开采与提炼。估计,经过改革技术后,由锰结核中 提取锰、镍、铜、钴等重要金属,其成本可能仅相当于陆上开采、提炼这些 金属成本的 50~75%。就目前所知,锰结核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 度洋的深海底,平均厚度可达一米。其中以太平洋中部北纬 6°~20°、西
  
经 160°~180°之间的洋底最为集中,特别密集的地方每平方米可达 100 公 斤;其次是南太平洋、北太平洋和南大西洋洋底。
66.海洋运输与陆上运输相比,有哪些优点与不足?
  海洋是世界运输的大动脉。随着国际经济联系的日益加强,国际分工的 日趋明显,战后海洋运输业发展甚为迅速。船只不断增多,船体越来越大, 货运量逐年增加,港口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并开辟了一些新的航线。海运 业所以获得较快发展,与其本身存在许多优点分不开。海上运输与陆上运输 相比,主要有以下优点:(1)航路是天然的,是大自然“赐给”的,开辟航 路不需花费大量资金,也省去了日常维修的费用;(2)海上航线是水平的, 没有陆地上的高山与洼地,因此,船舶的行驶不必消耗额外的燃料去爬高或 减速下坡;(3)海上航线的通过能力一般不受限制,在主航线上可以有多条 航线通行;(4)海洋是一个连续的水体,中间不必经过转运,船只可以直接 到达大陆沿海及岛屿;(5)运送的货物品种不受限制,各种形态、各种形状 的物品都可靠海上运输;(6)船舶容积大,一船载重几万吨、十几万吨,目 前最高达 55 万吨,很适宜量大、体重的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总之,海运所 需的费用少,与其它运输方式相比,货运的成本最低。
  但海上运输也有其不足之处:一是速度慢。海洋运输速度仅快于内河航 运,远慢于航空、公路、管道和铁路运输。因此,不易运送易腐货物,如需 承担这方面的任务,必须投资在船上建冷藏装置。第二是航运仅限于沿海, 不能满足陆上所有地区的需要。要想达到这一要求,必须在各港口筑建铁路 及其它运输线路。第三是受天气条件影响较大,遇到恶劣天气,需及时改变 航向或推迟航期,否则有使船只遇难之危险。为了减少这些不利因素,就需 要增加投资造双底船,或装备昂贵的导航设备等。
67.世界主要造船国家和拥有商船吨位最多的国家都有哪些?为什
么有的拥有商船吨位最多的国家不是造船工业发达的国家?
现代造船业最早以西欧诸国为发达,1890 年英国商船进水吨数占全世界
80%。后来美国、法国、瑞典、日本的造船业迅速发展起来,但直到第二次 世界大战前英国仍占绝对优势。自 1956 年后,日本超过英国,居世界首位。 此后,日本造船吨位长期占世界总和的一半左右,成为世界“造船王国”,
1974 年造船吨位曾达 1,821 万总吨。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衰退,造船业的
不景气,1980 年造船量大大下降,日本仅 629 万总吨,但仍居世界第一;其 次是巴西(73 万总吨)、美国(56 万总吨)、南朝鲜(52 万总吨)、苏联
(46 万总吨)等。
  世界商船拥有量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海运量的增长而迅速增加,1948 年世界商船队共 8,029 万注册总吨,1982 年达到 4.24 亿注册总吨和 7 亿载 重吨。世界拥有商船队 1,000 万总吨以上的国家如下表:
  
世界拥有商船一千万总吨以上的国家( 1982 年)


国 名吨位(万吨) 注册总吨载重吨利比里亚
日本
希腊
巴拿马
苏联
英国
挪威
美国
法国
意大利
中国
世界总计 7,072
4,159
4,004
3,260
2,379
2,251
2,186
1,911
1,077
1,038
1,028
42,474 13,925
6.853
7,023
5,480
2,663
3,596
3,876
2,893
1,873
1,704
1,555
70,198 资料来源:劳埃德船舶年鉴 1982 年


  从表上看,利比里亚是世界第一位的海运大国,巴拿马名列第四。但它 们的造船业并不发达,所拥有的商船,绝大部分是属于发达国家的所谓“方 便旗船”。“方便旗船”是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船主,出于某些原因 将自己的商船在其它国家登记,悬挂登记国的国旗,俗称“方便旗”。目前, 世界上主要的“方便旗”国家有利比里亚、巴拿马、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 塞浦路斯和索马里等。这些国家为了赚取一定的税收,对在该国登记的商船 规定较低的税率,允许他们自由雇佣外籍船员,船员待遇也比较低,对船舶 技术条件要求不严。一些发达国家的船主出于经济上的考虑,便在“方便旗” 国家登记。因为如果在本国登记要负担较重的税金和费用,而在“方便旗” 国家登记则可减轻税金,可广泛雇佣工资水平低的外籍船员,降低运输成本, 并可摆脱某些政治影响,便于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揽运货物。
68.什么叫自由港?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自由港?
  自由港通常是不属于任何一国海关管辖的港口或港口地区。外国货物可 以免征关税进出该港,并可在那里进行加工、贮藏、买卖、装卸和重新包装 等。但外国的船只必须遵守有关卫生、移民等项的法律规章。自由港的范围, 有的仅限于某港口的特定地区,有的扩大至港口的邻近地区,该地区通称为 自由区。有些国家建立自由区的目的,在于发展过境贸易,吸引外国船舶或 货物过境,从中获取运费、堆栈费、加工费等。现在比较著名的自由港有地 中海沿岸的贝鲁特(黎巴嫩)、丹吉尔(摩洛哥)、休达(西班牙)、阿尔 梅里亚(西班牙),红海口外的亚丁(南也门)、吉布提(吉布提),亚洲 的马六甲(马来西亚)、新加坡(新加坡)、果阿(印度)、香港、澳门, 北海的赫耳果兰岛(联邦德国),北大西洋的百慕大群岛(英国),加勒比 海的乔治敦(开曼群岛),巴拿马运河出入口两端的巴拿马城、科隆市,西 非的蒙罗维亚(利比里亚),还有世界水量最大的尼亚加拉瀑布西岸的尼亚 加拉瀑布城(美国)和东岸的圣凯瑟琳斯市(加拿大)等等。一般人以为,
  
自由港是在发展中国家才有,其实,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有自由 港,不过名称不同而已。六十年代开始,英、法、比利时、荷兰、丹麦都设 立了“特殊地区”,规定优待办法,利用外资在国内不发达地区发展工商业。 法国东北部的阿尔萨斯,荷兰的北部、南部等不发达的边境地带,都实行了 自由化政策,美国在港口、机场、车站、货场附近建有几十个“自由贸易区”。 这种自由港主要起转运站作用,暂时储存进口货物,待价出售;此外,还允 许外商在区内加工、装配、标签、分选等。六十年代以来,特别是最近一些 年来,世界上又形成了许多出口加工区,如爱尔兰西部滨海的香农,墨西哥 的边境,巴西的马瑙斯,波多黎各的马亚圭斯,多米尼加的拉罗马纳,印度 的坎德拉、圣克鲁斯,新加坡的裕廊,斯里兰卡的科伦坡,菲律宾的巴丹、 麦丹,马来西亚的普顿、巴央勒帕,印尼的宾坦,南朝鲜的汉城、仁川,孟 加拉的吉大港等等,我国的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经济特区”也在建 设中。
69.集装箱运输有哪些优点?
  集装箱化是六十年代初出现的现代化运输方式,是现代化运输业发展的 必然趋势,发展很快。尽管集装箱船在世界商船总吨位中仅占 3%,但却占 杂货运量的四分之一,有些国家的货物装箱运输的比重已达 80%以上。集装 箱就是把要运送的货物先装在统一规格的箱子里,然后将箱子放在船上或车 上。集装箱越大,货运的成本越低,但是大型货物箱子不宜运送到小批量供 应点。因此,现在不少国家既有几十吨重的大型集装箱,也发展了一些小容 量的集装箱。
集装箱运输,特别是在海洋运输中具有许多优点:一是运输量大。事先
把要运输的零散货物装在箱子里,便于机械化装卸,大大缩短了船只在港口 停泊的时间和货物在仓库里存放的时间,加快了货物运送的速度,降低了运 输费用;箱子规格统一,在同容积船上装的货物也多,增加了运输量。二是 减少物品的破损。集装箱装卸,可以保证货运时完整无损,几乎可以完全消 除物品的耗损量,大大减少损坏与赔偿。如平时运送玻璃板,损坏率达 15%, 采用集装箱运输,仅损坏 0.2~1%。三是节约包装材料。散装运输和采取简 单包装的包装材料多一次性使用;而集装箱则可多次使用,并可减少装箱和 拆箱费用,降低货运费用,对顾客有利。总之,集装箱化可以加快运输速度, 降低运费,便于海陆联运。
70.世界海上货运分布的情况如何?
  世界海上货运的分布是很不平衡的,各大洋之间,在港口、货运周转量 及货物吞吐量方面,相差悬殊。现把各大洋货运情况简述如下:
  大西洋的周围几乎都是各大洲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整个欧洲、北美洲东 部和拉丁美洲的重要国家墨西哥、委内瑞拉、巴西和阿根廷等,非洲的几内 亚湾沿岸及北非、中东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等,全部面向大西洋。 大西洋航线开辟很早,地理大发现以前,世界贸易中心在地中海,以后移向 大西洋,至今未变,仍是世界上国际贸易最繁忙的大洋,特别是北大西洋, 它是沟通经济发达区域——西欧、北美的最繁忙的海域。该大洋现拥有世界 四分之三的港口、三分之二的货运周转量和五分之三的货物吞吐量。世界著 名港口也主要集中于大西洋沿岸,如北大西洋的列宁格勒、汉堡、鹿特丹、 安特卫普、勒阿弗尔、伦敦、马赛、热那亚、敖得萨以及纽约、费城、巴尔 的摩、诺福克、坦帕、新奥尔良、巴吞鲁日和休斯敦等;南大西洋有圣多斯、
  
里约热内卢和布宜诺斯艾利斯等,都是世界有名的大港口。 太平洋是世界最大、最深的海洋,但其周围的经济水平不如大西洋周围
的高。美洲西部耸立着高大而漫长的科迪勒拉山系,限制了太平洋和美洲大 陆内地的联系,加拿大、美国和拉丁美洲的主要经济中心都背向太平洋,苏 联的经济发达地区也远离该大洋;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虽属经济发达国家,但 它们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不大;只有日本是面向太平洋的唯一经济发达国 家。上述情况对太平洋的海运有很大影响,它在国际贸易中所占地位远逊于 大西洋。目前,它仅拥有世界港口的六分之一、货运周转量的十分之三(不 足大西洋的二分之一)和货物吞吐量的四分之一。著名的港口西岸有千叶、 川崎、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上海、新加坡等;东岸有洛杉 矶和西雅图等。
  印度洋的海运地位比上述二大洋更低,这是因为它的面积小,仅及太平 洋的五分之二;更重要的是它的周围除澳大利亚以外都是经济落后的发展中 国家。印度洋仅拥有世界十分之一的港口和货运周转量,六分之一的货物吞 吐量。在该大洋当前经济活动中起突出作用的是中东的石油,不仅海湾有丰 富的海底石油,而且海洋运输也以石油为主。海湾地区的巨量石油,从印度 洋上分三路运往西欧、北美和远东、大洋洲等地。除石油以外,在印度洋上 过境的船只以运送太平洋沿岸的农矿产品为主。
北冰洋是世界最寒冷的海洋,上覆终年不化的冰盖。虽在短暂的夏季近
大陆海域融化部分冰雪,但仍布满了浮冰块,船只也难以通过。只有因受北 大西洋暖流影响的巴伦支海一部分水域终年可以通航。苏联于本世纪三十年 代开辟的北冰洋航线,除叶尼塞河以西全年通航外,其余部分也只有在夏季 靠破冰船导航才能航行。因此,北冰洋的航运意义不大,货运量极为有限。
71.海洋对世界生产力布局有什么重要影响?
  在世界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中,除 30 多个内陆国家外,都濒临海洋。海 洋对人类活动和世界生产力布局关系非常密切。当生产力水平很低、地域分 工不明显、国际联系不密切时,海洋对人类活动影响不大,对生产力分布影 响也很小,甚至有一定的阻碍作用,特别是一些岛国,处在与世隔绝状态, 不利于本身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海洋的作用日益突出。进入资本主
义时代后,在统一的世界市场和殖民体系的形成过程中,宗主国和殖民地间 的海上联系愈加密切,它们的经济重心都逐渐移向沿海。宗主国的沿海地区 成为殖民掠夺中心,很快兴起一些大港市,加工由殖民地掠夺来的原料和本 国原料,向外输出工业品;殖民地附属国沿海则是宗主国掠夺的重点,也兴 起许多大城市,成为初级产品出口和工业品进口的中心。因此,无论是宗主 国还是殖民地,沿海经济多逐渐超过内地,人口密集、城市集中,生产水平 较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六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以及国际分工越来越明显,原燃料产地与加工、消费区在地区分布上越来越 不一致,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又有进一步向沿海移动的趋势,许多国家的沿 海工业和城市日益迅速发展。日本的“三湾一海”在原有工业基础上进一步 发展了重、化工业,成为世界为数不多的工业高度集中区;法国的钢铁工业 中心已经移向北部沿海的敦刻尔和地中海岸边的福斯;意大利在南部沿海城 市建立了大规模的钢铁和石油化工企业;英国的东南沿海及苏格兰东部沿海
  
已发展成为钢铁和石化等工业的重心;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及太平洋沿岸的工 业发展更为迅速;此外,联邦德国的汉堡、不来梅,荷兰的鹿特丹等港市在 本国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也日渐提高;发展中国家的一些沿海地区工业也有很 大发展,并形成了一些巨大城市。据估计,距海 200 公里以内的地区,大约 集中了世界二分之一以上的人口;全世界约 200 多个百万人以上的大城市, 四分之三集中在这个狭长地区,30 多个超过 400 万人口的特大城市,这里集 中了 80%。
  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目前人类对海洋的开发还很不够,海洋对生 产力分布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海运和贸易而施加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 将对海洋进行大规模的、综合性的开发利用,丰富多样的海洋资源对生产力 分布的影响将会逐步超过航运和贸易而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海洋生物资 源,将成为人类食物的主要来源;海水和海底的矿物、能源将成为工业生产 的主要原料与动力;淡化的海水也将成为工农业和城市用水的重要来源;海 洋旅游业也将进一步得到发展。到那时,尽管航海技术也一定会有新的发展, 但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将直接影响着世界生产力分布。不久的将来,沿海地 区以至整个海洋,将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中心地带。
  
亚洲
72.亚洲的地理位置有什么地理意义?
  亚洲地理位置的地理意义,可从数理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分析。在数 理位置方面,亚洲的北部接近北极,其大陆上最北点是太梅尔半岛北端的切 柳斯金角(北纬 77°43′),而北地群岛北端的莫洛托夫角,更超过北纬 80
°;亚洲的南部伸入赤道,在大陆上的最南点是马来半岛上的皮艾角(北纬
1°17′),至于亚洲最南的罗地岛则更超逾赤道而达南纬 11°03′。这样, 亚洲南北所跨纬度超过 90°,因而使亚洲从南到北完全包括地球上从赤道带 到北极带的所有气候带。
亚洲大陆从东到西也极为辽阔,其最东点为楚科奇半岛上的迭日涅夫角
(西经 169°40′),最西点为小亚细亚的巴巴角(东经 26°03′)。亚洲 东西之间占有经度达 164°17′,将近全球经度的半数,东西时差达 11 个小 时。亚洲大陆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相距各约 8,000 公里。辽阔的空间增加 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区域差异,为各地理要素的演化和相互作用,提供了特殊 的空间条件。
  在海陆位置方面,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和它们的边缘海,从北、东、南三方面围绕着亚洲大陆,在小亚细亚还滨临 地中海和黑海。亚洲这种临海的位置和漫长的海疆,对于海上交通、自然资 源和气候类型分布都有重要影响。尤其是世界面积最大的陆地——亚洲大陆 与面积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以及印度洋的紧密邻接,由于海陆冷却与增温 的条件不同,以及海陆大气活动中心的影响,遂引起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有 典型的季风气候。亚洲的西部,与欧洲接壤,有很长的陆疆,且西距大西洋 很远,因此亚洲大陆在气候上不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大西洋气流的影响。
73.亚洲辽阔的面积和完整的轮廓,有什么地理意义?
  亚洲的总面积为 4,400 万平方公里,约占亚欧大陆总面积(约 5,071 万平方公里)的五分之四,是全球陆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亚洲大陆虽然海岸线漫长,但因面积辽阔,幅员广大,故大陆轮廓仍大
而完整。若以阿拉伯河口、拜达腊茨湾(乌拉尔山北端)、科累马河口(西 伯利亚东北部)和珠江口四点相连则略成一个梯形。亚洲大陆在此梯形内的 躯干部分,约占全洲总面积 75.7%,梯形外的大陆沿海、半岛和岛屿等比较 曲折的近海部分,仅占本洲面积的 24.3%。
亚洲大陆的半岛面积约有 1,000 万平方公里,在南亚与东南亚有印度半
岛和中南半岛;在北亚有太梅尔半岛和亚马尔半岛;在西亚有小亚细亚半岛 和阿拉伯半岛。其中阿拉伯半岛的面积约 300 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 半岛。
  亚洲的岛屿面积约为 270 万平方公里,主要岛屿在南亚有斯里兰卡岛, 东南亚有马来群岛,东亚有台湾岛、琉球群岛、日本列岛、萨哈林岛、千岛 群岛,北亚有符兰格尔岛、新西伯利亚群岛和北地群岛。其中马来群岛面积
达 200 万平方公里,大小岛屿两万个,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 亚洲虽有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和群岛,但因大陆庞大完整,故仍有广大内
地距海遥远,最大距离可达 2,500 公里以上。这是形成亚洲大陆性气候和沙 漠气候的重要因素。
  亚洲的海岸线总长虽达 69,900 公里,但平均每 600 多平方公里面积才 有海岸线一公里,而欧洲平均每 260 平方公里就有一公里海岸线,澳大利亚
  
大陆平均每 400 平方公里占有一公里海岸线。这说明亚洲海岸的曲折和切割 程度都不很大,缺少深入大陆的内海和海湾。最曲折的海岸在东岸和南岸。 亚洲面积规模庞大,大陆轮廓完整,使亚洲的地理环境具有一个巨大的 空间,这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各地理要素特征的极端性以及自然资源 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等自然地理主要特征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亚洲的 季风性气候典型,大陆性气候强烈,与亚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广大的面积和
完整的大陆轮廓也有密切关系。
74.亚洲自然地理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亚洲自然地理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自然地理诸要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第一,围绕亚洲大陆的海域复杂多样。亚洲大陆东临太平洋,南濒印度
洋,北为北冰洋,海疆发达,多边缘海。由于地理位置、构造基础、气候条 件和洋流动态等不同,各边缘海具有不同的特点,它们对大陆的影响也各不 相同。
  北冰洋的边缘海,每年大部分时间冰封。喀拉海的始冰期,北部为九月, 南部十月、十一月;拉普帖夫海和东西伯利亚海的结冰期始于九月下旬或十 月上旬;楚科奇海由于冬季受阿留申低压的影响(气旋中常有暖气团侵入) 以及经白令海峡注入此海的太平洋暖流的影响,冬季较为暖和,是个冰情较 轻的边缘海,冬季一般从九月末开始结冰,十月末到十一月初整个海域都封 冻。夏季绝大部分岸冰和浮冰融化,喀拉海从五月末到六月初,拉普帖夫海 和东西伯利亚海从六月末到七月初解冻,楚科奇海五、六月海冰开始融化。 由此看来,亚洲北冰洋的冰期较长,喀拉海有七个月,拉普帖夫海和东西伯 利亚海可达九个月,而楚科奇海也有八个月。夏季的通航期很短,在短暂的 通航期内,冰块也给航运造成困难。当冰块漂向北边时,航道畅通,航行便 利,如果冰块南移,航道受阻,必须由大功率破冰船导航才能通过。
印度洋北部是全球最暖海域之一,它是夏季西南季风必经之地,南亚、
东南亚雨季降水量的多寡与西南季风的盛衰有密切的联系。 太平洋沿岸,在构造上正处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分界线上。海底地
形复杂崎岖,亚洲大陆东侧形成一系列弧形列岛、海底山脉和深海沟带,且
多火山地震。太平洋海域是季风气候主宰因素之一,西太平洋洋流系统(如 日本暖流,千岛寒流等),它们对附近岛屿和大陆的气候都有明显的影响。 第二,亚洲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多样性。亚洲地形十分复杂,在各大 洲中不仅地势最高,而且起伏很大,地形分异变化明显,既有庞大高耸的高 原和高山,也有广阔而平坦的低地。亚洲气候也十分复杂,不仅大陆性气候 强烈,季风性气候典型,而且气候带齐全,气候类型多样。亚洲不仅长河众 多,而且内陆流域面积广大,同时河流、湖泊的类型俱全。亚洲几乎包括其
它大洲所有土壤类型和植被类型,其动物也属于典型的大陆型。 由于亚洲面积广大,构造复杂并具有各种自然环境,所以亚洲有丰富多
样的矿产资源和热量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及海洋资源。亚洲石油、镁、 铁、锡等的储量均居世界首位。
  第三,亚洲地理环境结构的复杂性。亚洲既有东西延伸、南北循序更替 的比较明显的纬向自然带,如北亚的冰原带→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东 亚的温带阔叶林带→亚热带森林带,东南亚和南亚的热带稀树草原→热带雨 林带等;也有受海陆分布、地形结构、距海远近等非纬向地带性因素的制约, 而使纬向自然带的排列发生不同的区域变异。如中亚温带荒漠带即深居大陆
  
中部,其外围,尤其是向北和向东,由于水热条件发生变化,使之具有从温 带荒漠带到温带草原带以至温带阔叶林带的半环状结构。此外,亚洲还具有 各种不同的垂直自然带结构。
75.亚洲的地形有哪些基本特征?
亚洲地形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点:
  (1)地势最高。亚洲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一洲,平均海拔约 950 米,而 南极洲的平均海拔虽是 2,350 米,但基岩海拔仅 410 米。亚洲的山地和高原 等高耸地貌分布很广,约占全洲面积四分之三。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 原,平均海拔 4,500 米。喜马拉雅山脉长约 2,500 公里,宽约 200~350 公里,平均海拔超过 6,000 米,8,000 米以上的高峰有 12 座,而珠穆朗玛 峰高达 8,848.13 米,为全球第一高峰。
  (2)地势起伏极端。亚洲一方面具有世界最高的高原、山脉和高峰;另 一方面也具有世界著名的平原和洼地,例如:面积约达 260 万平方公里的西 西伯利亚平原,其大部分地面海拔在 100 米以下;死海地沟是世界陆地上最 低的洼地,水面低于地中海海面 392 米,而湖底更低于地中海海面 792 米。 另外,在大陆东侧的太平洋中,还有极深的海沟,亚洲最高峰与邻近海域最 深海沟之间,高低相差约 20 公里。
(3)地形结构为中部高四周低。亚洲的崇山峻岭多汇集于中部,山脉向
四周辐射,其中多山间高原和盆地;四周低下,多中、低山、丘陵和平原。 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耸立于亚洲的中南部,构成亚洲地理上的“屋 脊”,亚洲大部分山脉是从这里分散出来的:从帕米尔高原向东南延伸的有 喜马拉雅山脉、那加山、阿拉干山,入海接巽他群岛。向东分出的有喀拉昆 仑山、昆仑山、阴山、秦岭和南岭。向东北分出的有天山、阿尔泰山、萨彦 岭、雅布罗诺夫山、外兴安岭和维尔霍扬斯克山。向西分出的有两支,北支 为兴都库什山脉、厄尔布尔士山脉、克罗卢山脉;南支有苏里曼山脉、札格
罗斯山脉和托罗斯山脉等。
  在上述山脉之间,一般都有高低不等的高原和盆地,如青藏高原、柴达 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蒙古高原、伊朗高原和安纳托利亚高原
(小亚细亚高原)。
  在高原、山地的外围,分布着许多面积广阔的平原,如西西伯利亚平原、 土兰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印度河——恒河平原、松辽平原和华北平原 等。在这些平原中,充填着不同类型、不同厚度的第四纪沉积物。
(4)大陆东部独特的岛弧带。亚洲大陆濒太平洋边缘,自北而南有一系
列向太平洋凸出的弧形列岛。如千岛群岛、日本列岛、琉球群岛、菲律宾群 岛和大巽他群岛等,它们形成亚洲东部的双重海岸,并围成许多边缘海。
76.亚洲山脉的排列和走向与构造体系有什么关系?
  根据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地质力学观点,亚洲主要有三种构造体 系:即巨型纬向构造体系、经向构造体系和扭动构造体系。亚洲地形轮廓的 形成和山脉走向、结构,与这些构造体系有密切关系。
  亚洲东西向山脉是巨型纬向构造体系的反映,它是由南北方向的挤压 力,使地层沿着东西方向隆起或褶皱而产生的,例如:唐努—肯特纬向带、 阴山—天山纬向带、秦岭—昆仑纬向带以及南岭纬向带等都是发育良好、规 模巨大的纬向构造带。
亚洲南北向山脉是经向构造体系的反映。它是由东西方向的拉伸和挤压

力,使地层沿着南北方向隆起或褶皱而产生的。例如:死海—约旦河谷经向 带、乌拉尔经向带、马尔代夫—坎贝湾经向带、东经 90°海岭经向带、川滇 泰马经向带,以及萨哈林—伊豆经向带和勘察加经向带等等,都是亚洲的巨 型经向带。
  此外,亚洲还有受扭动构造体系控制的山脉,它们是地壳运动水平挤压 力不均衡时,由旋转扭动作用形成的。扭动构造体系型式甚多,如分布于东
经 105°以东至濒太平洋地区,主体走向为北北东的三条巨型隆起带和三条 巨型沉降带,它们主要受新华夏构造体系的控制。而阿尔泰山、祁连山等、 蒙古西北的大湖区和西伯利亚南部的库兹涅茨谷地、巴尔喀什盆地、楚—伊 犁盆地、费尔干纳盆地以及我国的塔里木、准噶尔和柴达木等盆地,这些北 北西向和北西向的隆起带和沉降带,主要受河西系和西域系构造体系的控 制。脊柱位于东经 60°附近的欧亚山字型和伊朗—土耳其山字型构造和东托 罗斯—札格罗斯之字型构造也是扭动构造体系的一种。东南亚的班达海旋卷 构造是在亚澳之间发生水平扭动而形成的。班达海是一个旋涡中心,其周围 的岛屿构成环状、半环状旋扭层,这也是扭动构造体系的一种型式。
77.前寒武纪时的亚洲是个什么样子?
  前寒武纪时的亚洲远非今日的面貌,当时仅不过是几个被大地槽带所分 隔的陆台而已。前寒武纪时亚洲最早形成的比较坚硬而稳定的陆台有:
(1)西伯利亚陆台。也叫安卡拉古陆,位于西伯利亚中部,在叶尼塞河
和勒拿河之间。其北部和东南部分地区,现在还有太古代的结晶岩露出地表; 在中部和南部大部分地区,地表盖有古生代和中生代的沉积岩层,一般作水 平状的分布。
(2)中国陆台。主要位于中国东部并包括朝鲜半岛、苏联的滨海区一带。
太古代的结晶岩层露出地表;有些地方,地表有后期岩层覆盖,有的还有后 期褶皱。塔里木盆地,也是中国陆台的一部分。
(3)印度陆台。它占有印度半岛和斯里兰卡岛,除印度半岛西部地表有
广大面积的喷出岩外,其余大部分由太古代结晶岩所组成。
  (4)阿拉伯陆台。阿拉伯半岛也是一个陆台,半岛西部有太古代的结晶 岩层露出在外;北部和中部表面有中生代岩层;东部表面有第三纪岩层;但 下部则都是太古代岩层。
以上是亚洲大陆在前寒武纪就已经造成的几个古陆块,南面的印度和阿
拉伯陆台,当时同澳大利亚和非洲的古陆块是合在一起的,名叫南大陆,也 叫冈瓦那古陆。亚洲的前寒武纪陆台,具有一般的共同特征。它们都是较为 稳定的地区,在这里地壳升降运动的幅度不过几百到几十米;在陆台上褶皱 几不存在,岩浆作用也很微弱,喷出岩的成分很均匀,多为玄武宕。同时在 地壳变动中,陆台也有缓慢的震荡运动,而且是在每次地壳变动的前半期主 为沉降,后半期为隆起,结果在陆台上就形成了凸起和凹陷。
  在前寒武纪,有三个大地槽将上述各陆台分割开,即介于西伯利亚陆台 与俄罗斯地台之间的乌拉尔—西伯利亚大地槽带,介于西伯利亚陆台和中国 陆台之间的东西伯利亚大地槽,介于中国陆台和古代冈瓦那大陆之间的特提 斯海大地槽带。这些大地槽带具有和陆台相反的特性。地槽是地壳运动很显 著的地区,地壳升降幅度可达 1.2~1.5 公里,而且升降的对比很明显,岩浆 活动、褶皱运动和断层运动也都很活跃。
78.加里东运动对亚洲大陆的形成有哪些影响?

  早古生代包括寒武纪、奥陶纪和志留纪,在这一阶段中所发生的构造运 动统称为“加里东”运动,这一时期也叫加里东构造期。
  寒武纪时最主要的地壳变动为升降运动。自下寒武纪开始海侵,中寒武 纪海侵达到最高峰,海水侵入阿拉伯陆台和印度陆台的北部;到上寒武纪时, 由于有些地方陆地开始上升,故海水面积相对缩小,特别在西伯利亚陆台。 寒武纪时,亚洲各大地槽带都沉积有砂岩和石灰岩等地层。志留纪时,在陆 台区和中央哈萨克斯坦等大地槽区,有大规模的海侵。整个寒武纪和志留纪 末期以前,亚洲陆台基本上是沉降时代和海水侵入时代,这是加里东运动的 前半期。
  志留纪末泥盆纪初,亚洲在很多地区发生了褶皱运动。在原来的许多大 地槽中,发生了大规模的海水后退,形成众多高山。这一阶段是加里东运动 的后半期,亦即造山时期。贝加尔湖沿岸诸山、东萨彦岭、西萨彦岭、叶尼 塞山脉、库兹涅茨阿拉套山、阿尔泰山、唐努乌拉山、杭爱山以及我国华南 的加里东褶皱带,都是这一阶段形成的。至此,亚洲原有的地槽缩小了,而 陆台却扩大了。
79.海西运动对亚洲大陆的形成有哪些影响?
  海西构造期,包括泥盆纪、石炭纪和二迭纪。当加里东运动因褶皱造山 而终结后,即转入整个地壳比较稳静的泥盆纪,这时没有褶皱运动,只有升 降运动。因此在加里东造山带上,形成了许多陷落盆地群,如库兹涅茨盆地、 米努辛斯克盆地。在这些盆地里,后来都沉积有泥盆纪、石炭纪和二迭纪地 层。泥盆纪末期,海侵现象又为陆地上升所代替,但到下石炭纪时,在大地 槽和地台上,又有大规模的海侵,一直延到中石炭纪,这一时期为海西运动 的前半期。
中石炭纪开始海退,接着在中石炭纪和上石炭纪之间,就开始了海西褶
皱运动。这个造山运动在二迭纪结束,从石炭纪末到二迭纪,为海西运动的 后半期。海西运动形成的山脉主要有乌拉尔山脉和哈萨克斯坦、蒙古、长白
—兴安褶皱带、秦岭—昆仑褶皱带、祁连山、天山等。海西褶皱运动,将俄
罗斯地块和西伯利亚地块连接起来,这样就形成了亚欧大陆的雏形。至此, 亚洲大陆的面积又一次扩展,而地槽却又一次缩小了。
海西构造期形成的山脉和加里东构造期形成的山脉都可称之为旧褶皱
山,由于山脉硬化较早,久经侵蚀,地势已大为降低;而今日的地形,主要 是阿尔卑斯期以后所隆起的山块。
80.阿尔卑斯运动对亚洲大陆的形成有什么样的影响?新构造运动
对亚洲的地貌影响如何?
  阿尔卑斯构造期包括整个中生代和新生代,其中包含两个褶皱运动,即 太平洋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
  太平洋运动(印支运动)是中生代的地壳运动,也叫旧阿尔卑斯运动。 在我国发生在二迭纪的叫印支运动,发生在侏罗、白垩纪的叫燕山运动。太 平洋运动形成的山脉主要有维尔霍扬斯克山脉、科累马山脉、外贝加尔东部 山脉、锡霍特山脉、中南半岛东部山脉以及喀喇昆仑山脉、闽浙太平洋褶皱 带等。经过这次运动,除喜马拉雅地槽等个别地区外,海水都退出了大陆, 分散的陆块联结起来,一些古生代褶皱带,在印支运动中重新活动,普遍发 生基底褶皱。从此,亚洲山地地形占了优势。
喜马拉雅运动也叫新阿尔卑斯运动,主要为新生代第三纪的褶皱运动,

其褶皱期自白垩纪到晚第三纪,形成了世界上最年轻、最雄伟的山脉。它分 成两带,一为喜马拉雅—阿尔卑斯褶皱带,西起小亚细亚半岛,经高加索、 伊朗、西藏、中南半岛西部、安达曼群岛和尼科巴群岛,并通过苏门答腊、 爪哇岛与另一带—东亚岛弧带相接。东亚岛弧带,北起科里亚克山脉,向南 经勘察加半岛、千岛群岛、萨哈林岛(库页岛)、日本列岛、硫球群岛、台 湾岛,直至菲律宾群岛。
  第三纪造山运动的结果,亚洲大陆已接近现在的形态。西藏和横断山区 发生强烈的块状上升,形成世界上最大的高原。随着青藏高原的上升,柴达 木断裂下陷,形成为大型山间盆地。许多旧褶皱带,如阿尔泰山、天山、秦 岭等也有强烈的线状隆起和断裂。
  第四纪初期以来,亚洲各地升降运动仍在继续,这就是新构造运动,隆 起和沉降对亚洲巨地形的形成有重大意义。喜马拉雅山与青藏高原以及云贵 高原在第四纪至少升高了一、二千米,现在喜马拉雅山每年仍以 1.8 厘米的 速度上升着。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红海以及贝加尔湖和死海地沟 等,都是第四纪以来由沉陷而成的。
81.亚洲的北部和南部在地形上各有哪些特点?
  亚洲北部,包括西西伯利亚低地、中西伯利亚高原、哈萨克丘陵和土兰 平原四部分,这是一个以平原为主的地形组合区。其中土兰平原面积约 150 万平方公里,大部海拔不及 100 米,且有不少地面低于海平面。第三纪以前, 本平原尚被古地中海所淹没,因此在海面褶皱基底上覆有第三纪中新世以前 的海相沉积,中新世以后始成为陆地。由于气候干燥,大部分为风沙吹积的 沙丘,卡拉库姆沙漠和克齐尔库姆沙漠,是中亚的两大沙漠。西西伯利亚平 原,属于海西褶皱的沉陷区,在古老的基底上,平辅着侏罗纪、白垩纪和第 三纪地层。这是一个面积约 260 万平方公里、大部分海拔不到 100 米的大平 原,鄂毕河流贯其中,地面泽沼甚多。在第四纪时因受大陆冰川影响,本区 河流曾南流入咸海和里海;冰期以后,土尔盖古海峡地区隆起而成为分水岭, 使本区河流改向北流,今在土尔盖谷地仍有古河道遗迹。中西伯利亚高原是 一个海拔在 600~700 米以下的台地,上有丘陵分布。哈萨克丘陵是一个久经 侵蚀的古老低山和分布着盐沼和沙丘的单调台地,海拔一般仅 300~500 米, 表面比较平坦,只有个别起伏和悬崖。
亚洲南部,包括阿拉伯台地、德干高原、中南半岛中部高原(又名掸邦
高原),以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印度河—恒河平原,是一个以台地为主的 地形组合区。阿拉伯台地和德干高原都是古老地块,地势均向东倾斜,其西 部海岸都有陡崖,两者的西北部也都有大面积熔岩喷发。阿拉伯台地,自寒 武纪以来,几乎没有受到褶皱变动,因此在古地质时代所形成的沉积岩层, 都能保持平整,仅具有近于水平的单斜构造。台地整体比较单调平坦,由于 气候干燥,无常流河,故多干谷,中、南部沙漠广布。德干高原,由于侵蚀 较大,故表面有较大起伏。掸邦高原,海拔高约 2,000 米,岩溶地貌发育,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印度河—恒河平原,都是河流的 冲积平原,在构造上同属于新褶皱山脉前渊地带,是海湾的一部分,前者属 于波斯湾的一部分,后者的前身是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的一部分。以后由于 河流的冲积,平原不断外伸,形成今日地势低平的冲积平原。美索不达米亚 平原海拔多在 200 米以下,印度大平原在印度河与恒河之间的分水岭,海拔 也不过 240 米。

82.亚洲中部和东部在地形上各有什么特点?
  亚洲中部位于北部平原和南部台地之间,东达太平洋岸,西至小亚细亚 半岛,面积广大,约占全洲总面积的二分之一以上。这是一个以山脉和高原 为主的地形组合区。帕米尔山汇为各大山系会合区,兴都库什山系与苏来曼 山系等由此向西围成伊朗高原,向西复合为亚美尼亚山汇,再西分为克罗卢 山脉和托罗斯山脉,并围成安纳托利亚高原。由帕米尔山汇东延的山脉分为 四支:一为喜马拉雅山系,向东南延伸到马来群岛;二为昆仑山系,又分阴 山、秦岭、南岭三支;三为天山山系;四为阿尔泰山系,并由萨彦岭向东北 延伸至科累马山脉。在亚洲中部高山山系之间有许多山间陆块,其隆起者为 高原,沉降者为盆地。主要高原有安纳托利亚高原、伊朗高原、青藏高原、 蒙古高原等;主要盆地有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等。各高原和盆地在构造上多为比较稳定和坚硬的陆块,它们之间的山脉则 为地壳运动最活跃的地带。亚洲的古褶皱山脉,因长期遭受侵蚀和断裂,有 的已成断块山块,但新褶皱山脉则仍保持巍峨高峻的雄姿。
  亚洲东部为以华夏向山地和高原为主的地形组合区。本区与新华夏构造 带一致,包括走向北北东的三条巨型隆起带和三条巨型沉降带。隆起带主要 为山地地形,如东南岛弧山地,是第一隆起带,多火山地震;第二隆起带, 即大陆东缘山地,包括锡霍特山、我国东北山地、斜贯朝鲜半岛的山地,直 至武夷山;第三隆起带由朱格朱尔山、大兴安岭、太行山及雪峰山脉组成。 沉降带主要为盆地和平原,第一沉降带由鄂霍次克海、日本海、东海及南海 组成;第二沉降带由布列雅盆地、松辽平原、华北平原、江汉平原和北部湾 等组成;第三沉降带由呼伦贝尔—巴音和硕盆地、陕甘宁盆地及四川盆地等 组成。
83.亚洲的海岸类型同大地构造有什么关系?
  亚洲大陆海岸线长,海岸类型复杂,各类海岸的地域分布与大地构造有 密切联系。
亚洲的太平洋岸属于太平洋型的海岸。这种海岸被一系列深海沟所围
绕,具有极复杂的海岸线外形,有很多岛弧和边缘海,形成大陆东缘的“双 重”海岸。外围岛弧海岸是由大陆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挤压而形成的碰撞 海岸,属于褶皱类型,最不稳定,具有海岸线与构造线平行、山地濒临海岸、 大陆架狭窄等特点。大陆边缘海岸的南北两段,各有不同特征。苏联远东海 岸是由于同海岸平行的山脉构成,缺乏沿海平原,与外围海岸同属一个类型。 我国大陆具有弧状海岸轮廓,其中杭州湾以北除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属山地 丘陵海岸外,绝大部分属平原海岸。沿岸地势平坦,岸线平直,缺乏天然港 湾,沿海以平原为多。杭州湾以南,绝大部分属山地丘陵海岸,山地逼近海 岸,由于构造影响和海浪侵蚀结果,海岸非常曲折,多港湾岛屿。山脉走向 一般都和海岸斜交,有些地区因陆地沉降,河口形成三角湾,如杭洲湾。
亚洲北冰洋型海岸地形的发育过程与大陆的升降运动相联系。沿岸有宽
达 600 公里的大陆架,沿岸岛屿属大陆岛。北部海岸可以奥列尼奥克河口为 界,分为东、西两段不同类型。西段主要为沉降海岸,河流在入海处形成许 多海河湾,是由大陆剧烈沉降而成;在太梅尔半岛沿岸有因受冰川作用形成 的峡湾型海岸。在奥列尼奥克河口以东的海岸,多河口三角洲海岸。
  印度洋型海岸的形成,主要由于板块拉伸的结果,所以也叫拖曳海岸。 其基本特征是海岸线与构造线平行和斜交,高原、丘陵或平原邻近海岸,由
  
于断层作用,沿海有较陡的崖壁,海岸线比较平直。 亚洲的地中海海岸,在爱琴海东岸是与沿岸山脉走向垂直的横海岸;黑
海海岸则是与沿岸山脉走向平行的纵海岸。
84.亚洲矿藏资源的形成与分布和地质构造有什么关系?
  亚洲矿藏资源丰富,它的形成和分布同地质构造有密切关系。北亚大陆 区(即西伯利亚地块)、中轴古陆区(其主体包括塔里木地块和中朝地块)、 南亚大陆区(包括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都是地壳最古老的部分,在寒 武纪以前经过多次剧烈褶皱变动和岩浆活动形成丰富多样的矿床。以后因长 期遭受侵蚀,使古老岩相裸露于地表。主要矿种多为铁矿、贵金属和宝石等。 北亚陆间区(包括乌拉尔山、哈萨克斯坦、天山、阿尔泰山、萨彦岭、 蒙古的中东部、我国内蒙古和兴安岭等地)是古生代地壳运动最剧烈的地区, 成陆以后受流水等外力作用也很强烈,所以本区矿床数量远超过太古地块 区。主要矿种有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和黑色金属。由于古生代中有多次陆地 升降和海水进退,故本区沉积矿床也很多。亚洲重要的煤、岩盐、铜、铅、
锌、锡、钨、锑等矿床多分布在本区。 南亚陆间区和濒太平洋地带,是近期上升的年轻的褶皱山系,并广泛存
在岩浆侵入和火山活动,形成了中生代和新生代矿床。主要矿种有石油、天 然气、金、银、铜、铅、锌、锡、汞、锑、铬、镍、硫磺等。
总之,内生矿产多与地壳深部岩浆活动有关,它们是在发生造山运动和
岩浆活动时期形成的。侵入岩的性质不同,所形成的矿藏也不一样,如果是 基性侵入体时,则形成重金属矿(镍、铬、铁);若为酸性岩基、裂缝侵入 岩和岩脉时,则常形成有色金属矿(金、银、铜、铅、锌等)。外生沉积矿 的形成,则与隆起带和拗陷带有密切关系,长期遭受侵蚀的隆起带,为沉积 矿床提供某些成矿物质的来源;拗陷盆地则是矿物停积或由生物繁殖形成有 机矿的重要场所。
85.亚洲气候大陆性强烈有哪些表现?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大陆气候强烈,是亚洲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它的具体表现是: 首先,亚洲的广大内陆地区和高纬地区与其它大陆同纬地区气候相比,
具有冬冷夏热、春秋短促、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季节集中、大陆度高等特点。
从下表可以看出,维尔霍扬斯克、雅库次克和赤塔都在亚欧大陆的东侧,而 博多、特 测站 北 纬



东 海拔
经 (米)

亚欧同纬度地区代表性测站的气温、降水比较
气温(℃,上行)和降水(毫米,下行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67 ° 14 ° -2.1 -2.4 -1.0 2.2 6.2 9.9 3.6 12.7 9.4 博多 13 17 ′ 25 ′ 90 72 80 54 49 69 70 97 125 63 ° 10 ° -3.1 -2.6 -0.4 3.5 8.2 11.6 14.7 13.6 9.8 特隆赫姆 115 25 ′ 26 68 67 67 60 48 66 70 78 92 62 ° 129 ° -42.7 -36.6 -23.2 -6.9 6.6 16.1 19.5 15.5 6.3 雅库次克 163 01 ′ 43 ′ 7 6 5 7 16 31 43 38 22 52 ° 113 ° -26.9 -21.4 -11.5 0.2 8.6 16.0 18.2 15.5 7.5 赤塔 685 01 ′ 20 ′ 2 2 5 7 20 51 93 90 51

比尔特 4

12.4 15.5

17.0

16.8 14.3

06 ′

11 ′

69 51

44 49

57 57

78 89 71






隆赫姆和比尔特三地在同纬度亚欧大陆的西侧,它们的气候类型迥然不
同。前三地的共同特点是冬冷、夏暖热、气温年较差大。西伯利亚东北部的 维尔霍扬斯克—奥伊米亚康地区,冬季酷寒,一月平均气温低达-50℃,绝对 最低温度曾达- 71℃ ,成为北半球的“寒极”;七月平均气温在 10℃以上。 维尔霍扬斯克绝对年较差曾高达 101.8℃,是世界上年较差最大的地区。另 外,维尔霍扬斯克、雅库次克和赤塔 3~4 月升温和 10~11 月降温的幅度都 很大,且春温高于秋温,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因此,三地属大陆性气候。 在亚欧大陆西侧相应纬度的博多、特隆赫姆和比尔特,冬温在 0℃左右,夏 季凉爽,年较差仅 15°~18℃,春秋月际变温不超过 4°~5℃,春温低于秋 温,是属于海洋性气候。
  其次,亚洲全境气候要素变化极端,这也是气候大陆性的一个反映。在 亚洲大陆上,有世界上最热、最冷、最湿和最干的地区。例如阿拉伯、美索 不达米亚、伊朗和巴基斯坦与非洲的撒哈拉,同为世界最热的地区,在沙特 阿拉伯内陆绝对最高气温可达 50°~55℃;这里还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地区之 一,沙漠广布,无流区面积广大。印度的乞拉朋齐是世界上的湿角,年平均 降水量达 10,935 毫米。
  亚洲陆地面积广大,内地距海遥远,大陆轮廓完整,又缺乏伸入内地的 海湾;同时本洲又是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削弱了西风环流和大西洋暖湿气
  
流对亚洲气候的影响。根据纬度愈高和距海洋愈远气温年较差愈大的原理, 亚洲广大的内陆和高纬地区的气候与其它大陆同纬地区相比,具有强烈的大 陆性。维尔霍扬斯克—奥伊米亚康地区,地处高纬,冬季受热很少,又位于 亚洲的东北部,很难受到西风暖流的影响。从环流因素上讲,冬季这里是处 在强大的反气旋控制下,剧烈的冷却作用而引起低温;而这里向北倾斜的盆 地和洼地地形,更有利于冷空气的集中和反气旋的发展。因此,使这里成为 北半球最寒冷和世界上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地区。
86.为什么说亚洲季风性气候最典型?
  季风性气候典型是亚洲气候的最突出特征。其具体表现是:(1)季风强 度最大,影响范围最广。亚洲季风影响范围,占有 49 个纬度,包括三种气候 类型—即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其它大陆位于回 归线两侧的地区,多为热带干旱气候;而亚洲,北回归线横贯的南亚的中部 和东南亚的北部,由于受到热带季风的影响,一年中仍有潮湿的雨季,即使 在南亚次大陆,其干旱气候区的面积,也并不大。(2)季风环流有明显的季 节变化。就基本气流来讲,东亚对流层低空盛行风向,冬季为西北、北和东 北季风,夏季为西南、南和东南季风;对流层中、高空,冬季为极地和副热 带西风带分别控制的地区,夏季则受副热带西风带所左右。就盛行气团来讲, 冬半年东亚大陆为极地或极地变性大陆气团所控制,多冷锋和寒潮;夏半年 则主受热带海洋和热带大陆气团的影响,常有台风、雷暴。在气候类型上, 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干冷晴朗;夏季湿热多雨;春季大陆增温快, 空气不稳定,多大风;秋季大陆降温显著,空气趋于稳定,出现秋高气爽天 气。热带季风气候,年分冷、热、雨三季或干湿两季,冷季盛行东北信风, 晴朗干燥少雨;热季晴朗酷热,与冷季同为干季;雨季盛行西南季风,雨量 丰富,天气较热季凉爽。
87.亚洲的季风气候是怎样形成的?
  关于季风的成因问题,有人认为是海陆间热力差异以及这种差异的季节 变化造成的;有人则认为是由行星风带的季节位移所致。我国的一些气候工 作者认为,季风现象是海陆分布的热力作用、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和具体地 形等三因子共同影响下的综合现象。例如印度季风之所以特别显著和稳定, 是由于海陆分布所引起的季风和行星风带的季节变化正好是一致的。冬季印 度在冷高压的南面,又处于信风带的位置上,因此印度东北季风特别稳定; 夏季印度在热低压的南面,又处于赤道槽北移时西南风经过的地方,因此, 西南季风也特别稳定。
由于亚洲是位于地球上最大陆块一亚欧大陆的东部,与面积最大的海洋
—太平洋以及印度洋的紧密邻接,以及高空行星环流的季节变化和青藏高原 的地形作用,遂形成亚洲特有的季风环流系统。冬夏海陆热力差异,引起海 陆大气活动中心(即高低气压活动中心)的季节变化,使季风风向发生有规 律的季节转换。
  冬季,亚洲陆地辐射冷却很快,形成干冷的西伯利亚高压(又称蒙古高 压),在北太平洋面上为冷湿的阿留申低压,二者都非常发育,尤其是前者 势力十分强大,几乎控制全部亚洲大陆。它是大陆反气旋的中心和干冷的极 地大陆气团源地,也是冬季大陆季风的源地。由于冬季副热带高压与大陆高 压连成一片,二者复合,势力强大,成为亚洲大陆冬半年气候的主宰。高压 干冷气流向外吹散,在太平洋沿岸冬季盛行西北风,印度洋沿岸为东北风,
  
这就是东亚和南亚的冬季风,具有晴朗严寒、干燥等冬季高压天气特征。冬 季风为干燥陆风,一般不易降水,但吹到日本的西北风,能形成大风雪。侵 入长江以南地区的暧海变性极地大陆气团,能形成冬春阴暖或降雨天气。青 藏高原,冬季阻挡西风气流,使之分为南北两支,形成北脊南槽的环流形势。 由于高原北面高压脊的存在,十分有利于冬季风的南下,使冬季风影响加强, 造成我国冬季的寒冷气候;而高原南面的低压槽,由于槽前带来大量的暖湿 气流,对我国南方天气气候的影响也很大。又由于高原的阻挡,使高原北侧 的南疆和河西一带,冬季干冷;而南侧印缅一带冷空气活动少,冬季干暖。 青藏高原在冬季又是个冷源,这将加强高原邻近地区的下沉气流,从而也就 加强了冬季季风环流。
  夏季,亚洲大陆为热低压所控制,低压中心在印度西北、伊朗南部和阿 拉伯,且与赤道低压连为一体。这时夏威夷高压西伸北进,势力最强,范围 最大,因此就形成了从北太平洋高压的西部边缘吹向亚洲东部的东南季风。 这就是东亚的夏季风,它是源于热带海洋气团的暖湿气流,夏季时对亚洲大 陆影响最大。亚洲南部,这时由于行星风带北移,赤道低压移到北半球,南 半球的东南信风跨越赤道后转为西南风,这就是南亚的夏季风。当西南季风 到达孟加拉湾再向北推进时,受阻于青藏高原而分为两支:一支沿喜马拉雅 山向西,进而维持了印度西北部的热低压;另一支沿山脉走向,流向我国, 扩大了西南季风对我国的影响范围。夏季时青藏高原对周围自由大气来说是 热源,这必然要加强高原邻近地区的季风低压,从而起了加强夏季风的作用。
88.亚洲的降水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各种气候因素的综合影响,使亚洲的降水有明显的空间差异和季节差 异。亚洲降水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大致从湿润的东南部向干燥的西北部递 减,在中亚和西亚出现最干旱的荒漠地区。(1)马来群岛及其附近,因处于 赤道海洋气团控制下,常年阳光直射或近于直射,温度高、湿度大,年雨量 超过 2,000 毫米。由于太阳直射一年有两次越过赤道南北移动,因此雨量分 配在一年中也有两次高峰,但总的来看,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2)亚洲 东、南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中国东南部、朝鲜半岛、日本群岛和西伯 利亚东部沿海,因受季风影响,夏季多雨,冬季干燥,年降水量从南向北渐 减,多在 600~1,000 毫米之间,是亚洲著名的季风夏雨区。这里个别迎风 山坡,降水特别丰富,如著名的世界湿角乞拉朋齐即在此区。另外,个别地 区,冬季风从海上吹来,又受地形抬升影响,也有很多降水,如日本群岛的 西部、我国东南沿海、中南半岛东部、印度半岛东部沿海等都属冬雨较多的 地区。(3)西伯利亚,面向北冰洋,一般是少雨区域。北亚降水分布,随着 距离大西洋的远近而从西向东递减,西部降水量在 500 毫米左右,其它地区 大部不超过 350 毫米,东北部则减到 200 毫米;但到太平洋沿岸一带,受海 洋季风影响,则降水又较多。北亚气候寒冷,蒸发较弱,冻土广布,虽降水 较少,但仍为冷湿环境。(4)西亚和中亚少雨区。阿拉伯半岛和伊朗高原, 位于东北信风带,降水多在 150~200 毫米以下,甚至有些地区成为荒漠。小 亚细亚沿海及地中海东岸,因受地中海影响,冬季多气旋过境,降水较多, 小亚细亚内陆降水偏少。中亚一般是指苏联的中亚细亚、我国西藏和新疆、 蒙古这一广阔区域,由于离海较远,多为闭塞高原与盆地,且东、南方面多 高山环绕,海风难于深入,因此年降水量较少,一般都在 400 毫米以下,有
的地区甚至不足 100 毫米,内陆有大面积荒漠存在。

  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也影响亚洲降水的季节分配。冬季大部地区盛行 干冷陆风,不易致雨,故降水较少;当冬季陆风经过海面变为湿润气流再登 陆后,受到地形抬升,亦可导致冬季降水;此外,冬季侵入亚洲西部的大西 洋气旋,给西伯利亚的西北部带来降雪,在小亚细亚、伊朗和中亚山麓等地 区,也能形成冬季降水。亚洲夏季盛行海风,加以地形、气旋等影响,极易 引起降雨。西亚系与北非和地中海连续地带,属冬雨区和全年干燥少雨区。 亚洲在降水方面另一个特点,即在某些地区雨量变率很大。如西亚雨量 变率最高可达 55%,印度西北部也在 30%以上,我国淮河以北也超过 25%。 降水变率大的原因,与每年 4~5 月中纬高气压强弱和夏季赤道气团的盛衰有
密切关系。
  89.为什么印度东北的乞拉朋齐成为世界的“雨极”,而西北部的印、 巴边境却成为干燥的沙漠?
  在南亚孟加拉湾北岸的恒河下游和布拉马普特拉河的下游,即印度东北 部、孟加拉国一带,是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区之一。这里由于印度洋上的西 南季风带来大量的水汽,造成 6~9 月的显著多雨时期。乞拉朋齐位于印度东 北部阿萨姆邦,在布拉马普特拉河南侧喀西山地的南坡海拔 1,313 米处。喀 西山地东西走向,长约 250 公里,高约 1,500 米,东端与缅甸西部南北向的 那加山和阿拉干山相接,形成一个宽广的向南敞开的漏斗状谷地。暖湿的西 南季风涌入这个谷地时,被迫抬升,造成惊人的雨量,年平均降水量达到 10,
935 毫米。据记载,在 1861 年曾达到 20,447 毫米,被称为世界的“雨极”
或“湿极”。乞拉朋齐离孟加拉湾约 300 公里,其间是一个地势较为低下的 陆地,雨季时这里因河水溃决,实际上已变为一片湖泽。由于洪水较暖,西 南气流在到达乞拉朋齐之前,先吹拂于积水低地之上,因之饱含了大量的水 汽,使乞拉朋齐降水猛增。而位于喀西山地以北布拉马普特拉河谷底上的高 哈蒂,由于处在背风侧,年平均降水量只有 1,589 毫米。
处在南亚西北部印、巴边境的塔尔地区,冬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
下沉,空气干燥;夏季炎热,形成低压中心,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气候。其 原因从自然因素来说,一是西北来的气流,先经阿富汗、俾路支的干旱高原 再下降到这里,则更加干燥,不易降水;二是沿恒河上溯的气流,在途中也 失去水汽,等到再下降到这里,也难以致雨;三是本区南海岸盛行西风和西 南风,这种气流是来自俾路支高原上的西北气流,经海时间短,吸收水汽少, 同时由于沙漠干热,也不足以兴云致雨;四是这里上层有来自西方的极干气 流的存在,上升气流未达露点,即被干燥气流挟走,因此上升冷却而致雨的 机会极少。而使西高止山形成丰沛降水的西南季风气流,在它的北缘上呈一 簿楔,被上面下降的大陆空气所覆盖,锋面不活跃,逆温现象阻止了对流活 动,因此使这里夏季各月少雨或无雨。

90.亚洲赤道多雨气候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世界赤道多雨气候,都分布在赤道附近,在亚洲主要占有马来群岛大部 和马来半岛的南部地区。亚洲赤道多雨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年 平均气温为 26℃左右,各月平均温度变动在 25°~28℃之间,气温年较差 小,仅为 1°~5℃;日较差虽然大于年较差,但一般也不超过 15℃。年降水 量大都在 2,000 毫米以上,而且年内分配比较均匀,最少月降水量也在 60 毫米以上。一年之中有两个雨峰,出现在太阳直射点两次掠过天顶,热带辐
  
合带两次过境的时候。降水时间以午后为最多,暴雨常伴以雷电,空气中绝 对和相对湿度都很大。
  由于亚洲赤道多雨气候区是处于两大陆(亚洲和澳大利亚大陆)之间的 群岛上,四周又为温暖的海水所围绕,受到海风调节,所以气候上具有海洋 性和季风性特点。在气温年较差上比同纬度的亚马孙平原和刚果盆地要小, 在沿海地带多在 2℃以下,日较差也不超过 10℃。这里气温虽高,但由于破 碎的山地和岛屿的影响,使沿海地区常有海陆风,内陆地区有山谷风,因此 闷热程度比亚马孙平原和刚果盆地也小得多。降水的季节分配,除了如上面 指出的一般特征外,因受亚、澳两大陆季风风向转换的影响,有的地区雨峰 不一定在春分和秋分,而是发生在季风盛行期。
  亚洲赤道多雨区也是对流性暴雨最多的地区之一,但分布并不普遍,如 新加坡年平均雨日为 177 天,其中对流性雷雨天气只有 56 天;爪哇的茂物雷 雨天数每年达到 332 天,有“雷都”之称。
附: 几 个 测 站 的 降 水 量
测站纬度东经海拔
(米)降 水 量 (毫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哥打巴鲁 06 °
10 ′ N 102 °
17 ′
5
178
59
108
92
101
130
153
180
2 关丹 03 °
47 ′ N 103 °
13 ′
16
353
173
173
170
228
185
193
166
2 新加坡 01 °
18 ′ N 103 °
05 ′
10
285
164
154
160
101
127
183
230
1 马辰 03 °
27 ′ S 114 °
45 ′
20
333
362
317
257
257
162
148
104
1 万隆 06 °
53′S 107 °
36 ′
791
248
251
255
239
153
86
103
97
1 苏腊巴亚 17 °
13 ′ S 113 °
43 ′
3
278
298
213
131
110
55
39
24 古邦 10 °
10 ′ S 123 °
40 ′
108
341
395
169
83
21
22
24
2 巴东 00 °
53 ′ S 100 °
21 ′
3
355
274
327
412
299
245
246
337
3


9

























91.亚洲的亚热带地区可分为哪几种气候类型?各有什么特征?
  亚洲的亚热带,在世界各大洲中范围最广,它从太平洋岸延伸到地中海 滨,呈一东西长达 10,000 公里、南北宽约 700 公里的广阔地带。由于地理 位置、海陆影响、地形结构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使亚洲的亚热带气候又可分 出几个不同的类型,从西向东为地中海式气候、伊朗型气候、高山型气候和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式气候主要分布在小亚细亚半岛(其内陆除外)、地中海沿岸和
伊朗高原西缘。它的特点是冬季温和多雨,夏季晴朗、炎热、干燥。 伊朗高原的气候为半干旱草原和干旱沙漠的伊朗型气候。伊朗高原主要
是由边缘山脉围绕着的山间高原与盆地,夏季不如印度和阿拉伯等地区酷
热,但在本区南部低地也可达 30°~32℃,最高达 40~50℃;冬季又不如中 亚地区寒冷,多在 5°~10℃之间。在降水方面,由于本区西接地中海式气 候区,冬季受地中海极锋上气旋活动的影响,降水较多;夏季由于印度低压 影响,本区多吹北风,因而不易降雨。降水量的分布西部较多,札格罗斯山 脉西南坡和厄尔布尔士山脉北坡年较水量可达 500 毫米,而内部尚不足 100 毫米,成为荒漠地带。
  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的气温、降水等随地势高低而呈垂直变化,形成 了高山型气候。如青藏高原虽与伊朗高原纬度位置相同,但因地势高耸,气 温很低,而具有高原寒漠、草甸、草原景观。喜马拉雅山脉,由于地势高峻 也形成了从山地亚热带至高山冰雪带的典型亚热带高山垂直气候带结构。
  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南岭以北,青藏高原东缘以东以及日本群岛南部 和朝鲜南部一小部分,属于大陆东岸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这里四季分明, 且冬夏长短大致相等。冬夏季风交替明显,冬季风是由大陆内部吹出的寒冷 气流,风势很强;夏季风是由海洋吹向大陆的高温多湿的气流。本区冬冷夏 热,若与世界同纬度地区相比,都显得比较突出,如以纬度较低的上海(31
  
°12′N)同纬度较高的贝鲁特(33°49′N)、亚特兰大(33°39′N)相比, 一月平均气温比后者低,而七月的平均温度又显得较高。本区夏季多雨,这 与西岸的地中海式气候相比,恰成鲜明的对照。六、七月有梅雨,九、十月 沿海一带又有台风雨;冬季在大陆高压南伸的前方,高空有南支急流通过, 气旋过境频繁,云雨也较多。因而本区降水量比较丰富,长江中、下游一带 可达 1,000 毫米左右,而迎风山坡更丰富,如牯岭可达 2,529 毫米。
92.亚洲的水系分布有哪些主要特征?与地形、气候有什么关系?
  由于亚洲面积广大,地形结构独特,气候复杂,使亚洲水系发育和分布 也具有显著的特征。
  第一,水系结构呈辐射状。亚洲的地形结构是中部高四周低,青藏高原 和帕米尔高原耸立于中南部,亚洲的大部分山脉都从这里分散出去。因而亚 洲水系分布受地貌结构的制约,也呈不匀称的辐射状;并以荒漠为中心,由 帕米尔高原、阿尔金山脉、蒙古高原东缘、阿尔泰山山脉、哈萨克丘陵、土 尔盖高原以及伊朗高原南缘的山脉,围成广大的内陆水系。内陆流域外围是 外流水系,由朱格朱尔山、外兴安岭、雅布罗诺夫山脉、萨彦岭、哈萨克丘 陵等围成的向北冰洋倾斜的北冰洋流域;大兴安岭、横断山脉以东,为太平 洋流域;喜马拉雅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和托罗斯山脉以南,属印度洋流域。 另外,还有少数短小河流分别注入黑海和地中海。
第二,长河数量多。亚洲区域辽阔,许多河源远离海洋,形成长河。流
程在 4,000 公里以上的河流共七条,鄂毕河(5,570 公里)、叶尼塞河(5,
940 公里)、勒拿河(4,270 公里)是北冰洋流域的最长河流;黑龙江(4,
350 公里)、黄河(5,464 公里)、长江(6,300 公里)、湄公河(4,500 公里)是太平洋流域的大河。就是中亚的内陆河锡尔河(2,991 公里)也比 欧洲的多瑙河(2,860 公里)长一些。
第三,内陆流域广大。亚洲内陆流域面积约为 1,770 万平方公里,占全
洲总面积的 40%,这个比率在世界各大洲中仅次于澳大利亚。所以形成广阔 的内陆流域,主要是受地形和气候影响的结果,同时,与第四纪地质史也有 密切关系。内陆水系多分布在中亚、西亚闭塞的山间高原、盆地与低地,这 些地区多是年降水量小于 300 毫米的干燥荒漠和半荒漠地带。亚洲地域辽 阔,干旱的内地距海遥远,也是内陆流域面积广大的原因之一。第四纪大冰 期后,鄂毕河、叶尼塞河改道北流,过去向南流的旧河道逐渐干枯,成为遗 迹,促使中亚地区向干燥的内陆荒漠转化。
93.亚洲北冰洋流域的大河都具有哪些水文特征?
  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是北冰流的大河。鄂毕河由发源于阿尔泰山 的比亚河和卡童河汇成,注入喀拉海的鄂毕湾,全长 3,676 公里;若以额尔 齐斯河为源,总长为 5, 579 公里,流域面积为 248.5 万平方公里。叶尼塞 河由源自西萨彦岭的两条山地河流—大叶尼塞河和小叶尼塞河汇合而成,注 入喀拉海的叶尼塞湾,全长 3,354 公里;若从注入贝加尔湖的色楞格河的源 头算起,全长达 5,940 公里,流域面积为 259.9 万平方公里。在苏联的河流 中,它的水量和集水面积均占首位。勒拿河源出贝加尔山脉西坡,长 4,270 公里,流域面积 242.5 万平方公里,其长度与流域面积在苏联河流中仅次于 叶尼塞河和鄂毕河,居第三位。
  北亚大河都发源于蒙古高原北侧山地,每当春夏冰雪融化时,河流水量 非常丰富。叶尼塞河在克拉斯诺雅尔斯克附近,年平均流量是 2,900 立方米
  
/秒,但在春汛时,最大流量达到 29,300 立方米/秒。鄂毕河在春汛时,上 游部分(巴尔瑙尔附近)通常有两次水位和流量的升高,第一次在四月末, 由于平原的融雪所引起;第二次从五月末到六月初,那时高山积雪开始融化。 勒拿河春汛时,通常有两次涨水,第一次发生在五月下半月,水位最高,主 要是由融雪形成的;第二次是由雨水造成的,发生在六月。
  北亚河流的结冰期都很长,东西伯利亚更长,可达 6~9 个月;雅马尔半 岛河流结冰期达 7 个月;雅纳河下游在九月底封冻,到次年五月底才解冻。 西伯利亚的河流由于自南向北流,各河上游融冰在先,下游解冻在后,每当 春季上游河冰融化时,下游因尚未完全解冻而导致冰水泛滥,使下游两岸多 沼泽。
94.里海有哪些特点?
  里海是亚欧两洲交界处的一个大海迹湖。在地质年代里,它曾同咸海、 亚速海、黑海、地中海联在一起,到第三纪时,由于阿尔卑斯—喜马拉雅褶 皱带的形成,最后才与地中海、黑海分开。
  里海有许多特点:(1)面积广、容积大、水位变化剧烈。里海是世界上 面积最大的湖泊,1929 年,连同岛屿在内面积为 42.2 万平方公里,但到 1970 年已缩至 37.1 万平方公里,仍居世界第一位;其水位也从 1830~1929 年的
-25.5 米,降至目前的-28 米,平均水深 180 米;湖水总容积为 7.6 万立方公
里。(2)湖水盐分高。里海同咸海、巴尔喀什湖东部、死海等都是世界著名 的咸水湖。里海水含盐量平均为 13‰,比大洋盐分低得多,但所含的硫酸盐 远高于大洋,因此,里海水既咸又苦。里海含盐量分布不均,北部湖水较浅, 又有伏尔加河等大量淡水注入,含盐量较低,多淡水鱼;东岸因与沙漠为邻, 又无淡水注入,故湖水盐分很高,有大量石膏和食盐沉淀。(3)多狂风巨浪。 里海的波浪很大,几乎与黑海的波浪相当,只是比较短和急。在巴库和克拉 斯诺伏斯克之间的开阔湖面上,常发生高达 4~6 米的波浪。吹南风时,巨大 的波浪,从里海南部和中部的广阔地段进入浅水地段后,波浪缩短,变得险 急。这时若暴风改变了方向,北风成了自己的波浪系统,它迎击南风吹来的 波浪,于是产生了危险的激浪。(4)有典型的海洋生物。里海有多种多样的 自然资源,除沿岸有丰富的矿产(石油、盐类等)外,湖内有丰富的鱼类和 海兽。这里有导源于北冰洋的海豹、鲑鱼和
里海的含盐量及盐分构成
含盐量
(‰)盐分构成(%) 盐碳酸硫酸盐氯化物里 海 12.9 1.24 30.54 67.90 世界大洋 35.0 0.21 10.34 89.45



若干种甲壳纲的动物,它们是在冰川时代从北冰洋游入里海的。这些移
居的生物至今还保存着它们得自北极同类的特征,如鲑鱼在冬季繁殖,海豹 在北里海冰块上生育。此外,里海也拥有地中海型的生物,即在里海同黑海 分开前,它们从库马—马内赤低地流入里海的。大叶藻类和鸟哈科软体动物, 鱼类中的银汗鱼、海生杨枝鱼、虾虎鱼等,都选择盐分很高的地方生活,这 也证实它们是来自海洋的动物。
95.贝加尔湖和死海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贝加尔湖是个构造湖,为一东北西南向的断层地堑,形状狭长,湖长 636 公里,最宽处几达 80 公里,面积 3.15 万平方公里,是亚欧大陆最大的淡水 湖。湖面海拔 462 米,但湖水最深处达 1,620 米,成为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由于贝加尔湖有色楞格河等流入和安加拉河流出,因此它是一个有出口的淡 水湖,湖水矿化度很低,宜于饮用。湖水面积广大,对附近的气候也有显著 的调节作用。贝加尔湖的生物界具有多样性、特殊性和古老性的特点。在湖 中生活着 1,800 种生物,其中有 1,083 种是特有种,例如贝加尔湖海豹、
81%的鱼类和甲壳类动物、软体动物等,都是本湖特产;又由于该湖未受第 四纪冰川覆盖,故仍保留着第三纪淡水动物,并发育成许多新种。
  死海也是个构造湖,死海地沟是东非大断裂带的延续部分。死海狭长而 深,南北长有 75 公里,东西最宽处仅 16 公里,面积为 1,000 平方公里。湖 面比地中海海面低 392 米,而湖底更比地中海低 792 米。死海虽有约旦河注 入,东南还有哈萨河流进,每天由河流注入的水量为 400~600 万立方米,但 由于这里的气候干燥炎热,蒸发量异常巨大,这个没有出口的湖泊非但不能 使水面上升,反而有不断缩小之势。据研究,在地质时期,死海水面比现在 要高出 200 米,它的南北长度达 320 公里。死海的水含盐量很高,一般为 250
‰,每公升湖水含盐 227~275 克,在 110 米深处,可达到 327 克。因此,死 海成了一个“大盐库”,据说所蕴藏的盐量足够全世界 40 亿人食用 2,000 年。此外,湖水里还有几十亿吨的钾盐、硫酸镁、溴、碘和其它许多有用的 化学元素。死海湖水的盐类含量高,比重也大,一般为 1.172~1.227,比人 体比重(1.021~1.097)大,因此,人在水面上躺着也不会下沉。
96.亚洲有哪些主要自然植被和土壤类型?在分布上有什么规律?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亚洲植被与土壤类型组成及分布规律直接受现代自然地理因素影响。广 大完整的面积,起伏极端的地形,尤其是多种多样的气候,是亚洲具有多种 多样植被和土壤类型的主导因素。在森林植被土壤中,主要有亚寒带针叶林
—灰化土、温带落叶阔叶林—棕色森林土、亚热带常绿林—红壤和黄壤、热
带季风林和热带雨林—砖红壤化红壤和砖红壤;主要的草原植被土壤中有温 带森林草原—灰色森林土、温带草原—黑钙土和栗钙土;在荒漠植被土壤中, 主要有干旱荒漠—荒漠土和灰钙土、半干旱荒漠草原—棕色草原土、高寒荒 漠—寒漠土;此外,还有北亚的苔原—冰沼土等。
由于生物、气候都是重要的成土因素,因此,亚洲植被和土壤的分布规
律具有很大的一致性。分布在亚洲北部的是发育最年轻、种类较简单的植被 和土壤类型,如苔原—冰沼土、针叶林—灰化土,它们受泛北极植物区系自 然历史因素的制约,只有较短的历史。分布在亚洲南部是发育历史悠久、种 类非常复杂的植被和土壤类型,如热带季风林和热带雨林—砖红壤化红壤和 砖红壤。它们是受古热带植物区系自然历史因素的制约,发育都很古老,特 别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迄今还保存着第三纪的风化壳和古土壤。在我国东 部亚热带地区,零星分布着由白垩纪和第三纪的残遗树种所形成的森林(如 鄂西的水杉、浙江的小片银杏等)。
  以亚欧大陆整体来看,植被土壤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尤其是在大 陆偏北的平坦地区和从北亚经东亚至南亚一带,纬向地带性表现最明显。前 者从北到南依次出现苔原—冰沼土、针叶林—灰化土、森林草原—灰色森林 土、温带草原—黑钙土和栗钙土、荒漠草原—棕色草原土、干旱荒漠—灰钙
  
土和荒漠土;后者从北到南依次出现苔原—冰沼土、针叶林—灰化土、温带 落叶阔叶林—棕色森林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和黄壤、热带季风林— 砖红壤化红壤、热带雨林—砖红壤。这种纬向地带性变化,既反映热量变化, 也反映干湿变化。如森林的南北演替,主要由于热量变化;从森林到草原到 荒漠的演替,主要由于干湿变化所致。
  上述纬向地带分布,受到海陆位置、大气环流、构造地形等非地带因素 的影响,使气候的干湿状况和植被土壤的分布,在亚欧大陆表现为从东西两 边沿海向大陆中部有规律的演替。例如,在秦岭以北的东亚中纬度地带,自 东向西降水逐渐减少,植被土壤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递变,植被依次为森林、 森林草原、草原、半荒漠、荒漠等。
  亚洲中部多高大山脉和高原,由于山地的高度变化,引起生物、气候的 垂直变化,打乱了植被土壤的水平分布规律,而形成植被土壤类型的垂直带 结构。各个山地由于所在纬度和受山脉走向、坡向、海拔高度的影响不同, 垂直带数目、类型、分布高度等也不一致,但其基本的植被类型与该山地所 在纬度地带性或经度地带性的植被类型相一致。在北半球,海拔高度相等的 山地,位置愈向北,其垂直带数目愈少;同一个植被带分布的海拔高度,在 一个山地的南坡比北坡高;此外,山地愈高,垂直带谱也愈完整,组成也较 复杂。
97.西伯利亚自然地理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西伯利亚又称北亚,是指亚洲北部的广大地区。西起乌拉尔山脉,东至 太平洋沿岸,南接哈萨克斯坦、蒙古人民共和国和我国东北。东西长达 7,
000 公里,南北宽 4,000 公里。本区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有:(1)极端的
大陆性气候。冬长而严寒,夏短而暖热。极为酷寒而漫长的冬季限制了阔叶 林的生长,因而西伯利亚缺少混交林和阔叶林带。(2)永冻层分布广,它占 有西伯利亚将近四分之三的面积。永冻层的存在也影响西伯利亚自然界其它 许多特征的形成。例如在水文上,永冻层形成了夏季的蓄水层及水分的供给 者;在土壤上,由于永冻层的存在,在过度湿润的地区引起土壤的沼泽化; 另外,从动物界方面来看,永冻层成为掘土动物不可克服的障碍。(3)纬向 自然带特别典型,北极冰原带、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均为世界性自然地 带。北亚南部边缘有或断或续的森林草原和草原,是向南方地理区的过渡地 带。形成北亚地理环境结构的主导因素是反映地带性因素的气候,它的南北 逐渐变化,是形成纬向自然带的根本原因。当然在纬度地带性占主导的北亚, 由于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东西之间也有很大差异。
98.亚洲的农业生产有哪几种地域类型?
  亚洲无论就面积还是人口来说,都是世界上最大的洲,自然条件复杂多 样,开发历史悠久。由于不同的自然、社会、历史和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在 长期的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几种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1)水 田集约化农业。它是亚洲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亚洲 季风气候区域,高温多雨,水热同季,有利于水稻生长发育。水田在耕地面 积中所占比重很高,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稻农种植技术水平较高。这一地区 是世界稻谷主要生产地带,水稻集中分布在平原地区,如我国的长江流域、 珠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中南半岛的红河、湄公河、湄南河和伊洛瓦底江三 角洲地带,爪哇岛,恒河中下游和印度河三角洲等地。亚洲是世界稻米主要 出口区之一,年输出量约占世界总出口量的五分之三以上。中南半岛上的几
  
个三角洲地带水田最为集中,大都是单一水稻种植区和大米出口区。这一类 型地区多以小农个体经营为主,除我国、朝鲜等国外,封建和半封建的土地 关系居于优势。一般来说,我国、朝鲜、日本等国采用精耕细作,单位面积 上投入的劳动量多,化肥施用量较大,单位面积产量名列世界前茅;而东南 亚、南亚的水利化、化学化等水平较低,多靠天收成,单产不高。
  (2)旱田农业。多分布在水田区的周围,年降水量较前区为少,雨量变 率较大,须具备完整的灌溉与排水系统才能旱涝保收。大多数国家多采用分 散个体经营,属集约化水平较低的自给性农业。多种植旱田粮食作物;经济 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等。同时,种植业与养畜业结合较紧密,主要饲养马、 牛、羊、猪等。以我国华北、东北,印度德干高原,恒河中、下游以及日本 的北海道等为代表性区域。(3)游牧半游牧农业。包括蒙古,我国的内蒙古、 西北地区以及西亚的干燥、半干燥草原与荒漠区,同时也包括部分山区和丘 陵地带。主要利用天然草原为放牧场,逐水草而居,放养牛、绵羊、山羊和 骆驼等。畜产品以自给为主,商品率一般不高。水草丰富的“绿洲”地带发 展有灌溉农业,以种植麦类和杂粮为主。(4)种植园农业。为亚洲近代出现 的一种农业地域类型,是在西方殖民者入侵后推行强制政策逐渐形成的。多 为资本主义经营的大农园,一般为外资所控制,生产技术水平较高。主要种 植供出口的热带经济作物,多分布在热带雨林地区。(5)迁移农业。这是一 种原始的农业经营方式,以种植杂粮作物为主,大多同落后的生产力水平相 适应,主要分布在偏远的山区。
99.蒙古在自然和经济上有何突出特点?
  蒙古人民共和国地处我国和苏联之间,没有海岸线和出海口,面积 156 万多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内陆国。全境是高原,平均海拔 1,500 余米,大部分地区多山,许多山峰海拔在 3,000 米以上。由于深居亚洲内陆, 远离海洋,加之地势高亢,群山环绕,故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荒漠草原气 候,其特点是冬长而严寒,夏短而酷热,气温变化剧烈,降水稀少。境内极 端最低和最高气温曾分别达—50℃和 40℃。冬季时蒙古高原北部形成高气压 中心,是亚洲季风气候区“寒潮”的源地之一。霜冻期较长,生长期短,一 般只有 100 天左右。气候干燥少雨,年平均降水量仅 200 毫米。整个蒙古高 原上草原、戈壁和沙漠广布。干旱和风暴是影响农、牧业生产的两大自然灾 害。由于自然条件的影响,自古以来,蒙古经济即以传统的游牧业为主。畜 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草场和放牧场占农牧业用地的 99%多;畜牧业产值 约占农牧业总产值的 75~80%和出口总值的 80~90%,畜牧业收入占整个国 民收入的一半以上。以养羊为主,次为牛、马、骆驼等的放牧。工业基础薄 弱,部门结构单调,以畜产品加工业最为重要。畜产品是蒙古工业原料和出 口物资的主要来源。
100.为什么朝鲜素有“三千里锦绣江山”之称?
  朝鲜位于亚洲大陆东北部向南突出的朝鲜半岛上。东滨日本海,西临黄 海,北以鸭绿江、图们江同我国为邻,东北一角与苏联接壤,东南隔朝鲜海 峡同日本相望。朝鲜领土由朝鲜半岛和附近的 4,000 多个大小岛屿组成,总 面积 22 万多平方公里。朝鲜半岛南北狭长,直线距离最长 840 公里(约合 2,
100 朝鲜里),东西直线距离最长为 360 公里(约合 900 朝鲜里),而且朝 鲜自然条件优越,环境优美。因此,人们就用“三千里锦绣江山”来赞誉她 的壮丽山河。朝鲜三面环水,背依大陆,正当日本列岛通往亚洲大陆的“天

然桥梁”地带,朝鲜海峡又扼东北亚地区与东南亚海上往来要津,地位十分 重要。朝鲜是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高原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东部。北部盖马 高原地势最高;东部有太白山脉纵贯南北,耸立在太白山脉北段的金刚山, 峰峦秀丽,飞瀑倾泻,林木参天,山间有不少名胜古迹,是著名游览胜地; 半岛西部、南部地势较低平,有一系列冲积平原,较大的有安州平原、平壤 平原、载宁平原、汉城平原等,是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地区。朝鲜河网稠 密,河流从山地奔流而下,通过狭窄的沿海平原,直泻入海,流程短,上游 水流湍急,多瀑布,水力资源丰富。较长的河流有大同江、汉江、洛东江及 鸭绿江、图们江等。朝鲜森林茂密,覆被率高达 70%,葱茏茂密的山林更增 添了大地的锦绣景色。
101.日本群岛自然地理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日本群岛位于亚洲东部边缘,在北纬 31°~46°之间,由北海道、本州、 四国和九州四个大岛及附近 3,900 多个小岛组成,呈向太平洋凸出的弧形列 岛。在第四纪时,由于日本海和台湾海峡的沉降而形成今日的弧形列岛。日 本全部面积为 37.7 万平方公里,其中四大岛为 36 万平方公里。日本群岛的 地理位置,是形成日本这个自然综合体的前提。
  日本群岛在水平地形上的特点是:岛势狭长,海岸曲折,海湾众多,因 而群岛的任何地方离海岸都在 100 公里以内。日本地表崎岖多山,平原面积 狭小,山地和丘陵在群岛的地形中最占优势,据统计,日本国有 75%的面积 为山地和丘陵,其中纯山地即占全国土地的 60%。山地的走向和排列多与海 岸平行,分内外两带,内带位于日本海一侧,主要包括奥羽、越后、飞驒等 较大山脉;外带位于太平洋一侧,主要包括北上、阿武隈、关东、木曾、纪 伊、四国、九州等山脉。日本群岛的平原和低山仅占日本面积的 13%,临近 东京湾的关东平原是本国最大的平原,面积 1.6 万平方公里,海拔仅 50 米, 其前身为东京湾的海底,如今是日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此外,还有 名古屋附近的浓尾平原,大阪、京都一带的畿内平原等。
日本群岛是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一环,素以多火山地震著称于
世。全境火山可分为 8 列,即千岛火山脉、那须火山脉、鸟海火山脉、富士 火山脉、乘鞍火山脉、白山火山脉、阿苏火山脉和雾岛火山脉。其中雾岛火 山脉从九州南部向西南延至琉球群岛,并与台北大屯火山遥相连系。圆锥形 的火山是日本最普遍、最重要的一种型式,富士山是其典型代表,此山原是 一座活火山,已有百余年未见活动,山顶积雪、四时不化,有日本阿尔卑斯 之称。此外还有盾状火山,但不如圆锥状普遍,海拔 1,592 米的阿苏山,即 是一座典型的盾状活火山,火山口至今还常喷出大量的烟气和火山灰。日本 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地震带分为两列,日本海沿岸的称内侧地震带,太平 洋沿岸的称外侧地震带。大地震多发生在外侧地震带,危害性最大的地震区 是在大阪、名古屋和东京附近一带地区。1923 年 9 月 1 日的关东大地震,引 起海啸,死伤 17 万多人。
  日本群岛属温和湿润的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丰 沛。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除本州北部和北海道低于 0℃外,其余均在 0℃以 上;最热月出现在八月,在海洋气团的影响下比较凉爽,平均气温大部分地 区在 20℃ 以上。雨量丰富,年降水量在 800~2,500 毫米之间;以日本海 沿岸和南部沿海最多,年降水量 1,500~2,000 毫米,最高可达 3,000 毫 米以上;濑户内海沿岸和北海道北部、中部降水较少,但也有 700~900 毫米。
  
群岛降水不但丰富,而且季节分配也比较均匀,但每年有两次高峰,一在六 月中旬到七月中旬,为梅雨期;另一次在九月,为热带气旋雨。此外,在日 本海沿岸冬雨较多,而太平洋沿岸则夏季多雨。
  日本河流短小湍急,多峡谷瀑布,水利资源丰富。降水较多,河水丰富, 有较多的河水供工农业生产使用;同时,由于地形崎岖多山,富水力资源, 水能蕴藏量达 5,000 多万千瓦,这对于矿物燃料资源贫乏的日本来说,意义 重大。但日本多数河流的航运价值不大。
  自然植物种类丰富,森林面积很大,热带性植物较多,且与温带性植物 混生,还有许多固有植物,这也是日本自然地理的一个重要特征。由于日本 地貌、气候、土壤复杂,在第三纪中新世以前日本与亚洲大陆相连,使日本 有可能拥有亚洲大陆的一切植物种属;再加上日本没有受到冰河之灾,较好 地保存了古代的植物种属,因而日本列岛植物种类丰富,约有 1,000 个属,
5,500 多个种。日本植物中还有很多特有种,在北海道和奥羽地方还有热带 性植物与温带性植物混生的现象,例如在北海道就杂有热带性的桂树和花椒 树。日本森林面积的比重很大,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 68%。温带针叶林有松、 杉和落叶松;温带落叶阔叶林中主要有栎属、山毛榉属、槭、栗、公孙树等;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为山茶树、樟科、棕榈科等;南部多樱树。
102.日本为什么被人们称为“火山国”和“地震国”?为什么说富
土山是日本国的象征?
  日本是亚洲大陆东缘、太平洋西北部的一个岛国。由于日本列岛正处在 环绕太平洋的褶皱带上,地壳极不稳定,因此,多火山、地震成了日本地理 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全国共有 8 个火山带,200 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几占 三分之一;火山喷出物掩盖着日本四大岛的四分之一土地。可谓火山遍布, 故被称为“火山国”。阿苏火山曾多次喷发,其火山口南北长达 27 公里,东 西宽 18 公里,周围长 114 公里,口壁相对高度达 900~1,100 米,是世界上 最大的火山口,至今还常喷烟。日本的火山以富士火山带为中心,向各方延 伸。富士山为日本的最高峰,海拔 3,776 米。据记载,历史上已喷发过 20 多次,最后一次是在 1707 年,现在仍有喷气现象。“富士”一词原是日本土 著民族的语言,意为“火之山”,说明他们见过这座火山喷发的情形,所以 给这座山起了“富士”的名字。富士山是一座形状优美的圆锥形山体,山顶 终年积满白雪,日本人称为“万年雪”,山间有瀑布、温泉,山的北麓有著 名的“富士五湖”,春天樱花盛开,湖水碧绿,雪峰皑皑,湖光山色交相辉 映,风景十分优美。日本人民把富士山称为“圣岳”,他们总是把美好的愿 望和理想同这座雄伟秀丽的富士山联系在一起,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作家、 诗人、画家歌颂和描绘它的壮丽景色,也不知有多少神话故事都以富士山来 作题材。富士山闻名世界,日本人民崇敬它,成了这个国家的象征。
  日本也是一个有名的“地震国”,公元六世纪就有地震记录。全国每年 平均有一万多次地震,有感地震平均每天约有 4 次,五级以上的大地震在近 百年中发生过 100 多次。火山和地震对日本来说,首先是带来破坏力极大的 自然灾害,但另一方面也促使日本人民因地制宜、趋利避害地利用和改造自 然。
103.为什么资源贫乏的日本战后经济能够获得迅速发展?
  日本国是个国土面积较小的岛国,国内资源贫乏,能源和矿产资源等主 要依赖国外进口。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经济又受到严重破坏,1950 年其
  
工业产值仅占资本主义世界的 1.4%。但是经过短暂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其国民生产总值和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于 1952 年和 1955 年就 已分别恢复到战前的水平。之后经济发展很快,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 率在五十年代达 22.8%,六十年代达 11.1%,七十年代为 5.3%,这些都显 著高于同时期美国与西欧各国的发展速度。其中 1955~1973 年是日本经济高 速增长的时期。到六十年代末,日本就已成为除美国和苏联之外的世界第三 经济大国。1979 年其国民生产总值达 9,739 亿美元,已接近苏联 10,855 亿美元的水平,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大大高于苏联,为苏联的 2.1 倍。1980 年底,日本黄金外汇储备为苏联的 4.9 倍。日本工业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 的比重已从四十年代的 1.2%上升到八十年代初的 10%。与此同时,日本外 贸的出口值也增长很快,成为仅次于美国和联邦德国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国。 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受制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 又在具体的、特定的国内外条件下出现的。从国际环境看,五十年代中期到 七十年代中期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大发展时期,世界市场上的石油,工业原 料和农产品产量激增,供应充足,且价格低廉,这为资源贫乏的日本提供了 极为有利的原料条件;同时,战后新独立的国家和其它一些发展中国家为发 展民族工业也迫切要求从国际市场上购买各种机器设备,使日本的工业产品 有了广阔的世界市场;日本利用其它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无暇东顾之机,其经 济势力首先占领东南亚市场,并以此为基础不断扩大其世界市场。国际有利 环境也表现在美国的扶植上。战后初期,美国大量的各种形式的“援助”和 “贷款”成了日本发展经济的重要资金来源;又由于美国侵略朝鲜和印度支 那战争的需要,对日本的军事订货骤增,这对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也 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滋养”,通过发战争财,为日本经济发展积累了资金。 国际有利环境还在于战后适逢世界性第三次科技革命,日本工业设备虽在战 时受到破坏或已十分陈旧,但战后则积极引进欧美先进技术,迅速更新设备, 从而可以更快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日本经济能够顺利发展主要还是取 决于国内条件。首先,日本原有经济基础较强,战前其经济发展速度就高于 其它资本主义国家。其次,日本一贯重视人材开发,重视教育,充分发挥本 国拥有丰富的、文化科学素质高的人材资源优势,以及工资较欧美国家为低 的优势,使其产品质量高、成本低,从而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第三,日本发挥其地理环境和地理位置优势,也是其经济发展的重大动力。 尤其利用岛国位置和太平洋沿岸的优良港湾,填海造陆,新建大型工业基地, 挖筑深水港,广建专业码头,使大型油轮、矿料专用船等能长驱直入,为以 低运费从国外大量运入所需的原材料、燃料,大量输出工业制成品提供了方 便条件,这对日本这个加工贸易型国家是至关重要的。第四,一般认为,日 本人民生活勤俭,储蓄率极高,为国家经济发展积累了资金,也促进了本国 的经济发展。第五,战后日本军费开支少(仅占其财政支出的不到 1%), 有利于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发展经济。此外,战后初期,日本在政治、经 济上进行了一些改革,政治局势比较稳定,历届政府对科学管理经济的重视, 各项开发经济政策的实施以及公共设施的修建等等,都有力地推动了日本经
济的迅速发展。
104.战后日本的产业结构有何重大变化?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是与它的产业结构变化密切相关的,战后日本经济 的发展是在其产业结构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实现的。产业结构的变化不仅反映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特点,同时也影响着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和 方向。战后日本产业结构的变化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945~1955 年为恢 复、调整阶段,1956~1973 年为重、化工业化阶段,1973 年以后为向知识(或 技术)密集型工业转变和加强第三产业阶段。战前和战争期间,日本为满足 战争需要,拼命扩大以军需工业为中心的重、化工业,造成第三产业的比重 很低,而逐渐形成了极端依赖军需工业的产业结构。这对战后初期日本经济 的发展方向、产业结构的变化都有着直接的影响。畸形的产业结构成为战后 初期粮食严重不足、生活必需品奇缺、社会服务事业和福利设施极端落后的 重要原因。为了尽快摆脱战后初期的困难处境,日本经济的发展首先从恢复 与人民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农业、轻工业和服务业开始,逐渐改变了产业结构 过于偏向重、化工业的状况。第一产业和轻工业的比重相对提高,这种变化 对于缓和粮食和日用品供不应求的矛盾,克服战后初期的失业问题起了重大 作用。同时,农业和轻工业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也为重、化工业的发展积累了 资金,开辟了市场。1955 年后,日本国内外经济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就国 内条件看,恢复阶段已告完成,各项指标均已接近、赶上或超过了战前最高 水平,整个经济有了相当的基础;就国际条件看,美国已把日本变为自己侵 略和控制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基地,对日政策由控制转为扶植,在资金、技 术、原料和市场等方面给日本以一定的照顾;同时,这一时期由于很多亚非 拉发展中国家刚刚独立,工业基础薄弱,不得不大量出口矿产原料和燃料, 以换取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和设备,这不仅为日本提供了廉价原料和燃料, 而且也扩大了商品销售市场。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垄断资本为攫取高额利润, 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在经济上尽快赶上或超过欧美发达国家,又大力发展和 加强重、化工业。从五十年代后半期到七十年代初,日本基本上实现了产业 结构的重、化学工业化。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第二产业在整个经济中的地位大 大加强,1974 年其净产值在第一、二,三产业中的比重由 1955 年的 30.5% 上升到 40.3%;而第一产业的比重相应由 22.7%下降到 5.2%;第三产业比 重略有提高,由 46. 8%提高到 54.5%。进入七十年代以后,特别是 1973 年以来,由于重、化学工业的急剧发展,一方面造成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大, 使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日益加深;另一方面又引起资源消费猛增,公害大量发 生,使资源与环境问题尖锐化。与此同时,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各种矛盾也 日趋激化,世界石油等原料、燃料相继涨价,供给出现紧张局面,国际垄断 组织间争夺资源的斗争不断尖锐化。而且工业品消费结构出现了新动向,信 息情报产业的电子工业产品的大量需要,新能源的开发,宇航工业及家庭耐 用消费品的需要急剧扩大等等,都要求日本的产业结构作出相应调整与转 换。在新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日本把以大量消费资源、大量产生公害的重、 化学工业为中心的产业结构逐渐转向以知识密集型工业和第三产业为中心的 产业结构。这一阶段日本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继续下降,第二产业的比 重由原来的上升转为稳定,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则继续提高。
105.日本工业的地区布局有何突出特点?
  日本工业分布的最突出特点是临海性。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地 区,尤其是所谓“三湾一海”地区,即东京湾、伊势湾和大阪湾以及濑户内 海沿岸地区。东起东京湾东侧的鹿岛,向西经千叶、东京、横滨—骏河湾沿 岸—名古屋—大阪、神户—濑户内海沿岸,最后直达北九州,长达 1,000 公里,包括京滨、中京、阪神、濑户内、北九州等五大工业地带及其毗连地
  
带,呈东西向的条带状地区,通常称之为“太平洋带状工业地带”。该地带 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24%,但却拥有日本全国人口和工厂数的 60%,工人总 数的 67%以上,工业产值的 75%,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设备能力的 95%,以 及重化学工业产值的 90%以上。特别是战后新建的大量消费原料的资源型工 业,全部分布在这一带,成为临海型工业区的典型代表。太平洋带状工业地 带不仅是日本、也是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区之一。日本工业高度集中在这一带 状地区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日本发展工业的原料、燃料大部分依靠输入, 产品又大部分依靠输出,面向国外市场是战后日本工业布局的基本出发点。 在太平洋沿岸一侧的许多专业码头上,往往通过自动流水传递线,将进口的 原料和燃料直接运入生产车间,就地加工;同时,所产的产品也径直通过出 口专业码头由海船运销世界各地。因此,就这个意义上讲,巨型船舶和港口 就成了日本工业原料、燃料的来源地和产品的销售地。这样,既节约用地, 又缩短生产周期,可获得巨大经济效益。战后资源来源地域构成的变化,即 由战前和战时主要面向日本海一侧(如中国、朝鲜等),改变为战后主要面 向太平洋一侧(如东南亚、大洋洲、欧洲、北美洲、非洲、拉美等),则更 是工业愈加集中于太平洋沿岸的直接原因。第二,充分发挥岛国位置条件的 优越性。日本海岸线绵长,沿海又多优良港湾,尤其是太平洋沿岸,水深港 阔,风平浪静,潮差不大,适宜修筑巨港和深水码头,便于大型或超级货轮 停泊。目前,太平洋沿岸的各港湾地区不仅为原料进口和产品出口提供了便 利条件,而且船舶结构的日益大型化又造成海上运输费用的低廉。第三,日 本沿海地带虽已十分密集,用地紧张,但是近些年来这里由于填海造陆,已 使地价较为便宜,利于投资设厂。第四,沿海各大工业地带是日本工业、城 市和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因而也是国内工业品最大的消费地,使生产地接 近消费地的经济原则得以实现。第五,日本在实施重点发展重、化学工业方 针的进程中,在沿海地区大量投资修筑公共设施和增设交通线路,从而为布 局新厂提供了各种方便条件。日本工业分布的高度集中,从整体看是很不平 衡的,过于集中的布局是不合理的;但就一个企业内部来说,则布局紧凑, 用地少,也便于和其它企业联系,在技术上是合理的,经济效益较高。
但是,日本工业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原有工业地带已拥挤不堪,处于饱
和状态,目前已提出重新布局工业的问题。工业布局开始向其它地方分散, 其总趋势是:(1)向原有工业地带的四周及其外围的内陆部分延伸,特别是 那些技术密集型工业更是如此;(2)向消费地扩展;(3)趋向劳动力资源 充足的地区;(4)在工业落后的地区建立地方性的工业据点。此外,日本还 大力在海外投资建厂,就地加工原料,然后将半成品运回日本。
106.中南半岛的地形和气候有哪些特征?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中南半岛地形结构的特点是: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加上半岛基部 地势较高(掸邦高原海拔约 2,000 米),地形结构形如掌状。掸邦高原被南 北纵行的河流切割,分为几部分。在湄公河和红河之间的老挝高原,平均海
拔 1,200 米。长山山脉北起老挝高原,南至胡志明市以南,呈向东突出的弧 形或 S 形,山脉在中生代末已准平原化,后又有隆起,今为断层地垒式山地, 全部与海岸平行,东侧较陡,西侧较缓。湄公河与萨尔温江之间为清迈高原, 多纵列山脉和纵谷地形,并南延为他念他翁山脉,至克拉地峡处仅宽 56 公 里,这是习惯上马来半岛的北界。而马来半岛是由数条南北纵向的山地构成, 久经侵蚀,高度不大,多为地垒状,并有许多分离的盆地和丘陵地。萨尔温

江和伊洛瓦底江之间为东缅高原,由于接近新褶皱山地,在新地质年代有隆 起,萨尔温江深蚀下切,造成深约 1,000 米的大纵谷。阿拉干山脉,位于半 岛西侧,系向西微凸的弧形山脉,因系新褶皱山脉,高度 3,000 米以上。 中南半岛地区除向南伸出的马来半岛为热带雨林气候外,余为热带季风 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年分三季,即热季(3~5 月)、雨季(6~10 月)和 凉季(11~2 月)。中南半岛的雨量相当丰富,降水量的分布受季风和地形 的制约,在盛行东北季风时,则长山山脉东侧雨量较多;盛行西南季风时, 半岛西部的阿拉干山脉西坡雨量丰沛,年降水量达 5,000 毫米;柬埔寨象山 南端,年雨量为 5,473 毫米,但在背风侧的柬埔寨平原却只有 1,000~1,
500 毫米。马来半岛因接近赤道,三面环海,具有海洋性的赤道雨林型气候, 全年气温很高,温差较小。不过马来半岛的气候,因受季风的影响,大致 12~
3 月东北季风盛行时雨量较多,当西南季风盛行时,因受苏门答腊高山障壁 的影响,雨量较少,因此半岛雨量分布,东岸多于西岸;又由于雨量主要受 季风影响,东部的降水高峰出现在冬季,而西部则在夏季。
  107.为什么稻谷、橡胶、锡和石油被视为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的重 要支柱?
  东南亚系指亚洲东南部地区,我国习惯上称之为“南洋”,在地理上它 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又叫南洋群岛)两大部分组成,包括越南、老挝、 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和东 帝汶等国家和地区。总面积 407 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 3.6 亿(1981 年), 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 88 人,是世界人口较为稠密的地区。东南亚自然条 件比较优越,地跨赤道两旁,又面临广大海域,气候湿热,属于热带气候区, 年平均温度大都在 25°~27℃,且年温差不大;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 2,
000 毫米左右,水热资源充足。同时,东南亚众多的河流形成的广大三角洲
平原及河流、湖泊沿岸低地和沿海平原,有肥沃的冲积土壤。这些优越的自 然环境为稻谷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东南亚国家独 立之前,殖民当局利用这里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推行单一 稻米经济和单一橡胶经济。近年来东南亚国家的经济结构虽已有所改变,但 这类作物的生产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除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外,稻谷是 所有东南亚国家最重要的农作物,1981 年全区稻谷总播种面积为 3,540 万 公顷,占世界的 25%,总产量 8,575 万吨,是世界的 21%。战前东南亚曾 提供世界稻米总出口量的 75%以上,战后比重下降,1980 年只占 30%,但 仍不失为世界最大的稻米出口地区之一。泰国的稻谷种植面积约占本国耕地 面积的一半以上,多年来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稻 米出口值常占本国出口总值的 45%左右。泰国稻谷主要产于湄南河平原,所 产“暹罗米”米粒细长,晶莹明亮,煮成的米饭软香嫩滑,驰名世界。缅甸 的稻谷生产向为国民经济的主体,战前它是世界最大的稻米出口国,约提供 世界稻米总出口额的五分之二左右,有“稻米之国”的称誉。目前,水稻仍 是该国最重要的农作物,约占全国耕地面积和农业总产值的 50%以上;总产 量发展也较快,已达 1,400 万吨左右,相当于战前平均年产量的近两倍。然 而因国内需求量增大,故出口量尚不足战前的四分之一,但稻米始终是缅甸 最主要的出口商品,约占出口总值的 40%以上。伊洛瓦底江三角洲是最重要 的稻谷产区。所产的“仰光米”,誉满全球。越南过去也是世界主要稻米出 口国之一,“西贡米”曾风靡一时。但自六十年代以来,因连年战争等社会

原因,不仅已无稻米出口,反而连年大量进口。菲律宾在殖民地时代粮食不 能自给,后因采取一系列社会措施,开展“绿色革命”,推广高产稻种,产 量增长很快,现不仅实现了粮食自给,且还有余粮出口。印度尼西亚等原来 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的国家,近年来稻谷的生产也有一定发展,稻米自给率 也在不断提高。作为整个东南亚地区来说,不愧是世界“稻米出口之乡”, 稻谷生产在国民经济中起重要作用。
  天然橡胶原产于巴西亚马孙河流域,1878 年被移植到东南亚。由于世界 汽车工业等的需要,殖民者在这里强迫种植橡胶,生产发展很快。自 1914 年起,东南亚天然橡胶的产量一直占全世界的一半以上,是世界上天然橡胶 最大的生产和出口地区。天然橡胶成为本地最重要的经济作物。目前全区共 有橡胶园 500 多万公顷,均占世界 80%以上,年产橡胶约 300 多万吨。橡胶 在东南亚各国都有广泛种植,其中以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为世界三 大产胶国,分别占全区总产量的 50%、30%和 16%。马来西亚被称为“橡胶 王国”,占世界橡胶园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年产胶量约占世界的 40%以上, 其中绝大部分供出口,约占世界天然橡胶总贸易量的一半以上,是世界最大 的天然橡胶出口国。在马来西亚全部耕地中,橡胶种植面积约占一半,全国 有四分之一的居民直接或间接赖其为生。胶园主要集中在马来半岛西海岸的 狭长地带。印度尼西亚在六十年代以前,以橡胶为主的热带作物提供了出口 总额的半数以上,近二十多年来,由于石油等工矿产品出口大增,使热带作 物的比重下降。目前橡胶种植面积约有 200 多万公顷,全国有割胶工人约 200 万人。泰国割胶工人也不下 50 万人,包括家属在内,依靠橡胶业为生的人约
有 300 万之多,橡胶种植面积约占本国全部耕地面积的一半。新加坡是一个
重要的天然橡胶贸易中心和集散地,每年从中获得相当可观的经济收入。由 上可见,橡胶生产在东南亚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东南亚地区蕴藏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以锡和石油最为重要。东南亚
是世界著名的环太平洋锡钨矿带的一部分,这里的锡钨矿带起于印度尼西亚 的勿里洞岛、邦加岛,向北经马来半岛的西部和缅甸的丹那沙林海岸,一直 延伸到缅甸掸邦高原西部的耶恩干。除了缅甸的钨藏量较多外,其它地区主 要产锡。锡的探明储量约 500 万吨,占世界一半以上。东南亚采锡历史悠久, 其产量自本世纪以来一直居世界首位,1980 年共采锡 14 万吨,约占世界总 产量的 60%。马来西亚的采锡量占世界的五分之二,居第一位,有“锡王国” 之称。泰国和印度尼西亚采锡量分别居世界第二、第三位。三国所产锡砂绝 大部分用于出口,因而它们也是世界最重要的锡砂供应地。
  东南亚地区的陆上和海域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探明储量约 30 亿吨,其 中三分之二集中在印度尼西亚,其次为马来西亚、文莱等,全区现有油气田
400 多个。东南亚开采石油的历史较长,近代化生产于十九世纪末在缅甸和 印度尼西亚相继发端,此后马来西亚、文莱也开始产油。二次世界大战前全 区年产原油达 1,500 万吨,为当时东方最大的石油产地。自六十年代以来, 由于对近海油田的勘探极为活跃,储量和产量均迅速上升,现年产原油达一 亿吨以上。印度尼西亚和文莱是东南亚传统的主要石油出口国。石油是印度 尼西亚最主要的出口商品,其出口值约占全国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二以上。油 田主要分布在苏门答腊、加里曼丹、爪哇和伊里安查亚等地区,其中以北干 巴鲁油田储量最大,达七亿多吨,属世界特大油田之列。近年来马来西亚原 油产量增长很快,并有一定出口。石油工业在其国民经济中占据越来越重要

的地位, 1980 年石油出口已跃居国内出口商品的首位。东南亚其它国家近 年来在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与开采方面也取得显著进展,石油工业在东南亚 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108.湄公河为何被两岸人民称为“幸福之母”、“希望之母”?
  湄公河源自我国青藏高原,上游在我国境内称澜沧江,进入中南半岛后 称湄公河。它自北向南,流经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注入南海, 是亚洲一条重要的国际河流。澜沧江与湄公河总长约 4,500 公里,流域面积
79.5 万平方公里,其中湄公河长约 2,888 公里,流域面积 63 万平方公里, 是东南亚第一大河。湄公河这个名称出自泰语,意思是“众水汇聚之河”或 “众水之母”,又可引申为“希望之母”、“幸福之母”。当地人民赋予该 河这一美好的名称,不但表达了对这条大河的深厚感情,同时也反映了客观 的地理现实。几乎老挝全境和泰国东半部的所有河流都从不同方向下注湄公 河,柬埔寨的绝大部分国土都属湄公河流域。自金边以下经越南南部到河口, 是湄公河三角洲地区,这里地势平坦,一片水乡泽国,历史上是富饶的鱼米 之乡。该河不仅给沿岸人民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而且带来了优厚的农、林、 牧、渔资源,同时该河流域地下还蕴藏着富饶的矿产资源。湄公河流域地处 热带季风气候区,东西两侧山脉走向垂直于季风风向,有利于地形雨的形成, 年雨量可高达 2,500~3,750 毫米,中下游及三角洲沿河两岸亦达 1,500~
2,000 毫米。泰国的呵叻高原由于地处内陆,雨量稍小,但仍有 1,000 毫
米以上。同时上游澜沧江也带来大量的雪山水源,结果使湄公河年平均流量
达 4,600 多亿立方米,成为东南亚流量最大的河流,在全世界也居前列地位。 湄公河的流域面积与多瑙河几乎相等,而年平均流量几乎是多瑙河的两倍。 湄公河不仅水资源丰富,而且干支流的峡谷地形还有利于建筑水坝,有蓄洪、 灌溉、发电之利。该河在交通运输上也有重要意义,尤其在洪水季节,运输 价值更大。虽然在丘陵地段由于峡多水急影响全河的畅通,但对沿岸国家, 尤其对老挝、柬埔寨来说,它仍不失为一条重要的交通动脉。湄公河渔业资 源丰富,它的干支流及洞里萨湖(金边湖)是良好的水产天然养殖场,湄公 河巴勒鱼是该河的特产,洞里萨湖也有不少著名鱼产。流域内森林覆盖着 70
%以上的地面,它不仅有利于保持水土,而且林中有不少优良木材,如紫檀、
柚木、乌木等。暹罗安息香是湄公河流域的特产,驰名世界;粗大的竹子是 沿岸人民日常生活用品的重要材料;此外还有豆蔻、桂皮、樟脑、檀香等多 种林产和药材。流域内的高山草场又是放牧牲畜的良好牧场。流域内橡胶树、 椰子树、糖棕树以及稻谷、棉花、咖啡、烟草、胡椒、甘蔗等等生长良好, 其中糖棕树和呵叻糯稻是湄公河流域的特产。湄公河流域地下还蕴藏有富饶 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锡、铁、金、锰等金属矿以及宝石、岩盐等非金属矿资 源。正由于湄公河在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所以沿岸 人民赋予这一河流以“幸福之母”“希望之母”的美妙名称。
109.新加坡在经济发展上有什么独特之处?
  新加坡共和国位于马来半岛最南端,由新加坡岛及其附近 50 多个小岛组 成,总面积约 610 多平方公里。全国人口 248.5 万(1983 年),平均每平方 公里达 4,284 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新加坡是地窄人稠的 城市型岛国,自然资源也十分贫乏,然而在新加坡人民长期辛勤努力下,充 分利用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恰如其分地开发了人力资源,并采取一系列符合 本国实际且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切合时宜的方针政策进行建设,扬长避短,
  
积极引进外国资金、技术与管理经验,使自己的经济发展水平迅速提高,走 出了一条独特的经济发展道路。新加坡是加工贸易类型的国家,是东南亚地 区的交通中心、贸易中心、工业中心、旅游中心和金融中心。1983 年人均国 民生产总值达 6,000 多美元,在亚洲仅次于日本,成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 一个国家。
  新加坡向称“东方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地处东南亚的中央 部位,北面与马来半岛仅隔 1.2 公里宽的柔佛海峡,两边有长堤相连,交通 便利;南面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尼相望。扼南海、爪哇海与马六甲海峡之间交 通的咽喉,是太平洋、印度洋两洋航道要冲,东南亚国家之间、东西方之间、 亚洲和大洋洲之间的海空交通枢纽。新加坡港水深港阔,地处低纬,风暴罕 见,潮差很小,又无泥沙淤积,是世界第一流的天然良港,历史上这里就发 展为东南亚大部分地区及东西方过境商船的转运站和货物集散中心。建国 后,新加坡充分利用其处于东方十字路口的有利地理位置和优良的港口条 件,在原有的基础上积极改善和扩建港口,大力发展与港口有紧密联系并为 之服务的港口仓库业务、金融保险事业等,使这个自由港得到更大发展。新 加坡提倡“以商立国”,其贸易地区遍及全世界,过去它以转口贸易为主, 现在则以本地产品的出口为主,外贸收入成为国家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现 在新加坡港已是东方第一大港,进港船舶注册吨数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 于荷兰的鹿特丹港。在继续实行自由贸易和扩大港口业务的同时,新加坡近 二十余年来又大力发展制造业。为配合航运业的发展,该国因地制宜地、有 选择地发展了加工工业。由于轮船、飞机需要的燃料油数量和品种的增多, 以及日本和东南亚对石油的消费日益多样化的需要,新加坡利用其位于西亚 原油产地和东方石油消费区之间的位置,发展了炼油工业和石油化学工业, 现已有七家大型炼油厂,日加工原油能力相当于东南亚地区炼油总量的 40
%。炼油工业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五分之二以上,新加坡已成为世界重要的
炼油中心之一。与此同时,本国还积极发展造船、修船以及海上钻井平台等 海事工业,现在全国有船厂 50 余家,是东南亚的修、造船中心,也是世界海 上钻井平台生产中心之一。七十年代末,新加坡经济发展遇到某些困难,如 劳动力缺乏,以及建立在劳动密集型工业基础上的出口产品竞争力削弱等。 该国政府及时开辟了发展经济的新途径,从 1979 年起致力于实行“第二次工 业革命”,发展资本密集、技术密集、高增值的新兴工业,其中以电子工业 的发展最为迅速,现在该部门在制造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占第二位,仅次于 石油工业,主要生产集成电路、电脑及其零部件。电脑已进入国民经济的一 切领域,其产品已大量出口,打入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新加坡已成为东南 亚的“硅谷。”新加坡并无名山大川和著名的历史古迹,但它充分利用热带 岛国风光和东南亚航运中心的有利条件,在国内开辟旅游区、美化和建设旅 游设施,注意城市卫生,整顿市容,广种花草树木,建设“花园城市”,并 以第一流的服务水准吸引着各国游客,使之成为东南亚的国际旅游中转站, 世界著名的旅游中心之一。近年来,每年接待外国游客达二、三百万,旅游 业收入每年可达 6 亿多美元,成为其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由于新加坡 在东南亚地区的地位以及繁荣的经济等原因,使它成为东南亚的美元市场, 许多国际性的大银行在这里设立分支机构。就银行数目及其资产总额计,新 加坡已同伦敦、香港、纽约一起成为世界四大金融中心。
110.南亚次大陆的自然地理有哪些主要特征?
  南亚即亚洲南部,包括从喜马拉雅山脉西段和中段的南侧到印度洋之间 的广大地区。通常指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锡金、不丹、斯 里兰卡和马尔代夫等国及克什米尔地区。由于喜马拉雅山脉把南亚跟亚洲其 它地区隔开,使南亚在地理上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所以又称它为南亚 次大陆,或称次大陆。
  本区界线明显,年轻的新褶皱山脉(如西北部的苏来曼山脉,北部的喀 喇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东部的巴达开山脉和阿拉干山脉等),围绕在 半岛的北面,南临大海,南北和东西距离各约 3,100 公里,面积约 430 万平 方公里。
  地质构造和地形具有非常明显的关系。南部的德干高原,占有印度半岛 的大部分,是一个庞大的前寒武纪的古陆块,它是构成次大陆的核心,是冈 瓦那古陆的一部分。白垩纪末,在德干高原的西北部曾有大规模玄武岩溢出, 覆盖面积达 40 万平方公里,构成世界上最大的熔岩台地。德干高原的地形是 一个久经侵蚀的向东北缓倾的大古老地块,西高止山构成高原的西部边缘, 高度约 1,000~1,500 米,其西斜面成断层崖;东高止山构成高原的东部边 缘,高度约 500~600 米,为低丘状,沿海有较宽的沿海平原;在德干高原内 部多地垒和地沟的地形。总之,德干高原是一个古老的、久经侵蚀的、倾动 的和被许多河川所切割的准平原残丘状地块。至于斯里兰卡岛,在地质构造 上与印度原为一体,后因保克海峡和马拿尔湾的沉降,才与印度分离。北部 是喜马拉雅山脉南侧的一部分山地,这是喜马拉雅运动的产物。喜马拉雅山 脉在构造上可分为三带:北部带,又名西藏带或西藏喜马拉雅带,是由古生 代初期至第三纪的岩层组成;中部带,又名雪峰喜马拉雅带或喜马拉雅带, 露出岩石主要为花岗岩和片麻岩,现代冰川和雪峰甚多;南部带又名外带或 山麓喜马拉雅带,位于印度大平原与喜马拉雅山脉之间,主要为低矮山麓, 岩层以第三纪沉积岩为主,高度约 1,000 米。印度大平原是属于新褶皱山的 前渊地带,其前身为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的一部分,东西长约 3,000 公里, 南北宽约 250~300 公里,是世界著名的大平原之一。
南亚大部分地区位于赤道以北和北纬 30°以南,除马尔代夫群岛和斯里
兰卡岛南部接近赤道,属热带雨林气候,印度西北部和巴基斯坦南部属热带 沙漠气候外,其它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南亚季风气候的形成,与冬 夏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行星风带的季节位移以及青藏高原的地形作用等都 有密切关系。根据季风的进退,一年之中可分凉、热、雨三季。12~2 月, 从大陆吹向海洋的东北季风带来晴朗、干燥、凉爽的天气,为凉季。在凉季 里气温日较差较大,西北部有一定的气旋雨,半岛东岸也有较多的降水。3~
5 月,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气温迅速增高,气候炎热干燥,称为热季。 德干高原中部气温达到 35℃,塔尔沙漠的绝对最高温度曾达 50℃以上,有时 出现沙暴。6~9 月,由于南亚地区的持续高温,在印度西北部产生热低压, 强烈地吸引着由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来的西南季风,从而使西南季风的 势力进一步加强。西南季风经过辽阔温暖的热带海洋,饱含水汽,给南亚大 部分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形成雨季。年降水的 90%集中于雨季。雨季来临 的时间,半岛西部最早,印度西北部最晚,西南季风的晚来早退是南亚雨量 变率大的一个主要原因。10~11 月为雨季末期,气温开始逐渐降低,北部一 带的气压也逐渐增高,这样海陆间的气压梯度也逐渐变弱,因此西南季风开 始退缩,降水随之减少,很快转入凉季。

  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林占有广大面积,其分布与降水量有密切关系。西 高止山西侧,东部喜马拉雅山的南侧和阿萨姆地区以及斯里兰卡岛大部,年 降水量多在 2,000 毫米以上,为热带雨林区;德干高原大部年降水量为 1,
000~2,000 毫米,树木为了减少热季的蒸发,形成干季落叶;德干高原内 部和印度半岛西北部,年降水量在 500~1,000 毫米之间,多为灌木和草原 植被;塔尔沙漠及其周围,雨量很少,为荒漠和半荒漠,仅生长稀疏草本植 物和多刺灌木。
111.恒河为什么被当地人民称为“圣河”?
  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加姆尔的甘戈特冰川,自西北流向东南。 沿途接纳的较大支流有朱木拿河、哥格拉河、宋河等;在下游汇合布拉马普 特拉河(上游是我国的雅鲁藏布江)之后,注入孟加拉湾。全长 2,700 公里, 流域面积 106 万平方公里。论长度恒河算不上世界长河,但它却是古今闻名 的世界名川。它用丰沛的河水浇灌着两岸的土地,给沿岸人民以舟楫之利, 用肥沃的泥土冲积成辽阔的恒河平原和恒河三角洲,勤劳的恒河流域人民世 世代代在这里劳动生息,创造出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印度文明。这里物产丰 富,是世界最大的黄麻产区,也是印度和孟加拉重要的稻谷、小麦、烟草、 甘蔗产地;这里人烟稠密,城镇林立,有印度首都新德里、工业城市坎普尔, 有以印度东部第一大港加尔各答为中心的城镇群,还有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和 最大港口吉大港等城镇商埠,是两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恒河对两国经济和 人民生活都有密切关系。据估计,孟加拉国三分之一人口的生活与恒河息息 相关。尤其是恒河河水对两岸的农业生产至关重要,特别在旱季时,恒河水 是两岸人民生产及生活极其重要的水源,所以恒河为当地人民所敬仰。同时, 恒河被称为“圣河”在很大程度上受宗教观念的影响。印度是个几乎人人都 信教的国家,其中信仰印度教的人最多,约占全国总人口的五分之四以上, 而印度教教徒对牛是十分崇敬的,牛被视为神灵,称为“圣牛”。恒河发源 地加姆尔在印地语中是“牛嘴”之意,恒河水是从神灵——牛的嘴里吐出来 的清泉,于是便被视为圣洁的了。恒河被视为“圣河”,恒河水被视为“圣 水”,恒河沿岸的许多城市被称为“圣城”。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印度教 教徒到恒河去洗“圣水浴”,教徒死后通常也都要在恒河河畔举行火化,将 骨灰撒在恒河中。由于恒河两岸的美丽风光,加上流传的许多神话故事和带 有宗教色彩的风土人情,千百年来有数不尽的人们被吸引到她身旁,古往今 来,多少虔诚的朝圣香客和慕名而来的游人络绎不绝地奔向恒河两岸,或领 略恒河风光,或游览沿岸古迹,或目睹奇风异景,或亲自用恒河“圣水”沐 浴等等。总之,恒河除为两岸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立下丰功之外,又在两岸人 民的精神、文化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因而她被称为“圣河”也就毫不足怪了。
112.什么是印度的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是印度社会特有的一种等级制度,它是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 产物。按照这种制度,每个人一出生就属于一个特定的等级,职业也是世袭 的,各等级间界限严格,不能通婚,不能交往,甚至不能同井而饮、同席而 坐。即种姓是指职业世袭、内部通婚、不准外人参预的社会等级(身份)集 团。种姓在古梵语中称“瓦尔纳”,意为“肤色”、“品质”;印地语叫“阇 提”,意为“种”、“出生”;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意译为“种姓”;葡萄牙 人称为“卡斯特”,意为“族姓”、“出身”。早在奴隶制时期,印度社会 即已分四大等级:“婆罗门”(僧侣)掌握神权,主持祭祀,是人民精神生
  
活的统治者;“刹帝利”(贵族、武士),掌握政治、军事实权,是古印度 国家的世俗统治者;“吠舍”(农牧民、工商业者),多属被剥削的小生产 者;“首陀罗”(奴隶、杂工、仆役),是没有任何权利的被压迫、被剥削 者。这种制度主要盛行于印度教教徒中。被印度教奉为圣书的《摩奴法典》, 把这四个等级的起源归于梵天(造物者)身体的四个部分,即婆罗门出自他 的口中,刹帝利出自他的双臂,吠舍出自他的双腿,首陀罗出自他的双脚。 印度教的经典还认定前三种等级的人是可以获得“再生”的,而首陀罗则没 有这种权利。随着阶级分化和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后来在恒河流域的一些 王国里,原来的四个等级又被细分为许多等级(亚种姓)。结果种姓日益增 多,制度日趋复杂。在原来的种姓之外,又出现大批“不可接触者”,即最 受歧视和压迫的“贱民”,他们绝大多数人没有土地,没有权利,只能在农 村当佃、雇农,或在城市从事“不洁”行业,如洗衣、制革、屠宰、清扫等, 他们的人身和用过的东西都被认为是“龌龊”的,他们不能同其他种姓的人 接触,不能进入寺庙、学校等公共场所。现代的种姓制度共分三大等级,即 大体由原来的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所组成的高级种姓,由原首陀罗组成的 低等种姓以及被称为“贱民”或“不可接触者”的第三等级。印度的种姓制 度不仅维护阶级压迫,而且破坏了人民团结,阻碍了社会发展,对整个社会 起着极大的分裂作用,是一种极其腐朽的社会等级制度。印度独立后,曾经 制定法律禁止种姓歧视,不过在今天封建关系占主导地位的印度农村里,种 姓制度仍根深蒂固地存在着,在印度社会中仍有很大影响。因而彻底消除种 姓制度的弊病,还有待于印度人民作更大的努力和斗争。
113.印度的农业发展和布局有什么特点?
  印度共和国是南亚最大的国家,领土面积 29 7 万多平方公里。从喜马 拉雅山向南,一直伸入印度洋,北部是山岳地区,中部是印度河——恒河平 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及其东西两侧的海岸平原。平原约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二 强,山地只占四分之一,高原占三分之一,但这些山地、高原大部分海拔不 超过 1,000 米。低矮平缓的地形在全国占有绝对优势,不仅交通方便,而且 在热带季风气候及适宜农业生产的冲积土和热带黑土等肥沃土壤条件的配合 下,大部分土地可供农业利用,农作物一年四季均可生长,有着得天独厚的 自然条件。在社会条件方面,印度人口众多,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1981 年 总人口 68,863 万,劳动力资源充足。印度历史悠久,有着光辉灿烂的古代 文化,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还在历史的早期,印度的农业就较发达,精美 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如丝绸、棉布、毛织品、颜料、香料等远销欧洲等地。 冶炼技术也比较高,在文化艺术和雕刻建筑方面也具有鲜明的特色。但是十 六世纪以后,由于遭到欧洲殖民者的侵略和掠夺,在长期的殖民统治和封建 生产关系的束缚下,印度却成为一个十分贫穷落后的国家。独立以后,印度 致力于民族经济的发展,生产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从全世界来看, 印度经济发展还是较为缓慢的,其增长速度在全世界 160 多个国家中排在第
100 名以后,国民生产总值从独立初期居世界第 10 位退居到目前的第 15 位。 加以印度人口多,增长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 1981 年时仅 190 美元,是世 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最低的国家之一。农业一向是印度最基本的经济部门, 独立后经济结构虽有所改变,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已由 1950 年的 13%提高到 1980 年的 21%,农业由 51%降到 33%,但是总的说来印度 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工业国。农业人口仍然占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二,

农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二强,占全国出口总值的三分之一以上。 作为印度最基本的经济部门的农业,独立后生产技术有明显提高,单位耕地 面积上的化肥施用量和农机拥有量均有很大增加。七十年代中期以前几乎年 年进口粮食的印度,最近已连续几年基本自给,茶叶、油脂、糖、香料等农 产品的出口也比过去有大幅度增长。
  但是,如果与其它发展中国家比较,特别是考虑到印度所具备的优越自 然条件,则其农业发展速度还是较慢的,农业生产水平也是较低的。(1)生 产技术落后。目前印度农业生产基本上仍为手工劳动,挽牛是是主要动力。 在全世界所有发展中国家的耕地总面积中,印度占 22.7%,而其化肥消费量 仅占 16%,拖拉机数量则不到 11%,如果与发达国家相比则差距更大。(2) 土地利用不合理,垦殖指数高而复种指数低。印度垦殖指数高达 56.7%,超 过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但因使用不合理,造成地力耗竭,大批耕地抛荒休闲。 以印度丰富的水热资源论,农作物基本上可常年生长,但迄今大部分耕地仅 为春种和秋种两种,夏种比例低,总的复种指数较低。(3)单产水平低。主 要作物中除茶叶外,其它全部低于世界平均单产水平,其中棉花仅为世界平 均单产的五分之二,玉米不足三分之一,牛的产奶量只有世界平均数的四分 之一。印度虽然是世界上牛最多的国家,但因营养缺乏,体质退化,生产性 能低。印度农作物种类很多,其中花生、棉花、甘蔗、芝麻、高粱、黄麻、 红麻等的种植面积均居世界首位,茶、稻谷、油菜等居第二位,但大多因单
产不高,故其总产量在世界上的地位远不如种植面积那样突出。
  印度农业生产的布局,由于国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不 尽相同,降水状况相差尤大,故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稻谷主要分布在常年 降水量为 1,200 毫米以上的东北部和半岛东西两岸的沿海地区;小麦主要种 植在国土的北部地区,那里冬季气温较低,且有少量冬雨,适于小麦生长; 高粱、谷子、玉米等杂粮作物则种植在德干高原的大部分干旱地区;棉花主 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那里有肥沃的黑土,是印度最大的棉花产区;黄 麻集中分布在恒河下游,这里的湿热气候利于黄麻生长,而充足的河水又便 于浸泡麻秆,加以稠密的河网为黄麻纤维的运输提供了方便条件,历史上这 里就是黄麻集中产区;茶园大多分布在布拉马普特拉河两岸气候湿润、排水 良好的低山坡上;花生、油菜、芝麻等油料作物则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南部; 此外,印度的各种热带作物,如橡胶、咖啡、腰果、胡椒、豆蔻、椰子等, 几乎都集中在印度唯一的一块热带雨林气候区,即半岛西南部地区。
114.印度的工业发展和布局有何突出特点?
  印度的工业原来就有一定的基础。独立以后,工业,尤其是重工业一直 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1950~1965 年,工业生产年平均递增 8%,1966~
1980 年,降为 4.2%。虽然发展速度不算快,但却比较稳定。工业的发展不 但使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而且也初步建立了一个包括多种基础 工业在内的 40 多个部门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其中原子能、电子、航空 和空间等新兴工业也达到一定规模。过去,以纺织业为主的轻工业是工业的 主体,现在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上升到 55%以上。工业品的自给 能力也大大提高,近年来还能向国外输出一些轻、重工业产品和一般性的工 业技术。印度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能源匮乏,运输紧张,资金和先进技 术等对外依赖严重,人均工业品消费量仍然较低,等等。
印度工业的地区布局在独立以后有很大变化。过去(1948 年)以孟买为

中心的马哈拉施特拉邦、以加尔各答为中心的西孟加拉邦和以阿默达巴德为 中心的古吉拉特邦等三邦合计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 70%;如今这三个邦已降
到 42%,而同期南方四邦的比重由 11%上升到 23%,西北部各邦的比重也 有所提高,从而使工业过分集中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目前,印度有五大工 业区:(1)以加尔各答为中心的胡格利河下游区,以麻纺织和机械工业最为 重要,其它轻工业规模也较大。(2)孟买—浦那区,长期以棉纺织业占绝对 优势,孟买是靠周围广大地区的棉花生产发展起来的“棉花港”和最大的棉 纺织工业中心。现在机械、化工两大部门在国内地位也很突出。(3)阿默达 巴德—巴罗达区,以棉纺织业为主,其它轻重工业部门也有一定基础。(4) 乔塔那格浦尔高原区,有“印度的鲁尔区”之称,煤、钢产量均占印度全国 的四分之三,电力、重型机械、化工、非金属产品等地位也很突出。(5)马 德拉斯—班加罗尔—科因巴托尔区,过去以棉纺织等轻工业为主,独立后新 兴部门发展很快。班加罗尔现为全国第三大工业城市,机械工业比重之大在 国内居首位;马德拉斯近年汽车、冶金、化工等部门发展较快;科因巴托尔 是全国第三大棉纺织工业中心。除以上工业集中区域外,其它分散的重要工 业城市还有坎普尔、德里、海德拉巴等。
115.西南亚的自然景观有什么突出特点?
  西南亚又称西亚或前亚,位于亚洲的西南部。西南亚以高原地貌占绝对 优势,如小亚细亚高原、亚美尼亚火山高原、伊朗高原等,阿拉伯半岛的地 形是平坦台地式高原,这些高原都是面积广大,而海拔在 1,000~2,000 米之间的巨大高原。高原边缘一般都环绕着更高的山地。全境只有美索不达 米亚和高加索山脉的南北两方属于拗陷地区,地势比较低平。
北回归线横贯西亚的南部,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着本区大






























部地区,加上周围又多广阔的干燥地带,海洋对本区影响很小,因而干燥性
和大陆性是这里自然界的总特征。由于地理位置、地形和风向等因素的差异,

各地气候也有很大不同。地中海沿岸地带主要是地中海式气候;里海沿岸为 潮湿的亚热带气候;伊朗高原内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以及叙利亚和阿拉伯 北部地区,为亚热带荒漠、半荒漠气候;阿拉伯半岛大部地区是热带荒漠气 候,该地向西与北部非洲相连,成为地球上最广大的干燥地区;同时,由于 西亚多高原山地,也具垂直变化的高山气候。
  高原地区又有高山环绕,形势比较闭塞,加上气候干燥,因而形成面积 广大的内流区和无流区。由于地形、气候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西亚在植被— 土壤方面也以荒漠和半荒漠的面积为大。在伊朗高原和小亚细亚高原内部, 以旱生植物占优势,只有地中海、爱琴海、黑海和里海沿岸地带,由于降水 较多,生长一定的乔木和灌木。其它广大地区,都是荒漠、半荒漠和草原景 观。
  116.“远东”、“中东”、“近东”和“中近东”是怎样划分的? 它们指的是哪些地区?
  在看书报刊物或收看广播电视时,我们经常会遇到“近东”、“中近东”, 尤其是“中东”、“远东”这些地理名词。这些名词最早来源于西方,是欧 洲人的习惯称呼,后来流传世界其它地区,沿用至今。但所指范围和界限往 往说法不一。当十四、十五世纪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首先在欧洲萌芽,欧 洲大西洋至北海沿岸的一些国家,如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和法国等, 迫切要求向外扩张殖民地,掠夺财富,富庶的东方是他们的首要目标。十六、 十七世纪时,他们以自己所在的西欧为中心,根据当时所掌握的地理知识和 本身的习惯,按照距离西欧的远近,把笼统的“东方”的各个部分,分别称 为“远东”、“中东”、“近东”和“中近东”。但是这几个地区的划分都 没有明确的范围和界限。“远东”一词,一般指远离西欧的亚洲东部地区, 主要包括我国、日本、朝鲜以及苏联的太平洋沿岸地区,有时也把东南亚各 国列入远东范围之内。“中东”一称,使用最广泛,但其范围和界限也很不 确定。过去有的仅指伊朗和阿富汗,现在通常泛指以西亚为主的(但一般不 包括阿富汗在内)、地处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对中东的地理范围, 目前大致有两种说法。狭义的中东包括除阿富汗以外的所有西亚国家和地 区,即伊朗、土耳其、塞浦路斯、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巴勒斯坦、以 色列、约旦、沙特阿拉伯、阿拉伯也门、民主也门、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 国、科威特、卡塔尔、巴林以及非洲的埃及,共 18 个国家和地区;广义的中 东,除上述国家和地区外,再加上北非的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 洛哥和苏丹等国,甚至有的把东非的埃塞俄比业和索马里也列入广义的中东 之内。因此,中东的地理范围,同历史上原有的概念相比,已大大地扩展了。 “近东”一词,过去主要指欧洲的巴尔干国家(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希 腊、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亚洲的地中海沿岸国家和地区(土耳其、叙利 亚、黎巴嫩、巴勒斯坦、以色列、约旦等)和东地中海岛国塞浦路斯,还包 括北非的埃及和利比亚。它们距离西欧较近,同西欧联系密切。第一次世界 大战后,一般又不把巴尔干国家称为近东国家,而列入“东南欧”或“南欧” 范围内。目前在国际上“近东”一词已不常用,而由于近东与中东在世界政 治、经济斗争中具有共同特点,同时,它们之间并无严格界限,人们常将二 者合称为“中近东”,其地理范围大致相当于前述狭义的中东,再加上巴尔 干国家和利比亚。实际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还是“中东”一词。由于中东地 区大多数国家的居民属于阿拉伯民族,信奉伊斯兰教,因此,“中东”又常
  
同“阿拉伯国家”、“伊斯兰国家”紧紧相联。
117.“阿拉伯国家”、“伊斯兰国家”指的是哪些国家?
  “阿拉伯国家”一般指以阿拉伯民族为主体所组成的国家,它们使用同 一种语言—阿拉伯语,有共同的文化和风俗习惯,绝大多数人信仰伊斯兰教。 有些国家虽非以阿拉伯民族为主体,但长期以来与阿拉伯国家建立了紧密的 政治、经济、文化、宗教联系,并加入了阿拉伯国家联盟,因此也被称为阿 拉伯国家。目前阿拉伯国家和地区共有 23 个,大都分布在中东地区,它们是: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北也门)、也门民主人民共 和国(南也门)、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巴林、卡塔尔、伊拉克、约旦、黎 巴嫩、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 毛里塔尼亚、苏丹、索马里、吉布提、西撒哈拉。“阿拉伯国家”的范围与 “中东”的范围有部分重叠,但也有不同之处,并非所有中东国家都是阿拉 伯国家,如土耳其、塞浦路斯、伊朗等。
  “伊斯兰国家”一般指以伊斯兰教为国教和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的国 家和地区。(伊斯兰国家有时又称穆斯林国家,穆斯林是伊斯兰教徒之意) 不过,有的国家穆斯林虽不占人口多数,但由于受伊斯兰教影响,也宣布为 伊斯兰国家,参加了伊斯兰会议,如亚洲的马来西亚、非洲的几内亚比绍、 布基纳法索、喀麦隆、乌干达、加蓬等。除这些国家外,其它伊斯兰国家和 地区还有:文莱、印尼、巴基斯坦、孟加拉、马尔代夫、阿富汗、伊朗、伊 拉克、叙利亚、黎巴嫩、约旦、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巴林、卡塔尔、阿拉 伯联合酋长国、阿曼、阿拉伯也门共和国、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土耳其、 巴勒斯坦、埃及、苏丹、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毛里塔尼 亚、塞内加尔、冈比亚、几内亚、塞拉利昂、马里、乍得、吉布提、索马里、 科摩罗、尼日尔和西撒哈拉,一共 45 个国家和地区。
118.为什么西亚常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它在国际交通和战略
上有何重要意义?
  自阿富汗向西,直到土耳其和阿拉伯半岛的亚洲西部辽阔地域,通称西 亚(有时亦称西南亚)。西亚地处亚洲、欧洲和非洲的连接地带,同时它还 濒临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和阿拉伯海,所以常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 它联系三大洲,沟通两大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优越的地理位置,使西亚自古以来就是国际交通要冲和战略要地。在陆
上,西亚地区古代就是东西方贸易的“桥梁”,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从 我国的渭河流域向西经西亚地区的许多国家,到达地中海东岸各国或小亚细 亚半岛,进而转达欧洲的。在历史上,这条商路曾对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 流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现代,西亚仍是亚、欧、非三大洲的陆上联系通 道。
  由于西亚周围滨临许多海、海峡以及苏伊士运河,所以它也是海上运输 的重要通道。苏伊士运河是亚、欧、非三大洲海上交通运输的枢纽,是世界 最繁忙的运河。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和达达尼尔海峡是黑海通向地 中海的唯一出口。波斯湾和霍尔木兹海峡是石油的重要产地和输出的重要通 道,霍尔木兹海峡有“石油海峡”之称,是西亚油库的“阀门”,也是关系 许多国家安危存亡的战略要地。曼德海峡和亚丁湾是红海的南大门,是亚、 欧、非最短航线必经之地。
此外,西亚还是东西方交通的空中走廊、世界航空运输枢纽之一,有许

多国际航空线经过这里。贝鲁特、安卡拉、德黑兰、巴格达等都是世界重要 航空中心。
  重要的地理位置加上丰富的石油资源,使西亚地区成为举世瞩目的战略 要地。这也正是帝国主义国家长期在这里激烈争夺的重要原因之一。
119.西亚为什么有“世界石油宝库”的誉称?
  世界石油资源的蕴藏、原油的生产和供销在地区分布上是极不平衡的, 而西亚的石油在世界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蕴藏量看,西亚是目前世界 已探明的石油蕴藏量最多的地区。几十年来,尽管在世界其它地区陆续发现 了许多巨大油藏,但波斯湾(简称海湾)地区在世界石油总储量中的比重始 终保持一半以上。1982 年初,西亚石油储量近 500 亿吨,约占世界石油总储 量的 53%。其中仅沙特阿拉伯一国即约占世界石油已探明储量的四分之一, 远远超过所有发达国家的总和。世界上石油探明储量在 40 亿吨以上的国家共
有 8 个,其中 5 个在波斯湾地区,它们是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伊朗、阿联 酋和伊拉克。
  波斯湾地区不仅油藏异常丰富,而且还有着得天独厚的开发条件。第一, 油田规模大。波斯湾地区石油储量大,但油田却不多,约 140 个,平均每个 油田的现有储量高达 3.5 亿吨以上,超过亚、非、拉其它产油国油田的几十 倍,更超过美国一千多倍。据统计,波斯湾地区储量在 6,800 万吨以上的大 型油田合计提供了全区石油总储量的 95%,而该比重在拉丁美洲为 60%,非 洲只有 50%,北美和东南亚更只有 40%。科威特的布尔甘油田和沙特阿拉伯 的加瓦尔油田累计储量(历年产量加现有储量)分别达 95 亿吨和 85 亿吨。 第二,地质情况良好。波斯湾地区普遍发育有深厚的沉积层,厚度达 4,000~
12,000 米。在沉积层发育的过程中,区内产生了平缓的褶皱运动,形成了
一系列巨大的背斜或穹窿构造,它们都具有分布集中、规模巨大、两翼平缓、 构造简单等特点。波斯湾地区各油田的主要储油层在中部和南部是中生界砂 岩和碳酸盐岩,它们有很高的孔隙率;北部为第三系石灰岩,孔隙率虽低, 但裂隙却很发达,油气的渗透流通性能都很好。区内各油田一般均属水驱或 气驱型油田,所伴生的天然气数量极大,83%油田都是自喷井,且能长期保 持旺盛的喷油能力。由于上述条件使油田开发工程量显著减少,便于采用大 井距打井,且油井单产极高。1980 年底整个波斯湾地区平均每口油井的年产 量高达 25 万吨,超过非洲三倍,是拉美和苏联的 30 多倍,更超过美国 312 倍。第三,石油运输方便。除伊拉克北部几个油田外,波斯湾地区油田大部 分在海岸附近的陆上和海上,距油港最远的也不超过 100 公里,故油管运输 距离短,原油外运方便。除上述各点外,波斯湾地区总的自然地理环境对石 油开发也较有利。这里气候干热,多晴朗天气,陆地平坦干燥,海域水浅且 少风暴。虽然有的地方淡水不足,但总的来说,自然环境比世界其它一些大 产油区,尤其是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和北海油田优越得多。波斯湾地区所产 原油质量较好,含腊少,凝固点大都低于-20℃,便于运输,且中轻质油所占 比重较大。缺点是含硫偏高,需经脱硫加工。以上各项优越的开发条件,加 上当地一些社会经济因素的作用,使波斯湾地区的石油业能取得其它一切地 区无法相比的经济效益,投资省、成本低、效率高。这里每形成一吨石油生 产能力所需要的投资及每生产一吨石油所花费的成本都是世界上最低的。第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亚原油产量呈连续的跳跃式增长,占世界的比重由
1945 年的 7%迅速提高到 1960 年的 26%,而进入七十年代则更提高到世界

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从 1965 年超过美国后,一直高居世界首位。从原油 出口量看,西亚地区原油产量虽然很大,但本地区消费极少,绝大部分出口 到发达国家,是西方国家最大的能源供应地,在世界石油市场上占有极其突 出的地位,约占世界石油总出口量的五分之三左右。因此,西亚被人们称誉 为“世界石油宝库”。
120.为什么麦加、麦地那被称为宗教的“圣城”?
  麦加位于阿拉伯半岛西部,西距红海岸边的吉达港 90 公里。人口约 37 万(1976 年)。它座落在赛拉特山脉中段的易卜拉欣涸河的峡谷中,群山环 抱,气候酷热干燥,海风不度麦加城。这里没有奇花异草,景色也不迷人, 但它作为宗教“圣城”却名声显赫。它是伊斯兰教的摇篮,穆斯林的主教穆 罕默德的诞生地。穆罕默德于公元 610 年在这里创立了伊斯兰教,后来随着 阿拉伯人疆域的开拓,伊斯兰教传布到周围许多国家。为了适应当时阿拉伯 半岛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穆罕默德把麦加的古莱什部落供奉的主神安拉 奉为唯一的神,并把自己说成是安拉的使者。公元 623 年他又把麦加定为穆 斯林朝拜的方向,并在后来规定的五条宗教义务中,更加明确要求穆斯林每 天要向麦加(方向)礼拜五次。有能力的穆斯林一生至少要去麦加朝觐一次。 这样,麦加便逐渐成了伊斯兰教的第一圣城,去麦加朝觐就成了每个穆斯林 一生中最大的心愿和应尽的神圣义务。凡到麦加朝觐过的人都可以得到“哈 吉”(朝觐者)的尊称。因此,世界各国的穆斯林,不分肤色、语言,不分 官民、富贫,都渴望有到麦加朝觐的机会,有的贫苦教徒往往把毕生的积蓄 用作朝觐的路费。
麦加城最重要而著名的圣地是大清真寺(也称“禁寺”),它座落在城
中心,高达 24 米,有 25 道门,门上镶嵌着各种装饰品,此外还有 6 道小门
和 7 座尖塔。寺前广场的中央有一座巍峨的圣殿克尔自(意为“方形房屋”), 也称天房(即真主安拉的房子)。天房是一座高约 16 米的立体形石堂,自上 而下蒙罩着一块印有花草的丝绸帷幕。帷幕中间绕着一条腰带,腰带和门帘 上用银线绣着《古兰经》文。帷幕在每年举行朝觐活动时更换一次,这个传 统延续了 1,300 多年,直到现代,埃及每年在朝觐季节里都照例派驼轿给天 房送帷幕。在天房外面的东南角,安放着一块玄石,相传是“先知”易卜拉 欣遗留下来的,其实是一块陨石。据传,克尔白圣殿是“先知”易卜拉欣和 他的儿子伊斯玛仪勒在公元前十八世纪建造的,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后, 克尔白成为穆斯林的朝拜中心。此外,麦加郊区的圣地还有阿拉法特山、希 拉山、骚尔山及米那村等。每到朝觐大典之际(伊斯兰教历十二月上旬), 数以万计、十万计的朝觐者聚集在阿拉法特山,帐篷满山遍野,一望无际。 朝觐者的数量有时一年高达 200 多万。近些年来,沙特阿拉伯又拨出巨款修 缮这座圣城,并建设了许多现代化的建筑物,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港也正在麦 加西北 80 公里的地方兴建。麦加愈益成为世界穆斯林向往之地,同时,一千 多年来的朝觐活动也给麦加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崇高的地位。
  麦地那位于沙特阿拉伯西北部希贾兹境内,距麦加城北约 450 公里,人 口约 20 万。原名叶斯里卜,公元七世纪伊斯兰教在麦加始创时,遭到当地信 仰多种神的古莱什部落贵族、富商的反对和迫害,穆罕默德令信徒分批迁往 该地,公元 622 年他本人也秘密出走此地,改称麦地那,又称麦地那·乃比, 意为“先知的城”。在当地一些部落的支持下,穆罕默德继续传教、组织武 装,后来在麦地那建立了政教合一的神权政体,即第一个穆斯林国家,并以
  
首都麦地那为基地,逐步统一了整个阿拉伯半岛。公元 632 年穆罕默德死于 麦地那。现在麦地那的主要圣地是先知寺,寺内有穆罕默德的墓。因此,麦 地那也成了世界各地穆斯林朝觐礼拜的圣地之一,向有伊斯兰教第二圣城之 称。
121.耶路撒冷是怎样被奉为三个宗教圣地的?
  耶路撒冷是巴勒斯坦中部的一座山城,座落在犹地亚山区顶部的四个小 山上,海拔 790 米,人口约 37 万(1977 年),居民主要是犹太人和阿拉伯 人。全城分新、老两个城区,新城区在西部,是十九世纪以后建立起来的现 代化都市,比老城区大好几倍;老城在东部,原是由一道高 40 米的围墙围起 来的,耶路撒冷的主要宗教圣迹大多集中在这里。
  耶路撒冷是世界著名的历史名城,古称耶布斯。阿拉伯人习惯把耶路撒 冷叫做“古德斯”,即“圣城”的意思;而耶路撒冷则是希伯莱人对它的称 呼,耶路是城,撒冷是和平,即“和平之城”的意思。犹太教、基督教和伊 斯兰都奉耶路撒冷为“圣地”。这种三教圣地集于一城的特点,是世界上独 一无二的。犹太教产生于公元前十二世纪末到十一世纪初,其主要经典是《圣 经》旧约全书,教神为耶和华。公元前十一世纪,古以色列王大卫统一了犹 太各部落,建立了以色列王国,定都耶路撒冷,并在那里兴建王宫和祭坛, 于是犹太教便把耶路撒冷作为圣地。基督教产生公元一世纪,尊耶稣为主。 相传,耶路撒冷城南 17 公里的小镇伯利恒附近的马赫德山洞,是耶稣诞生之 地,现在那里建有马赫德教堂。耶稣自 30 岁起宣传上帝“福音”,收授门徒, 后被犹太教当局拘捕,判处极刑,钉死在十字架上。后来神话传说耶稣受难 后的第三天又显身复活,40 天后升天了。公元 335 年,古罗马皇帝君士坦丁 一世的母亲希拉娜太后巡游耶路撒冷,在耶稣墓地建造了一座复活教堂(又 称圣墓教堂),因此,基督教徒都把耶路撒冷奉为圣地。对于伊斯兰教来说, 耶路撒冷是继麦加和麦地那之后的第三座圣城。在老城区,有一块穆斯林崇 敬的圣地,占地 26 万平方米,大致呈长方形,四周围有石墙。圣地的南端有 一座著名的阿克萨清真寺,中央有圣石萨赫莱清真寺(即岩石圆顶清真寺), 此外还有由巨石垒成的飞马墙,因传说是穆罕默德登霄拴马之地而被穆斯林 视为圣物。萨赫莱清真寺内圆顶上的一块巨石则更为三教共尊的圣石:穆斯 林说它是教祖登霄之石;犹太教民说它是先知亚拉伯罕杀子祭献耶和华的地 方;而基督教徒则认定那里是当年上帝捏土造人之地。由于三个宗教的圣地 集于一城,为了争夺圣地,耶路撒冷历经战争创伤。据统计,它曾先后被毁 坏和重建达 18 次之多。根据联合国 1947 年决议,耶路撒冷为国际城市,由 联合国管辖。但在 1948 年战争中,以色列侵占了新城,以后又占领了老城, 单方面决定把两部分合为一体,拆除了分界墙,还擅自宣布耶路撒冷是它的 永久首都。1969 年 8 月阿克萨清真寺惨遭火焚,伊斯教圣物受到破坏与亵渎。 以色列破坏世界宗教名城的种种倒行逆施,受到了国际舆沦,特别是阿拉伯 各国的强烈谴责。
122.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问题是怎么一回事?
  多年来,中东局势一直动荡不安,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巴勒斯坦问题。 巴勒斯坦是指位于亚洲西部、处在地中海与死海、约旦河及亚喀巴湾之间的 一块地区,不仅扼亚、欧、非三洲的交通要冲,而且是联结阿拉伯国家东、 西两翼 的桥梁。虽然巴勒斯坦地区本身资源不甚丰富,但它紧邻世界石油 主要产区,同时有方便的输油管和便捷的海运条件,使这个地区成了欧洲、
  
以至世界石油生命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巴勒斯坦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 意义。历史上,特别是近现代史上,这里素为帝国主义竞相角逐之地。
  巴勒斯坦这一名词,是希腊语“腓力斯丁人之地”的意思。因为巴勒斯 坦沿海地区曾居住过来自爱琴海岛屿的腓力斯丁人。这个地区在历史上变迁 频繁,许多古老的部落和民族都统治过这块土地。公元前十一世纪希伯莱人 在这里建立过希伯莱王国,后来分裂为以色列王国和犹太王国。犹太王国的 人称自已为犹太人,此后所有的希伯莱人都称为犹太人。以色列王国犹太王 国先后为亚述人和巴比伦人所灭。之后,波斯人、马其顿人又相继侵入这个 地区。公元前一世纪,罗马帝国占领这一地区,屠杀大量犹太人,幸存者也 大多流散到欧洲、北非和世界各地。他们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同当地 居民融合,成为所在国民族的一部分。公元七世纪以后,巴勒斯坦纳入阿拉 伯帝国版图,阿拉伯人不断移入,他们同当地土著居民逐渐融合同化,形成 了现代的阿拉伯巴勒斯坦人。所以从公元七世纪以来阿拉伯人一直在这里劳 动生息,成为巴勒斯坦的主要居民。虽然从十六世纪初期起曾被土耳其奥斯 曼帝国统治达 400 年之久,但居民成份没有大的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 奥斯曼帝国瓦解,英军占领巴勒斯坦。1920 年英国以约旦河为界将原来的巴 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仍称巴勒斯坦(即目前所指的巴勒斯坦地区); 东部则称外约旦(即今约旦哈希姆王国)。1922 年国际联盟正式把巴勒斯坦 划为英国委任统治地,直到 1948 年才结束。
从十九世纪末叶起,犹太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相勾结,鼓吹犹太复国主
义。他们企图从神话与宗教传说中去追寻现代以色列的起源,自称是“上帝 挑选的子民”,把巴勒斯坦地区称为“上帝许诺之地”,以此为犹太复国主 义张本。他们鼓吹世界各地犹太人是一个单一民族,有共同利益,解决犹太 人问题的唯一办法是建立一个犹太国家。英、美帝国主义出于本身利益的需 要,积极支持犹太复国主义。1917 年 11 月 2 日,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在美 国同意下发表了关于英国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民的民族之 家”的“贝尔福宣言”。英国并在巴勒斯坦委任统治期间实行压阿支犹政策。 在英美支持下,定居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大规模向巴勒斯坦移居,从 1919 年到
1948 年,巴勒斯坦的犹太人从 5 万增至 70 多万,从 1948 年到 1960 年,移
民高达百万。1947 年 11 月 29 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 规定在 1948 年结束英国委任统治后建立两个国家,一个是犹太国,面积约
1.4 万平方公里;另一个是阿拉伯国,面积约 1.1 万平方公里;耶路撒冷实
行国际化,由联合国管理。拟议中的两个国家,不但在地域上犬牙交错,充 分暴露了帝国主义蓄意肢解一个完整地区、以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而 且就其划分本身而言,对阿拉伯巴勒斯坦人也是极不公正的。根据这个决议, 划归当时 130 多万阿拉伯人的土地只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 43%,而划归 70 多万犹太人的土地却占了总面积的 57%。因此,联合国的这个决议遭到了阿 拉伯人的抵制与反对。但是在美、英支持下,犹太复国主义者于 1948 年 5
月 14 日宣布成立“以色列”国。成立的第二天,就发动了对周围阿拉伯国家 的战争。通过战争,以色列占领了全部阿拉伯巴勒斯坦人的土地,并侵占了 埃及的西奈半岛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使 100 多万阿拉伯巴勒斯坦人沦为难 民。在 1973 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及恢复了苏伊士运河东岸 28~30 公里 宽的狭长地带,叙利亚也收复了戈兰高地的部分地区。根据协议, 1982 年
4 月 25 日以色列虽然撤出了西奈半岛,但仍霸占着所侵占的其它阿拉伯领

土。这就是巴勒斯坦问题的真相。近些年来,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的关 系出现了某些变化,但许多根本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巴勒斯坦人民重返家园、 恢复民族权利的斗争同阿拉伯国家恢复失地、反对以色列侵略的斗争紧密联 系在一起。他们的正义斗争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问题是当今世界瞩目的问题之一,它原是帝国主义一 手造成的,也有着复杂的历史、民族和宗教等内在因素,而当前帝国主义、 超级大国在中东的争夺,则是巴勒斯坦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重要根源。
123.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之间的“中立区”是怎么回事?
  1970 年以前的地图上,在沙特阿拉伯同科威特、伊拉克之间各有一块呈 菱形的地区,标记为“中立区”,它们分别由科威特同沙特阿拉伯、伊拉克 同沙特阿拉伯共管。这是由于各有关国家间发生边界纠纷,1921 年、1922 年先后在英帝国主义控制下取得协议的产物。这两个地区本来没有固定居民 点,只有流动的贝都因人游牧往来。后来科威特南境、接近中立区的布尔甘 发现油田,中立区便立即成为国际石油掠夺者争夺的对象。1948 年,美国的 一个石油公司首先取得其中属科威特方面约一半土地的石油开采权;翌年, 另一家美国公司取得了其中属沙特阿拉伯约一半土地的石油开采权,1953 年 已开始产油;后来日本石油公司先后取得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双方在该中立 区的沿海海底石油开采权,并已大量产油。1970 年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两国 对原中立区划定界线,分别统治。故 1970 年后仅保存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两 国间的中立区。
  
欧洲

124.欧洲的地理位置和大陆轮廓特征有何地理意义?
  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从海陆位置来说,位于亚欧大陆西部,是亚欧大 陆向西伸出的一个大半岛,北、西、南三面为海洋所包围。从经纬度位置看, 最北端到北纬 71°08′(诺尔辰角),最南端到北纬 36°附近(马罗基角), 绝大部分土地在北纬 45°~70°间,即中纬度偏北的位置。这种中纬度大陆 西岸的位置,在大气环流系统中属于西风带,因此使欧洲大部分地区终年盛 吹西风。各地气候深受大西洋的影响,以温带海洋性气候及其向温带大陆性 气候过渡的东欧型气候为主;最南部为亚热带气候,而缺失热带类型气候; 北部边缘伸入北极圈,属极地苔原气候。欧洲的大陆轮廓呈一支离破碎南宽 北窄的梯形,半岛和岛屿的面积约占总面积的 33.82%,为世界各大洲之冠。 海岸线十分曲折,陆地与海湾犬牙交错,再加上欧洲面积不大(l,016 万平 方公里),这就使欧洲各地距海都不远,东欧距海最远处也只有 1,600 公 里左右,因此更加深了海洋对大陆的影响,加强了欧洲气候的海洋性。海岸 曲折、海湾众多,也为发展海上交通和渔业生产提供了便利条件。
125.欧洲的地形有何特点?与其地质构造有什么关系?
  欧洲地形具有许多独特性。首先是世界上最低平的一洲。全洲平均海拔 高度只有 300 米,是各大洲中最低的。高度在 200 米以下的平原约占全洲总 面积的 60%,平原面积所占比重之大,在各洲中也首屈一指;海拔 2,000 米以上的高山面积很小,仅占全洲总面积的 2%,最高山峰厄尔布鲁士峰海
拔 5,633 米。第二,在欧洲地形的分布上,平原东西横贯中部,西起大西洋
边,东到乌拉尔山西麓,尤其是波罗的海东岸至黑海西岸一线以东,平原占 绝对优势,地形比较单一;山地只分布在大陆边缘,东为乌拉尔山,西北为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为阿尔卑斯山系。整个地势是北低南高,欧洲中西部 最明显,北部为平原,中部为丘陵和中等高度的块状山地,南部为高山地带。 第三,在第四纪冰期时,冰川作用形成的地形特别发育,面积也广,尤其是 大陆北部为大陆冰川中心,冰蚀地形和冰碛地形遍布。南部阿尔卑斯山脉为 山地冰川中心,高山冰川地貌显著。
现代欧洲地形的这些特征是欧洲的地质构造在长期的地质历史发展过程
中,由于内、外营力相互矛盾斗争、发展演变至今的结果。欧洲大陆形成的 历史是以北部的古陆台为中心,经历次地壳运动,陆台不断扩大,地槽不断 缩小的过程。欧洲的地质构造单元可分为四个:即北欧和东欧的前寒武纪陆 台构造;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不列颠群岛和德波平原的加里东褶皱构造; 西欧南部、中欧中部的海西宁褶皱构造和中欧南部及南欧的阿尔卑斯褶皱构 造。欧洲地形与地质构造关系密切,北部和东部的陆台地区一般表现为起伏 不大的平原,如东欧平原、中欧平原等;中部老褶皱带大多呈块状山地、丘 陵或高原,如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中欧块状山地、法国中央高原等;南部年 轻褶皱带一般成高大山地,如阿尔卑斯山脉、喀尔巴阡山脉等,褶皱带中的 山前拗陷或向斜地区,则表现为平原或盆地,如巴黎盆地、波河平原、多瑙 河中、下游平原等。
126.第四纪冰川对欧洲地形的影响如何?
  在欧洲的地质发展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许多次冰川,但古冰川的痕迹已 不存在了,只有第四纪的冰川的痕迹至今仍能见到,对欧洲现代的地形形成
  
影响最大。欧洲第四纪的冰川中心有二,即以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为中心的大 陆冰川和以阿尔卑斯山脉为主的山地冰川。据研究,欧洲的第四纪冰川共发 生四次,即群智、明德、里斯和武木。群智冰期最老,距今约有 100 万年; 里斯冰期冰川最厚(中心 2,000 多米,阿尔卑斯山上约厚有 1,000 多米), 覆盖范围最广,包括整个英国、中欧海西山地北麓,东欧基辅—伏尔加格勒 一线以北;武木冰期距今最新,约一万年左右,所留下的痕迹最新。由于冰 川作用的结果,在距冰川中心较近的欧洲北部地区以侵蚀作用占优势,形成 峡湾、槽谷、羊背石等冰蚀地形,有的地方也有冰碛——冰水地形,湖泊众 多;在距冰川中心较远的东欧和中欧地区,则以堆积作用为主,到处散布着 各种形态的冰碛丘陵和冰水沉积地形,以及无数大小湖泊;在南部阿尔卑斯 山脉等高山上,形成陡峭的角峰和宽阔的 U 形谷及一系列冰碛湖等典型的山 地冰川地貌。
127.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有什么显著差异?
  东欧平原又称俄罗斯平原,指苏联的欧洲部分而言,面积约 500 多万平 方公里,是欧洲最大平原。在构造上是俄罗斯陆台的一部分,在前寒武纪基 底上覆盖了厚薄不一的自古生代至今的地层,基本上呈水平分布。在地形上 是一个广大平缓而稍有微波起伏的丘陵性大平原,丘陵性高地与面积不大的 低地相互交错。平均海拔高度 175 米,最高 463 米(提曼山),但大部在 200 米以下,只有东南部里海沿岸低地在海平面以下,为海积平原。在第四纪冰 期时,东欧平原曾遭到四次冰川侵袭,冰川活动是形成东欧平原现代地貌的 主要原因之一。北部和西北部以冰川侵蚀地貌为主,地表起伏不平,多湖沼; 中部为主要冰碛区,冰碛丘陵间夹有沼泽低地;南部为冰水沉积区,多泥沙 质平原,地势较平坦,冲沟、坳沟、阶地较发育。
西西伯利亚平原,介于乌拉尔山与叶尼塞河之间,哈萨克丘陵以北,面
积约 260 万平方公里,90%的面积海拔不到 100 米。在古老的海西褶皱基底 上平铺着中生代和新生代的地层,是世界上最广大而低平的海积平原,也是 世界上最典型的具有纬向自然带结构的地理区。鄂毕河纵贯中部,由于比降 小,水流缓慢,加上冻土层广布和河流上下游各段结冰与融冰期不同,形成 广大面积的沼泽。
128.阿尔卑斯山系的分布特色及其原因是什么 ?
  阿尔卑斯山系在构造上为一年轻的阿尔卑斯褶皱带,广布于中欧南部和 南欧广大区域内,其延续部分还可伸展到亚洲和北非。阿尔卑斯山系为一高 峻的弧状山系,以南欧高大的阿尔卑斯山为主体,向东西分出四支延伸。向 东一支过维也纳后成一向东凸出的弧形山脉——喀尔巴阡山脉,过铁门后折 向东成巴尔干山脉,越黑海接克里木山脉和高加索山脉;向东南一支为狄那 里克阿尔卑斯山脉,构成巴尔干半岛的西部骨架,越爱琴海连接小亚细亚的 山地;向南伸出的一支叫亚平宁山脉,构成亚平宁半岛骨架,西折经西西里 岛,与北非的阿特拉斯山相连;向西伸出的一支叫比利牛斯山,横亘于法国 和西班牙两国之间。阿尔卑斯山系所以具有如此独特的走向,是与其形成的 地质构造有关。当第三纪古地中海的沉积地层受到非洲板块和欧洲板块挤压 而发生褶皱时,褶皱具有逆时针的旋扭构造性质,才使阿尔卑斯山系具有独 特的走向;另外散布在古地中海中属于南北两大古陆的边缘碎片的存在,也 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129.西欧式气候的特点、成因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如何?

  西欧式气候又称温带海洋性气候,一般分布在南北纬 40°~60°之间的 大陆西岸,如欧洲西部、美国西北部、加拿大西部太平洋沿岸地带、智利南 部、澳大利亚东南角和新西兰等地。其中以欧洲西部最典型、范围最广,故 又称西欧式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冬季温和,夏季凉爽,气温年较差小,年降 水量适中,全年有雨,秋冬较多,以气旋雨为主,多云雾,日照少,雨日多。 冬季气温一般在 0℃以上,夏季最热月气温一般在 10℃~20℃间,年降水量 一般在 600~1,000 毫米之间。
  形成这种气候的主要原因是,位于中纬度(40°~60°)大陆西岸,终 年盛吹偏西风,风从西面海上吹来,沿岸又有暖流,使西风更加温暖湿润, 登陆后受地形抬升,即能大量降水。就西欧来说,沿岸的北大西洋暖流很强 大,温度湿度较高,沿岸又特别曲折,地中海、波罗的海等深入内陆,再加 上西欧的地势低平,平原和山地皆呈东西走向,故使西风和气旋等可深入内 陆,扩大了大西洋影响的范围,使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别典型。西 欧式气候全年有雨、湿润、冬季温和等特点,对农业生产比较有利,但夏季 凉爽、不炎热、全年阴湿、日照少,以及多大风等,对农业生产又极为不利。
  130.亚热带的冬雨夏干气候为什么以南欧地中海沿岸最典型、范围 最广?
地中海式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少雨,冬季温和多雨,全
年日照充足。它之所以形成这些特点是因为这种气候分布在南北纬 30°~40
°之间的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的缘故。夏季太 阳直射在北半球,气压带北移,这里在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下,气流下沉, 天气晴朗,炎热干燥少雨;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气压带南移,这里受西风 带控制,盛行海洋上来的西风,沿海又有暖流经过,因而温和多雨。全世界 凡是位于南北纬 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的地区,如美国的加里福尼亚地 区、智利中部、非洲南端、澳大利亚西南角等地,皆属这种气候类型。但以 南欧地中海沿岸最典型、范围最广。这主要是由于这里有东西延伸、面积很 广的地中海的存在,夏季地中海上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局部高压),加强 了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使气流更加稳定;冬季海上气温比周围陆地高,形 成局部低气压,吸引了西面大西洋上的气旋东进,直达黑海沿岸,更加温和 多雨,范围更广。其次,由于北部有高大的基本上是东西走向的阿尔卑斯山 系的存在,冬季对北方来的冷气流有明显的阻挡作用,使地中海沿岸冬季更 加温和;夏季南部受炎热的撒哈拉沙漠的影响,使气温又更加炎热。以上原 因,使地中海地区的地中海式气候最典型,范围也最大。
  131.阿尔卑斯山南坡和北坡自然带的垂直分布高度有何不同?为什 么?
阿尔卑斯山脉在欧洲南部,西起利古里亚海滨,东至维也纳盆地,绵延
1,200 公里左右,宽 135~260 公里。它是一条典型的年轻褶皱山脉,山势 雄伟高峻,是欧洲最高大的山脉,一般山岭在 3,000 米以上,4,000 米以 上的山峰有 100 多座,最高峰勃朗峰海拔 4,810 米。博登湖至科摩湖一线以 西的西部阿尔卑斯山呈弧形走向,山势高,山幅窄,现代冰川广布;东部阿 尔卑斯山,山势低,愈往东愈低,山幅较宽,向东呈扇形展开。高峻的阿尔 卑斯山成为欧洲南北气流运动的障碍,而阿尔卑斯山脉本身无论是气候,还 是土壤和植被,都有明显垂直变化,从山麓的耕地牧场向上依次有阔叶林带、 混合林带、针叶林带、高山草地、高山岩石裸露带,直到终年积雪带。由于

高度和坡向的关系,北坡和南坡自然带分布的垂直高度是不同的,大致阔叶 林带南坡在 800~1,800 米,北坡为 800~1,200 米;针叶林带南坡为 1,
800~2,000 米,北坡为 1,200~1,800 米,高山草地南坡为 2,000~2,
500 米,北坡为 1,800~2,000 米;岩石裸露带南坡为 2,500~3,000 米, 北坡为 2,000~2,500 米;终年积雪带南坡为 3,000 米以上,北坡为 2,
500 米以上。总的变化是各自然带高度是南坡要比北坡来得高一些。主要原 因是北坡西坡受西风影响大,降水多,气温低,故各自然带分布高度比南坡 要低;南坡和东坡受西风影响小,降水少,气温高,山麓能见到亚热带类型 植被。
132.地中海的地理特点如何?
  地中海位于欧、亚、非三洲之间,东以达达尼尔海峡、马尔马拉海、博 斯普鲁斯海峡与黑海相通,西以直布罗陀海峡与大西洋相连,东西距离长 3,
800 公里,南北宽窄不一,最大距离 1,800 公里,总面积 250.5 万平方公里。 由于海域中半岛和岛屿较多,人们把地中海分割成几个深浅不一的海盆,海 底地形比较复杂。亚平宁半岛和西西里岛以西为西地中海,纬度位置较高(北
纬 35°~45°),一般深度超过 2,000 米,第勒尼安海最深处达 3,730 米, 周围有许多活火山如维苏威、埃特纳、利帕里和斯特龙博利等火山;东地中 海纬度较低,大部在北纬 30°~40°间,也很深,爱奥尼亚海最深达 4,594 米,亚得里亚海较浅,约有三分之二海域水深不足 200 米, 北部的三分之一 更不足 100 米。地中海地势闭塞,周围多高山或荒漠,注入的河水不多,而 且夏季炎热干燥,蒸发量大,水文性质独具一格。海水盐度特高,表层海水 平均盐度为 38‰,东部最高达 39‰,西部较低为 37‰,从海面到海底,其 含盐量差别很小。海水的来源,河水占 5%,雨水占 21%,余均为外海流入 的海水,其中 96%经直布罗陀海峡流入,4%从黑海注入。地中海表层海水 由于受风向和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反时针向的海流。垂直环流,由 于直布罗陀海峡海水较浅,在 500 米以下就很少流动。地中海拥有丰富的生 物资源,动植物种类总数在 8,000 种以上。地中海在沟通东西方的海上交通 上和战略地位上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要,大西洋经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到印度 洋的航线,素有西方各国海上“生命线”之称。
133.为什么说直布罗陀海峡是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的咽喉?
  直布罗陀海峡位于欧洲西南部伊比利亚半岛同非洲大陆之间,其范围在 北岸西起西班牙的特拉法尔加尔角,东到直布罗陀港的欧罗巴角;南岸是摩 洛哥,西起埃斯帕特尔角,东到阿勒米巴角。海峡长 90 公里,东宽西窄,最 宽处约有 43 公里,最狭处只有 14 公里。海水较深,平均为 375 米,最深处
达 1,181 米,最浅处仅 200 米。直布罗陀海峡是地中海西通大西洋的门户, 也是从大西洋进入地中海的咽喉,是大西洋经地中海通黑海和通红海、印度 洋,到达远东的捷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每天单从地中海驶进海峡的船只 就有上千艘,西欧各国所需要的石油、原料及工业品等多通过这里运往本国。
据 1978 年统计,全年约有 400 万吨货物和 70 万人通过这个海峡,故人们常 称它为西欧的“生命线”。直布罗陀海峡不仅交通上重要,而且战略地位也 十分突出,自古以来都是列强必争之地。
  位于海峡北岸的直布罗陀,面积 5.8 平方公里,人口约 3 万。十五世纪 中叶,由西班牙统治,1501 年正式并入西班牙版图。十八世纪初叶,法、奥 爆发战争,英、荷加入奥方,联军于 1704 年攻占直布罗陀。1713 年签订乌
  
特列支条约,将直割让给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这里一直是英国的海 外要塞和现代海空军事基地之一。西班牙一直要求收复该地,归属问题至今 未得解决。
134.波罗的海和黑海的水文特征有什么差异?
  波罗的海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与欧洲大陆之间,以狭窄而浅的厄勒海 峡、大贝尔特海峡、小贝尔特海峡与大西洋的北海相连,面积为 39.71 万平 方公里,有许多海湾伸入大陆,其中以北部的波的尼亚湾为最大(11.7 万平 方公里),芬兰湾(3 万平方公里)和里加湾(1.9 万平方公里)次之。波罗 的海很浅,大部海域的深度在 60~130 米之间,平均深 86 米,斯德哥尔摩南 部的兰索特洼地为最深,达 459 米。由于有大量河水注入,以及所处纬度较 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和只有一些浅而窄的海峡与北海相通等原因,波罗的 海海水的盐度普遍很低,为世界上盐分最低的海。在海峡入口以北表层海水 的盐度较大为 20‰,深海为 30‰;海峡往东海水盐度就急剧下降,在波罗的 海的中部表层为 6~8‰,深层为 15~17‰,至波的尼亚湾表层只有 4~5‰, 波的尼亚湾北部和芬兰湾东部则减至 2‰,河口附近甚至全部是淡水。海水 表层的温度在夏季与空气温度无大差异,以 8 月份为最高,在波的尼亚湾为
9°~13℃,芬兰湾 15°~17℃;海的中部为 14°~17℃;冬季较冷,除中 部表层海水水温在 1°~3℃不结冰外,在海湾和沿岸地区都在 0℃以下,波 的尼亚湾和芬兰湾东部从 11 月起即冰封,直到来年 4 月或 5 月才融化。平均 冰封日数在波的尼亚湾北部为 210 天,中部为 185 天,芬兰湾东部为 130 天, 里加湾为 80~90 天,斯德哥尔摩附近为 70 天,波罗的海南岸为 25~50 天, 在丹麦附近诸海峡中为 16~45 天不等。波罗的海的海流受风向、注入河水和 北海含盐量高的海水流入的影响而定。在海峡表层海流通常是从波罗的海流 入北海,10 米以下则为含盐量较高的海水从北海反向流入波罗的海,在波罗 的海中表层海流一般皆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流速各地不一,摇摆在每秒 5~
20 米之间。
  黑海位于欧亚两洲之间,西以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和达达尼尔 海峡与地中海相通,面积 41.2 万平方公里,为一轮廓完整之陆间海。在构造 上除北部边缘为古陆台的一部分较浅外,其余皆为古地中海之残余部分,基 本上没有岛屿,深度大部在 1,000 米以上,最深达 2,245 米。黑海由于有 大量河水注入,表层海水的平均盐度小,仅 17~18.5‰,最大也只有 33.8
‰。海水的温度无论冬夏或上下层之间差别均较大,冬季一般不超过 10℃,
在西北部还要冻结;夏季水温较高,在克里木半岛附近可达 22.8℃。黑海的 海流常成反时针方向环流。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处,由于海面稍高于地中海, 故表层含盐量小的海水,从黑海流向地中海,流速约 2.3~4.6 公里/时;在 底层,地中海中含盐量较高的海水反向流入黑海,但流入量小于流出量。由 于黑海上层海水盐度低,故海水的垂直环流很弱,因而 150~200 米以下的深 层水经常处于缺氧的状态,并有大量硫化氢集聚,所以从 200 米以下直到海 底是一个几乎没有生命的世界。
135.伏尔加河的河道、水文情况怎样?
  伏尔加河是欧洲第一长河,发源于东欧平原西部的瓦尔代丘陵,注入里 海,干流全长 3,690 公里,流域面积为 138 万平方公里(另有资料认为其长 度为 3,350 公里,流域面积 136 万平方公里)。伏尔加河是一条平原河流, 自河源(海拔仅 228 米)至里海海面(低于大洋面 28 米)河道平均落差仅
  
0.07 米/公里,故河道平坦,流速非常缓慢,河道宽阔弯曲,河中多沙洲和 浅滩,河漫滩上多牛轭湖和废河道。伏尔加河有大小支流 3,000 多条,其中 以源于中俄罗斯丘陵的奥卡河(长 1,480 公里)和源于乌拉尔山西坡的卡马 河(长 2,030 公里)最重要。支流分布多集中在中上游,自北纬 50°到河 口段的 800 公里内完全没有支流,形成典型的树状水系。伏尔加河流量很大, 河口年平均流量达 8,000 立方米/秒,每年约有 255 立方公里的水注入里海, 占里海流域总径流量的 70%,对里海的水量平衡起有关键性作用。伏尔加河 的补给来源主要是春季的融雪,冰雪占 55%,其余是地下水占 41%,雨水占
4%。春季流量最大,所占比重愈往下游愈大,如在雅罗斯拉夫尔为 54%, 切博克萨雷为 60%,古比雪夫为 64%。冬季结冰,封冻期长达 90~140 天, 上游长,中下游短。伏尔加河在苏联水运上占重要地位,货运量占全苏内河 航运量的一半,其上游可通过白海—波罗的海(斯大林)运河与波罗的海和 白海相连,下游可通过伏尔加—顿河列宁运河与黑海相通,在干流上还建有 古比雪夫和伏尔加格勒水电站,可发电、调节流量、灌溉土地。故伏尔加河 目前已是一条可通外海的外流河了。
136.为什么说多瑙河和莱茵河都是重要的国际河流?
  多瑙河发源于联邦德国南部黑林山东坡,东流经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 匈牙利、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苏联等 8 个国家,如果加上支流 跨经的国家,共流经 12 国,是世界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该河注入黑海,全
长 2,867 公里,流域面积 81.7 万平方公里。多瑙河水量丰富,河口年平均
流量达 6,430 立方米/秒,每年有 203 立方公里的水流入黑海。自源头至维 也纳为上游,属山地性河流,河谷窄深,坡度大,多急流浅滩,支流众多, 河水主要靠高山冰川融化为主要补给来源,故春末和夏季水位最高。从维也 纳到铁门为中游,河谷变宽,河床坡度不大,河道弯曲,常出现河汊,牛轭 湖也多。春季积雪融化,水位最高,高水位可一直延续到夏季;夏末秋初蒸 发强烈,水位下降;秋季由于蒸发减弱和雨水补给,水位再次上升;冬季有 短期封冻。铁门以下为下游,河谷宽阔,接近河口时可宽达 15~20 公里,有 的地段达 28 公里。河口形成一个长达 80 公里的三角洲,其上面河汊纵横, 其中苏利纳河可以通航。下游结冰期 1.5 个月,常有凌汛出现。多瑙河是一 条重要的国际河流,航运价值很大,从乌耳姆以下可以通航,占全长的 91%。 多瑙河水力资源丰富,南、罗两国合建的铁门水电站 1972 年已竣工,两国各 建有一发电能力为 105 万瓩的水电站。三角洲上芦苇丛生,是世界上最大的 芦苇产地。
  莱茵河发源于瑞士阿尔卑斯山的圣哥塔峰下,北流经列支敦士登、奥地 利、联邦德国、法国、荷兰等国注入北海,全长 1,360 公里,流域面积 22.4 万平方公里。莱茵河流域降水丰富,河流常年满水,年平均流量在巴塞尔为
1,000 立方米/秒,河口达 2,500 立方米/秒。巴塞尔以上为上游,属高山 型河流,河谷狭窄,河床坡度大,呈阶梯状。春季融冰化雪时,水量最大。 巴塞尔到波恩段为中游,河道蜿蜒于宽广的阶状谷地中,两岸有许多支流汇 入,水量虽仍以夏季为最大,但春汛已显著增大了。波恩以下为下游,河道 流经平原地区,河宽水深,水位稳定,变化不大,水量丰富,常年有水,冬 季略大于夏季。莱茵河干支流水力资源丰富,通航里程长,又流经欧洲主要 工业区,两岸居民和工业城市密布,经济价值更大,成为欧洲重要的国际河 流。

137.欧洲的湖泊集中分布在哪里?
  欧洲的湖泊很多,但在分布上很不平均,主要分布在欧洲北部和阿尔卑 斯山地区。芬诺斯堪的亚是湖泊最集中的地区,湖泊面积约占该地区总面积
的 8~12%,大小湖泊十几万个,其成因大部是在构造的基础上,再受第四 纪冰川作用的改造而形成的。阿尔卑斯山地的湖泊在高山上,大都是小而多 的冰斗湖,山地南北两侧主要为长而深的山谷冰川冰碛堰塞湖,往往位于河 流上游。总之,欧洲湖泊的成因大多与第四纪冰川作用有关。此外,在不列 颠群岛、比利牛斯山地等处也有不少湖泊分布,湖泊的成因除构造作用和冰 川作用外,还有一些喀斯特漏斗湖、沿海溩湖、火口湖、牛轭湖等。
138.欧洲的野生动物为何种类贫乏?
  欧洲野生动物在组成上的主要特点就是动物的种类贫乏和风土性比较 弱,特别是缺乏一般的高等类型动物,尤其是特有动物更少。其原因除与动 物本身生态发展有关外,还与自然环境的发展历史有关。欧洲在动物区系上 属全北区,大部属全北区的欧洲——西伯利亚亚区,北部边缘属北极亚区, 南部为地中海亚区,东南部是中亚亚区。与北美、非洲等隔有海洋,联系较 差。其次,欧洲的景观比较单一,而且严酷,缺乏热带草原和热带森林;北 部荒原,天寒地冻,植被稀疏;中部森林区,植被种类单调而年轻。此外, 欧洲的动物组成受第四纪冰川作用的影响很大。冰期时被冰川覆盖的欧洲北 半部,原有的动物大部被灭绝,只有一小部分以南方为避难所的动物才得保 存下来。冰期以后亚洲的苔原带动物和针叶林带动物才从北方渗入欧洲,草 原带动物从南方渗入。因此欧洲动物具有幼龄性和特有种少的特点,种类比 较贫乏。另一因素是人类活动的影响,由于人类的经济活动,许多原始森林 遇到破坏,广大草原被辟为农田,使许多森林动物和草原动物趋于灭迹。
139.欧洲在世界上的地位怎样?
  欧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三面临海,东与亚洲相连,实际是亚欧大陆 向西伸入大西洋的一个大半岛。面积 1,016 万平方公里,略大于大洋洲;人 口约 7 亿,次于亚洲居世界第二位。欧洲是世界上重要的一个洲,就政治、 文化、经济、军事诸方面,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在世界上占有极为重要 的地位。
欧洲是资本主义的发源地,帝国主义的大本营。中世纪末期,由于商品
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最早在欧洲封建制度内部出现;十五世纪末开 始的“地理大发现”,由于对殖民地的侵略、掠夺和市场的扩大,加快了欧 洲资本原始积累过程;至十八世纪下半叶,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大 革命的胜利,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首先在西欧确立。 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欧洲许多国家又最先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帝国 主义阶段,成了帝国主义大本营。这时世界,主要是欧洲一些帝国主义国家 争夺和瓜分殖民地的斗争愈演愈烈,导致了世界大战,欧洲是两次世界大战 的发源地和主要战场。
  欧洲也是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摇篮,它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 林的故乡和战斗的地区。在革命导师的领导下,世界特别是欧洲的工人运动、 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迅猛发展。1871 年在这里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 政权——巴黎公社;1917 年建立了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社会 主义共和国联盟。欧洲对世界革命运动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欧洲是近代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发展最早、当前发展水平最高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