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防砸车辆检测器:安德义德行卷7——仁爱篇解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2:39:47

安德义德行卷——仁爱篇解读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作者:安德义 

【题解】

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礼是尊卑长幼的一种秩序,礼是迎来送往的一种节度,礼是敬人贤人的一种仪式,礼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行为规范。不论礼仪节度把握多么准确,内无仁善之心,无慈爱之仁,无诚善之本,一切礼敬皆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明代袁黄在《家庭四训》中说:“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恶,有益于人,则欧人詈人皆善也,有益于己,则敬人礼人皆恶也,是故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则为真,利己者私,私则为假,又根心者真,袭迹者假,又无为而为者真,有为而为者假。”无仁之礼更是假中之假。音乐可以陶冶性情,音乐可以培善护本,五音和谐可以使人宁静,曼妙的音乐犹如完备的礼仪,需以仁爱为本,以慈善为基,人假若没有仁善的根本,不论礼仪多么完美,不论音乐多么美妙,都是毫无意义的形式。

“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他周游七十二国,踏尽青山绿水,历经千难万险,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终身为之努力奋斗而做的一件事,就是将“仁”推行于天下。

什么是“仁”,樊迟在《论语》中问仁,孔子说:“爱人。”孔子在《中庸》中说:“仁者人也”,“仁”是二人相处相接的关系,“仁”之“二”字,即二人,“二”字上面一短横,代表自己,下面一长横,代表他人,一个“仁”字,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上一短横,代表自己,亦表示“仁”中当有己,仁中无己,不是“人”,也不是“仁”,但这个自己的一横,必须短一些,也就是说“仁”的具体要求是,既要有自己,又不能把自己看得太大,“把自己看得很大,世界就很小,把自己看得很小,世界就很大。”因此,“仁”要求把自己看得小一些,“仁”的基本含义就是爱人,就是心目中装着别人。“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在我们生活之中,仁在我们举手投足之间,随时想着别人,随时关心他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心中装着别人就是“仁”,心中没有别人便没有“仁”,没有“仁”的人,便也不是“人”,因为“仁者人也”,不仁者,非人也,但凡是人,必须有一颗仁爱之心,仁爱之心便是将他人随时随地的装在自己心中。

本篇共36章,分八层。

第一层,第1-4章,谈“仁之义”。从仁的内涵和外延两个角度谈“仁”的含义,“爱人,爱众”是内涵,“仁者人也”“人而不仁”是“仁”的外延。

第二层,第5-14章,谈“仁之行”。仁之行包括:子夏的学仁,曾子的辅仁,孔子的为仁、蹈仁、里仁、友仁、当仁、志仁、成仁等等内容。

第三层,第15-16章,谈“仁之效”。孔子认为“知及仁守礼善”,孟子说:“行天下以仁,守天下以仁。”不仅天下如此,天子、诸侯、乡大夫、士庶均是有仁则守,无仁则失。

第四层,第17-18章,谈“仁之易”。仁在我们举手投足之间,“求仁而得仁”,“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在我们生活之中,在我们力行之中,孔子说:“我未见力不足者。”

第五层,第19-21章,谈“仁之难”。颜回,孔门高足,也仅仅是做到“其心三月不违仁”,孔门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孔子以仁称赞弟子仅颜回一人而己,连他自己也是“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可见其难,我们还辑录了《中庸》论实行中庸之难的文字,行中庸之难也是“行仁之难”。

第六层,第22-27章,谈“仁之辨”。“仁者”不是乡愿,不是好好先生,仁者不可骗,仁者不是佞者,仁者不是勇君子,仁与无德小人无缘,仁者是非分明,敢爱敢恨,能屈能伸,能强能柔,能曲能直,通权达变,合义而行。

第七层,第28-34章,谈“仁之德”。仁是各种美德的总和,对父母仁是“孝”,对兄弟仁是“悌”,对朋友仁是“信”,对上级仁是“忠”,以己之心待人是“仁恕”,“己立立人,己达达人”是“仁人”,刚毅木讷近仁,恭宽信敏惠是仁,仁者不忧,仁者有勇,仁者不佞,仁者先难而后获,皆是仁之德。

第八层,第35-36章,谈“仁之度”。任何美好的品德必须合乎“度”的要求,没有“度”的约束,任何美德都易走向极端。仁善走向迂腐,愚善;仁强走向暴虐强狠。仁爱过宽,对敌是纵敌,对己是纵己,对人是放纵,宋襄公临敌不击河,不击列,是愚仁,“东郭先生与狼”,“农夫与蛇”皆是告诫我们仁应有的尺度,明代思想家吕坤所说的“宁开怨府,无开恩窦”章谈的也是施仁时的尺度。

孔子《论语》一书中,大凡论仁谈仁的句子共有109处,本篇仅仅是择其要者而录。

【原文】

1、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

《论语•颜渊篇》

【翻译】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又问什么是智。孔子说:“善于识别人。”

【解读】

本章谈“仁”的含义。

樊迟,孔门弟子,小孔子46岁,属于思维深沉而反应缓慢的学生,勇武过人,善于谋略,他对许多深层次的道德问题有很深的研究探讨。仅问“仁”一事,他在《论语》一书中就有四次。问“知”有二次,问孝一次,问“崇德,修慝、辨惑”一次,问学“稼、圃”一次。

本章樊迟问仁,孔子答“爱人”,问智,孔子答曰“知人”。《论语》一书谈仁109处,孔子仅此一次从概念的内涵角度谈。“爱人”是“仁”最本质最核心的内涵,爱人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宽泛,所涉及的道德范畴也十分宽广。也就是说,儒学中所涉及的各种美德,都以“爱人”为核心而展开。

【原文】

2、子曰:“弟子入则孝①、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②。”

《论语•学而篇》

【注释】

① 弟子:此指年纪幼小的人。  ②文:指古代文献。

【翻译】

孔子说:“弟子们无论在家还是出外,都要孝敬父母,敬爱兄长,言行谨慎而诚信,广泛地关爱民众,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到这些以后,如果还有时间和精力,那么就可以用来读书学习文献知识了。”

【解读】

本章谈仁者爱人。爱人包括“孝”、“悌”、“谨信”、“爱众”、“亲仁”。

“入”“出”互文见义,意即不论是“出”,还是“入”,都要讲究“孝”、“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三句紧随,一气呵成,鱼贯而下,语势自然。孝、悌、谨、信、爱、仁,孔子从六个方面告诫弟子。以“孝悌”为根本,“谨”“信”“爱”为行为规范,以“仁”为核心,以“仁”为奋斗目标。学习应是广义的,不仅仅限于学习书本知识,首先是学做人,其次才是“学文”。孔子教育学生,要求做人在前、读书在后;进德在前,修业在后。这段话表现了孔子为“学”的基本思想。

【原文】

3、子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中庸》第20章

【翻译】

孔子说:“仁爱就是爱人,将爱父母亲放在第一位。”

【解读】

本章侧重谈“仁”的外延。

“仁者人也”,意思是人所具有的各种美德属于仁。换一句话说,仁所涵盖的美德是仁的外延。反过来说,“人者仁也”,“仁”又是属于“人”的范畴。“仁”与“人”,如影随形,互相依存。“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道即仁道。“人”必须有“仁”,“人”若无“仁”,则不称其为人。道不远人,道不离人。“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人而不仁”是从反面界定“仁”这个概念的外延。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亲亲为大”是儒学“爱人”与其他学派“爱人”的一个重要区别。如墨子“兼相亲,交相爱”,圣经的“博爱”,佛教的“爱众生”。其它学派均是爱无等差,惟儒学的爱有等差,先是爱父母,“亲亲为大”,次是爱兄弟,“友于兄弟”,其次是爱朋友,又其次是“泛爱众”。

【原文】

4、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佾篇》

【翻译】

孔子说:“做人却丧失了仁,礼仪再完备又怎么样?做人却丧失了仁,音乐再和谐又能怎么样?”

【解读】

本章谈“仁”的外延。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者,人也。”“仁者,爱人。”“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也是做人的核心,是人应具有的本质。“礼”是人外在的行为规范,音乐是人内心和谐的情感流泄于外的表现形式;人假若去掉内心本质的内容,礼仪无论多么规范,音乐无论多么和谐雅正,均无济于事。“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孔子学说要求的最高境界是“中庸”,执两用中。若达不到形式和内容高度统一而适中的话,那么就偏重内容。

【原文】

5、子夏曰:“博学而笃志①,切问而近思②,仁在其中矣。”

《论语•子张篇》

【注释】

①笃志:坚持,坚守志向。 ②切问:问自己关切的问题。近思:思考身边的问题。即联系自身,联系现实思考。

【翻译】

子夏说:“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多问自己关切的问题,而且能联系自身联系现实思考、类推,仁德就在这中间了。”

【解读】

本章涉及学仁、志仁、问仁、思仁。

《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问”、“思”、“辨”是获取知识的过程,“行”是社会实践,“知”必须“行”,“知”“行”必须结合。笃志与笃行相近,其余三项一一相扣。《中庸》的五个“之”系代词,所指代的当是“仁”,合而观之,本章的“博学”、“笃志”、“切问”、“近思”则应该是博学于仁,笃志于仁,审问于仁,慎思于仁,所以“仁在其中矣”。

博学于仁。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属于仁,也属于学。贤贤易色,事亲,忠君,信友,谓之学,也属于仁。“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好学即学仁。博学,即博学于仁。

笃志于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以“仁”为终身追求的目标,矢志不渝于仁。

审问于仁。“仁”的修炼,不可不问。孔子说:“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仁”之境界,涵养天地,浑然天成,浩瀚广博,无始无终,无涯无际,大则天地之间,小则日常习用而不知。审问即对“仁学”的探究追问。

近思于仁。君子修身,不可离仁,不可不问仁,不可不思仁。思仁有三:思仁学的融汇贯,思仁学的同取异存,思仁学与修身。近思是思之切近切实,不是驰骛浮想。

【原文】

6、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颜渊篇》

【翻译】

曾子说:“君子用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用朋友的辅助来成就仁德。”

【解读】

本章曾子谈“辅仁”交友。孔子论友,谈交友之方法;曾子谈友,谈朋友的作用。以友辅仁,“友直,友谅,友多闻”。因“友直”,故可以“辅仁”。曾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所谈均是“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朱熹说:“讲学以会友,则道益明,取善以辅仁,则德日进。”

【原文】

7、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①。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②。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③。”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④,请事斯语矣⑤。”

《论语•颜渊篇》

【注释】

①克己:克制自己。复礼:实行礼,践履礼。复,返回,恢复。  ②天下归仁:天下的人就会称许你是仁人。归,归顺,这里作“赞许”讲。  ③目:具体的条目,细则。  ④回:颜回。古人自称用名。不敏:不聪敏,迟钝,笨。  ⑤请事斯语矣:请让我照您这些话去做吧。事,从事,实行,照着做。斯,这,这些,代词。

【翻译】

颜渊问怎么去实践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合于礼仪,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人就会称许你是仁人。实施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能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践仁德的具体纲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事不看,不合于礼的事不听,不合于礼的话不说,不合于礼的事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明,请允许我照您这些话去做吧。”

【解读】

本章谈“行仁”。

颜渊问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章节,它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克己。二、复礼。三、“为仁”。这一章孔子所谈是儒家文化的主体内容。颜渊是孔门高足,修炼至为完善。我们可以说孔子跟任何弟子对话,总有许多因材施教的因素在里面。也就是说,孔子的谈话都是根据对象的不同,而谈话的内容则有所偏重或取舍。这一章我们则可以说纯粹是孔颜之间进行的一次理论探讨。尽管颜渊说:“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但孔子绝无对颜渊说你应该非礼勿视、听、言、动之意,因为颜渊的确是一个中规中矩的修炼极高的好弟子,若再对颜渊讲一通这一类有所指的话,那就不合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了。若四目之言是对子路,子张谈,或许有“因材施教”之意,对颜渊谈的确是一次纯理论探讨。因此,我们认为这一章内容有关宏旨,细述如下:

儒家文化的主要内容即《大学》所说的三纲八目。三纲,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即:“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三纲八目贯穿于一个“仁”字,它是孔子道德学说的核心。明德,即彰明仁德于天下。“亲民”,即推行仁德于民众。“至善”,即行仁德之最高境界。格物,研究事物。正心,即正是非善恶之心。诚意,即以仁善为本心而使意念诚挚。修身,即修仁善之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均应以仁为核心。三纲八目皆以修身为本,“仁”是三纲八目的核心,贯穿于三纲八目的始终。修身则是三纲八目的根本。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目的是修身,修身的目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前者的终点,又是后者的起点。修身在孔门看来,既是目的,又是方法。佛教、道教均以修身为目的。儒家把修身同时作为“齐、治、平”的起点或方法(或曰“手段”)。修身,即“修己”。孔子说:“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即《大学》修、齐、治、平的关系。“修己”是方法和手段,安人、安百姓是目的。“修己”即“克己”,“克己复礼”即“修己以敬”。礼即“尊卑长幼之序”。礼者,制中之器。礼则是中规中矩,合乎事物运动变化中的尺度,礼即规则,法度。“复礼”则用于对人,则表现为“敬”,“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即“敬”。敬人,方可“安人”,方可“安百姓”。复礼,即履礼、践礼、行礼,以礼为准则,方可“安人”,方可“安百姓”。“复礼”即“以敬”,是修身的范畴,只有修身,克己,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才能“安人”,“安百姓”。“修身”、“修己”、“克己”,浑言之,三辞一意。析言之,三辞又有微殊。“克己”之力来自于内,“修己”、“修身”所修之力来自于外。“修己”与“修身”又有微别,修己,强调内心的修炼,修身是第三层次。“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即为仁为克己、修己、修身而得,不必苛求于其他。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目之所视,耳之所听,口之所言,身之所动,“视、听、言、动”不是不看,不听,不说,不动,只是言必中,动有矩。正、聪、中、矩,即“礼”。礼,制中之器,视必正,听必聪。视听言动,符合礼仪法度,中规中矩即可。非钳制而不能为,不可为,只是要求动必合矩。礼亦有恰当之意,视听言动要求“恰当”而已。

另外,人们在批判孔子的时候,引用最多的是“克己复礼”和“非礼勿视听言动”的文字,认为他是对人性的扼杀,个性的束缚。我想谈一谈束缚。人们希望自由,十分渴望西方的自由。其实我们对“自由”的理解十分偏颇,以为“自由”就是个性张扬,为所欲为,我行我素;“自由”就是无拘无束,率意而为。其实大错特错,没有一个民族,没有一个国家,对人是没有束缚的,是绝对的自由。美国的法律苛细繁杂,大家是清楚的。美国表面看似乎是自由,但若稍逾规矩,可能就会碰到法律问题。人生在任何一个社会,不受束缚是不可能的,只是看这个束缚是来自外部。还是来自内心的。来自外部,是一种强制性的;来自内部,是一种自觉行为的修炼。一种良好的道德已养成习惯了,也就谈不上束缚了。比如说“守信”,对一个不守信的人来说,是有束缚的,对一个恪守信誉的人来说,则是一种习惯。比如说“善良”,对一个忠厚善良的人来说,他举手投足,从心所欲,不逾矩,也就谈不上束缚了。所谓束缚,对于一个缺乏或者说没有道德规范习惯的人来说,实在是太大了。一个道德修养极高的人,他从来就不受小的道德规范的束缚,甚至可以做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意思是说,大的道德规范不能冲破,小的道德随机应变一下,则没有什么不行的。孔子见阳货,见卫灵公,见叛臣公孙弗扰等一系列行为,就是他灵活性的一面。孔子虽受道德规范的约束,但他也很灵活。束缚是大的要求,灵活则是对小原则的突破,有了束缚,求其变通,也就很自然了。

【原文】

8、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①。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②,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论语•卫灵公篇》

【注释】

①甚于水火:比对水火更需要。于,介词,表比较。 ②蹈:投入,越。第二个“蹈”引申作走向,实行讲。

【翻译】

孔子说:“老百姓对于仁德的需要,比对水火的需要更迫切。水和火,我看见过投入它而死掉的,却没有看见过走向仁德而死掉的。”

【解读】

本章谈“蹈仁”。

“水”“火”,是人类进入文明之后必须的物质,“水”,“火”于人类而言,须臾不可或离,离之则死,就之则生。民众于“仁”,犹如民众于“水”“火”,须臾不可或离,离之则不成其为“人”。仁者,人也。有“仁”方是“人”,无“仁”则不是“人”,“仁”是“人”的基本属性。“水”“火”则有两面性,一是养生,一是伤生。人却有弃伤生之害而不顾,赴汤蹈火而不惜生命者。仁有养生之益,却无伤生之害,人却没有赴养生之益,去“蹈仁而死者也”。一则伤生,却蹈而不顾;一则养生,却避而不蹈。人而离仁,是人类的悲哀;人而有仁,是人类的幸事。

【原文】

9、子曰:“里仁为美①,择不处仁②,焉得知③?”

《论语•里仁篇》

【注释】

①里仁为美:住的地方有仁爱的风俗才好。里,古代百姓聚居的地方,《周礼》记载二十五家为一里。  ②择不处(chǚ)仁:选择住处,不住在有仁爱风俗的地方。处,居住。  ③知:通“智”。聪明。

【翻译】

孔子说:“居住在仁的环境中最好。选择环境而缺少仁,哪里算是聪明?”

【解读】

本章谈“里仁”。

这是孔子的环境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但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里仁为美,”如果不选取有仁爱风俗的地方,是不能算一个明智的人。“孟母三迁择邻里”的故事,就说的是孟子母亲为他选择学习环境而三次搬家的事。我们应选择温柔敦厚有仁者之风的人作邻居。推而广之,交朋友也应该选择道德学业比自己高的交往,便于自己随时向朋友学习,见贤思齐。

【原文】

10、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①,必先利其器②。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③。”

《论语•卫灵公篇》

【注释】

①善:做好。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②利:磨锋利。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③友:交朋友。名词活用作动词。

【翻译】

子贡问如何修炼仁德。孔子说:“工匠要把事做好,必须先把工具磨锋利。住在这个国家,就要侍奉那个国家大夫中有贤德的人,与那个国家中有仁德的士人交朋友。”

【解读】

本章谈“友仁”。

“为仁”,培养仁德,修炼仁德。子贡问为仁,孔子答为事。事贤友仁,意在利其仁,人之才德,磨砺熏陶而成;工匠利其器,意在善其事,匠之器物,切磋琢磨而成。一则为仁,一则为事,为事喻为仁。为事待其器,为仁待其贤;器利而事成,贤砺而仁成。

【原文】

11、子曰:“当仁①,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篇》

【注释】

①当:对着,面临。

【翻译】

孔子说:“面临着合于仁义的事情,就是对老师也不必谦让。”

【解读】

本章谈“当仁”。

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孔子说:“当仁,不让于师。”两者相较,何其相似,说的都是追求真理,不必谦让于师。“当仁不让”,含义更为深广。钱穆说:“求道当尊师,行道则无让师之义。亦有说‘师者,众也’。行仁之时,当勇往直前,不必谦让,遇事所当行之事,在己尤当率先不复让”(钱穆《论语新解》)。

【原文】

12、子曰:“苟志于仁矣①,无恶也②。”

《论语•里仁篇》

【注释】

①苟:如果,假如。  ②恶(è):坏。

【翻译】

孔子说:“如果立志在仁德上,那他就不会有恶行了。”

【解读】

本章谈“志仁”。

“仁”是孔子一生中追求的最高理想,“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人一心向善,恶便会减少,善积则恶消。所以说:“苟志于仁矣,无恶矣。”

【原文】

13、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①,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论语•里仁篇》

【注释】

①约:贫困。

【翻译】

孔子说:“不仁的人,既不能长处在贫困中,又不能长处在安乐中。有仁德的人安于仁道,有智慧的人运用仁道。”

【解读】

本章谈“安仁”、“利仁”。

从心理修养角度看,《中庸》说:“智、仁、勇者,天下之达德也。”达德,通达之德。智、仁、勇,顺序应该是“仁、智、勇”,勇不及智,智不及仁。也就是说,仁、智、勇三达德,若放在一个平面上看,它们有层次高下之分。若不在一个层面,“仁”则有“全德”之称,包含“智”、“勇”二德。“仁者安仁”与“智者利仁”,它们分属两个层次,有高下之分。

“仁者安仁”,以仁养性,以仁修身,以仁临事,“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智者利仁”,聪明的人,他本身不能用仁养性修身,但是他们知道“仁”对“人”的作用,他们充分地运用“仁道”。这是将“仁者”“智者”分开来看,有高下之分。若是合而观之,也不妨理解为儒家的内圣外王,安仁系内圣,利仁是外王。总之,仁者安仁,可以长处约,智者利仁,可以长处乐。

【原文】

14、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篇》

【翻译】

孔子说:“有志之士、有仁德的人,不会为了保住自己的生命以至损害了仁,只会献出自己的生命来完成仁。”

【解读】

本章谈“成仁”。

“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成仁”是孔子学说的最高境界,“成仁”即“圣”。“成仁”与“害仁”合而观之,有五种状态。第一,杀身以成仁,是天地境界,勇圣所为。第二,不杀身以成仁,道德境界,是智圣所为。第三,杀身而不成仁,强打硬斗,暴虎冯河,匹夫之勇所为。第四,既不杀身,也不成仁,平庸混世,庸常之人所为。第五,求生而害仁,临大节而夺其志者,怯懦之人所为。孔子在五种“成仁”“害仁”的境界中,通常并不赞成杀身以成仁,如王子比干,殷有三仁,成仁德而失性命。孔子在“求生以害仁”与“杀身以成仁”二者必选其一的时候,他才赞成“杀身以成仁”,通常赞成的是“不杀身以成仁”。如管仲不死而相齐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是成仁不必杀身。“杀身而不成仁”如“衽金革,死而不厌”的“北方之强”,孔子也是不赞成的。

【原文】

15、子曰:“知及之①,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②,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论语•卫灵公篇》

【注释】

① 知:同“智”。这个“知”和下句的“仁”,都在句中作状语,表示凭借,依靠。之:指代禄位、官职。小指乡大夫的禄位,大则指拥有天下、国家。   ② 庄以:即“以庄”,用严肃的态度。介词宾语由于强调而前置。莅:到,临。这里指任职,在位。

【翻译】

孔子说:“用聪明才智足以取得官职、禄位,若不能用仁德去保持它,即使得到了,一定还会丧失;用聪明才智取得官职、禄位,又能够用仁德去保持它,但如果不能用庄严的态度去任职,那么百姓也不会尊敬你;用聪明才智取得官职、禄位,既能用仁德去保持它,又能用庄严的态度去任职,但是行动起来不合于礼仪,那也是不完善的。”

【解读】

本章谈“仁之效”。

旧解一说治国,一说治民,或说莅官,或说莅民.治国治民是一体两面,治国即治民,治民即治国,治国与治民,莅官与莅民不可两分。本章若仅解为治国治民,亦显得过分迂泥质实。广而言之,官位,江山,社稷,财产,民众,事业,无不如此。文中十一个“之”字,均为不定指代词,也不是指“道”,而是指民,指国或指位。凭借智慧均可以获取,不以仁德之心不能守成,创业艰难,守业更难。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因“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二世而灭。“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仁守,“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季康子问敬忠以劝,孔子答曰:“临之以庄,则敬。”为上者不端庄,不稳重,则民不敬上。民不敬上则威仪不足,威仪不足则民易乱,乱而亦不能守。知及,仁守,庄临,三者必须以礼限制。礼者,制中之器。孔子在《论语•阳货篇》所谈到的六言六蔽,其中“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学亦指学礼。仁而无礼则愚,知而无礼则荡,皆以礼为制中之器。礼者,中也;中者,宜也,度也。程树德在《论语集释》中引李充有关知、仁、庄三者与礼之关系的论述,颇有见地:

夫智及以得,其失也荡;仁守以静,其失也宽;庄莅以威,其失也猛,故必须礼,然后和之。以礼制智,由精而不荡;以礼辅仁,则温而有宽;以礼御庄,则威而不猛,故安上治民,莫善于礼也。

【原文】

16、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①;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②。”

《孟子•离娄章句上》

【注释】

①宗庙乡大夫有采邑然后有宗庙,所以这宗庙实指采邑而言。  ②强:勉强。

【翻译】

孟子说:“夏、商、周三代的获得天下是由于仁,他们的丧失天下是由于不仁。国家的兴起和衰败、生存和灭亡也是这个道理。天子如果不仁,便不能保持他的天下;诸侯如果不仁,便不能保持他的国家;卿大夫如果不仁,便不能保持他的祖庙;士人和老百姓如果不仁,便不能保全自己的身体。现在有些人害怕死亡,却乐于不仁,这好比害怕醉却偏要喝酒一样。”

【解读】

本章谈“仁之效”。

“仁”是儒学的核心,也是人的核心,“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仁者,人也。”人假如没有仁爱之心,无论何等完美的礼仪,无论何等和谐的音乐,均是毫无意义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孟子认为:天下或得或失全在一个“仁”字,国家兴废存亡,全在一个“仁”字。“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乡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如今天下之人讨厌死亡,惧怕恶果,却不从根本上做起,这个根本就是“仁”,凡夫俗子却以“不仁”为乐,分明讨厌醉后丑态百出,却又肆意狂饮,这就是“恶死亡而乐不仁,恶醉而强酒。”

【原文】

17、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①!”

《论语•述而篇》

【注释】

①斯仁至矣:仁就可以达到。孔子认为“为仁由己”,只要自己愿意实行仁,仁就可以达到。

【翻译】

孔子说:“仁啊仁,你很远很远吗?可是,如果我想要仁,那仁就会到来。”

【解读】

本章谈“仁之易”。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是多种道德范畴的总和,它涵盖孔子提出的所有的道德子目,如:“礼义忠信,勇直刚强,廉清简约,恭宽敏惠,温良俭让,敬孝诚和”等等40多个道德子目。因此,“仁”具有两重性,一是博大精深,广远无垠,二是具体而微,些微琐细。本章谈仁之易,仁在我们举手投足之间,言谈举止之中,一声问候,一声谢谢,一个赞美,一个眼神,无不表现仁爱,“仁远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原文】

18、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①;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②,我未之见也③。”

《论语•里仁篇》

【注释】

①尚:超过。动词。  ②盖:大概。副词。  ③未之见:即“未见之”。没有见过这种人。

【翻译】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喜欢仁德而又讨厌不仁德的人。喜欢仁德的人,把仁德奉为至高无上;讨厌不仁德者,他实行仁德的方式,就是不要让不仁德的人将不仁德的事施加在自己的身上。谁能在一天之中,把自己的所有力量都倾注在仁德的修炼上呢?我没看到力量不足的。或许有这样的人,可是我还没有见到过。”

【解读】

本章亦谈“仁之易”。

“好仁者”和“恶不仁者”理解较难,表面看,可以理解为“好仁德的人讨厌不仁德的人”,这是主谓结构作“未见”的宾语,是两个人。实际上应该将“好仁者”和“恶不仁者”看成并列结构,作“未见”的宾语,是一个人。并列结构与后文恰好相接,构成双起双承式的结构关系,层次清楚。“好仁者”和“恶不仁者”,讲的是一个人的两个方面。《礼记•表记》记载孔子说:“无欲而好仁者,无畏而恶不仁者,天下一人而已矣。”“无欲而好仁者”,“仁以为己任”,仁德发自于内心,无私无欲而好仁。“无畏而恶不仁者”,“无畏”也是由“无欲”而来。“无欲则刚”,“刚”则“无畏”。因此我们说:“无欲而好仁者,无畏而恶不仁者”,是一个仁者的两个方面。前者无欲于内,后者无畏于外,两者又内外相接,因果相承。因此,“好仁者,无以尚之”。意思是“内心好仁德的人,没有什么比用仁德要求自己更高的。”一切以仁德为最高标准,无话可说,无出其右才。“无畏而恶不仁者”是追求仁德的起码标准,也就是无畏者才能使不仁德的东西不施加在我的头上,“我不欲人之加诸我,吾亦欲无加诸人。”“好仁者”是责己,责己则严,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无以尚之”;“恶不仁者”是责人,责人则宽。仅仅是“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是一种消极的宽恕之道。不论是对自己做到“无欲而好仁者”,“仁以为己任”,还是做到“无畏而恶不仁者”,对求“仁”者来说,都有难易两个方面的问题。说求“仁”之难,难于上青天,孔门弟子三千,孔子只称赞了颜回一个人,也仅仅是“三月不违仁”,其他弟子一概未曾以“仁”许之。“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智者可治天下,仁者可辞高官,勇者可蹈白刃,然而实行仁德却是难而又难的事。说求“仁”之易,因为“仁”发自于本心,“我欲仁,斯仁至矣。”犹如孟子所说,“为长者折枝(挠痒痒,或做按摩),非不能也,不为也,挟泰山以超北海,非不为也,不能也”。“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圣人发出折枝之感叹!不是做不到,“非不能也”。而是不用力去做,“不为也”。孔子又说:“我还没有见到实行仁德而力量不够的人”,也说的是行“仁”之易。说其容易,是指“仁”可以从生活琐事些微细小处入手;说其不容易,求“仁”须日积月累,毫不懈怠,几十年如一日,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仁以为己任”,任重道远,又的确不容易。

文中三次出现“未见”一短语,第一次未见,好仁者以仁责己,恶不仁者以恕责人;第二次“未见”责己恕人以求仁而力不足者;第三次“未之见”,是对前两次“未见”内容的总结,反复申说“前者呼,后者应”,“往来而不绝”,行文章法整严,圣人浩叹求仁之艰难。

【原文】

19、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①,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论语•雍也篇》

【注释】

①三月:表示仅有的时间。

【翻译】

孔子说:“回啊!他的心能做到在三月内不违背仁德,而其他人只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做到仁德罢了。”

【解读】

本章谈“仁之难”。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儒家文化的各种美德的总和,是孔门弟子修炼的最高境界。孔子从不轻易以“仁”许其弟子,包括自己在内也不轻易认可,可见“仁”德的境界之高且难以达到。颜回是孔门高足,孔子最喜欢的弟子,闻一以知十,大智若愚,勤奋好学,品行优秀。不迁恕,不贰过,不伐善,不施劳。孔子也只是赞扬其“三月不违仁”。心即仁,仁即心,“心”与“仁”应为一体,当是仁之最高境界。心若离仁,仁若离心,便无真正的“仁”。“三月不违仁”有两层含义,一是高度赞扬颜回,二是说“仁”之难行。“仁”是儒家道德论中最高的境界。“中庸”之“中”是儒家实施道德而运用的方法论中的最高境界。“仁”是道德论,“中”是方法论。“仁”之难行,犹如“中庸”之难行。孔子说:“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矣。”

【原文】

20、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①,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②。”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论语•述而篇》

【注释】

①抑:只是。  ②云尔:如此。

【翻译】

孔子说;“如果要说圣和仁,那我怎么敢当!但为此而不断追求,并不知疲倦地教诲他人,则可说是已经如此罢了。”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这些弟子们所无法学到的啊。”

【解读】

本章谈“仁之难”。

“圣”是孔子学问中最高的道德境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仁”是孔子学问中核心道德范畴,“仁者,爱人。”“仁”包含一切美德。孔子自谦说未能达到。可见“圣”“仁”境界之高,行“仁”之难。“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差不多做到了,“为之不厌”与“学而不厌”。从“修己以安人”角度讲,“为之不厌”讲的是“修己”,“诲人不倦”讲的是“安人”。《说苑•说丛》说:“学问不倦,所以治己也,教诲不倦,所以治人也”。“为之不厌”,“诲人不倦”,一则修身、治己,一则安人、治人。正符合《大学》“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以及“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要求,修己而后治人。

【原文】

21、君子之道①,费而隐②。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③;及其至也④,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⑤。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⑥。《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⑦。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⑧;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中庸》第12章

【注释】

①道:指中庸之道。费:道之用。指用之广大无涯。 ②隐:道之体。指道之体精细微妙。 ③夫妇:有二说。指男人、女人,并非指夫妻,郑玄主此说。一指夫妻,朱熹主此说。均可通。愚:愚笨。与:参预。 ④至:最,极尽。指精微之处。 ⑤憾:遗憾、不满意。 ⑥载:装载。破:看破。引申为剖析。 ⑦诗:指《诗经•大雅》,这是一首赞扬有道德修养的人,求福得福,培养人才的诗。鸢:鸟名,属鹰类,毛褐色,性凶猛,以蛇、鼠、蜥蜴等为食。戾:到、到达。渊:深潭。察:至。含昭著明白之意。 ⑧造端:开始、开端。造,开始。至:最,极。

【翻译】

君子中庸的道理,其效用广大无涯,无穷无尽,其本体却极其微小,无处不有。夫妇中即使愚笨的人,一般也可以知道中庸的一些浅近的道理。但推究中庸之道到达精微深奥处,即使圣人也有不知道的地方。所有君子对于中庸的道理,说到它的大处,天下不能载得起它;说到它的小处,天下不能破解它。《诗经•大雅》说:“老鹰冲翅飞翔到天的最高处,鱼儿跃到水的最深处。”这句诗主要说明中庸之道上达于高天,下及于深渊,显明昭著,弥漫充塞,无处不在,无所不包。君子中庸的道理,是从夫妇之间的浅近道理开始的,但推究到精微深奥之处,就能明察天地上下一切事物了。

【解读】

本章原意谈行中庸之难,在这里借以谈行仁道之难。仁道亦是和谐之道、中道仁道,亦可合称为“中和”之道。行中和之道,有难易两面,容易则表现在举手投足之间,表现在愚夫愚妇之中,即平常都可以知晓都可以运用。亦如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说中和之难,难于上青天,因它既广大无边,又细致入微,“君子之道,费而隐”,“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和不可能也,天下国家可以治理。官爵俸禄可以辞去,锋利之白刃可以践踏,中和之难行矣。中和的最高境界,圣人亦有难达之处。亦如孔子说:“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尧舜其犹病诸。”“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可见中和之道的渊深广大。中和之道,可大可小。可大,如“天地之大也”,“天下莫能载焉”,雄鹰一飞而冲天,不显其高;可小,用现代科学的话说,小如中子、电子、夸克。小到无法剖析,虽小,亦合中和之道。“语小,天下莫能破焉。”破者,剖析也。中和之道,发端于愚夫愚妇,显其细微,及其至于顶端,涵盖天地万物。所以孔子说:“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原文】

22、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论语•里仁篇》

【翻译】

孔子说:“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真正的爱人,才能真正的恨人。”

【解读】

本章谈“仁之辩”,具体谈仁者不是“乡愿”。

“仁”是孔门道德修养最高的境界,也是孔子对人评判的标准。具有仁德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正直的人,“人之生也直”。一个能判断是非的人,绝不是好好先生,“乡愿”一类是不分是非曲直,一味唯唯诺诺的人。“乡愿,德之贼也。”所以孔子说只有具有仁德的人,才能真正地喜欢人,能公开地讨厌人。荀子在《不苟篇》中也说:“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正义直指,举人之过,非毁疵也。”同样的意思,孔子又换了一角度去强调“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大家都说他好的时候,要做调查研究,都说他坏的时候,也要调查研究,最恰当的标准应该是“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论语•子路篇》)。”说的也是“仁者”不可能众口一词说他好,也不可能众口一词说他坏,因他是非分明,正义直指,“能好人,能恶人”。

【原文】

23、荀子曰:“君子崇人之德①,扬人之美,非谄谀也②;正义直指,举人之过,非毁疵也③。言己之光美,拟于舜禹,参于天地,非夸诞也④;与时屈伸,柔从若蒲苇⑤,非慑怯也⑥;刚强猛毅,靡所不信⑦,非骄暴也。以义应变,知当曲直故也。”

《荀子•不苟篇》

【注释】

①崇:推崇,崇尚。  ②谄谀:巴结,讨好。  ③毁疵:诽谤,挑毛病。  ④夸诞:夸大虚妄,语言华而不实。  ⑤蒲苇:草席。  ⑥慑怯:胆小,害怕。  ⑦靡:无,没有什么。信(shēn通“伸”):伸张,舒展。

【翻译】

荀子说:“君子赞美别人的德行,称赞别人的好处,不是为了巴结讨好;公正坦率地指出别人的过错,不是为诽谤挑毛病;说出自己正大光明的美德,并与舜、禹相比拟,与天地相匹配,不叫狂妄虚夸;随着时势的变迁而能屈能伸,柔弱顺从就如同蒲苇般柔韧,那不是胆小害怕;刚强勇猛弘毅,无所不张,那不是骄傲凶暴。这都是因为君子知道以礼义的原则去应对变化,知道什么时候该曲行什么时候该直行的缘故。”

【解读】

本章谈具体谈仁之辩,仁者的义举。

仁者不迂腐,仁者不固执。仁者内方外圆,能好人能恶人,是则是,非则非,善则善,恶则恶,是非善恶皎然明白。仁者临事,言则言,语则语,刚则刚,柔则柔,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当曲则曲,当直则直。行止曲直,皆因时因势因人而制宜,以一义而应万变。

孔子说:“君子之于天下,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君子处理天下之事,没有什么绝对的正确,绝对的错误,全在审时度势,以义为权变核心。

【原文】

24、宰我问曰①:“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②’,其从之也③?”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④,不可陷也⑤;可欺也,不可罔也⑥。”

《论语•雍也篇》

【注释】

①宰我:姓宰,名予,字子我。孔子的学生。  ②仁:有仁德的人。 ③从之:跟随着它下去。之,代指落入井中的仁人。  ④逝:往,这里指往井边设法去救人。 ⑤陷:陷入井中。  ⑥罔:愚弄。

【翻译】

宰我问道:“一个仁人,告诉他说:‘井里有一位仁人’,他会照着跳下去吗?”孔子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君子可以去井边救人,但不能自己也陷进去。人可以被欺骗,但不可以被无理愚弄啊。”

【解读】

本章谈“仁之辨”,具体谈仁爱与欺骗。

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大家记忆犹新。“仁者爱人。”爱人向前多走半步,即陷入愚。仁而愚,即愚仁;仁而不愚,则是仁者的境界。

宰我,孔子的弟子,聪明伶俐,但不拘小节,白天睡懒觉,孔子曾骂他“朽木不可雕也”。但他好学善思,能言善辩,孔门言语科的高材生。孔子认为他比子贡还要善说,所以排在言语科的第一名。宰我认为仁和愚颇难区分,故而提问。所问前提,亦是假设前提,“井有仁焉,其从之也?”井里掉进去一个有仁德的人,是否也该随之跳进去救助他呢?这个提问,表面看来是个一问一答的简单问话,其实不简单。结合孔子的一贯思想,宰我给的是一个二难判断的问话,两个“仁者”,一个井内,一个井外,井外仁者去救井内仁者,必然自身难保。孔子一贯主张“明哲保身”。“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暴虎冯河,死而不悔者,吾不与也。”不能保存自已的人,不是真正的仁者;不去救助,非仁者所为。孔子也主张仁者“杀身以成仁”,“舍身以取义”,对另一仁者临难而不救,于仁义不合。孔子任意取一个角度去回答,均会陷入宰我问话的两难中之一难而不能自圆其说。孔子到底是孔子,圣人必竟不同凡响。“何为其然也?”为什么要这样两难而对立呢?一个反问句,轻轻挡回,不费吹灰之力。“执两用中”,选一条两可之路,“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仁君既要前去救助,又要保存自己,不要使自己身处险境。也就是“仁者”既要有仁爱之心,又要有仁义之举,两全其美,而不偏执。因宰我是一个假设前提,生活中这类事一般不容易发生。孔子接着又说:“可欺也,不可罔也。”对待君子你可以用恰如其分的合情合理的事情去欺骗他,你若让他犯糊涂,仁而愚,象东郭先生一样愚蠢却是很难的事情,“不可罔也。”

【原文】

25、子曰:“巧言令色①,鲜矣仁②。”

《论语•学而篇》

【注释】

①巧:好。令:善。  ②鲜(xiǎn):少。

【翻译】

孔子说:“花言巧语,表情动人,这种人,少有仁德啊。”

【解读】

本章谈“仁者”不是“佞者”。

仅此七字,说尽天下阿谀逢迎之态。“巧言”“令色”两两相对,结构并列。花言巧语,说得好听,胁肩谄笑,表情动人;说好听的话给你听,做好看的脸色给你看,他们的内心如何呢?“鲜矣仁”,包藏祸心,口蜜腹剑。“鲜矣仁”,是一个主谓倒装句,强调的是“鲜矣”。

“仁者爱人”。从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来看,重在主动理解,真诚宽容,倾心关爱,力行扶助;重在见贤思齐,举贤进能。仁者这番“爱人”的功夫,是那些巧饰外表专求取悦的人根本办不到的。

【原文】

26、子曰:“乡愿①,德之贼也。”

《论语•阳货篇》

【注释】

①乡愿:乡里多数人称道的老实谨慎的人。也指后世说的没有是非观念,只会同流合污的所谓好好先生。愿,忠厚。

【翻译】

孔子说:“乡里多数人称道的那种所谓的好好先生,实是道德的败坏者。”

【解读】

本章谈乡愿不是仁者。

孔子在《论语•里仁篇》中说:“唯仁人能爱人,能恶人。”有仁德的人,是非分明。荀子在《不苟篇》中也说:“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正义直指,举人之过,非毁疵也。”有德的君子扬善并不隐恶,善恶分明。乡愿似的人物则不同,不分是非曲直,人云亦云。孟子在《尽心篇下》中对这类人有详细的描述:

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孔子曰:恶似而非者:恶莠,恐其乱苗也;恶佞,恐其乱义也;恶利口,恐其乱信也;恶郑声,恐其乱乐也;恶紫,恐其乱朱也;恶乡原,恐其乱德也。

这类人,找他的错误,找不到,“非之无举也”,无法举证。想责备他,却无可责备,“刺之无刺也”,无法针砭他。圆滑老道,精通世故,同流合污,似德非德;善于取媚,精于取巧,不偏不倚,貌似公正,实则首鼠两端;投机取巧,无仁爱之心,无是非之明。所以孔子说:“乡愿,德之贼也。”乡愿者,败坏道德的蟊贼。

【原文】

27、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论语•宪问篇》

【翻译】

孔子说:“君子中没有仁德的人是有的,小人中却不会有有仁德的人。”

【解读】

本章谈“君子之仁”和“小人之仁”。

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中说:“君子,小人——这个‘君子’‘小人’的含义不大清楚。‘君子’‘小人’若指有德者无德者而言,则第二句可以不说;看来,这里似乎是指在位者和老百姓而言”。

本章的“君子”“小人”当作如下解读。

“君子”当有三个含义:一、有德者;二、有位者;三、有德有位者。综合起来看,可出现以下几种情况,A、“有德而无位者”,如“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个“君子”尚在“人不知”的阶段,可见属于“有德而无位者”。B、有德有位者,如“其为人也孝悌,……君子务要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能够从事“务本”工作的人,当属“有德有位者”。C、有位无德者,即尸其位而不行仁德的人,“君子而不仁者”当属有君子之位而无君子之德的人,即“有位无德者”。

同样,“小人”亦有三个含义:一、无位者;二、无德者;三、无德无位者。A,无位可能有德的小人,即我们通常说的平民百姓。或曰“细民”,即无位者,有时孔子也谦称自己是“小人”,这一类小人只是地位低,不一定无德,即便是无德,亦可修德;他们如果有“仁”,也是小人之仁。孔子在《论语•里仁篇》中说:“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所谓“未见力不足者”,是说人人“性相近也”。按其本质来说,都是可以“求仁得仁”的。冉求在《论语•雍也篇》中说:“非不说夫子之道,力不足也。”孔子回答他说:“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这也是说,求仁得仁,乃是人人力所能及的,自以为力不足,那是画地为牢,不思进取,不想努力。可见小人不仅可能仁,而且不能离却了仁。“仁”好比中庸之道,孔子认为实行中庸之道是非常困难的。“中”有高低远近之不同,犹如“仁”一样,也有高低远近之分别。高者、远者、至者,非圣人不能为。浅者、近者,夫妇之愚也能行之。浅者、近者之“中”之“仁”,即为“小人之仁”。孔子这种人人可以为“仁”为“中”的思想,后来被进一步发展。孟子讲“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讲“涂之人可以为禹”。这一类小人可以向君子靠拢,一旦有位,则可称为君子。B、无德可能有位的小人。这一类人是品德低下的小人,与君子中的“有位无德”的人有相同的地方。君子中无德的人可能是贵族出身,小人中有位无德的人,可能是平民出身,因善钻营获君子之位而实无君子之德。C、无德无位者,地位低下而又无品德修养。孔子所说的“未有小人而仁者”,指的就是“无德有位”和“无德无位”的小人,他们中间不可能有仁。君子中“不仁者”指“无德者”,小人而不仁者,也指的是“无德者”。区别在于,君子三种人,“不仁者”占一种,“不仁者有矣夫”;小人三种人,“不仁者”占两种,“未有小人而仁者”指的就是“无德者”两种小人。

【原文】

28、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①!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②,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篇》

【注释】

①病:忧愁。 ②近取譬:从切身的生活中选取例子。

【翻译】

子贡说:“一个人,如果能广泛地给予民众并能接济他们,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这哪里仅仅是仁人!简直是圣人啊!尧和舜对此还深感不足和遗憾呢!对于有仁德的人来说,自己期望有所成就的就让他人同样有所成就,自己期望显贵就让他人也同样显贵。从自身开始,做自己所能做的,这可说是走向仁的途径了。”

【解读】

本章重点谈“圣”与“仁”的区别,兼及“仁之德”。

本节涉及儒家学说中两个重要道德范畴,一个“圣”,一个“仁”。“圣”是孔门人格修养中最高的境界。具有崇高德行又有最高政治地位,是德位兼备的人,“能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修已以安百姓”,能做到“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在孔子的心目中,只有尧、舜、禹、文王、武王、周公等古圣先王才够“圣”的资格,他赞美尧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者。涣乎!其有文章。”(《论语•泰伯》)孔子既赞其煌煌功业,又美其彪炳圣德。“圣”是极少数人才能达到的境界。“仁”则不同,它是孔门道德修养中的核心标准。是孔子的核心思想,普通人只要努力就能达到的标准。“我欲仁,斯仁至矣。”而且如影之随形、身之有影一样,“道不远人,远人非道。”其易行易做且又普通。它又是一切美德美行的总和,是各项道德范畴的集中体现,体大而细微,博大而精深。正因为如此,要完整的达到这一境界却又也非易事,但“仁”与“圣”不同,“仁”可力致,“圣”则非力而能致者也。子贡不能分清“圣”“仁”的区别,故而发问。“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孔子回答说:“哪里仅仅是“仁”呢?一定是圣人的行为啊!连尧舜这样的古代圣明君王做起来,都有困难。孔子认为“博施济众”超“仁”而达“圣”,那么“仁”在“施”与“济”的问题上到底如何去表现呢?孔子提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的最大特点便是推己及人,“己所欲,施于人”,己欲立,则立人。刘向在《说苑》中记载孔子说:“夫富而能富人者,欲贫而不可得也;贵而能贵人者,欲贱而不可得也,达而能达人者,欲穷而不可得也。” 反身而诚,由己及人。从自己出发,推及他人,虽然没有办法像圣人那样博施济众,但能做到这些,也就是“仁”的具体表现,这就是“仁”和“圣”的区别。

【原文】

29、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篇》

【翻译】

孔子说:“聪明人不会困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虑,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解读】

本章谈“智”、“仁”、“勇”三者的品德。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三者之间的顺序应该是《宪问》篇中的顺序:“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仁”,统而言之,是所有道德的总称,“全德”之谓,与知、勇并列的时候,“仁”应居第一,知居第二,勇居第三,三者之间的关系高低有别,层次井然。圣人亦分三等,仁圣,知圣,勇圣;君子亦分三等,仁君、智君、勇君;小人亦分三等,小仁,小知,小勇。仁者,心胸坦荡,故无忧;知者,明足以烛理,故无惑;勇者,浩然之气冲天,故无惧。

【原文】

30、子曰:“刚、毅、木、讷近仁①。”

《论语•子路篇》

【注释】

①毅:坚毅,果断。 木:质朴,朴实。 讷(nà):说话迟钝。

【翻译】

孔子说:“刚强、果断、朴实、言语谨慎,有这四种品德就接近仁了。”

【解读】

本章谈“仁与四德”。

本章孔子说“刚、毅、木、讷近于仁”。“仁”有圣人之仁,君子之仁,小人之仁。刚毅木讷近仁,只是近君子之仁,非圣人之仁,亦非小人之仁。严格意义上讲,近君子之仁,即介于君子和小人之间的仁,当为“士”之仁。刚、毅、木、讷四种美德当是士之仁德。清•康有为说:

刚者无欲,毅者果敢,木者朴行,讷者谨言。四者皆能力行,与巧言令色相反者,故近仁。盖圣人爱质重之人,而恶浮华佻伪如此,盖华者不实也。

梁•皇侃说:

刚者性无求欲,仁者静,故刚者近仁也。毅者性果敢,仁者必有勇,周穷济急,杀身成仁,故毅者近仁也。木者质朴,仁者不尚华饰,故木者近仁也。讷者言语犀钝,仁者慎言,故讷者近仁也。

康注也罢,皇疏也好,所证之美德嘉行,均为“士”之美德,是个人修养的品德,“士”之仁多用于修身,君子之仁,除了修身之外,尚有“安人”的任务。

【原文】

31、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①焉,敏则有功②,惠则足以使人③。”

《论语•阳货篇》

【注释】

①任:任用。  ②有功:有成就,能取得成功。  ③足以:“足以之”的省略。意即能够凭借它。之,指代“惠”。使人:役使人,使唤人。

【翻译】

子张问孔子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能够在天下实行五种品德便是仁了。”子张说:“请问哪五种?”孔子说:“庄重、宽厚、诚信、勤敏、慈惠。庄重就不会遭到侮辱,宽厚就能得到众人的拥护,诚实讲信用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快敏捷就能取得成功,慈祥施恩惠就能更好地使唤人。”

【解读】

本章谈“仁与五德”。

颜回问仁,孔子答曰:“克己复礼为仁。”子张问仁,孔子答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颜回问细则,孔子答曰:“非礼勿视、听、言、动。”子张问细则,孔子答曰:“恭、宽、信、敏、惠。”前者修己、正己、克己,为内圣之功;后者行仁于天下,为外王之力。内修圣功,外行王道。内圣外王为儒学全部内容。颜回性格内向、淡泊名利,孔子以内圣教之诲之;子张性格外向张扬、急于事功,以行天下之事训之导之。对颜回告之“仁者安仁”之内功,对子张告之“智者利仁”之外力。前者为本体,后者为用体,皆是因材施教。至于“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均是外王之结果。恭、宽、惠三者是对人而言,守信、勤敏是对己而言。对人恭敬,人恒敬之,不见侮于人。对人宽容,厚德载物,器量宏大,则得众人拥戴。“有善勿专”,分惠于人,则有人乐意听你调遣差使。自己恪守信誉,则有人信任你,依靠你。“人而不信,不知其可也”。勤敏,“敏于事而慎于言。”勤奋则多建事功。行此五者,力行天下。

【原文】

32、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论语•宪问篇》

【翻译】

孔子说:“有德行的人一定有善言,有善言的人却不一定有德行。有仁德的人必然勇敢,但勇敢的人不一定有仁德。”

【解读】

本章谈“德”与“言”、“仁”与“勇”的关系。

在孔子文化中,“德”与“仁”通常是同义词。“为政以德”即“为政以仁”。德通常也称为“仁德”。“言”与“智”相通,智者多言,言者必有智,智者必有言,智者不失言,一言既出,即知是否为智,孔子说:“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篇》)“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论语•子张篇》)“智”“言”相通。实际上本章所谈的就是“仁”与“智”与“勇”三者之间的关系。《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仁、勇、智,“仁”乃“全德”之谓也。“仁德”包涵勇德,智德,仁者高于智者,智者高于勇者,也就是说勇不如智,智不如仁。仁者比勇者又高出一等境界。《述而》有一段对话,表明孔子对颜渊和子路的不同态度,可以看出孔子对仁者与勇者之境界高低的不同评价:“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乎!’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无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这里,孔子赞扬了颜渊的君子之仁,嘲笑了子路的匹夫之勇。所以孔子说:“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关于“言”“德”“仁”“勇”的关系。《论语集释》引李充说:

甘辞利口,似是而非者,佞巧之言也。敷陈成败,合连纵横者,说客之言也。凌夸之谈,多方论者,辨士之言也。德音高合,发为明训,声满天下,若出金石,有德之言也。故有德必有言,有言不必有德也。陆行而不避虎兕者,獵夫之勇也。水行不避咬龙者,渔父之勇也。锋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顺大难而不戄者,仁者之勇也。故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不仁。

【原文】

33、或曰:“雍也仁而不佞①。”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②,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论语•公冶长篇》

【注释】

①雍,姓冉,名雍,字仲弓。孔子的学生,小孔子29岁。佞(nìng),巧言之才,能言善辨。  ②御人以口给(jǐ):快嘴利舌顶撞别人。御,防御,抵挡。这里是争辩顶嘴。口给,言词不穷,滔滔不绝。给,足。

【翻译】

有人说:“雍这个人,虽然有仁德,但没有口才。”孔子说:“哪里用得上巧言之才呢?应付人只凭巧言,只会屡屡让人厌恶。不知道他是否有仁德,何须巧言呢?(不论有否仁德,均不必巧言。)

【解读】

本章谈仁德与口才的关系。

冉雍是孔门德行科的高材生,与子贡性格相反。子贡开朗活泼,伶牙俐齿,冉雍仁笃厚道,不苟言辞。于是有人向孔子询问:“冉雍有仁德却没有口才。”孔子对子贡一向十分欣赏,但对他巧嘴利舌多有微辞,因此在评价冉雍时,有人用“不佞”来责难冉雍。孔子十分不高兴,劈首一个反问句,“焉用佞?”这一个反问句,有二层含义,一层说:“冉雍如果够仁德的标准,不需要巧言之才;一层说,冉雍如果不够仁德的标准,有口才也无用;不论“仁”与“不仁”均不需要巧言之才。什么原因呢?“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用快捷的巧嘴来对付他人,常常遭人讨厌。孔子结束时又说一句“不知其仁,焉用佞?”连他够不够仁德的标准都不知道,何必去用巧言之才去评说他呢?“焉用佞?”一头一尾,前后两次出现,遥相呼应。孔子一向重视内心仁德的修养,反对表面华装美丽,文质兼美是最佳境界,不能兼美,与其文胜质而华丽,不如“质胜文而朴野。”

【原文】

34、樊迟问知①。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论语•雍也篇》

【注释】

①樊迟:樊,名须,字子迟,通称樊迟,孔子的学生,小孔子46岁,鲁国人。知:通“智”,聪明。

【翻译】

樊迟问什么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使百姓趋向于义,敬奉鬼神而远离他们,也就可说是智了。”又问什么是仁。孔子说:“有仁德的人艰苦努力在前,获取在后,做到这些,也可说是仁了。”

【解读】

本章谈智者和仁者的品德。

樊迟向孔子问“智”。孔子回答:“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民之义”据《礼记•礼运》:“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在事人或事鬼的问题上,孔子一向重人远鬼。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先进》)也强调先人后鬼神,“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也是事人远神思想的体现。他又问“仁”,孔子说:“仁者先难而后获。”“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论语•卫灵公》)谈的均是先耕耘而后收获。先付出而后收入。“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先人而后己,先难而后获,先事而后食,均是仁德的具体表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是“智”的范畴,也是“仁”的表现。问“智”问“仁”表面看所问是两件事,所答也是两件事,实际所答含义从“夫子之道”的高度来看,都应该是“仁”的具体表现。

【原文】

35、孔子曰:“温良者,仁之本也。敬慎者,仁之地也。宽裕者,仁之作也。孙接者①,仁之能也。礼节者,仁之貌也。言谈者,仁之文也。歌乐者,仁之和也。分散者,仁之施也。儒者兼此而有之,犹且不敢言‘仁’也。其尊让有如此者。”

《礼记•儒行篇》

【注释】

①孙(xùn):即“逊”。

【翻译】

孔子说:温和善良,是仁德的根本。庄敬谨慎,是仁德的实质。宽和优裕,是仁德的举止;迎接谦逊,是仁德的才能;礼仪节度,是仁德的外貌;言语谈吐,是仁德的文采;歌唱音乐,是仁德的和谐;分施散予,是仁德的布施。儒家学者兼此数德,并且拥有都不敢自称有“仁德”啊!其尊敬谦让如此。

【解读】

本章篇谈“仁爱”与“温良”“敬慎”等八种美德的关系。

温文尔雅,温和善良,仁之根本;庄敬谨慎,望之俨然,仁之实质;宽和优裕,雍容大度,仁之举止;礼贤下士,谦逊待人,仁之功能;礼仪节度,中规中矩,仁之形貌;笙歌妙乐,尽善尽美,仁之和谐;济人以财,散财以人,仁之施舍。儒者兼仁爱之德数品,而不敢称仁,可见行仁之难。

温良、敬慎、宽裕、逊接、礼节、言谈、歌乐、分散八德与“仁德”构成内外关系,仁爱为内,八德为外,具体表现出仁之本,仁之地,仁之作,仁之能,仁之貌,仁之文,仁之和,仁之施。

清•孙希旦在《礼记集解》中注引吕氏大临曰:

质之温良者可仁,故曰‘仁之本’。行之敬慎者可与行仁,故曰‘仁之地’。其规模宽裕,则称仁之动作。其与人逊接,则习仁之能事。威仪中节,敬于仁者也,故为仁之貌。出言有章,仁之见于外者也,故为仁之文。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则安于仁而至于和者也。货不为己,则利于人同,与人为善,则善与人同,凡以分散与物,共而不私,则仁术之施不吝也。八者,儒必兼而有之,然后可以尽儒行之实,犹且不敢言‘仁’,则圣人之志存焉。有圣人之志存,则可与入圣人之域矣。愚谓温良禀乎性,敬慎存乎心;宽裕见乎事,孙接应乎物。本以基之,地以居之,作以发之,能以为之,貌以表之,文以饰之,和以积其顺,施以广其恩。盖道莫大于仁,儒者之为仁,必兼此八者而有之,然犹不敢自以为仁也。夫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盖其尊让如此,圣不自圣之心也。”

【原文】

36、子曰:“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论语•阳货篇》

【翻译】

孔子说:“爱好仁德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会变得愚蠢。”

【解读】

本章谈“仁之度”。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学”后省一“礼”字。“礼”即“度”。好仁若无礼度,则愚仁。孔子对“仁、知、信、直、勇、刚”等美好的品德都要求要有“礼”有“度”。如孔子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仁而无礼度则愚,智而无礼度则荡,信而无礼度则贼,直而无礼度则绞(伤人),勇而无礼度则乱,刚而无礼度则狂。在施恩方面也有一个尺度。

【原文】

37、吕坤说:“宁开怨府①,无开恩窦②,怨府难充③,而恩窦易扩也;怨府易闭,而恩窦难塞也。闭怨府为福,而塞恩窦为祸也。怨府一仁者能闭之,恩窦非仁义礼智信备不能塞也。”

《呻吟语•应务篇》

【注释】

①怨府:怨恨集聚处。 ②恩窦:恩情之洞,指因无度施恩而形成的贪婪的深渊。 ③充:填充。

【翻译】

吕坤说:“宁可打开怨恨之门,也不可因无度施恩而形成贪婪的深渊。怨恨之门难以堵塞,而贪婪之渊却易扩张;怨恨之门容易关闭,而贪婪之渊却难以填塞。闭怨府是福,填贪婪之渊则是祸。闭怨府用一仁德之人足够,填恩窦则须仁者、义者、礼者、智者、信者五人才能做到。”

【解读】

本章继前章,亦属“仁之度”。“度”需要智慧去把握,“度”亦“智”。

吕坤说:“宁开怨府,无开恩窦。”仁爱篇谈的都是仁爱,仁的核心是“爱人”,是“泛爱众”,是关心他人,关爱他人。吕坤却说:“宁开怨府,无开恩窦”,宁可结怨,不可施恩。吕坤是明代思想家,而且也是儒学大师,为什么这样说呢?

这里涉及两个话题。一是仁爱必须有度,见“好仁不好学”章。二是仁爱必须有智慧,君子救急不救穷。无端施恩,培养懒人,鼓励懒惰。“邦有道,贫且贱,耻”。国家清明,一贫如洗,是耻辱之事。国家对贫困地区的扶持,仅仅用金钱扶持是不够的,事实证明,有的地方却越扶越贫,越贫越扶,被扶者理所当然,受之无愧。我们认为扶贫同时应该扶植精神,给他自食其力的志向,给他脱贫的智慧,给他致富的知识。又如对无职业者的帮助,均应双管齐下。亲戚朋友之间相处的道理也是如此。

给他钱财,打开恩窦;不给钱财,打开怨府。怨府虽然难以填充,但易于关闭,遣一仁善之人,即可完成。恩窦不同,受恩者,一旦懒惰而依赖,那因施恩而打开的贪婪的深渊则难以堵塞,恩窦难塞。塞怨府一仁人而已,塞恩窦则须仁人、义士、礼者、智者、信者五种人,或具有五种美德的人去填塞,塞怨府为福,塞恩窦则为祸。俗语说:“碗米养恩人,斗米养仇人。”说的也是因随意施恩而恩窦难塞的道理。当然,我们也不能因为恩窦难塞,塞恩窦为祸而又不去施恩。仁爱需要有度,而且要有智慧,否则陷于愚仁,因仁而惹祸,不如少仁。

本章供德高位高,钱多权重,乐善好施之人揣摸思索;若本身德位不高,钱少权轻,无能力施舍,此内容便不必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