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规格怎么填:佛教心理学唯识三字经释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10:07:54
您的查询字词都已标明如下:唯识三字经  (点击查询词,可以跳到它在文中首次出现的位置)
如果您想保存该页面,可以添加到搜藏
(百度和网页http://ge.tnua.edu.tw/~huimin/writings/mp3/vj-3w.doc的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百度快照谨为网络故障时之索引,不代表被搜索网站的即时页面。)

目次
佛教心理学—昔世尊说经,多分是颂;弟子结集,欲明颂意,更作长行.至菩萨造论,如世亲有唯识三十颂及二十颂,或自造释论,或後人造,後人造者每不解颂主意,论即难定.又或依自识变,见与颂异,颂释意别,饮水分河.如明吹万老人作佛教三字经,意在启蒙,本既未善,後人作解,臭味尤别.余今以佛学之高妙在唯识,不可不有善巧方便,开示童蒙,因仿例作三字经一书.以经唯佛说,颂通菩萨,又经多是颂,匡谬正俗,当名三字颂.颂既即经,应自论释,以免他解纷歧,故颂後付论,顺经论式,亦不失俗,益夫俗教.孔子犹言:吾从众,无可无不可;或有教无类.至唯识之学,峻极无上,深言自利尚易,若浅言利他,欲有教无类,与无可无不可则难,是唯从众,名善方便矣.吾偶思墨子有经上下,复自作说;韩非内外储,亦别说经.彼皆俗士而乃有此,况吾学佛行菩萨道,不能不从众而随顺众生,故此藉三字经颂唯识,不可以已.吾又尝俯仰今古,慨然发愿曰:将使唯识之学行於此世,成为常识,则此三字经之颂,盖其权舆矣!
按金刚经云:「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法不能定说者,以对机不同故.对机亦有时处等种种差别,则此颂之释,亦可随读者讲者不同,而有无量方便.昔人说尧典二字至十万言,俗书随自犹尔.至佛法之方便利他,则繁不厌杂,各有其用.以是义故,今虽自释,仍俟海内外大善知识,见仁见智,随缘讲说,更成释论;或修改本颂,令臻完善,趾予望之矣.大圆释竟复记.
二,唯识三字经
太虚法师鉴定 唐大圆著
(一)心王(颂1~9)
1. 人之初 性无记 非善恶 名藏识
2. 一切种 皆摄藏 万法本 善恶详
3. 种发动 名现行 七转识 依止生
4. 眼见色 耳闻声 鼻嗅香 舌味萌
5. 身感触 意知法 此六识 根尘挟
6. 尘为境 根能助 十八界 种各殊
7. 第七识 亦意根 名末那 我执深
8. 第八识 阿赖耶 能所藏 我爱者
9. 此八识 各自在 号心王 能主宰
(二)心所(颂10~23)
10. 王相应 有心所 五十一 种更夥
11. 初遍行 有五支 触作意 受想思
12. 次别境 亦五类 欲胜解 念定慧
13. 善心所 共十一 信为首 继惭愧
14. 无贪等 三根聚 勤轻安 不放逸
15. 行蕴舍 非舍受 及不害 无瞋有
16. 根本惑 六可辨 贪瞋痴 慢疑见
17. 随顺恼 有二十 小中大 堪分别
18. 忿恨覆 恼嫉悭 诳谄害 与憍并
19. 此自类 各别起 小随十 麤猛尔
20. 无惭愧 自他辨 中随宽 遍不善
21. 始掉举 昏不信 怠放逸 失念侵
22. 及散乱 不正知 染心遍 八大随
23. 四不定 曰悔眠 共寻伺 善染兼
(三)识分(颂24~29)
24. 唯识言 摄心所 各四分 显量果
25. 能分别 名见分 如明镜 能鉴形
26. 所分别 相分起 似人影 生镜裏
27. 相见依 名自证 若镜体 光影映
28. 证自证 喻镜背 自证依 善分配
29. 三与四 又互证 故能去 无穷病
(四)识变(颂30~33)
30. 山河大 微尘细 皆识变 如幻戏
31. 人不知 执实我 与实法 道已左
32. 生烦恼 及所知 二障起 佛性迷
33. 真觉者 佛菩萨 说唯识 破我法
(五)四缘(颂34~37)
34. 识种子 遍法界 待众缘 现行快
35. 种生现 名因缘 见取相 所缘缘
36. 刹那续 念生灭 平等缘 无间隔
37. 此三馀 缘增上 顺或违 俱无障
(六)三量(颂38~41)
38. 离名种 现前取 是现量 无计度
39. 藉众相 观其义 由比度 量乃遂
40. 现比谬 量为非 此三量 能缘依
41. 复有量 曰圣言 佛亲证 更宜遵
(七)三境(颂42~49)
42. 识所缘 有三境 不仗质 名独影
43. 缘兔角 本来无 随意变 影自孤
44. 缘无为 或有质 彼不生 仍非实
45. 带质境 亦分二 皆仗质 真与似
46. 真带质 心缘心 中间相 两头森
47. 似带质 心缘色 相从见 一头得
48. 性境生 从实种 既实体 亦实用
49. 前五识 初刹那 缘性境 俱不差
(八)三自性(颂50~52)
50. 缘生法 依他起 如幻现 无自体
51. 执实有 成遍计 所执妄 性亦伪
52. 从依他 去计执 名圆成 自性实
(九)三无性(颂53~57)
53. 依三性 立三无 相无性 遍计虚
54. 由依他 生无性 胜义无 圆成应
55. 此诸佛 密意说 因执有 空对治
56. 或不了 复空执 救恶取 说唯识
57. 唯识学 广依他 非空有 极到家
(十)所依经论(颂58~67)
58. 最胜法 说在先 大方广 佛华严
59. 解深密 入楞伽 并密严 四来华
60. 如来现 毗达磨 二未译 其奈何
61. 彼论藏 有十支 归一本 瑜伽师
62. 首百法 略名数 释体义 五蕴麤
63. 显扬论 众义包 广大义 摄论高
64. 别名数 有杂集 辨中边 能离僻
65. 二十论 破邪山 建法幢 三十闲
66. 庄严论 严体义 散归观 瑜伽别
67. 经共六 论十一 宗所依 显真实
(十一)西竺创宗(颂68~71)
68. 昔无著 摄神通 请弥勒 兜率宫
69. 降中印 说五论 无著阐 世亲应
70. 小入大 论千部 难兄弟 耀千古
71. 护法师 释唯识 戒贤嗣 更尊特
(十二)震旦传承(颂72~81)
72. 第六传 至玄奘 输震旦 义无上
73. 大弟子 有窥基 百部疏 阐无遗
74. 继惠沼 及智周 了义灯 演秘求
75. 後如理 义演集 撰义蕴 有道邑
76. 皆唐疏 一贯承 相宗备 古未曾
77. 唐以後 禅为尚 谈直指 轻法相
78. 台四教 判通别 贤首五 大始列
79. 既非圆 又难习 惑彼言 共舍弃
80. 研无人 典籍堕 宋元来 成绝学
81. 逊清末 法运昌 得遗籍 自扶桑
(十三)结劝修学(颂82~85)
82. 海禁开 万国通 科哲学 西渐东
83. 勤分析 至极微 独斯学 当此机
84. 聪慧者 境研究 观行深 果成就
85. 行既广 果无边 此暂止 待馀宣
已依三字句 说颂八十五
愿阐唯识义 遍界施法雨
三,唯识三字经释论
唐大圆造并释
问:识是何物
答: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心.
问:既是心,云何又叫作识呢
答:但就他有认识物的作用言,又特名识.复次心的认识,就是分别.故佛经上解「识」字叫作明了分别,或简称曰了别.
问:唯识是何意义
答:言唯识者,谓世界上所有的事事物物都无实体,不过是心识所变现的假相,故识上加唯字者,表示除识以外无一物也.
问:讲唯识有何等利益
答:若世人都知一切事物是自心所变的假相,则但调伏自心,令一切外物都随自心转变,不必更向外面去贪求名利了.
问:这个道理中国儒书上亦有麼
答:唯识的理,儒书上亦稍有少分.如云自求多福,在我而已.又云: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又云: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这等说法,好像都见得有「外境随自心转变」的意思,就与唯识相近了.复次世人不解一切唯识的道理,所以人人妄想向外面贪求,及乎贪求不得,遂起争夺战斗,弄得天下大乱,痛苦不堪.皆可总括一句曰:这都是错用心了.我今谈唯识的好处,亦可简单一句曰:不过是善用心而已.
今世错用了心的,虽不分老少都是,尤其是青年辈,错得很远,不可不速谋救济.又彼青年辈的脑筋很简单,太难了解的书,多不肯读.所以我既用浅语将唯识的道理作了三字经,如今又来作这浅释,不由悲心大发的祷祝曰:万望我最可敬爱的青年们,从此且善用心咧!
(一)心王(颂1~9)
1. 人之初 性无记 非善恶 名藏识
孟子说人的性善,荀子说人的性恶,我以为都不是的.何以见得呢性是有一定的意思,若世人的性一定是善,则世间当无恶人了;一定是恶,世间亦当无善人了.但依唯识的理说,则「人」「初」生的时候,其「性」都是「无记」.何谓无记呢 谓其性不是善,又不是恶,是无「善恶」可记别的.这无记的心性,唯识家特为安名,叫作阿赖耶识,译云「藏识」.
2. 一切种 皆摄藏 万法本 善恶详
云何叫作藏识呢谓世间出世间「一切」事事物物的「种」子,都包「藏」在这识中,俗人叫作事物者,佛经上特安一总名,叫作「法」.因此又可说这藏事物的识,为万法的根「本」.然当注意的,藏识虽是无记,其中所藏万法的种子,仍有「善恶」之分.藏识无记,比如一玻璃瓶,其所藏五谷等众多种子,仍可「详」分好丑.
3. 种发动 名现行 七转识 依止生
识的「种」子,不过是一种功能,平常深藏不露,无相貌可看见的.要到他「发动」生果的时候,叫作种子起「现行」,意谓是这种子现出行为来,乃始有形相可见.譬如某人有贪财的种子,平日总看他不出,及遇到那裏有钱的时候,他就要起身去拿的.於是乎乃知此人的贪种子已发动起现行了.如图:
藏识为识的根本,故名本识.以外更有「七」个识,因其转变无常,特名「转识」.这等识的种子,都「止」住在藏识内,故其起现行时,亦即「依」藏识而发「生」.今作一喻:藏识如旅店,前七转识如旅客.当知旅客都各有父母所生,亦即前七识及诸法皆有自己的种子藏在本识内,有时能从藏识中起现行.如图:
4. 眼见色 耳闻声 鼻嗅香 舌味萌
云何叫作「七」个「转识」呢一者「眼」根对「色」尘时,挟生一种能「见」的作用,叫作眼识;二者「耳」根对「声」尘时,挟生能「闻」的耳识;三者「鼻」根对「香」尘时,挟生能「嗅」的鼻识;四者「舌」根对「味」尘时,挟生能尝的舌识;五者「身」根对「触」尘时,挟生能「感」的身识.
5. 身感触 意知法 此六识 根尘挟
六者「意」根对「法」尘时,挟生能「知」的意识.以色等六「尘」在外,对在内的眼等六「根」,於其中间「挟」生「六识」,故偈云:「根尘挟」也.
6. 尘为境 根能助 十八界 种各殊
色声香味触法等六,是微尘所成,名叫六「尘」.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各各所缘的「境」.至於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本不是直接能生六识的,不过有资「助」六识起现行的功能,则名曰:六根.这外六尘,内六根,合中间所发生的六识,统名曰:「十八界」.界就是种子异名,故知十八界各有不同的「种」子.
(内)根---------眼 耳 鼻 舌 身 意
↓ ↓ ↓ ↓ ↓ ↓
(中)识---------眼 耳 鼻 舌 身 意
↑ ↑ ↑ ↑ ↑ ↑
(外)尘---------色 声 香 味 触 法
7. 第七识 亦意根 名末那 我执深
眼耳鼻舌身等前五根,都是地水火风四大所造的清净色法,名叫五净色根,附著於肉眼等上,视之不见,略与生理学家所说的神经相似;其肉眼等看得见的五根,别名浮尘根,又叫作根依处.至第六意识,既无根依处,又无净色根,就以「第七」末那「识」叫作「意根」.以是当知「末那」一物有两个名字,就能了别的作用言,名第七识;就能生长的作用言,又名第六意根.末那此译云意,有思量义,谓常思量第八识,「执」他为「我」.又以各识的次第言,前五识在最外,第八识在最内,故偈特言我执深也.
8. 第八识 阿赖耶 能所藏 我爱者
「第八识」梵名「阿赖耶」,此译云藏识.藏有三义:一者此识能藏一切法的种子,叫作「能」藏;二者即就这所藏的种子言,又叫作「所」「藏」;三者第七末那识常贪此识,执著为我,故又名「我爱」执藏.如图:
9. 八为主 各自在 号心王 能主宰
此前所说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识,共有「八」种.各自「为主」,亦能「自在」现行,不要依赖别的识,故特「号」曰「心王」,即谓其「能」自「主宰」及割断的意思.
(二)心所(颂10~23)
10. 王相应 有心所 五十一 种更夥
又有但随从心「王」而起,不能自由自在者,就叫作心所有法,或单称「心所」.若心所与心王同时缘一个境界,就叫作「相应」.例如眼看花,起贪爱心的时候,这看是眼识心王的作用,其贪爱就是与眼识相应的心所.这与心王相应的心所,总计其数,共有六位「五十一」种.表如下:
一,遍行五
二,别境五
相应 三,善十一
心所 四,根本烦恼六
五,随烦恼二十
六,不定四
11. 初遍行 有五支 触作意 受想思
最「初」第一位的心所名「遍行」者,谓其遍一切处皆得相应也.这位心所,共「有五」个,其五个的相貌云何呢可用眼识为例说之:比如眼看花时,最初令眼识与花相触著的作用,就叫「触」心所;既触著了,必起作一意去看,就叫「作意」心所;既作意去看,心感受或苦或乐,是名「受」心所;既有感受,就能想像那花的相貌,叫作「想」心所;既取其相,将更思维这花好看,如何得归我就好,这等妄念造作,都叫作「思」心所.
12. 次别境 亦五类 欲胜解 念定慧
「次」第二位亦有「五」心所,因其不能遍行,但各个缘差别不同的境界而生起,就叫作「别境」心所,亦可举一例说明他:比如我们缘所乐求学的境,将欲读书,就叫作「欲」心所;缘决定境,使所读的书明白了解,叫作「胜解」心所;缘从前读过书的境,如今尚能记忆,这就叫作「念」心所;若缘所观书的境,得一心不乱时,叫作「定」心所;缘这定境能发生智慧,就叫作「慧」心所.
13. 善心所 共十一 信为首 继惭愧
次第三位名「善心所」,「共十一」种.起「首」一个,就叫作「信」,如吾人信佛法真理,实行能得佛果,则一切善法,都从之生,所以信就是善法的头一个.其次「继」信以後,则有「惭」心所及「愧」心所.这两个心所,都以羞耻过恶为相,不过惭就对自己言,如儒书上所谓行己有耻的意思;愧就对他人言,如所云耻不若人的意思.若再粗显说,则惭就是说对自己不住;愧就是说对他人不起.
14. 无贪等 三根聚 勤轻安 不放逸
其次第四个心所,叫作「无贪」,谓对於财及法,都不贪著;五无瞋,谓对於逆意的苦境不瞋恚;六无痴,谓於诸事理明了不昧.这三种又合名曰「三」善「根」.七「勤」,就是精进,谓勇於修善断恶者是;八「轻安」,谓身心轻快安适,堪任有为;九「不放逸」,谓即依前面的三善根及勤有防恶修善的功能者,则更为安一名叫作不放逸.
15. 行蕴舍 非舍受 及不害 无瞋有
十行舍,谓色受想「行」识五「蕴」中有两种「舍」:一为苦乐舍三受蕴中的「舍受」,则是无记性;一为行蕴中的行舍,能令其心始而平等,继而正直,终至无功用住,乃是善法.此可比如吾人行路,当先舍了已到的一步,方能进前一步,修行亦然,随行随舍,不可执滞.与金刚经所云:「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可相发明.十一「不害」,谓不损害有情,这就是依「无瞋」心所不断物命的一面假立的,故偈言由无瞋而有.
16. 根本惑 六可辨 贪瞋痴 慢疑见
次第四位叫作烦恼心所,谓这心所能使人烦燥扰恼的,又叫「惑」;以是烦恼的「根本」,复称根本烦恼.共有「六」种「可辨」:一者贪著财法不舍,就叫作「贪」心所;二者遇苦境起瞋恚心,叫作「瞋」心所;三者於事理不能明解,叫作「痴」心所;四者自恃才学,藐视他人,叫作「慢」心所;五者於诸事理犹豫不决,叫作「疑」心所;六者於诸谛理,颠倒推度,能障善见,叫作恶「见」心所.此又分为五种:一萨遮耶见,译言伪身见,谓於自身执为有我,或执是我所有的;二边执见,谓於所执之我,复执为是常住不灭的,名常边,或执为死後断灭的,名断边;三邪见,即是不信因果及不信修行及成佛的;四见取,即自己固执一见以为最胜,能得解脱的;五戒禁取,如印度外道,有妄执不食牛肉狗肉等戒,以为可得成道的.
17. 随顺恼 有二十 小中大 堪分别
次第五位叫作「随烦恼」,谓是根本烦恼之枝叶,随从根本烦恼而起者,喻如树木之根本与枝叶然.
这随烦恼共「有二十」种,若详言之,又可分别为「小」随烦恼,「中」随烦恼,「大」随烦恼三种.
18. 忿恨覆 恼嫉悭 诳谄害 与憍并
一曰「忿」,即对现前不饶益境起愤发暴恶相;二「恨」,已经愤发,怀恶不舍;三「覆」,隐藏自己的过错;四「恼」,忿恨为先,速触暴热;五「嫉」,妒忌他人荣利;六「悭」,耽著财法不舍;七「诳」,为求利誉,假现有德;八「谄」,假设异相以罔冒他;九「害」,损恼有情;十「憍」,於自盛事,深生染著.
19. 此自类 各别起 小随十 麤猛尔
这「十」个随烦恼所以叫作「小随」者,以其性最「麤猛」,不与他类同起,只能自类「各」个「别起」的.
20. 无惭愧 自他辨 中随宽 遍不善
十一「无惭」,谓有过罪,不怕对「自」己不起;十二无「愧」,谓有罪过,不怕对「他」人不住.这两个心所,都是不顾羞耻的意思,但对自己叫作无惭,对他人就叫作无愧.又因此二心所,能「遍」於「不善」心所中,都得相应同起,较前小随烦恼的范围「宽」,故特叫作「中随」烦恼.
21. 始掉举 昏不信 怠放逸 失念侵
十三「掉举」,谓令心缘境浮燥不寂静;十四「惛」沈,谓令心於境惛昧沈下;十五「不信」,即善中信之反;十六懈「怠」,即善中勤之反;十七「放逸」,即善中不放逸之反;十八「失念」,即别境中念之反.
22. 及散乱 不正知 染心遍 八大随
十九「散乱」,令心流荡,能障正定;二十「不正知」,谬解所观境,能障正知.从掉举起至不正知,这「八」个心所,能於恶及无记的「染心」中,皆得相应同起,则其范围较中随更大,就叫作「大随」烦恼.兹将随烦恼共图於下:
23. 四不定 曰悔眠 共寻伺 善染兼
次第六位叫作不定心所,谓「不定」是「善」,不定是「染」.共有「四」种:一曰「悔」,又名恶作,谓恶先所作,後再追悔,如追悔前未读书是善,追悔前未邪淫是恶等;二曰「眠」,谓睡眠,其心昧略,身不自在;三曰「寻」,谓如失物,急遽寻求,是寻心所;四曰「伺」,谓寻求未得,更细伺察,即伺心所.
(三)识分(颂24~29)
24. 唯识言 摄心所 各四分 显量果
说「唯识」这一句话,连「心所」一起包括在内,然如何不说唯心所呢 以心所常与心王相应,故仅说唯识心王已足,不必再说心所了.又这识与心所,若详细言之,都可分为「四」部「分」,凡识缘境,如以尺量物,若详察这四分,可以「显」出他所「量」得的「果」来.
25. 能分别 名见分 如明镜 能鉴形
识之「能分别」,如尺之能量,就叫作「见分」.又似「明」亮的「镜」子,「能鉴」照我们的「形」像一样.
26. 所分别 相分起 似人影 生镜裏
其「所分别」的物,如尺所量之布,就叫作「相分」.又似我们的影像「生」於「镜」中一样.
27. 相见依 名自证 若镜体 光影映
至「见」,「相」二分所「依」而起的第三分,以其自己能证知有能缘的见分,就叫作「自证」分.可比那明「镜」的玻璃「体」,是「光」及「影」所依照「映」而起者.
28. 证自证 喻镜背 自证依 善分配
「证自证」分为「自证」分所「依」而起者,比如「镜」子的「背」面,亦是镜面所依而发光者.如此每一识或一心所皆有四分,当「善」为「分配」.
29. 三与四 又互证 故能去 无穷病
统观上说:第二见分,能缘第一相分;第三自证分,能缘第二见分;但第三自证分,见分不能证他,以见分有时是非量故,乃依道理建立第四证自证分,使他缘第三自证分而证之.然自证分既不是非量,又可令其证第四证自证分.如此「三与四」的两分,可「互」相「证」,「故」不要再建立第五分以下,可以免「去」「无穷」的过「病」.
相分
所缘
识分 见分
相缘 自证分
能缘及所缘
证自证分
(四)识变(颂30~33)
30. 山河大 微尘细 皆识变 如幻戏
依上种种道理看来,不论「山河」的广「大」,及「微尘」的「细」小,都是「识」所「变」现出来的假影,比「如幻戏」一般.
31. 人不知 执实我 与实法 道已左
但世「人不知」是识所变现的假影,遂妄「执」自身有「实」在能主宰的「我」,及世间家国政治等,是「实」在能轨持的「法」.如此颠倒著想,则与唯识的正当「道」理相「左」矣.
32. 生烦恼 及所知 二障起 佛性迷
因执有实我,则种种为我起贪瞋等烦恼,就「生」了一种障碍,名叫「烦恼」障;又因执有实法,则以自己所知家国政治等浅俗事为真实,不再去求知,复成了一种障碍,叫作「所知」障.有这「两」种「障」碍生「起」之後,就遮蔽了清净本然的「佛性」不能发光,故名曰佛性迷.
33. 真觉者 佛菩萨 说唯识 破我法
但众生虽迷了佛性,别有破迷开悟的「真」实大「觉者」,就是所谓「佛」,及次於佛的「菩萨」.或说经,或造论,特为众生「说」一切「唯识」之理,「破」他「我」执及其「法」执.
(五)四缘(颂34~37)
34. 识种子 遍法界 待众缘 现行快
如何知识能变现一切万法呢 当知「识」有「种子」,如世间谷麦等种子一般,但这种子虽无形相,而「遍」诸「法界」都是有的,尽藏在阿赖耶识中.不过种子藏在识中,不能无故或一时尽起现行,必须「待」有「众缘」凑合,使种子成熟了,则次第「现行」,亦最「快」速.
35. 种生现 名因缘 见取相 所缘缘
缘虽众多,约言之只有四种:一者如「种」子「生现」行时,这种子为现行的因,就叫此种子缘为「因缘」;二者如识的「见」分缘「取相」分时,这相分为能缘见分的所缘,如此就叫此相分为「所缘缘」.
36. 刹那续 念生灭 平等缘 无间隔
刹那者是佛典上说极短时间的名,这时间短至何等样子呢 俱舍论说壮士一弹指顷有六十五刹那,仁王经说一念中有九十刹那,可见这时间是短得无比了.佛说一切有为之法,都是「刹那」相「续」,念「念生灭」的,其生灭状态如图:
生 灭 生 灭 生 灭
此谓在一刹那时间中,前念方生,随即灭了,引导後念来生,又复灭去.如此即生即灭,即灭即生.生灭相续之时间「平等」,又「无」他物「间隔」,故此第三名等无间缘.
37. 此三馀 缘增上 顺或违 俱无障
除前「三」种缘以外,凡有此法能起增上作用於彼法者,就说此法为彼法的「增上」「缘」.如水土肥料,能使谷麦等种子发芽,即说此水土等为谷麦种的增上缘.又此缘之能增上某法,就是不障碍某法的生长,依此不障的意义又可分此缘为逆顺二种:「顺」增上缘,如上说水土等之对谷麦种子;逆增上缘,则如霜虽止绿叶之长,而不「障」碍其红叶之生.
(六)三量(颂38~41)
38. 离名种 现前取 是现量 无计度
前说识之见分,能缘相分,如用尺去量物者然.以此就识的能缘作用说,可有三种不同的量法.一者如眼看花,最初看见时,毫不分别此花何「名」,是何「种」类,但「现前」直「取」其相,「是」名「现量」.何以知现量不分别名言与种类呢谓凡识量物,约有三种分别,如眼识等现前量度时,只有自性分别,而「无」随念「计度」二种分别,故不能分别名言与种类也.
39. 藉众相 观其义 由比度 量乃遂
二者如远见烟,比知彼处有火;仰见月晕,比如将来有风;俯看础润,比知不久有雨.如此等等,是借观「众相」,考察「其义」,而以彼此「比」较而量「度」之者,则名比「量」.
40. 现比谬 量为非 此三量 能缘依
三者凡「现」量或「比」量有错「谬」不正确时,都叫他作「非」「量」.如「此三量」是「依」识的「能缘」而有者也.
41. 复有量 曰圣言 佛亲证 更宜遵
三量之外,「复有」佛亲自用现,比二「量」所证得的经律论等言教,则叫作「圣言」量.以「佛」的「亲证」境界,我等凡夫不能用比量得,亦不能用现量证,只有谨「遵」佛的圣言,最为稳当.
(七)三境(颂42~49)
42. 识所缘 有三境 不仗质 名独影
随「识」能缘见分的量不同,则由见分所变起之「所缘」相分,亦「有三」种不同之「境」.一者「不仗」托物的本「质」,但单独从见分变起影像而缘者,就叫作「独影」境.
43. 缘兔角 本来无 随意变 影自孤
譬如有人「缘」想一有「角」的「兔」,则彼兔角「本来无」有,不过是某人「随」彼「意」识,「变」起「孤」独的假「影」像而已.
44. 缘无为 或有质 彼不生 仍非实
独影境可分为二种:前例缘兔角者叫作无质独影;此例「缘」真如等「无为」法时,亦须托真如的言说为本质,则叫作「有质」独影.但真如等无为法,是「不生」不灭的,故虽云有质,亦「非实」有.
45. 带质境 亦分二 皆仗质 真与似
二者叫作「带质境」,「亦分二」种:谓凡见分缘境时,「皆」挟带本「质」而起者,一个叫作「真」带质,又一个叫作「似」带质.
46. 真带质 心缘心 中间相 两头森
云何叫作「真带质」呢 谓如以第七识「心」法「缘」第八识「心」法为本质,妄执为我时,则这两识「中间」所变起的「相」分我相,就是从第七能缘一头及第八所缘一「头」和合而「森」出的.
47. 似带质 心缘色 相从见 一头得
云何叫作「似带质」境呢 谓如以意识的「心」法托现前花草等「色」法为本质而「缘」时,则这中间的花草等「相」分,只是从意识「见」分的「一头」而「得」变起.
48. 性境生 从实种 既实体 亦实用
三者叫作「性境」.云何「生」起呢 性即是实,谓如眼识缘现前花木时,这花木是由「实」在「种」子而起现行者.「既」彼自有花木的「实体」,而吾人「亦」可得花木的「实用」.
性境 五识初缘五尘
真———末那缘藏识
三境 带质 似———意识缘花草
有质—意识缘真如
独影 无质—意识缘兔角
49. 前五识 初刹那 缘性境 俱不差
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识」,最「初」一「刹那」所「缘」的境,既不由计度分别而得,故俱是「性境」,无有「差」错.但第二刹那,由意识代起随念计度等分别而缘者,就不是性境了.
(八)三自性(颂50~52)
50. 缘生法 依他起 如幻现 无自体
诸法都有三种自性:一者叫作「依他起」自性,谓一切有为「缘生」之「法」,都是依他众缘和合而起,譬「如幻」戏显「现」,「无」有「自」己的「体」性.
51. 执实有 成遍计 所执妄 性亦伪
二者若不知依他缘生之法是幻,而周遍计度,「执」为「实有」自体者,是名「遍计」所执自性.如人看戏,执为实事,则彼「所执」既「妄」,而自「性」「亦」成虚「伪」也.
52. 从依他 去计执 名圆成 自性实
三者即「从依他」起自性上除「去」遍「计」所「执」自性者,「名」为「圆成」实自性.如人看戏,知戏是假,则此「自性」乃圆满成就而真「实」也.
执实—遍计
三自性—依他起 —
离执—圆成
(九)三无性(颂53~57)
53. 依三性 立三无 相无性 遍计虚
「依」前说「三」种自「性」,复可「立」为「三」种「无」自性.云何建立呢 谓一者依「遍计」所执分别假相是无,则立为「相无」自性「性」.
54. 由依他 生无性 胜义无 圆成应
二者「依他」缘生之法,自性是无,则立为「生无」自性「性」.
三者依「圆成」实是无遍计所执之义,复立为「胜义无」自性性.
遍计执—相无性
三自性- 依他起—生无性 -三无性
圆成实—胜义无性
55. 此诸佛 密意说 因执有 空对治
但这三种无自性性,是「诸佛」「密意」不了义「说」,不可执为诸法全空无性,所以者何 盖诸佛「因」世人妄「执」诸法为「有」,成了重病,乃为说诸法「空」无的药,以「对治」之.
56. 或不了 复空执 救恶取 说唯识
世人「或不了」解佛的密意,因佛说三无性等,「复」「执」一切诸法皆「空」,如此叫作「恶取」空.经云:『宁起我见如须弥山,不宜起空见如芥子许.』起空见取,最为恶劣,故佛特「说唯识」之法以「救」之.
57. 唯识学 广依他 非空有 极到家
「唯识」之「学」,何以能救恶取空呢 谓彼学於三性「广」谈「依他」起自性,说一切法「非空」非「有」,不落边见,乃「极」为「到家」之说也.
(十)所依经论(颂58~67)
58. 最胜法 说在先 大方广 佛华严
此唯识「最胜」之「法」,佛成道後最「先」「说」者,即「大方广」「佛华严」经.
59. 解深密 入楞伽 并密严 四来华
次有「解深密」经,大乘「入楞伽」经,大乘「密严」经,合上为「四」经,皆已翻译过中「华」来了.
60. 如来现 毗达磨 二未译 其奈何
次有「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及大乘阿「毗达磨」经,合上四种,共为六种.无如缺此「二」经「未译」,「其奈」之「何」!
61. 彼论藏 有十支 归一本 瑜伽师
「彼」所依而立宗之「论藏」,「有十支」论及「一本」论,即「瑜伽师」地论也.
62. 首百法 略名数 释体义 五蕴麤
十支论者,是根据本论造的,如本论的支条.一是世亲所造的「百法」明门论,名「略」陈「名数」支;二是世亲所造的大乘「五蕴」论,名「麤」「释体义」支.
63. 显扬论 众义苞 广大义 摄论高
三是无著造的「显扬」圣教「论」,名总「苞」「众义」支;四是无著造的「摄」大乘「论」,名「广」苞「大义」支.
64. 别名数 有杂集 辨中边 能离僻
五是无著所造的阿毗达磨「杂集」论,名分「别名数」支;六是弥勒所说的「辨中边」论,名「离僻」处中支.
65. 二十论 破邪山 建法幢 三十闲
七是世亲所造的「二十」唯识「论」,名摧「破邪山」支;八是世亲所造的「三十」唯识颂,後有护法等十大论师作释论,名高「建法幢」支.
66. 庄严论 严体义 散归观 瑜伽别
九是弥勒所说的大乘「庄严」经「论」,名庄「严体义」支;十是弥勒所造的分「别」「瑜伽」论,名摄「散归观」支.但此一论未译来华.
67. 经共六 论十一 宗所依 显真实
如上所说「六」「经」及「十一」「论」,是本「宗」所「依」据以「显真实」了义者.
(十一)西竺创宗(颂68~71)
68. 昔无著 摄神通 请弥勒 兜率宫
此宗从何建立呢 谓「昔」者佛灭後九百年时,有「无著」菩萨者,慨大乘正法之衰微,乃「摄神通」上升「兜率」天「宫」,求「请弥勒」菩萨.
69. 降中印 说五论 无著阐 世亲应
弥勒乃位居十地的一生补处菩萨,应无著之请,「降」於「中印」度阿输遮国,於瑜遮那讲堂「说五」部大「论」.所谓一瑜伽师地论,二辨中边论,三庄严经论,四分别瑜伽论,五金刚般若论是也.弥勒说论之後,「无著」即依瑜伽师地造显扬圣教论及杂集论等以「阐」扬之,次有无著之弟「世亲」,复造庄严摄论的释论,及百法五蕴二十论三十颂等以「应」之.
70. 小入大 论千部 难兄弟 耀千古
世亲初从「小」乘一切有部出家,已造小乘论五百部;後因乃兄无著感化而「入大」乘,复造大乘论五百部,时号「千部」「论」师.诚如俗语所云「难兄」难「弟」,足以震「耀千古」矣.
71. 护法师 释唯识 戒贤嗣 更尊特
「唯识」宗义之能完全建立者,就是世亲所造的唯识三十颂.只因世亲造颂,未及作论,即入灭度.故同时及後世造「释」论者共有十家,而以「护法」论「师」所造的最为精审.「嗣」护法的弟子有「戒贤」论师,居印度那烂陀寺,昌扬此宗,渐「更尊特」.
(十二)震旦传承(颂72~81)
72. 第六传 至玄奘 输震旦 义无上
此宗在印度建立,从弥勒数到戒贤,已有五代.及唐代「玄奘」法师至印度,依戒贤为师,承受此学,则为「第六传」.再转「输」入「震旦」,即中国也,糅十大论师的要义合为一部而译之,名为成唯识论.谓成就唯识之「义」,更「无」有加乎其「上」者.
73. 大弟子 有窥基 百部疏 阐无遗
玄装法师之上首「大弟子」,「有」名「窥基」者,智慧宏广,造唯识述记等,著述最多,时称「百部」论师.「阐」发唯识之义,可云「无」有「遗」漏了.
74. 继惠沼 及智周 了义灯 演秘求
次後有淄州「惠沼」,造唯识「了义灯」十四卷;濮扬「智周」,造唯识「演秘」十四卷.皆继窥基盛宏此宗,後世可依以「求」之.
75. 後如理 义演集 撰义蕴 有道邑
「後」有「如理」「集」「义演」二十六卷;「道邑」「撰义蕴」五卷.
76. 皆唐疏 一贯承 相宗备 古未曾
此上诸家,「皆」是「唐」人注「疏」,各有「一贯」的师「承」.「相宗」於此,灿然大「备」,「古未曾」有也.又唯识宗在建立诸法的名相,故亦名法相宗,或单称相宗.
77. 唐以後 禅为尚 谈直指 轻法相
唐时佛教,各宗并兴;自「唐以後」,世渐专「尚」「禅」宗,夸言「直指」心性,即心成佛.世人遂谓学佛当离文字,乃「轻」视「法相」,不肯求学.
78. 台四教 判通别 贤首五 大始列
又因天「台」宗判一代时「教」为藏「通别」圆之「四」级,说唯识宗只算是第二通教,兼第三别教;「贤首」宗又判教为小始终顿圆之「五」级,说唯识当列入第二级之「大」乘「始」教.
79. 既非圆 又难习 惑彼言 共舍弃
台贤等宗,「既」说此宗不是「圆」教;「又」苦教义高深,「难」以学「习」.故凡为「彼」等「言」说所「惑」者,「共舍弃」而不肯学.
80. 研无人 典籍堕 宋元来 成绝学
有前数因,致令「研」究者「无人」,则关於此宗「典籍」,亦多失「堕」.故自「元」明以「来」,而唯识「成」为「绝学」了.
81. 逊清末 法运昌 得遗籍 自扶桑
清帝逊位於民国,故称「逊清」.清之「末」年,有石埭杨仁山居士者,因偶读大乘起信论发心,乃於金陵倡刻佛经,「法运」渐「昌」,并从日本南条文雄氏取回唯识述记等「遗籍」多种.「扶桑」即日本别名也.
(十三)结劝修学(颂82~85)
82. 海禁开 万国通 科哲学 西渐东
中国自「海禁」大「开」以来,已与世界各「国」交「通」,而西洋所谓「科」学及「哲学」等,亦「渐」渐自「西」方传入「东」方.
83. 勤分析 至极微 独斯学 当此机
科学哲学之长处,在「勤」研道理,「分析」「至」於「极微」细.今此唯识之「学」.亦「独」善分析,则正「当」「此」时之「机」矣.
84. 聪慧者 境研究 观行深 果成就
凡学唯识之次第,有境行果三.前所宣说,多属於唯识境.即劝世间「聪」明智「慧」之人,当先「研究」此唯识「境」;境若明了,乃可依之起行;「观行」若「深」,亦可「成就」佛「果」.
85. 行既广 果无边 此暂止 待馀宣
唯识「行」法,如四寻思五重唯识观,乃至六度万行等,繁「广」难穷.行既如是,则所证之「果」,亦如大海,广「无边」际,皆非初学者所能企及.「此」本既为初心说法,故「暂止」不谈,「待」其「馀」著述,再为「宣」说.
四,唯识三字经讲录
唐大圆 居士 讲於汉口佛教会
学人周文澜笔记
唯识之学,不仅为学佛之要素,即世间一切法,亦均能包括殆尽.吾辈行菩萨道,研究佛理,故必须学此.惟其理甚深,欲求一般人明了,颇不容易.幸佛法有不可思议之妙,但能发殷勤恳切之心,仗佛力之加被,亦可得随顺了解.
唯识之在今世,最适时机.盖现今学者,趋重科学,对於任何道理,喜欢分析.此唯识之学,即善分析法相者.故吾辈学佛,苟欲接引学者,皆应研求.又唯识之学,是当来下生弥勒菩萨所倡导.今释迦如来已入涅盘,吾辈佛子,要想见佛闻法,亦当依止弥勒.则研学唯识,即为他日赴龙华大会之基础,以是吾人复不可不研究唯识.
(一)释作书之缘
本书名为唯识三字经者,盖因太虚法师,每谈唯识之学,一般甚难了解,必须用善巧方便,著一种甚浅的书,以普及之.时予闻而感动,遂有此三字经之作.三字经之名,儒家早有.在佛经中有所谓偈与颂者,亦或三字,五字,七字成句,四句一偈.故此三字经,非仅仿儒书例,亦是佛经常例.因知此不独教小孩,凡学佛者,皆可依之研究.
(二)解唯识字义
识即了别,详言谓明了分别也.例如此案上之花,吾眼能见之明了,是谓眼识;次如鼻能嗅此香,是谓鼻识.以此推之,缘六尘所生六识,可如下表:
能分别 所分别
眼——色
耳——声
识 - 鼻——香
舌——味
身——触
意——法
(六识) (六尘)
以上即谓眼等六根,对色等六尘,所起明了分别之作用者,皆名为「识」.凡世间所有事物,悉不外此「能分别」与「所分别」.是故此识能包括世间所有万事万物,皆唯是识所变,故名曰「唯识」.识之内容如何耶 即吾人所谓心,不过就体言曰心,就用言则曰识.略如下表:
体—一切唯心造
识-
用—万法唯识变
又可更作一喻—心如水,识如水波:
设今有水二盆,同一清澄.若搅其一,使之波动,则名彼曰「识」;其无波者名「心」.心与识亦犹是耳.
(三)言唯识之学
即谓大地山河,事事物物,皆是假相,尽属唯识所变.今略言之,使大众得以依解起行焉.夫人果能明夫一切世间法,皆唯是识所变,无有实事实物,即可泯争端息战斗矣.唯世人皆不知此,是真所谓迷信.且彼等所指迷信者,则适得其反.所以者何盖彼等或谓学佛为迷信,孰知佛经中无一非指人觉路.今讲此唯识,则更可证明矣.
(四)随释藏识
普通之三字经,谓人之初性本善,其言误矣!如果个个皆是善性,则世间宜无恶人,何须教化耶! 今此书首句说,人之初,性是无记.所云无记者,非善非恶之谓.大凡诸法之性,可分三种:

三性- 恶
无记
性分此三,即谓世间人,有善有恶与非善非恶之「无记性」者也.唯起初之性,即非善非恶之性,亦即名「藏识」.藏识云者,即俗人所呼之良心.以此心能藏世间一切万事万物之种子,就其分别作用言,则名藏识也.如图:
藏识本无形相,今假定此一大圈形,略似中国所云太极图以表之.然其中能藏一切种子,即如予今日在此处讲说,大众闻之,有一二日不能忘者,乃至数年亦不忘者,斯即各人之藏识,能藏吾说者是也.比如仓库然.但仓库藏种有限量,此识藏种虽至多至久,亦能藏之.吾国古书中,有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之二语.然则究竟怒云何藏 怨云何宿 今明此藏种之义,始能得其解释矣.
有事经数年而尚能忆及或发现者,此即是「种子」之「现行」.今之心理学家或谓此记忆是藏於脑筋之印象,然脑是物质,印於脑中岂能经如此之久乎!故脑不过是识所经过之行台.而所谓种子者,仍当以藏於识中者为是.如小儿看戏归,则仿而演之,斯亦彼看戏所藏之种子再发芽之现象,如是推之,万法何莫不然.
「种子」发动名曰「现行」,云何名现行乎盖种子隐藏识中,是静止不行;直至发现於外,成为种种行法,故名现行.又世间仓箱,藏种多则难容;惟此藏识,凡前六识所摄入,悉能藏之.然而藏识中之种子,苟不经现行,人亦不得而知之.即如今日讲堂内诸君,其谁有唯识之种子,均不能知.如一接谈,有唯识种子者则大不同,此即种子必须待现行而显之明证.
(五)前六识及第七第八识
识共有八,藏识之外,尚有七种转识.因彼七识,均是依著藏识而转变,故颂曰「依止生」者,即依藏识而能生诸识是也.云何七种识耶即谓眼识能见一切色,耳识能闻一切声,鼻识能嗅一切香,舌识能尝一切味,身识能感一切触,意识能缘一切法.此六种识何由而成即因六根对六尘,相挟而成六识也.如下表:
内 中 外
一眼根→眼识←色尘
二耳根→耳识←声尘
三鼻根→鼻识←香尘
四舌根→舌识←味尘
五身根→身识←触尘
六意根→意识←法尘
七 末那(意识)
此六尘为境界,而六根则为识起现行之助缘,合六根,六尘,六识,共名为十八界.界即种子之义.此各种子之不同,亦均藏於第八识中.又以前五识,尚有五根可见.至意之根为何即第七识末那是也.彼第七识,虽不能见,吾人亦可用一种比量说明之.盖七识之作用,专起我见者,如守仓库者,坚执屋为我所有,而不知仓库中有何物.第七识亦犹是,妄执第八识为我,而不知是阿赖耶识,实不是我.
然则究竟有我乎 如昨讲心经,除五蕴以外,直无实我可得.如是则主宰者造业者为谁乎即藏识是也.此识能容纳外法之入,复能输出种子而成外法.加以末那之误解,执著不舍,即佛称世人为生盲者,正谓其无明妄执之意.然此等无始以来之黑幕,非佛孰能揭破之!彼禅宗之明心见性,亦求见此本来之藏识而已.故生死关头,唯此我执为重.如人面傅粉,不见其面,但见其粉;必一经洗涤,而本来面目乃现.由此可知七八两识之关系.又以第八识能藏一切法之种子,则应知前六识之种子,亦俱由之而发现.如图:
此谓藏识之种子,各依自「根」对「尘」而起「现行」.如「眼根」对「色尘」而生「眼识」等.「阿赖耶」即第八识,义译「藏识」,有「能藏」「所藏」及「我爱执藏」三义.如图:
能藏——识体
三藏- 所藏——种子
我爱执藏—末那
(六)心所
此八种识能自由自主,不系属於他者,故名为心王.而有与心王相应,又系属於心王者,则有五十一种,共名曰「心所」.今讲心所,分为六位:
一,遍行五
二,别境五
心所六位 - 三,善十一 -五十一
四,根本烦恼六
五,随烦恼二十
六,不定四
一,遍行—谓此种心所,到处可以相应,故名遍行.而此相应之义,例如眼见花,乃眼识分别此花之境.若彼时因见花而欢喜,即知有随眼识所起之喜受心所,此遍行心所,又分五种,今略依看花为例解之:
(一)触-------------------眼识初接触花
(二)作意----------------接触即起看见的意
(三)受-------------------作意见了即有感受
(四)想-------------------感受苦乐後则想像
(五)思-------------------想像了则思维造作
任何心王起现行,此五种心所皆能与之和合而助其作用,是谓「遍行」.
二,别境—此亦有五类:
欲------------------缘所乐之境而发欲求
胜解---------------缘决定境能了解
念------------------忆念以前之境界
定------------------缘所观察境令心得定
慧------------------缘所亲境而能简择
三,善十一
信------------------正信佛法
惭------------------对己自惭
愧------------------对人生愧
无贪---------------不贪名利等
无嗔---------------遇苦不怒 -又名三善根
无痴---------------明了事理
勤------------------精进修行
轻安---------------吾人身心轻快安适
不放逸------------约束自己不敢放弃
行舍---------------行而能舍不起执著
(十一)不害--------------不损害众生
四,根本烦恼六

嗔 -与善心所中三善根相反

慢------------------我慢等
疑------------------狐疑不决
恶见---------------或再分为身见边见等五种
五,随烦恼—分为小中大,共二十种:
忿--------------忿怒
恨--------------怀恨不忘
覆--------------覆藏罪过
恼--------------对逆境热恼
嫉--------------嫉人荣利
十小随- 悭--------------匿财不舍
诳--------------假诳於人
谄--------------谄媚他人
害--------------损害有情
憍--------------憍傲
二中随 无惭-----------於己不知羞惭
无愧-----------对人不知愧耻
掉举-----------暴燥
昏沈-----------昏昧沉下不任作事
不信-----------与信相反
八大随- 懈怠-----------与勤相反
放逸-----------与不放逸相反
失念-----------与念相反
散乱-----------与定相反
不正知--------谬解事理
六,不定—共有四种.其性不定为善,亦不定是恶等:
一,悔--------如悔不赌博是恶,悔不读书是善.
四不定- 二,眠--------休养精神为善,失时过多属恶.
三,寻--------将谋一事,心中寻求.
四,伺--------此即寻求较细者.
大概以前所讲为「心王」及「心所」,吾辈听讲之後,应思索一下:何谓心王 何谓心所 心王者即八种识.八识何由而起是皆由藏识中种子发生一切现行,则前七识皆依第八识为根本也.七八两识非吾人所能见者;而表现於外之眼,耳,鼻,舌,身,意六种识,皆由此根本识传出而起作用.设若此藏识不存在,则外六识亦失其效用,即中庸所谓「心不在焉,视而不见」等是也.由此可知前五识如五窗户,因各窗形相不同,则所出之作用亦异.然其发源於藏识则一也.亦如此电灯,虽可各处发光,而实出於一总电池.简言之,则一心而有八种不同之作用,即名八识.又,讲唯识即是吾辈考查心之作用,共有若干.然究竟除此八种识之外,尚有别作用否须知不止此数,盖八识心王,不过为主要之作用耳,其馀之心所则为心王之眷属.所谓附属作用,完全随心王而起者也.昨讲五十一种心所,实则心所尚不止此.如佛说八万四千法门,破除八万四千烦恼.当如此亦不过简单言之,使人易知耳.
(七)识之四分
凡识或心所,皆各有四分:
一,自分---------例眼识能分别事物,此为「能分别」者,与镜之能鉴各物形象无异.
识- 二,相分---------是即「所分别」者.例眼所见之物,即名相分,亦如镜中所现之影是.
三,自证分------如镜之本体,光及影皆由影起者是.
四,证自证分---此如镜背,为镜体所依者.
由观此四分之变,可知山河大地,微尘细物,皆是识所变,现如演戏无异,吾人皆在此戏场中.然一面看戏,一面又在其中唱戏,以故始终迷而不悟,常执此心识为是实我,而又执世间万物为是实法.於是乎完全谬误,其道已左矣.以执实我故,遂生贪求.贪求不得,则生嗔恨,而烦恼随之,是名烦恼障.又如有人学习外道,执著不舍,自以所知者为障,再不肯学其他善法,是名所知障.因有此二障,故本性迷焉.佛为悲愍众生故,乃说唯识,先破我法二执.
(八)四缘
今问识究竟云何变成我法乎则曰:是皆由有种子而发生.此种子之作用,本遍法界,而藏於识中,须待他缘助之,及至成熟方起现行.如有人宿世已有佛法种子,在小儿时无人为之启发,亦与常人无异.苟来此听经,则一闻其心必欢喜信受.故知虽有种子之因,亦必待有缘为之助焉.缘可约分为四:
一,因缘——种子为因,发芽为缘.
二,所缘——见所取之相为缘.
四缘- 三,等无间缘—生灭之缘,刹那相续,平等无间.
顺—如人学佛,因缘具足,有人助成之.
四,增上缘 逆—如人学佛,有人阻碍之,更促其精进.
四缘之中,有二缘最为紧要:一曰因缘,如吾人之学佛,依经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则知吾人皆有此佛性之因,以为成佛之缘也;二曰增上缘,如虽有成佛之因,尚须得善知识引导之缘,乃能达此成佛之目的也.
(九)三量
既知识缘,再明识量.量者如以尺量物然.何谓识量 即识之能缘见分是也.盖四分中之见分,依种子而起现行时,能缘诸境界者,其量有三:
现量
三量- 比量
非量
一,现量—即依现前能见之物,或能闻之声,有眼耳识之见分,能直接缘取,不假计度等分别,是谓「现量」.如案上有杯,眼能见之,此眼识缘杯时之最初刹那,实不知为杯,并不知此名何物.离开「名言」「种类」等之计度分别,是名「现量」.盖此最初之时,仅由眼见非经意识分别.若至第二刹那,经意识分别为何物,何名时,则非现量矣.
二,比量—如既见物,然後以意识计度之,或以他物相比较而量得者,则谓之比量.
三,非量—即前之现,比二量,有错讹时,皆名非量.除此三量之外,复有所谓「圣言量」者,是佛亲证.凡夫虔诚信受之,如佛能知四空天,有无身之众生,此界常人既不能知,更非现量能证,比量能得,唯依佛圣者亲证,转示众生之言为最宜.故吾人学佛,最重要者,即在信圣言量.盖吾人有用现,比量不能得时,非用圣言量无从下手.
(十)三境
说三量已,再讲所缘之三境:
独影境
三境- 带质境
性境
一,独影境—独影者,不过是境界之影象,非前五识之所缘,全系意识之所造.如所云龟毛兔角等,并无是物,眼等不能见,而意识皆能想像及之,是谓无质独影境;又若真如之不生不灭,吾人当未能亲证,仅依意识想像时,亦非实在真如,不过是真如之影子,此可云有质独影境,但彼质不生亦非实质.
二,带质境—此境分二:一曰「真带质」,是以心缘心,如末那识缘阿赖耶识为我时,两皆属心法,其所执之我相,是由托赖耶之质而变起,故名「真带质」也.二曰「似带质」,是以心缘色,如由眼识见分,带物之本质而自变其相分以缘之,以色是假法,故名「似带质」.如图:
三,性境—如前五识,缘色,声等五尘所成之物时,既有实体,复能得其实用,故名「性境」.性即实也.
(十一)三自性
复有三种自性,次析言之:
一,遍计所执自性
三自性- 二,依他起自性
三,圆成实自性
今先讲第二种名「依他起自性」,即谓世间之诸有为法,均依他众缘而生起.如阿赖耶识等心法,草木等色法,皆非能自起,只是凭依众缘,变现而有,是谓「依他起自性」.若人妄执有为是实,如末那识之计阿赖耶,执之为我而不舍者,是谓「遍计所执自性」.若如末那识不执阿赖耶识为我,或智人悟世间皆虚等,则名「圆成实自性」,谓此性乃圆满成就而真实者也.再以例证,如戏是依他起自性,若看戏者执为实物,实事,此即是依依他起自性而生遍计所执自性也.如能了知此戏非真,皆是假相,不执为实,是即圆成实自性.
依他—戏
三自性- 遍计—执戏为实
圆成—了知是戏
世间万事,是一台大戏,吾人自演亦自观看.惜乎演得高兴时,皆忘其是戏,可云举世皆遍计所执之性.唯学佛人,正求了解是戏,即有得圆成实自性之希望.
(十二)三无性
复有三无性,是佛恐人仍执三自性是实法,而成法执.因依彼三自性,而建立此三无性.如下表:
一,相无自性性—依遍计立
三无性- 二,生无自性性—依依他立
三,胜义无自性性-依圆成立
一,依「遍计所执自性」而建立「相无自性性」:盖「遍计所执自性」,只有名相,本无自性,是谓「相无自性性」也.
二,依「依他起自性」而建立「生无自性性」:盖依他之性,是依众缘而生,亦无自性,是谓「生无自性性」也.
三,依「圆成实自性」而建立胜义无自性性:虽圆满成就真实,是最上胜义,而实即无「遍计所执自性」,故亦名「胜义无自性性」也.此三无性,是诸佛秘密言说.何以故以诸法不完全是空.此空法虽说空无一切法,只是对治执有之病.若人不知密意,执为全空,则将以为善恶因果,皆属乌有,虽造恶业,亦无忌惮.以是义故,须知空是秘密说,为对治著有者而发,因此亦可悟密宗专门持咒,能即身成佛者,亦不可泥执为实法矣.盖佛恐世人著有,以空药对治.或复有人执著以一切为空,恣意造恶,拨无因果.佛大医王,悲此恶取之空,乃又下治空之药,而说唯识.此唯识之学,即於三自性中以依他起为重要,而扩充其义,不著於有,亦不著空,所谓非有非空,是为中道第一义谛也.表列如图:
凡夫人乘
一,有—
外道天乘
佛乘- 二乘(声闻缘觉)
二,空—
不了义大乘
三,非空非有—了义大乘(唯识)
(十三)经论
唯识之教,究依何经论而建立耶 凡此一宗,所根据之经论,有六经十一论.列表如图:
大方广佛华严经
解深密经
六经- 大乘入楞伽经 -已译来华
大乘密严经
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
大乘阿毗达磨经 -未译
一本论------------------瑜伽师地论
一,略陈名数支--------百法明门论
二,初释体义支--------大乘五蕴论
十一论- 三,总包众义支--------显扬圣教论
四,总摄大义支--------摄大乘论
五,分别名数支--------杂集论
十支论- 六离辟处中支--------辨中边论
七,摧破邪山支--------二十唯识论
八,高建法幢支--------唯识三十论(成唯识论)
九,庄严体义支--------庄严经论
十,扰散归观支--------分别瑜伽论
(未译来华惟解深密经中有此品)
(十四)历史及结论
唯识一宗,创自何人固然,所有诸经,皆释迦牟尼佛所说,惟专倡此学而能成宗者,相传乃是弥勒菩萨.弥勒义为慈氏,故本宗亦名慈宗.盖昔印度有一无著菩萨,证初地後,即得神通.升兜率天宫,请弥勒菩萨降於中印度,说五部论(瑜伽师地论,辨中边论,分别瑜伽论,大乘庄严经论,金刚般若经论).无著菩萨更造显扬圣教论等,为之阐扬.其弟世亲菩萨时习小乘,每毁谤大乘.由无著菩萨,劝发信心,令注解摄大乘论等,乃由小入大,转而赞扬大乘.世亲之後,复有护法菩萨等,解释世亲菩萨所作之唯识三十颂.护法之後,戒贤继之,是时玄奘法师至印度,依戒贤学,及归国後,更集诸师之论,释三十颂,合成一部,名成唯识论.如是震旦有唯识宗,在印度尚无此宗名目,只有空,有二宗.当时主空者有智光大师,主有者有戒贤大师.戒贤为护法弟子,与智光同住那烂陀寺,玄奘亦至该寺就学.如是自弥勒数至玄奘,共为六传.玄奘之弟子窥基,更为弘扬,作成唯识论述记,先後制论疏约有百部之多.後因禅宗自夸,不立文字,致令一般人遂轻视法相,而此宗渐衰,书籍亦失落殆尽,在中国几成绝学.迄今各国交通,科学昌明,惟此唯识之学,足以对付之.
愿诸君既了知唯识之境,再起观行,而无上佛果,乃得成就矣.
佛法恒说夙根,唯识明有种子,历验不爽.余此次在汉口佛教会讲拙作唯识三字经,以听众多初心,不敢奢望.虽有研究者,或嫌名浅而不经心,故讲时但求显出以畅言,不敢深入而晦意.不意讲毕约一星期後,竟有预听周文澜居士,录稿见示,乃能将讲室直畅本怀,一切兴到之谈,皆和盘托出.文既清爽,复少谬误,不啻若自余口出,余乃叹为希有矣.盖吾往在宁,沪,京,湘各处讲唯识,或听众竟未能记,虽有记亦挂一漏万,且多矫揉造作.送稿就正者,非大加删削不可.今此稿并非多费余心,即公然可观,亦可云余讲唯识来未有之胜缘也.阅毕记兹因缘,用劝周居士从此精进,尤望同听或未听而随喜者,更多於此学发心焉.民国十七年又二月,大圆阅记.
- - 唯识三字经释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