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演员汪旭图片:对教学模式应变与创新的三点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7 05:37:24
“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应用”课题研究是我县中小学教师“上好课”专题全员培训的核心内容,有两个子课题,一是“新课程课堂教学基本模式”,二是“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的应变与创新”。为引导各校、各学科组有效开展结合学科课堂教学的“小课题”研究,使各位教师能够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提升新课程课堂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真正能够“上好课”“会研究”。本文从三个方面提出“应变与创新”的意见和建议:一是“原因”(为什么),二是“方法”(怎么办),三是“建议”(如何做好)。一、教学模式需要“应变与创新”(一)主体需求在掌握《新课程课堂教学基本模式》的基础上,在把“基本模式”应用到新课程教学实践中,大家通过集体备课、上课听课和评课等校本研修活动,定能发现许多问题,如适应性、学科性、阶段性和个性化等,针对办学条件、教学内容和学生等方面的差异,深切地感受到需要对“基本模式”进行改变,同时也有了新的思考。这是“应变与创新”的动机生成,也就是说大家具备了“应变与创新”真实需求。由于“基本模式”不针对不同类别和不同办学条件的学校,不针对某一学科,也不针对某一学段。因而,“应变”就是教师顺应课堂教学的针对性要求,对“基本模式”操作结构进行“校本”和“师本”的变化。“应变”的主体就是中小学校、学科组和教师个体。“创新”是在“应变”的基础上发生的。这里的“创新”是教师对“基本模式”的适应性改造,调整结构和环节,形成自己的风格,而不是“推倒重来”,自创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其目的在于进行有效教学,提高学生学业成绩。这正是进行“小课题”研究的目标。(二)实践价值“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大家要深刻领会“基本模式”之“基本”一词的内涵。“基本”的含意至少有三点:第一,从模式运用(实践操作)看,我们要在遵循“基本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灵活的变通(应变与创新),做到“入格”“合格”与“出格”“升格”相统一。“入格”“合格”是规范操作,“出格”“升格”的目的在于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第二,在纵向上,从模式完善看,在运用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时,首先要保持相对的稳定,使全体教师能够扎实掌握“基本模式”并熟练运用。同时,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生成“变式”,不断增强教学模式的灵活性。第三,在横向上,从运用范围看,不同学科既要有大体统一的教学模式(即“基本模式”),又要体现出各学段、各学科的特点,做到不同学段、学科的共性与各自阶段、学科的个性相统一。这是重点和关键所在,具体落实着教学模式的学段、学科针对性。有效教学新课程,这正是我们运用新课程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并进行应变与创新,达到“上好课”目的的价值追求。二、“应变与创新”的途径和方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应该具有开放性。虽然教学模式不是针对特定的教学内容,体现某种理论或思想的,但是教学模式一定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操作的。在运用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我们必然也必须全面、综合地考虑到学科特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结构水平、教师自身的特点和教学物质条件等具体情况,确定组织形式、教学策略(方式、方法、手段)和教学媒体或资源等(这些是“应变与创新”的具体体现),以达成对学段、学科等方面的主动适应。因此,对教学模式进行“应变与创新”,主要通过以下几条途径,采用相应的方法:(一)学科特性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特点、性质、目标和要求,从而影响教师对教学模式的运用。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不受学科特性的制约,但学科特性决定了模式的应变和创新。“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是新课程教学中出现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如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自然科学课等,数学课上成历史课、美术课等。这些都说明了学科教师的课堂教学必须树立“学科意识”,也就是所谓语文姓“语”、数学姓“数”,而不是因盲目地“综合”而失去学科特性。因此,以下几项是教师进行学科教学模式“应变与创新”的必备条件:第一,学习研究学科《课程标准》,正确理解学科的特点和性质,切实掌握学科教学目标、实施建议和评价建议等。第二,认真研究学科教材,从整体上全面掌握全套教材的编写特点和教学要求,而不是只了解所教的几册教科书,“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第三,跨学科研修,在参加非本学科的观课议课等活动中,通过比较和反思,即向其他学科教师学习借鉴,同时促进自己深刻把握本学科的特点和性质等。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学科组和教师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模式“小课题”研究时,既不能因为过分强调学科特性,强调事物的个性,而模糊甚至湮没了不同学科的共性,即它们的共同规律;也不要因为过分强调不同学科的共性,而否认或者忽视了各个学科的个性,即学科特性。也就是一定要充分注意各个学科在具体运用中的各自特点,做到不同学科的共性与各自学科的个性相统一。(二)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总是落实在一节一节课上,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制约着教学模式的操作,其一是教学的核心目标,其二是为达成教学目标所选择的教学方式、方法、手段、媒体和资源等。首先,每节课都有自己的教学核心目标,在知识、技能和态度方面各有侧重,因而模式对教学目标的“应变”必然存在。当教学的核心目标是知识掌握时,可以更多地以教师活动为主,突出系统讲授和系统训练。如果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实际能力或方法的培养,那就要更多地以学生活动为主,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如果教学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形成某种态度或价值观,那就要更多地突出实践活动和情感体验等。教学目标决定了教师所选择的教学方法,有效教学方法的运用反过来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从教学方法的视觉研究教学模式的“应变”,下表可以给予我们一定的指导: 教学方法 师生组合 优势 讲解 师—→生 教学效率高;知识标准化;知识结构化 演示 师—→生 便于理解知识应用情境和了解技能应用过程 个别指导 师—→生 能照顾到学生的个别需要 操练与练习 师←→生:生—→生 适合掌握概念与技能 自主学习 师——生 灵活 小组讨论 师——生:生←→生 激发思维,培养学生自主意识 合作学习、 问题化学习 师——生:生←→生 学生自主支配,培养团队精神 说明:“——”表示组织开展,“—→”表示讲解示范,“←→”表示互动合作我们知道,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学生学习起点等是选择教学方法的前提,其中教学目标是首要前提。在教学模式运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上述各种教学方法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因此,首先要围绕教学目标选择并综合各种方法,作出对模式的有效“应变”。上述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源等,都应成为“小课题”研究的取向。(三)教学内容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以文本、言语、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不同的呈现形式制约着教学模式的“应变”。教学内容所体现的知识体系和结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至少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改变:一是教学内容的编排方法,二是同一学科的不同“领域”,三是课型(课的类型)。1、内容编排。比如,新课程数学教材内容的呈现体现过程性,通过“知识背景——知识形成——揭示联系”,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验证”,反映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作为数学教师必须按照这个特点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应变”应该符合这个要求。2、内容“领域”。比如,新课程数学教学的领域有四个:“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语文教学内容包括五个方面:“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 “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不同的“领域”教学目标有别、教学要求存异,这也是教学模式“应变”必须符合的。3、课型。课的类型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一般情况下,我们以一节课主要完成的一个教学任务,把“单一课”分为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实验课、检测课、考试讲评课等类型,如果完成两个以上教学任务,被称为“综合课”。显然,课型的不同,目标、重点、要求、方法等差异很大,对教学“基本模式”的操作结构等必然需要进行“应变”。因此,在进行“小课题”研究时,教学内容方面的发杂性、多样性,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视角,应当成为“小课题”研究的重点内容和主要方面。(四)学生特点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个学生提供必要的条件和足够的时间,充分发挥学习者的潜能。高中阶段、初中阶段和小学阶段,甚至小学低年级与中高年级的学生,年龄特征不同,使得同一类教学模式对教学变量的操作会提出一系列不同层次的要求。因此,教师在运用模式时必须注意研究学生的年龄特征,根据学生的知识、智力水平和思维特点等对教学的“基本模式”进行“应变与创新”。首先,要把握学生特征的阶段性。比如,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伴随着动作思维,之后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因此低中高年级的课堂教学就有一定的差异性。再比如,从小学到高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客观发展进程一般有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完全依靠教师的阶段,如小学一年级;第二阶段是基本上依靠教师的阶段,这一阶段大体上从小学中年级开始。第三阶段是学生可以相对独立地进行学习的阶段,一般进入初中就可能开始。第四阶段是教师指导下的基本独立学习阶段,这个阶段一般从高中开始。因此,各学段的学科教师应该遵循这个客观规律进行“基本模式”的“应变与创新”,促进“从教到学”的转化,实现有效教学。第二,研究学生特点,还要研究分析学习活动(包括动机、兴趣、态度、意志、方法、习惯等),研究分析认知过程(包括注意、接受、思维、内化、迁移等),研究分析个性发展(包括意识、性格、信念、价值观、世界观等)。第三,在一节课教学之前,还要重点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目标-学习起点=学习需要),即学习目标与学习起点之间的差距,正确判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确保教学从学习起点出发。因此,在“小课题”研究时,没有从这三个层面(阶段性、一般特点、一节课教学起点)进行深入的话,至少是不“健全”的。(五)教师特长教学模式的运用总是要通过具体的教师来实现。每位教师在运用教学模式时都要考虑自身的学识、能力、性格及身体等诸方面条件,尽量能扬长避短,选择那些具体的方式、方法、手段、媒体和资源等都是教学“基本模式”的“应变”的内容。作为教师,有的擅长讲故事,有的喜欢做游戏,有的是朗诵的行家,有的有“表演”的天分;有的专于理性分析,有的特长学习指导;有的关注细节处理,有的精于组织管理……这些都是教师自主进行模式“应变”的必然自动。奢望一位教师都具备这些是不现实的,只能期望大家尽量能扬长避短:表现才华、施展智慧;克服短处,化短为长。这也是“小课题”研究的极有价值的取向。(六)物质条件教学的物质条件包括学校所能提供的仪器、图书、设备、设施等,涵盖资源在内。超越现有的教学物质条件,运用一种不适当的教学模式,往往会加重师生负担,降低教学模式原来的价值。此外,教师在运用教学模式时还必须考虑时间、经费等方面的花费。在县域范围内,“示范学校”与非“示范学校”,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中心学校与村小,村小与教学点,等等之间的办学条件差距(不仅仅是物质的,包括师资)无法回避。现实是,不要回避,应该“应变”。“差异”也应成为“小课题”研究的选择内容,并需要进行实证研究。三、“应变与创新”的研修建议“上好课”专题培训的目标在于行为变化、能力提升,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应该为进行“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应用”课题及其“小课题”研究活动的校本研修提供活动平台,校本研修活动的主体在学校和学科组(备课组)。特提出以下建议,供大家参考:(一)坚持“一项制度”,也就是集体备课制度。不论是“基本模式”的运用,还是“应变与创新”都必须依靠学科组(备课组)的团队力量,互助合作、行为跟进是基本的研究形态。(二)执行“两项管理”。一是区域管理,即与“上好课”培训结合的培训管理,如中心校的检查指导;二是“校本”管理,“小课题”研究“基于教学、在教学中、为了教学”——教学管理是主体。(三)讲求“三个效益”。第一,提升教师的新课程教学能力(“上好课”);第二,促进教师研究技能的改善(“会研究”);第三,培养一批“一线专家”(“能指导”)。(四)研修“四阶步骤”。步骤一、全员学习掌握“基本模式”;步骤二、“基本模式”教学研修;步骤三、学科组(备课组)申报“小课题”研究方案;步骤四、教学模式“应变与创新”研究与实践。(五)成果“五种展现”。之一、“上好课”校本研修方案;之二、“基本模式”学习研讨及实践材料;之三、学科组(备课组)“小课题”研究方案;之四、“小课题”研究过程材料(如,教学实录、案例分析);之五、“小课题”研究成果(结题报告、研究论文、经验总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