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农村产权交易所:毛泽东推崇的一位隐居一生的“硬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3:19:35

毛泽东推崇的一位隐居一生的“硬汉”

 

       毛泽东品评古今人物有一个特点,就是对那些具有铮铮硬骨的人总是称赞有加。如他认为“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体现了“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还有我们耳熟能详的他对鲁迅的评价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 等。毛泽东品评过的古代有骨气的历史人物中,有一位隐居一生的高士,他就是东汉的梁鸿。

       1958年,毛泽东来到九省通衢的武汉。在武昌,他动情地回忆起黄梅的革命烈士雅声:

     “我在湖北省农民协会和武昌农讲所工作时,同雅声同志多次接触,谈革命和将来,谈诗词也很投机。我们交换过各自的诗,他的名句我至今还记得:‘范叔一寒何至此?梁鸿余热不因人。’这两句用典,很融洽,很活。我看比李商隐的好。用这种诗的语言,表现了诗人在当时白色恐怖中的硬骨头精神。”

 这里,毛泽东在借用典故来称赞革命烈士雅声的同时,也表明了他对历史人物范叔、梁鸿的推崇。

“范叔一寒何至此”中的“范叔”,是战国时期魏国人范雎,是著名政治家、军事谋略家,他同商鞅、张仪、李斯先后任秦国丞相,对秦的强大和统一天下起了重大作用。据《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记载:一次范睢跟随魏国中大夫须贾出使齐国,几个月也没有完成任务。齐襄王很佩服范睢的口才,就送给范睢十斤黄金和酒,范睢没有接受。须贾知道后以为范睢出卖了魏国,回国后告诉了魏国宰相,于是范睢被打断了肋骨、打落了牙齿。范睢装死,被扔进厕所,在朋友的帮助下,逃到了秦国,改名为“张禄”,作了秦国宰相。后来,魏国听说秦国要攻打魏国,派须贾出使秦国讲和。晚上范睢穿着身破旧的衣服到客栈里拜见须贾。须贾见了范睢,很吃惊他还活着,又见他如此穷困潦倒,叹息道:“范叔一寒如此哉!”颇有恻隐之心,便取出一件丝绸袍子送给他。后来到了秦相府,须贾才知道张禄就是范睢,赶快下拜请求范睢的原谅。范睢念在他赐袍的份上,也就原谅了他。

“梁鸿余热不因人”中的“梁鸿”,是东汉初期经学家、文学家,字伯鸾,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市西北)人。出生年月不详。因他的父亲梁让在王莽擅权专政时期作过城门校尉,故可推测他生于西汉末年。梁鸿一生隐居不仕,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高洁之士。

 梁鸿生于官宦之家。父亲梁让在“新”莽政权建立以前被封以修远伯的高爵。王莽新朝短命,几年后,天下大乱,梁让举家逃难,途中他得病死去。梁让一死,昔日的官僚家庭就此衰落,成了一个赤贫户。梁鸿的母亲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丢下了年幼的梁鸿,和尚未掩埋的丈夫的尸体,独自离开了梁家。少小的梁鸿,顿时陷入了举目无亲的状况,只得用一张破席草草地埋葬了父亲。战乱与家庭的变故给小梁鸿的心灵以极大的震撼。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深深地刺痛了梁鸿的心,这对他成年以后淡泊名利性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为了能自力更生,梁鸿不得不离开北地到当时的京师长安谋生和求学。

 梁鸿到达长安后,无依无靠,不免踯躅街头。尚幸他父亲昔日的几位故吏见此情景,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既给他解决了衣食困难,还通过关系将他送入了太学学习。   

在太学读书的大学生,几乎全是贵族官僚和富家子弟,个个穿戴阔绰,一掷千金;唯有梁鸿衣着破旧,经常为温饱发愁。这样,不免招来了那些纨袴子弟的嘲笑和欺凌。这给梁鸿的心灵又以极大的创伤,看透了荣华富贵的虚幻性,使他萌发了逃避尘世的念头。

 梁鸿好学不倦,博览群书,经书、诸子、诗赋等无所不通,他对当时儒学中那种皓首穷经,拘泥于一字一经的做法不屑一顾。梁鸿不愿钻研章句之学,无异是自绝了做官的门径。

 梁鸿结束在太学的学业后,就在长安郊区的皇家林苑——上林苑中牧猪为生。在偌大的上林苑中,只见梁鸿早出晚归,放牧不辍。放牧之余,梁鸿夜夜在昏暗的灯光下苦读。一天,梁鸿在家中边做饭边读书,疏忽了灶中的火种,引起了火灾。大火还蔓延到了邻家,烧坏了邻居的部分财物。   

 事后,梁鸿主动来到被火灾殃及的邻家,把自己喂养的那群小猪全都赔出。邻居一看梁鸿如此忠厚老实,贪心顿起,不肯放过梁鸿,说区区十几只小猪不足以抵偿他家的损失。梁鸿说:“如今我孑然一身,没有任何财产可以赔你了,我给你家干活吧。”邻居答应了。   梁鸿成为无偿佣工以后,将邻人家里里外外的活统统包揽,粗活细活无所不做。夙兴夜寐,不懈朝夕,勤勤勉勉,绝无怨言。村里人见他举止不似常人,便为他抱不平,纷纷责备那位邻居贪心失礼。邻居也为梁鸿的宽厚忍让精神所感动,不仅不要梁鸿干活了,而且把那群小猪全部退还给他。梁鸿坚决不肯收回,说:“火因我的过失而起,已给你家造成损失,我理应赔偿,岂能收回?”   

 从此,村里人都非常尊敬梁鸿,见面都称他“先生”、“夫子”。梁鸿的名声也渐渐传了出去。后来,他见上林苑已无法安稳宁静地生活,便悄然回到了平陵老家。

 梁鸿回到家乡后,耕种自给,读书养性,并无什么惊人之举。天长日久,他的学问、人品还是显露了出来。特别是他在上林苑中牧猪及失火为人作佣的一段逸事不胫而走,传入扶风,使得很多人慕其高洁,见他已届而立之年,都遣人来提亲,争抢这位隐士为婿。梁鸿岂能看中那些庸俗脂粉。他一概加以拒绝。   

 扶风县有一户姓孟的人家,虽不是高门贵族家庭,然却靠经商,聚积了不少钱财,算得上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富家,孟家有一女儿,粗眉大眼,身材矮小壮实,肤色黧黑,可谓姿色俱无。这副容颜本来就使她的婚姻成为困难,但她偏又自视甚高,别人不挑她,她倒挑起别人来了。很多人羡慕她家的财产,上门提亲,但都被孟女拒绝了。

 孟女几次拒婚以后,再也没有人敢登门求亲了,及至三十岁时,仍是待字闺中。父母终于失去了耐心,问她:“女儿,你到底要嫁个什么样的夫婿?”女儿不假思索地应声而答,“我要嫁个像梁伯鸾一样的贤士!”父母以为自己听错了,请她又说了一遍;又以为是女儿灰心之极说的气话,但女儿神色安详,哪像是在生气呢!父母都认为女儿的这个念头荒唐之极,绝无实现的可能。

 岂料梁鸿听到这个消息后,竟请人来下聘礼。孟家人喜出望外,满口答应;又唯恐梁鸿反悔,很快议定了嫁娶之期。待到成婚之日,孟女被人打扮得花枝招展,头上珠宝金银,身上丝织衣服闪闪发光,脚穿青丝鞋。

 然而,婚后一连七日,梁鸿一言不发。第八天早上,孟家女来到梁鸿面前,恭恭敬敬地行过礼,然后对他说:“妾早闻夫君贤名,立誓非您莫嫁;夫君也拒绝了许多家的提亲,最后选定了妾为发妻。妾深感荣幸!婚后,夫君默默无语,使妾诚惶诚恐。想必是妾犯了重大过失,如此,请夫君治罪。”

 梁鸿听罢,带着一种不满的神情说:“我一直希望自己的妻子是位能穿麻、葛制作衣服的人,并且能与我同甘苦,能够与我一起隐居到深山大泽之中。而现在你却穿着绮缟等名贵的丝织品缝制的衣服,涂脂抹粉、梳妆打扮,一副贵夫人模样,这哪里是我理想中的妻子呢?” 孟女听了,不但不恼,反而欣然作喜,对梁鸿说:“我这些日子的穿着打扮,并不是我的初衷,我只是想验证一下,夫君是否真是我理想中的贤士。其实妾早就备妥了劳作的服装与用品。”说完之后,便将头发卷起来,穿上麻布衣服,架起织机,动手织布。梁鸿见此,又惊又喜,连忙走过去,笑容满面地对妻子说:“你是我梁鸿真正的妻子!”他怀着尊敬的心情,为妻子取名为孟光,字德曜,意思是她的仁德如同光芒般闪耀。

 自从梁鸿妻子换上麻布衣服,亲自纺纱织布以后,夫妇互敬互爱,男耕女织,在家乡度过了一段平静的日子。后来,他们举家搬到霸陵(今西安市东北)山中,过起了与世隔绝的隐居生活。在霸陵山深处,他们就着岩石,用枯树枝和茅草搭起了能遮风避雨的草棚,在山谷中开垦出了一片土地,种上了小麦等作物。白天,他们共同劳动;夜晚,梁鸿就着火边或诵读经书,或赋诗作文,或弹琴自娱。孟光则或缝衣纳鞋,或夫弹妻唱,抒发他们对前代高士的仰慕之情和不为利禄所染的高洁品格。夫妻二人对自西汉初年的四皓以来的高士二十四人都曾给予了高度的赞美,对他们每一个人都作了由衷的颂词。

 霸陵山山势并不幽深、险峻,更不是无人涉足之地。梁鸿夫妻隐居于此山的生活终于被外人知道了,昔日平静、恬然的日子再也去法保持,经常有人慕名前往寻找他们。有人是去向梁鸿请教经书中的疑难问题;有人是去询问为人处世的哲理;有人则是去请梁鸿出来为官主政;有人更是怀着好奇的心理去观看他们的生活情况……霸陵山已不是梁鸿夫妻生活隐居的世外桃源了。因此,夫妻二人决定从地处人口稠密的关中搬往人烟稀少的关东地区继续隐居。   

梁鸿和孟光东出潼关,取道京师洛阳。看到洛阳城中巍峨、富丽的宫殿群,想到沿途所见老百姓生活的艰难,不禁对刚刚建立不久的东汉有些不满与失望,他作了一首《五噫之歌》,讽刺统治者追求享乐,浪费民力:

 陟彼北芒兮,噫!

 顾瞻帝京兮,噫!

 宫阙崔巍兮,噫!

 民之劬劳兮,噫!

 辽辽未央兮,噫!

 汉章帝刘炟得知这首歌后,龙颜大怒,传令各地捉拿梁鸿夫妻二人。好在梁鸿夫妻有意隐藏自己的行踪,终于没有落入官府之手。尽管如此,梁鸿也不得不改名“期运”,与孟光跋涉千里,在远离洛阳的齐鲁地区找到了一片属于他们的土地,继续过着他们理想中的生活。

 过了几年,他们隐居的行踪又被世人发现,并最终传到了朝廷。汉章帝向地方官吏传下圣旨,表示只要梁鸿愿意到朝中任职,以往的言行均不予追究。梁鸿深知一首《五噫之歌》给章帝的阴影始终不会抹去,即使自己能得到皇帝的垂青,至多也不过是拿自己来为封建统治者装点门面,欺骗世人而已,自己的志愿是万万不可能实现的了。因此,当征召他入京的官吏正在寻找他时,他已偕妻离开了齐鲁。临行之前,夫妻二人百感交集,不禁感叹不已.   梁鸿夫妻二人不为朝廷的高官厚禄所诱,从齐鲁地区南下到了吴地(今江苏境内),象当时许多劳动者一样,成了依附于世家豪族的徒附。梁鸿一家住在当地大族皋伯通家宅的廊下小屋中,靠为人舂米过活。皋伯通开始倒未留意这个舂米人是何等人物。一天,他偶然看见梁鸿妻子孟光给梁鸿送饭,只见妻子恭恭敬敬地走到丈夫面前,低头不敢仰视,把装饭的盘子高举齐眉,请丈夫进食。皋伯通大吃一惊,心想:一个雇工能让他的妻子如此守礼,那此人一定是个隐逸的高人。他立即把梁鸿全家迁进他的家宅中居住,并供给他们衣食。   

 梁鸿已上了年纪,干体力活渐渐力不从心了,皋伯通热情款待他一家,又非常知趣,没盘根问底,梁鸿也就安心在皋家住下了。他晚年利用这段衣食不愁的宝贵时光,潜心著述,成书十余篇。他在写作过程中,为自己定下了两条原则:一是不是前代高士的著作不作评定注释;二是不涉及抒发自己志向的内容不写成文字。因此,他的十余篇作品,均是发前人所未发的独具匠心之作。  

 由于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繁重的劳动,使梁鸿积劳成疾,卧病在床。临终前,梁鸿对皋伯通说:“我听说前代的高士都是不择生死之地,是随遇而安葬。我死之后,请您千万不要让我的孩子把我弄回故乡去安葬。我既然死在吴地,就把我埋在吴地吧!”   

 梁鸿死后,皋伯通等人将其安葬在春秋战国四大刺客之一的要离冢旁,并说:“要离断臂刺庆忌,是一个壮烈之士;梁鸿终身不出仕,是一个清高之士。就让他们二人长相依傍吧!”安葬完梁鸿,孟光带着孩子北上,回扶风老家,后不知所终。

 据《东汉观记·梁鸿传》载,梁鸿虽少孤家贫,却很有主见,很有骨气:“(鸿)常独坐止,不与人同食。此舍先炊已,呼鸿及热釜炊”,鸿曰:“童子鸿,不因人热者也。灭灶更燃火”。梁鸿不即便是做饭,也不趁别人的热锅,沾点便宜省点柴,而坚持要自己重新燃火做饭。

 

 

 

 

        毛泽东把范睢和梁鸿看作硬汉,认为他们的举动体现了“硬骨头精神”。关于范睢,毛泽东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很少提及;但关于梁鸿的故事,毛泽东早在20世纪20年代读《东汉观记》的时候就已熟知,而且后来多次以梁鸿的故事来讲道理,启发教育下属要做“硬汉”。

 195932日,在郑州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集中讲了“梁鸿余热不因人”的故事。他说:“东汉有个梁鸿,‘举案齐眉’就是讲他的故事,他有个老婆叫孟光。他们穷得要死,给人舂米度日。有一个人对他说:‘我这里有火,你用它来烧饭吧。’他说:我‘小子鸿,不因人热者也’。你有热,我不沾光。这个人后来到了无锡,成了经学家。这个人是硬汉。”

 毛泽东当时讲这段话是显然是有感而发。1958年刮“共产风”,搞“一平二调”,损害了一些生产队的利益,进而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毛泽东从1958年底开始纠正这种错误。在郑州会议上讲述梁鸿不因人热的故事,就是借以说明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仰仗他人,进而给当时参加会议的各级领导做思想说服工作,以便落实好退赔措施,不要损害农民的利益。有梁鸿那样的硬骨头精神,做人便会有志气,不依靠和仰仗他人,不要沾别人的光。而这种硬骨头精神,上升到治理国家的层面,就会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毛泽东一贯倡导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1945813日,毛泽东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中指出:“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点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我们并不孤立,全世界一切反对帝国主义的国家和人民都是我们的朋友。但是我们强调自力更生,我们能够依靠自己组织的力量,打败一切中外反动派。”1958年毛泽东在李富春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要点报告上批示:“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破除迷信,独立自主地干工业、干农业、干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打倒奴隶思想,埋葬教条主义,认真学习外国的好经验,也一定研究外国的坏经验―――引以为戒,这就是我们的路线。”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还是在1959年的郑州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说:我们中国穷,但是我们不要恩赐,我们同苏联是等价交换他们的设备,我们借了他们的款,我们按期偿还。这么讲,毛泽东的用意是强调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时,要有股子志气,骨气。当然,强调独立自主并不意味着断绝一切交流、合作和帮助,而是说要以我为主,不能受制于人。

       毛泽东还曾用“梁鸿余热不因人”的典故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据毛泽东的英文秘书林克回忆:

     195963日清晨,毛泽东刚刚起床,就跟我讲起梁鸿不因人热的故事。毛泽东说:过去我跟孩子们讲过这个故事,但他们年幼,没有懂得我的意思。我领会主席是借这个故事,鼓励自己的子女和年轻人,要有志气,不依靠他人,而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艰苦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