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概念方案资料:周访---人物传记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7:37:06

周访---人物传记4

周访字士达,本(本来)汝南安城人也。汉末避地(1.亦作"避墬"。2.谓迁地以避灾祸。3.犹言避世隐居。)江南,至访四世。吴平(吴国平定),因(就,于是)家(名词作动词,安家)庐江寻阳焉。访少(年轻时)沉毅(沉着刚毅),谦而能让(辞让),果(果断)于断割(1.砍截切割。 2.裁决。),周穷(救济穷人)振乏(赈救不足。振:通“赈”),家无余财。为县功曹(工作相当于现代的秘书和助理),时陶侃为散吏(闲散的官员),访荐为主簿,相与(副词。表示同时同地做某件事。可译为“共同”。舍人相与谏。 卒相与欢。——《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平原君竟与 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发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结友(结交成为朋友),以女妻(以女嫁人   黥布归芮,芮妻之。——《汉书·吴芮传》。注:“妻,嫁女与人也。”)侃子瞻。访察(考察后予以推举,举荐   察臣孝廉。——晋·李密《陈情表》又如:察举(选举,选拔);察廉(举廉);察选(察举。选拔))孝廉(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孝廉是察举制常科中最主要、最重要的科目。),除(任命官职:~拜(授官)。~授。~书(授官的诏令)这里是“被任命为”)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到官,就任的意思)。

及元帝渡江,命参镇东军事。时有与访同姓名者,罪当死,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数十人皆散走,而自归(投案自首)于帝,帝不之罪(宾语前置句)。寻以为(以之为)扬烈将军,讨(征讨,讨伐)华轶。所统(所统帅的,所字结构)厉武将军丁乾与轶所统武昌太守冯逸交通(勾结往来),访收(收捕)斩之。逸来攻访,访率众击破之。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轶众溃(溃败),遂平江州。

帝以访为振武将军,命访与诸军(各路大军,各军)共征杜弢。弢作(制造,制作)桔槔(桔槔:俗称“吊杆”,是一种原始的井上汲水工具。它是在一根竖立的架子上加上一根细长的杠杆,当中是支点,末端悬挂一个重物,前段悬挂水桶。一起一落,汲水可以省力。当人把水桶放入水中打满水以后,由于杠杆末端的重力作用,便能轻易把水提拉至所需处)打官军船舰,访作长岐枨以距(通“拒”,抵御)之,桔槔不得为害(不能造成危害。为,造成)。访复以舟师(水师)造(抵达,到)湘城,军达富口,而弢遣杜弘出海昏(地名)。访步(徒步,步行)上(进入)柴桑,偷渡,与贼战,斩首数百。贼退保庐陵,复围弘于庐陵。弘大掷宝物于城外,军人竞(竞相,争着)拾之,弘因(趁着)阵乱突围而出。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弘入南康,太守率兵逆击(迎战。逆:迎),又破之,奔于临贺。帝又进(晋升)访龙骧将军。

访既(后来)在襄阳,务农(从事农业劳动)训卒,勤于采纳(采纳建议)。王敦患(意动用法)之,而惮其强,不敢有异(别的举动)。访威风既著(既已显著),远近(形容词作名词)悦服(心悦诚服),智勇过人,为中兴名将。性谦虚,未尝论功伐(功劳,功勋)。或问访曰:“人有小善,鲜(xiǎn基本字义 少:~为人知。屡见不~。详细字义〈形〉1.  非常少,很不多。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靡:无;初:开始;鲜:少;克:能。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多用以告诫人们为人做事要善始善终)。——《诗·大雅·荡》以约失之者鲜矣(由于俭约而犯过失的人很少)。——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宋· 周敦颐《爱莲说》鲜不疫矣。——清· 方苞《狱中杂记》2.  又如:鲜薄(微少);鲜言(寡言);鲜胄(后代少);鲜浅(浅鲜);鲜乏(缺乏);鲜少(很少)〈动〉1. 缺少;不足。既无叔伯,终鲜兄弟。——李密《陈情表》)不自称(自我夸耀)。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访曰:“将士用命(听从命令),访何功之有!”士以此重之。

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选自《晋书·周访传》,有删改)

访练兵简卒(挑选士卒)/欲宣力(宣示威力)中原/慨然(激昂慷慨)有平河洛之志(壮志)/善于抚纳(安抚将士,接纳贤士)/士众皆为致死(献出生命/奋不顾身)/闻敦有不臣之心(意指不忠君的思想。后也指犯上作乱的野心。不臣:不守臣子的本分,封建社会中不忠君。)/访恒切齿(牙齿相磨切,表示极其愤恨。使人非常愤恨)/敦虽怀逆谋(叛逆的阴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周访字士达,本来是汝南安城人。(他的祖先)在汉朝末年躲避战乱移居江南,到周访时已是第四代。吴国平定,就在庐江寻阳安家。周访年少时沉着刚毅,谦逊而辞让,处事果断干脆,周济穷困赈救不足,家中没有富余的钱财。担任县功曹,当时陶侃是个闲散的官员,周访推荐(他)担任主簿,(两人)结为朋友,(周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陶侃的儿子陶瞻。周访被察举为孝廉,被任命为郎中、上甲令,都不去就职。

等到元帝渡过长江,命他参镇东军事。当时有一个和周访同姓名的人,因犯罪被判处死刑,差吏误抓周访,周访奋力打退来抓捕他的人,几十人都四散逃跑了,自己便到皇帝处投案自首,皇帝没有加罪他。不久授为扬烈将军,征讨华轶。所统领的厉武将军丁乾与华轶所统领的武昌太守冯逸勾结往来,周访收捕丁乾并斩了他。冯逸来攻打周访,周访率兵击败了他。华轶的部将周广焚烧城池来响应周访,华轶众兵溃败,于是平定了江州。

皇帝任用周访为振武将军,命令周访与各军共同征讨杜弢。杜弢制作一种吊杆打官军的船舰,周访制作长棒来抵御他,吊杆不能为害。周访又率领水军进逼湘城,部队到达富口,而杜弢派遣杜弘出兵海昏。周访的军队徒步行进到柴桑,偷偷渡河,跟贼兵交战,斩敌数百人。贼兵后退保守庐陵,周访的军队又在庐陵围住了杜弘。杜弘把许多宝物扔到城外,士兵争着拾捡,杜弘趁着官兵队伍混乱突围出来。周访率军追赶他,缴获的战马铠甲兵器不能数得清。杜弘进入南康,太守率兵迎击,又打败他,杜弘奔逃到临贺。皇帝又提升周访为龙骧将军。

周访后来在襄阳,督促农耕训练士兵,勤于采纳建议。王敦忧虑他,但害怕他力量强大,不敢有别的举动。周访的威风既已显著,远近之人心悦诚服,他智谋勇敢超过常人,是国家复兴的名将。性情谦虚,从未居功而夸耀。有人问周访说:“常人有点小的善行,很少不自我称扬。您的功勋这样(显赫),却不说一句话,为什么呢?”周访回答说:“我的将士尽死效力,我周访有何功劳!”士人因此敬重他。

周访练兵选卒,想到中原显示威力,激昂慷慨有扫平河洛的壮志。善于安抚将士接纳贤士,士众都为他奋不顾身。听说王敦有不忠于朝廷之二心,周访常常恨得咬牙切齿。王敦虽然心怀反叛的阴谋,但因周访在,一直不敢为非作歹。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周穷振乏,家无余财             振作
         B. 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         收留
         C. 访复以舟师造湘城               前往
         D. 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         愉快
         〔命题特点〕
  这道题主要考查对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对常见文言实词的理解,是读懂浅易文言文的基础与前提。此试题四个句子的 “振”“收”“造”“悦服”皆常见实词,设题形式与前几年基本一致,稍有变动的地方是要求选择解释正确的一项。对双音节实词的考查是广东命题的第一次。
         〔解题思路与方法〕
        首先根据已积累掌握的实词做出判断选择;其次是联系以往学过的课文知识来辨别;再次运用替代法,将提供的词义置于句中,然后根据语境判断。
         A项的“振”,常用意义为“挥动”“振作”“整顿”等,但均与原文不符。根据上下文,周访好周济穷困之人以至家中无多余的钱财,由此判断“振”应为“赈”的通假字, “救济”之意,此义项曾出现在《论积贮疏》“大命将泛,莫之振救”一句中。
         B项中的“收”,常用意义有“逮捕”“收取”“结束”等。根据原文,差吏误抓了周访,周访击退来抓捕之人,由此“收”应解为作“逮捕,拘押”,此义项在《张衡传》“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一句中出现过。
        C项的“造”,基本义是“至,到”。根据周访率舟师进攻湘城,应理解为“前往”。该义项曾在《促织》“径造庐访成”一句中出现。
    D项的“悦服”,据原文语境,应该翻译成“心悦诚服”而不是“愉快”。这一双音词虽未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出现过,但从语境中可推出它的含义。
         〔参考答案〕C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因家庐江寻阳焉           弘因阵乱突围而出 
        B. 时有与访同姓名者       与贼战,斩首数百
         C. 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   访作长岐枨以距之 
         D. 弘大掷宝物于城外      又破之,奔于临贺
        〔命题特点〕
  本题是对常见文言虚词意义及用法的辨析能力的考查。8个例句皆出自选文,与2007年设题的形式一致。所涉及的文言虚词均在《考试大纲》范围内,所考用法皆为常见用法,广东版或其它版的教材中均有大量实例。
  〔解题思路和方法〕
  A项的两个“因”字,第一句的“因” 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译为“于是、就”。该句意思是“就在庐江寻阳安家”。 第二句的“因”是介词,有“趁着”之意。该句意思是“杜弘趁着官兵队伍混乱突围出来”。
  B项的两个“与”均为介词,译为“和、跟”。第一句的意思为“当时有一个和周访同姓名的人” ;第二句的意思为“跟贼兵交战,斩敌数百人”。
  C项的两个“以”均为连词,表目的,译为“来”。 两句的意思分别为:“华轶的部将周广焚烧城池来响应周访”;“周访制作长棒来抵御他”。
  D项的两个“于”均为介词,译为“到”。 两句的意思分别为:“杜弘把许多宝物扔到城外”;“又打败他,杜弘奔逃到临贺”。
  〔参考答案〕A
  3. 下列各句中的“之”,属于代词作前置宾语的一项是(3分)
  A. 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B. 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
  C. 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    
        D. 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
  〔命题特点〕
  此题考查对常见文言句式的理解。本题要求选出“之”属代词作前置宾语的一项。文言文中,宾语前置的情况常见的有三种:(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谓语之前;(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置于谓语前;(3)用“之”或“是”将宾语提到谓语前,以加重语气。
  2008年的《考试说明》没有对上述三种情况作区分,这与近年来淡化语法,增强对语言运用的考查相符。而此题,“代词作前置宾语”的提法高于《考试说明》的要求,另以D项为宾语前置形式的句子作干扰项,增加了解题的难度。此外,此题除考查宾语前置句式外,也考查了虚词“之”的用法。
  〔解题思路与方法〕
  A项中的“之”是动词,意为“到”,此义项在粤教版必修5《鸿门宴》“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一句中曾出现。本句的意思是“(周访)被任命为郎中、上甲令,都不去到任就职”。
  B项中的“之”属代词,在否定句中,作“罪”的前置宾语,该句的意思是“自己便到皇帝处投案自首,皇帝没有加罪他。”故正确选项为B。此用法在粤教版必修4《寡人之于国也》的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句中出现过。
  C项中的“之”为代词,解为“他”,指代“杜弘”。本句的意思是“周访率军追赶他,缴获的战马铠甲兵器不能数得清”。
  D项的“之”为助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此用法较常见于中学教材中,如《陋室铭》中的“何陋之有?”本句的意为“我的将士尽死效力,我周访有何功劳!”
         〔参考答案〕B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周访功绩卓著,曾先后被朝廷授予扬烈将军、厉武将军、龙骧将军等职务,成为一代名将。
  B. 周访性格刚强,一旦蒙冤决不会忍气吞声。为此,他深受皇帝赏识,并得到了奖励提拔。
  C. 在讨伐敌人的战斗中,周访亲临前线指挥。他既英勇果断,又能随机应变,因而屡战屡胜。
  D. 在襄阳时,周访重视生产、军训,勤于收集粮食等军需品,王敦因此很害怕,不敢轻举妄动。
  〔命题特点〕
  本题考查对相关文意的综合理解和分析。这道题将传记内容从周访的四个方面概括,分别是“功绩卓著被授职”“性格刚强受赏识”“屡战屡胜的原因”“令王敦害怕的原因”。要求考生从阅读材料着手读懂全文。设题形式较过去不同的是“选出正确的一项”,题目中错误信息增多了,题目较往年难度增大。
  〔解题思路和方法〕
  从全文筛选与选项相一致的信息。错误项大都是信息皆在文中,但对彼此关系分析并非正确,这就要求考生阅读文言文时,务必采用 “字字落实”的方法,不能用跳读浏览的方法。
  C项能在原文中找到明晰完整的表述,故为正确的选项。
        A项把 “厉武将军”说成周访,是错误的。
        B项的“蒙冤决不会忍气吞声”是出自原文的 “访奋击收者,数十人皆散走”一事,帝只是不加罪于他, 而非“赏识”。
        D项中对 “采纳”理解有误, 它应是“采纳意见”的意思。而非“勤于收集粮食等军需品”。
        〔参考答案〕C
         5. 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4分)
        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命题特点〕
        给文言文段断句,其实是考查考生文言阅读理解能力。断句离不开对古汉语知识以及古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的运用。这在广东高考中是第三年考查了,此题是之前传记内容的延续,信息量虽大,但难度不大。
         〔解题思路和方法〕
        首先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梳理文段的思路,把握内容要旨。该文段并承上文写王敦对周访的畏忌。掌握了本文段的大意,断句就有了保证。其次,要确定词的含义,注意句式和语义。本题中大量出现的动词最应关注,由动词关联前后的主语、宾语,断句基本就解决了。本题中出现的动词有:练、简、欲、有、抚纳、致死、闻、有、切齿、怀、为。最后,对可断或不断的地方,如没有把握,不断比断开更易得分。如 “故终访之世”和“未敢为非”之间就属断与不断均可之处。
        〔参考答案〕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
        ②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
        〔命题特点〕
        将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是考查考生文言水平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手段,与往年的试题形式相同,都采用主观题的形式。
        〔解题思路与方法〕
        翻译时一定要根据原文内容,尽量直译,对文句准确翻译,不能任意扩充或想象。而且要抓准考点,考点一般为关键词。由于文言文的翻译有一定的主观因素存在,允许语言转换的多样化。
        ①句中“妻”是关键词,名词活用作动词,译为“嫁给”。译为“嫁给……为妻子”“给……做妻子”也算对。其余,则译对大意即可。但要把握 “时”“荐”“相与”“侃子瞻”,4个主要考查点。主要虚词是“以”,介词,可译为“把”。此句话是省略句,有较多的省略成分。但在设计得分点时,没有把虚词、句式作为得分点。
        ②句中的关键实词是“鲜”,意为“少”。译为“很少”“极少”也算对。该义项曾出现在《陈情表》“既无伯叔,终鲜兄弟”中。主要虚词是“而”,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为“但”。其余译对大意即可。要注意 “善”“自称”“卿”“无一言” 4个主要考查点。此句无特殊句式。设题没有把虚词作为得分点。
        〔参考答案〕
        (1)当时陶侃是个闲散的官员,周访推荐(他)担任主簿,(两人)结为朋友,(周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陶侃的儿子陶瞻为妻。
        ② 常人有点小的善行,很少不自我称扬。您的功勋这样(卓著),却不说一句话,为什么呢?附录

手把手教你学断句

  一、什么叫断句  
  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断句。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的,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二、考点解析
  2004年,断句被列入北京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作为一项能力来考查。北京卷的《考试说明》古代诗文阅读的第3项是:文章内容的理解(包括翻译、断句等)。2005年复旦自主招生试题中也出现了给文言文加标点的题目。
 
  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高低,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古人之所以重视断句,是因为断句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对文意的理解,断句失误,必然误解古文原意。古书中就有一些记录断句不当而造成理解错误的材料。《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有这样一个故事: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一足,一只脚。笔者注),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
 
  这个小故事,对于人们认识断句的重要性,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三、高考试题回放
  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北京卷)
 
  11.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5分)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参考答案:
 
  ① 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
 
  ②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
 
  ③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④ 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⑤ 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据2004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分析数据,文言文断句题的得分统计如下:难度0.61,区分度0.57。全市84531名考生,平均得分3.04分;满分15216人,占18%;0分的4044人,占5%。以上统计数据表明,做好这道5分的题,对我们语文总分的得分是很重要的。从试卷的得分情况可以看出,考生文言文的断句能力较差,这实质上是缺乏文言文的语感。缺乏语感的原因无疑是平时只做题不读书,诵读的太少,而没有必要的积累。语文学习在很大程度上要靠积累、靠感悟、靠熏陶,对文言文的学习更应如此。
 
  四、方法指津
  不少考生畏惧文言文断句题。那么,给文言文断句有没有规律可循呢?其实,给文言文断句有时是有方法可循,有关键可抓的。在我们遵循了一定的方法,抓住了一些关键,就会给文言断句带来方便。笔者在文言文断句教学中,查阅大量资料,经过不断摸索,总结出了一套较为实用的断句方法。请大家先记住下面的口诀:
 
  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章法内容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反复练。
  1.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学生给文言文断句时,常犯的一个毛病是一边看一边点断,看完了文章,断句也结束了,待回头检查时,又觉得有许多不妥之处。其实这种“一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理解内容和断句是紧紧相关联的,熟读精思,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因为读不懂就点不断,不理解就点不好。马马虎虎不行,似懂非懂不行,读一遍两遍、一晃而过也不行。我们拿到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首先要通读全文,反复钻研,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遍数读多了,其意义自然就理解了。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比如北京卷的试题,我们经过通读,就能了解文意及层次:该段文字讲述了“近塞上之人”(塞翁)失马、得马和儿子堕马的事,告诉人们不要孤立地、静止地看待“得”与“失”。“好事”与“坏事”,“福”与“祸”,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基本上了解文章的大意之后,断句时,就可抓住“失马——得马——儿子堕马”这一发展过程,抓住人们的看法和“塞翁”的态度,去逐层、逐句点断。

  2.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给一段文章加标点,往往有易有难。我们可以在大致掌握了文章的意思之后,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这是一种先易后难的方法。比如今年北京卷的让我们给画线句子断句,也就暗示了画线部分前后可以断开,这就为我们理解文段内容和断句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我们也可以根据一些明显的标志(如下面讲到的虚词、对话等),把容易分辨的句子先断开。
 
  另外,我们还要有全文意识,对不易断开的地方,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认真推敲,确定在适当的地方断句。比如学生在做北京卷文言文断句题时,①②句得分极低,这主要是受“胡人”、“归人”的干扰,其实只要联系下文的“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就很容易了——画线部分后面应断开,“其父曰”前面也应该点断,所以“人皆吊之”应该断在一起,再看①②句中的“人皆吊之”“人皆贺之”,形式与之相同,而且都是写人们的看法,所以断句时就不会出错了。
 
  3.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曰”“云”“言”等字,这为正确断句,提供了方便。遇到“曰”“云”“言”等字,我们很容易根据上下文判断出说话人以及所说的内容。如北京卷中的多次出现的“其父曰”“此何遽不为……乎”。
 
  4.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文言文中“之乎者也”之类的虚词特别多,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通篇用了二十七个“也”字,几乎每句句末都用了“也”字,传为美谈。文言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往往是明辨句读重要标志。我们在学习中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有助于断句:
 
  ①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②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③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④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末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例如清人彭端淑的《为学一首示子侄》:“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这段文字相当典型。全段共有十七个句子,用了十七个标点符号。其中成为断句标志的句末语气词共十一个(“乎”、“矣”、“也”、“焉”、“哉”),连词和凝固结构共三个(“则”“而”“然则”),代词两个(“之”),句首语气词(“岂”,也有人称之为情态副词)一个。
 
  当然,我们在抓虚词标志断句时,也要注意灵活性,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乎”用在句中,同“于”,是介词,词性变了。“也”,用在句中舒缓语气,可点断,也可不点断。
 
  5.特殊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记住下面几种文言文的习惯句式,如:“何……之有” (宋何罪之有?);“如……何”(如太行王屋何?); “唯……是……”(唯余马首是瞻);“非唯……抑亦……”(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不亦……乎”(不亦说乎?);“何……之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无乃……乎(无乃不可乎?);“可得……欤”(可得闻欤?);“得无……乎”(得无异乎?)等,可以帮助断句。
 
  记住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不要把它们拆散,可以减少断句失误。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
 
  6.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
 
  古人不知道语法结构,只是凭着模糊的语感去断句。我们可以利用语法知识,对文言文的句子进行语法分析,根据语法分析确定该如何断句。文章中有些词语是属上还是属下,有时难以断定,而当运用语法知识划分主、谓、宾时,则容易解决。
 
  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主语和宾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数是由动词充当,而谓语又是构成句子的核心,我们只要抓住谓语动词,根据动词位置及和前后词语关系,进行推断,就能提高断句准确率。比如北京卷中的“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两题,找到动词“亡”“入”“吊”“将”“归”“贺”,根据语法知识,仔细分析,便不会将“入”之后的处所“胡”断为“胡人”,将“将……而归”误断为“归人”。
 
  另外,主语之后一般不断句(“……者……也”式判断句的主语之后应断句)。谓语之后如果没有宾语、补语就要断句;如有宾语、补语一般不断句,但“曰”“云”“言”等字作谓语时,要和它的宾语断开。宾语之后一般应断句,定语和其修饰的中心词之间一般不断句。文言文语序和现代文语序基本相同,即主语在前,谓语、宾语在后,修饰语—般在中心词前。如掌握了文言语序规律,就会为准确标点文言文奠定基础。可见,语法分析能够帮助准确断句。
 
  7.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古人写文章,十分讲究对仗工整,讲究对应,讲究互相照应,好用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这也为我们正确断句提供了条件。我们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断句,常常是断开一处,接着便可断开几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北京卷中的“其父曰此何遽不为……乎”反复出现了三次,对我们理解内容和断开文句都有很大的帮助。
 
  古文中两个相同词语连用,如果不属于形容词、名词的重叠形式,一般来说,它们分属两句话,应当从中间断开。例如北京卷中的“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又如《愚公移山》:“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8.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题目做完后,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借语感,根据文言文断句的基本要求,来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
 
  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即应该做到点断后的字句都能讲得通,如果有的句子讲不通,那就可能有断句错误的地方;做到点断后的每一句话的内容都符合情理、符合逻辑。如果内容不合情理,就有可能点错。例如:“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资治通鉴》卷十六)这段话中,虽然每句话本身都讲得通,但“争投水死者十余万”一句有悖情理:营垒崩溃,打了败仗,弃甲逃命的兵士,为什么“争投水死”呢?他们争着投水,是为了活命,而不是自杀。因此,正确的标点,应在“争投水”后加上一个逗号。
 
  9.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反复练
 
  方法只是登堂入室的阶梯,有了它还不能确保走进科学的殿堂,因为进入本身是需要行动的,也就是需要自身的能力。能力从何而来?以课本为本,掌握实词、虚词,文言句法、词法,培养扎实的文言功底;熟读一些典范的文言文,培养语感;古人云“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多做一些专题练习。这样,正确断句的能力就会在阅读中形成,在实践中成熟,在运用中提高。 
 
  五、巩固练习:用斜线给下面两段文言文断句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世说新语·方正第五》,1983年高考语文文言标点题))
 
  2. 王黄门兄弟三人俱诣谢公子猷子重多说俗事子敬寒温既出坐客问谢公向三贤孰愈谢公曰小者最胜客曰何以知之谢公曰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推此知之(《世说新语·品藻第九》)
 
  3.宋人有得玉者献诸司城子罕子罕不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与我者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故宋国之长者曰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今以百金与搏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搏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与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弥精其取弥精其知弥觕其取弥觕子罕之所宝者至矣(《刘向新序·节士第七》)
 
  参考答案: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王黄门兄弟三人俱诣谢公/子猷子重多说俗事/子敬寒温/既出/坐客问谢公/向三贤孰愈/谢公曰/小者最胜/客曰/何以知之/谢公曰/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推此知之
 
  3.宋人有得玉者/献诸司城子罕/子罕不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与我者/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故宋国之长者曰/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今以百金与搏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搏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与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弥精/其取弥精/其知弥觕/其取弥觕/子罕之所宝者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