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维生素多少钱一盒:与“时光”相遇(书店的灯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19:32:50
常丽芳
《 人民日报 》( 2011年11月22日   20 版)

台湾花莲“时光”二手书店内景。
一说起书店,台北的一位朋友仍记得年少读书时,总会在放学后徒步穿过几条街,到重庆南路的书店中度过黄昏。如今,这条一度载满了书店的街道已风光不再,不少书刊杂志也入住街头巷尾的便利店。
在林林总总的书店相继从主要街道退出,淡出人们视野时,遗落的书店记忆在小巷中被重新拾回。早就听闻“时光”二手书店在山海相伴的花莲市吐纳书香气息,且闹中取静,要在闹市的小巷中才能寻得。而当我穿街过巷,到达巷口,却还是看不到书店的影子,只好求助路旁正做葱油饼的店家,无法腾出手的店家朝我右前方递个眼神,熟稔地说,那条小些的巷子。我心里一乐,想必书香不怕巷子深。
远远看到的“时光”招牌虽小,却立于屋檐下的灯光中,同小巷的纵深感相契合;“时光”书店亦小,由一户日式木屋改装而成,在窄巷的一头,从窗外透出错落的光,如等待故人般安宁、祥和。此刻的时光,就这样轻易唤起了我孩提时回到姥姥家的记忆,不禁佩服店主的悉心:当从闹市而来的人们在安静的小巷中行走,在不期然间同静候着的书店相遇,迈入书店时便已带着些许淡然、欣喜,甚或天真。
时钟漫步的声响在耳边回荡,与柔缓的音乐一同化为静谧的空间。满架的图书带着各自的故事,重新汇合在“时光”书屋,更显热闹。书架分门别类,设有绝版珍品、台湾文史、儿童读物、外国文学等区域。每个书架前还放有店家自制的木椅,搜罗一圈后,便可在选定的书架前看书。店里没有独立的收银台,而是一个咖啡吧,无事时,店员就跑去吧台后的手工桌整理图书,这时的“时光”更像个藏书馆。
“时光”的书可以用书堆来形容,或堆在桌角、墙边,或置于抽屉、书箱,散落在各处,有的和虎尾兰相伴,有的在灯光下晒着“日光浴”。如今“时光”已满9岁,在手工桌前的墙上可以看到从书中采撷来的报平安的家书、情人间的絮语、工笔书写了《诗经·小雅》的书签以及发黄的明信片……不同时空的故事在这里和“时光”的岁月交错。
店中大部分书都是半价出售,也有少数例外。在绝版珍品的书架顶上有一个并不起眼的册子,翻开来看,却是本上世纪80年代的剪报,涉及当时的时尚、体坛以及生活资讯,一眼就瞅得出制作者的偏好。再瞧另一书架上1980年的《罗素精选集》,当时定价50台币,现在售价依然。看书之余,我也淘得几本好书,结账时发现,原来装书的纸袋也是二手的。
巷子里这间一不小心便会一闪而过的书店,如今不但成为花莲的城市地景,也融入社区的居民生活。家长会放心地把小孩留在儿童读书区,那里专设有小桌椅;等晚饭一过,便有居民来“时光”走动。
“物品有新旧二手之分,书本知识没有新旧二手的差别”。书店的两位女主人都曾是媒体工作者,更是爱书之人,办起小书店后从废品处理站解救回不少图书,也转变着周围人对书的认识。她们不仅细心经营着书店,也认真经营着生活。“时光”的每个角落,都透着珍惜二字,既珍惜过去,也珍惜现在。
时光悠悠,在城市步伐日趋加快,城市面貌趋于一致的时候,或许,走入这小书店,人们会遇到久违了的慢节奏与书中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