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 校友会 王健:200条成语哲理浅析+哲理寓言典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2:09:37
200条成语哲理浅析
+哲理寓言典故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
望梅止渴;心灵手巧——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一念之差——错误的意识会把人的实践引入歧途。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和理解也就不同。
先入为主——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其原有知识结构的影响。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随机应变——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掩耳盗铃;画饼充饥——主观感觉决定客观存在,否认事物的客观存在。
画蛇添足——人们应如实反映客观事物,不能主观、任意地加以歪曲。
闭门造车——做事主观,不从实际出发。
听天由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主观决定客观的唯心主义世界观。
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的目标,主客观相脱离。
郑人买履;按图索骥;邯鄣学步;对牛弹琴;生吞活剥;削足适履;照本宣科——做事情死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不顾事物矛盾的特殊性,生搬硬套。
抱薪救火;扬汤止沸;饮鸩止渴——不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对待,必然事与愿违。
知彼知已,百战不殆——深入调查实际,全面分析情况,才能获胜。
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的运动有其客观规律;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片面地看问题。
刻舟求剑——否认物质的绝对运动,不懂得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方生方死;朝令夕改——否认事物的相对稳定和静止。
人变一世,天变一时——事物既是运动发展的,又具有相对稳定性。
高瞻远瞩;高屋建瓴——要善于从整体上看问题。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不从整体和长远方面看问题,局部关系也很难处理好。
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事物在时间上的联系。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唇齿想依;唇亡齿寒——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无风不起浪;根深叶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事物之间存在因果联系。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坐井观天——只见部分,不见整体,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问题。
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无视联系的客观性,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盲人摸象——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经验来判断事物,以偏概全。
喜鹊叫喜,乌鸦叫丧——否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从事物的整体和大局出发,才能看清事物本身。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牵一发而动全身——部分对整体有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物竞天择;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除旧布新;推陈出新;吐故纳新;弃旧图新;新陈代谢——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我们要支持和促进新生事物的发展。
欲速则不达——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最终必然战胜旧事物。
以卵击石;螳臂当车;多行不义必自毙——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背道而驰,必然会自取灭亡。
抱残守缺;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思想保守,用形而上学的静止的观点看待问题,不求进取。
讳疾忌医——回避和掩盖矛盾,否认矛盾的客观存在。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乐极生悲;因祸得福——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居安思危——要从矛盾双方相互转化方面来看问题,要善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
满招损,兼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坚持两分法,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反对一点论。
人与人不同,花有百样红;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矛盾的特殊性。
见微知著;一叶知秋;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万变不离其宗——矛盾的特殊性不能离开矛盾的普遍性。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张冠李戴;良莠不分;指鹿为马——抹杀不同矛盾的不同特点,混淆事物的不同性质。
白马非马——割裂事物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以矛盾特殊性来否认矛盾的普遍性。
画龙点睛;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牵牛要牵牛鼻子——看问题、做事情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统筹兼顾;好花还需绿叶扶;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既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又不能忽略事物的次要矛盾。
舍本求末;本末倒置;丢了西瓜捡芝麻——办事情抓不住重点,颠倒了主次矛盾的关系。
十个指头按跳蚤;隔靴搔痒——没有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白壁微瑕;瑕不掩玉——看问题要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看问题如果不分清主流和支流,就不能认清事物的性质,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艰难困苦,玉妆于成;天道酬勤;凿壁偷光;物必先腐而虫生;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南橘北枳;孟母三迁;名师出高徒——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重要条件。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水滴石穿;防微杜渐;循序渐进——事物的变化发展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要重视量的变化和积累。
田忌赛马——事物的构成成分及其排列组合的变化,会引起事物的质变。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量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必定会引起质变。
当机立断;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事物的量变超过临界点,就要抓住机会,促成其质变。
好事多磨;一波三折——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因风吹火;顺藤摸瓜;顺水推舟;疱丁解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事半功倍,收到好的效果。
揠苗助长;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违背客观规律,必将受到规律的惩罚。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科学地结合起来。
人定胜天;愚公移山;精卫填海;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自强不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胸有成竹——通过积累感性材料和感性认识,并对其进行抽象思维,就能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多思出智慧;通过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从而用以指导实践。
春江水暖鸭先知——本质总要表现为一定的现象。
鞭辟入里;入木三分;一针见血——透过现象,认清事物的本质。
守株待兔——错把偶然当必然,误把现象当本质。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理性认识要依赖于感性认识。
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凡事要好,须问“三老”;百闻不如一见——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出真知。
放之四海而皆准——真理的客观性;科学认识对事物发展起推动促进作用。
学以致用——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屠龙妙术;纸上谈兵——割裂实践和认识、理论和实际的辩证关系,不把理论运用于实践。
真金不怕火来炼;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叶公好龙——害怕实践,回避实践。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错误的生态价值观。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集体主义是我国人民新时期正确的价值取向。
大公无私;舍生取义——我们应该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
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相互储存、相互转化的,我们应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
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人不为已,天诛地灭——自私自利的极端个人主义。
人生如梦;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悲观主义的、消极的人生价值观。
时势造英雄——个人活动受社会条件和社会规律的制约。
卧薪尝胆——人生价值和远大理想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发愤图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哀莫大于心死——失掉了科学而正确的理想,就失了人生的精神支柱
1、 天地和气,万物自生。
宇宙之间的万物自然生存,不以人的意志所主宰。这说明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
2、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说明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又如,我们常听到的一些神话故事、宗教传闻、科学幻想,也都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不过有的是歪曲的反映,有的是虚幻的或者是夸大了的反映。
3、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说明了物质在先、意识在后,没有物质就不会产生反映物质的意识。充分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4、掩耳盗铃 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试图以主观愿望代替客观现实。又如,“画饼充饥”、“望梅止渴”、“郑人买履”、“削足适履”等,亦属此义。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说明了意识正确与否,与一个人看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又如,“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等,也是这个道理。
6、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说明同一事物,由于个人的知识结构不同,看法也就不同。例如,一张《清明上河图》,画家是从美学角度看的,经济学家是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史学家则是从社会历史角度看的。
7、有志者,事竟成。 说明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会推动事物的发展进程;反之,会阻碍事物的发展。又如,“满招损,谦受益”、“人定胜天”、“事在人为”、“心灵手巧”等亦属同理。
8、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说明人的肉体与精神是统一的,不可分离的。形存神存,形谢神灭,这是唯物主义观点。又如,“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是说宇宙间万物不是神造的,而是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亦属唯物论。
9、心外无物。 是说物质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意识之外无物。这与“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等,同属唯心主义。
10、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 这是陈云同志的一贯主导思想,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经验主义和迷信盲从的奴隶主义。也就是说要坚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
11、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说明物质和运动是密不可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离不开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运动也离不开物质。
12、刻舟求剑 是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违背了物质是运动、变化的观点。又如,“守株待兔”等亦属此类。
13、人两次不能踏入同一条河。 说明客观事物是在不停地运动变化着。与此相反,有人提出“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走向了极端,否定了相对静止,是一种不可知论。
14、天行有常,不为饶存,不为桀亡。 意指自然界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它不因为饶是圣王而存在,也不因为桀是暴君而消亡。又如,“鸿雁出塞北,举止万余里。冬季食南稻,春日复北翔。”表明生物的运动都是遵循着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规律。“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沈括)
15、揠苗助长。 说明生物成长过程是遵循一定规律的,试图用主观意志代替客观规律性,必然要受到惩罚。又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等亦属此类。
16、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 说明规律是客观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否则,就不能成功。
17、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说明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在规律的指导下,克服困难,赢得胜利。
18、量力而行。 是说在实际工作中,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做力不能及而勉强要做的事,使主观违背客观。
19、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是指客观事物不断地变化、发展,要适应变化了的情况,就必须破除旧观念,破除迷信盲从;实事求是就是说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规律性,按规律办事。这两者是统一的,没有实事求是的精神,思想就不可能解放;反之,思想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情况,也就谈不上实事求是了。
20、相反相成。 是指事物自身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即矛盾。又如,“相辅相成”与此同理。
21、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体现了矛盾同一性原理。即矛盾双方不仅相互依存,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又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满招损,谦受益”、“居安思危”等都包含着矛盾同一性原理。
22、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又如,“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等同属此类。
23、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违背了矛盾普遍性的原理,是用一种片面观点看问题,搞一点论,否定两分法。又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等同属此类。
24、对症下药。 符合矛盾特殊性的原理,要求我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又如,“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量体裁衣”、“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以及“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指纹,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万物无相异”等都包含了这一原理。
25、对牛弹琴。 比喻不分对象,用同一方式对待不同的事物,违背了矛盾特殊性的原理。又如,“张冠李戴”、“照办照抄”、“一刀切”、“一风吹”等同属此类。
26、画龙点睛。 是说在工作中要善于抓重点,抓关键。符合主要矛盾的原理。又如,“擒贼先擒王”,“牵牛要牵牛鼻子”,“好要用在刀刃上”等同属此理。
27、荷花虽好,也要绿叶相扶。 比喻人们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抓主要矛盾,但也不能忽视次要矛盾,因为次要矛盾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又如,“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等亦属同理。
28、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违背了主、次矛盾关系的原理。不分主次,抓了次要的,丢了主要的。又如,“眉毛胡子一把抓”,亦属此类。
29、一个指头与九个指头。 毛泽东同志常常以此来比喻成绩与错误哪个是主要的,哪个是次要的。要求我们要善于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主要方面所决定,所以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分清主流与支流,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
30、本末倒置。 这是违背了矛盾主次方面关系的原理,不分主流与支流,主次颠倒。又如,“喧宾夺主”、“得不偿失”、“兼收并蓄”、“良莠不分“等,亦属此类。
31、抓好典型,兼顾一般。 符合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要求我们实际工作中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重点和关键。又如,“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学会弹钢琴“等都是这一道理。
32、唇亡齿寒。 体现了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如同唇齿相依。又如,“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同属此理。
33、竭泽而渔。 违背了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不到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只顾眼前利益,忽视了事物前后相继发展过程的长远利益。又如,“杀鸡取蛋”、“毁林种田”等,同属此类。
34、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这是说全局与局部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关系。局部离不开整体,否则,就会失去它存在的意义。所以想问题、办事情,必须着眼整体、顾全大局。又如,“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等,同属此理。
35、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这是说全局与局部不可分割,既要顾全大局,也不可忽视局部联系对整体的影响作用。否则,往往因局部的失败而酿成全局的失败。又如,“一只老鼠害了一锅粥“也是这个意思。
36、看相知命。 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把两种互不相干的事情强拉硬扯在一起,臆造出一种“联系“。又如,“喜鹊报喜,乌鸦报丧”、“彗星,不祥之照”等,同属此类。
37、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这是说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又如,“后生可畏”、“后来者居上”以及韩非的“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等,都包含了发展的观点。
38、故步自封。 违背了发展的观点。看不到事物的变化、发展,而是用静止的观点对待事物。又如,“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不敢越雷池一步”以及董仲舒的“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等,都属于静止的观点。
39、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说明事物遗传中的一种必然联系,即规律性。体现了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又如,谚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也是说明这个道理。
4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说明外部环境对事物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即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又如,“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名师出高徒”、“哥们义气害死人”等都说明了外因的作用。
41、师傅引入门,学艺在个人。 说明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外因作用再大,也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否则,再高手艺的匠人也“朽木难雕”。
42、水滴石穿。 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即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的变化。又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契而不舍,金石可镂”等,同属一理。
4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说明在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中,要分清是非,辨别善恶,权衡利害。有益的事,应持之以恒,促使它的质变;有害的事,应防微杜渐,阻止它的转化。
44、适可而止。 体现了适度的原则。由于两便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和限度内,事物才能保持原有的性质,所以,当我们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时,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这就是掌握尺寸,坚持适度。又如,“过犹不及”、“物极必反”等都说的是要坚持适度原则。
45、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说明新事物虽然开始比较弱小,但它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所以最终必然战胜旧事物。又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等,也是比喻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4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事物发展总的趋势前进的,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是前进中的曲折,在曲折中前进。这就要求我们在顺利时,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困难;在逆境中,要看到光明,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又如,“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也包含了这一原理。
47、瞎子摸象。 比喻只认识事物表面的、片面的现象,而未认识事物的本质。现象与本质,二者不同。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它是片面的、多变的,能够为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的;而本质是事物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48、万变不离其宗。 是说现象与本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现象无论怎样变化,它都是本质的表现。
49、声东击西。 事物的现象有真假之别,“声东”是假象,“击西”是真象,其本质是迷惑敌人,保存自己。又如,“欲擒故纵”、“围魏救赵”、“项庄舞剑”、“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等,同属此理。
50、买椟还珠。 说的是古时候有一人,看到装珍珠的盒子精美,于是出高价买了盒子,而把宝贵的珍珠却还给了卖者。比喻只看现象,不看本质。又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亦属同理。
51、知人知面要知心。 比喻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因为感性认识只是对事物表面的、片面的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是对事物内在的本质的认识。
52、盲人骑瞎马。 比喻离开正确理论指导的实践,是一种盲目的实践。因为正确的理论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因而它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又如,“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即是这个道理。
53、熟能生巧。 是说只有积累了大量的感性材料,才有可能上升到理性认识。要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就必须深入实际,反复实践,切忌“走马观花”、“蜻蜓点水”。
54、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比喻感性材料只有经过人脑的思维加工,方能上升到理性认识。由于人们获得的感性材料往往是精粗混杂、真伪并存、彼此相隔、表里未辨,所以,需要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综合过程,才能形成理性认识。又如,“多想出智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同属此义。
55、邯郸学步 比喻不动脑筋,一味模仿别人,结果弄巧成拙,闹出笑话。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认识事物不仅要做到“心中有数”,而且还要善于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否则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的认识。又如,“东施效颦”、“囫囵吞枣”等同属此类。
56、举一反三,闻一知十 是说人们要想获得新的知识,就必须掌握推理的思维方法。因为,只有学会推理(包括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才能掌握事物的规律性,从而使人的知识不断地扩展和深化。
57、活到老,经不了 比喻客观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人的实践和认识也是随之变化发展的,停止的观点,无所作为的观点都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
58、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比喻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的认识是通过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而获得的,离开了实践,认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又如,“真理无价宝,实践里面找”、“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不打不相识”等,都是讲的这个道理。
59、书到用时方恨少 是说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们到实践中才会发现自己的知识的不足,从而激励自身不断地追求知识,扩展视野,深化认识。正如恩格斯说的:“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又如,“吃一暂,长一智”、“失败乃成功之母”、“学然后知不足”等,同属此理。
60、学以至用 是说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认识的根本目的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改变世界。所以,那种“坐而论道,纸上谈兵”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61、事实胜于雄辩 是说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只有实践才能把认识同客观事物联系起来,并用实践的客观结果来检验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又如,“说了不算,做出来再看”、“路遥识马力,日久见人心”等,同属此理。
62、众人是圣人 是说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它不仅创造物质财富,也创造了精神财富。那种认为“英雄造世事”的说法是毫无根据的。又如,“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也是说这个道理。
63、为有源头活水来 比喻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精神财富的来源,也是各种艺术活动的源泉,离开了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所提供生动活泼的素材,任何创作都会成为死水一潭。
6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是说在虚心学习间接经验,认真读书的同时,一定要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因为间接经验诚然宝贵,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消化、运用、检验和发展。又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是强调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65、失群孤雁终难行 比喻个人的实践必须同群众的实践相结合。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有所成就,必须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否则,将一事无成。
66、苦尽甘来 是说一个人只有在实践中,不怕苦,不怕累,敢与困难作斗争,才会取得辉煌的成就。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那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又如,蒲松龄落地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同属此理。
67、阴阳二气充满太虑,比外便无他物,亦无间隙。天之象,地之形,皆其范围也。(王夫之) 宇宙是由元气构成的物质实体,在物质世界之外不存在另一个精神世界。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这就肯定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又如:“气者,理之依也”,“气”是变化日新的物质实体,“理”(精神)不能脱离“气”而存在。
68、“心之官则思”(孟子)、“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荀子)、“人的记忆皆在脑” 三者的共同点在于说明人们的思考活动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器官的基础。
69、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说明一切客观事物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事物及其运动规律都是客观的。
7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自己知道什么就说什么,不了解什么就承认不了解什么,这样的态度才识明智的。这句名言告诉我们,要把自己当作客观事物来把握,从自己实际出发,正确认识自己。
71、入山问樵,入水问渔 樵夫熟悉山中的情况,渔民了解水的习性,故要“入山问樵,入水问渔”。这句俗语说明人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
【寓言典故】知识就是金钱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整天忙于各种研究,生活过得相当窘迫,而米利都是一个商业城市,许多人过着优越的生活,享用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奢侈品,以致于有些没有眼光的势利小人时常嘲笑他,说他尽做些没用的事情。泰勒斯对这些人说:“你们可以认为我没用,但要说知识没有,那就大错特错了。”
没过多久,他就找了个反击的机会。有一年,由于天气不好,橄榄歉收,许多做橄榄油生意的商人都有些心灰意冷。但泰勒斯经过仔细地观察和分析天象,认定来年会风雨顺,橄榄将大获丰收。第二年开春后,泰勒斯不动声色地租下了米利都的全部榨油机。等到橄榄收获季节到来时,他靠高价出租榨油机便狠狠地赚了一笔钱。就这样,他用事实告诉人们:哲学家只要想赚钱,便能赚很多钱。
【寓言典故】圆圈的比喻
一次,古希腊哲学家捷诺的学生问他:“老师,您的知识比我们多许多倍,您回答的问题又十分正确,可是您为什么对自己的解答总是有疑问呢?”
捷诺用手在桌上画了两个圆圈,并说:“大圆圈的面积是我的知识,小圆圈的面积是你们和知识。我的知识比你们多,但这两个圆圈的外面,就是你们和我无知的部分。大圆圈周长比小圆圈的周长长,因而我接触无知的范围比你们大。这就是我常常怀疑自己知识的原因。”
第一课  一切从实际出发
【寓言典故】杀龙妙技
朱泙漫变卖了家产,带了一千两黄金去拜支离益为师,学习杀龙的技术。转瞬三年,学成归来。有人问他究竟学了什么?他一面回答,一面就把杀龙的技术——怎样按住龙的头,怎样踩住龙的尾,怎样从龙颈上开刀等,一一表演给大家看。大家问他,什么地方有龙可杀呢?他这才大悟:原来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龙这样东西,他的本领是白学了。
[教学内容]  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简要分析]  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物和改造自然物,向自然索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人的本质能力的体现。但人们要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首先要有自然物的客观存在:要杀龙,就首先要有龙的存在。这正是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寓言典故】盘古开天
自从有了人类,有了人类的意识,人们总是希望这个大千世界是什么?它由什么构成?地球有多大?地球上的万物又是怎样来的?于是,就有了关于这些问题的各种猜想、各种传说,有了科学探索和研究。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宇宙还是一团混沌,象个很大的鸡蛋,盘古就在其中。盘古越长越大,大约过了一万八千年,盘古一伸腿就感到疼痛,于是就挥起大斧,把“蛋壳”劈开。这样宇宙中轻的上升变成了天,重的下沉变成了地。又过一万八千年,天地已经凝固,撑在天地之间的盘古因为过度劳累,倒下去就再也没有起来,呼出的气变成了风云,发出的声音变成了雷霆,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五体变成了五岳名山,须发变成了星星,血液变成了江河,皮肤、汗毛变成了花草树木,牙齿、骨头变成了金属和玉石,汗水变成了雨露和甘霖,精液、骨髓变成了珍珠和美玉。
[教学内容]  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简要分析]  这是我国古人对万物本原的一种猜测。(在哲学上,它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寓言典故】上帝创世说
《圣经》上说,上帝耶和华是世界上的造物主。耶和华自由自在地生活了不知道多少个春秋,但感到百无聊赖。有一天,他创造了光,第二天创造了天堂,第三天造出了植物,第四天造出了太阳、月亮和星星,第五天造出了走兽飞禽和各种动物,第六天他按照自己的形象造出了人——用泥土造了一个男人,叫亚当,并将亚当放在伊甸园里守着园子。后来,亚当向上帝诉说自己的寂寞,上帝就从亚当身上抽出了一要肋骨,造了一个女人——夏娃,让他们结为夫妻。后来,亚当和夏娃因为偷吃了禁果,就被贬到地上,遂成为人类的祖先。
[教学内容]  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简要分析]  这是西方古人对世界起源的一种猜测。(在哲学上,这种说法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认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上帝创造的。
【寓言典故】人和鱼雁
齐国有一户田姓人家,在家大摆筵席。客人中有献上鱼和雁作为礼物的。主人看了很高兴:“一天对我们真优厚啊!你看,这些鱼儿、雁儿,不都是为我们的口腹享受而生的吗?”客人们听了随声附和。座中有一位鲍家小孩,才十二岁,站起来说:“我不同意你的说法。人也是天地万物中的一种。由于大小智力的不同,生物界有弱肉强食的情况,但并没有什么上天注定谁为谁生的道理。人类选择可吃的东西做食品,这些东西难道是上天特地为人类创造的?正如蚊子喝人的血,虎狼吃人的肉,难道也是上天特意要生出人来给它们做食物的么?”
[教学内容]  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简要分析]  唯心主义和有神论者总是把世界上的一切都看成是神或上帝的“杰作”,否认人类社会的客观物质性。而唯物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物质世界发展的高级阶段。鲍家小孩的话,难道不能有力地说明这一点吗?
【寓言典故】女娲造人
天地开辟以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甚至有了鸟兽虫鱼了,可是单单没有人类。这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叫做女娲。据说,一天当中能够变化七十次。有一天,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 ч婚坏脑吧希 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走啊走的,她走得有些疲倦了,偶然在一个池子旁边蹲下来。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
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合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西。
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地面,就活了起来,并且开口就喊:“妈妈!”
她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做“人”。
人的身体虽然小,但据说因为是神创造的,相貌和举动也有些像神,和飞的鸟、爬的兽都不同。这样,看起来似乎有一种管理宇宙的非凡的气概。
女娲对于她的作品,感到很满意。于是,她又继续动手做她的工作,她用黄泥做了许多能说会走的可爱的小人儿。这些小人儿在她的周围跳跃欢呼,使她精神上有说不出的高兴和安慰。
她一心要让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但是,大地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意愿,而她本人已经疲倦不堪了。
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入一个泥潭里,搅成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这么一挥洒,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儿,模样一般无二。“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在周围。
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工作,果然简单省事。藤条一挥,就有好些活人出现,不久,大地上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
大地上虽然有了人类,女娲的工作却并没有终止。她又考虑着:人是要死亡的,死亡了一批再创造一批吗?这未免太麻烦了。怎样才能使他们继续生存下去呢?
后来她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把那些小人儿分为男女,让男人和女人配合起来,叫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绵延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
[教学内容] 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简要分析] 唯心主义和有神论者总是把世界上的一切都看成是神或上帝的“杰作”,否认人类社会的客观物质性。那么,人类和社会是否就是女娲创造的呢?——唯物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物质世界发展的高级阶段。这个神话故事,只是反映了人们对人类起源的一种猜测。其实,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注:此故事可作为教学该课题的导入语,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寓言典故】画鬼最易
有一个客人为齐王绘画。齐王问他:“画什么东西最难呢?”他说:“画狗画马都是最难的。”齐王又问:“那么画什么东西最容易呢?”客人说:“画鬼最容易。因为狗和马人们天天看得见,天天摆在面前,要画得惟妙惟肖,就很不容易。至于鬼呢,无影无形,谁也没见过,不摆在人们面前,谁也不能证明它不象鬼,所以画起来就最容易了。”
[教学内容] 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简要分析] 这个寓言说明:世界上根本不存在鬼神之类的东西,鬼神之类的东西,无非是人们主观想象,并非客观实在。社会的产生,既不是什么神灵的杰作,也不是人的意识的创造,而是客观世界自身力量长期作用的必然结果。
【寓言典故】从象箸推去
纣王做了一双象牙筷子,箕子见了十分担忧。他认为一旦有了象牙筷子,就再也不会用陶罐土碗盛饭菜了,一定要有明犀碧玉做的杯碟来相配;用了玉杯和象牙筷子,就绝不会来盛小米蔬菜,务必装象尾豹胎一类的山珍海味了;吃了象尾豹胎,就再也不会穿粗布住茅房,一定要穿锦衣、居大厦。这样下去,享受的欲望就会不断的扩大,必然要用天下民脂民膏来填饱一个人的欲望,国家就危在旦夕了。果然,纣王最后就亡了国。因此,所谓圣人就是见微知著,从端倪推测后果。
[教学内容]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简要分析] 未来事物是将来才出现的,但人们可以想象未来事物的状态,对事物发展的趋势作出预见,对自己将要采取的行动提出计划方案。这样的意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吗?这个寓言告诉我们:箕子的担心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从“象箸”推出来的,是“从端倪推测后果”,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寓言典故】苑囿嫌大
齐宣王问孟子说:“我听说周文王的猎苑足足围了七十里,有没有这样的事?”
孟子说:“书上是这样记载的。”
“难道真有这么大吗?”
“当时老百姓还嫌太小呢。”
齐宣王叹口气说:“我的猎苑只围了四十里,老百姓都嫌太大了,为什么呢?”
孟子说:“文王的猎苑虽然方圆七十里,可是老百姓可以进去砍柴,文王和人民一同使用这猎苑,因此,人民嫌它太小。而您呢?我初来齐国,问明了禁令才敢入境,听说大王的猎苑不准百姓砍柴拾草,不准随意进出,杀死一头麋鹿,就要判成死罪。这不是设下了一个方圆四十里的陷阱了吗?人民嫌它太大,难道不合情理吗?”
[教学内容]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简要分析]人们对同一个客观事物进行思考,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会有正误之分,就主观方面而言,主要是立场不同、世界观,人生观,思维方法不同、知识构成不同。面对同一个猎苑,齐宣王嫌太小,而老百姓嫌太大,原因何在?阶级立场不同而已。
【寓言典故】谁耍谁
星期天,妈妈带着明明去动物园看猴子。妈妈手里的一块水果糖往高处一抛,扔进猴笼 ,一只老猴子飞起一跳接住糖块,然后剥开来吃。妈妈又拿出一切从严粒花生,往高处一抛,老猴子又是一个飞跃。
明明问妈妈:“为什么要把糖果扔那么高,放在地上不是一样吗?”妈妈说:“孩子,妈妈不往高处抛,猴子会跳吗?你看猴子跳得多好看!这叫‘人耍猴’。”
这边,小猴子也问猴子妈妈:“妈妈,你为什么要跳那么高去接呀?等糖果掉在地上再捡回来,不也是一样吗?”猴子妈妈说:“孩子,如果妈妈不跳起来逗他们,他们还会继续扔糖果吗?这叫‘猴耍人’。”
究竟谁耍谁?不同的角度自然有不同的解释。
[教学内容]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简要分析]这则寓言故事说明:立场不同是造成人们意识正确与否的一个重要主观原因。由于人们的利益立足点不同,阶级立场不同,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评价也就不同。为此,人们要正确认识和评论客观事物,首先就要端正立场,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来观察事物。
【寓言典故】“哭婆”变“笑婆”的故事
禅海珍言中有这样的故事:京都南禅寺以前住着一位绰号“哭婆”的老太太。她雨天哭,晴天也哭,成天累月神情懊丧,面容愁苦。南禅寺的和尚问她“:你怎么总是哭呢?她边哭边回答: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一个卖鞋的,小的嫁给了一个卖雨伞的。天晴的日子,我想到小女儿的雨伞一定卖不出去,下雨的天气,我又想到我女儿的鞋一定没人去买。我怎能不伤心落泪呢?”和尚劝她:“天晴时,你去想大女儿的鞋一定生意兴隆;下雨时,你想小女儿的伞一定卖得很多”。老太太当即“顿悟”破涕为笑。此后,她的生活内容末变,但由于观察生活的角度变了,便由“哭婆”变成了“笑婆”。
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事例可以说不胜枚举。一些人生活的内容差不多,可是他们的生活状态却大不一样。有的乐 观,整日笑呵呵的内心充满欢悦和满足;有的悲 观,整 天愁凄凄的,内心充满抑郁与烦恼。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他们观察生活的解度不同。对此,英国2伟大的剧作家肖伯纳说,假如桌上有半瓶酒,有人高喊:“太好了,还有半瓶。”他看到的是半瓶酒,这个人便是乐观主义者。有人叹道:“糟糕!只剩下一半了”。他看到的是半空,这个人便是悲观主义者。同是半瓶酒,只是观察它的角度不同,便有乐观与悲观之分,这足以说明观察生活的角度是多么重要性。
[教学内容]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简要分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们面对同一个客观事物进行思考,由于主观条件的制约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差别。人们的利益不同、立足点不同、立场不同,对同一客观事物的认识就会不同。心境是一种由客观而导致主观的感受,虽说它离不开一定客观条件,诸如工作、际遇、交流、环境及个人对物质生活状况等,但主观的能动性常常对心境起主导作用,并且往往能够改变对客观的感受。“哭婆”因“顿悟”而心境变了,便变成“笑婆”。
【寓言典故】赶考
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经常住的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二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打伞。
这二个梦似乎有些深意,第二天秀才就赶紧去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
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老板非常奇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今天你怎么就回乡了?”秀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乐了:“哟,我也会解梦。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种吗?戴斗笠打伞不是说明你有备无患吗?”秀才一听,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参加考试,居然中了个探花。
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想法决定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想法,才会有什么样的未来。
[教学内容]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简要分析]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但不等于说人们的意识都一样,更不等于说每个人的意识随时随地都是正确的。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也存在着“逼真”和“失真”的差别,其原因有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制约着意识能否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主观因素有:一是立场不同;二是世界观、人生观,思维方法不同;三是知识构成不同。在《赶考》故事中,同是秀才的二个梦,算命先生、客店老板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解梦,这主要是算命先生、客店老板的主观因素:思维方法、人生态度不同所造成的。算命先生解梦是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和消极的人生态度看问题:高墙上种菜是白费劲,戴斗笠打雨伞是多此一举;应放弃考试.客店老板是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看问题:墙上种菜是“高种”,“种”与“中”同音;戴斗笠打伞是说明有备无患,“打伞”是“举”;联系两个梦是“中举”;应积极考试。人生在世,积极的人生态度尤其重要,这不仅是客店老板得出建设性结论的,也是秀才最后精神振奋地参加考试,中了个探花的重要原因。在人生的航程上,有顺风、逆风。面对逆风,消极、悲观者抱怨风,乐观、空想者希望风向改变,积极、现实者则调整风帆。
【寓言典故】偷鸡贼
有个人专门偷邻居的鸡。有人劝告他:“快不要偷了,这是不道德的。”他说:“我决心痛改前非,不过我偷瘾很重,一下子不偷也很困难。这样吧,从今天起我减少到一月偷一只,到明年就可以不偷了。明知是不道德的事,就应及早改正,为什么还要等到明年呢?”
[教学内容]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简要分析]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故事中的主人公明明知道是错的,为什么不及时改正、还要等到明年呢?
【寓言典故】死错了人
东家的岳母死了,全家准备去祭奠,并请私塾先生给撰写一篇祭文。这位私塾先生便从古书里规规矩矩的抄了一篇,没想到误抄了祭悼岳父的祭文。葬礼正在进行的时候,识字的人发现这篇祭文完全弄错了。东家人跑回私塾去责问老先生。但私塾先生固执地说:“古书上的祭文是刊定的,怎么会错呢?只怕是他家死错了人。”
[教学内容]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简要分析]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就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它要求我们一定要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我们的主观思想和行动。从实际出发的反面,就是从主观出发。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是主观主义的表现形式。上述故事中的私塾先生不从客观实际出发,只从抽象的教条和本本出发,照搬照抄,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所以在实践中不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以至闹出大笑话。
【寓言典故】余桃啖君
卫国有一道法律:谁偷坐了国王的马车,就要被砍去双脚。那时,弥子瑕很受国王宠爱。一天深夜,乡下有人跑来报告弥子瑕,说他的母亲得了重病。弥子瑕跑到宫里,偷来了国王的马车,星夜赶回乡下去了。国王听到这件事后称赞说:“真是一个难得的孝子,为了母亲,忘记了自己会受到砍脚的刑罚。”又一次,弥子瑕倍着国王在果园游玩,弥子瑕吃到了一个又大又甜的桃子,忙拿着吃剩的半只桃子送到国王面前,请他品尝。国王笑着说:“弥子瑕是真正的爱我啊!只想到让我尝尝甜头,忘记了剩桃上还沾着他的口水。”过了几年,弥子瑕渐渐失去了国王的宠爱,得罪了国王,国王说:“当初你偷驾我的马车,狂妄之极;又让我吃你的剩桃,借此侮辱我,该当何罪?”弥子瑕的行为并没有改变,而以前被认为是贤惠,后来却因此而获罪。只在于国王的爱憎改变了。
[教学内容]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简要分析]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故事中的国王则完全是以个人好恶来判断是非,没有从实际出发,而是从主观出发,肯定会祸国殃民。
【寓言典故】傻儿子
从前,有一个秀才 ,他有一个傻儿子。
有一天,朋友要来拜访他,为了显示自己的才能,他决定让儿子招待客人,还特意交给他几句话:" 如果客人问你咱们家的桃树怎么没了,你就说‘让我砍了卖了 '; 如果他问咱们家的篱笆为什么这么乱,你就说‘兵荒马乱糟踏了 '; 如果他问咱们家钱怎么这么多,你就说‘爹妈辛苦挣的 '; 如果他问你怎么这样聪明,你就说‘那当然,我们家世代如此'。 "
于是 ,儿子去招待客人。客人问 :" 你的父亲呢 ?" 儿子答道 :" 让我砍了卖了 !" 客人很惊讶 ,接着问 : " 你母亲呢 ?" 儿子回答 :" 兵荒马乱糟踏了 !" 你们家门前的牛粪怎么这么多呀 ?" 儿子骄傲地说 :" 爹妈辛辛苦苦挣的 !" 客人生气地问 :" 你怎么这样说 !?" 儿子得意地说 :" 那当然 , 我们家世代如此 !"
[教学内容]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简要分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就要求人们想问题办事情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 ,使主现符合客观。秀才为了显示自己的才能 , 忽视傻儿子低智力水平 ,主观传授待客之道 ,违背客观实际 ,从而在待客过程中笑话百出。
唯物辩证法认为 , 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秀才的儿子不能针对语言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回答 ,而是机械地背诵父亲的教诲 ,答非所问 ,必然会闹出笑话。
【寓言典故】两只老虎
两只老虎 , 一只在笼子里 , 一只在野地里。
在笼子里的老虎三餐无忧 ,在外面的老虎自由自在。两只老虎经常进行亲切的交谈。
笼子里的老虎总是羡慕外面老虎的自由 , 外面的老虎却羡慕笼子里的老虎的安逸。一日 ,一只老虎对另一只老虎说 :" 咱们换一换。 " 另一只老虎同意了。
于是 , 笼子里的老虎走进了大自然 , 野地里的老虎走进了笼子里。从笼子里走出来的老虎高高兴兴 , 在旷野里拼命地奔跑 ; 走进笼子里的老虎也十分快乐 , 它不再用为一日三餐而发愁了。
但不久 , 两只老虎都死了。
一只是饥饿而死 , 一只是忧郁而死。从笼子里走出的老虎获得了自由 ,却没有获得捕食的本领 ; 走进笼子的老虎获得了安逸 , 却没有获得在狭小空间生活的心境。
[教学内容]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简要分析]这个故事包含了以下哲理 :
1、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 ,使主观符合客观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 在人们的活动中表现为客观实际和主观认识的关系。正确的思想意识和行动 , 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主观和客观相统一 ; 错误的思想意识和行动 ,是主观和客观相背离 , 主观和客观相脱节。可见 , 人们能否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 从主观因素讲 , 关键在于能否坚持从实际出发 , 能否主观符合客观。
故事中的老虎 , 生活在笼子里和生活在大自然都是客观实际 ,各有自己的生活习性 , 如果违背各自的生活方式 ,突然从自然界走进笼子和从笼子中走出来 , 都违背了原来的生活习费 ,它们的这种意识活动是错误的 , 从而指导着错误的行动 , 最后导致两只老虎都死去。因此 , 我们想问题、办事情 , 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 使主观符合客观。
2、要正确估量和对待自己
我们每天都在把自己作为一个客观对象来认识。以怎样的态度来认识和评份自己 , 能不能正确处理自己和自己的关系 ,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坚持唯物主义的态度就要敢于面对自己的现实 , 彻底反思自己 同周围事物的关系 ,自己的行为和认识 ,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人对自身的状况和所处的环境有了正确的认识 , 就能较好地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做出应有的贡献。故事中老虎的悲哀就在于没有正确地估量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 只是羡慕对方生活的自由和环境的舒适 ,当真的改变了自己的生活环境 ,从笼子里出来的老虎获得了自由 ,走进笼子里的老虎获得了安逸 , 时间久了 , 它们却无法适应 ,只能双双死去。因此 , 我们无论什么时候 ,都要正确估量自己和对待自己 , 否则就要步老虎的后尘。
【寓言典故】上帝万能?
一位神学者到处宣扬上帝是全能的。一个智者问他:“上帝能否制造一块连他自己都不能举起的石头呢?”神学家说:“上帝是全能的,一定能制造出来。”智者说:“这块石头连上帝都不能举起,怎么能说上帝全能呢?”神学家说:“如果这是样,这样的石头上帝不能制造出来。”智者说:“上帝连这块石头都制造不出来,怎能说他万能呢?”
[教学内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简要分析]世上本来就没有什么上帝,上帝是万能的更是荒谬。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
【寓言典故】疑人偷斧
有个人丢失了一把斧头。他疑心是邻家的儿子偷的,就很注意他,总觉得他走路、说话等动作态度无处不象是一个偷他斧头的人。不久,老头儿在他自己上山砍柴的山谷里找到了斧头。他再留心邻家儿子的动作态度,就没有一处象是偷斧头的人了。
[教学内容]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简要分析] 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办事情应该有认真精神。但有的人往往用自己的成见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这是要不得的。
【寓言典故】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对齐宣王说:“你有一个臣子把妻室儿女托付给朋友照顾,自己到楚国去游玩。等他回来的时候,他的妻室儿女却在挨饿受冻。对待这样的朋友,应该怎样办呢?”齐王说:“和他绝交。”孟子又说:“假如管刑罚的长官不能管理他的下级,那应该怎么办呢?”“撤掉他。”“假如一个国家里政治搞得很不好,那又应该怎么办呢?”齐王回过头来左右张望,把话题扯到别的地方去了。
[教学内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简要分析]人往往对别人身上的缺点看得很清楚,却往往对自己的缺点、错误认识不清,或文过饰非。而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正确估量和对待自己。
第二课  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
【寓言典故】孟母三迁
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a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足辟][bi,两字合一]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shuo,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i,拱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
[译文]过去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氏守节。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足辟]踊痛哭这样的事。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啊。”于是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孟母认为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巨大的影响
[教学内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可作为该课题的导入语)
【寓言典故】别让“孟母”再担忧
“如今学校、家庭四周充斥着大大小小的网吧、电子游戏厅、录像厅、歌舞厅。这些容易隐匿黄赌毒的场所,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很大,由此引发青少年犯罪的案例不断增加。”在南明代表团教育组讨论会上,代表们不无焦虑的发言,让记者联想到了那个家喻户晓的典故———《孟母三迁》。
孟子儿时丧父,由于居住地距墓地较近,孟子便学了些丧葬、痛哭之事。孟母见状,只好把家搬到街上,不料孟子却跟街坊邻居学会了做买卖和屠宰。孟母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牢记在心。孟母备感欣慰,遂把家定居于此。“假如孟母生活在今天,会不会因为住家附近的网吧、游戏厅,录像厅太多而‘四迁’呢?”代表们的质疑,令人深思。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未成年人产生不良影响的非法电子游戏厅以及充斥着色情、暴力内容的录像厅正在由城市向农村、城郊和边远地段扩展,位置也更加分散和隐蔽。部分学生沉迷网吧和游戏厅,荒废学业的问题日益突出,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因此走上了犯罪道路。有关未成年人犯罪的调查资料显示,在有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中,81.5%的人住家附近有电子游戏厅,66%的人经常进入电子游戏厅;49%的人经常出入录像厅;80.7%的人看过含色情内容的书刊、音像制品;98%的人看过含有暴力内容的书刊和音像制品。
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透过以上数字,记者在想:十分注重孩子成长环境的孟母如果生活在今天,面对亟须净化的周边环境,一定会忧心如焚。在深入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进程中,贵阳两城区的少部分网吧经营业主曾向社会承诺:以实际行动为青少年提供安全、健康的上网环境。然而,给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以一片纯净的天空,仍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让他们健康成长,代表们呼吁:全社会都要积极行动起来,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他们建议,加强基层文化稽查执法队伍建设,继续加大对文化市场的整治力度;严格执行有关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管理规定,对网吧、游戏厅、录像厅等场所进行经常性检查和清理,坚决取缔非法网吧,严厉查处违规经营。
让全社会共同努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让千千万万的“孟母”不再担忧。
[教学内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适用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导入语)
【寓言典故】围魏救赵
魏国重兵包围了赵国首都邯郸,赵急抽齐国求救。齐大将田忌准备率军赶去赵国,谋士孙膑劝阻说:“要解开杂乱纠纷,不能握拳不放;要解救相斗之人,不可舞刀弄枪。避实就虚,给敌人造成威胁,邯郸之围便可自解。如今魏军全力攻赵,精兵锐卒势必倾巢出动,国内一定只剩老弱兵丁。将军不如轻装疾奔魏都大梁,占据险要,攻其虚处。敌人必回自救,这样,我们便能一举解开邯郸之围,又可乘魏军疲惫之际,一鼓歼之。”田忌按照孙膑的布置进行。魏军果然慌忙回师,行到桂陵地面,齐军杀出,大败魏军。邯郸之围解也。
[教学内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简要分析]为什么齐军攻打魏国首都大梁,而赵国邯郸之围即解呢?因为赵、魏、齐三国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即联系。
【寓言典故】驴之死与风险防范
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节目中介绍:有一种生活在非洲的蝙蝠,专爱吸驴的血,当这种蝙蝠飞落到驴身上时,起初驴会本能地抖动身体或用尾巴去驱赶;但当蝙蝠用细小的舌尖轻轻地舔驴,驴立即产生一种麻丝丝痒乎乎的快感,再也不驱赶它了。于是,蝙蝠开始吸驴的血,一只蝙蝠吸饱飞走后,又会飞来另一只蝙蝠继续吸,驴在不知不觉中被吸干血死去。
[教学内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简要分析]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八个字诠释上述故事,真是恰如其分。“驴被小小的蝙蝠吸干血死去”,究其原因,尽管有多种解释,但有一点是相同的,这就是缺少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安而忘危,缺少远虑。
因果联系是普遍的、具体的、有条件的,一定的原因必然引起一定的结果。这就要求人们应当根据某种原因,预见事物发展的结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了对后果的科学预见,才能正确指导自己的具体行动,促使事物向人们所期望的结果发展。反之,如果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必然会走“驴”的老路。因此,我们必须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使自己始终掌握竞争的主动权。
【寓言典故】分橙子
有一个妈妈把一个橙子给了邻居的两个孩子。这两个孩子便讨论起来如何分这个橙子。两个人吵来吵去,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由一个孩子负责切橙子,而另一个孩子选橙子。结果,这两个孩子按照商定的办法各自取得了一半橙子,高高兴兴地拿回家去了。
第一个孩子把半个橙子拿到家,把皮剥掉扔进了垃圾桶,把果肉放到果汁机上打果汁喝。另一个孩子回到家把果肉挖掉扔进了垃圾桶,把橙子皮留下来磨碎了,混在面粉里烤蛋糕吃。
[教学内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简要分析]联系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问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这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应坚持联系的观点。两个小孩在吃橙子上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且这种联系是客观的,割裂它(不沟通不交换)就要受到惩罚(两个小孩都吃不好)。
【寓言典故】古今智慧
一个刚退休的老人回到老家 ,在小城买了一座房住下来 , 想在那儿安静些写点回忆录。开始的几个星期 ,一切都很好。但有一天 , 三个男孩子放学后开始来这里玩 ,他们把垃圾桶踢来踢去 ,玩得很开心。
老人受不了这些噪音 ,于是出去跟年轻人谈判。他说 :" 我很喜欢你们踢桶玩 ,如果你们每天来玩 , 我给你们三人每天每人一块钱。 " 三个小青年很高兴 ,更起劲表演他们的足下功。过了三天 ,老人忧愁地说 : " 通货膨胀使我的收入减了一半, 明天起 ,我只给你们 5 毛钱。 " 小青年们很不开心 , 但还是答应。每天放学后 ,继续去进行表演。一个星期后 ,老人愁眉苦脸地对他们说 :" 最近没有收到养老金汇款 ,对不起 ,每天只能给两毛了。 "
" 两毛钱 ?" 一个小青年脸色发青 ," 我们才不会为了区区两毛钱而浪费宝贵时间为你表演呢 ,不干了。 "
从此以后 ,老人又过上了安静的日子。
[教学内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具体分析和解决不同的矛盾
[简要分析]唯物辩证法认为, 宇宙中的万事万物既作为个体事物存在,又作为普遍联系的事物而存在。 任何事物都与它周围的事物相联系,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老人回到老家想在宁静的环境中写些回忆录, 结果被放学后顽皮玩耍的孩子打破了生活的宁静。可见,联系具有普遍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 ,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我们要坚持发展的观点 , 要有创新的精神 , 敢于打破常规 , 进行逆向思维。老人对待三个小青年的玩耍吵闹没有开门见山直接批评 , 而是抓住他们的心理特点 , 采取欲擒故纵的方式 , 从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唯物辩证法认为 ,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这种特殊的矛盾 , 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 这正是世界上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 , 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退体老人根据工资福利只可涨不可跌及年轻人的逆反心理 ,采取欲擒故纵、拐弯抹角的方式 ,巧妙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可见 , 办事情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寓言典故】莫如杀人
有个人喜欢谈轮回报应,逢人就劝说要积德,不要杀生。因为佛经上说过,杀什么,来世就会变成什么;杀牛变牛,杀猪变猪,即使杀一只蝼蛄、蚂蚁,也莫不如此。有个姓许的先生说:“那么都不要杀,最好去杀人。你不是说杀什么变什么吗?那么今生杀人,来世还变人,不是好得很吗?”
[教学内容]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简要分析]因果联系是普遍存在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在认识某一事物时,既要看到它的产生是有客观原因的,又要看到它还会引起一定的结果。佛教中的轮回报应,其实是某些人主观想象出来的,在这个寓言中变得如此的不堪一击。
【寓言典故】破罐不顾
东汉末年,有个叫孟敏的人,买了一只陶罐,在路上不小心摔破了。孟敏连看也不看一眼,径自走了。路人觉得奇怪,过去问他:“你的罐子打破了,怎么连看也不看一下呢?”孟敏回答说:“罐子已经破了,看它又有什么用呢?”
[教学内容]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简要分析]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和自觉性和预见性。罐子破了,看看当然不能复原,但可从中吸取教训,分析一下摔破的原因,避免以后发生类似的错误,从而提高活动的自觉性。
【寓言典故】“谁可恶”
甲:新搬来的邻居好可恶,昨天晚上三更半夜跑来猛按我家的门铃。
乙:的确可恶!你有没有马上报警?
甲:没有。我当他们是疯子,继续吹我的小喇叭。
[教学内容]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简要分析]事出必有因,如果能先看到自己的不是,答案就会不一样。
【寓言典故】其父善游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荆国之为政,有似于此。 (《吕氏春秋·察今》)
(译文)有个过江的人,看见一个人正举起一婴孩想把他抛进江水里,婴孩(吓得不停地)哭泣。这个过江的人就问他原委,他回答说:“这个孩子的父亲擅长游泳。”这个孩子的父亲擅长游泳,难道这个婴孩就擅长游泳!用这种方法来处理事情,也必定是荒谬的。楚国治理国家,就与这种情况相似。
[教学内容]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简要分析]故事告诉我们,知识与技能是无法遗传的。一个人单纯强调先天智力和体能因素的作用,而忽视后天刻苦学习的重要性,那是幼稚可笑的。善不善游,关键在于后天的学习、努力,后天的学习、努力才是重要原因。
【寓言典故】木桶理论(木桶效应)
大概就是说:一个由许多块长短不同的木板箍成的木桶,它能装多少水,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些木板或全部木板长度的平均值,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要想提高木桶整体效应(即增大木桶的容积),不是增加最长的那块木板的长度,而是要下功夫补齐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长度。
[教学内容]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简要分析]长木板、短木板都是木桶的组成部分,其中,短木板决定着木桶容积的大小,这说明它是组成整体的关键性部分。在整体中,关键部分的功能往往决定着整体功能的大小。整体和部分的相互关系,要求我们从整出发,在整体和部分的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中,综合地考察对象,立足整体,统筹全局,以求实现整体或系统的最优目标。
(可适用于《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导入语)
【寓言典故】盲人摸象
有一天,四个盲人坐在树下乘凉。有个赶象的人走过来,大声喊着:“象来了,让开点!”一个盲人提议说:“象是什么样子,咱们来摸一摸好吗?”另外三个盲人齐声说:“对,摸一摸就知道了。”
他们向赶象的人说了上面的想法,赶象的人同意了,把象拴在树上,让他们摸。
一个盲人摸了摸象的身子,就说:“我知道了,象原来像一堵墙。”第二个盲人摸着象的牙,就说:“象跟又圆又滑的棍子一样。”第三个盲人摸着象的腿,就反驳他们说:“你们俩说得都不对,象跟柱子差不多。”第四个盲人摸着象的尾巴,大声叫起来:“你们都错了!象跟粗绳子一模一样。”
四个盲人你争我辨,都认为自己说得对,谁也不服谁。赶象的人对他们说:“你们都没有说对。一定要摸遍了象的全身,才能知道象是什么样子的。你们每个人只摸了象的一部分,就断定象是什么样子,怎么能说得对呢!
[教学内容]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简要分析]盲人将所摸到的象当作就是象,以局部代替整体,将整体与局部相混淆,以致于闹出了笑话。这说明了整体和局部具有严格的区别。
【寓言典故】坐 井 观 天
一 只 青 蛙 坐 在 井 里 。 一 只 小 鸟飞 来 , 落 在 井 沿 上 。
青 蛙 问 小 鸟 : “ 你 从 哪 儿 来 呀 ? ”
小 鸟 回 答 说 : “ 我 从 天 上 来 。 我 飞 了 100 多 里 , 口 渴 了 , 下 来 找 点 水 喝 。 ”
青 蛙 说 : “ 朋 友 , 别 说 大 话 了 ! 天 不 过 井 口 那 么 大 ,还 用 飞 那 么 远 吗 ?”
小 鸟 说 : “ 你 弄 错 了 。 天 无 边 无 际 , 大 得 很 哪 ! ”
青 蛙 笑 了 , 说 : “ 朋 友 , 我 天 天 坐 在 井 里 , 一 抬 头 就看 见 天 。 我 不 会 弄 错 的 。 ”
小 鸟 也 笑 了 , 说 : “ 朋 友 , 你 是 弄 错 了 。 不 信 , 你 跳出 井 口 来 看 一 看 吧 。 ”
【 赏 析 】 这 是 庄 子 ( 道 家 ) 讽 刺 公 孙 龙 ( 名 家 ) 的 一 则 寓 言 。 它 说 明 人 们 被 环 境所 束 缚 , 就 会 见 识 浅 陋 , 思 想 僵 化 。 “ 坐 井 观 天 ” 、 “ 井 底 之 蛙 ” 等成 语 即 来 源 于 此 。
[教学内容]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简要分析]井底之蛙将井口所见之天当作就是天,以局部代替整体,将整体与局部相混淆,以致于闹出了笑话。这说明了整体和局部具有严格的区别。
【寓言典故】治驼背术
从前,山东平原城里有位医生,自称善治一切驼背,手术简便、价钱公道。有个人背驼得直里六尺,横里八尺,听说有这等神医,连忙准备厚礼前来求治。医生吩咐他伏在地上,然后跳上去就狠命踏将起来。驼背叫道:“你要杀死我啊!”这位医生说:“我的招牌上不是明明写着专把驼背弄直,至于你的死活,同我有啥相干?”
[教学内容]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简要分析]整体和部分的相互关系,要求我们从整出发,在整体和部分的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中,综合地考察对象,立足整体,统筹全局,以求实现整体或系统的最优目标。故事中的医生,只管解决眼前的、局部的问题,而根本不管是否会妨碍长远的、全局的方面,是非常可笑的,也是非常有害的。
【寓言典故】三个火堆
严寒的冬天里,一群人点燃了一堆火,大火熊熊燃烧,烤得人浑身暖烘烘的,有人想:这么冷的天,我绝不能离开火堆,不然我会被冻死的,其他人也都这么想,于是这堆无人添柴的火不久便熄灭了,这群人全被冻死了。
又有一群人点燃了一堆火,其中有一个人想,如果大家都只烤火不捡柴,这火迟早也会熄灭,其他人也都这么想。于是,大家都去捡柴,没有人烤火,结果都陆续冻死在捡柴的路上,火最终因缺柴而熄灭。
另一群人点燃了第三堆火,这群人没有全部围着火堆取暖,也没有全部去捡柴,而是制定了轮流取暖、轮流捡柴的制度:一半人取暖,一半人捡柴。于是,人人都得去捡柴,从也都得到了温暖,火堆因得到了足够的柴源而熊熊地燃烧,大火和生命都延续到了第二年的春天。
[教学内容]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简要分析]三个火堆,三个群体,在同样寒冷的冬天里,为什么有的被冻死,有的群体却能让生命延续,看了这则故事,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1、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和部分的联系是客观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两者的地位和功能是不同的。当部分以合理、有序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不是吗?第三个火堆,第三个群体发挥了优化组合的优势,他们在处理取暖与捡柴的矛盾时,采取了轮流制度,一半人取暖,一半人捡柴,既照顾了整体利益,又兼顾了个人利益,他们办事物选择最佳方案,实现了最优目标(让火和生命延续到第二年春天),他们的聪明之举不得不令人叹服。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各部分的功能没有得到发挥,力量削弱,使整体功能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第一、二个火堆和群体,它们要么只顾取暖,无人捡柴,要么是只知捡柴,不知烤火,不管是那一种状况,对延续火与生命都有不是最佳方案,最终都导致了可悲的下场。
2、贡献和索取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人们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既要对社会有所创造、有所贡献,又要从社会中有所索取、得到必要的满足。如果只强调一方面而否定另一方面就是割裂了两者的关系,是错误的。想一想,第一个群体,人人只知道烤火,不去捡柴,只求索取,不想贡献,割裂了贡献和索取的关系;第二个群体,只知捡柴,不知道烤火,只讲贡献,不谈索取,同样割裂了两者的关系,两个群体的做法均导致了无法挽回的损失。第三个群体,既讲贡献又讲索取,恰当地处理好了贡献和索取的关系,难怪他们的生命与火能延续到次年春天。
(适用于高二第二课第二节《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高二(下册)第七课第一节《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寓言典故】打即不打
古时有个人,借了别人的钱,到期债主来讨债了。欠债人说:“一切都是变化的,借钱的那个我已经不是现在的我了。因此,我不欠你的债。”债主发了脾气,一怒之下打了他一记耳光,于是两个人撕扭去见官告状。法官问欠债的人为何不还钱,他又把理由说了一遍。法官问债主为什么动手打人,债主也说:“一切都是变化的,打人的我已经不是现在的我了,因此我并未打人。”
[教学内容]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简要分析]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但是,辩证唯物主义在承认事物运动的同时,也承认静止的存在。静止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静止是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否认相对静止,否认事物的稳定性,也就无从认识事物。
故事里的借债人借口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否认了相对静止,否认了事物质的稳定性,从而把一切事物都看成是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这是典型的不可知论,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坑。
【寓言典故】梁祝故事
“梁祝”是一个美丽、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祝英台是个美丽聪颖、好动活泼的女孩,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可因其是女孩子,不得拜师求学。但英台求学心切,于是女扮男远去杭州求学。途中,邂逅了书生梁山伯,两人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不一日,二人拜师入学。平时,两人勤奋读书,一起游玩,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英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从此,梁祝同窗共读三年,形影不离。有一日,英台家催促她回家。临行的前晚,英台向山伯表白了自己的身份和感情,两人私订终身。但这一切都被躲在旁边的纨绔子弟马文才看到了……回到家中的英台发现,自己将被父母许配给马文才,英台不从,却是无法抵抗强势的马太守(封建势力的象征),被迫嫁给了马家。梁山伯得知此事后,不堪悲伤而死。山伯的死讯传来,英台哀痛不已,她穿戴成美丽的新嫁娘,偷偷来到山伯坟墓前。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彩蝶,在人间蹁跹飞舞,双双飞向天际(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教学内容]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简要分析]今昔对比,梁祝这样的悲剧肯定是不会再有了。古代女子没有求学权利,没有婚姻自由。现在的女子则有了更多的权利和自由,求学、工作、婚姻等都有了自己的选择,想要嫁人,也没有封建主义这座大山压着,父母的权威性也早已成为参考意见罢了。两种不同的现象告诉我们,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一切都可以改变,人的命运也可以改变。
【寓言典故】士别三日,即应刮目相看
《三国演义》里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讲的是:吴国的大将吕蒙,十几岁就从军打仗,由于英勇善战,屡建战功,30多岁就升为中郎将。但他文化水平很低,常常闹出“张冠李戴”式的笑话。每逢给孙权上书,只能口述,让别人代笔。这样,有时难免词不达意,弄得孙权哭笑不得。所以,吴主孙权劝吕蒙抓紧时间读书,并用自己和别人的体会予以开导,批评他不应强调军务繁忙而不求进步。吕蒙接受了孙权的教诲,开始发愤读书,而且进步很快,后来,终于通古博今、满腹经纶,达到了相当高的文化水平。
后来,吴国军事统帅周瑜病死,鲁肃为吴国都督。鲁肃最初瞧不起吕蒙,认为他只是一员文盲武将。有一次,鲁肃路过吕蒙驻防的地方,看望吕蒙,故意为难他,提出了许多战略上的问题。他原以为吕蒙一定是一问三不知。但出乎意料的是,吕蒙有问必答,且对答如流,特别是如何对付蜀国大将关羽,吕蒙讲了五条应敌之策,讲得很有见地,令鲁肃叹为折服。鲁肃发现吕蒙成了一个文武双全的人,大为惊喜,拍着吕蒙的肩膀说:“我原来认为你只有武略,是个粗莽武夫,今天同你谈话,才知道你是一个有学问有见识的人,你已经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吕蒙听了也幽默地回答说:“士别三日,即应刮目相看。”
[教学内容]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简要分析] 后来,人们便用“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成语来表示别人已大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待别人。
【寓言典故】吓人的名字
大街上住着一位老汉,买了一个家僮,取名叫“善搏”,又弄来一条看门狗,取名叫“善噬”。从这以后,所有的客人朋友都不上他的家来了,整整三年。他很奇怪,就去问过去的朋友。朋友对他说:“你取的名字,又是善搏,又是善噬,谁还敢到你家去呢?”老汉恍然大悟,回去就把这两个名字改了。于是,宾客又往来如故了。
[教学内容]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简要分析]发展就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要把握发展的概念,就必须明确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但有的人总喜欢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上判断新旧事物,常难以得出正确的结论,以至受骗上当。其实名字和实质并不等同,故事中老汉的朋友太看重名字了,以名取人实属可笑。
【寓言典故】楚人过河(荆人循表)
楚国人想袭击宋国,派人先去测量澭水的深浅并做好标志。但澭水突然大涨,楚国人不知道,依旧按原来的标志在深夜里偷渡。结果被淹死了一千多人,楚军万分惊恐。原来测量时是可以渡过去的,现在河水已经上涨了,而楚国人还是按照旧的标志在渡河,因此遭到了失败。
(楚国和宋国作战,楚国打算偷渡河,袭击宋国。派人先去测量澭水的深浅并做好标志,把可以渡河的浅水地方记下来,准备晚上从那里涉水过去。但到了晚上,河突然涨水,但楚军不注意情况的变化,仍按原来的标志涉水过河。结果淹死了1000多人,士兵们惊慌失措,乱作一团,打了败仗。
——原来测量时是可以渡过去的,现在河水已经上涨了,而楚国人还是按照旧的标志在渡河,因此遭到了失败。)
[教学内容]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简要分析]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人的认识也应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河水时涨时落,不断变化,人的认识也应随之变化,绝不能停滞不前、头脑僵化。如果把事情看成静止不变,不去适应新的情况,采用新的措施,结果必定遭到失败。
【寓言典故】幼女配老翁
艾子有个老朋友名叫虞任,有两个女儿刚满两周岁。艾子见了十分喜欢,便为自己的儿子订婚。虞任也很刘兴,问:“你的儿子几岁了?”艾子回答:“四岁。”虞任沉下脸来:“你要我的女儿嫁给一个老头子吗?”艾子不明他的意思:“为什么呢?”虞任说:“你儿子四岁,我女儿两岁,你儿子比我女儿大一倍年纪。倘若我女儿二十岁出嫁,你儿子不就已经四十岁了吗?要是不幸我女儿二十五岁出嫁,你儿子不是已经五十岁了吗?你不是想叫我女儿去嫁一个老头儿吗?”
[教学内容]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简要分析]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虞任之所以得出“幼女配老翁”的结论,是因为他没有把小孩的成长如实地看成一个过程,而是看成了几个点:女儿二岁时,艾儿四岁,相差一倍;女儿二十岁时,艾儿应该是四十岁。实际上女儿从二岁到二十岁,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她长了十八岁,同样艾儿也长了十八岁,应该是二十二岁,而不是四十岁。
【寓言典故】选择
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给他们三个一人一个要求。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
三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记要火了。
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子,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
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200%,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劳施莱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我们的选择决定的,而今天我们的抉择将决定我们三年后的生活。我们要选择接触最新的信息,了解最新的趋势,从而更好地创造自己的将来。
[教学内容]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简要分析]1、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上万事万物是变化发展的 ,每一个事物都有由其过去、现在和未来构成的过程。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人和事。因此,我们分析一个事物不仅要观察它的现状,还需要了解它的过去,预测它的未来。对人生来讲,了解过去,把握现在,预测未来,应该选择正确的人生目标,树立人生理想,以实现人生价值。在《选择》中,美国人“过去”爱抽烟、法国人“过去”爱浪漫、犹太人“过去”善于从事经商。“现状”是三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给他们三个一人一个要求。三个人根据“过去”,把握“现状”做出选择:美国人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只有犹太人做出的选择是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三年后,他们的“将来”产生了三种不同的结果:美国人一事无成,法国人三个孩子(一个将要出生),犹太人生意增长了200%。同是住监三年,同样的选择机遇,美国人、法国人选择了满足于享受,没有从长打算;而犹太人选择了创造财富,从长计议。美国人、法国人与犹太人的人生价值、人生意义迥然不同。这就告诉我们,要了解事物的“来龙”,以深刻理解事物的现状,要看到事物的“去脉”,以正确把握当前的行动,我们的思想不仅要随时跟上不断发展的事物,而且要想到事物发展的未来,确立人生奋斗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理想作为思想观念和价值目标,形成人们自觉行动的动机,成为人们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正确的人生理想,使人们正确地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我们要学会抓住机遇,把握有利时机,发展自我,在实践中展现人生价值。
2、我们的思想不仅要随时跟上不断发展的事物,而且要想到事物发展的未来,确立人生奋斗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理想作为思想观念和价值目标,形成人们自觉行动的动机,成为人们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正确的人生理想,使人们正确地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我们要学会抓住机遇,把握有利时机,发展自我,在实践中展现人生价值。
【寓言典故】“跳蚤实验”
心理学家将一只跳蚤放进没有盖子的杯子里,结果跳蚤轻而易举地跳出了杯子。心理学家用一块玻璃盖住杯 子,于是,跳蚤每次上跳时,都因撞到这块玻璃而跳不出去,过了一些时候,心理学家把这块玻璃拿掉,结果 跳蚤再也不愿意跳了,自然也就不会跳出这个杯子。
[教学内容]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简要分析]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 客观实际,我们应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跳蚤之所以后来不能跳出那个它本可以轻而易举地跳出的杯子,是因为它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忽视了自身力量的壮大和外界条 件的改变,形成了思维定势。这个“跳蚤实验”给予我们很大的启示。其实,在很多情况下,人和跳蚤一样:当自己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而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时,便灰心丧气,认为这件事自己永远都办不到,并忽视自 己力量的壮大和外界条件的改变,于是就放弃了实现目标的努力。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思维定势,陷在失败的实验中拔不出来,以致一次又一次丧失唾手可得的机会,最终一事无成,白白耗费一生。记得有位哲人说得很 精彩:“有些人一遇到挫折就放弃了,结果往往是在距离金子三英寸的地方停了下来。”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就是能不屈不挠地去实现预定目标,即使遇到再大困难也不放弃。因此,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实践,我们应 突破思维定势,与时俱进,做到“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
【寓言典故】绿色飞马
一位老画家的小孙子在一次美术课上画了一匹长有双翅的绿色飞马 , 遭到了小朋友的取笑,说世上哪有绿色的飞马 ? 小朋友把画拿回家给爷爷看。爷爷一看乐了 ,问孙子道 :" 你为什么给马画上一对翅膀呢 ? 孙子说 :" 我想让它飞遍全世界 !"" 那你为什么把马毛画成绿色的呢?"" 因为它是和平的使者 !" 爷爷高兴地说 :" 谁说世上没有绿色的飞马 ,现在不就有了吗?" 爷爷鼓励孙子大胆创新的精神 ,并且把这幅画寄到世界儿童画展参加比赛 ,结果获得了金奖。
[教学内容]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简要分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 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坚持发展的观点必须要有创新精神 , 创新能力 , 促进新事物的成长。老画家的小孙子能够获得金奖 ,关键在于他敢于质疑 ,敢于刽新 ,敢于打破常规 , 不拘泥于书本和公式。同时也与爷爷大胆鼓励创新的态度有关。发扬创新精神 , 坚持创造性思维 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因此, 江泽民同志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 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所以 , 我们看待事物和分析问题必须要有创新精神 , 站在上升、前进和发展的立场上 , 满腔热情地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壮大 , 实现事物的发展。品不能思维僵化 , 墨守成规和安于现状 , 也不能因为新事物存在某些缺点 , 还不完善就采取讽刺、挖苦、嘲笑或压抑、抱怨的态度。
【寓言典故】腌鸭生腌蛋
甲乙两人头一次吃到腌鸭蛋。甲惊讶地说:“奇怪,我每次吃蛋都是淡的,为什么这种蛋却是咸的?”乙回答说:“我倒是个极明白的人,亏你问着我。告诉你,这咸鸭蛋,就是腌鸭子生出来的。”
[教学内容]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简要分析]作为事物发展规律的联系,不是人们从外部强加于事物的,也不是人的主观意识赋予事物的,更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自身所固有的。“腌鸭生腌蛋”中腌鸭与腌蛋之间并不存在这种联系,而是这个人的主观想象,故为唯心主义观点。
【寓言典故】专修皇冠
从前有个人靠制剪刀、打铁皮为生。有一天,他碰到皇帝在郊外游玩,跌坏了皇冠,便命他去修补。补好后,厚厚赏给他一笔银子。回家途中,遇见一只老虎卧在地上呻吟,见人来了,举起一只血淋淋的脚掌,原来脚掌上戳进了一根竹刺。他取出铁钳帮老虎拔出了竹刺,老虎立即衔来一条肥鹿作为报答。他回到家里对妻子说:“我有两样技术,可立即发财。”于是他凑足了一大笔钱,把门面装修一新,并挂起一块大招牌,上面写着:“专修皇冠,专拔虎刺”。
[教学内容]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简要分析]作为事物发展规律的联系,应该是事物的必然联系,而不是偶然联系。故事中的主人公错把偶然联系当成了必然联系,把希望寄托在了偶然事件上,结果肯定是一无所获。这个寓言与《守株待兔》有异曲同工之妙。
【寓言典故】拔苗助长
宋国有个农夫,嫌苗长得太慢,把秧苗一棵棵都拔高了。回到家里,疲惫不堪,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叫禾苗都长高了不少。”他的儿子跑到田边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教学内容]按客观规律办事
[简要分析]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与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的客观性,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人们的行动一旦违背了它的要求,必要受到惩罚。故事中的这个人,由于违背了客观规律,结果只能是好心办坏事,事与愿违。
【寓言典故】富翁借牛
从前有个富翁目不识丁,却喜欢自附风雅。有一次,富翁正在屋里陪客,有人送来一张借柬,向富翁借一条牛去耕田。富翁拆开借柬,口中念念有辞地看了一遍,对借客点点头说:“知道了,你小待片刻,等一下我亲自来好了。”旁边的人听了,都捂着嘴暗暗好笑。
[教学内容]按客观规律办事
[简要分析]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我们按规律办事,做到实是求是。故事中的主人公违背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懂装懂,不知为知,难免闹出笑话。
【寓言典故】人的悲哀
一位新疆诗人亲眼看见这样一幕悲剧;天山脚下小村庄的一匹漂亮母马,失去了矫健的配偶,村里人想再找一匹公马,形成一个骏马群落。在失望于一匹匹公马后,人们最终想到了这匹母马的儿子,一匹强壮膘悍浑身无一根杂毛的白马。
但牧民们非常清楚,马不近亲交欢,鞭打也不行。于是他们用黑布罩住了两匹马的眼, 怀着畸形的心态,将雄健的公马拉到美丽的母马旁。
人们如愿以偿。事后,一位牧人想木已成舟,于是在百米外取掉马的眼罩。白马回头看了一眼母马,仰天长啸;母马也认出了白马,顿时扬起了前蹄,几乎将身体竖起,爆发悲鸣。
牧民们猛然惊醒,意识到将要发生什么。然而一切都来不及了,白马拼死挣脱缰绳,向远处的崖边跑去 ,纵身一跳;而此时母马也脱缰向相反的方向跑去,面对万丈深渊,毫不犹豫地跳下去......
[教学内容]按客观规律办事
[简要分析]辩证法告诉我们 : 规律是客观的 ,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他既不能被创造 ,也不能被消灭。规律还表现出不可抗拒性。当人们没有违背规律时 , 似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而人们的行动一旦违背了它的要求 , 受到惩罚的时候 ,就会明显感觉到它的存在。
故事中“马不近亲交欢”是客观规律,而人的悲哀就在于违背了这一客观规律,怀着畸形的心理,夹裹着人的谋略与私欲,偏要试一试,其结果不言而喻。
因此,我们不论办什么事情,都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出事,出大事。
【寓言典故】小花猫种鱼
有一天,小花猫看见老黄牛在耕地,小花猫问:“黄牛伯伯,你在干什么?”老黄牛告诉小花猫说:“我在耕地种庄稼,要吃大豆就种大豆,要吃南瓜就南瓜。”小花猫急忙回家,拿来锄头挖了许多坑,把钓来的鱼种在坑里。从此,小花猫每天守在坑旁边。可是,时间一天天过去,小鱼就是不发芽。小花猫气得胡子直翘,可是,它还是不知道错在哪里。
[教学内容]按客观规律办事//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简要分析]这则寓言故事启示我们:1、一切事物有运动变化都有某种确定不移的秩序,都有其无法违背的客观规律。规律是客观的,指的是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还指规律即不能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客观的,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因此,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时,只有以对自然和社会规律的认识为基础,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取得成功。
2、不同的矛盾各有不同的特点,这是矛盾特殊性的具体表现之一。懂得这的原理就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不具体分体矛盾的不同特点,不管时间、时间、条件的变化,满足于形式主义的一刀切 、一风吹,就会给工作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动物和植物的生长规律上不同的,将二者混为一谈的小花猫必然要遭到失败。
第三课  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寓言典故】挤牛奶
从前有个人因事要请客,准备挤些牛奶下来,用于招待。转而一想:现在离请客还有一段时间,如果每天预先把牛奶挤下来,积多了,不便保存,容易变质,不如就利用牛肚皮暂时储藏一下吧,到请客时再一次挤出来,又多又新鲜,岂不更妙。主意打定,主人便把母牛和那只还在吃奶的小牛隔离开来,牛奶也不挤了。请客的一天到了,客人们纷纷光临。主人把母牛牵出来派用场,却什么也挤不出来,牛奶全部干掉了。
[教学内容]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简要分析]本想得到又多又新鲜的牛奶,但结果却是一点牛奶也没有了,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人只看到了牛奶容易变质、不易保存这一面,而没有看到牛奶不挤要干掉的另一面。任何事物自身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也就是矛盾。
【寓言典故】塞翁失马
战国时期有一位老人,名叫塞翁。他养了许多马,一天马群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邻居们听到这事,都来安慰他不必太着急,年龄大了,多注意身体。塞翁见有人劝慰,笑笑说:“丢了一匹马损失不大,没准还会带来福气。”
邻居听了塞翁的话,心里觉得好笑。马丢了,明明是件坏事,他却认为也许是好事,显然是自我安慰而已。可是过了没几天,丢马不仅自动回家,还带回一匹骏马。
邻居听说马自己回来了,非常佩服塞翁的预见,向塞翁道贺说:“还是您老有远见,马不仅没有丢,还带回一匹好马,真是福气呀。”
塞翁听了邻人的祝贺,反到一点高兴的样子都没有,忧虑地说:“白白得了一匹好马,不一定是什么福气,也许惹出什么麻烦来。”
邻居们以为他故作姿态纯属老年人的狡猾。心里明明高兴,有意不说出来。
塞翁有个独生子,非常喜欢骑马。他发现带回来的那匹马顾盼生姿,身长蹄大,嘶鸣嘹亮,膘悍神骏,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马。他每天都骑马出游,心中洋洋得意。
一天,他高兴得有些过火,打马飞奔,一个趔趄,从马背上跌下来,摔断了腿。邻居听说,纷纷来慰问。
塞翁说:“没什么,腿摔断了却保住性命,或许是福气呢。”邻居们觉得他又在胡言乱语。他们想不出,摔断腿会带来什么福气。
不久,匈奴兵大举入侵,青年人被应征入伍,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不能去当兵。入伍的青年都战死了,唯有塞翁的儿子保全了性命。
[教学内容]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简要分析] “塞翁失马,焉知祸福”?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都是一分为二的,都有两面性。“得”与“失”就是矛盾的双方。矛盾着的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
【寓言典故】笨拙的聪明
据说英国搞了一个“搞笑商品说明书”评选会,有这么几个经典的“说明”入选:某药厂生产的安眠药,药瓶上写着“服用此药会产生困意”;美国航空公司随班机供应的花生米,包装袋上写着“请开袋食用”;一盒沙丁鱼罐头上写着“本品原料选自奥克尼湾湖潮汐渔场出产的上等沙丁鱼,肉质细嫩……注意事项:内装鱼肉”;一只吹风机的使用说明提醒消费者:“请不要在睡眠时使用”;几种品牌的圣诞彩灯上则都注明:“只能在户内或户外使用”……
相信每个中国人看完以后都会会心一笑:这些外国商人真是太笨了。可是有个美国老太太在饭店里被咖啡烫了嘴,竟向餐馆主人索赔500万美元,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法院竟支持了这一请求!在这种情况下,侍应生端给你的咖啡杯子上印着:“咖啡烫嘴,请小心饮用”,你还会觉得可笑吗?你在睡眠的时候,忘了关手上的吹风机,结果感冒了,第二天就可以到法院去起诉厂家。所以,厂家在说明书上标明“请不要在睡眠时使用”是必要的。
[教学内容]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简要分析]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正是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推动着事物的发展。成熟的市场培育成熟的消费者,成熟的消费者造就成熟的生产商,而成熟的厂家又有力地维护着市场。
【寓言典故】得意之时
据传,清末名臣张之洞有一天酒兴正浓,举起酒杯问他的文案总管李文石:“你说人在什么时候最得意?”李文石稍加思索,说:“古人云:‘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些都是得意之时。”
张之洞摇了摇头说:“未必!比如说‘久旱逢甘雨’,久旱之后来了一场暴雨,一下就是十天半月,先一干,后一淹,有何得意?‘他乡遇故知’也有些偏狭,倘若你潦倒他乡,偶遇故知,他嫌你贫穷,借钱不给,还恶语相讥,这恐怕不是乐事吧!”张之洞喝了口酒,又说:“‘洞房花烛夜’是良晨美景之时,倘若你已有意中人,父母大人自作主张,为你娶了一个东施之姿、河东狮吼的媳妇,你还会感到得意吗?‘金榜题名时’的得意也是靠不住的,倘若你才高天下,三篇文章锦绣,可是主考官偏是无才之辈,有眼无珠,将你置于金榜之末,而几位学问不如你的同乡却名列榜首,你能得意吗?”
张之洞所论极是!
[教学内容]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简要分析]得意之时,未必得意。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都是一分为二的,都有两面性。“得意”与“不得意”就是矛盾的双方。矛盾着的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
【寓言典故】锁箱捆笼
从前有个富翁担心自己的财产被盗,便请人做了许多藤箱、木柜、竹笼,把所有的金银财宝都装在里头,又把每一只箱笼柜盒都用坚固的铁锁锁得紧紧的,用结实的麻绳捆得死死的。乡里人都认为这个老头聪明。然而有一天,一群小偷溜进了富翁的房间,把箱笼柜盒背的背、挑的挑,席卷而去,决无漏物之虞。富翁的聪明之举,实为强盗偷窃带来了方便。
[教学内容]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简要分析]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富人为了防止财产被盗,做了锁箱捆笼的工作,但同时也为强盗偷窃带来了方便。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工作中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寓言典故】扁鹊见蔡桓公(译文)
扁鹊进见蔡桓公,在桓公面前站着看了一会儿,扁鹊说:“您有小病在皮肤的纹理中,不医治恐怕要加重。”桓侯说:“我没有病。”扁鹊退出以后,桓侯说:“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过了十天,扁鹊又进见桓侯,说:“您的病在肌肉和皮肤里面了,不及时医治将要更加严重。”桓侯又不理睬。扁鹊退出后,桓侯又不高兴。又过了十天,扁鹊又进见桓侯,说:“您的病在肠胃里了,不及时治疗将要更加严重。”桓侯又没有理睬。扁鹊退出后,桓侯又不高兴。又过了十天,扁鹊在进见时远远看见桓侯就转身跑了。
桓侯特意派人问扁鹊为什么转身就跑,扁鹊说:“小病在皮肤的纹理中,是汤熨的力量能达到部位;病在肌肉和皮肤里面,是针灸的力量能达到的部位;病在肠胃里,是火剂汤的力量能达到的部位;病在骨髓里,那是司命管辖的部位,医药已经没有办法了。现在病在骨髓里面,我因此不问了。”又过了五天,桓侯身体疼痛,派人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了。桓侯就病死了。
[教学内容]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简要分析]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蔡桓公害怕矛盾、回避矛盾,最终将自己送上了死亡道路。这就启示我们:不能害怕矛盾、回避矛盾,而是要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这是我们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寓言典故】起死回生
鲁国有个叫公孙绰的人,他对人们说:“我能够起死回生。”有人问他:“你用什么方法呢?”他回答说:“我平时能治疗半身不遂的病。现在我只要加倍用药,不就可以起死回生了吗?”
[教学内容]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
[简要分析]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首先表现在不同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具有不同的特点。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原因就在这里。公孙绰不懂得这一点,闹了个大笑话:半身不遂和死人完全是两回事啊!
【寓言典故】王子与百官
很久以前,有个国家的王子才七岁便到深山里求仙学道去了,因此,他对于朝廷中的百官以及他们的责权一点也不了解。
后来,这个道人王子当上了国王,朝中百官为他举行了盛大的接驾宴会。久在深山的王子吃着丰盛味美的饭菜,觉得非常适合口味,便认为厨师是宫中最可靠最有本领的人。从此之后,国中的大事小事,国王都只找厨师来商量处理,一时间朝廷上笑话百出。
看着朝中混乱的局面,群臣们既觉得好笑又暗自着急。于是都来向新国王奏谏,告诉新国王朝中百官各有所主,他们都是各方面的专家。厨师只是官中的饮食主管,不知处理政务,国王切不可因为饮食可口,三餐如意,便只信任喜欢厨师一个人,否则必将误国殃民。新国王在大臣们的帮助下,才逐渐地进入了国王的角色。
[教学内容]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
[简要分析]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都各不相同,具有不同的特点,如果不去分析矛盾的不同特点,不管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用简单化的方法去处理各种矛盾,就像故事中的新国王一样,把饮食当成了政务,将厨师当成了能臣,必然笑话百出。
【寓言典故】量体裁衣
明朝嘉靖年间,北京城中有位裁缝名气很响,他裁制的衣服,长短肥瘦,无不合体。一次,御史大夫请他去裁制一件朝服。裁缝量好了他的身腰尺寸,又问:“请教老爷,您当官当了多少年了?”御史大夫很奇怪:“你量体裁衣就够了,还要问这些干什么?”裁缝回答说:“年青相公初任高职,意高气盛,走路时挺胸凸肚,裁衣要后短前长;做官有了一定年资,意气微平,衣服应前后一般长短;当官年久而将迁退,则内心悒郁不振,走路时低头弯腰,做的衣服就应前短后长。所以,我如果不问明做官的年资,怎么能裁出称心合体的衣服来呢?”
[教学内容]具体分析和解决不同的矛盾
[简要分析]矛盾具有特殊性,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可能千篇一律。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只有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把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这位裁缝之所以名响京城,是与他能出色地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分来开的。
【寓言典故】土地爷的哲学
古时候有一神话故事说,有一次土地爷外出,临行前嘱咐儿子们把祈祷者的话记下来。他走后,来了4个祈祷者:船夫祈祷赶快刮风,果农祈祷别刮风,农民祈祷赶紧下雨,行路人祈祷千万别下雨。这一下子可难住了土地爷的儿子们,他们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很快,土地爷回来了,看了儿子们的记录,便在上面批了4名话:刮风莫刮果树园,刮到河边好行船;白天天晴好走路,夜晚下雨润良田。
如此一来,4个不同的祈祷者都如愿以偿、皆大欢喜。
[教学内容]具体分析和解决不同的矛盾
[简要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不同的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寓言典故】孔子与因材施教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子路和冉有向孔子请教的是同一个问题: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是不是应该马上去做呢?孔子却对不同的人作出不同的回答。他对子路说:家里父兄在,你应该先向他们请教再说,哪能马上去做呢?而对冉有却是加以肯定:应当马上就去做。站在一旁的公西华想不通,便问孔子这是为什么呢?孔子开导说:冉有遇事畏缩,所以要鼓励他;子路遇事轻率,所以加以抑制。
[教学内容]具体分析和解决不同的矛盾
[简要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矛盾。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有较大的影响。
【寓言典故】小花猫种鱼
有一天,小花猫看见老黄牛在耕地,小花猫问:“黄牛伯伯,你在干什么?”老黄牛告诉小花猫说:“我在耕地种庄稼,要吃大豆就种大豆,要吃南瓜就南瓜。”小花猫急忙回家,拿来锄头挖了许多坑,把钓来的鱼种在坑里。从此,小花猫每天守在坑旁边。可是,时间一天天过去,小鱼就是不发芽。小花猫气得胡子直翘,可是,它还是不知道错在哪里。
[教学内容]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简要分析]这则寓言故事启示我们:不同的矛盾各有不同的特点,这是矛盾特殊性的具体表现之一。懂得这的原理就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不具体分体矛盾的不同特点,不管时间、时间、条件的变化,满足于形式主义的一刀切 、一风吹,就会给工作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动物和植物的生长规律上不同的,将二者混为一谈的小花猫必然要遭到失败。
【寓言典故】何不秉烛
晋平公同著名音乐家师旷闲谈。晋平公说:“我今年已经七十岁了,很想学习,但恐怕太晚了。”师旷说着说:“你为什么不点起蜡烛呢?”晋平公不高兴地说:“你身为臣子,可取笑君主吗?”师旷连忙说:“臣下怎敢取笑大王?我听人家说,少年时好学,如同初升之日一般阳气充沛;壮年时好学,便象中午的阳光,还很强烈;老年时好学,只象蜡烛照明一样。但是,点亮蜡烛走路比起摸黑瞎闯,哪一种更好呢?”晋平公听了,连连点头称是。
[教学内容]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简要分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不但包含了矛盾的特殊性,而且包含了矛盾的普遍性,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与普遍性相互联结,不可分割。师旷的分析告诉我们:人在不同的时期,对学习的状态是有所不同的,这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但他的分析同样告诉我们:不管怎么样,学习对人总是有好处的,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
【寓言典故】阿凡提的故事
有一天,阿訇肩扛一匹白布来到阿凡提的家,想刁难阿凡提让他出一回丑。阿訇对阿凡提说:“聪明的阿凡提,我知道您有非凡的才华。我想请你给我染一匹布。染的颜色既不是红色,也不是蓝色;既不是绿色,也不是黄色;既不是紫色,也不是黑色;既不是橙色,也不是世上一切所能见到的颜色。您能办到吗?
阿凡提冷静地思考片刻,就爽快地答应下来。在谈到什么时候取货时,阿凡提说:“高贵的阿訇,神明的真主告诉我,请您在一个星期的这一天前来取货,既不是星期一,也不是星期二,既不是星期-----六;既不是礼拜日,也不是习惯的一个星期七天的任何一天。” 阿凡提以他的机智,使阿訇灰溜溜地走了,并损失了一匹白布。
[教学内容]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简要分析]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颜色”和“星期”都是矛盾的共性,它存在于矛盾的个性中。即存在于具体的红、蓝、绿、黄、紫、黑、橙等色和星期一至礼拜日的这一共性之中。
【寓言典故】东施效颦
西施是我国春秋时代的美女,她心口经常疼痛,走路时总是按着胸口皱着眉头,在街头也是这样。
邻居东施是一个长得很丑的女人。她看到西施按心皱眉走路的样子很美,便仿效着西施的姿势,皱眉蹙额,手按胸口,在大街上蹒跚而行。那样子不但不美,反而更加丑陋。村里人见她这种忸怩作态的怪样子,无不嗤之以鼻,一见她走来就把大门关上,谁也不愿意理她了。
[教学内容]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简要分析]这里东施的做法是违背了矛盾特殊性的原理。
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质的矛盾。东施不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生般硬套别人的做法,结果事与愿违,闹出了笑话。
今天,我们进行四化建设,实行对外开放,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也必须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寓言典故】驾车顶牛
有个汉子赶着牛车经过岔路口,老牛只顾朝前走。汉子连忙跳下车子,想要叫牛后退几步。本来他只要一手牵住牛鼻子上的缰绳,一手晃动鞭子,牛就会乖乖地向后退。可他很生牛的气,只管用双手扳住车子向后拖。而牛却拼命地朝前走。于是,一个向后拖,一个向前走,就在路上顶起牛来。这个汉子这样蛮干,结果不免要闯祸。
[教学内容]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简要分析]主次矛盾相互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即“牵牛要牵牛鼻子”。这个笨汉子牵牛没有牵牛鼻子,只会蛮干,实质上是没有抓住主要矛盾,最终难免要受到惩罚。
【寓言典故】赌饼破家与哲理
从前有一对夫妇,家里有3个饼。夫妇俩一起分着吃,你一个,我一个,最后还剩下一个。他俩相约说:“从现在起,如果谁先开口说话,就不能吃这个饼了。”从此,为得到那个饼,俩人谁也不愿先开口说话。
有天晚上,一个盗贼溜进了屋里,偷了他们家的财物。直到盗贼把东西全部偷光,夫妇俩因为先前有约,眼睁睁看着财物丢光,谁也不愿开口讲话。盗贼看到没人说话,便当着丈夫的面侮辱他的妻子,可丈夫瞪着两眼还是不肯讲话。妻子急了,高声叫喊有贼,并恼怒地对丈夫说:“你怎么这样傻啊!为了一个饼,眼看着闹贼也不叫喊。”
丈夫高兴地跳了起来,拍着手笑道:“啊,蠢货,你最先开口讲的话,这个饼属于我了。”
[教学内容]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简要分析]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不同的事物,包含着不同的矛盾,即使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矛盾的具体情况不同,事物在发展中的作用也不同。其中必有一种矛盾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规定和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即主要矛盾,而其他的矛盾则属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也就是次要矛盾。抓住并正确解决主要矛盾,就可以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推动事物发展。解决次要矛盾又可以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
在这个故事中,夫妇二人之所以落得财失家破的结果,是因为夫妇俩没有正确处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当两人打赌争饼时,谁遵守赌约,闭口无言是双方的主要矛盾,应着力解决。可是,当盗贼进屋盗窃财物时,如何联手赶走盗贼,保护家中财产,则成为主要矛盾,赌饼约定就成为次要矛盾。此时此刻,夫妇二人就应该抓住主要矛盾。齐心协力,抓住盗贼,保护财产。然而,夫妇二人因为牢记赌约,对盗贼不予理睬,让盗贼有了可乘之机,将财物盗走,从而丧失了抓贼的大好时机,落得家破财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擒贼先擒王,射人先射马。”想问题、办事情应该牢牢抓住主要矛盾,不能主次不分,因小失大。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坚持矛盾的客观性,就是要弄清当时当地客观存在的矛盾是什么,从而采取正确的解决方法,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寓言典故】梧鼠学技
田野里有一种梧鼠,也叫五技鼠,因为它学会了五种本领:会飞、会走、能游泳、能爬树、会掘土打洞。但一样也不精通,说它会飞吧,它还飞不到屋顶上;说它会游泳吧,连一条小河也渡不过去;会爬树,但爬不到树顶;走呢,还不如人走和得快;掘土打洞,还不能把自己的身体掩盖起来。名义上学会了五种本领,但实际上却一样也不中用。
[教学内容]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简要分析]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既要学会统筹兼顾,更要明确主攻方向,把握中心和关键,防止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梧鼠想样样都会,结果是一样都不会。
【寓言典故】买椟还珠
楚国有个人在郑国做珠宝生意。他用名贵的木兰做了一只装珠宝的盒子,拿高级香料熏染得馨香扑鼻,又用美玉和翡翠装饰得珠光宝气的。有个郑国人看到这只盒子,出高价买了下来,然后把里面装的珠宝全部还给了这个商人,只带走了盒子。
[教学内容]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简要分析]矛盾主次方面相互关系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时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郑国人买椟还株,没有把矛盾的主次方面地位摆正,过分突出了次要的一面,颠倒了事物的主次关系,造成处理问题的不当。
【寓言典故】伎儿作乐
从前,有一位大富翁请一个能演奏好多乐曲的伎儿到府中表演,一曲曲优美的乐曲令富翁心旷神怡。这时伎儿便趁机向富翁讨赏,要富翁给他一头牛。富翁不愿意,但并没有直接表示,而是微笑着对伎儿说:“你若是能够照今天的曲目继续演奏下去,昼夜不停,时满一年,我就把牛送给你。”
没想到伎儿毫不在意,竟反问富翁:“若我真的一直演奏下去了,您也真的一直听下去吗?”
富翁满以为伎儿不敢接受这种苛刻的挑衅,便答说:“当然了,只要你能不间断地奏乐,我就一直听着。”“那好吧”。伎儿非常高兴地接受了富翁的条件。而富翁也在暗暗得意,便舒舒服服地躺下,去等伎儿开始演奏了。
只见伎儿把乐器调了调,自己又定了定神,头一甩,演奏了起来,果然不同一般。这个伎儿一心作乐,三天三夜未曾停歇。可是,富翁却受不了了。现在他听着一首首熟悉的乐曲,再也感受不到先前那优美动听的韵味了,全都成了令他烦躁难耐的噪音。终于,富翁认输了,送给了伎儿一头牛。
[教学内容]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量变与质变)
[简要分析]这则故事就体现了:矛盾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道理,矛盾的主次方面转化了,事物的性质也就改变了。故事中的伎儿开始演奏的乐曲,富翁觉得优美动听,是乐音,是享受。后来,在伎儿不间断地演奏的刺激下,乐音变成了噪音,享受变成了难受。矛盾的主次方面转化了,富翁就再也无法忍受了。
(另外,还可以用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来分析,强调做事情要注意分寸,坚持适度原则。)
第四课  正确认识事物必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
【寓言典故】起死回生
鲁国有个叫公孙绰的人,他对人们说:“我能够起死回生。”有人问他:“你用什么方法呢?”他回答说:“我平时能治疗半身不遂的病。现在我只要加倍用药,不就可以起死回生了吗?”
[教学内容]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简要分析]公孙绰先生真的能做到起死回生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唯物辨证法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椐,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你用的药再多,也只是外因,对于一个已死之人来说,一点作用也没有。
【寓言典故】桔逾淮为枳
晏子代表齐国出使楚国,楚王设宴招待。酒过三巡,只见两个小官捆着一个人走了进来。楚王故意问:“你们捆着的是什么人?”小官禀报说:“是齐国人,盗窃犯。”楚王对着晏子说:“齐国人都是惯于偷东西的吧?”晏子站起来说:“我听说,桔子长在江南就结出桔子,移到淮北,就长成枳实,叶子虽很相似,果实的味道却大不相同。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水土的差异。老百姓长在齐国,从来不会偷东西,到了楚国却会偷盗,请问:这是不是因为楚国的水土使人善于偷盗呢?”
[教学内容]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简要分析]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外部条件,才能实现事物的发展。有时这种外因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水土的差异,对于桔子的生长来说,虽然只是外因,但是“长在江南就结出桔子,移到淮北,就长成枳实”,正体现了这一点。
【寓言典故】自己的观音
一名虔诚佛教徒遇到了难事,便去寺庙里求观音。走进庙里,才发现观音的像前也有一人在拜,那个人长的和观音一模一样,丝毫不差。
“你是观音吗?”
“是。”那人答到。
“那你为何还拜自己?”
“因为我也遇到了难事。”观音答到:“你可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教学内容] 坚持内因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简要分析]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要重视内因的作用。在相同的条件下,个人主观努力的程度不同,所取得的成绩和做出的贡献就会有很大的差别。所以不能一遇到难事就去求人、求观音,而应该象观音那样先求“自己的观音”。
【寓言典故】杨布打狗
杨朱有个弟弟叫杨布,一次穿了件白布褂子出去,天突然下起了雨。杨布就脱了外衣,穿着里面的黑布衬衣回来了。他家的狗仿佛看见陌生人似的,对着他狂叫不止。杨布大怒,拿起一条木棍要揍它。杨朱从屋里出来说:“不要打它,你怎么能怪狗呢?如果让你的狗出去时一身白毛,回来时变成了一身黑毛,你能够不奇怪吗?”
[教学内容]坚持内因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简要分析]内外因相互关系原理告诉我们在个人长成过程中要学会正确对待内因和外因。要重视内因的作用,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个人的成长首先要靠自己的主观努力,碰到问题首先要从自身找原因。杨布碰到问题没有先从自身找原因,而是责怪别人:怪狗不认识他,这是要不得的。
【寓言典故】杀猪教子
曾子的妻子上街,她的儿子又哭又闹,就对儿子说:“你回去,妈妈回来就杀猪给你吃。”小孩这才作罢。曾妻从街上回来,见曾子正在捆猪,就说:“你疯了,我是骗骗小孩的。”曾子说:“你怎么能骗小孩子呢?小孩子什么也不懂,只会学着父母的样子。你现在欺骗孩子,就是教孩子去欺骗别人。做父母的欺骗自己儿子,做儿子的会不相信自己的母亲,这样还有家教吗?”说完,就一刀戳进猪的喉咙里。
[教学内容]坚持内因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简要分析]内因是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部环境对个人的成长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实在太重要了。
【寓言典故】愚人吃饼
有个人十分饥饿,走到一个店子里买煎饼吃,吃完了六个半,就觉得饱了。于是这人非常后悔,给自己打了几个耳光,说:“我现在饱了,是由于吃了这半个饼的缘故。这样看来,前面六个饼是白吃了。如果早知这半个饼就能吃饱,就应该先吃这半个饼啊!”
[教学内容]量变与质变
[简要分析]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没有量变作准备,就不会有质变的发生,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吃前面貌的饼,是处在量变阶段,不吃前面的饼,是不会有后面的质变的发生的,也即是不可能感到饱的。
【寓言典故】朝三暮四
宋国有个老头儿,很喜欢猴子,在家里养了一大群。日子一长,他了解了猴子的性情,猴子也居然懂得了主人的心意。老头儿愈发喜欢了,宁可让家里人饿着,也要让那些猴子吃饱。不久,家里的粮食快要吃光了。他想减少猴子的定量,又怕猴子们不肯答应,于是他先对猴子们说:“从今天起,我给你们吃橡子,早上三升,晚上四升,够了吗?”猴子乱蹦乱跳,表示不满。老头儿又说:“好吧好吧,给你们早上四升,晚上三升,总该满意了吧?”猴子们听了都摇头晃脑地趴在地上,十分满意。
[教学内容]量变与质变
[简要分析]不仅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能够引起质变,而且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只是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故事中的老头正是利用了量变引起质变的第二种情形,不失时机地把朝三暮四、朝四暮三变换了一下,猴子的态度就前后大不一样了。
【寓言典故】小熊摆渡
小黑熊在渡口摆渡,一群小羊上了小船,船舱挤满了。小黑熊正要拔蒿撑船,一只小鹿边跑边喊追了过来,要小黑熊带它过河。小黑熊说:“船装不下了。”“哎,多一个没关系。”小鹿说着跨上了船。小黑熊刚要开船,又一只小猴急匆匆地跑过来要过河去。“不行啦,请等下一趟吧”小黑熊说。小猴不听劝告也跑步跳是了船。就这样先后有几个小动物上了船。小船还没有行到河中心,一个浪头打过来,就被打翻了。
[教学内容]量变与质变
[简要分析]这则寓言启示我们: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淮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由于量变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和限度内,事物才能保持其原有性质,所以,当我们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时,就发须把量变控制在定的限度之内。小鹿和小猴不懂得这一点,不听劝告,强行上船,致使小船和动物越来越多,量变引起质变,小船终于被打翻。当然作为艄公一小黑熊没有严格把握适度原则,对这一事故也有不可推卸一责任。
【寓言典故】田忌赛马
战国时齐威王和田忌赛马,两人各出上、中、下等马三匹,比赛时,以上马对上马,中马对中马,下马对下马。由于齐威王珠马无论哪一等都比田忌的马强,结果田忌三战三败。
田忌的好友、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后代孙膑得知此事,帮他出了一个好主意,并请求齐威王再比一次。比赛又开始了,这时田忌以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结果二胜一负,这次田忌胜利了。
[教学内容]量变与质变
[简要分析]这则故事包含了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排列顺序上不同而产生质变的哲学道理。唯物辩证认为,事物的质变,就是事物从一种质态到另一种质态的尺跃,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田忌采纳孙膑的意见,马仍然是原来的马,只是改变了与对方赛马的“排列顺序”,所以就由输变赢。这就是启示我们,要促使事物向好的方面的发生质的变化,不但要注意量的积累,循序渐进,而且还要把握“空间结构形式”的变化,杨长避短,发挥优势,这样才能夺取胜利。
【寓言典故】急性汉子
从前有个急性汉子,刚跨进一家面馆就大声嚷道:“怎么还不拿面来?”店主拿来一碗面,往桌上一倒,说:“你快吃吧,碗我要拿去洗了。”这个汉子窝了一肚子气,回到家里告诉妻子:“真把我气死了!”话音未落,妻子连忙打起包袱要走人:“你死了,我得去改嫁啦。”妻子改嫁刚过了一夜,后夫就闹着要离婚。妻子问他是什么原因,后夫气冲冲地说:“怪你还不养出个儿子来。”
[教学内容]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简要分析]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作准备,就不会有质变的发生。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因此,我们必须重视量的积累。象这个急性汉子,办事情急于求成,企图立竿见影,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寓言典故】老鼠困毙与“度”的把握
一只饥饿的小老鼠遇到了一只盛满大米的米缸,看着白花花的大米,小老鼠兴奋不已,每天跳进跳出,想吃就吃,但是缸里的米一天天减小,缸口与米之间的距离一天天拉大。当小老鼠所能跳过的高度低于缸口与米之间的距离时,它没能摆脱米的诱惑,仍跳入缸中享受米的滋味,但就这一跳,使小老鼠在吃完缸中的米之后,困毙在缸中。
[教学内容]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简要分析]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把握一个“度”,超越了“度”,事物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小老鼠的悲哀就在于没有把握好能够跳出米缸的“度”,以至于最后一跳,误了卿卿性命。 “老鼠困毙”的故事,体现了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坚持适度的原则。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和质变是事物的两种状态,事物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适度原则。由于量变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和限度之内,事物才能保持其原有的性质,因此我们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时,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这就要求我们做事情时,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坚持适“度”原则,否则,事情做得过了头,就会出现“老鼠的悲哀”。
同学之间相处也有一个“度”。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个“度”就是“良言”。当同学受窘时,不妨说几句解围的话;当同学沮丧时,不妨说几句热情的话,给他提个醒;当同学自卑时,别忘记用他的“闪光点”燃起他的自信心;当同学痛苦时,应尽量设身处地说些安慰话;当同学犯错误时,换个角度想一想,自己犯错误时需要听哪些话语。
【寓言典故】为何姓“万”
古时有人学认字,前三天学会了写“一、二、三”就辞去老师,以为写字读书不过如此。一日写请柬请万某人喝酒,就只好骂这人姓不好和请柬做得不够大,因为他要画一万个杠杠。
[教学内容]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简要分析] 这个故事说明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没有一定程度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事物质的变化,要重视量的积累。
【寓言典故】猴子种葡萄
猴子很聪明,而且善于模仿人类的动作。猴子想学种葡萄,便走到葡萄园里。它见园丁正给葡萄苗浇水,就说:“原来种葡萄需要水、这还不容易!我要给葡萄苗浇更多的水,让它结更多的葡萄!”于是,他把一棵葡萄秧子插进河里,葡萄秧很快被淹死了。
猴子又来到葡萄园里,它看见园丁在给葡萄秧施肥料,就说:“哦,原来葡萄需要肥料。我要给葡萄施更多的肥料,就能结更多的葡萄!”于是,它把葡萄秧栽在粪堆上,葡萄秧被烧死了。
猴于再次来到葡萄园里,这时已到了冬天,猴子看见园丁用稻草把葡萄秧包起来埋在地下,就说:“哦:原来我的葡萄秧栽不活,是因为葡萄秧苗害怕寒冷。这次我一定要注意保护,使它免受风霜!” 次年春天,猴子种上一株葡萄秧,而且学着园丁对葡萄秧越冬的管理技术,用稻草把葡萄秧包得结结实实的埋在地下,不几天葡萄秧就闷死了。
[教学内容]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简要分析]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对立统一。没有无质之量,也没有无量之质。掌握事物质和量的统一很重要的一点,是掌握事物的“度”。只有将事物发展的度把握好了,才能保持事物的相对稳定,保持一定的质。 众所周知,葡萄的正常生长是多种生存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只有按时浇水、适时、适量施肥、越冬防寒措施跟上,葡萄秧才能技繁叶茂茁壮生长。猴子虽然认识到水分、肥料乃葡萄秧生长之必需,却没能掌握合理灌溉、施肥技术,造成葡萄秧生长期间水分过剩、营养过旺,导致死亡。另外,葡萄植株越冬时,既要防寒保暖,以免冻死,又要保持通风通气。而猴子只知道防寒保暖,却不知道还需通风通气,以致将葡萄秧活活闷死。俗话说,物极必反,这个故事说明,任何事物都必须保持其一定质的数量界限,虽然在一定界限内,量的变化不会改变事物的质,而一且超出这个界限,量的变化就会引起质的变化。在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任何事物都有个“度”,只有使事物保持特定质的量的界限,才能不断促进事物发展。
【寓言典故】姜从树生
有个楚国人首次看到生姜,就对别人说:“这东西一定是在树上结出来的。”别人告诉他:“错了,这是土里生成的。”这个人固执己见,最后说:“我们打个赌,找十个人来问,拿乘坐的毛驴作赌注。”他们找了十个人问,结果个个都说生姜是从土里生成的。这个人哑口无言,愣了半天,对别人说:“毛驴让你牵走,可生姜还是从树上生出来的。”
[教学内容]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简要分析]新事物从根本上符合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因而必然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但人民群众对新事物的认识、理解和接受,需要有一个过程。这个楚国人的固执也说明了这一点。
【寓言典故】庸医断箭
有个医生自称善长外科。军营里有位副将在战场上中了流箭,箭头深深地扎进膜内,他立即请那位医生来施行手术。医生掏出一把大剪刀,剪去了露在外面的半截箭杆,就要辞退。副将说:“箭头还扎在肉里头,怎么不取出来?”医生说:“这是内科的事,与外科无关。”
[教学内容]坚持唯物辨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简要分析]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整个世界处于普遍联系之中。而这介医生则是在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寓言典故】蓬头赤足
鲁国有一对夫妻,男的编得一手好草鞋,女的织得一手好麻布。有一天两口子决定到越国去发展。有人对他们说:“你们搬到越国去,恐怕会穷得揭不开锅。”两口子不解:“为什么呢?”那人说:“草鞋是用来穿的,可越国人是光着脚板走路的;麻布是用来做帽子戴的,可越国人是蓬头披发、从不戴帽的。你们虽然手艺不错,可是到一个用不着这种手艺的国家去,不穷才怪呢。”
[教学内容]坚持唯物辨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简要分析]这对鲁国夫妻到越国去一定会受穷吗?未必!唯物辩证法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认为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都有其过去、现在和未来。旁人的劝说看似有一定的道理,实质上是在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越国人的“篷头赤足”,对这对鲁国夫妻来说,实际上是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只要引导得当,设法改变越国人“篷头赤足”的生活习惯,不愁生意没有。可惜寓言中的主人公目光短浅,没有看到这一点。
【寓言典故】黄公嫁女
齐国有一个姓黄的老相公,很讲究为人谦逊。他有两个女儿,长得国色天香。有人赞赏他的女儿,但他也常常说:“小女相貌丑陋,不足挂齿。”长此以往,众人都信以为真。因此,黄公二女丑恶之名远播,到了婚嫁年龄,没有一个人来上门求亲。卫国有个人死了老婆,无钱再娶,便跑到黄家求婚。等到婚礼完毕,揭开头巾一看,竟然是个绝代佳人。消息很快传开了,人们才知道黄公过于谦虚,存心把自己的女儿说丑的。于是,二女儿便有许多名门望族来争相提亲了。
[教学内容]坚持唯物辨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简要分析]唯物辩证法主张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要从矛盾的两个方面看问题,坚持全面性,克服片面性。谦虚本来是种美德,但过分了就会变成坏事。这位黄公的过分谦虚,结果是断送了女儿的青春。
第五课  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寓言典故】踊贵屦贱
齐景公在位时,刑法相当残酷,动辄就把人的双脚砍掉。当时,社会上出现了一种职业:专门做假脚出售。有一天,齐景公想叫晏子换一换住所,对他说:“先生的住宅靠近市场,又狭小,又嘈杂,请换一个清静的住所吧。”晏子说:“这是先父住过的地方,我的功德远不及先父,这间住宅对我来说已经是够奢华的了。再说家近市场,早晚买东西方便,对我是很有利的。”齐景公笑着说:“先生住在市场旁边,可知道最近物价的贵贱吗?”“当然知道。”晏子答道。“那么,什么东西卖得贵,什么东西卖得贱呢?”晏子答道:“假脚卖得贵且在天天涨价,鞋子卖得便宜且在天天跌价。”齐景公听了脸色大变,于是就不再滥用砍脚的酷刑了。
[教学内容]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
[简要分析]人的主观能动性首先表现在人类能积极的能动的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人在实践基础上不仅能了解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通过抽象思维活动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认识具有预见性和创造性、目的性和计划性。典故中晏子抓住了最能反映本质的现象:用“踊贵屦贱”这一事实揭示了齐国刑法残酷、荼毒人民的重大问题,不露声色地向齐景公劝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这正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寓言典故】父子赶牛
父子两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
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
牛应声而动。
[教学内容]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
[简要分析]牛用条件反射的方式活着,遇到变化的问题不能主动采取措施应对。而人则不一样,人有思想,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面对各种问题。
【寓言典故】要求
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给他们三个一人一个要求。
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
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
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
三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火了。
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子,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
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200%,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劳施莱斯!”
[教学内容]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
[简要分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我们的选择决定的,而今天我们的抉择将决定我们三年后的生活。我们要选择接触最新的信息,了解最新的趋势,从而更好的创造自己的将来。
【寓言典故】凿湖容水
王安石任宰相的时候,力图变革,大力推行农田水利等新法。一天,一位官员上堂启奏说:“把八百里梁山泊的水统统放光,然后垦成桑田,其利益不可小看啊。”王甚为高兴,但沉思了一阵说:“可这八百里湖水放到哪儿去呢?”国子监老先生恰好坐在旁边,开玩笑说:“可以在旁边另外挖一个方圆八百里的大湖用来容水。”王听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教学内容]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简要分析]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而故事中的主人公却是好大喜功,主观片面,提出的建议不切实际。
【寓言典故】猴子磨刀
一只猴子捡到一把刀,但这把刀很钝,连一棵小树也砍不断。
它跑去请教砍柴的人:“告诉我,您的刀为什么那样锋利?”
“我把它放在石头上磨过了。”
“磨过就行了吗?”
“磨过就行。”
猴子高兴地跑回去,拿了刀子就在石头上使劲地磨起来,一直把刀口磨得差不多和刀背一样厚。等它再拿去砍树时,不用说,就更加砍不动了。
“唉!我已经学习了别人的经验,还是毫无办法,如果不是经验本身不可靠,就是这把刀子有问题!”猴子下了这样的结论。
[教学内容]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简要分析]这篇寓言包含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基础的哲学道理。辩证的唯物主义认为,我们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主观能动作用无论如何巨大,总是从属的、派生的、第二性的,总要受到客观规律、客观条件的制约。同时,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大小,归根到底要取决于人们对客观规律掌握的程度。如果片面强调主观能动性,而忽视客观规律性,就从根本上离开了唯物主义,在实践中必然遭到失败。同一切事物都是有规律的一样,磨刀也是有规律的,也是一门学问。这就要尊重和掌握其规律,运用科学的方法,在这个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而用力地磨刀才能使刀口薄而锋利。愚蠢机时可笑的猴子,完全颠倒了刀口薄厚和锋利的关系,主观地认为刀口愈厚锋利,从而违背了科学和规律。所以,虽然使劲地磨了,拿它砍树就更加吃力。
【寓言典故】以羊换牛
齐宣王坐在堂上,有仆役牵着一头牛从堂下走过。齐宣王看见了,问:“把牛牵到哪里去?”
仆役答:“今天是祭祀日,杀牛祭钟。”
齐宣王说:“放了它。我不忍心看它这副可怜相。没有罪而要它去送死,这有悖仁慈。”
仆役问道:“把牛放了,钟还要不要祭呢?”
“钟怎能不祭?这样吧,杀一头羊来祭吧。”
[教学内容]认识的根本任务
[简要分析]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它是个别的、多变的东西;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东西,是事物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以羊换牛、以小易大,仅是事物的现象在变,但齐宣王要搞衅钟祭神的迷信举动没有变,因而用一头牲畜做牺牲品的需要也没有变。
【寓言典故】和尚和公差
从前,有个和尚犯了罪,一个公差押解他到远方去,夜间,投宿在旅店里。和尚买了酒,劝公差喝,把公差灌得烂醉如泥,又剃了公差的头发,便悄悄地逃走了。
公差醒酒之后,发现和尚不见了。他找遍旅店的每个角落也没找到,后悔自己不该贪杯闯下大祸。他无意中伸手拍拍自己的脑袋,没有想到,自己的脑袋上已没有头发,成了秃子了。他便大喊:“和尚就在这里,可我到哪里去了?”
[教学内容]认识的根本任务
[简要分析]唯物辩证法认为,透过现象看本质,这种现象一定是与本质有着必然联系的现象,但不能把某一现象直接等同于事物的本质。我们知道,和尚是秃头,而秃头未必是和尚。秃头只是和尚的外部特征之一,并不是和尚本质属性。某一点的外部特征,不足以表现事物的本质。俗话说:“抓住秃子要和尚。”就是讥笑这一种人。这个公差,就是在情急之下,犯了这样的错误,闹出了一个“忘我”的大笑话。
这就启示我们,判断事物的本质不能只从一种现象,而应根据全面情况从“全部总和”中去把握事物,同时这种现象和本质有着一种必然的联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寓言典故】一鸣惊人
楚庄王莅政三年,从没发布过什么命令,也没什么政治改革。有一天右司马悄悄问楚庄王:“大王啊,我听说有一只大鸟栖息在南山之上,三年不飞、不叫、不理羽毛,默默无闻,这是什么道理呢?”庄王说:“三年不动翅膀,是为了让羽翼更加丰满;三年不飞不叫,是为了窥看民间的情况。虽然不飞,一飞就冲天;虽然不鸣,一鸣就惊人。你所说的意思,我知道了。”又过了半年,楚庄王临朝听政,一下子就废除了十项弊政,兴办了九项新政,杀掉了五个民愤极大的大臣,提拔了六个有才能的人担任要职。于是,楚国大治。
[教学内容]创造必要条件认识事物本质
[简要分析]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上升,需要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并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楚庄王莅政三年,没发布什么命令,也没什么政治改革,但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注重调查研究,了解国情,体察民意,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然后据此确定方针政策,一朝听政,效果惊人。
【寓言典故】扣盘扪烛
有个人生来瞎了双眼,从来没见过太阳。他想知道太阳的模样,便去问明眼人。别人拿来一只铜盘,告诉他:“太阳的形状象脸盆,是圆的。”瞎子接过铜盘,敲了敲,发出了当当的声音,他若有所悟地点点头。过了几天,瞎子在街上听见当当的钟声,高兴地说:“我知道,这就是太阳!”旁人对他说:“不对,太阳是会发出亮光的,就象点燃的蜡烛。”同时拿来一支蜡烛给他摸了摸。瞎子便牢牢地记在心里。有一天,他摸到一根竹箫,便对别人说:“这肯定是太阳!”
[教学内容]创造必要条件认识事物本质
[简要分析]发挥主观能动性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是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前提。但要实现这种上升,还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动脑筋,运用科学和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否则难免会闹出“扣盘扪烛”式的笑话。
【寓言典故】鲁王养鸟
鲁国的城郊飞来了一只海鸟。鲁王派人把它捉来,供养在宫殿里,把宫里最美妙的音乐奏给它听,用最丰盛的膳食招待它。可这只鸟被吓得神魂颠倒,连一片肉也不敢吃、一滴水也不敢沾,只三天便死了。
[教学内容]深化认识发展认识
[简要分析]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具体认识在广度上总是有限的。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事物各有其本质与规律。人们应当不断地扩展认识,以便在更广阔的领域内掌握不同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否则,就会象这个鲁王一样,用他供养自己的那一套办法来供养海鸟,而不是用养鸟的办法来养鸟,结果是把一只鸟活活养死了。
【寓言典故】獐鹿之辨
王安石之子只有几岁的时候,有个客人送给他家一头獐和一头鹿,关在一起。客人问他:“哪只是獐,哪只是鹿?”他从来没有看见过这两种稀罕的动物,看了半天,答道:“獐旁边的那只是鹿,鹿旁边的那只是獐。”客人听了,十分惊奇。
[教学内容]要重视思维形式的作用
[简要分析]在叫维中作出正确判断,基本要求是:判断必须真实、准确,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判断应当回答实践中提出的问题,能够指导人们去进行实践活动。王安石之子的回答,表面看来,倒也没错,可究其实质,是废话一句,因为它没有回答任何具体问题。现实生活中也常有此情形:大块文章,洋洋洒洒,大会报告,滔滔不绝,但实际上不解决任何问题。
【寓言典故】儿子也善泅
从前有个善于游泳的越国人,生了个儿子刚满月。他的母亲就要把儿子丢到水里去。有人奇怪地问:“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他母亲回答:“他的父亲是个游泳的高手,他必定也是个会游泳的人。”
[教学内容]要重视思维形式的作用
[简要分析]这个母亲之所以得出“他必定也是个会游泳的人”得错误结论,是建立在她的“儿子必定象父亲”这个错误前提上的。我们在思维中进行推理,要获得新和正确知识,必须注意推理的前提必须正确。
【寓言典故】凿壁移痛
有个生脚疮的人,流血流浓,痛不可忍,呻吟着对家里人说:“快,你们快把墙壁给我凿个洞。”洞凿成了,他忙把那只痛脚伸进邻居家里,足足有一尺多长。家人问:“这是什么意思?”他回答:“让它痛到邻居家去吧,这回跟我没啥相干了!”
[教学内容]分析与综合相结合
[简要分析]分析也综合是统一的科学思维方法,我们既要注意在综合指导下的深入分析,又要注意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只有全面考察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把这些要素综合为一个整体,才能得出正确结论和提出有效方案。凿壁移痛是永远不可能解决问题的,因为他陷入了只有分析而没有综合的误区。
第六课  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寓言典故】负暄献曝
宋国有个农夫,披着破絮麻布熬过了冬天。来年开春,农夫在田里耕作,晒着太阳,感到浑身惬意,不知道天底下原来还有广厦温室和丝袄狐裘。他回头招呼妻子说:“这般享受的办法,别人一定还不知道,等我们去告诉国王,肯定会有重赏哩。”
[教学内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简要分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要受到社会生活的制约,也他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和所受的社会教育等密切相关。这个农夫有这样的想法,是由他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和所受的社会教育等社会存在决定的。
【寓言典故】子罕不受玉
有个热衷于拍马的宋国人弄到了一块未经雕琢的浑玉,来献给子罕。子罕不要。那个人说:“这是块宝玉啊,只配给您这样的君子做器具,那些贪财受贿的小人可不配用。”子罕说:“你把这块玉看作是宝贝,我呢?把不收你这块玉当作宝贝。”
[教学内容]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简要分析]这个宋人把这块玉视作宝贝,而子罕则把严以律己、不贪污受贿视作珍宝,这是由于他们的价值观不同所致。因为不同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对人生选择和人生道路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寓言典故】将临终反思提前 50 年
在法国里昂 , 一位70岁的布店老板快要不行了。临终前 , 牧师来到他身边。布店老板告诉牧师 , 他年轻时很喜欢音乐 ,曾经和著名的音乐家卡拉扬一起学吹小号。他当时的成绩远在卡拉扬之上 ,老师也非常看好他的前程。可是20岁时他迷上了赛马, 结果把音乐荒废了 ,否则他一定是一位出色的音乐家。现在生命快要结束了 ,反思一生碌碌无为 ,他感到非常遗憾。他告诉牧师 ,到另一个世界后 ,如果再选择 ,他决不会干这种傻事。牧师很体谅他的心情 ,尽心量地安抚他, 并告诉他 ,这次忏悔对牧师也很有启发。
如果人们将临终反思提前50年、 40年、 30年 ,那么世界上会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每个人最后的反思 ,不到那最后一刻 ,谁也不知道。但是每个人都可以把反思提前几十年 ,做到了这一点 ,便有 50% 的可能让自己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人。
[教学内容]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简要分析]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 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 , 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不同的价值观对个人与社会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价值观不同 ,人们努力的方向、行为的态度、方式和结果也就不同。布店老板如果年轻时能及时反思作出正确的人生选择 ,那么他的人生将会是另一番情景。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 主观能动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条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会受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 ,积累起来的主观因素越正确 , 越有广度和深度 , 就越有利于进一步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布店老板在年轻时没有能够在音乐上持之以恒 ,孜孜以求 ,而是见异思迁 ,所以没有成为著名的音乐家。可见 ,一个人的观念、能力和方法等主观因素对事业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
【寓言典故】反裘负薪
魏文侯出去游玩,看见路上有一个人反穿着皮袄,毛向里,皮向外(古时候的皮袄穿时都是毛在外的),背了一捆草。魏文侯问他说:“你为什么要反穿皮袄背柴呢?”那个人回答说:“因为我爱惜皮袄的毛。”魏文侯说:“你这样做,难道不知道皮弄掉了,毛就长不住的道理吗?”
[教学内容]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
[简要分析]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两者互为前提而存在,另一方面,两者互相促进而共同发展。当然,两者相比,社会集体利益更具有根本性,占首要地位。人个利益必须建立在集体利益之上,没有集体利益,也就不会有个人利益。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寓言典故】聪明的鸟师
有位捕鸟师在湖泽上张开了罗网,撒下了食饵。不一会儿,成群的鸟雀飞来。鸟师一拉网,所有的鸟儿都网在了网内。这时其中有一只大鸟撑开翅膀,所有的鸟雀都奋力齐飞,便带着网一起飞上了天空。鸟师抬着头,紧追着鸟网。有人对他说:“鸟在天上飞,你凭着两条腿,怎么追得上啊?”鸟师答道:“日暮时分,这些鸟儿都要各自回窠,方向一乱,鸟网就一定会掉下来。”说罢,他仍紧追不止。太阳下山了,网中之鸟有的要飞归树林,有的想回到山崖,有的往东,有的朝西,翻飞争竞,闹成一团,不一会,整个鸟网当空落下。鸟师连忙上去,把这些鸟儿都收拾了。
[教学内容]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
[简要分析]现代化建设需要全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这就需要集体主义来统一我们的思想和行动。否则,象这网中之鸟,最终肯定是什么事也办不成。
【寓言典故】子夏胜肥
子夏去见曾子,曾子对他说:“近来你胖多了。”子夏说:“我战胜了,所以我发胖了。”曾子不解:“你这是什么意思呢?”子夏说:“我在书房里读到尧舜禹的道德仁义,十分羡慕;走到街上看见世俗的富贵荣华,也十分羡慕。两种心思在心中斗个不停,未知胜负,茶饭不思,人也瘦了。”“那现在谁战胜了呢?”“先王的仁义战胜了。所以我就发福了。”
[教学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
[简要分析]以追求利润获取自身利益去激发不同利益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驱动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机制,换句话说,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人们为“富贵荣华”而奋斗。但人们在追求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必须时刻牢记:市场经济也是道德经济,追求物质利益的手段必须正当、合理、合法。这个故事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处理义利关系很有借鉴意义。
【寓言典故】埋两头蛇
孙叔敖还是小孩时,有一次出去玩耍,看见路上有一条两头蛇。他把这条蛇杀了埋到了地里。回到家里,他就哭个不止。他的母亲问他为什么哭?他回答说:“我听人说看见两头蛇的人就会死。刚才我看见了两头蛇,恐怕要死了,再也看不到母亲了。”他母亲问:“两头蛇现在在哪里?”他说:“我怕别人看见,把它打死埋掉了。”他母亲听了说:“你做了一件好事,上天会给你好报的。后来,”孙叔敖做了楚国的令尹,还没有上任,全国人民都相信人的仁德。
[教学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简要分析]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首先要求我们正确处理个人和他人的关系,做到:尊重人、主动关心人、尊重他人的正确利益。孙叔敖面对“死亡”,仍能做到“怕别人看见,把它打死埋掉了”。这种精神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寓言典故】盗牛者说
衙役押着个偷牛的犯人经过大街,有个熟人见了犯人很惊讶:“你犯了什么罪啦?”犯人回答说:“悔气撞出来的,上次在街头上闲走,见地上有根草绳,以为有用,顺手拾了起来。”熟人回答道:“拾根草绳也犯法?”犯人回答:“说不清楚,我哪里知道草绳那头还拴着一头小牛呢?”
[教学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简要分析]这个犯人实属极端个人主义,但却还要给自己找美丽的借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怎样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的新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总的要求是: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国家。
第七课  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
【寓言典故】不死之药
有人来向楚王进献不死之药。传达官拿着药走进内宫,迎面碰到卫队射击手。射手问他:“你手上拿的是什么,可以吃吗?”传达官说:“这是不死之药,怎么不可以吃?”射手听了,一把夺过药吞了下去。楚王大怒,命人将那位射手斩了。射手托人到楚王面前辨白:“射手是问了传达官‘可不可以吃’,传达官说‘可以吃’,他才吃的,这不是他的错,而是传达官的罪过。而且,这客人送来时说是不死之药,可是射手刚吃下肚,就要被大王杀掉,这就明明是催死之药嘛。这说明是客人在欺骗大王。您要是杀了射手,就是要让天下人都知道,大王宁愿听别人欺骗自己。”楚王听了这话,就把那个射手放了。
[教学内容]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简要分析]人在自然界中生存和发展,总是要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但历史上总有些人妄图长生不老,到处寻求不死之药。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不死之药是没有的,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必然具有自然性。
【寓言典故】一目之罗
有一群鸟飞来了。捕鸟人布了一张大网,结果网到了不少鸟。有个人在旁边仔细观察,发现一个鸟头只钻一个网眼,于是心里就想:何必那么麻烦,把许多网眼结在一起呢?他回到家里,就用一截一截的短绳子结成许多小圈圈,准备也去捕鸟。别人问他:“这是做什么用的?”他回答说:“去网鸟用的。反正一只鸟头只钻一个洞,我这种网岂不比一张大网省事多么?”
[教学内容]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简要分析]个人与社会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个人与社会相互区别,不能等同,另一方面,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这个典故正说明了这一点:捕鸟用的网固然是由一个个网眼构成,但如果离开了整张网,靠个的网眼是肯定捕不到鸟的。
【寓言典故】再作冯妇
从晋国有位勇士,名叫冯妇,善于打虎,闻名全国,被提拔作了士人。一次,冯妇和许多士人乘车经过一座山头,有许多老百姓举着锄头、木棒,正在追杀一只老虎。这只猛虎背靠山崖,面对众人,怒跳狂吼,吓得众人不敢上去碰一碰。忽然有人发现冯妇,大家连忙迎上来,请她打虎。冯妇二话没说,振臂下车,老百姓看了一起欢呼叫好;而车上那些士人都在嘲笑冯妇身为士人,却不成体统。
[教学内容]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简要分析]老百姓欢呼叫好,并不是因为冯妇成了士人,而是由于冯妇下车打虎为民除害,这体现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而车上的其他士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寓言典故】凿壁偷光
匡衡年青时十分好学。但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一到晚上就不能读书。他见邻居家有烛光,就在墙壁上凿了个小孔,让微光透过小洞照在书上。就这样他常常学习到深夜。他们乡下有个大户人家,并不识字,但有很多藏书。匡衡就到他家去打工,却不要一个工钱。主人家很奇怪,问他要什么,他说:“只要能读遍你家藏书,我就满足了。”主人很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终成西汉有名的学者,做过汉元帝的丞相。
[教学内容]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
[简要分析]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条件,同时也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必要的条件。匡衡之所以终成大学者,是与他的个人主观努力分不开的。
【寓言典故】爱钱忘命
永州地方的人都很会游泳。一天,江水暴涨,有五六个人划着一只小木船横渡湘江,船到中流,被大浪打翻,拼命向岸边游去。其中一位使出全部的力气,也游不了几尺。同伴问他:“平日你最会游泳,今天怎么了?”他回答说:“我腰上缠着一千枚大钱,重得很,所以游不动了。”同伴说:“怎么还不丢掉呢?”他没有回答,只是摇头。不一会儿,更加游不动了。已经上岸的同伴对他说:“你好愚蠢,被钱迷得太深了!命都顾不上了,还要钱干什么?”他还是摇头,最后,沉到水下淹死了。
[教学内容]走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误区
[简要分析] 拜金主义是一种金钱至上的思想道德观念,认为金钱不仅万能,而且是衡量一切行为的标准。这种价值观是错误的,也是非常有害的,如不加以自觉的抵制,必象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样,会被金钱淹死。
【寓言典故】秀才断事
有个乡下人谈论自己的志向,说:“我要是有一百亩稻田就心满意足了。”邻居听了,心生嫉妒,便说:“你要是有一百亩田,我就养一万只鸭,吃尽你的稻子。”于是两人争吵不休,便去衙门告状。他们不认得衙门,经过一座学堂,见是红墙大门,就扭打着走了进去。正好有个秀才在大堂上踱方步。他们以为是县官老爷,便跪在地上,各诉状情。秀才说:“这样吧,你们一个买起田来,一个养起鸭来,待我做了官,再给你们审理这件案子。”
[教学内容]在奋斗是实现理想
[简要分析]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理想又可以转化成现实。但理想要转化成现实,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就主观而言,特别需要艰苦奋斗,绝对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秀才所言,正是此意。
【寓言典故】一根鱼杆和一篓鱼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杆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要了一根鱼杆,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
得到鱼的人原地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杆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杆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鱼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教学内容]在奋斗是实现理想
[简要分析]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一个人只顾眼前现实利益,得到的将是暂时的欢乐;一个人有远大理想,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成功之人。
第八课  自觉投身社会实践
【寓言典故】愚公移山
北山有位愚公,年已九十,立志要把阻挡门前交通的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搬掉。率邻子孙开山垦壤,用鍬挖、用肩挑,用箕畚运到别处去,一年往返一次。智叟劝他不要白费劲。愚公说:“我的决心下定了,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可以一代一代地搬下去。而山呢?搬掉一挑土,就少一挑土,这样下去,还怕它不平吗?”愚公的这种干劲,感动了上帝。上帝就命令神把两座山搬走了。
[教学内容]实践的特征
[简要分析]这个故事的本意在于强调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面对挑战,克服困难。我们深为愚公的这种精神所感动的同时,也不免要问:“为什么一定要用鍬挖、用肩挑,一年才往返一次,而不用现代化的机器和运输工具呢?”因为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其手段是客观的:构成实践手段的材料是物质性的东西;制造实践手段不能随心所欲,使用实践手段也不能随心所欲,它们都是由客观历史条件决定的。
【寓言典故】马价十倍
有人牵着一匹骏马在集市上卖,整整站了三个早上,连上来问个价钱的人也没有。这人便去求见伯乐,说:“我有一匹骏马,卖了三天都没人要。麻烦您老帮个忙,只消在我的马旁边站一站,看一看就行了。小人定有酬谢。”伯乐就踱到集市上,在经过马身边时瞟了两眼,又回头看了一下。人们听说了,蜂涌而来,抢着要买这匹马,马价立刻提高了十倍。
[教学内容]实践的特征
[简要分析]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是客观物质性的、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卖马人为什么要去求助于伯乐呢?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利用伯乐的活动来提高马的知名度,从而顺利的把马卖出去。这正说明了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寓言典故】王阳明“格”竹子
有一天,王阳明在家里和一个朋友讨论如何悟彻天下万物的道理,做成圣贤。王阳明指着屋子亭前边的竹子,叫他的朋友去面对着竹子思索。他的朋友就早晚坐在竹子前面,想悟彻其中的道理,不出三天就病倒了。王阳明不死心,自己也去静坐在竹子面前,到了第七天,他也病倒了,但是始终没悟出什么道理来。于是他俩都感叹圣贤确实是难以做到,他们没那么大的力量去悟彻什么天下万物的道理。
[教学内容]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简要分析]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发生的。要懂得竹子生长的道理,必须通过种植竹子的实践才行。只坐在竹子前面苦思冥想,而不进行实践,可能一辈子也不会懂得竹子生长的道理。
【寓言典故】1/3 、 1/2 和 1
一个船夫在湍急的河中驾驶小船 , 船上坐着一位哲学家。哲学家问船夫 :" 你懂数学吗 ? ”“不懂。” 船夫说。 " 你的生命价值失去 1/3 。 " 哲学家说。 " 那你懂哲学吗 ?" 船夫回答 :" 更不懂。 " 哲学家感喟:" 那你的生命价值失去了 1/2!" 正当哲学家与船夫继续交谈时,一个巨浪把船打翻了,哲学家掉到了河里。这时 ,船夫 问 :" 你会游泳吗 ?" 哲学家喊 :" 不会 , 不会 !" 船夫说:" 那你的生命价值就失去了全部。 "
[教学内容]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简要分析]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 ,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这就要求我们把读书和参加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善于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一个人在文凭上体现的生命价值与在社会实践中体现的生命价值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我们只有把学习间接经验与获得直接经验相结合 ,通过与群众的实践相结合 ,熟悉工农群众 , 积累实践经验 ,才能全面地认识自己 , 克服自身的缺点和弱点。
【寓言典故】两人争雁
两个猎人看见天空有一群大雁飞过,于是就张弓搭箭,准备把它们射下来。忽然一个猎人说:“大雁肥得很,打下来煮了吃,滋味一定不错。”另一个说:“还是烤着吃好,又香又酥。”两人各执己见,争论不休。后来请人出来评理,总算得出了一个解决办法:一半煮着吃,一半烤着吃。但是,等他们再出去射大雁时,那群大雁早就飞得不知去向了。
[教学内容]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简要分析]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生产实践一旦停止,或象这两个猎人一样只动口而不动手,到最终将什么也不会有。
【寓言典故】华佗拜师
华佗是东汉末年杰出的医学家。他的技术全面,精通医道,尤于外科,曾发明全身“麻沸散”用于剖腹开背、切除胃肠等大手术。特别是在他功成名就之后,仍谦虚好学。华佗拜师学艺故事,被后人传不佳话。
一次,华佗给一个年轻人看病,经望、闻、切脉后,认为患者得了头风病。可是一时又拿不出治疗此病的药方,急得束手无策,病人也很失望。后来,这位病人找到一位老医生,很快就把病治好了。华佗听后很是惭愧,便打听到老中医的住处,决心去拜师学艺。但华佗当时名噪四方,恐老医生不肯收他不徒,于是改名换姓,来到老中医门下,恳求学医。老人见他心诚,就收下了他。从此,华佗起草贪黑,任劳任怨,虚心好学,终于获得了治头风病的绝技。当华佗满师归来时这个老,中医才明白眼前这个徒弟就是名医华佗,他一把拉住华佗的手说;“华佗啊,你已是名扬四海,为何还要到我这里受苦?”华佗把来意告诉了老人,并说“山外有山,学无止境。人各有所长,我不懂的地方就应该向您学习。”
[教学内容]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简要分析]华佗拜师,不耻下问的故事说明了既要参加实践又要学习间接经验的重要性。知识来源于经验。经验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部分,直接经验固然重要,但一个人的生命和精力上有限的,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起来的间接经验是十分丰富的,都应详尽该好好学习。
【寓言典故】国有三不祥
有一次,齐景公出去打猎,上到山上碰到了一只老虎,下到湖边看到一条大蛇。景公连忙回宫,叫来晏子问这是不是齐国的不祥之兆。晏子回答说:“我也听说了一个国家会有不祥之兆,而且有三不祥:一是有了贤明之人而大王不想知道;二是知道了也不愿录用;三是虽然录用了却不肯信任。所谓不祥尽在于此。至于上山见虎,那是因为山是虎的巢居;下泽见蛇,那是因为泽有蛇的洞穴。这怎能说是齐国的不祥之兆呢?”
[教学内容]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简要分析]晏子的国有三不祥之说法是有道理的,不善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信任人才,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在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中,也必须重视人才,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因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寓言典故】三层楼
有一个愚蠢的富人,看见另一富人家有三楼,宽敞壮丽,好生羡慕。他有的是钱,马上叫来造那个三层楼房泥木匠,要求建造同样的三层楼。泥木匠便开始打地基、叠砖头,富人见了,心生疑惑,问道:“你这是造什么房子呀?”泥木匠回道:“造三层楼啊。”他连忙制止说:“我不要什么第一、二层楼的,只要第三层就够了。还是先给我把它造起来吧。”
[教学内容]同群众实践相结合
[简要分析]这个富人真是愚蠢得可以,对造房子简直是一窍不通。我们不免要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事呢?道理其实也简单,那就是这个富人太高高在上、离老百姓实在是太远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否则,也会象这个富人一样,做出蠢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