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防盗门:高中语文第六册文言文单元复习(附答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1:41:55
高中语文第六册文言文单元复习

 

   【要求】

    本册文言文只有一个单元,全是司马迁的作品。一篇是司马迁给任少卿的书信,另三篇皆选自《史记》。学习本单元,重点是汲取文中光芒四射的思想意义。《报任安书》中“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的生死观,屈原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的人生态度,信陵君仁而下士、急人所难的精神品德等,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还要注意掌握课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进而品味《史记》的语言,了解其语言风格。

    【重点·点击】

    一、文学常识

    1.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他倾毕生心血所完成的历史巨著《史记》,又名《太史公书》。

    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四年,共约三千年的历史。分表(10)、本纪(12)、书(8)、世家(30)、列传(70)五个部分,130篇,52万字。

    3.《史记》的人物传记,善于把主要事件和细节描写有机结合起来,文笔生动感情浓厚,人物性格鲜明,形象真切可感。《史记》一书对后世的史学和文学影响深远。

    4.《史记》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将浓厚的爱憎感情融于平实朴素的叙述描写之中。

    二、词语

    (1)通假字

    1.见狱吏则头枪地:“枪”通“抢”,碰撞。

    2.及以至是:“以”通“已”。

    3.及罪至罔加:“罔”通“网”,法网。

    4.古者富贵而名摩灭:“摩”通“磨”。

    5.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底”通“抵”。

    6.思垂空文以自见:“见”通“现”。

    7.可与不:“不”通“否”。

    8. 臣愿奉璧往使:“奉”通“捧”。

    9.拜送书于庭:“庭”通“廷”。

    10.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审查、察看。

    11.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缪”通“穆”。

    12.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13.犹离忧也:“离”通“罹”,遭遇。

    14.人穷则反本:“反”通“返”。

    15.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指”通“旨”,旨趣。

    16.自疏濯淖污泥之中:“濯”通“浊”。

    17.屈平既绌:“绌”通“黜”,罢免官职。

    18.厚币委质事楚:“质”通“贽”,见面礼。

    19.直上载公子上坐:“坐”通“座”。

    20.北乡自刭:“乡”通“向”。

    (2)文言实词

    1.若望仆不相师:“望”,怨望,埋怨。

    2.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与”,称许,认可。

    3.用之所趋异也:“用”,因为;“趋”,趋求、追求。

    4.积威约之渐:“渐”浸渍、渐进。

    5.而文采不表于后也:“表”,显露。

    6.以勇气闻于诸侯:“闻”,闻名、出名。

    7.逆强秦之欢:“逆”,违背、触犯。

    8.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严”,尊重;“修”,整饰。

    9.间至赵矣:“间”,jiàn;小路。

    10.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因”,通过、经由。

    11.博闻强志:“志”,记。

    12.平伐其功:“伐”,自夸、炫耀。

    13.厚币委质事楚:“币”,礼物;“委”,呈献。

    14.三致志焉:“致”,表达;“志”,意愿。

    15.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短”,诋毁。

    16.致食客三千人:“致”,招来。

    17.愿枉车驾过之:“过”,访问。

    18.留军壁邺:“壁”,驻扎。

    19.曾无一言半辞:“曾”,竟。

    20.而公子亲数存之:“存”,看问。

    (3)词语的特殊用法

    1.太上不辱先:“辱”,使动用法。

    2.衣赭衣:前一个“衣”音yì,名词作动词。

    3.通其狂惑:“狂惑”,形容词作名词。

    4.臣请完璧归赵:“完”,使动用法。

    5.乃前曰:“前”,名词作动词。

    6.大王必欲急臣:“急”,形容词作动词,逼迫。

    7.舍相如广成传舍:前一个“舍”为名词作动词。

    8.坚明约束:“坚明”,形容词作动词;“约束”,动词作名词。

    9.毕礼而归之:“归”,使动用法。

    10.且庸人尚羞之:“羞”,意动用法。

    11.而相如廷叱之:“廷”,名词作状语。

    12.方正之不容也:“方正”,形容词作名词,即方正之人。

    13.明道德之广崇:“明”,形容词作动词。

    14.皆谦而礼交之:“礼”,名词作状语。

    15.臣修身洁行数十年:“洁”,使动用法。

    16.公子从车骑:“从”,使动用法。

    17.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立”,使动用法。

    18.为能急人之困:“急”,意动用法;“困”,形容词作名词。

    19.今邯郸且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救”,动词作名词。

    20.出入王卧内:“卧”,动词作名词。

    【方法·技巧】

    学习文言文应十分重视诵读,培养文言语感。在诵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文章的思想内容。诵读的方法一般是先通读全文,解决文言实词的意义,了解全文的大概意思。其次,是研讨句子,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义及与上下文的关系,还要顾及到古汉语中的特殊句式。再次是分析文章的结构。第四是整体分析、评价。最后对学过的文言知识进行归纳、梳理。

    【例题·点拨】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是

    A.流俗之所轻也                     B.其次不辱身

    C.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D.魏其,大将也,衣赭衣

    答案

    A项的“轻”为形容词作动词;B项的“辱”为使动用法;D项的“衣”读破为yì,为名词作动词。故答案为C。

    点拨:此题考查对文言字词活用知识的掌握情况。要解答好此类题,首先是要能够准确翻译文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把握加点词语的用法。

    2.下列加点词语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璧有瑕,请指示王                      B.于是相如前进缶

    C.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D.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答案:A项中的“指示”,古义为“指给……看”,今义为“上级对下级的命令”;B项中的“前进”,古义为“走上前进献”,今义为“朝着一个目标往前走”;C项中的“宣言”,古义为“扬言”,今义为“国家或团体对重大问题公开发表意见的公告”;D项古今义同,故答案为D项。

    点拨:应当注意的是,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而双音词很少,如此题前两项的“指示”“前进”,皆为单音词。“指”即用手指出来,“示”即给人看;“前”即走上前,“进”为进献。不能混同于现代汉语的双音词。

    3.下列各句加点的“志”字,与例句中的“志”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A.博闻强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B.其志洁,其行廉

    C.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D.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答案: A项的“志”意为“记”;C项的“志”意为“心愿”;D项的“志”意为“标记”。答案为B项,B项与例句中的“志”,意义皆为“品德”。

    点拨:此题考查一词多义的文言实词知识。古汉语难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实词的一字多义性。希望同学们平时要注意常用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知识的积累。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数遗魏王及公子书 ②范增数目项王

    A.③臣修身洁行数十年 ④公子行数里

    B.①相如因持璧却立 ②伺者因此觉知

    B.③不如因而厚遇之 ④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C.①使于齐 ②求人可使报秦者

    C.③使将将其军归魏 ④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

    D.①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②今公子故过之

    D.③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 ④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答案: A项前两个“数”意义为“多次”,后两个“数”意义为“几”;C项前两个“使”意义为“出使”,第三句的“使”意义为“派遣”,第四句的“使”意义为“使者”;D项第一句和第四句的“故”意义皆为“缘故”,第二句的“故”意为“特意”,第三句的“故”意为“故意”。答案为B,B项的四个“因”意义分别是“就”、“因为”、“趁着”、“凭借”。

    点拨:同上题,是考查一词多义的文言实词知识的。掌握了文言词语的多个义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文句。

    5.翻译下面两个文言句子

    (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答案:(1)衡量这两种策略,宁可答应(给它璧玉)来使秦国担负理亏的(责任)。(2)我们离开自己的亲人来侍奉您的原因,只是仰慕您的高尚的义德。

    点拨:此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的标准是“信”、“达”、“雅”,对于中学生来说,主要是“信”和“达”。所谓“信”就是要忠实于原文,不误解,不遗漏,不增译。所谓“达”就是无语病,通顺明白,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要求和习惯。

    【考题·点悟】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来曰:“寡人如(宜)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朝将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对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明日,出吊于东郭氏,公孙丑曰:“昔者辞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曰:“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王使人问疾,医来,孟仲子(孟子的堂弟)对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即有病),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趋造于朝,吾不识能至否乎?”使数人要于路,曰:“请必无归,而造于朝!”不得已之景丑氏宿焉。

    景子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丑见王之敬子也,未见所以敬王也。”曰:“恶!是何言也!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景子曰:“否,非此之谓也。《礼》曰:‘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固将朝也,闻王命而遂不果,宜与夫礼若不相似然。”曰:“岂谓是与?……天下有达尊者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孟子·公孙丑下》)

    (译文: 孟子准备去朝见齐王,恰巧齐王派了个人来转达说:“我本应该来看您,但是感冒了,吹不得风。明早我将上朝处理政务,不知您能否来朝廷上,让我见到您?”
   孟子回答说:“不幸得很,我也有病,不能上朝廷去。”
  第二天,孟子要到东郭大夫家里去吊丧。公孙丑说:“昨天您托辞生病谢绝了齐王的召见,今天却又去东郭大夫家里吊丧,这或许不太好吧?”
   孟子说:“昨天生病,今天好了,为什么不可以去吊丧呢?”
   齐王打发人来问候孟子的病,并且带来了医生。孟仲子应付说:“昨天大王命令来时,他正生着病,不能上朝廷去。今天病刚好了一点,已经上朝廷去了,但我不知道他能否 到达。”
   孟仲子又立即派人到路上去拦孟子,转告孟子说:“请您无论 如何不要回家,而赶快上朝廷去!”
   孟子不得已而到景丑的家里去住宿。 景丑说:“在家庭里有父子,在家庭外有君臣,这是人与人出问最重要的伦理关系。父子之间以慈恩为主,君臣之间以恭敬为 主。我只看见齐王尊敬您,却没看见您尊敬齐王。”
   孟子说:“哎!这是什么话!在齐国人中,没有一个与齐王谈 论仁义的。难道是他们觉得仁义不好吗?不是。他们心里想的是: ‘这样的王哪里配和他谈论仁义呢?,这才是他们对齐王最大的不 恭敬.至于我,不是尧舜之道就不敢拿来向齐王陈述。所以,齐国人没有谁比我更对齐王恭敬了。”
   景丑说:“不,我不是说的这个方面。礼经上说过,父亲召唤, 不等到应‘诺’,‘唯’一声就起身;君王召唤,不等到车马备好就起身,可您呢,本来就谁备朝见齐王,听到齐王的召见却反而 不去了,这似乎和礼经上所说的不大相合吧。”
   孟子说:“原来你说的是这个呀!曾子说过:‘晋国和楚国的 财富,没有人赶得上。不过,他有他的财富,我有我的仁;他有他的爵位,我有我的义。我有什么不如他的呢?’曾子说这些话难 道没有道理吗?应该是有道理的罢。天下有三样最尊贵的东西:一样是爵位,一样是年龄,一样是德行。在朝廷上最尊贵的是爵位;在乡里最尊贵的是年龄;至于辅助君王治理百姓,最尊贵的是德行.他怎么能够凭爵位就来怠慢我的年龄和德行呢?所以,大有作为的君主一定有他不能召唤的大臣,如果他有什么事情需要出谋划策,就亲自去拜访他们。这就叫尊重德行喜爱仁道,不这样,就不能够做到大有作为。)

    1.选出下面加点字与“辅世长民”中“长”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①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

    ②孔子师郯子、师襄、老聃

    ③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④欲居之为利,而高其直

    ⑤置人所罾鱼腹中

    ⑥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

    A.②③                B.①⑤

    C.④⑥                D.②⑤

    2.选出对下面两句中的“是”字指代的内容解释正确的一项:

    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云尔

    则不敬莫大乎是

    A.①指代“王”     ②指代“齐人”

    B.①指代“齐人”   ②指代“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云尔”

    C.①指代“齐人”   ②指代“王”

    D.①指代“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     ②指代“齐人”

    3.根据上下文,判断下面哪一句表达了说话人的真实心意:

    ①寡人如就见者也

    ②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

    ③今病小愈,趋造于朝

    ④请必无归,而造于朝

    4.“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一句的正确意思是:

    A.所以想要有大作为的君主,必然有他召唤不来的臣子

    B.所以想要大有作为的君主,必定有他不被召见的臣子

    C.所以想要大有作为的君主,一定有他不愿召见的臣子

    D.所以想要大有作为的君主,必定有他不随意召见的臣子

    5.本文体现了孟子对君臣关系的看法与态度,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孟子认为臣对君的尊敬应建立在仁义的基础上,而不应只停留在礼节形式上。

    B.孟子认为君对臣要尊德乐道。

    C.孟子认为国君如向贤能的臣子咨询国事,应亲自造访他。

    D.孟子认为国君不能因为自己德高望重就轻慢于地位和年龄比自己低的臣子,即不能“有其一以慢其二”。

    点悟:第1题考查词类的活用。题干“辅世长民”中的“长”是形容词用如动词,“长民”即做百姓的官长。“墓”和“罾”为名词用如动词;“师”为名词的意动用法;“王”为名词的使动用法;“高”和“闲”是形容词用如动词。故答案为C。第2题是考查代词的指代问题。答此题可用排除法,一眼能看出“则不敬莫大乎是”中的“是”指代的是“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云尔”,故答案为B。第3题考查对文意的把握。ABC三项都是讲究辞令的话。A项是齐王不想见孟子的托词,B项是表达孟子对齐王的做法不满,C项是孟仲子搪塞医者的话。只有D项是孟仲子真心要说的话,故选D。第4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文句的意思是说有作为的君主对有才能的大臣是非常重视的。只有D项符合要求,故答案为D。第5题考查作者的观点。ABC三项文中都有提及。只有D项杜撰成分太多,与原文不符。故答案为D。

    【创新·评价】

    一、选出全是被动句的一项: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③君何以知燕王

    ④智勇多困于所溺

    ⑤欲与王好,会于西河外渑池

    ⑥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⑦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③⑤⑦                    D.④⑥

    答案:D

    评价参考:本题考查文言句式,解答此类题,首先应当明确的是,文言句式的“特殊”是与现代汉语相比较而言的,因此就要求考生能够通顺的翻译文句,在翻译中把握其“特点”。就本题而言,还要明确“被动句”的特点及其类型。如①句是“见……于……”表被动,②句则为“为……所……”表被动,④句用“于”表被动。本题易在第⑥句产生思维障碍,原因在于本句没有明显的表被动的标志词,这就要根据意思来把握。“激昂大义”本身有被动义或理解为省略了表被动的介词“于”。另外,对于其他文言句式的特点也应切实掌握。如③句为宾语前置,⑥句为介词结构后置,⑦句为定语后置。故答案为D。

    二、选出与“左右欲刃相如”中的“刃”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A.舍相如广成传舍

    B.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C.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D.于是相如前进缶

    答案:C

    评价参考:此题要求分析词类活用现象。解答此题的前提是能准确翻译文句。在理解文句的基础上把握加点词的用法,如题干中的文句意为“左右的侍从想用刀杀相如”由此可知“刃”在此为名词动用。分析ABCD四项会发现,加点的词语均为名词活用,这就需要做进一步的语法分析,寻求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方法仍然是借助语境进行分析,A项的“舍”为动词,安置住宿;B项的“寿”为动词,向人敬酒或献礼;C项的“间”作“至”的状语,从小路;D项的“前”为动词,走上前。由此可知,答案为C项。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张让弟朔为野王令,贪残无道,至乃杀孕妇。闻(李)膺厉威严,惧罪逃还京师,因匿兄让第舍,藏于合柱(即夹墙)中。膺知其状,率将卒破柱取朔,付洛阳狱。受辞毕,即杀之。让诉冤于帝(汉恒帝刘志),诏膺入殿,御亲临轩(指皇帝在殿前平台上接见臣属),诘以不先请便加诛辟之意。膺对曰:“昔晋文公执卫成公归于京师,《春秋》是焉。《礼》云:“公族有罪,虽曰宥之,有司执宪不从。昔仲尼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今臣到官已积一旬,私惧以稽留为愆,不意获速疾之罪。诚自知衅责,死不旋踵,特乞留五日,克殄元恶,退就鼎镬,始生之愿也。”帝复无言,顾谓让曰:“此汝弟之罪,司隶何愆?”乃遣出之。自此黄门(指宦官)常侍皆鞠躬屏气,休沐(指休假日)不敢出宫省(指宫禁)。帝怪问其故,并叩头泣曰:“畏李校尉。”(《后汉书·党锢列传》)

    1.下面句中的“辟”字与“诘以不先请便加诛辟之意”的“辟”同义的一项是:

    A.辟邪说

    B.惟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

    C.元和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D.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2.下面句中的“怪”字与“帝怪问其故”的“怪”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山高必有怪,岭峻却生精

    B.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

    C.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D.尝一龙发机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3.“私惧以稽留为愆,不意获速疾之罪”的正确意思是:

    A.我害怕因检查案件拖拉而犯错误,却不知不觉地得到了办事迅速的罪名。

    B.我私下提心因礼节怠慢而犯错误,不料却招致妒忌的罪名。

    C.我害怕因稽查工作而犯错误,却不知不觉地招致憎恨人家的罪名。

    D.我暗暗担心因办事拖拉而犯错误,没料到却得到办事迅速的罪名。

    4.选出对汉恒帝刘志的评价正确的一项:

    A.从恒帝“诘以不先请便加诛辟之意”到“帝复无言”的变化,表现他对李膺打击宦官势力由不理解到支持的态度。

    B.汉恒帝“顾谓让曰:‘此汝弟之罪,司隶何愆’?”这句话鲜明地表达了他憎恶宦官张让,赞赏司隶李膺的感情。

    C.由“破柱取朔”的故事,可知宦官势力独霸朝政,恒帝无能为力,只好默许李膺与权倾朝野的大宦官张让作较量。

    D.从黄门常侍一起对恒帝“叩头泣曰:‘畏李校尉。’”看来,宦官既慑于李膺的威严,又想博得恒帝的怜悯和同情,并哀求恒帝给他们撑腰。

    答案:1.B. 2.C. 3.D. 4.D.

    评价参考:第1题考查实词“辟”的意义。题干和B项中的“辟”皆为杀头义。A中为驳斥义,C中为征召之义,D中为邪辟之义。故答案为B。第2题考查实词“怪”的意义。题干和C项中的“怪”皆为感到奇怪之义,A项为鬼怪之义,B项为奇异之义,D项为责怪之义,故答案为C。第3题考查文句的意思,实则是考查几个词语的意思。“私”意为“私下里、暗暗地”,“稽留”意为“办事拖拉”,“不意”为“没料到”,答案为D。第4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A项中说恒帝对李膺打击宦官势力采取了由不理解到支持的态度,这是不正确的。恒帝只是迫于李膺义正词严的说理斗争,没有办法,不得不如此。B项中说法错误,由“此汝弟之罪,司隶何愆”谈不到恒帝鲜明地表达了他憎恶宦官张让,赞赏司隶李膺的感情,至多是他责问了一下张让,为李膺开脱了一下“罪责”。C项纯属杜撰,从原文中看不出有这个意思。D项中“泣”既能表现出宦官害怕李膺,又想博得主子怜悯和支持的一副奴才嘴脸。

    四、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传》曰:“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古者置人于死地,必求其所以死。然固然有无罪杀之,而必为之名者。张汤为汉武造白鹿皮币,大农颜异以为本末不相称,天子不悦。汤又与异有隙。异与客语初令下有不便者,异不应,微反唇。汤奏当异九卿,见令不便,不入言而腹非,论死。自是后有腹非之法。曹操始用操崔琰,后为人所谮,罚为徒隶,使人视之,词色不挠。操令曰:“琰虽见刑,而对宾客虬须直视,若有所瞋。”遂赐琰死。隋炀帝杀高颖之后,议薪令,久不决。薛道衡谓朝士曰:“向使高颖不死,令决当久行。”有人奏之,帝怒,付执法者推之。裴蕴奏曰:“道衡有无君之心,推恶于国,妄造祸端。论其罪名,似如隐昧,原其情意,深为悖逆。”帝曰:“公论其逆,妙体本心。”遂令自尽。冤哉,此三臣之死也!

(《容斋随笔》)

    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汤又与异有隙        隔阂

    B.汤奏当              奏得恰当

    C.不入言腹非          口里不言,心中讥笑

    D.词色不挠            屈

    2.下列句子中的“所以”与“必求其所以死”的“所以”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先王之所以为法者,民也

    B.此所以染者众也

    C.此世所以传也

    D.余叩所以

    3.分别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不入言而腹非      ②公论其逆

    ③付执法者推之      ④推恶于国

    A.两个“论”字相同,两个“推”字不同。

    B.两个“论”字相同,两个“推”字也相同。

    C.两个“论”字不同,两个“推”字相同。

    D.两个“论”字不同,两个“推”字也不同。

    4.以下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原文:欲加之罪,其无辞乎?译文:要给一个人加上罪名,难道还怕没有借口吗?

    B.原文:然固有无罪杀之,而必为之名者。译文:然而确实有无罪杀人而一定为杀人找个理由的。

    C.原文:若有所瞋。译文:好像是有愤怒的表情。

    D.原文:大农颜异以为本末不相称。译文:大农颜异认为白鹿皮币的首尾不对称。

    答案:1.D. 2.C. 3.A. 4.B.

    评价参考:第1题考查实词的意义。“词色不挠”中的“挠”是“屈服”的意思,答案为D。第2题考查“所以”的用法。题干中的“所以”与ABD项中的都是“……的原因”之义,C项中的是“用来……的东西”之义,答案尾为C。第3题考查“论”、“推”的意义。两个“论”都是“判罪”的意思。第一个“推”是“推行”之义,第二个“推”是“除去”之义答案为A。第4题考查文句的翻译。B项中“固”为本来的意思,“名”为“名分”。答案为B。

    【延伸】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李)衡字叔平,襄阳兵家子,汉末入吴为武昌渡长。时校书郎吕壹操弄权柄,大臣畏之。莫有敢言者。……荐为郎,太祖(即孙权)引见喜之,衡乃口陈吕壹奸短数千言,太祖有愧色。后数月,壹事发坐诛,衡大见显用。……时帝为琅玡王(即孙林,吴国第三个皇帝)在郡,家人淫放,衡数以法绳之,妻习氏常谏不可,衡不从。寻而帝立,衡忧惧。谓妻曰:“不用卿言至此,今奔魏何如?”妻曰:“不可。君本庶人,先帝赏拔过量,既作无礼,而复逆自猜嫌,逃叛求活北归,复何面目见士大夫乎?”衡从其言。衡欲为子孙储业,妻辄不听,曰:“财聚则祸生。”衡遂不言。后密使人于江陵龙阳洲上作宅,种柑橘千树,临死,敕儿曰:“汝母每恶吾治家,故穷如此,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绢一匹。当足用耳。”衡亡后,儿以白母。母曰:“此当是种柑橘也,汝父每欲积财,吾常以为患,不许。七八年来失十余户客,不言所之,当是汝父有此故也。恒见汝父称太史公言:‘江陵千树橘,亦当比封侯。’吾答云:‘人患无德,不患不富贵,若贵而能贫,方好耳,用此何为!’今天乃是耶!”子访得之。(《三国志》)

    1.下列两句中加点字的正确词义是 (     )

    ①莫有敢言者        ②奸短数千言

    A.①没  没有        ②过错

    B.①没  没有        ②坏

    C.①没有谁          ②坏话

    D.①没有谁          ②过错

    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与“汝母每恶吾治家”中“每”字,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①衡数以法绳之    ②妻习氏常谏不可

    ③妻辄不听        ④恒见汝父称太史公言

    A.①                B.② ④

    C.③                D.② ③

    3.“既作无礼,而复逆自猜嫌”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

    A.既然做了无礼的事,却又预作猜疑。

    B.已经做了无礼的事,而又预作猜疑。

    C.已经做了无礼的事,而又叛逆猜疑。

    D.既然做了无礼的事,却又叛逆猜疑。

    4.以下各句中,构成李衡想“奔魏”的原因的一组是(   )

    ①不用卿言至此 ②既作无礼,而复逆自猜嫌 ③衡乃口陈吕壹奸短数千言,太祖有愧色

    ④家人淫放,衡数以法绳之 ⑤复何面目见士大夫乎 ⑥寻而帝立,衡忧惧

    A.③④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①②⑤

    5.文中自“衡欲为子孙储业”至“今无乃是耶”一段,以下说明正确的是(  )

    A.李衡想为子孙储业,但妻子看重德行,认为既应该善处显贵,又应该耐得贫穷,因而坚决反对积财。以至家境渐渐贫困。

    B.虽然李衡用沉默不言来表示自己心里同意妻子不应该积财的观点,但他还是暗地里添置产业默默为子孙后代储业。

    C.李衡为人有其虚伪的一面,他不像某些贪官那样公然聚敛财富,而是称引太史公言作为接口,种橘子树以添置产业。

    D.尽管李衡经常说到种千树橘可以相当于封侯,但其妻却认为既应善处显贵,又应该耐得贫穷,无须为子孙添置产业。

    答案解说:1.A.本题考查词语的意义。“莫”,没、没有,副词;“短”,过错,名词。 2.B.本题考查词义。“每”即每每;“数”,屡次;“常”,经常;“辄”,就;“恒”,常常。 3.B.本题考查对文句的理解。既:已经。逆:逆料、预料。 4.B.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李衡想“奔魏”主要是得罪了琅玡王,怕琅玡王继位后报复。 5.D.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A项说“以致家境渐渐贫困”与原文不符。B项说“李衡暗地里添置财产默默为子孙后代储业”与原文不符。C项说李衡虚伪也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