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家长会方案:中药材详解(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08:43:28

西洋参

【来源】为五加科(Araliaceae)植物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的根。

【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肉质,纺锤形,时有分枝;茎圆柱形,具纵条纹;掌状复叶,3~4枚轮生茎顶,小叶片倒卵形、宽卵形或阔椭圆形,上面叶脉有稀疏刚毛;伞状花序单一顶生;核果状浆果,扁球形,多数集成头状,成熟时鲜红色。

【产地】原产北美。东北、陕西、江西等地有栽培。

【采制】9月下旬采收。洗净参根,先室外稍风干,再室内逐渐干燥,加工分类。

【性状】主根圆柱形,下部有分歧状支根,有时下部无支根则主根圆锥形或纺锤形;外表淡黄色或土黄色,有密集细环纹、纵皱及少数横长皮孔;根茎有窝状茎痕;支根具须根,上有疣状突起;质硬脆,断面淡黄色,有棕色环,皮部散有橙红色或红棕色小点,有放射状裂隙。

【功效】性寒,味甘、微苦。补气养阴,清火生津。----------------------------------------------------------------------------------

三七

【来源】为五加科(Araliaceae)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F.H.Chen的根。

【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短,根粗壮肉质,倒圆锥形或纺锤形;茎直立,无毛;掌状3~6枚轮生茎顶,叶柄长,小叶通常3~7,两面脉上有刚毛;伞形花序单个顶生,花小,多两性,有时杂性,花淡黄绿色;浆果状核果扁球形,成熟时红色。

【产地】主要栽培于云南、广西;四川、湖北、江西等地有野生。野生于山坡林荫下。

【采制】夏末、秋初开花前,或冬季种子成熟后采收。

【性状】根呈不规则类圆柱形或纺锤形;外表灰黄色或棕黑色,具有断续的纵皱纹及横向隆起皮孔;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木部呈放射状排列。

【功效】性温,味甘、微苦。止血, 散瘀,消肿,定痛。-------------------------------------------------------------------------------------

大叶三七

【来源】为五加科(Araliaceae)植物大叶三七Panax japonicusC.Y.Mey.var.bipinnatifidus(Se~em.)C.Y.Wu的干燥根状茎。

【形态】多年生直立草本。根状茎细长,匍匐,节膨大成疏离串珠状,旁生少数细根,节间呈细柱形;茎圆柱形,表面有纵沟;掌状复叶,3~6叶轮生茎顶,有长柄,小叶5~7,长方披针形,羽状深裂或浅裂,边缘有锯齿,齿尖及上面叶脉上疏生刚毛;秋季茎顶叶丛中顶生单一伞形花序,偶有一至数个侧生伞形花序,花5数,子房下位,2室,花柱2,分离或基合上分;小浆果核状,扁球形,熟时红色,先端有黑点。

【产地】产于陕西、甘肃、宁夏、湖北、四川、云南、西藏等地。生于高海拔地区山坡疏林下。

【采制】秋末采挖,洗净晒干。

【性状】略呈扁球形、圆锥形或不规则菱角形,偶呈连珠状,直径0.5~2.8厘米;表面棕黄色或黄褐色,有明显的瘤状突起及皱纹,偶有圆形凹陷的茎痕,有的一侧或二侧残存细的节间;质坚硬,断面不平坦,淡黄白色,粉性;蒸煮者断面黄白色或黄棕色,略呈角质样。

【功效】性温,味微甘、微苦。补血,化瘀,止血。-----------------------------------------------------------------------------------

珠子参

【来源】为五加科(Araliaceae)植物珠子参Panax japonicus C.A. Meyervar.major(Burk)C.Y.W et Feng的干燥根状茎。

【形态】多年生直立草本。茎较细柔,表面具纵条纹,无毛;掌状复叶,3~5轮生茎顶,叶柄细长,有时被刺毛;小叶通常5片,椭圆形或椭圆状卵形,边缘细密锯齿或呈重锯齿状,边缘及两面散生刺毛;秋季开黄绿色花,伞形花序顶生;花5数,子房下位,花柱2~4,分离;核果浆果状,圆球形,熟时鲜红色。

 【产地】产于陕西、甘肃、宁夏、河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生于山坡竹林下或杂木林中。

阴湿处。

【采制】秋季采集,洗净,晒干。

【性状】根茎节膨大呈类球形、扁球形或不规则菱角状,有的一侧或两侧残存细的节间;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粗糙,有明显的纵皱纹,中部有略呈环列的疣状突起及细根痕,有的可见略凹陷的茎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粉性,有黄色分泌道斑点;蒸煮品淡红棕色,半透明,角质。

【功效】性温,味苦、微甘。祛瘀,生新,止痛止血。------------------------------------------------------------------------------

八角莲

【来源】为小檗科(Berberidaceae)植物八角莲Dysosma pleiantha(Hance)Woods.的根茎及根。

【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横卧,具粗壮的须根;茎直立;茎生叶两片,盾状圆形,5~9浅裂,裂片三角状卵形;伞形花序,生于茎顶两叶交叉处;花5~8或更多,萼片椭圆形,花瓣6,花丝扁平,子房上位;浆果圆形。

【产地】产于中国南部、西南部及东南部。生于深山密林阴湿地。

【采制】秋、冬采挖,冼净泥沙,晒干或鲜用。

【性状】根茎呈结节状,鲜时浅黄色,干时棕黑色;表面平坦或微凹;须根多数,有毛;质硬而脆,易折断;根的断面黄色,中央有圆点状中柱。

【功效】性平,味苦、辛;有毒。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祛瘀消肿------------------------------------------------------------------------------------

了歌王

【来源】为瑞香科(Thymelaeaceae)植物了歌王Wikstroemia indica(L.)C.A.-Mey的茎叶。

【形态】灌木。枝红褐色,无毛;叶对生,长椭圆形;花黄绿色,顶生短总状花序,花黄绿色,花萼管状,雄蕊8~12轮,子房椭圆形,顶部被疏柔毛,花柱极短;核果卵形,熟时暗红色至紫红色。

【产地】主产于广东、广西、台湾、浙江、江西、湖南、四川等地。

【采制】随时可采。

【功效】性寒,味苦、辛;有毒。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止痛。-----------------------------------------------------------------------------------

土贝母

【来源】为葫芦科(Cucurbitaceae)植物假贝母Bolboste毫米a paniculatum(Maxim.)Franguet的块茎。

【形态】攀援性蔓生草本。块茎肉质,白色,扁球形;叶互生,具柄,叶片心形,掌状深裂;腋生圆锥形花序,花单性,雌雄异株,花萼淡绿色,上部5深裂,雄蕊5,雌花子房下位,3室;蒴果圆筒状;种子4枚。

【产地】主产于河南、陕西、山西、河北等地。生于山坡或平地。

【采制】秋、冬季采挖,洗净泥土,蒸透后晒干。

【性状】干燥块茎呈不规则块状、多角形或三棱形;表面暗棕色至半透明的红棕色,表面不平;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角质光滑。

【功效】性凉,味苦。散结毒,消痈肿。----------------------------------------------------------------------

土茯苓

【来源】为百合科(LiLiaceae)植物土茯苓Smilax glabra Roxb.的根茎。

【形态】攀援灌木。高1~4厘米;根茎细长;每隔一段间距生一肥厚的不规则块根状根茎;茎与枝条光滑无刺;叶薄革质,椭圆状披针形至狭卵状披针形,叶柄具鞘;花单性,雌雄异株,伞形花序;浆果球形,成熟时紫黑色。

【产地】主产于广东、湖南、湖北、浙江、江西等省。

【采制】秋、冬季采挖地下根茎,洗净,除去须根及残茎,晒干;或新鲜时切成薄片晒干。

【性状】略呈圆柱形,稍扁或呈不规则条块状,有结节状隆起,具短分枝;表面黄棕色至灰褐色,凹凸不平,有坚硬的须根残基,分枝顶端有圆形芽痕,有的外皮现不规则裂纹;质坚硬,切面类白色至淡红棕色,粉性,可见点状维管束及多数小亮点。

【功效】性平,味甘、淡。清热,除湿,解毒。--------------------------------------------------------------------

菝葜

 

【来源】为百合科(Liliaceae)植物菝葜Smilax china L.的根茎或嫩叶。

【形态】攀援状灌木。高1~3米,疏生刺;根茎粗厚,坚硬,为不规则的块状;叶互生,叶柄具狭鞘,几乎都有卷须,叶片薄革质或坚纸质,卵圆形、圆形或椭圆形,基部宽楔形至心形;花单性,雌雄异株,伞形花序生于幼嫩的小枝上,具十几朵或更多的花,常呈球形,花绿黄色,内、外轮花被片各3,雄蕊长约为花被片的2/3,雌花与雄花大小相似;浆果熟时红色,有粉霜。

【产地】产于浙江、江苏、广西等地。生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灌木丛中、路旁、河谷或山坡上。

【采制】2月或8月采挖根茎,除去泥土及须根,切片,晒干。叶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性状】根茎扁柱形,略弯曲,或不规则形;长10~20厘米,直径2~4厘米;表面黄棕色或紫棕色,结节膨大处有圆锥状突起的茎痕、芽痕及细根断痕,或留有坚硬折断的细根,呈刺状,有时先端残留地上茎;质坚硬,断面棕黄色或红棕色,粗纤维性。

【功效】根茎性平,味甘、酸;祛风利湿,解毒消痈。叶性平,味甘;祛风,利湿,解毒。 ------------------------------------------------------------------------------------------------------------

黑果菝葜

【来源】为百合科(Liliaceae)植物黑果菝葜Smilax glauco-china Warb.的根茎或嫩叶。

【形态】攀援灌木。具粗短的根茎;茎通常疏生刺;叶互生,叶柄全长的一半具鞘,有卷须,叶片厚纸质,椭圆形,先端微凸,基部圆形或宽楔形;伞形花序通常生于稍幼嫩的小枝上,花托稍膨大,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内花被片较窄,仅为外花被片之半,绿黄色,雄蕊6,花药比花丝宽2~3倍;雌花与雄花大小相似,子房3室,柱头3裂;浆果球形,熟时紫黑色,具粉霜。

【产地】分布于中南及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四川、贵州等地。

【采制】根茎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叶春、夏季采摘,鲜用。

【性状】根茎结节状,横向延长,有分枝;表面凹凸不平,灰褐色至深褐色;质硬,断面红棕色,纤维性;根难折断,表面深褐色,残基着生处微隆起;质硬,断面中央红棕色。

【功效】性平,味甘。祛风,清热,利湿,解毒。----------------------------------------------------------------------------------

牛尾菜

【来源】为百合科(Liliaceae)植物牛尾菜Smilax riparia A.DC.的根及根茎。

【形态】多年生草质藤本。具根茎;茎中空,有少量髓,干后凹瘪并具槽,无刺;叶互生,叶柄长7~20毫米,中部以下有卷须,叶片较厚,卵形、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下面绿色,无毛;伞形花序腋生,总花梗较钎细,小苞片花期一般不落;花单性,雌雄异株,花被片6,花药条形,多少弯曲,雌花比雄花略小,不具或具钻形退化雄蕊,子房3室,柱头3裂;浆果球形,熟时黑色。

【产地】除内蒙古、宁夏、青海、新疆、西藏以及四川、云南高山地区外,全国均有分布。生于林下、灌丛、山沟或山坡草丛中。

【采制】夏、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性状】根茎呈不规则结节状,横走,有分枝;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每节具凹陷的茎痕或短而坚硬的残基;根着生于根茎一侧,圆柱状,细长而弯曲,长20~30厘米,直径约2毫米,少数有细小支根;表面灰黄色至浅褐色,具细纵纹和横裂纹,皮部常横裂露出木部;质韧,断面中央有黄色木心。

【功效】性平,味甘、微苦。祛风湿,通经络,祛痰止咳。------------------------------------------------------------------------------

干姜

【来源】为姜科(Zigiberaceae)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

【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0.5~1米;根茎肥厚,有芳香及辛辣味;叶片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叶舌膜质;穗状花序,花冠黄绿色,唇瓣中央裂片矩圆状倒卵形,短于花冠裂片,有紫色条纹及淡黄色斑点。

【产地】主产于四川、贵州等省。均为栽培品。

【采制】冬至前采挖根茎,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晒干,或烘干。

【性状】呈不规则块状,略扁,具指状分枝;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粗糙,具纵皱纹及明显的环节;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显粉性和颗粒性,有一明显圆环,有筋脉点散在,可见黄色油点。

【功效】性热,味辛。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

药用大黄

 

【来源】为蓼科(Polygonaceae)植物药用大黄的Rheum officinale Baill.干燥根及根茎。

【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2米;根茎肥厚;茎直立;基生叶有长柄,叶片近圆形,掌状浅裂,基部心形;花序圆锥状,顶生,花淡黄白色,花被片6,雄蕊9;瘦果3棱,沿棱生翅,暗褐色。

【产地】主产于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多生长于排水良好的山地。

【采制】9~10月地上部分枯黄时,或4~5月植株发芽前采挖,除去泥土,切去地上茎及细根,刮去粗皮,加工成卵圆形或圆柱形,或切成块片干燥。

【性状】呈类圆柱形、圆锥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块状;除去表皮者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有的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及星点散在,残留的外皮棕褐色,多具绳孔及粗皱纹;质坚实,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显颗粒性;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或散在;根木部发达,具放射状纹理,形成层环明显,无星点。

【功效】性寒,味苦。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 -----------------------------------------------------------------------------------掌叶大黄 

【来源】为蓼科(Polygonaceae)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的干燥根及根茎。

【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2米;根茎肥厚;茎直立;叶片宽卵形或圆形,掌状5~7中裂,裂片呈窄三角形;花淡黄白色,花被片6,雄蕊9;瘦果3棱,沿棱生翅,暗褐色。

【产地】主产于四川、甘肃、青海、西藏等地。多生长于山地林缘半潮湿地带。

【采制】9~10月地上部分枯黄时,或4~5月植株发芽前采挖,除去泥土,切去地上茎及细根,刮去粗皮,加工成卵圆形或圆柱形,或切成块片干燥。

【性状】呈类圆柱形、圆锥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块状;除去表皮者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有的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及星点散在,残留的外皮棕褐色,多具绳孔及粗皱纹;质坚实,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显颗粒性;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或散在;根木部发达,具放射状纹理,形成层环明显,无星点。

【功效】性寒,味苦。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

唐古特大黄

 

【来源】为蓼科(Polygonaceae)植物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alf.的干燥根及根茎。

【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2米;根茎肥厚;茎直立;叶片掌状分裂极深,常再二回深裂,小裂片窄长;花序分枝紧密,向上直立,紧贴于茎,花淡黄白色,花被片6,雄蕊9;瘦果3棱,沿棱生翅,暗褐色。

【产地】主产于青海、甘肃、四川、西藏等地。多生于山地林缘较潮湿地带。

【采制】9~10月地上部分枯黄时,或4~5月植株发芽前采挖,除去泥土,切去地上茎及细根,刮去粗皮,加工成卵圆形或圆柱形,或切成块片干燥。

【性状】呈圆锥形或腰鼓形;长约5~17厘米,直径约3~10厘米;外皮已除去或有少量残留,外表黄棕色或红棕色,可见类白色菱形的网状纹理及星点;质地坚硬,横断面黄棕色,显颗粒性,微有油性;根茎髓部宽广,有紫褐色星点环列。

【功效】性寒,味苦。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

大戟

【来源】为大戟科(Euphorbiaceae)植物大戟Euphorbia pekinensis Rupr.的根。

【形态】多年生草本。全株含白色乳汁;根粗壮,圆锥形,有侧根;茎上部分枝,表面被白色短柔毛;单叶互生,几无柄,叶片狭长圆状披针形,全缘,具明显中脉;杯状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顶生者通常5枚,排列成复伞形,基部有叶状苞片5,每枝再作2至数回分枝,腋生者伞梗单生,苞叶卵状长圆形,总苞钟形或陀螺形,腺体4~5,长圆形,肉质肥厚,两腺体间有膜质长圆形附属物,雌花雄花均无花被;蒴果三棱状球形,密被刺疣;种子卵形,光滑。

【产地】分布于全国除新疆、广东、海南、广西、云南、西藏外各地。

【采制】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至早春萌芽前,挖掘地下根,除去残茎及须根,洗净泥土,切段或切片,晒干或烘干。

【性状】根呈不规则长圆锥形,略弯曲,常有分枝;近根头部偶有膨大至4厘米,根头常见茎的残基及芽痕;表面灰棕色或棕褐色,粗糙,具纵直沟纹及横向皮孔,支根少而扭曲;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棕黄色或类白色,纤维性。

【功效】性寒,味苦、辛;有毒。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京大戟

【来源】为大戟科(Euphorbiaceae)植物京大戟Euphorbia pekinensis Rupr.的干燥根。

【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富含白色乳汁;根圆柱状;茎直立,单一或上部分枝,被白色短柔毛;单叶互生,近无柄,叶片长圆形至长椭圆形,下面苍白色,散生柔毛,茎顶5叶轮生而平展,较宽大;总花序常有5伞梗,每伞梗再分3~4小枝,其基部着生4叶,对生如十字形,每小枝又作一至数回叉状分枝,其分叉处着生近圆形叶一对;花单性同株,黄绿色,总苞钟状,顶端4裂,腺体椭圆形,无花瓣状附属物;子房球形,3室;花柱3,顶端2裂;蒴果三角状扁球形,表面具疣状凸起;种子卵形光滑。

【产地】除新疆、西藏外,分布几遍全国各地区。生于路旁、山坡及原野湿润处。

【采制】野生品于春、秋季,栽培品于栽培第二年秋季苗枯萎后、第三年春季萌芽前挖取根部,洗净,切段或切片晒干。

【性状】根呈不规则长圆锥形,略弯曲,常有分枝;长10~20厘米,直径0.5~2厘米;近根头部偶有膨大至4厘米,根头常带有茎的残基及茎痕;表面灰棕色或棕褐色,粗糙,有纵直沟纹及横向皮孔,支根少而扭曲;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棕黄色或白色,纤维性。

【功效】性平,味苦、辛;有毒。逐水祛痰,破积杀虫。
-----------------------------------------------------------------------------------

月腺大戟

【来源】为大戟科(Euphorbiaceae)植物月腺大戟Euphorbia ebravceotaoa Hayata的根。

【形态】多年生草本。植株具有白色乳汁;根肥厚肉质,纺锤形至圆锥形,外表黄褐色;茎直立,单一,疏生白色柔毛;叶互生,近无柄,叶片披针形或长圆形,全缘,中脉粗大,上面无毛,下面疏生长柔毛;总花序腋生或顶生,顶生常有5伞梗,基部具5枚轮生总苞片,卵状披针形或三角状长卵形;每伞梗分枝处有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苞片,分枝先端具2枚较小苞片及1个杯状聚伞花序,总苞5裂,先端不规则浅裂,腺体4个,总苞片内有多数雄花,每花仅有1雄蕊;雌花1朵生于总苞中央,仅具1枚雌蕊,常伸出总苞而下垂,子房3室,花柱3,柱头2裂;蒴果三角状扁球形,光滑;种子卵圆形,棕褐色。

【产地】分布于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采制】春、秋季挖根,去茎叶、泥沙,切片晒干。

【性状】多为横、斜或纵切片,呈类圆形、长圆形或块状;栓皮灰褐色,薄片状,易剥落而显棕黄色,切面黄白色,有异形维管束,形成黄褐色或黄色大理石样纹理或环纹,褐色或黄色部分经常为凝聚的分泌物;质轻,折断面有粉性。

【功效】性寒,味辛;小毒。破积,杀虫,拔毒,祛腐,除湿,止痒。
---------------------------------------------------------------------------------------------

甘遂

 

【来源】为大戟科(Euphorbiaceae)植物甘遂Euphorbia kansui T.N.Liou ex T.P.wang.的块根。

 【形态】多年生草本。全株含白色乳汁;根细长,弯曲,中段及末端常有串珠状、指状或长椭圆状块根,外表棕褐色;茎常从基部分枝,下部带紫红色,上部淡绿色;叶互生,无柄,叶片线状披针形及狭披针形,先端钝,基部楔形,全缘,基部轮生叶长圆形或狭卵形;杯状聚伞花序顶生,伞梗5~9,每伞梗常再次分叉,萼状总苞,先端4裂,裂片卵状三角形,腺体4,新月形,黄色,两端有角,生于裂片之间的外缘,雄花8~13,每花具雄蕊1,雌花1,位于雄花中央,花柱3,分离,柱头2裂;蒴果近球形,无毛,灰褐色。

 【产地】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河南、四川等地。

 【采制】春季开花前或秋季枯苗后采挖根部,除去泥土,将根放入竹筐内,置流水河渠内,筐内放些碎瓦块或煤碴,用木棒搅拌,洗净外皮,晒干。或用硫黄熏后再晒干。

 【性状】根椭圆形、长圆柱形或近球形;除去栓皮者表面类白色或黄白色,凹陷处有棕色栓皮残留,未去掉棕红色栓皮者,有明显的纵槽纹和少数横长皮孔;质脆,易折断,断面粉性,皮部类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长圆柱状者纤维较强。

 【功效】性寒,味苦;有毒。泻水逐饮,破积通便。风湿,益脾肾,强筋骨。-----------------------------------------------------------------------------------------------

鸡肠狼毒

【来源】为大戟科(Euphorbiaceae)植物鸡肠狼毒Euphorbia prolifera Buch.-Ham.的根。

  【形态】多年生宿根草本。全株含白色乳汁;主根肥大呈长圆锥状,鲜时外皮褐色,断面白色,形似土瓜;茎丛生,上部有分枝;单叶互生,无柄或具短柄,叶片条形,先端钝或圆,基部渐狭,全缘内卷,上部深绿色,下面淡绿色或粉紫色;杯状聚伞花序顶生或近顶腋生,具4~6伞梗,呈伞形排列,基部有5枚卵状椭圆形苞片,每枝再分1~4小枝,基部具4枚阔卵形苞片,对生如十字形;总苞片内有多数雄花,具雄蕊1枚,中间有1雌花,具1雌蕊,子房3室,花柱3;蒴果三棱状球形,黑褐色,表面具极小疣状突起;种子倒卵状近球形,有明显种阜,种皮棕褐色,有白色花斑纹饰。

  【产地】分布于云南。

  【采制】夏、秋季采挖,晒干。

  【性状】本品呈长棒形,弯曲或扭曲;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质轻,易折断,断面粉性;气微,粉末则呛鼻;味微苦,有持久刺激性。

  【功效】性温,味苦、辛;大毒。利水,通便,行气,散瘀,杀虫,解毒。
----------------------------------------------------------------------------------------------

土瓜狼毒

 

【来源】为大戟科 (Euphorbiaceae) 植物土瓜狼毒Euphorbia pinus Levl.的根。

  【形态】多年生宿根草本。全株含白色乳汁。主根肥大呈长圆锥状,鲜时外皮褐色,断面白色,形似土瓜;茎丛生,上部有分枝;单叶互生,无柄或具短柄,叶片条形,全缘内卷,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或粉紫色;杯状聚伞花序顶生或近顶腋生,具4~6伞梗,呈伞形排列,总苞内有多数雄花,雄蕊1枚,中间有1雌花;蒴果三棱状球形,黑褐色,表面具极小疣状突起;种子倒卵状近球形,有明显的种阜,种皮棕褐色,有白色花斑纹饰。

  【产地】主产于云南。生于向阳的山坡草地或灌丛中。

  【采制】夏、秋季采挖,晒干。

  【性状】本品呈长棒形,弯曲或扭曲;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质轻,易折断,断面白色,粉性。

  【功效】性温,味苦、辛;有大毒。利水,通便,行气,散瘀,杀虫,解毒。
-------------------------------------------------------------------------------------------------------

毛大狼毒

 

【来源】为大戟科(Euphorbiaceae)植物毛大狼毒Euphorbia nematocypha Hand.-Mazz.的根。

  【形态】多年生草本。全株含白色乳汁;根圆锥状或圆柱状,外皮淡褐色;茎簇生或单一,圆柱形,绿白色、红色或下部绿白而上部有紫红晕,不分枝或上部有分枝;单叶互生,无柄,叶片椭圆状披针形、椭圆状长圆形、披针形至长卵形,先端短尖而钝,基部楔形,全缘,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有时带红晕;花浅黄色,花序顶生或近顶腋生,顶生花序具5~9枚叶状苞片,成两轮,花梗单一,花梗顶端着生一杯状花序或每作2~4伞状分枝,总苞淡绿黄色,具纵棱,先端5裂,裂片倒卵形,先端微凹或全缘,外侧腺体4~5枚,长圆形,橘红色或杏黄色,内面具自丝毛,雄蕊多数,通常1~3雄蕊伸出腺体之上,花丝顶端分叉成2个花药,中间雌花1朵,子房近球形,密被刺毛,花柱3枚,柱头2叉;蒴果三棱状球形,具小疣状突起及红色刺毛;种子卵形,赭红色,一端具明显白色种阜。

  【产地】分布于云南。

  【采制】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研粉。

  【性状】根圆柱状、圆锥状至纺锤状,直径1~8厘米;外皮黄褐色,具纵皱纹;粉质,断面黄白色,具凹凸相同的同心环纹。

  【功效】性温,味苦;大毒。化瘀止血,杀虫,止痒。
------------------------------------------------------------------------------------

刮金板

 

【来源】为大戟科(Euphorbiaceae)植物刮金板Euphorbia chrysocoma Levl.et Vant.的根、根皮或叶。

  【形态】多年生草本。根粗大;茎单一或有分枝;叶互生,叶柄短或无,叶片狭长圆状披针形,先端钝圆,基部急狭,全缘;总花序梗长约1.5厘米,总苞片5,轮生,卵状披针形,黄色,花梗2~3毫米,有4~5花,苞片卵形,黄色,花单性,无花被;蒴果光滑;种子黑色。

  【产地】分布于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采制】秋季挖根,鲜用或剥取根皮,晒干。春、夏季采叶,鲜用或晒干。

  【功效】性寒,味苦;有毒。利尿逐水,清热解毒。
---------------------------------------------------------------------------

续随子

 

【来源】为大戟科 (Euphorbiaceae)植物续随子Euphorbia lathyris L.的种子。

 【形态】二年生草本。全株含白色乳汁;茎粗壮,分枝多;单叶交互对生,无柄,茎下部叶较密,由下而上叶渐增大,线状披针形至阔披针形,先端锐尖,基部V形而多少抱茎,全缘;杯状聚伞花序顶生,伞梗2~4,基部轮生叶状苞片2~3,每伞梗再叉状分枝,苞叶2,三角状卵形,花单性,无花被,雄花多数和雌花1枚同生于萼状总苞内,总苞顶端4~5裂,腺体新月形,两端具短而钝的角,雄花仅具雄蕊1,雌花生于花序中央,雌蕊1,子房3室,花柱3,先端2裂,近于扩展而扁平;蒴果近球形;种子长圆状球形,表面有黑褐色相间斑点。

 【产地】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河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采制】南方7月中、下旬,北方8~9月上旬果实变黑褐色时采收,晒干,扬净,再晒至全干。

 【性状】种子椭圆形或倒卵形,长约30毫米,直径约4毫米;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具不规则网状皱纹,网孔凹陷处灰黑色,形成细斑点;一侧有纵沟状种脊,顶端为突起的合点,下端为线形肿脐,基部有类白色突起的种阜或脱落后的痕迹;种皮薄脆,种仁白色或黄白色,富油质。

 【功效】性温,味辛;有毒。逐水退肿,破血消癥,解毒杀虫。
----------------------------------------------------------------------------------

大叶千斤拔

【来源】为豆科(leguminosae)植物大叶千斤拔Flemingia macrophylla(Wall.)Mem.的根。

【形态】直立半灌木。高1~3米;嫩枝密生黄色短柔毛;叶柄有狭翅,被短柔毛,三出复叶,顶生小叶宽披针形,先端渐尖,具短尖,基部圆楔形,上面几无毛,下面沿叶脉有黄色柔毛,基出脉3条,侧生小叶较小,偏斜,基出脉2条;总状花序腋生,花多而密,花序轴及花梗均密生淡黄色短柔毛;花萼钟状,萼齿5,披针形,最下面1齿较长,外面有毛;花冠紫红色,雄蕊10,二体,子房有丝状毛;荚果椭圆形,褐色,有短柔毛;种子1~2颗,球形,黑色。

【产地】分布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生于海拔450~1800米的空旷山坡上或山溪水边。

【采制】秋季采根,抖净泥土,晒干。

【性状】根较粗壮,多有分枝,表面深红棕色,香气较浓厚。

【功效】性平,味甘、淡。祛风湿,益脾肾,强筋骨。
------------------------------------------------------------------------------

山柰

 

【来源】为姜科(Zingiberaceae)植物山柰Kaempferia galanga L.的根茎。

【形态】多年生宿根草本。根茎块状,无地上茎;叶2枚,几无柄,圆形或阔卵形;穗状花序自叶鞘中生出,具花4~12朵,苞片披针形,白色,侧生的退化雄蕊花瓣状,倒卵形,白色,子房下位,3室;果实为蒴果。

【产地】栽培于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采制】12月至次年3月间,挖取二年生的根茎,洗去泥土,横切成片,用硫黄熏1天后,铺在竹席上晒干。

【性状】干燥根茎为圆形或近圆形;外皮红棕色,皱缩,断面灰白色,富于粉质,光滑而细腻;质脆,易折断。

【功效】性温,味辛。温中,消食,止痛。 ---------------------------------------------------------------------------

山麦冬

 

【来源】为百合科(Liliaceae)植物山麦冬Liriope spicata(Thunb.)Lour.的块根。

【形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短,生有许多长而细的须根,其中部膨大成连珠状或纺锤形的肉质小块根;叶丛生,叶片革质,条形;花茎直立,总状花序顶生,有花多数,花被淡紫色或淡蓝色,长圆形或披针形;浆果球形,熟时蓝黑色。

【产地】主产于四川、浙江等地。生于山间阴湿处、山谷林下及路旁;或栽培。

【采制】立夏或清明前后采挖,剪下块根,洗净,晒干。

【性状】块根呈纺锤形;略弯曲,两端狭尖,中部略粗;长1.5~3.5厘米,直径3~5毫米;表面淡黄色,有的黄棕色,不饱满,具粗糙的纵皱纹;纤维性强,断面黄白色,蜡质样。

【功效】性微寒,味甘、微苦。养阴生津。 -----------------------------------------------------------------------------------阔叶麦冬

 

【来源】为百合科(Liliaceae)植物阔叶麦冬Liriope platyphylla Wang et Tang的块根。

【形态】多年生草本。根细长,分枝多,有时局部膨大成纺锤形的肉质小块根;根茎短,木质;叶丛生,叶片革质;总状花序顶生,花多数,花被片紫色或红紫色,子房近球形;果实球形,初期绿色,熟时黑紫色。

【产地】产于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等地。生于低山地、山谷、疏密林下阴湿处。

【采制】立夏或清明前后采挖,剪下块根,洗净,晒干。

【性状】块根呈圆柱形,略弯曲,两端略钝圆,常有中柱露出;直径0.5~1.5厘米;表面土黄色至暗黄色,具不规则皱纹及槽纹;未干透者质柔韧,干后坚硬,易折断,断面淡黄色至黄白色,角质样,中柱细小。

【功效】性微寒,味甘。养阴生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