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舞路灯下的小姑娘:2007~2008中国电子图书出版产业年度报告--出书网|www.chushu.cn--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8:30:11

国内电子图书出版产业发展综述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传统出版物正在不断向数字化方向发展。文化的传播已经不局限于传统媒体的传播形式,基于互联网进行文化内容传播的形式逐步为人们所接受,数字出版模式成为出版方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内外出版机构都在积极利用互联网进行数字内容的传播和发行。图书出版也在数字化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电子图书已成为图书出版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国内图书出版的主体仍是政府部门审批的578家出版社,2007年这些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种类超过24万种,图书出版市场规模超过600亿元[1]。截至目前,国内出版社中有约有90%开展电子图书出版业务,出版的电子图书总量累计达到了50万种。目前国内主要的电子图书运营公司有北大方正(方正阿帕比)、中文在线、超星公司、书生公司。

    2007年国内电子图书出版40万册,与2006年出版25万册相比,年增长60%;产业规模达到2亿元,同比06年增长33%。预计2008年国内电子图书产业规模将接近3亿元,2010年有望达到5亿元。

国内电子图书出版产业规模及模式(一)

    中国电子图书产业规模

    (1)国内数字内容阅读领域用户需求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2006年发布的国民阅读倾向调查的数据显示:六年来,我国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但是借助国民网络阅读率的急速提升,这一现象逐步得到了扭转。

同时,网络的日益普及、网民数量的不断增长、网民结构的日趋合理、互联网的全面发展,见证了中国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首次大幅度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实现连续性高速增长。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CNNIC)调研结果同时显示,互联网给网民的工作、学习等各方面都带来了帮助,认为互联网对工作、学习的帮助程度的得分为3.87分,仅次于互联网对丰富娱乐生活方面的帮助度得分。同样源自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上网时间稳步增加,其中一天里的上网高峰时期提前到20点,该时段曾被认为是电视节目黄金时段。在CNNIC每年的中国互联网统计状况报告中,自2000年7月起,连续6次调查结果显示:电子书籍都被受众认为互联网上最不能满足用户需要的一项。随着这几年电子书数量的增加,人们对于电子书数量不足的需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与此同时,国内读者开始熟悉并逐渐习惯于阅读电子图书。有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图书读者中,知道、听说过电子图书的人群占总体的47.4%。在过去一年阅读过图书的人群中,有19.3%的读者阅读过电子图书。其中男性读者中有21.4%,女性读者中有16.3%。城镇人口中电子图书阅读率为24.8%,农业人口的阅读率为14.7%。随着网络阅读对内容质量、数量以及应用方便性需求的进一步提升,可以想象,电子书等将越来越成为人们工作和学习的帮手。

    (2)国内电子图书产业维持较快增长

    目前,传统图书出版行业发展遇到了瓶颈,急需建立多元商业模式。主要表现在:①图书销售册数,从1999年开始呈下滑趋势,增长率远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②人均购书册数二十几年变化不大,近年又呈现下滑趋势;③近期出版利润停滞不前,已呈下滑趋势;④图书库存金额直线上升,资金周转缓慢。相反,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及网民总数的增多,人类的阅读习惯正在逐渐发生改变。

    这种状况呼唤着新的出版模式:电子图书因此应运而生。电子图书产业自2001年开始发展以来已经成为数字出版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传统出版模式的有益补充和探索,电子图书产业的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在历时近8年的发展中,电子图书产业发展历经了三个阶段:感知启动、主动探索、着力发展。现在从电子图书产业链各环节综合发展来看,电子图书产业已经走过了感知启动阶段,目前主流发展现状是从主动探索向着力发展阶段转变。

    目前,电子图书产业的产品形态还主要为传统图书的数字形式再现,电子图书与传统图书的发展可以说关联密切。2007年国内电子图书产业保持较快增长速度,2007国内电子图书市场规模为2亿元,同比2006年的1.5亿元增长幅度达33.3%。随着电子图书的进一步普及,以及电子图书数量和质量的增加与提升、技术展现形式的丰富,在未来五年内,电子图书在大众阅读领域将呈现爆发性的增长。



[1] 《2007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http://www.gapp.gov.cn/cms/html/21/490/200808/459129.html

国内电子图书出版产业规模及模式(二)

                    中国电子图书出版的主要模式

    随着中国互联网产业、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数字出版得到了整个出版业的重视以及政府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明确指出:“积极发展以数字化生产、网络化传播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内容产业。” 《纲要》还强调,“加快传统出版发行业向现代出版发行业的转换,积极发展电子书、手机报刊、网络出版物等新兴业态。”图书数字出版方式也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手机书等新兴图书出版方式发展迅速。

    目前,国内主流的电子图书出版模式是:传统出版社是电子图书出版的主体,出版社借助技术公司提供的技术将传统图书的内容制作成电子图书,并通过出版社自身的网络平台或是技术公司提供的发行平台与发行渠道,进行电子图书的发行。这种电子图书出版模式的好处在于:(1)能够对电子图书的内容质量进行有效地策划和把关。出版社有专业的编辑队伍对电子图书的内容进行策划和审核,保障图书内容质量的同时出版社可以根据电子图书阅读群体情况,对电子图书进行实时编辑加工,使之更加满足用户的阅读需求。(2)保证版权链条完整。已出版的图书的版权包括:作者的著作权(含信息网络传播权)、出版社的版式设计权、内附插图的版权(属于图片所有者)等。出版社在与作者签订出版合同的同时获得信息网络传播权,进而进行电子图书的出版,可以很好的保障著作权人与出版社在数字出版方面的利益。而通过单独与已出版图书的作者签订出版合同来获得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电子图书出版方式,难以保障出版社以及其他相关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

 

图1:国内主流电子图书出版模式

    另外,国内也有部分电子图书公司通过与作者直接签订协议的方式来获取该作者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并通过对相应的已出版的图书进行数字化加工,从而实现电子图书的出版。此方式的优点在于:获取内容资源速度快;成本低廉。但是由于通过此种方式制作的电子图书缺少出版社的版式权及相关著作权人(如图片所有者)的授权,版权方面仍存在较大风险。其数字内容大多通过扫描传统图书获得,致使电子图书的终端展示效果一般,用户阅读体验较差。

图书出版单位开展电子图书出版的现状

  1.图书出版社电子图书业务的开展情况

  (1)绝大多数出版社已开展电子图书业务

    2007年全国共有出版社578家(包括副牌社39家),中央在京出版社220家(包括副牌16家),地方出版社359家(包括副牌23家)。约500家出版社已开展电子图书业务。目前国内出版社出版主要是通过与电子图书公司进行技术合作开展电子图书的出版业务,其中与北大方正(方正阿帕比)合作进行电子图书出版和发行的出版社近500家。

 

 

 

图2:2007年国内出版社开展电子图书业务的比例

  2)国内出版社积极投身数字出版事业

    国内出版社出版电子图书的意愿愈发明显。一方面有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实现电子图书与传统图书的同步出版,另一方面有更多的出版社设置专职机构开展数字出版业务。在2007年,出版社开展电子书业务的数量较2006年增长12%;上亿码洋出版社开展电子书业务的数量较2006年增长20%,同步出版的出版社较2006年增加了70%,总的出版品种数增加200%。截至目前中国以50万种正版电子书的数量稳居单一语言电子书库的榜首。

 

图3:2006-2007年国内出版社开展电子图书业务的增长情况

 

图4:2003-2007年国内出版社数字出版专职机构设立情况

   2.图书出版社出版电子图书的规模

    随着社会对数字阅读内容的不断扩大的需求,出版社也加大了电子图书出版的力度。截止2008年8月末,国内出版社电子图书出版量累计达到50万种。2007年新增电子图书15万种,同比2006年提高近10万种,国内电子图书出版达到了崭新的高度。

 

图5:2001-2007年国内出版社电子图书出版总量增长情况

电子图书发行市场变化趋势及盈利模式探索

 

   (一)电子图书发行渠道现状

    1.机构用户仍是电子图书主要消费群体

    目前,由于国内电子图书个人消费市场尚未成熟,国内电子图书出版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图书馆、企业、政府机构、军队、事业单位以及海外用户等机构用户的采购,图书馆用户中又细分为高校图书馆用户、中小学图书馆用户、公共图书馆用户等。其中图书馆用户的采购是电子图书产业目前主要的收入来源,目前图书馆市场占电子图书整体市场份额的80%左右。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开始北大方正(方正阿帕比)公司就开始帮助出版社向海外发行电子图书。截至目前,已有海外150多家知名大学长期订购,销售地区遍布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法国、丹麦、荷兰、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如美国哈佛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德国柏林国家图书馆、法国国家东亚研究中心、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香港中央图书馆、台湾中央图书馆、台湾清华大学等都是长期用户。

    2.电子图书的典型用户市场分析

    高等教育院校图书馆是中国图书馆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截至2006年年底,中国普通高校数量超过1800所,普通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采购全额超过50亿人民币。截至2007年年底,国内普通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购费用超过60亿人民币,达到65亿人民币。

   

图6:2002-2007年中国高校文献采购总金额变化情况

   (1)高校图书馆电子图书采购增长加快

    国内电子图书市场维持稳定、较快的增长速度,截至2007年年底国内高校图书馆中文电子图书采购金额达近2亿人民币,同比2006年增长30%。

 

图7:2005-2007中国高校图书馆采购电子图书总金额变化情况

   2)数字图书馆建设已为大势所趋

    国内图书馆数字化或是拥有数字图书已是大势所趋,75%高校图书馆拥有数字图书馆,公共图书馆有30%。截至2007年末,全球共有超过3800家的图书馆、中小学、教育城域网、企事业单位等机构采购了中国500多家出版社出版的电子书,如国家图书馆、北京市教育资源网、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等。2007年购买电子书服务的大学图书馆较2006年新增30%、中小学图书馆增加了120%、公共图书馆增加了30%;其他机构如政府、企业等增加了80%。销售的总册数较2006年增加25%。

 

 

 

 

 

图8:2006-2007年中国电子书机构用户增长情况

 

  (二)电子图书新兴的目标市场分析

   1.个人消费市场逐步成熟

    随着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以及个人网络支付体系的完善,电子图书的个人消费市场逐渐成熟起来。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以下几个个人消费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手机书市场、在线阅读市场、按需印刷市场等。

    作为数字内容阅读应用之一--网络原创文学近年来发展迅速,其中以起点中文网为代表。起点中文网成立于2002年5月,经过5年多的建设,已发展成为日PV访问量1亿3千万以上,注册用户超过1千万,总体访问量居世界前100位,国内前30位,成为国内第一原创文学门户网站。2008年起点中文网的母公司盛大网络宣布成立盛大文学有限公司,对旗下阅读网站进行整合,下属公司包括起点中文网、晋江原创网以及红袖添香网,以增强原创网站的竞争力及网站用户的凝聚力。

    爱读爱看网(www.idoican.com.cn)是方正阿帕比在线阅读服务平台,由两块独具特色的频道组成:电子书、数字报。图书频道免费提供原版原式的数十万种图书在线翻阅服务,还可以根据导购信息选择购买纸书或电子书以及在线借阅电子书服务。其中翻阅服务能够有效的促进纸书的销售,因而受到出版社和作者的欢迎;数字报频道汇集300多家报社的500多份数字报进行展示。自开通以来爱读爱看网流量及用户数量高速增长,截至目前,爱读爱看网用户数量已超过500万,日均独立访问IP超过20万。

      

 

图9:2008年2-8月爱读爱看网alexa排名

   2.手机书成为流行趋势

    根据iResearch艾瑞咨询最新出版的《2008年中国手机网民手机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9200万人,比2006年增加4500万人,同比增长95.7%。艾瑞咨询预计,至2011年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将达到3.6亿。其中:手机网民以高中以上学历层次居多;18-24岁的用户成为手机网民的主流群体。

 

图10:2005-2011年中国网民和手机网民的规模及增长率

    移动数字出版模式是将图书、报纸、杂志等内容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运用先进的数字版权保护技术(DRM),通过互联网、无线网以及存储设备(如SD卡等)进行传播,用户在移动阅读设备上通过阅读软件实现阅读和听书等功能。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在任何条件下随心阅读。

 

 

图11:手机书出版模式范例

    目前,方正阿帕比已经和诺基亚、摩托罗拉、多普达、康佳等厂商进行合作,推出具有电子书阅读功能的多款手机,用户可以直接通过手机下载、阅读。同时,方正阿帕比和香港GSL、南开津科、汉王科技、骆玛国际等硬件厂商合作推出多款手持阅读器,用户可以方便地阅读电子书和数字报。以.xeb格式为代表的离线阅读器,不需要产生流量,只要是手机支持数据传输和软件安装,就可以进行阅读,优势是自主能力强,不需要任何费用,而且可以实现批注、书签、加亮、自动朗读等诸多功能。

     

图12:手机书实例(方正随身书产品截图)

  (三)电子图书创新盈利模式的探索

    国内电子图书市场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形成较成熟的盈利模式。目前主要盈利模式是出版社运用电子图书技术公司的技术和发行平台进行电子图书的出版与发行,所得利益与技术公司以及著作权人之间一起进行分配。与此同时国内电子出版链上各环节也在产品细分、电子图书的广告模式等方面进行着不断地探索:

   1.产品细分

    随着电子图书阅读习惯的逐渐养成,读者对电子图书产品细化方面开始提出需求。电子图书在产品包装方面也从粗放式的大而全的形式,逐渐转变成面向不同用户群进行个性化、定制化包装。通过对资源的精细化加工,推出一系列针对性较强的产品,如方正推出的“中国年鉴资源全文数据库”、“中国工具书资源全文数据库”等。这些专业化的产品细分将能有效促进电子图书市场的发展,满足不同类型用户的需求。

   2.广告模式

    一项研究数据表明,受到春节后签单因素与奥运因素双方面利好影响,2008年第二季度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45.7亿元,环比增长27.1%,同比增长100.4%。电子图书如何引入网络广告是电子图书相关产业较为关注的问题。Google曾经提出的图书搜索是电子图书广告应用方式的一种,电子图书中内嵌广告的模式仍在探索中。

电子图书产业典型案例解析

 

    (一)典型图书出版单位开展电子图书出版的案例

     1.开展电子图书出版业务最重要的流程

    从2001年开始,传统出版社陆续开展电子图书业务。从这几年的发展来看,开展电子图书业务较好的出版社都是在以下几个流程方面有很好的管理和实施措施:

(1)和作者签订的图书出版合同中加入信息网络传播权,从而获得作者授权。对于过往没有获得权利的图书向作者重新获取授权。获得网络传播权是电子书出版的前提,因此重视获得授权的出版社,在数字出版方面也就容易掌握主动。

(2)指定部门和专人保存图书的电子排版文件,制作、转换电子书。排版文件是电子图书制作加工的基础,有了排版文件,可以非常方便地制作出精美的电子图书,这是扫描远远不能达到的效果。目前有些出版社制定了完善的文档保存流程,这将使图书数字出版变得容易起来。因此排版文件是出版社宝贵的财产,完整保存同样是有效开展数字出版的条件。

(3)制定图书数字出版战略和年度计划。制定图书数字出版计划,包括出版数量、收益预期等,能有效促进图书数字出版取得的成果。

     2.电子图书出版案例

  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开创排版厂直接转换电子书并提交社里的先河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是建设部直属的中央一级专业科技出版社,成立于1954年6月。该社为我国广大建设工作者奉献了大量优秀的建筑精品图书,是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表彰的全国第一批“优秀图书出版单位”之一;连续三年荣获“讲信誉、重服务”出版单位称号;全国出版社十三家大社名社之一。

    该社非常重视电子图书的保存和应用,把能否提交CEB(电子图书格式)格式文档作为与排版厂合作的前提条件。该社回收了所有能够找到的文档,并与排版厂达成协议:由排版厂使用书版软件10.0在排版厂直接制作电子书,排版厂在提供文档的同时并提交一份电子书;同时使用Apabi数字样书库系统将本社所有电子图书保存在系统中,提供给全社员工进行图书阅览服务。

   2)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专职部门负责电子图书业务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是以出版为主体的图书、报刊大型传媒集团。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汉语大词典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上海图书公司、上海《理财周刊》社和《上海商报》社等单位组建而成,该集团年出书3000多种,发行量上亿册,集团下属18本刊物。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将数字出版作为重点方向之一,指定专职部门负责电子图书的出版工作。具体措施有:做好图书电子文档的收集与备份,增加电子图书的制作范围;排版厂参与电子图书的初期制作;易文网开展电子书和纸书的电子商务业务。

 

图13: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严格的文档保存和图书出版流程

 

图14: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排版厂参与电子书制作的情况

  3)典型出版社开展数字出版的经验总结

    ① 修改《图书出版合同》,增加信息网络传播权;

    ② 回收图书电子文档,重视文档资产保全;

    ③ 建立健全数字出版机制,指定专门的部门负责电子图书业务;

    ④ 制定数字图书出版规划,策划电子图书。

    (二)典型电子图书技术公司案例

     目前,我国数字出版技术已经处于国际先进行列,其中电子图书的版权保护技术和中文处理与显示技术更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下面以北大方正(方正阿帕比)为例,简直介绍一下国内电子图书技术发展的情况。

     1成熟完善的数字版权保护技术是数字出版发展的关键技术

    数字版权管理技术(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即DRM)就是以一定的计算方法,实现对数字内容的保护,包括eBook、视频、音频、图片等数字内容,从技术上防止对数字内容的非法复制,或者在一定程度上使复制很困难,最终用户必须得到授权后才能使用数字内容。

可以说没有先进的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就没有电子书产业的健康发展。因为没有安全传播的技术保证,就会使出版社丧失信心。

    2001年9月,北大计算机技术研究所与方正联合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多媒体数据的版权保护技术”课题研究。控制数据资源的二次传播,有助于对电子图书的管理,也提高了电子图书的安全性。目前,我国在该项技术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2成熟的中文处理和显示技术,是生产精良数字产品的保障

    目前电子书、数字报纸制作的最好的方法是使用印刷品的排版文件,利用软件技术进行转换,形成原版原式的电子书、数字报纸。这样生产的电子书、数字报容量小、清晰度高、转换成本很低。这就需要在文字、图形、图像数字化处理方面的领先技术。目前方正推出的排版软件、RIP输出软件、字库和数据格式,已经成为相关行业主要使用系统和事实标准,并得到国家认可和支持。

     3数据检索和数据挖掘技术日趋成熟,易用性极大提高

    数字资源使用最方便的特点就是检索。先进全面的检索技术则会提高电子书的应用水平,充分体现数字资源的优势。国内开发的全文检索技术在90年代后期陆续在全国各大报社得到应用,拥有90%左右的市场覆盖率,成为报社过往资料查询、分析和利用的重要工具,目前这一技术也已经应用到电子书解决方案中。

     4.跨平台阅读技术成功开发,移动阅读实现

    电子纸阅读器为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随处可见。阅读材料随时在身边,及时接收、阅读、掌握最新报刊资讯,而且像纸一样舒适地阅读,不需要带很重的书包。

北大方正电子书移动阅读的解决方案主要是通过采用该公司开发的阅读软件来实现。阅读软件采用跨平台开发技术,除了支持PC阅读以外,还支持手持阅读器和掌上电脑、手机、GPS等,可以在Windows平台、津科公司Wolf平台、嵌入式Linux平台、Windows CE掌上电脑平台,目前读者已经可以在多普达、康佳、诺基亚等多款手机上使用阿帕比技术阅读电子书和数字报。

电子图书主要技术平台发展现状

 

    (一)电子图书技术平台发展综述

      从目前的调查情况来看,国内电子图书公司既有相同点也有自身独具的特点,详见下表:

表1:国内具有代表性的电子图书公司比较

公司名称

业务范围

目标市场

电子图书产品特性

北大方正

电子图书、数字报刊、手机业务、年鉴、工具书、在线业务等

国内图书馆和企业等机构用户、个人消费市场、海外用户、手机用户、出版社用户

由排版文件直接转换,显示效果好,二次开发性强。

中文在线

电子图书、在线业务、手机业务等

国内中小学图书馆市场、个人消费市场、手机用户

扫描图书、文本转换均有

超星公司

电子图书、传统图书等

以国内图书馆为主的机构用户、个人消费市场

以扫描图书为主

书生公司

电子图书

以国内图书馆为主的机构用户

以扫描图书为主

    (二)国内主要电子图书技术平台发展状况

     1.北大方正

     北大方正(方正阿帕比)2000年开始,成功开发了数字出版技术平台。迄今为止,方正已经通过技术帮助全国近500家出版社和300多家报社实现数字出版,帮助出版的电子图书达到50万种、数字报500种,并通过数字出版发行平台向全球超过3800家的图书馆、中小学、教育城域网、企事业单位提供数字书报刊服务。同时方正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手机移动阅读。

     2.中文在线

    中文在线 2000 年成立于清华大学,电子图书的主要目标客户为国内中小学图书馆,每年能提供新增正版数字图书2至4万种。中文在线还致力于通过与 SP 、移动运营商和手机厂商的合作,以最快地方式向手持终端用户提供数字内容。

     3.超星公司

    超星公司(www.ssreader.com)成立于1993年,2000年公司创办“超星数字图书馆”品牌。根据超星公司网站公布的数据,截止目前已有近30万作者和超星签订了授权协议。

     4.书生公司

    北京书生公司(www.du8.com)1996年创立,电子图书产品采用书生自身的sep格式。该公司从事电子图书和电子政务等业务,目前也有相当数量作者与该公司签约授权电子图书出版。

年度影响电子图书产业发展的重要事件

 

    纵览2007年至今,有许多对电子图书产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事件发生。依据重要性,我们在此列出八大事件:

● 2007年5月,由业内知名数字出版技术公司北大方正主办的“2007年方正数字出版产业峰会”在北京召开,400多家出版社、200多家报社近千人参加了会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孙寿山出席并致辞,与会者热烈研讨,纷纷为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点评:数字出版产业年会,前称“中国ebook产业年会”,会议齐聚电子图书出版产业链各领域代表,是电子图书产业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年度会议,是受到与会代表认可和欢迎的盛会。截止2007年已经成功举办5届,其对行业发展影响深远。

● 2007年7月上旬,“中国数字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研讨会” 在湖南张家界召开。与会的海内外400多名图书馆、出版社、机构用户代表共同研讨数字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战略。

点评:图书馆是电子图书产业链重要一环,建设数字图书馆已经是全球教育领域的一大课题。作为电子图书B2B领域重要的应用方,这样的会议能使供需双方深入探讨如何更好的满足图书馆读者需求、如何让数字图书馆可持续有效发展等重要议题,对促进电子图书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2007年7月中旬,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主办,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承办的“第二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在北京召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出席会议并讲话。

点评:数字出版博览会是国内数字出版领域最为重要的会议之一,会议齐聚海内外数字出版领域各界人士,同时会议组织了多个专业分论坛。它的召开积极促进了国内数字出版产业的快速发展,毫无疑问,这是一届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会议。

● 2007年7月,新浪、搜狐、腾讯三大门户网站试水线上阅读收费的读书频道,涉足数字阅读产业。

点评:国内三大门户网站同时开启线上收费读书频道,一方面说明互联网业界日益看重电子图书,另一方面说明电子图书个人消费群体逐渐成熟。网上阅读图书不再是免费的午餐,这是门户网站开启数字阅读收费的里程碑式事件,影响深远。

● 2007年8月,由北京市版权局、北京版权保护协会、北京反盗版联盟、方正集团主办的“书赢大赛”开赛。

点评:此举通过互联网手段为出版社和作者搭建了沟通和交流的桥梁,第一次通过网络评选、网络人气等指数帮助作者推荐作品出版,帮助出版社寻找优秀的选题。此举开创了网络评选作品优胜者出版的先河。

● 2007年11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在北京举办,以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一批数字出版产业先锋获得了“文化创意产业100强”称号。

点评:电子图书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北大方正为代表的电子图书公司,在技术、产品、应用终端等方面不断地进行创新,其努力与贡献得到了广大业界同仁的高度认可。此届博览会将有效带动电子图书产业的发展。

● 2008年1月,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司公布2008年图书出版工作的四大任务。其中第二条为积极推动传统出版业向数字出版业的转型。

点评:新闻出版总署是电子图书产业的主管部门,工作计划的制定体现了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对数字出版产业的高度重视。传统出版单位是数字出版产业链上的最重要一环,向数字出版转型,将是传统出版业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的必由之路。

● 2008年4月,中国出版集团推出成立数字传媒公司,推出中国数字出版网。

点评:中国出版集团是国内最重要的出版集团之一,将数字出版作为集团重要的战略方向。这是国内大型出版集团全力进军数字出版的体现。

 

总结与展望

 

   (一)2007年电子图书产总体态势与基本特点

    中国电子书产业的发展,一路走来并不是一帆风顺。历经了几年的曲折,终于在2007年取得了跨越式的进展,其特点可以归结为五个方面:

     1.复合出版渐受重视,网络出版机制逐渐完善

    目前,传统新闻出版单位已经意识到数字出版的重要性,出版社已经开始数字出版战略层面的考虑和战略规划的制定。由于传统新闻出版和数字出版的并存和融合,故可以用复合出版来形容目前的出版形态。与此同时广大的出版社已经开始形成了自己的网络出版机制,例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开创排版厂直接转换电子书并提交社里的先河等。

     2.复合型图书馆建设已成趋势,图书馆普遍使用数字资源

    目前,图书馆已经进入复合型图书馆建设阶段。图书馆不再只提供纸书、纸报服务,随着网络教育和校园网的建立,图书馆已经把电子书、数字报刊的服务作为重要服务内容。其中电子书不仅在国内受到了欢迎,在国外也得到广泛认可。电子图书在美国大学图书馆的需求非常大。当然,在电子书应用方面,英文电子书已经走在我们的前列。由于国内电子书总量及电子书新书数量都无法满足图书馆的需求,因此国外的电子书数据库成为了国内图书馆的采购重点。

     3.移动阅读快速成长,手机成为宜用终端已成趋势

    2007年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9200万人,占网民总数的36%,随着手机上网资费的降低和用户规模化,手机作为上网终端与笔记本和PC机将开始分庭抗礼。提到移动阅读,不能不提到电子书手持阅读器,方正科技开发的“君阅天下”阅读器、天津津科开发的“翰林电子书”等都开创了国内电子书手持阅读的先河。随着内容提供者、技术提供者、移动运营商的深入合作,手机电子书会有出现巨大的发展。

     4.电子书出版与纸书出版互动营销(统称“E纸互动”)

    将电子图书部分章节上网试读是“E纸互动”的主要方式。电子图书公司与出版社合作把图书通过电子书的形式在网上实现在线免费阅读,既起到了拉动国民阅读的作用,也促进了纸书销售。同时为了扩大图书宣传覆盖范围,全国绝大多数出版社和书店、网络公司等组建了图书营销联盟,共同推动“图书在线翻阅合作计划”,目前这项行动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截至目前,图书营销联盟在线翻阅计划得到广泛的支持,已经有400多家出版社、700多家地面书店、网络书店加入。

     5.复本数模式成为电子书行业主流销售模式

    从国内外电子书产业的发展来看,“复本数”模式很好的保护了出版机构与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重视与应用。截至2007年年末,国内几乎所有开展电子书业务的出版社都在积极推行和倡导复本数模式。

   (二)电子图书产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建议

    1.新闻出版行业信息化程度低,缺少技术人才储备

    电子书技术属于高端技术领域,需要很高的技术投入和人才,而在这方面,出版业很难在短期内形成技术准备和人才储备。

    建议:需要加大对数字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本单位人员进修、引进互联网人才等方式,培育出既掌握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及营销手段又深谙传统出版的复合型人才。

     2.存在版权、著作权问题

    由于过去出版单位仅与作者签署了平面著作协议,很少订立“信息网络传播权”授权,所以出版社在进行网络出版的过程中,受制于作者信息网络传播权的限制,因此,一些优秀的作品无法进行网络出版。

    建议:信息网络出版权的获取是传统出版社开展数字出版业务的基础,出版单位应加大对作者信息网络传播权授权签署的重视程度,修订现有图书出版合同——加入“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约定,做好资源版权的获取工作,这是开展数字出版业务的前提条件之一。

     3.盗版争霸市场,电子书市场急需规范

    目前由于技术发展迅速,相应的立法落后于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因此造成了国内网络出版环境混乱,一些公司不顾权利人的利益,未经授权即销售,并且以低价占领市场,这给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蒙上了阴影。盗版与正版争霸市场,一些法律的缺位让市场出现无序竞争的局面,同时也需要政府加大对市场的监管力度。

    建议:需要加大相关立法的建设及执法力度,杜绝无版权的电子图书产品在市场上流通,保障出版者和作者的权益,促进电子图书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4.技术、标准以及平台尚待统一

目前,由于市场上数字资源格式众多,急需建立标准体系,为读者阅读创造方便条件。

    建议:需要建立数字出版行业标准,加快数字出版标准的制定。

   (三)电子图书产业未来走势预测

     1.市场总量将持续快速增长

    无论是美国,还是国内,数字出版市场的总额在连年增长。随着网民的增加、支付手段的完善,电子书数字报纸出版市场容量逐年攀升。有专家预测,到2020 年,全球范围内网络出版的图书的销售将超过传统出版的纸书。

     2.构建合作共赢的产业链是电子图书出版产业持续发展的基础

    数字出版产业链建立的前提需要重塑角色定位。单独的供应商不能独立完成满足用户需求的重任。传统出版单位必须加大和其他各种产品、服务提供商的合作,并学会在合作中实现自身价值。

     3.移动化趋势明晰

    随着手机上网资费降低和用户规模化,随着移动终端的加入,使得电子书、数字报纸出版的移动化趋势更加明晰。

     4.按需印刷与电子图书出版的结合成为发展趋势

    国内,知识产权出版社率先开展了按需印刷业务。按需印刷满足了人们对断版书和短版书的需求。因此电子图书出版必然需要与按需印刷相结合。按需印刷将成为连接传统出版和电子图书出版的一条有效的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