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健身器材申请书:苗族-历史渊源与社会特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3:28:57

苗族-历史渊源与社会特征

1、民族概况

 

      苗族是个渊源悠久、人口众多、欣欣向荣的民族。以其勤劳勇敢、开明智慧、能歌善舞、热情好客著称于世。据传,远古时期苗族的祖先居住在黄河、长江一带,为逃避压迫和战争的苦难,部分相率向南,再向西迁徙,沿江而上进入黔地,一部分就在黔东南的黄平等县定居下来。黄平苗族先民凭着勤劳    的双手和智慧,立足于黄平地理、自然条件的优越,在这片热土上开拓,休养生息,成为黄平的世居主体民族之一。

      黄平县境内居苗、汉、亻革、侗、土家、仫佬、西家等二十多民族(家)。据县统计局2002年底统计,全县人口总数为347422人,其中苗族人口总数为18991人,占县人口总数的54.7%。黄平苗族主要聚居于县东南部和南部清水江畔一带,向县中部、县西北部发展,散居全县各地。

      黄平苗族能歌善舞,有“歌乡舞海”之称。民族风情浓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风民俗和灿烂的历史文化。由于聚居人口众多,较好地保持了本民族的传统习俗。

 

2、族源与迁徙

 

      族源:苗族的族属渊源和远古时代的“九黎”、“三苗”有着密切关系。古代传说中的蚩尤是“九黎”部落的首领。《战国策》说:“蚩尤是九黎之君”。《苗族简史》说:“苗族是在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不断开拓,不断发展成为祖国的强大部落。同时黄河上游的黄帝为首的部落联盟,向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发展,争夺这片肥沃的土地,便和‘九黎’发生冲突,大战于琢鹿,将‘九黎’打败。”《史记·五章·帝本记》说“黄帝和炎帝结盟,战胜九黎,杀死蚩尤”。《黔南职方纪略》指出“跳月”乃蚩尤的遗风。“跳月”是苗族青年男女在一定节日集会吹笙的一种社交活动。又说:“九黎”信奉巫术。这些与黄平和黔东南其他各地苗族极相似,是有亲缘关系。《炎缴纪闻》卷四说:“苗人古‘三苗’之裔也”。《贵州名胜志》引杨慎的《滇程记》也说:“苗者‘三苗’之裔”。

      “三苗”在长江流域的地理位置,据《战国策·魏策》说:“昔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洞庭之水”。《史记·吴起传》也说:“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禹灭之”。秦汉以后,许多学者认为,苗族的先民应属南蛮集团的“武陵蛮”。秦代五陵地区属黔中郡,史称这带地区居民为“黔中蛮”。西汉时期改黔中郡为武陵郡,又称居民为“武陵蛮”。无论“黔中蛮”、“武陵蛮”或“五溪蛮”都有苗族先民在内。“蛮”这个名称,一直是统治者称呼长江以南的少数民族,如“蛮夷”、“荆蛮”之谓也,都包括苗族在内。自唐、宋至元、明、清历代王朝对苗族的认识加深,才把苗混称为“蛮”的少数民族中作为单一民族记载在文献中。如白居易有“疑是苗人顽”诗句。宋代朱辅著《溪蛮丛笑》说:“五溪蛮……今有五:曰苗、曰瑶……”。

      迁徙:苗族的迁徙相当突出,其主要原因是战争引起。传说中说:他们的先民逃过浑水河,来到山区……。这与古代“九黎”部落被炎、黄部落联合击败,南迁黄河到长江中、下游开拓的史实相符。“三苗”时期,又不断遭尧、舜、禹的攻击,最后被禹击败,又一次被迫大迁徙。史载:“杀‘三苗’于三危”之后,这部分苗族进入鄱阳、洞庭两湖一带,被称为“南蛮”。战国时楚以武力并吞“蛮”、“越”,占有洞庭、苍梧等“蛮”、“越”之地,苗族先民又被迫扶老携幼大量迁入武陵山区。战国末年,武陵地区苗民受到冲击,又分散迁徙。由于东汉王朝一再出兵进剿,对苗民大肆杀戮,又灾荒兵祸,苗族先民再度向南迁徙。秦汉乃至唐宋时期,封建王朝不断向“武陵蛮”、“五溪蛮”用重兵“征剿”,繁重的赋税,迫使“五溪蛮”流离失所,向五溪深处,再度西迁。一支沿舞水西上,迁到思州(今岑巩)以及思南等地,另一支沿着沅水(今清水江)西上,迁到黔东南地区定居。

      宋、元以前,贵州苗族早已从五溪地区由沅水向清水江地区迁徙,在剑河、三穗一带居住。苗族《爬山涉水歌》载:六支祖来到黔东南居住后,雄公主持在剑河、松续这个山坳主议榔:“一支住方先(榕江)、一支住方尼(台江)、一支住者雄(雷山)、一支住希陇(黄平)、一支住春整(炉山)分开过生活”。

      清王朝,残酷镇压苗民,苗民纷纷起来反抗,形成雍、乾大规模苗族起义,黄平是重点夺取的城镇之一。黄平部分苗族不干坐以待毙,扶老携幼,肩挑婴儿,翻山越岭逃往黔西南各地。

      历代封建王朝对苗民一次次调集重兵征剿,凶残屠杀,蛮横掠夺他们的财产,毁坏他们的家园,从而造成一出出家毁人亡、妻离子散、背井离乡大迁徙的历史悲剧。然而苗族先民凭借勇敢、坚强、智慧,为着民族生存,一次次起来抗暴……又一次次地被迫迁徙。他们每到一个地方,凭着勤劳的双手,与天斗、与地斗,开山劈岭,开荒造田,男耕女织,生息繁衍,成为祖国大家庭的一个古老又人口众多、欣欣向荣的民族。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当家做了主人,和祖国五十六个民族和睦相处,携手并肩,阔步前进在社会主义的小康大道上。

 

3、族称、居住、家庭及社会组织

 

      族称:苗族本身有自家的族称。黔东南各地的苗族,穿大同小异的服装,操各自的土语,但自称一词基本一样。黄平苗族自称为hmeh(译汉音“蒙”,一般认为是绣花的“花”之意)。解放后,国务院正式定为苗族。属黄平这支苗族,除黄平外,还有聚居于凯里、施秉、镇远等县(市),散居于福泉、瓮安、贞丰、镇宁、关岭、安龙、兴仁等地,至今语言、风俗习惯完全相同,人口总数约40万以上。

      居住:由于历史原因,苗族多居山区,依山傍水,聚族而居。寨中、寨旁有水井、水塘,供人、畜饮水,人洗菜、洗衣用。苗寨重视绿化,寨旁百年古树,被视为神树,加以保护。房舍多衬映于绿树翠竹中。寨边、井旁、桥头多栽阔叶常绿树,置有石凳、木凳供人小憩。寨中小道四通八达,多以青石铺路。

     黄平苗族多居青瓦木板房,屋架为五柱四瓜三间一楼一底。中为堂屋,后壁设香火神龛祭祀祖宗。该间门前向内缩有一柱,形成吞口。两侧为卧室和厨房,楼一般为粮仓,或存放物件。有的人家还在正屋旁立有偏厦。近年来,由于一些人家富裕了,始有砖瓦结构楼房(或平房),不少人家进入城镇修建楼房居住,黄平苗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住房得到了改善。

      家庭:黄平苗族家庭为父系家长制家庭。其苗名为子连父名制,即子女名在前,父名在后,父名又紧连公名,这样一代代连上去,可以论出各人的辈份。苗族家庭多为几代同堂。男性长者为家长,执掌家庭经济,安排生产。成人男性从事割草砍柴、喂牛犁田等重活。成人女性多为纺纱织布,操持家务,辅以田间劳作。解放后,由于教育普及,读书人多了,不少苗族男、女青年参加革命工作。近年来,有的到各大城市经商,有的从事各种专业技术服务,或在全国各大城市打工,都作出了他们应有的贡献。

      社会组织:苗族喜聚族而居,大的苗寨有几百户。同一个老祖公之后裔为“家族”,家庭人丁繁衍,人口增多,不便管理,又以老祖公所生之子分为“房族”。家族、房族均由辈分高、精通苗族风俗习惯、礼仪者担任“族长”、“房长”。执掌家族、房族内部的一切事务。

      明、清时期,苗寨有“支鸡”、“马脚”的社会组织。即:划一村或人口少的几个村为“支鸡”;数个“支鸡”组成“马脚”。推选一人或数人为首领,谓这“寨老”、“乡老”。“寨老”、“乡老”均是年纪大、辈分高、办事公正,精通苗族礼节和风俗,善于言辞、德高望重者担任,在苗寨有绝对权威。负责组织制定“议榔”,进行架桥、修路等重大工程及其它重大活动,处理寨内部的一切事务、纠纷,协调寨邻关系等。他们均无报酬,办事公正,深受苗族人民拥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