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系统图图例:“哲理诗”的鉴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8:23:30
关“哲理诗”的鉴赏

 

哲”者,智也;“理”者,道理、事理也;“哲理”就是睿智洞照之人事与自然之理。阐发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的诗便是哲理诗。一些含道应物、迁想妙得的哲理诗,其本身就是诗人触物生情、寓理于形或融理入情的产物,是诗人对人生、对社会的睿智地思索和深刻地体察的结果。它往往是把发人深省的哲理同富有特色的生活情趣及新颖鲜明的艺术形象熔铸一体,来服人以理、动人以情的。本文拟从赏析几首哲理诗入手,试图帮助同学们了解哲理诗的特点,提高对事理的认识,辩正地分析客观事物和自然现象。

一、《放言》(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这首诗的主题是辨伪。首联提出有办法解决狐疑,颔联从自然景物入手具体介绍这一办法:让时间证明一切。颈联转入到历史人物,进一步证明上述办法。尾联顺着颈联的意思延伸:如果周公、王莽在真相还没有显现时便死去,他们的德行真伪就无人知晓。本诗告戒我们:看待事物不要过早下结论,否则容易被假象迷惑而不能分清是非。

二、《琴诗》(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诗人在这首诗中描绘了琴和指头两个形象,用两个假设句和两个反问句,故作疑难之语,实际上幽默诙谐,意新理妙,揭示了“天下事物的完成都有赖于主、客观的紧密配合”这样一个深刻的哲理。

三、《过沙头》(杨万里)

过了沙头渐有村,地平江阔气清温。

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

这首诗明白晓畅而富有深意。暗潮已然来到,而常人却不知道,因为他们没有水上的生活经验,对潮水涨落的规律不知晓;而篙师长年累月在江上撑船,水的深浅,流速的快慢等,都一清二楚,些微变化他们都能察觉。这就揭示了一个深刻而具有普遍意义的哲理:实践出真知。

四、《论诗三十首》(元好问)

眼处欣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

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

这首诗前两句很容易明白:眼见的真实情景激发心头的真切感情,就能写出意境神妙的诗句;闭门造车,就像黑暗中摸索制作出的东西,总要失真。后两句则说:靠临摹前人作品,画出秦川景色的画家,亲自去长安的能有几人?诗人省略了一句话,即难怪那些人画不好。本诗告诉我们:没有现实生活的感受,没有亲身体验,是不可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

五、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进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阅读并鉴赏这类诗歌,有助于提升对事理的认识,同时增强议论文写作的思辩色彩。

 宋朝人崇尚哲理,“好以议论为诗”,用诗歌来说理,一般说来,哲理与诗歌,就像油与水,难以捏合上。浮油能蒙在水面,叫人看不到水的清滢透彻美;诗中要讲大道理,就显得干瘪苍白,装腔作势,令人生厌。但也不乏情理并茂的佳作,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时,得到人生哲理的启发。由于诗人高超的思想艺术修养,使诗歌既具有形象性,又富含哲理,诗趣和哲理一并表现得那么含蓄、自然,不露痕迹。且看苏轼脍炙人口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歌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极写庐山雄伟、奇幻、险峻和秀丽的景象。也揭示了庐山自然美中所蕴涵的哲理: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由此可以让人明白一个道理:即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由于这样耐人寻味的丰富内涵,全是紧扣庐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议论,是与该山的形象和谐结合在一起,是作者从观察庐山自然地生发出来的深切感受,真正体现了诗趣和哲理的高度融和,讲的哲理亲切自然,读来又耐人寻味。

再看朱熹《观书有感二首》更是立意不凡,将深刻的哲理诉诸艺术形象,堪称融诗情理趣为一体的优秀哲理诗,富于启发而又历久常新。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一样,方塘之水澄澈清净,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要问这池塘怎么这样清澈?原来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啊!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比喻学习,要不断吸取新知识,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这一深刻哲理的揭示,并不借助半句干巴巴的说教,而是把全诗融入到悠悠的水流中,灌进明净的池塘里。整篇诗歌无不在写方塘,又无处不在讲读书的感受,使读者如饮醇醪。但是,如果去掉题目,也许你还真的不知作者在总结读书学习的经验呢!而第二首(又名《泛舟》)哲理与形象结合更为巧妙。诗歌化议论为形象,启人思索,颇富韵味: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诗歌在字面上描绘了两幅图景:一幅是,日行月转,地球上又一度春季到来,万物复苏,大地滋润。江上的水涨起来了,巨船大舰在江上飘行,轻快如水漂鸿毛一般。这一比喻把由于水深而大船行驶也显轻快,在江面上自由自在飘行的图景描画得清新可爱。另一幅是,冰冻山寒,江流缓细,多人推拉,一条小船也移动艰难。这两幅图,作者是采用逆转法粘合在一起的。四句短诗,颇显波澜。一比一衬,形象鲜明。

这首诗中,既有时令感,又有动态感,具有勃勃生气,显然不是抽象说理。然而它却确实蕴含哲理。细心的读者会在诗人留下的空白处展开丰富的联想。比如读书,现在拿起大部头著作越读越有味,可当初才识字,看一篇文章又是多么艰难。读书做学问,要日积月累,积聚雄厚的基础,才读得畅快,写得得心应手,才会感其乐无穷的妙趣,这不正与江上泛舟同理吗?其实,不仅读书做学问如此,做任何事情,要想驾驭自如,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哪一样不需要不断地积累坚实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春水生”的境界,才能融会贯通,从枉费力气的必然王国上升到举重若轻的自由王国。

宋代哲理诗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还有杨万里的《过松源晨饮漆公店》: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和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以及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其三: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杨万里的诗使人感觉到人生的坎坷和奋斗的必要,但它并没有直说人生道路如何如何,而是从下岭一事隐约写来。王安石作为当时一个进步的知识分子,他怀着要求变革现实的雄心壮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国平天下的才能,所以他一登到山岭塔顶,就联想到鸡鸣日出时光明灿烂的奇景,通过对这种景物的憧憬表示了对自己前途的展望。陆游的诗里则蕴含着以下哲理:

1.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两条途径。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学习前人的经验和技巧,是很有必要的,它是人们掌握知识、积累知识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形成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直接从实践中产生的认识。

2. 间接经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运用、检验和发展。如果只是“闭门读书”,而不去参加社会实践,不去接触广阔的社会生活,那么他的认识始终觉得浅,而且无法得到检验和发展,只有通过“躬行”实践把书本知识变成实际知识,才能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从上述几首诗歌中可以得出:宋代哲理诗的显著特点就是既有诗歌的特征,又有哲理的内涵,两者有机融合、高度统一。如果一首诗虽有形象但无哲理,当然不是哲理诗;反之,如果理过其辞,形象全无,只是干巴巴的说教,那更不能算是哲理诗。所以要在诗歌中表现哲理,弄不好就写成了哲理论文,成了明朝李梦阳所批评的“专作理话”和胡应麟在《诗薮》中讥讽的“理障”了。另外,也不是那些形象丰满而又含有哲理语句的诗歌都能叫做哲理诗。在古代,有不少旨在写景状物和抒情言志的诗歌,诗趣极浓,而无意说理却说出了“哲理”性的诗句,有的甚至还颇负盛名,但却不能说是哲理诗。因为哲理诗除了形象和哲理要高度有机融合,还要这其中的哲理是蕴藏在整首诗歌之中。哲理是凭借诗歌的整体来表达,要令人在不知不觉中领略到哲理的,让哲理美在欣赏中自然而然沁入人的心灵。如前述苏轼《题西林壁》、朱熹《观书有感二首》、杨万里《过松源晨饮漆公店》和王安石、陆游的诗歌,它们的主旨全不在写景,而在说理,而这哲理又是依靠全诗四句句子自然天成,没有半丝勉强,只要少了其中一句,“哲理”也就不复存在。哲理诗的这一整体性特点,使得它和那种仅含哲理性诗句的诗歌区分开来。

 如李商隐《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都是千古传唱的名篇,不但构思别具匠心,而且后两句都富有给人以启迪的哲理性。但问题是这“给人以启迪的哲理性”都不是作者的本意,前一首“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作者有感而发,其意不在哲理;而后一首诗歌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仅仅是实景的描写,作者在构思和写作时并没有想到要说明什么哲理,只是后人“赋予”了它“哲理”,所以这两首诗歌都不能称为哲理诗。由此,后来的研究者并没有因为这样的诗得出唐代就有不错的哲理诗的论点,而是认为唐诗主要的写作特点是写景、壮物和抒情。

  由此可以推知,那些含有一两句哲理名句的诗歌,都不能算作哲理诗。如林升的《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苏轼的《惠崇 < 春江晚景 > 》(“春江水暖鸭先知”)杨万里《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叶绍翁《游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等,这些诗歌前人把它叫做“理趣诗”。

  一个时代的文艺作品是与该时代的精神和风尚紧密相关的,唐代佛教很盛行,所以谈禅论道、优游山水方面的诗作很多,讲究“悟性”、“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宋朝是个哲学思辩十分活跃、哲理学家辈出的时代,写哲理诗理所当然成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特长。由于唐诗几乎把所有的艺术领域都挖掘完了,宋朝的诗人只能另辟蹊径,这样他们在让宋词的创作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的同时,在诗歌领域也开创了哲理诗这个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独特的智慧之花。在评论古代诗歌时,世人一般推崇唐诗,贬低宋诗,其实是不大公道的。客观地说,各有千秋:唐重情,宋重理;唐尚虚,空灵混成,宋尚实,工巧细密。宋人讲究捕捉心与物相遇时刹那间的心灵感受,并立即升华为一种哲理思考,以哲思的景物化为特点,哲思浑然于景事之中而成至理,构成了哲理诗的绝妙特征。并且这种哲理具有跨越时空的普遍意义,比如朱熹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不同的人和不同的场合就有不同的解释。从读书做学问方面讲:优秀的、富有创见性的研究成果,来自于长期不断的积累;从当官方面讲:良好的政绩、政声来自于平常执政时的爱民、勤勉、廉洁;从身心修养方面讲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来自于平时的锻炼、保健与修养。读宋人其他哲理诗,结合现实,我们都能够得到许多具有普遍意义的哲理。



  为了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感情,感悟古诗词中蕴涵的哲理,系统地复习好古诗词,现将课本中古诗词名句蕴涵的哲理集释如下。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陆游

  只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就一定能取得成功;遇到困难,前途渺茫时,不丧气,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会生出许多希望。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腐朽没落的旧事物,旧制度终究阻挡不住历史前进的潮流,新生事物代表了社会前进的方向,充满生机和活力;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赞美新生事物强大的生命力;历史潮流不可阻挡,新生事物不可战胜。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杜甫

  一个人在事业上只有不断攀登高峰,才能取得不平凡的业绩。

  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鹤楼》王之涣

  站得高,目光远大,视野开阔,才能饱览千里风光;奋发向上,励精图治,才能不断发现新境界。

  5.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雪梅》卢梅坡

  人和事物一样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因此,要虚心学习,取长补短。

  6.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虞世南

  以品格高尚立身,以志存高远处世,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高尚的品格,高尚的境界,自能赢得人们的信赖和尊重。

  7.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题西林壁》苏轼

  看人、看事、看社会,要全面地、辩证地看,用发展的眼光看,不能以偏概全。

  8.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夏日绝句》李清照

  人生在世,就应该慷慨激昂,轰轰烈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特别是风华正茂的青年,更要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不辱历史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

  9.问君何能耳,心远地自偏。《饮酒》陶渊明

  保持宁静高远的心境,就能自得其乐。

  1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李白

  充满自信,不断追求,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11.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苏轼

  要振作精神,乐观向上,不要因为年老而消极悲观。

  1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

  1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苏轼

  自古及今,人间天上都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人生中有无法克服的遗憾,希望各自珍重。

  1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苏轼

  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彼此的心灵和精神也是相通的。

  15.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杜牧

  不怕困难,不畏挫折,百折不挠,奋发进取的人生,才有意义。

  1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王湾

  春夏秋冬,白天黑夜,时序交替,来去匆匆。

  17.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李商隐

  只要彼此心心相印,情理相通,就能冲破阻隔,达到心灵的契合和感应。

  18.云霞,我爱山无价;行踏,云山也爱咱。《雁儿落兼得胜令》张养浩

  爱自然的人也会被自然喜爱;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必须和谐共处。

  1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龚自珍

  老一辈的退出,是为了更好的关心培育下一代新人。

  20.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论诗》赵翼

  天地间人才辈出,不要拘泥于古人,后人定能超出前人。

  富有哲理的诗句,脍炙人口,发人深思,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许多诗句的含义显得更加丰富,我们也可以结合现实的生活,进一步合理的联想和推理,赋予这些诗句以新的内涵和意义。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原意只是涉及到对个人命运的忧伤,现在却能用它来形容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局面的盎然生机,“春蚕到死丝方尽”原意是写儿女情长的缠绵,现在也用来比喻对事业呕心沥血的赤诚和殚精竭虑的执著,我们品读脍炙人口而又耐人寻味的诗歌,深入理解其中的含义,我们能得到深刻的启迪,常思常悟,就能成为人生路上催人奋进,激人向上的精神食粮,当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它就能给我们以鼓舞和激励,给我们以智慧和力量。
哲理 诗词鉴赏

 

一.【诗词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诗词原文】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潍县署中画竹(清 郑燮)
【诗词原文】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哲理】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但是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进行思考,却往往会形成不同的认识和结论。从人的主观因素来说,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知识构成不同等因素造成的。诗中描述的祈雨场面就非常鲜明的告诉我们,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人们分属于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阶级立场,因而,他们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反映)都大相径庭。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首先必须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看问题。


二、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
【诗词原文】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诗词原文】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哲理】(1)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前后相继的发展过程,离开了对历史联系的分析,我们不仅无法正确认识昨天的历史,也无法正确认识今天的是未。割断历史、否认联系,盲目的嗤笑传统、否定前人,必然导致民族虚无主义。
(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研究任何我,都不能割断历史,都不能以今天的成熟去否定昨天的幼稚。对前人要采取历史主义的态度,不能用今天的淹灌和标准去看待和衡量过去,更不能苛求古人。
(3)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观点看问题,一方面,要正确分析和区分前人的成就和缺陷、是与非、功与过、精华与糟粕等;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分清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哪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等。


【诗词原文】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减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整体和部分(全局和局部),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首先,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其次,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某种条件下,关键的部分甚至能够对全局和整体起决定性作用。诸葛亮多年苦心经营,巧妙布置八阵图,都是为了一个全局性的战略目标——“吞吴”,而刘备的报仇之举则是部分、局部的小目标。办事情只有从整体着眼,统筹全局,才能选择最佳方案,以求实现最有目标。刘备意气用事,仅从局部着眼,贸然发动进攻,结果不仅局部遭到失败,而且还从根本上破坏了诸葛亮苦心筹划的战略大局,使“吞吴”大计泡影。这首诗以生动鲜明的历史事实昭示后人:树立全局观念,局部服从全局是多么重要。


【诗词原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回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诗词原文】长江东流去,来者方不息。白日没西山,晨光还奕奕。春花瘁复荣。秋草黄已碧。造化无停机,循环岂终极?人生天壤间,少壮须努力!
【哲理】世界上万事万物在永不停息地运动、变化着。自然界是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因此,在少壮时,就必须努力拼搏,奋发进取。

【诗词原文】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哲理】说明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每个时代都应创新、进步,不能因袭古人,不求进取。

【诗词原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哲理】说明世界上的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而这种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基本的秩序,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这首诗常被用来比喻新事物的强大啊生命力。尽管有严寒相逼,有野火摧残,旧事物的威力可谓横肆暴虐,却无法改变客观规律。新事物在春风吹拂下,正蓬蓬勃勃,一派生机。
三、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诗词原文】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因此,我们要如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必须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全面地看问题。我们对人、对事、对己,都要一分为二,如果责备求全,就是一点论,就会犯片面性、绝对化的错误。

【诗词原文】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许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就在于她们各有其特殊性的矛盾,真实这种特殊的矛盾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诗中深刻地说明了:每一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如果离开了对于矛盾特殊性的具体分析,人们就无法区分是未,也就更谈不上正确地认识事物。

四、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
【诗词原文】冬青树上挂凌宵,岁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哲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诗词原文】骅骝日千里,亦在御功者。向无造父能,乃与凡马同。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事物发展中,内因与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首诗虽然突出地强调了外因对于人才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没有否定内因。一方面,它告戒那些对于他人来说处于外因位置的人们,应当善于发现、培养和使用人才,积极为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它还告戒那些在各方面已经取得成就的人们,不可忘记和否定自己成材的外部因素,把一切成功、成绩归于自己。

【诗词原文】折戟沉沙铁围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哲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发展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倘若没有一定的条件,即使是英雄人物也是无法成功的。

【诗词原文】时术功虽细,年深祸亦成。功穿漏江海,蚕食困蛟鲸。敢惮榱梁蠹,深藏柱石倾。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
【哲理】这首诗通过小小蚂蚁造成的巨大危害,说明了量的积累可以引起质的饿变化,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道理,告诫人们切莫轻视小的变化,以至酿成大祸。

【诗词原文】仲举高谈亦壮哉,白头狼狈只堪哀。枉教一室尘如积,天下何曾扫得来?
【哲理】从矛盾分析的方法来看,陈蕃不懂得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可能千篇一律,不同质的矛盾,只能用不同质的方法去解决,企图用一个模式去解决不同的矛盾,硬拼蛮干是注定要失败的,陈蕃方正有余,而计谋不足,以至事败垂成。
从量变与质变相互关系来看,陈蕃不懂得任何事物的发展必须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道理。远大理想、崇高目标必须同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才可能实现。陈蕃一室不扫,哪能谈得上“扫天下”的雄心壮志?

【诗词原文】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哲理】诗中引用了楚霸王项羽当年本可凭借优势兵力消灭刘邦,但他却害怕背上“不义”之名而多次丧失时机,最后反被刘邦攻击的历史悲剧,告诫热闹们“宜将剩勇追穷寇”的道理。从哲学角度来说,就是当量的积累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应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和发展,促成质变。如果犹豫不决,就会痛失良机。“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更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说明“世界总是这样以新的代替旧的,综合司这样新陈代谢、除旧布新或推陈出新。”沧桑,指沧海变为桑田,这里比喻革命性的发展变化。“人间正道”是指社会发展规律。“老”是指因气愤、痛苦而变得衰老。这两句的意思是,天若有情的话,看到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黑暗残酷,也会气愤不已,变得衰老;人类社会的除旧布新,沧桑变化,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间正道)。

【诗词原文】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篙。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哲理】这首小诗借松写人,寓意深长。小松刚刚出土,的确小得可怜,以至被埋没在深草之中,但它并不示弱,逐渐成长,是那些小草所无法比拟的。人们往往忽视、不认识小松将长成凌云大树的远大发展前途,等到松树真的凌云参天之时,才去称赞它的高大。大松“凌云”已成事实时,再来称赞它们高大,并不说明有眼光,而在小松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时,如能识别,预见到它必将凌云的发展前途和趋势,而陪加培养和爱护,为它的成长创造条件,那才是有见识、有意义的。许多日呢所缺少的正是这个“识”字。作者以松喻人,告诫人们要善于发现和识别人才,对有发展前途的人才要及早给以重视、关心和培养,使之早日成才。
从哲学角度来说,小松的成长也可比喻为新事物成长的过程。一切新事物的成长都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它最初出现时总是比较弱小,不可能完全具备和充分显示其优势,甚至常常是貌不惊人,幼稚可笑。但由于它符合客观规律,代替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我们应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及时发现它,预见到它的远大发展前途,积极地支持它,促使它迅速成长和壮大。

【诗词原文】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哲理】任何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无论如何也禁闭不住的。


五、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诗词原文】朝真暮伪何人辩,古往今来底事无。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哲理】诗中提出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世事变化之快,真真假假,什么人年能分辨得清楚,而古往今来哪件事又不是如此?人们对于那些外表相似的真假难辩的事物,必须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辨别其真伪;并以种种贴切的比喻说明,人们通过分析比较,是可以辨别真伪,认识事物的本质的。

【诗词原文】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哲理】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评论诗词的好坏优劣,应当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哪个,而不能像文坛艺苑中的某些人一样,心口雌黄。马克思哲学认为,要做到独具慧眼,深刻地认识、把握事物的本质,一是必须在实践中占有大量的感性材料;而是必须善于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和发展。

六、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诗词原文】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哲理】诗的前两句,肯定了须贾的怜寒念旧之情,后两句借题发挥,讽刺须贾仅有怜寒之意而无识才之眼。也是对仅以外表、衣帽取人的一种讽刺。
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可以被人的感官直接感知。而事物的本质则是事物的内部联系,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只能靠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正因为须贾的认识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平和饿程度,因而不可能给以重视和委以重任。对万事万物的认识都是这样的。

【诗词原文】西北山高水又水,男儿岂能老故乡。黄河后浪推前浪,跳上浪头干一场。
【哲理】诗前两句表达了要干一番大事业的豪情壮志,后两句富于哲理,发人深思,从“黄河后浪推前浪”的现象,上升为社会在发展、世事在变迁,事物在变化的哲理性认识,蕴涵着“机不可失、时不我待”的理性思考,因而得出了抓住机遇、珍惜时光,建功立业的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表现之一,是人们在看问题、办事情时所具有的精神状态。诗中所表达的立志、拼搏、进取精神和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诗词原文】金非不为宝,玉岂不为坚?用之以发墨,不如瓦砾顽。
【哲理】价值是指客观事物对人们需要的满足,即对人们的有用性。有用的程度越高,价值就越大;反之,价值就越小。而人的需要是具体而复杂的,不仅表现为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而且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某种物品对于人的意义和价值的大小,又是有条件的、可变的。如诗中所说,如果用来“发墨”,瓦砚的价值是金玉之贵也无法取代的。一个人对社会有没有价值,或价值的大小,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无论是做工、务农、从军,还是某方面的专家、学者,都能够从某一特定的方面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贡献,满足社会的需要,因而都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诗词原文】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哲理】在诗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对自己选择的人生道路具有多么重要的导向作用。正是这种为国为民奋斗不息的价值观,决定了周恩来革命的人生道路。

八、实践论
【诗词原文】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吴国人都认为吴国灭亡的原因是由于吴王好女色,根源在于西施,这是一种传统观念,是一种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
【哲理】认识论告诉我们,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不能停留在对事物的现象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一方面要占有十分丰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又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诗人通过深入思考,分析吴国灭亡的本质,得出吴国的灭亡有其深刻的原因,而不应归咎于西施个人。如果说西施是颠覆吴国的罪魁祸首,那么越王并不宠爱女色,越国的灭亡又该怪罪于谁呢?

【诗词原文】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哲理】这首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两条途径。
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学习前人的知识和技巧是非常必要的,它是人们掌握知识、积累知识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即形成间接经验。而直接经验是获取知识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直接从实践中产生的认识,这好是非常必要的。并且,间接经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运用、检验和发展。如果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必只读圣贤书”,不去参加社会实践,不去接触广阔的社会生活,那么他的认识始终“觉浅”;只有通过“躬行”实践,把书本知识变成实际知识,才能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现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练习

1、"你最好接受自己的长相。你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的歌,骆驼照样充满魅力。"这段话是一个(   )命题。
A、唯心主义   B、唯物主义   C、悲观主义   D、教条主义
2、"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代诗人孟浩然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  
A、自然界是客观的     B、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C、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D、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首诗包含的哲理是( 
A、山外的花一般比山中的花开得早   B、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C、新事物一定战胜旧事物    D、矛盾具有特殊性,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兴亡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反映的哲理是( 
A、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  

B、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C、内外因对事物的发展同等重要   D、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
5、"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一诗句告诉我们(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能动作用    B、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C、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   D、事物的前途是光明

6、"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其哲学寓意是( )
A、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   B、矛盾着的事物及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C、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   D、矛盾双方在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7、朱憙《观书有感》:"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此诗中蕴含的哲理是(  
(1)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 (2)规律是客观的,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3)抓住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就迎刃而解了(4)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A、(1)(4)   B、(2)(3)   C、(1)(3)   D、(2)(4)
8、南北朝诗人王籍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名句,而宋代王安石则有"一鸟不鸣山更幽。"的名句。黄庭坚说王安石的修改是"点金成铁"。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王安石(  
A、只见对立,不见统一    B、只见统一,不见对立
C、只见相互依存,不见相互转化   D、只见相互转化,不见相互依存
9、杨万里诗云:"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为增添春节喜庆,植物学家在冬天培育出盛开的莲花。材料中包含的哲理是(  
A、事物随人们的心情而变   B、不同时代,规律有不同的表现
C、充分发挥主观能动就能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
D、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能动性的活动

10、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脍炙人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人用拟人手法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就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书是知识的源泉
 C、科学的发展需要想象   D、要爱护环境
11、"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这两句唐诗蕴涵哲理(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创新不可守旧  B、发展就是新事物全盘否定旧事物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新出现的事物变化总比旧事物优越
12、"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这句诗蕴涵的哲理是( 
A、外因推动着事物的变化       B、联系是事物存在的基本条件
C、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事物变化呈现规律性的表现

贾岛的“鸟宿池边树,曾敲月下门”堪称遣词造句的经典。回答13-14题。
13、人们写文章之所以要“反复推敲”,从哲学上看,就是要(  ) 

A“语不惊人死不休”    B尽可能准确地反映事物 

C出奇制胜             D写出好文章
14、诗人把“鸟宿”和“僧敲”这对立的一动一静放到一起( ) 

A完全是诗人无根据的想象      B是诗人对事物的加工制作 

C是诗人对客观事物的照搬      D完全是为了写诗的需要 
 王安石《泊船瓜州》中有著名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柳宗元也有名句“欵乃一声山水绿”。同是一个“绿”,可前一个是动词,后一个是形容词。据此回答15-16题。
15、前后两个“绿”字都是(    ) 

A客观实际   B诗人大脑的产物 C诗人对客观实际的认识 D诗人的主观想象 
16、两个绿字的词性不同,是人们(   ) 

A认识事物的需要    B思维习惯的不同  C改造世界的需要   D审美情趣不同 
17、“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一诗句告诉我们( )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能动作用 B、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C、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 D、事物的前途是光明 

18、“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这句诗体现了唯物辩证法( )的观点 A、普遍联系 B、变化发展 C、新事物不可战用胜 D、矛盾上事物发展的动力 
19、“豪化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王安石的这句诗从哲学上启示我们 

A、精神追求比物质追求更重要   B、精神满足建立在一定物质基础上的 

C、事物总是有其两点而不是一点   D、创造在先,享受在后 

20、“泾溪有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听说有沉沦。”这首诗从哲学上告诉我们( ) 

A、事物是变化多端,难以预料的     B、遇事三思就能逢凶化吉月 

C、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D、真相只对事物本质的反映,假相是时事物本质的掩盖 
21、“世人闻秋悲寂寥,我道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去,直领诗情到碧霄。”从唯物论角度看,这首诗反映了(  ) 

A、物质是运动的          B、对同一事物,人们的反映有差别 

C、四季更替是不可违背的    D、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22、“冬青树上挂凌霄,岑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这表明( ) 

A、在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矛盾具有各自特殊性 

B、矛盾的每一个侧面,各自有自己的特点 

C、内因决定事物的外因        D、事物发展有自身的客观规律
23、毛泽东诗曰:“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相对静止是不存在的

C、事物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      D、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24、“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抔春露冷如冰。”这首诗说明的哲理是( ) 

A、事物是运动的      B、事物是可以认识的 

C、事物运动有其自身规律,规律是客观的 D、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蕴含的哲理是( ) 

A、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B、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C、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D、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26、“世外桃源该多好,无奈风波添烦恼。只缘矛盾来捉弄,它是庸人爱自扰。”此诗错在(     ) 

A、忽视了矛盾的特殊性        B、否认了矛盾双方转化条件 

C、幻想没有矛盾,否认了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D、只看到了处处有矛盾,忽视了矛盾时时有 
27、毛泽东诗曰:“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A、要把握适度原则      B、办事情要抓重点

C、办事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D、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28、清代赵翼有诗曰:“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欲风骚数解。”该诗启发我们( ) 

A、要把世界上的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B、李杜诗篇有脍炙人口之感 

C、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阶段 

D、李杜的诗已经过时

古诗曰:“离离原上草,一字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9、“原上草”变成“枯荣”表明( )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C、生命运动是最级的运动开试    D、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30、“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一诗句蕴含的哲理是( ) 

A、事物的联系是条件的    B、物质是不长久的 

C、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D、规律是客观的 
3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芳林新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从诗中抽象和概括出的哲理是( ) 

⑴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⑵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⑶新事物是符合事物发展前途,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 ⑷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A、⑴⑵     B、⑶⑷    C、⑴⑵⑶⑷    D、⑴⑶⑷ 
32、“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 ) 

A、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上相互联结的 D、严寒冬天的过去就是春天的到来 
33、杜甫诗曰:“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 ) 

A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B承认矛盾客观性,正确对待矛盾 

C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D抓主要矛盾,抓中心,抓关键 
 34、“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这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 ) 

A、超前反映 B、如实反映 C、特殊形式的反映 D、歪曲、虚幻的反映 

 

35、《菜根谭》里面有一句话:“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谭,雁去而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心态可以决定一切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C.事物是不可认识的          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36、“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下列名言中与这副对联蕴含的哲学道理相一致的是

A.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自古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D.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7、“小事其实不小,细微之处可积德。”下列与此反映的哲理相似的是

A.一叶知秋                           B.管中窥豹 

C.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             D.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38、李商隐在《嫦娥》一诗中写到:“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这两句诗中蕴含的哲理是

A.人的主观意识会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B.立场不同,观点不同

C.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举行记者招待会时说:“形势稍好,尤需兢慎。”其中,“兢慎”见唐诗《泾溪》“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履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据此回答(39)—(40)题。

(39)这首唐诗所包含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A.矛盾双方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B.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D.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40)下列成语与材料中唐诗的哲学内涵相一致的是

A.声东击西    B.居安思危    C.循序渐进    D.画蛇添足

41、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从哲学角度看,这首诗说明了

A.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B.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有机统一

C.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D.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42、李商隐一生怀才不遇,仕途坎坷。李商隐死后,崔任曾作《器李商隐》诗:“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怀未曾开。”并指出李商隐这匹“良马”腿脚屈曲,步履维艰,是因为不遇其主。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实现人生价值,关键是提高自身素质

B.实现人生价值,关键是要具备良好的外界条件

C.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  

 D.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社会发展的需要

43、2007年12月29 日,温家宝总理吟诵了自己创作的俳(PAI,二声。日本一种短诗)句“常忆融冰旅,梅花瑞雪兆新岁,明年春更好”送给到访的福田康夫首相,表达了中日领导人和中日人民对中日关系的美好期盼。下列名句与该俳句蕴涵相同哲理的是

A.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    B.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D.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44、“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学使人善辩。”这表明

  A.任何事物内部都存在着矛盾          B.矛盾双方有其共同之处

  C.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D.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事物的特殊本质

45、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下列选项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有:

①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②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③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④ 物极必反,暗极则光 ⑤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②⑤

46、下列诗句中,与“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包含哲理相一致的            

A.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47、“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孙子兵法·势篇》)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A.任何事物之间都是联系的               B.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对立统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剑寒哲理诗歌赏析
  
  
  帅哥剑寒以精妙的哲理诗歌让利剑发出了耀眼的寒光,受到论坛朋友们的欢迎。南心从学习角度,试着分析剑寒的思维方式,可能水平不够,就权当是学习笔记吧。
   “哲”者,智也;“理”者,道理和事理也;“哲理”就是睿智洞照之人事与自然之理。哲理诗就是阐发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诗。剑寒的一些哲理诗,如“二胡”、“白纸”、“土地”和“落叶”等等,是作者应物、迁想而得的哲理诗,其本身就是剑寒触物生情、寓理于形或融理入情的产物,是剑寒对人生、对社会的睿智地思索和深刻地体察的结果。“幸福”、“人”和“太阳”等则把发人深省的哲理同富有特色的生活情趣及新颖鲜明的艺术形象熔铸一体,服人以理、动人以情。相信剑寒对哲理诗的创作有助于提高对事理的认识,辩正地分析客观事物和自然现象的能力。
   哲理诗歌的背景。
  中国传统诗歌发展到宋朝,出现了一个有趣的转变:由唐诗的以意象取胜转而喜欢谈哲理。一般是在因偶有感悟而发,用比喻的手法。
  剑寒采用的哲理诗的方法之一是,在诗中描绘出几个形象,然后用假设句和反问句,故作疑难之语,幽默诙谐,意新理妙地揭示某个深刻的哲理。如“二胡”,用似万年的哀怨,穿透时空的隧道,忧愁弥漫,落叶含泪描绘出一个人手拉二胡的形象,然后用谁在倾诉,这绝世的悲哀,从那里开始,又会在什么时候结束,一曲,紧接着一曲等句子作反问句,故作疑难之语,好像没有答案,但实际上已揭示了这就是二胡的特征和二胡所奏出来的悲怨效果这一道理,好像不是哲理,但却形象地描绘出二胡这一乐器的特征事理。请看剑寒的“二胡”:
  
   二胡(剑寒)
   似万年的哀怨
   穿透时空的隧道
   忧愁弥漫 落叶含泪
   谁在倾诉 这绝世的悲哀
   从那里开始
   又会在 什么时候结束
   一曲
   紧接着
   一曲
  
  如果说“二胡”的哲理性还不是很强的话,那么剑寒的“落叶”则旗帜鲜明地用了上面的方法,用落下去,风没有错描述了树叶下落的形象,而用谁让树不再挽留反问,幽默诙谐,精妙地揭示叶是因为树停止向叶供应营养,因此叶枯萎而落的深刻哲理。这个哲理在生活中也有普遍意义,如不向朋友付出真情,朋友会离你而去等等推而广之的道理。请欣赏剑寒的“落叶”:
  
   落叶(剑寒)
  
   落下去
   风没有错
   谁让树
   不再挽留
  
  剑寒的哲理诗的第二个写法,就是采用明白晓畅而富有深意的方法。暗示一些已然来到,而常人却不知道的事情,从而揭示深刻而具有普遍意义的哲理,让人有顿然醒悟的感觉。如“瞎子”,失去了光明,才能明白光明的意义,虽然这是一个明白晓畅的道理,但其深意的是还没有失明的人如何是否能真正体会这个道理,事实上用“不到黄河不死心,不撞南墙不回头”就足可以说明有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土地”也说明这个哲理,虽然易懂,但究其深意,还有很多说不完的道理呢。“智慧”更是一种让佩服的精妙之作。下面请欣赏“瞎子”和“土地”和“智慧”原文。
  
   瞎子(剑寒)
  
   因为失去了光明
   才明白
   光明的意义
  
   土地(剑寒)
  
   一辈子
   被别人 踩在脚下
   却从未有过埋怨
  
   智慧(剑寒)
  
   一句话
   足以让整个世界
   为您折服
  
  剑寒哲理诗的第三个写法是在前面写出很容易明白的句子,而后面则带出结论。如“人”中,就说明了比动物聪明的结论,同时又说明了比动物愚蠢的理由。
  
   人(剑寒)
  
   比动物聪明
   因为会思考
   比动物愚蠢
   因为思考 过了头
  
  剑寒哲理诗的第四个写法是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出自己的感受,说明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这种写法在“露珠”中甚为明显。在这首诗中,用不慎落入人间的凡尘的嫦娥的眼泪,形象的描写了雨露,并写出了作者对雨露偏爱的感受。然后用让勤奋的生命,亲吻你圣洁的玉体,让懒惰的灵魂,无法窥见你的容颜等句子说明了勤奋与懒惰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
  
   露珠(剑寒)
   传说你是嫦娥的眼泪
   不慎落入人间的凡尘
   依偎在绿色的怀抱
   化作透明的晶莹
   就象人间的神话
   总是出现在清晨
   让勤奋的生命
   亲吻你圣洁的玉体
   让懒惰的灵魂
   无法窥见你的容颜
  
  当然,剑寒也不是完人,不一定他写的每一首诗都有深刻的哲理,如“雷锋”,如果把这首也叫做哲理诗,未免牵强,但也许剑寒自己也不把这首诗当做哲理诗呢。不过这个道理还是要的,我们还是要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啊。下面是“雷锋”原文:
  
   雷锋(剑寒)
  
   这个人 死了
   可是我们还要向他学习
   他是精神的财富
  
  
  大千世界,丰富多彩。就其中的每一种事物来说,也是复杂变化的,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不管怎么看,必须把握一个原则,那就是不能要高瞻远瞩,总揽全貌,这样才能认清事物的真相。如果我们细观世界,哪怕是微小之处,也能发现很多哲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