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度单位的单位换算:神农架导游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5:43:12
各位游客 大家好!
    大家辛苦了!
    欢迎大家来到美丽而又神奇的原始森林神农架,我是大家此次的导游小黎,很高兴能为大家服务,希望您能够玩的开心,玩的愉快,恭祝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神农架;
    神农架最早是一座山的名称,而后是一个山系的总称,如今是一个行政区神农架林区,它是1970年经国务院批准新建的行政区,因为它的版图由神农架山系为构成主体又保留着大面积的原始森林,相传炎帝神农氏首创牛耕,曾经在这里搭架采药、遍尝百草、救民疗疾,故而得名神农架林区。
    它位于湖北省西部边陲,为湖北省的房县、兴山县、巴东县给合部组成,东与湖北省保康县接壤,西与重庆市巫山县毗邻,南依兴山、巴东而濒三峡,北倚房县、竹山且近武当,总面积3253平方公里,直属湖北省人民政府的领导,辖4镇4乡和1个国家级森林及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1个国有森工企业林业管理局(保护区管理局和林业管理局均为正处级单位),林地占85%以上,神农架共有12个民族,汉族是神农架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占总人口的95%,有少数民族11个,其中的土家人口为最多,占总人口的4.5%,壮族、苗族、回族、彝族、满族、朝鲜族、畲族、蒙古族、白族等民族人口极少,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松柏地区和下谷乡。汉、土家、回等民族,总人口8万人。直属湖北省管辖,是我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
    这里还有着优美而古老的传说和古朴而神秘的民风民俗,人与自然其同构成我国内地的高山原始生态文化圈。神农氏尝草采药的传说、“野人”之谜、汉民族神话史诗《黑暗传》、川鄂古盐道、土家婚俗、山乡情韵都具有令人神往的诱惑力。这里山峰瑰丽,清泉甘冽,风景绝妙。神农顶雄踞“华中第一峰”,风景垭名跻“神农第一景”;红坪峡谷、关门河峡谷、夹道河峡谷、野马河峡谷雄伟壮观;阴峪河、沿渡河、香溪河、大九湖风光绮丽;万燕栖息的燕子洞、时冷时热的冷热洞、盛夏冰封的冰洞、一天三潮的潮水洞、雷响出鱼的钱鱼洞令人叫绝;流泉飞瀑、云海佛光皆为大观。
    远古时期,神农架林区还是一片汪洋大海,经燕山和喜玛拉雅运动逐渐提升成为多级陆地,并形成了神农架群和马槽园群等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地层。神农架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的东部边缘,由大巴山脉东延的余脉组成中高山地貌,区内山体高大,由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神农架最高峰神农顶海拔3105.4米,成为华中第一峰,平均海拔1700米。山峰多在1500米以上,其中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有6座,海拔2500米以上山峰20多座,因此神农架有“华中屋脊”之称。西南部的石柱河海拔仅398米,为境内最低点,相对落差达2706.4米。
    神农架茫茫的林海,完好的原始生态系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宜人的气候条件,原始独特的内陆高山文化,共同构成了绚丽多彩的山水画卷。也使神农架享有了“绿色明珠”、“天然动植物园”、“生物避难所”、“物种基因库”、“自然博物馆”、“清凉王国”等等众多美誉。神农架于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1980年,神农架成立自然保护区;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森林及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纳为人与生物圈计划“世界生物圈”保护网成员,受到全球环境基金(GEF)资助,成为“亚洲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
    神农架人文历史久远,早在20多万年前,就有古人类在此活动。秦汉以来,神农架地区分属历朝历代邻近州郡县管辖(仅三国至隋初设绥阳县),清代隶属湖北省郧阳府房县及宜昌府兴山县。由于这里谷深林密,交通不便,历来为兵家屯守之地。唐中宗被贬为庐陵王后,命神农架山脉为“皇界”。清顺治、康熙及嘉庆年间,义军刘体纯部及白莲教军先后在此屯守11年之久。革命战争时期,贺龙红三军在此建立苏维埃政府。新中国成立后的上世纪50年代中至60年代初,国家以采伐木材为主要目的着手对神农架进行开发,并于1966年修通贯穿南北的公路。1970年国务院以〔1970〕国发47号文件,批准神农架林区建置,由湖北省直辖,行政地域由房县、兴山、和巴东三县毗邻区域划出,国土面积3253平方公里。此后行政隶属几经变更,终于于1987年确定直属省辖至今。
    神农架文化遗存众似繁星,民俗乡风淳厚质朴。阳日古刹净莲寺、九冲佛影天观庙传承佛教衣钵,川鄂古盐道依稀再现南方丝绸之路的繁荣,残存的木雕、石刻及民间刺绣显示炎帝后裔五千年的智慧。在此发现并已整理出版的《黑暗传》被称为汉民族的创世史诗,从而打破西方关于中国没有自己史诗的百年神话。反映秦巴平民喜怒哀乐的百代民风土家婚俗、打丧鼓、山锣鼓、打火炮堪称中原文化的活化石。神农架的自然条件和人文背景共同构成了神农架绚丽多彩的画卷,隽秀如屏的群峰,茫茫苍苍的林海,完好的原始生态系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宜人的气候,独特的内陆高山文化使神农架成为当今世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净土和乐园。神农架据传是华夏始祖、神农炎帝在此搭架采药、疗民疾矢的地方。神农炎帝是华夏文明开创者之一,后人将其丰功伟绩列陈有八:训牛以耕,焦尾五弦,积麻衣革,陶石木具,首创农耕,搭架采药,日中为市,穿井灌溉。
    这里有很多古老的传说,在林区的南部巍峨的屹立着南北相峙的两座高山,北边的叫大神农架,海拔3105.4米,是神农架搭架采药的地方,因此这座山便得名神农架了,那么神农氏为什么要在这里搭架采药呢,神农氏出生在距今约4500--5000年的原始社会,今湖北省随州市的历山镇,生活在现在的陕西省的歧山县,他的部落原属西族的一支,最早由甘肃游牧到这里,在黄河流域定居下来,继伏儀之后,在轩辕之前,他担任了部落联盟的酋长,在此其间,社会生产力空前的提高,出现了一代文明盛世,神农架不仅是东西南北野生动植物种类的交汇地,而且是华夏民族四大文化种类的交汇地。以神农架为原点,西有秦汉文化,东有楚文化,北有商文化,南有巴蜀文化。神农架是一处文化洼地,各种文化溪流在这里交融。神农架在神农氏时代很有可能是联系四方交通的枢纽,是华夏文化的集散地,它恰好位于歧山和随州的连线的中间位置上,神农氏要经常往返两者之间,而神农架药源丰富,所以神农氏在此搭架采药是合乎情理的。
    神农架的架字该怎么解释呢,有三种说法,一,架木为梯;神农氏搭梯攀岩采药,当年他用的是两种梯子,一种是用藤做的,一种是用短木棒和大树干做的,二,架木为屋;神农架人喜欢找一片森林就地取材,砍伐树木建造房屋,比如现在人说的垛壁子,三,架木为坛,说神农氏是奉天帝之命来这里采药的,完成任务之后就在高山上架起一座高台,然后跨鹤飞去,总结下来,架木为梯,以助攀岩,架木为屋,以助避寒,架木为坛,跨鹤升仙。
神农架的气候
    神农架地处中纬度北亚热带季风区,受大气环流控制,气温偏凉且多雨,并随海拔的升高形成低山、中山、亚高山3个气候带。年降水量也由低到高依次分布为761.4 ~2500毫米不等,故立体气候十分明显,海拔每上升 100米,季节相差3--4天。当南方城市夏季普遍是高温时,神农架却是一片清凉世界。“山脚盛夏山顶春,山麓艳秋山顶冰,赤橙黄绿看不够,春夏秋冬最难分”可谓是林区气候的真实写照。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立体小气候,使神农架成为中国南北植物种类的过渡区域和众多动物繁衍生息的交叉地带。这里拥有当今世界北半球中纬度内陆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境内森林覆盖率88%,保护区内达96%。这里保留了珙桐、鹅掌秋楸、连香等大量珍贵古老孑遗植物。神农架成为世界同纬度地区的一块绿色宝地,对于森林生态学研究具有全球性意义。
    宋洛乡里有一处水洞,只要洞外自然温度在28摄氏度以上时,洞内就开始结冰,山缝里的水沿洞壁渗出形成晶莹的冰帘,向下延伸可达10余米,滴在洞底的水则结成冰柱,形态多样,顶端一般呈蘑菇状,而且为空心。进入深秋时节,冰就开始融化,到了冬季,洞内温度就要高于洞外温度。
    神农架林区有四大资源;一为林木资源,这里是湖北省最大的商品木材生产基地,每年上交的木材占全省计划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二为水利资源,神农架是长江和汉水的分水岭,境内有香溪河、沿渡河、南河和堵河 4个水系。地表水年流量为22亿立方米,水能蕴藏总量为57亿千瓦,三为矿藏资源,全区已基本查明的矿藏24种,其中以磷,硅,铜,铅,锌,矾等储量最高,四为旅游资源,境内奇峰林立,异洞遍野,至今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古老珍惜的生物物种,再加上宜人的气候条件,被视为森林公园,自然博物馆,科研基地和旅游避暑胜地,已成为长江旅游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神农架因有世界四大迷之一的野人之谜,亦称“雪人”或“大脚怪”,一时间轰动世界,这一传奇性的动物的发现,给神农架蒙上了一层奇幻、神秘的面纱,历史的长河在不断流动,地球上的万物也处于不停的变化之中。2500多年来,曾经有过许许多多关于"野人"的报道和传说。
    在辽阔的神州大地上,有关"野人"的传说,也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我国古代的书籍中曾有过许多关于"野人"的记载和描述,仅"野人"的外号和别名就有几十种之多,如"山鬼"、"毛人"、"罴"。"擂"、"狒狒"等。当然,我们很难判断在众多的民间传说和民间神话中,哪些是纯粹的信口开河,哪些是有根有据的事实。
    我国关于"野人"的记载大概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书上曾这样说过,周成王时,西南一相蕃国有人捉到一只狒狒(古代对"野人"的称呼之一)献给相蕃国国王。古书中对"野人"的描述与现代"野人"十分相像。著人诗人屈原也曾以酷似"野人"的动物为素材,写了一首《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薛苈兮带女箩,即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我们知道,屈原的老家就在现在湖北神农架南的秭归县,屈原笔下的"山鬼'与神农架的"野人"是一种巧合呢?还是真实的记录?唐朝、清朝也都有过关于"野人"的记载。神州文化,渊远流长。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对"野人"的记载和传闻也都不一样。在西方,自古罗马时代就有关于"野人"的描绘。
    在上世纪的50年代以来,神农架不时有“野人”存在的报告传来。1976年5月中国科学院组织了“鄂西北奇异动物考察队”深入神农架原始林区,探杳“野人”足迹。收集到了“野人”的烘便、毛发等实物,测杳了“野人”脚印。经初步鉴定,“野人”是一种接近于人类的高级灵长类动物。近几年来,又有多名考察队员和游人目睹了“野人”的存在。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捕获到一个活的“野人”,因此神农架“野人”仍是一个谜。1977年至1980年,有关部门组织了两次大规模的野外考察搜集到野人毛发数百根,发现野人脚印数百个、粪便多处,还发现野人住过的竹屋。考察结果昭示:神农架的确存在未知的奇异动物。

    板壁岩上下箭竹漫山遍野,密不透风,是野人经常出没的地方,箭竹林中曾多次发现过野人的踪迹,毛发,脚印以及野人用箭竹做成的窝,野人的毛发无论是从表面还是从内部结构上看,均优于高等灵长类动物,野人的脚印长约四十厘米,步幅约2.7米,可以想像野人的身材是多么的高大,最令人惊叹的还要算野人的窝,野人的窝是用二十根箭竹扭曲而成的,人躺在上面视野开阔,舒适如同靠椅,经验证,这绝非猎人所做,也非猿类,熊所为,它的制造和使用者当然是介于人和高等灵长类的奇特动物了。
    神农架一共有四个镇,依次为阳日镇,松柏镇,红坪镇和木鱼镇。
    松柏镇是神农架林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它位于林区的东部,城镇依送朗山而建,这里的建筑多为石木结构,固有林海石头城之称,这里古时称狮象坪,因为相传有一头狮子和一头大象争夺地盘而在这里决斗,弄得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神农知道后很生气,把狮子和大象都变成了两座山峰,所以这里得名狮象坪,后来因此地遍生古松,幽香四溢,取其四季松柏长青之意,改名为松柏。1970年成立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以后,这里才开始建镇,改称松柏镇。
    送郎山位于松柏镇之后,相传汉相刘侯张良辅佐刘邦成立帝业后,就隐居在这里,至于为什么叫送郎山,一说因张公夜晚常下山到农家客饮,每饮必醉,老百姓常打着火把,送他上山,另一种传说是张良曾在天缘峰下与党参仙子相遇,二人便一见钟情,结为夫妻,后来,张良要回家探亲,仙子便送郎下山,由此而来。在松柏镇三里荒的河边上有一棵高25米,胸径1,65米的桫椤树,至少有五百年树龄,相传月亮中的桂花树就是桫椤树,它学名天师栗,也叫狮板栗,在神农架海拔900---1800米的沟谷或山坡都能发现它的踪迹,为什么在神农架会发现这么多桫椤树呢,相传张果老曾经在天庭犯了天条,被罚到月宫砍树,可是这棵树的生命力太强了,怎么砍也砍不断,张果老一生气,就骑在树上拼命的摇,结果树上的种子落了下来,正好落到了神农架这片土地上,于是就生根发芽了,然而传说终归传说,而桫椤树的生命力确实很强,过去老百姓不知道他的珍贵,发现有毒蛇在其腹洞中生存,就用火烧,一连烧了多次,以至将树干下半身都烧煳了,可它依然这么茂盛,因此被称为仙树。
    我们现在走的是209国道,神农架最初开始修建公路是在1962年,首期工程是为了打通林海腹地与长江之滨的联系,从阳日到香溪镇足足有230公里,而且布满悬崖峭壁,到1966年秋,这条公路竟然奇迹般的打通了,不仅如此,还打通了60公里的兴山到秦子区的公路,100公里的房县到红花朵的公路,合计时间不过四年,耗资不过三千万,通车干线四百多公里,工程时正值国家经济极端困难时期,七千大军宿岩洞,住窝棚,吃粗粮,喝盐水,工程从未间断一天。1966年,工程进入关键时期,文革开始,只有这里还真正在抓革命,促生产,燕子垭,天门垭海拔都在2200米以上,是扼鄂西江汉间陆路交通的咽喉,1966年春,房县指挥部的三个工程队1500多人开赴至此,在燕子洞扎下营盘,产生了天门一百单八将,和天门巾帼五豪杰等一批英雄人物。
   燕子垭
    燕子垭与天门垭南北相望,海拔2328米是湖北省干线公路的至高点,燕子垭是1986年首批开放的旅游景点,它的得名源于燕子洞,现在我们就去拜访燕子洞,它是燕子垭的标志性景观。位于东北距燕子垭口1000米的半壁上,是神农架最高的一个大型岩洞,主洞呈南北走向,至今不知其深浅,洞门呈穹行,有十几丈高,上十几米宽,进入洞内,前厅颇宽,约有420平方米。入内即窄渐暗,不见燕子,却闻滴水如琴;走进半里多咱,洞体不能容人,只听流水潺潺。爬过最窄处,洞中石钟乳倒吊,呈千姿万态。因洞内栖息着成千上万的短嘴金丝燕而得名,短嘴金丝燕,不仅鸣声尖脆,而且具有神奇的变向能力,原来这种燕子体内有一种能自动发射超声波的器官,它本能的借助了这个自带的探测仪,能在任何条件下都畅通无阻,它的诱人之处并非如此,其本身是一种候鸟,一种海燕,为什么会迁居到神农架,终年留在丛山峻岭中,这在科学上是一个难解之迷,有一种解释说,神农架最早是一片海洋,由于陆地抬升的太快,金丝燕来不急飞走,就在这里安了家,但是这种说法过于牵强,为什么别的地方不能供金丝燕生活呢,另一种说法带有浓厚的神奇色彩,说它是神农氏采药时的向导,因此神农在丛山峻岭中才不会迷路,神农离去之后,它受神农之命留在了神农架,为神农架的老百姓做向导,洞内经常可以见到万燕齐飞的壮观场面,作家徐迟来到这里看到这些可爱的燕子就留下了燕子洞三个大字,里面冬暖夏凉,又有闭风,干燥的特点,所以当年开凿公路的时候,有两个工程队500多名工人在这里扎营。
    垭,就是两山之间的一到口子,当时修建十堰到兴山的公路时,把垭炸开,为了保持风景的完美,在垭口上建了一座燕天云渡桥,也叫幸福长寿桥,一端表示幸福,一端表示长寿,大家一定要两边都走到,也样即长寿又幸福,小杨真心的祝福各位都能幸福长寿。站在桥头眺望,对面有一座山峰形似桃子,我们叫它叫寿桃山,沿石阶而上,有一座汇仙桥,传说太上老君因炼丹药,来神农架采药,寻觅香柏,神农氏劝太上老君为玉皇炼丹不如为百姓炼金,于是太上老君就将炼丹炉改为炼金炉。前方的高台上是一棵夫妻树,象征着夫妻之间的和美关系,在次我祝各位都能白头偕老,永结同心,幸福到老。
    通过观景桥,我们就上了会仙台。会仙台相传是炎帝神农氏和太上老君以及其它神仙观赏风景和下棋、聊天的地方。会仙台矗立于危崖石壁之上,簇拥在绿树云雾之中,立身台上,极目西北,群山列翠,塔坪村田连阡陌,农舍俨然。放眼西南,悬崖陡峭,大峰林立,天门垭直通南天。台边古柏迎风摇曳,婀娜多姿,台下苍松身披海藤(即海风藤、云雾草),潇洒飘逸。第当清晨傍晚,有云雾浮动如海,若山雨欲来,金丝燕迎风飞舞,期待风雨来临。雨过天晴,金丝燕穿云破雾,裁剪云霞,蔚为壮观。
红坪画廊
    下面我们来到了红坪画廊,它是神农架最早得名的画廊,它位于天门山南麓,距林区北大门松柏镇60公里。北起长沙坝,南至继和桥,是一小块峡谷盆地,长达15公里,纸厂河空峡而过,这里古时叫乌龟石,相传周昭王伐楚时途径这里,被一神龟挡住了去路,周昭王拔剑欲刺神龟,神龟动怒,将剑震上长空,落插岩缝中;至今尚留“昭王剑”遗址,周昭王被迫认错退兵,神龟为了保护神农架就自愿留了下来,神龟变一巨石,长卧于此,故得名乌龟石,直到上世纪60年代在此建有红坪农场,这里才命名红坪.野马河蜿蜒流经峡谷,峡谷盆地两边,奇峰林立,嶙峋峻峭。阳春三月,山花烂漫;艳秋时节,层林尽染。漂流于野马河中,可欣赏挂于清溪两边如泼墨国画般的奇丽景观,即被画家誉为红坪画廊的峡谷美景。这里吸引了无数的画家来此写生,上世纪70年代,著名张步的“神农架画展”先后轰动了北京和日本东京。80年代房县籍画家罗国士又在此创作了长达15米的大型组画“神农架奇观”,在日本、美国展出后又一次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段两边奇峰险峻,阴雨天就想泼墨国画挂在清溪两边的公路峡谷,始有“画廊”之名因而,红坪画廊更加名震中外。这里有一河、两溪、三瀑、四桥、五潭、六洞、七塔、八寨、九石、三十六峰,互相映衬,布局紧凑,有布移景换之趣。这里的景点一奇、二怪、三险、四秀。“奇”指奇峰林立,“怪”指洞石之怪。“险”指寨岭、峰之险。“秀”指河、瀑、桥集结红坪峡峡谷盆地两边,奇峰林立,嶙峋峻峭。阳春三月,山花烂漫,艳秋时节,层林尽染,一年四季,溪泉流淌。漫步坪中,可欣赏持于清溪两旁的如泼墨国画般的奇丽景观,且四时景色各异,故被画家誉为“红坪画廊”。在这底宽不过百米,河流横贯其中的红坪画廊将三瀑四桥五潭六洞七塔八寨及三十六峰浑然融为一体,令人倾倒,如其中的刀笔峰、宝剑峰、层楼峰,相传它们分别是炎帝神农氏的文房四宝,随身佩剑和居住的楼阁,而其中的独秀峰、莲花峰则相传为炎帝公主的化身。
    神农架珍惜的动物世界里,娃娃鱼分布广泛,它又叫大鲵,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河流,溪沟中都能看到它们的踪迹,纸厂河也不例外,娃娃鱼长的跟刚出生的婴儿差不多,叫声更酷似婴儿的啼哭,然而娃娃鱼不是鱼,它是一种两栖类动物,受到国家的重点保护,娃娃鱼肉质鲜嫩,营养丰富,还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它的胃,胆液和皮皆可入药,能滋阴健身,补气截症,为历代医学家所重视,大家有兴趣的话就到河中去走走,运气好的话还能捉到一条。
    游完红坪画廊,我们将前往木鱼镇,现在我就跟大家讲一下神农架的发展。透过历史的一幕幕,我们仿佛看到在这片神奇土地上一直持续的开发与保护,生存与发展,给予与索取,进步与落后的艰难选择。
    最早涉及神农架的是封建皇帝唐中宗李显,当时他被母后武则天贬为卢陵王,驻守房县,他听说神农架-----宝洞是神农当年的行宫,便专程前往祈求复国的大计,发现大九湖是一个绝好的屯兵之地,就另薛刚在此扎营练兵,后来他返回长安,果然登上了唐中宗的宝座,神农架第一次引起世人的注目,最早打算对开发神农架林木资源进行商业开发的是民国政府,后来由于政治腐败而终结。
    在湖北省档案馆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我们查找到这样一份档案文件。
    湖北省案馆档案馆彭丽莎副处长:这份档案是民国历史31全宗3目录,案卷号是1473。档案记载:神农架,西连四川巫溪,南接巴东,东接兴山,北接房县,周围约有五百余里,距神农架之四面一百余华里,方有人烟。动物有豺狼、虎、豹、狗熊、人熊等,并闻尚有野人。
    这份报告起草于1941年,起草人是民国政府的房县县长贾文治。当年这位32 岁的县长在写给湖北省政府的报告中,提出了开发神农架的具体步骤。1948年,民国湖北省政府和国民党军联合勤务总司令部签署了合办神农架林业公司的合约。合约规定:神农架林业公司资本定位国币240亿元,联勤总部投资120亿元。不久,国民党政府土崩瓦解,这份开发合约也就成为一纸空文。
    神农架林区的大规模森林砍伐始于1958年。在刀砍斧劈的喧嚣声中,一棵棵参天大树轰然倒下,一群群珍稀动物东逃西散,堪称“野人家园”的神农架,一度成为人类的木材商品基地。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所郑重研究员:当时两个指挥部,兴山指挥部在南边,房县指挥部在北边,两边南北夹攻来开发。神农架林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朱诗章:当时这样一个地方(的树木),一个团砍了三年。我们两个林业队砍了七年,你说砍了多少树。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所郑重研究员:因为神农架在湖北省境内,长江汉水的分水岭,如果你把神农架这块原始森林破坏了,它就影响到整个环境气候,水土流失,一系列的问题就来了。1980年,中美两国植物学家在神农架地区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植物考察,面对还在伐木的神农架,他们惊叹,神农架不愧为世界罕见的物种基因库和濒危动植物的庇护所!他们惊呼,照此砍下去,再过5年,神农架就要从地球上消失!将近20年的砍伐,神农架满目创伤,许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救救神农架”!也就在一片砍伐的喧嚣声中,曾经频频光顾民间的野人吓跑了。山民们常常议论:野人哪里去了?1966年神农架的大门打开以后,探险家,科学家,旅游者统统涌向这里,都对神农架的资源和风光赞不绝口.
    我们下面要去的就是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了,它由野人迷苑,小龙潭,金猴岭,风景垭,神农顶,板壁岩五部分组成,这里就是野人迷苑了,相传这里就多次发现野人的踪迹,

     大家进入神农架就可能已经发现了,这里和大家印象中的原始森林不一样吧,实际上古木参天,松枝蔽日只是人们的想像,原始森林必须同时具备五大特点;林间要有青苔地衣,要有原本绞杀的现象,要有自然倒扶的树木,要有附生的菌类,要有伴生的兰科植物和地被物,神农架林海是以针阔叶混交林为主要特征,针叶林主要有松,衫,柏三种,杉树分布最广,也最具代表性,大家在公路两边也可以看到许多红色树干的树木,它叫红桦树,树干木质坚硬,是做家具的上好材料,它的汁可以直接饮用,营养丰富,树皮可以直接用来写字,写下字的树皮可以保存两百年之久,当地青年常用它来写情书,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采几片留着回去备用.
    好了各位,我们现在已经进入神农架保护区的大门了,不知大家刚才有没有注意到门口的一块标牌“外国人未经允许,不得入内”,这里呢就要讲到神农架近年来的历史了,最早对神农架资源的科学价值发生兴趣的是两个外国传教士,一个是英国人亨利,一个是美国人威尔逊,他们分别于1888年和1900年组织过人到神农架采集过标本,虽未深入腹地,只觅得寥寥树种,但其价值却另科学界震惊,引来了大批大批的外国科学界人士的极大兴趣,纷纷踏来!损失惨重!由此而立!
    我们继续向前,现在我们更深刻领略到春夏秋冬同时辰的境界了吧,海拔1500---2200米之间是秦岭冷衫的乐园,2200米以上是巴衫冷衫的王国,在公路两边可以看到一株株的杉树,那些只剩下躯干,却依然挺立在那里,被称为站岗树。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成片的箭竹林,神农架盛产箭竹,全区储量在70万吨以上,它们成片分布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坡和沟谷旁,箭竹一般在一米五左右,直径在一厘米左右,型似箭竿,故称箭竹,它是六十年一个生命周期,开花就意味着死亡,等到来年又从新发芽,它结出的果子我们叫它竹米,可以食用,营养价值很高,过去给产妇送竹米,现在虽然送的都是高级营养品,但还一直沿用送竹米这个词,箭竹还是大熊猫最爱吃的食物,神农架曾是大熊猫的乐园,后来因故迁到四川,箭竹林中曾多次发现野人的足迹。

小龙潭
    小龙潭目前是一个小型的动物医疗站,当景区管理员在景区内发现有受伤的小动物后,就把它带到这里进行疗养,等它伤好了以后,再放生到大自然中,这里现在大家可以看到灵巧的金丝猴,鲜亮美丽的红腹锦鸡,稀奇罕见的蓝面金丝猴以及白化动物等。
金猴岭
    现在我们就来进行森林沐浴行——徒步金猴岭原始森林!那么我又要向大家请教两个问题:为什么叫金猴岭?大家心目中的原始森林是什么样子的呢?
  好,我把大家的意思归纳起来就是:金猴岭是因这里是国宝金丝猴的主要活动区域之一而得名。金猴岭因金丝猴而闻名,这里常年生活着好几个家族的金丝猴,另外,景区内还有著名的金猴飞瀑。现在大家就跟着我,沿着金猴溪溯流而上,到原始森林去探谜,大家可以在原始森林中走走,领略一下原始森林的独特氛围。时间是一个半小时。

                           
    金丝猴乃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这里是神农架金丝猴的主要生活区域之一,大约有500多只金丝猴生活在这里。在神农架奇异的动物世界里,金丝猴算是最值得骄傲的了,它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具有种群多,数量大,灵巧娇美等特点,因而备受关注,仅在神农顶,大小神农架,金猴岭一带就生活着十几个金丝猴家族,数量至少在两千只以上,它们以家族群居,少则几十只,多则上百只,家族之间经常发生战争,但是内部却亲密无间,猴王一般由德高望重的公猴担任,平时公猴养尊处优,但作战时就要冲锋作战,猴王往往不能自然死亡,不是因战死就是被英勇的公猴所代替。

    看,一条小溪唱着欢快的歌儿奔我们而来。一抬头,前面还有一条银练垂挂在山涧。这真是幽洞涌泉奔前川,飞瀑垂帘舞当空,一泓清泉自山腰喷涌而出。化作万点雨花,风卷如雪。立身瀑前,清冽的瀑水洗去您旅途的劳累,清风细雨荡尽世俗的铅华。飞瀑之下必有深潭。您也许在想:古木森森当衣架,野潭幽幽作浴盆,来洗个澡吧!但千万使不得,盛夏的流水就让人冰手,何况现在!大家有兴趣的话,不放在溪水里留意一下,曾经我的一位客人还亲手捉到一只很小的娃娃鱼呢!
  金猴岭原始森林游览区平均海拔2500米左右,最高处为“华中屋脊”的六大支柱山峰之一,海拔3019米,景区范围类主要树种是巴山冷杉。巴山冷杉是神农架亚高山寒温带生物气候区的代表树种,既是优良的用材,又是绝好的风景树。它耐阴性强,能在林冠下更新,在立地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多形成复层异龄林,这种林分的稳定性高,即使有少量其它树种如红桦、槭树、华山松等侵入,也不会发生树种演替。巴山冷山在本区亚高山地带形成了顶级群落和典型的原始森林。  
风景垭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所到达的地方就是风景垭。风景垭名跻“神农第一景”,不信,我们一起去看看,那时候你一定会有“登临方知绝,天下再无景”的感叹!原名巴东垭,在1970年以前是巴东与房县的界垭,又名“巴东垭”。1981年地名普查时发现其与小神农架相邻的巴东垭子重名,取其有“神农第一景”美誉之义,更名为“风景垭”。另一种说法是:当年王光美同志来神农架,在这上面呆了两小时。她说:“这里的风景这么美,为什么不叫风景垭呢?”后更名为“风景垭”。风景垭海拔2785米,北连麂子山,南临下谷坪,西北接大窝坑和珙桐林,东眺望农亭与神农顶。也是一脚踏三省的地方,风景垭下的板桥河谷深万丈,满底琅岈,风姿各异,四周岩壁如切似削。遍布冷杉如裘(qiu)似衾(qin),更加上气象瞬变,神韵竞奇,将这风景垭的风光齐聚一体。由于所处地层属神农架背斜的核心部位,又南连北东向的韭子菜垭子断层。燕山运动后,随着神农架地区的不断上升,南部断层的软弱部位不断发生深切作用,致使垭南坡下切成深达千米的峡谷,分布于垭南坡的神农架群下亚群碳酸盐岩,最容易受到风化溶蚀,经过千万年来的风刀霜剑,雕塑出了今天的石林丛生,如柱似笋奇观。石林周围,竹海苍萃,村鹃摇红,流云飞雾缠绕,故有“石林云雨”之称。石林周围,杉林竹海苍翠、高山杜鹃摇红、流云飞雾缠绕其间,石林若隐若现,绰约多姿。可见巴东县山岭纵横、河流蜿蜒,如在脚底,临悬崖峭壁深涧,使人惊心动魄,望而生畏,风景垭奇特风光被誉为“神农第一景”。因此人们说:不到风景垭,枉到神农架。该处的景观特色就是峰奇谷秀,站在垭口极目四眺,只见山峦起伏,气象万千,景色十分壮丽。深谷中石林竞立,参差缭绕,时隐时现,如人间幻境。风景垭西首屹立着一嘹望塔,塔基海拔高2900米,此塔为护林防火观察之用,登高视野东达老君山,西达大九湖,南达小神农架,北达金猴岭。
  关于这里的石林还有一个传说。传说唐朝武则天时代,大将薛刚辅佐被贬在房州的李世民的孙子庐陵王李显对抗武则天。薛刚在大九湖一带高树反唐大旗,招兵买马。薛刚命人了打造了成千上万的刀枪剑戟。这个幽深的山谷,十分陡峭,深邃莫测,终年云障雾锁,是一个理想的军械仓库。过了些年,武则天听人所劝,决定还政给李氏子孙,恢复唐室。于是下诏把庐陵王召回长安,当上了唐中宗,仗不用打了,兵器自然失去了作用。久而久之,人们遗忘了这个兵器库,谁知这些利器受日月之精华,天地之灵气,竟然破匣而出,化作了一座座山峰,因此风景垭又叫“藏峰谷”。
  站在垭口,南临一道幽谷,那里是神农架最低处石柱河,海拔398米。居住着下谷乡土家族的人们。我们在这儿的时间是二十分钟,请大家照相时注意安全,请朋友们别忘了时间,我们下面还有景点。
瞭望塔
    位于海拔2949.7米,塔高18.2米,刚筋混凝土结构。登上塔顶通过塔山设有的一架高倍望远镜可以将神农架美景尽收眼底。主峰神农顶海拔3105.4米,是湖北最高峰,也是秦岭以南华中第一高峰。横空出世,傲立华中。冬春两季,时而漫天飞雪,时而滂沱倾盆,时而啸啸狂风,时而云雾层层,唯夏秋之季晴朗,云开雾散之日,万千景观尽收眼底。了望塔建于大神农架南坡海拔2997。7米处,塔高14米,钢筋水泥结构,原为自然保护区护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观测的配套设施,现也为游客提供服务,了望神农风光。
  登上塔顶,神农群峰,千里林海尽收眼底。李铁映同志曾于此扛起摄象机摄个不停。李瑞环同志在这里对神农架秋色赞不绝口。了望塔周围,奇树异木,奇花异草,比比皆是,尤其令游客叹为观止的是两株特大匍地柏,上面那一株,主干高不过一米,辐射状展开的侧枝荫地25平方米,不仅造型别致,且终年葱茏。有关专家认为这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一株匍地柏。这种匍地柏生存的条件极为恶劣。它生长在2500米以上的山头,常与草甸竹林为伍,它具有风吹雨打冰冻雪封绝不低头的坚强性格。
  了望塔下,山势相对平稳,草木茂盛,花色眩目。每逢晴夜,成群的野兽到这里觅食。无论是凶猛的狗熊、野猪,还是温顺的羚羊、獐麂,都能和睦相处,从未发生过争斗,难道这也是一种“生态平衡”吗?
  隆冬季节,当您来到了望塔,放眼望去,松竹凝霜挂雪,戴玉披银,如朵朵白银,排排雪浪,十分壮观。这就是被人们称为雾凇的奇观。
  雾凇通称“树挂”,是雾气和水气遇冷凝结在枝叶上的冰晶。分为粒状和晶状两种。粒状雾凇结构紧密,形成一粒粒很小的冰块,而晶状雾凇结构比较松散,呈较大的片状。了望塔的雾凇就属于粒状。
  观赏雾凇,讲究的是“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夜看雾”,是在雾凇形成的前夜观看山上出现的雾景。大约在傍晚六点多钟,山垭上开始有缕缕雾气,继而越来越大,越来越浓,大团大团的白雾从垭口滚滚而起,不停的向四周漂流。有的雾如同一缕缕细纱,缠绕在石林、古杉上;有的雾好似一朵朵白云,漂浮在空中不动;更多的雾如同棉絮,不停地堆着很高很高的棉花山。每逢这时,了望塔周围便形成一条雾流,路上的行人像在白云中走来走去,了望塔也在雾中忽隐忽现,灯光变得扑朔迷离,仿佛梦境一般。早起看树挂。放眼望去,满山的树木一夜之间变成一片银白。棵棵箭竹宛若玉枝垂挂,松针恰似银菊怒放,山风吹拂,银丝闪烁,玉菊摇曳,太阳升起,碧空如洗,雾凇晶莹多姿。“待到近午赏落花”,是说树挂脱落时的情景。一般在上午十时以后,树挂开始一片一片脱落,接着是成串成串地向下滑落,微风吹起脱落的银片在空中飞舞,明丽的阳光辉映到上面,空中形成了五颜六色的雪帘。
神农顶
     被誉为“华中第一峰”。1956年进行地图绘测时,因周围人迹罕至,无法从民间查出该山名,习惯上称其为无名峰,直到1982年9月19日,经湖北省人民办公厅同意,定名为神农顶,1942年神农架探查团团长贾文治赋诗一首;苦竹成林杉蔽空,龙盘虎踞势豪雄,登临方知群山小,上乃华中第一峰,天晴之日,云开雾散之时,立身于峰顶,府视四野,万千景象方可尽收眼底。神农顶端,岩石裸露,石林耸天,不见树木,唯有苔藓、蕨类铺在地上,一片原始洪荒的景象。但在山腰,无论是陡峭的南坡,还是略缓的北坡,在那翠绿而又松软的草甸上,都鲜明的分出三个层次来:一层是箭竹林带。箭竹环山而生,成块连片,排列有序,随风起涛,有如护卫山寨的坚实城墙。一层是冷杉林带。棵棵冷杉,耸天傲立,顶风冒雪,苍翠欲滴。在神农顶周围,布满了箭竹和高山杜鹃,相传上古时代,财主率家奴将一队正在热恋中的青年男女加害于死,神农氏知道后就非常生气,撒下一把竹米,地上立刻长出一堵针插不入,水泼不进的围墙,将财主和恶奴困死在山间,化作了嶙峋的怪石,神农又将这对青年男女变成了伟岸的冷杉和美丽的杜鹃,一层是艳丽的杜鹃林带,一簇簇偎依在挺拔的冷杉怀抱里,花色夺目,娇态媚人,有情人终成眷属。
板壁岩
    各位嘉宾,我们的下一站----板壁岩马上就要到了,板壁岩,海拔2590米,因山势陡峭似板壁而得名。西距瞭望塔五公里,它之所以出名,是因为这里被称为“石林”和“野人的出没地”。那么现在我们就下车去板壁岩的石林和树丛中走走,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能看到野人呢。板壁岩上下箭竹林漫山遍野,密不透风,是天然的屏障,据说这一带经常有神农架野人出没,箭竹林中经常发现野人的踪迹,如毛发、粪便和竹窝之类,经研究,这种毛发的细胞结构要优于高等灵长目动物。野人的脚印长约25厘米,步幅约2.7米,可以想象野人的身材是多么的高大。农架因野人之迷一时轰动世界,那么神农架到底有没有野人呢,学术界一直争论激烈,虽然至今没有捉住一个活体,但据史料记载和鄂西北奇异动物考察队在上世纪70年代所做的统计,证明确实有野人存在,而且目击者一致认为野人是遍体红毛,身材高大,能直立行走,动作敏捷,力气过人,野人爱笑,一笑就笑到死,等苏醒了以后再将猎物吃掉,那么当地人遇到野人怎么办,实际上,老百姓遇到野人就将一个竹筒套在胳膊上,野人抓到竹筒就以为抓到猎物了,就不停的狂笑至死,老百姓就乘机逃跑了。

                    
  正前方那条小路便是进入景区的入口处,在这景点里面大约活动两小时,请大家作好准备,待车停稳后下车,我们一起沿着步游道去探寻自然之谜。不过,有谁想得到“野考”的第一手资料的话,请先向领队和我报告一声,如果被“野人”抓去了,我们就不来寻找了,说不定到了明年,就又多了一个“三口之家”哟!板壁岩景点是一个典型的高山植被原始生态分布区,有高山草甸、箭竹、高山杜鹃,原始森林和形态各异的石林。山坡上簇簇高山杜鹃散落在如绒的草甸上,微风起处,大片箭竹林如波涛翻滚,科考队员们两次在林里发现奇妙的窝。它是用20根左右的箭竹箭竹扭曲而成,其中一个是用18根食指般粗细的箭竹扭结而成,且每根间的距离约50厘米。两位外地记者闻讯而至,还专门钻进窝里试了试。据他们介绍:“人坐在窝中,似靠在有弹性的躺椅上一样舒适。仰视能观天,平视物清远(这个窝是有照片的)”。窝外有两堆大便,里面有依稀可辩的箭竹和小动物残骸。经验证,这绝非猎人所做,更非猿类、熊类所为,它的制造和使用者当然是那种介于人和高等灵长类之间的奇特动物了。
  现在我想向大家请教一个问题:在游这种自然风光的时候,最需要带着的是什么?最后,告诉客人是想象力。现在我们再回头看对面的山坡上,从下至上,形成一条宽约100米,长约1公里的杜鹃林带。每年的五月中旬至六月下旬开花,因此,1996年神农架首届国际杜鹃花节开幕式现场就在这里。
  杜鹃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在所有观赏花木中,称得上花叶兼美,地栽、盆栽皆宜,湖北有27种,神农架就有19种之多。
  各位嘉宾,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大片的野古草甸,要是夏天来到这里观光,您可躺在这软绵绵的五花草地上,仰望蓝天白云,聆听松涛鸟语,可是别有一番情趣哟!
  跟云南的著名“石林”相比板壁岩的石林别具特色。它没有云南石林的集中与壮观,但确十分的灵秀、别致。可能是岩质的原因,也可能是亿万年风霜雨雪侵蚀的结果,板壁岩的岩石都不是光滑的,都是那样刻满沧桑,嶙峋凸凹。把这里的每块岩石搬到别的地方,都是一座漂亮别致的放大了的盆景。时见怪石突兀而起,千姿百态,形象神姿皆不相同,尤其是北坡的一尊巨石,其形状如同母子相偎又如恋人细语,格外引人注目。

动物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立体小气候,使神农架成为我国南北植物种类的过渡区域和众多动物繁衍生息的交叉地带。神农架拥有各类植物3700多种(菌类730多种,地衣190多种,蕨类290多种,裸子植物30多种,被子植物2430多种,加上苔藓类可达4000种以上),其中有40种受到国家重点保护;有各类动物1050多种(兽类70多种,鸟类300多种,两栖类20多种,爬行类40多种,鱼类40多种,昆虫560多种),其中有70种受到国家重点保护。世界上几乎绝迹的驴头狼和神话故事中的千里驹--羚羊,凌空飞鼠,都自由地生活在神农架。几乎囊括了北自漠河,南至西双版纳,东自日本中部,西至喜马拉雅山的所有动植物物种。
    神农架是我国内陆保存完好的唯一一片绿洲和世界中纬度地区唯一的一块绿色宝地。它所拥有的在当今世界中纬度地区唯一保持完好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是最富特色的垄断性的世界级旅游资源,动植物区系成分丰富多彩,古老、特有而且珍稀。苍劲挺拔的冷杉、古朴郁香的岩柏、雍容华贵的梭罗、风度翩翩的珙桐、独占一方的铁坚杉,枝繁叶茂,遮天蔽日;神农架除了有野人外,还有很多白化动物,有白雕、白獐、白猴、白鹿、白松鼠、白蛇、白乌鸦、白龟、白蛇和白熊等。俗话说天下的乌鸦一般黑,但是在神农架却有白色的乌鸦,这是为什么呢,神农架一个叫做阴峪河的地方,很少有阳光透射,适宜白金丝猴、白熊、白麂等动物栖息。这么多动物返祖变白,仅仅用气候原因是解释不了的,因而也成了科学上的待解之谜。白熊在这里最有名了,毛色纯白,性情温驯,头部很大,两耳竖立,一条不满二寸的小尾巴总是夹着,貌似大熊猫,只是嘴部比较突出。它生长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原始森林和箭竹林中,它们爱吃栗子,橡子和玉米,以野果、竹笋、嫩叶为主要食物。喜欢群居,它们攀登能力特别强,能在几乎成九十度的山巢上行走如旅平地,它们有舔掌的习惯,在蹲坐时常将左前掌和右后掌放在嘴里舔,因此这两只脚掌营养价值最高,它们皮下脂肪很厚,既是难得的食用油,又可入药,喜欢与人嬉闹,甚至主动爬到人们的怀里闭目养神。白熊的视力极差,被我们称之为白眼瞎,它的嗅觉灵敏,只会凭嗅觉追踪目标,猎人只要多次改变方向就会使它们失去方向,白熊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不冬眠,神农白熊已被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白獐和白麂在古代就被人们视为国宝或神物。獐、麂同属哺乳纲偶蹄目鹿科的野生动物,古时统称为鹿。一般的獐、麂毛色呈黄褐色或黑褐色,而白獐和白麂通体毛色纯白,眼珠和皮呈粉红色。
    1986年,当地农民在深水潭中发现三只巨型水怪,皮肤呈灰白色,头部像大蟾蜍,两只圆眼比饭碗还大,嘴巴张开时有1米多长,两前肢有五趾。浮出水面时嘴里还喷出几丈高的水柱。
    与水怪传闻相似的还有关于棺材兽、独角兽的传闻。据说,棺材兽最早在神农架东南坡发现,是一种长方形怪兽,头大、颈短,全身麻灰色毛。独角兽头像马脑一样,体态像大型苏门羚羊,后退略长,前额正中生着一只黑色的弯角,似牛角,约40厘米长,从前额弯向后脑,呈半圆弧弓形。还有驴头狼,全身灰毛,头部跟毛驴一样,身子又似大灰狼,好像是一头大灰狼被截去狼头换上了驴头,身躯比狼大得多。
    神农架人靠山吃山,除采伐木材,种农作物外,打猎也是一种重要的生产活动,神农架动植物种类繁多,被称为天然的药材库,有中草药1300多种,包括麝香,熊胆,灵芝,金钗等名贵药材,另外还有头顶一颗珠文王一支笔,江边一晚水,七叶一支花等珍惜草药,其中有六十多种具有防癌抗癌的功效,神农架蝴蝶的种类也非常的惊人,有1400多种。 
    说到这里,我要给大家讲一讲当地的土家风俗习惯,在这多见树木少见人的神农架林区,青年男女的婚配主要靠媒人的婚配,定婚日男方要给女方送一份礼吊子,另外,还要给女方二老送上一匹布,称父母布,从订婚到结婚至少要隔两年,长的要隔五年,婚期一般在秋后或----期间举行,这里的习俗是半夜打鼓接新娘,婚礼上要斟上香浓的包谷酒或糯米黄酒热情款待,而且酒规有108种,如转杯,跳杯等。(哭嫁)
香溪源
    即香溪河的发源地,北距木鱼镇约5公里,著名诗人徐迟曾于此亲书“香溪源”三个大字。相传这里曾是炎帝神农氏当年采药时的洗药池。池水尽得百草之精华,尽融神农之精神,故渴饮香溪水不仅能使人貌美如昭君,更能使人崇高如屈原。香溪源头,奇峰竞秀,林海深处,云游雾绕。林间野花竞放,山中溪河纵横。这幽谷清溪,香花遍野的灵秀之地,是溪水终年飘香的真正原因。有人用四句话总结说:碧水源流长,神农百草房,佳人传美名,香溪水更香。
    我们马上就要到达木鱼镇了,木鱼地名的由来也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古时侯在长江的南岸有一个员外,员外请木匠给自己的女儿做嫁妆,木匠心灵手巧,时间一长,小姐就爱上了木匠,他们就决定失奔,木匠暗地里做了一条木鱼,一天晚上,木匠和小姐就悄悄出走了,来到长江边,木匠把木鱼放到水中,木鱼就活了,他们就骑上木鱼,过了江,又进了香溪,延河向上游,直把他们带到一个山沟里,他们就在这里生活了下来,于是这里就叫木鱼镇,木鱼镇目前是神农架接待条件最好的地方,接待条件比较完善,建筑风格别具特色,是海内外游客在神农架的重要集散地,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旅游者从南北两个方向进入木鱼游览观光。
黑暗传
    被称为汉民族的神话史诗的《黑暗传》似乎是悄悄出版的,可是在网上,关于它的消息却几近铺天盖地。胡崇峻---这位蛰居在神农架深山的搜集整理者,在网上的信息条目超过了许多作家。其实,《黑暗传》虽在湖北发现和出版,但接着就引起了港台地区和新加坡及全球华人学者的极大兴趣。在前几年未出版时,国外及台湾等地区的读者及学人均纷纷来信,向其打听整理进展情况。现在,总算大功告成了。汉民族也终于结束了被称为"没有自己的神话创世史诗"的历史。它的大体内容是这样的;
    天体之初只是一团气体,一片混沌,弥漫在黑暗之中。开始没有水,经过不知多少代的神人的努力,后来出现了一个叫“江沽”的神人,才将水造出来。那时,天萌芽了,长出了一颗露水珠。露水珠却又被一名叫“浪荡子”的神吞掉了。“浪荡子”一口吞掉露水珠后就死了。它的尸体分成五块,此后,才有了五形。地才有了实体,有了海洋,出现了昆仑山。昆仑山吐血水,诞生了盘古。盘古请来日月,开天辟地,最后盘古垂死化身,躯干化成大地的一切:五岳山脉、日月星辰、江河湖海、草木森林等。盘古死后,大地上的金石、草木、禽兽又化成各种各样的神,这时还没有真正出现人类。神们互相争夺,闹得天昏地暗,直到洪水滔天,淹没了罪恶。洪水中又出现了黄龙和黑龙的搏斗,来了个叫吴天圣母的神,帮助黄龙打败了黑龙。黄龙产蛋相谢。吴天圣母吞下龙蛋,孕生了三个神人:一个主天,一个主地,一个主冥府。洪水中来了五条龙,捧着一个大葫芦在东海飘流。圣母打开葫芦,见里面有一对兄妹伏羲和女娲,就劝他们结婚,这才生下了各个创世的神,直到这时,才产生了有血有肉的人类。
神农坛
    神农坛位于神农架的南部,距木鱼镇6公里,是神农架的南大门,闻名遐尔的香溪河由此缓缓南流,神农坛是神农架风景区的核心部分,整个景区地势自西向东倾斜,四周群峰争奇,青山环抱,纳群山之气,容百川之灵,自然风光优美秀丽。吸引了无数的港,澳,台胞和海外侨胞等炎黄子孙在此缅怀先祖,寻根问祖的场所,虽然只有0.7平方公里,但整个景区成次分明,自然风光十分优美!景区分为主体祭祀区绝壁神像,古老植物园,千年古杉,蝴蝶标本馆,编钟演奏厅五大部分。在这里还有一棵千年铁坚衫,它高36米,胸径2.38米,蔽阴面积120多平方米,需六人合抱,十里外都可以望到,它大约生于宋代,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全树材积88立方米,祭祀区内,踩在脚下的是代表天和地的圆形和方形图案,在代表地的方形图案中,五色石分别为五行学说中的金,木,水,火,土。近处,高10米的图腾柱分别立于祭坛的左右两边,柱上的大小牛首以示神农氏为牛首人身,子孙后代繁衍之意。图腾柱的前方有两幅大型浮雕,展现了神农氏一生的丰功伟绩。两幅浮雕之间设有九鼎八簋(古时人们用以煮盛的物品,现为中华民族的最高祭祀礼器)和钟鼓楼以供炎黄子孙在此祭拜先祖,寻求庇佑。景区将远古的神农文化与原始古老的珍稀树木融为一体,展现了人类认识植物、利用植物的历程。神农坛内神农塑像高达雄伟,庄严肃穆,双目微闭,似在洞察世间万物。它以大地为身躯,立于群山之中,头像高21米,象征中华民族在21世纪镇蒸蒸日上。宽35米,与其高度加起来恰好是56米,象征着56个民族的大团结,神农氏在传说中是牛首人身,实际上牛角是古代农耕部落的图腾,中间草坪和两边的犀阶具有皇家建筑风格:中间为天子所走,两边是大臣的通道,我国古代称单数为阳数,双数为阴数,九在阳数中是最大的,又与汉字天长地久,九五之尊的就九同音,所以犀阶全为9的倍数,每边的犀阶有234步,犀阶下面是祭坛,置有九鼎八簋和香炉,大钟大鼓等器物。祭坛外围的五色代表着五行,内方外圆代表天圆地方。祭坛两侧用八组壁画记录着远古神农氏降牛为耕、焦尾五弦、积麻衣葛、陶石木锯、原始农耕、日中为市、穿井灌溉的功劳。炎帝神农氏首创牛耕,采药救民,光照千秋,不仅因遍尝百草,搭架采药而使神农架得此名称,更为子孙后代繁荣昌盛、继续发展与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神农祭坛晚上还有篝火晚会,民族歌舞表演和野味烧烤,以神农架山民生活为背景,反映民风民俗,表现力强,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狩猎,娶亲,双花棍等舞蹈把山民们真实的生活表现的淋漓尽致。情歌对唱,更是反映了神农架青年男女亘古不变以歌为媒,鞋定情的爱情表达方式。晚会还有品尝野味烧烤食物,山妹子给来宾敬饮神农黄酒,教唱山歌等,整个晚会高潮迭起,趣味丛生,大家有兴趣的话不妨来参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