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7 办公图标ico下载:撩开两所顶尖高校神秘深远的面纱:北大向左,清华向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8:23:28

北大 第一篇 学在北大

      1796年的一天,在德国哥延根大学,一个19岁的青年做着导师每天单独布置给他的例行数学题。一般情况下,青年在两小时内就能完成这项特殊作业。
如往常一样,前两道题他很快完成了,第三道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但他越做越感到吃力。困难激起了青年的斗志,他发誓不把这道题解出来誓不罢休,他尝试用超常规的思路去解答这道题。当窗口透出一丝曙光时,青年终于解开了这道题,他欣慰地长出一口气。
导师看了作业后,当即惊呆了。他颤抖着对青年说:“这真是你自己做出来的吗?你知道吗,你解开了一道两千多年不曾有人解答的数学难题。阿基米德没有解出来,牛顿也没有解出来,你竟然一个晚上就解出来了!你真是天才!我最近正在研究这道题,昨天给你布置题目时,不小心把写有这道题目的小纸条夹在了给你的题目里。”

                              学在北大
1796年的一天,在德国哥延根大学,一个19岁的青年做着导师每天单独布置给他的例行数学题。一般情况下,青年在两小时内就能完成这项特殊作业。
如往常一样,前两道题他很快完成了,第三道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但他越做越感到吃力。困难激起了青年的斗志,他发誓不把这道题解出来誓不罢休,他尝试用超常规的思路去解答这道题。当窗口透出一丝曙光时,青年终于解开了这道题,他欣慰地长出一口气。
导师看了作业后,当即惊呆了。他颤抖着对青年说:“这真是你自己做出来的吗?你知道吗,你解开了一道两千多年不曾有人解答的数学难题。阿基米德没有解出来,牛顿也没有解出来,你竟然一个晚上就解出来了!你真是天才!我最近正在研究这道题,昨天给你布置题目时,不小心把写有这道题目的小纸条夹在了给你的题目里。”
多年过去后,每当这位青年回忆起这一幕时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不可能在一个晚上解决它。”
这个青年就是后来被称为“数学王子”的高斯。
北大在很多人眼中是高不可攀的,如同那道“数学难题”。大多时候,我们选择北大,提前知道了这是道“数学难题”,从而失去了角逐的机会。诚然,解开难题需要天资,但更需要勇气和奋斗。北大有很多牛人,但并不是每个人天生就是牛人。牛不牛,关键还要靠自己的努力。北大属于每个有梦想,并为之奋斗的人。

                  第一章 你好,北大
“这真是一块圣地。数十年来这里成长着中国几代最优秀的学者。丰博的学识,闪光的才智,庄严无畏的独立思想,这一切又与先于天下的严峻思考,耿介不阿的人格操守以及勇锐的抗争精神相结合。这更是一种精神合成的魅力。”北大中文系著名教授谢冕对北大的评价已成为共识。
博雅塔、未名湖、大讲堂、三角地。你好,北大,我们来了,更多有志向的人也将跨门而来。

北大欢迎礼
北大欢迎每位有志向的孩子。每年9月,美丽的燕园随着新生的到来,而变得热闹,变得年轻。正是这些崭新的面孔,成为激活了北大的新鲜血液;也正是这一天,这些崭新的面孔成为一名名光荣的北大人。
尽管最有名的是北大西门,但每年新生总会从北大南门迈入燕园。通往南门的五四大道,因为新生的到来,总是处处飘扬着彩旗,处处涌现着师生忙碌的身影。我还记得当初在这里寻找院系的兴奋劲儿,也记得多次代表校刊来采访每级新生报道的场面。那两天,是北大的节日,正是有了这一批批新鲜血液,才铸就了北大永恒的魅力。
还记得有一年采访迎新的场面,校党委书记闵维方和校长许智宏等校领导来到新生中,祝贺他们成为北大人。各院系的志愿者,穿着“红马甲”,热心地为师弟师妹们指引流程,托运行李。在阳光明媚的五四大道上,到处洋溢着幸福的新生及家长们。一位来自贵州铜仁的同学兴奋地告诉我:“我提前就来到了校园,这里要比我想象的好!” 来自香港的新闻传播学院新生洪小晶,一脸灿烂地对我说:“北大是我向往的大学,我相信自己能适应这里的环境,好好学习的。”
在2007年9月新生迎新中,来自全国各地近350名新生党员提前报到,在接下来的时间内,他们参加了本科新生党员培训,并作为各院系学生骨干投入到正式的迎新工作中。新生骨干的提前体验和身份,将会在迎新中发挥更大作用。北大的欢迎礼每年是不一样的,但也是一样的,那就是热情、周到、责任。

拥抱北大
每一位急切进入大学的新生,都会急切般拥抱校园。每一所大学都有值得回忆的理由,迈入美丽的燕园,更值得给一个热烈的拥抱。
怎么才算是融入北大呢?这是需要时间成本和感情成本投入的。最开始的生活可能在熟悉校园、认路、记人、办卡、热闹的活动中开始。北大每年的入门式都会选择在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每位新生佩戴着鲁迅先生设计的人字型校徽,开始了新的梦想。刚开始,一切都是新的,“百团大战”的热闹总会吸引新生翘首以盼,选课时的“鼠标大战”总会让新生紧张诧异。
走在未名湖畔,总会有新生和家长一脸真诚地向你发问:到学一食堂怎么走?
北大占地面积2.66平方公里,建筑面积142.23万平方米。为了让新生尽快熟悉校园,北大每年在新生中还开展定向比赛。
有人说,要完全熟悉北大校园最起码要一个学期的时间,但要真正融入北大需要多长时间?什么才叫融入北大怀抱?一位师兄不无感慨地说“你问我怎样才算真正融入北大了?我不敢轻易下结论。但我知道,如果你现在每天路过三角地而不驻足3~5分钟的话,你就没有真正融入北大;如果你绕着未名湖走了几圈还以为北大有五六个博雅塔的话,你就没有真正融入北大;如果我现在问你:从蔡元培像到马寅初像的最佳路线是什么?你不能立即答出的话,你还没有真正融入北大!”
我最喜欢骑车逛校园,可以走遍燕园的每个角落。我喜欢北大的建筑,闲暇时,我喜欢光顾每个院系的办公楼,甚至会沿着理科楼群去找并不熟悉的各个院系。看得多了,也就熟悉了,熟悉了,也就有感情了,会知道某某到某某的最佳路线,某某处还有秘密通道,甚至还会发现图书馆门前蹲着的两头狮子有什么最大的区别。也许融入北大四年时间不够,七年时间也不够,恐怕要用一辈子。



第二章 单行道VS双学位


成吉思汗在垂暮之时曾感慨道,自己拥有广袤的疆土,也打败无数英雄,只是对“时间”无可奈何。大学本科四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利用得充分能吸收丰盛养料,成为人生发展的重要积淀。倘若浑浑噩噩,那时光就一溜而走,留下的将是无限的感慨。
利用好大学时光,主要体现在上课,如今包括北大在内的学校,学生掀起了一股选修双学位、辅修专业等热潮。大学时代,是单行道还是多路径?

双学位
英国一家高等教育智囊机构最近调查结果认为,英国大学学生平均每周学习时间只有20小时,堪称全欧洲最懒。相比较,北大学生太用功了。在北大,众多学生周末都会起大早去上双学位课程。
1986年,北大首次设立双学位,其理念和宗旨在于加速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以及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知识复合型人才,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有余力的同学能充分利用北大突出的多学科教育资源优势,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北大已有二十多个专业开设了双学位,每年修双学位的学生占到了全部本科生的30%左右。
在北大,最受欢迎的双学位当属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开设的“经济学”双学位。其他的诸如艺术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光华管理学院等院系开设的双学位也受学生追捧。当然,选择双学位的前提是“学有余力”,北大对本科生修读双学位有一定限制:北大本科学生修满第一年全部课程,没有不及格课程且专业课平均绩点在2.0以上才可以选修双学位。2003年制定了更为严格的双学位管理办法,其中有一条就是如果在修双学位期间,主修专业受到学术警告或连续两个学期所修双学位专业的平均绩点低于2.0的学生将被终止双学位的学习。其实,这也是校方对学生的保护,
修读双学位除了毕业时能多拿一个学位,增加就业竞争力,还有个好处就是能多参加一次毕业典礼。每年毕业时期,我路过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所在的朗润园时,总会看到各院系双学位生挥舞着学士帽,庆祝自己修到了另一个学位。

                        第三章 “无占座日”
“妈妈说,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接下来会是什么。”套用阿甘的话,“老师说,座位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接下来会是谁的?”
大学生,最头疼的莫过于占座位。全国高校已经演绎出了N个版本的《大学生自习室》。北大里的占座现象更是疯狂,以至于北大酝酿出台“无占座日”。

望座兴叹
每当背着书包,推开一间间教室,虽然人不多,却无法下座,桌面上摆满了占座的物品:书本、水杯、手套、笔带等等,无不昭示着:小样儿,这有主了。
这个时候,你只能望座兴叹了:你这该死的主人!想必这样的场景,在每一所大学自习室都会上演。北大学风浓,牛人又多,教室资源相对紧张,自然占座的矛盾更加激烈。
北大风水宝座通常在条件较好的北大图书馆、理科教学楼、新鸿基楼(国际关系学院大楼)等地方。在图书馆,永远是人满为患,以期末考试期为甚。针对图书馆占座问题,北大学生会权益部做了一份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3/4的同学认为,占座使得图书馆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早上8点后经常在图书馆找不到自习位置的同学比例高达62.88%,在找不到座位的情形下,有60%的情况是周围有超过1/4的座位因为占座而空闲。
本来占座学习,主人能及时赶到,也情有可原,但就是有些主儿,扔下书本,或是落下字据后,半天不见人影,这让后来者瞪眼干着急,让本来就紧张的教学资源造成了浪费。
以前,我最爱去理教,那里自习条件好,室内可以无线上网,但偏偏课多,没课时,人多,总得早早去门口等着下课就冲进去。据说,很多理科院系学生,早晨在理教还未开门就守候在门口,更可气的是,有些高人已从理教秘密通道进入教学区。在北大不仅看书要占座,听讲座、吃饭,甚至上网都要占教室电源插口,常常看到不少没有占到电源的学生,干脆坐在楼道里,腿上架着笔记本电脑照样很投入。

北大行动
占座难,管理更难。
此前,北大聚焦协会也进行了专门问卷调查,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78份。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同学每周要占座5次以上。至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多数参与问卷调查的同学表示,学校应改善硬件设施,他们认为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问卷调查显示,约三分之一的同学认为,若能有合理的制度安排,占座现象也能得到缓解,共同倡议设立“无占座日”。
北大在行动。北大学生会将和图书馆合作,推行“占座卡”制度,北大图书馆也已增派人员,在占座严重时段巡逻,对恶性占座采取行动,提醒后来同学可以使用占座超过30分钟的座位。北大新建的第二教学楼已于2007年9月启用。它的74间教室可同时容纳6700人上课。新教学楼的使用进一步改善了教学条件,大大缓解了北大教室资源紧缺的压力,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
北大素来以自由开放闻名,也吸引了社会上不少求学者到北大自习,进一步加剧了座位的紧张。为此,北大已开始对进入教学楼人员抽查学生证件,以减少挤占北大教学资源的社会人员。


                第四章 “吉祥三宝”
梅贻琦曾说过:“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
做一条鱼,一天到晚游在北大,探寻着北大的宝藏,收获养料,长成一条肥硕的大鱼。在我看来,北大宝藏很多,但觉得最珍贵的是闻书香、听箴言、逛三角地。
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创始人钱穆认为大学所教授学问无外乎人、事、学三统。“人统”教你如何做人,“事统”教你如何做事,“学统”教你如何做学问,也即品性、技能与知识三方面的学问。北大宝藏正是教诲我们这些。

三角地
2007年11月初的一天,当我再次来到母校时,惊讶地发现:三角地怎么如此干净、整洁。后来,我从媒体上得知,三角地已不复存在了,心里竟是如此的伤心。
三角地是北大的精神“中心”,从最初的张贴诗歌、文章、讲座海报、社团信息为主,到最近几年逐渐被考研广告、床位转让等商业信息所覆盖。准确地说,三角地的承载功能已经变了。“三角地其实早就死了,不过死了的三角地也是有历史意义的,也是一块特殊的地方,怎么能说拆就拆呢?” 北大未名BBS上,师弟师妹们的讨论声不断。
在老一辈北大人心中,三角地承载着更多的内涵。一位北大老校友说:“当年我从外地考入北大,第一天就跑去大名鼎鼎的三角地。三角地上张贴的信息和学术氛围让我非常震动。我几乎每天下课都要去三角地,接受最新的信息,这些给我的启迪让我终身受用。三角地,可以说是我心中很怀念的地方。”
既成事实,留下的只能是追忆。记得我第一次来到三角地,曾经很失望,怎么就这样一个破旧的地方呢?后来,慢慢懂得了三角地,离不开了三角地。每次经过三角地,我都会停下来,看看又有哪些讲座。虽然充斥着很多商业广告,但并不妨碍学生们对三角地的热爱。三角地留下过我的“作品”,多少次为了宣传社团讲座,我的书法作品展示在这里,虽然它存在的生命很短,不断会被覆盖。
有人认为,三角地小广告太多、太乱,应该治理,但走在哈佛校园,没多远就是一个自由的广告栏,其乱的程度不亚于北大三角地。据北大校方称,以后三角地将会设立电子信息屏,专门发布学生社团信息,由校团委管理。看来,三角地将会给北大人留下不同的记忆:对已毕业的校友,是那个热闹、斑驳的三角地;对新北大人,那里将会是一块冰冷的电子屏。


                  第五章 北大的考试
麻省理工学院录取部总监Marilee Jones 被称为“升学女王”,28年前她伪造了三所纽约州的大学学历。最近麻省理工学院接到匿名电话举报后发现,她根本没有这三所学校的文凭。2006年她刚刚出版了一本新书《少些压力,多些成功:指导你的孩子升学和升学后生活的新方法》。
名校、升学、信誉,三个关键词。曾经的升学女王,人人敬畏的名校招办主任,因为作弊而信誉扫地,留给世人以笑柄,更留有警醒。经过高考关,在大学里的考试,同样要引以重视,无论是笔答、论文,还是其他形式考试,都要认真准备,用诚信去换取“称心”成绩。

GPA
“大学大学,大家来学”。——900年前,创办世界上第一所大学的意大利人波洛尼亚的话告诉我们:大学首先是个学习的圣地。有学习必然有考试,大学考试评分标准没有了高考的统一标准,显得更加多元化,在北大尤其明显。
哈佛课程有两种评分标准。如果你希望轻松,就选择Pass/Fail ,这样成绩单就是及格或者不及格。另一种评分标准就是Grade,也就是A、B、C,这种评分比较有挑战。北大实行的评分标准是GPA( Grade Point Average)计算法:成绩为90至100分,成绩绩点为4.0,以此往下类推,成绩60分以下,绩点为0。
当然,如果只想着毕业还不是太难,但要想获取高的绩点,为日后保研、申请出国做准备,那就得认真对待每科考试了。从2005级开始,北大新的学分考核办法规定,学生连续两个学期平均绩点低于2.0者应予退学,这个绩点也就相当于百分制成绩的68分至71分。看来,要想顺利毕业还真得下功夫了,想着60分万岁的日子,在北大不复存在了。
理工科学生只能平时认真准备,而文科学生,很多时候题目都很宽泛。记得一位老师告诉我们,北大答卷没有标准答案,只要你能自圆其说,有创新,老师就会给你分。所以,我们常常是发几大张A4白纸,几道大的开放式论述题,凭着平时的积累,尽情发挥,好在每次成绩都还不错。

论文
北大的考试中,除了传统的笔试答题外,还有一些考核形式,常见是写论文。尤其是文科院系,不少科目期中或期末考试都是用写论文代替。
写论文考核看似简单,没有了考前套题或狂背的烦恼,但写论文也要参考N本书。常常为防同班同学写同类题材,还得赶紧到图书馆把相应的参考书借到手,望着厚厚的大部头,却无从下笔的时候,还在感慨:还不如背题考试呢。不过,值得庆幸的是,通过一系列的论文写作练习,已掌握了初步的学术写作规范,总比那些背完了就忘记的题目要强,这也许就是北大培养人才的一个见证点吧。
国外大学重视学生写论文,论文对于思维的启示至关重要,很多人也是通过写论文而大有成就的。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德布罗意写的博士论文,仅仅是一页纸,他主要提出了一个猜想——既然波可以是粒子,那么反过来粒子也可以是波。虽然简短,但是不妨碍他顺利获取博士学位,乃至凭着一页纸的论文问鼎诺贝尔奖,可见论文写作对大学生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北大还有些课程,老师考核的方法更特殊。据一位校友介绍,哲学系一位老师的考试方式是与学生聊天。她可以聆听学生对某个歌手的喜爱,也可以诉说对某件事件的看法,她会认真聆听,认真记录,甚至要把当时的照片发送过去。这样一种特殊的考核,老师也在培养学生某种实际能力。



第六章 考证时代的救赎

管理学上有个描述企业市场行为现象的概念——羊群效应,当在这个行业上有一个领先者(领头羊)占据了主要的注意力,那么整个羊群就会不断模仿这个领头羊的一举一动,领头羊到哪里去吃草,其他的羊也去哪里“淘金”。
当前大学的考证热仿佛也走入一个误区,别人有的证,自己也要想法去考。
一面是企业打出高薪招不到高级技工,一面是手握一大堆证书的大学生就业无门。北大老校长蔡元培先生说过:“大学并不是贩卖证书的机关”,如今大学生却成了“证书”的奴隶,等待救赎。

打拼“证”界
如今大学生自打踏入象牙塔,就开始了打拼“证”界,北大学生也不免俗。据分析,近年来可供大学生考试的证书已超过百种。有鼎鼎有名的热门证书,也有刚刚兴起的“后起之秀”。
每次我路过三角地都会看到被占据绝大地盘的是各类考证培训,每每我走进自习室,也总会看到“飞跃”族在啃GRE红宝书。
证书种类多了,也乱花了眼。从传统证书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到新兴的报关员证书、物流师资格证书等等,都有不同的“粉丝”。当然,有些证书是大学期间必备的,比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没有了这些,不仅学位证难保,就业也是一大障碍。有些能力型证书,比如托福、GRE、雅思,那是出国的“敲门砖”,没有不行。还有就是职业资格证书,比如法律专业学生要想从事司法工作,那就要号称“天下第一难考”的司法考试深水。
北大学生与其他高校学生考证行情基本一致。各院系利用自身优势称霸“证”界。法学院自然是“司法考试”龙头老大,公务员考试显然是政府管理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更胜一筹。外国语学院学生考起外语类证书,总是“小菜一碟”,而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考计算机类证书更是不在话下。
走出了各自的领域,大家还都是平分秋色,只是看谁“学武精深”了。现在,大学生还未出校门,已开始热衷考取驾驶证了,难怪有人戏称北大都快成了“Parking University ”(泊车大学,北大英文名称为:Peking University)。

考证法则
通用型不掉队
作为一名大学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是必备的证书,不要“捡到了芝麻丢了西瓜。”如果把精力都耗在了“洋”证上,反而耽误了学业,丢了“看家证”,那后悔就来不及了。其实,对北大学生来说,这两样证书就是最大的金字招牌。当然,大学里还有基本的证书,比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热不热衷考证,这两类都是不能缺的。

必考型要早考
对于有“飞跃”打算的同学来说,托福、GRE、雅思等必考的语言类证书,要及早下手,争取在低年级时搞定,把更多时间留给后面的申请环节,不要在最后申请环节还在为语言成绩发愁,那样就太被动了。对本专业紧密相关的证书,也要及早下手为好。
资格类要选考
资格类证书根据自身情况,能在校园阶段解决的,就争取尽快拿下,但有些资格证书,只能等有一定工作经验才能考。比如,新闻记者证就要任职正规新闻媒体,且有相关限制才能申请。当然,如果是学导游专业,及早考个导游证,不仅能解决资格证,而且还能在上学期间大赚一笔“兼职费”。

富余型要慎考
对于像驾驶证等类证书,大学期间,如果不是家境殷实,不是准备毕业当专职司机的同学,建议要慎考,毕竟每本证书都花费不菲,像驾驶证更得需3000元左右费用,如不是特别需要,不妨留待走向社会后再考。考证的总原则就是少而精。

能力为王
一条狗要从清澈的湖水中取出一根木棍,跳水之前,它要把自己当作一条流动的河水,消耗最少的体力达到目的。所以,狗不会朝着木棍的方向一头扎进湖水,而是绕着游过去。
大学“证”界门派太多,时光有限,不可能都去凑热闹,关键要有前瞻目光,认准含金量高的必备证件,以最佳的时间和经济成本赢得属于自己的“木棍”,而不要随大流,一头扎进湖中,捞了无数的小树枝,依然不能构建坚固的“窝”。
考证中也要学会“真本领”,而不要去捞取速成的“泡沫证书”。有些证书根本不能证明学生能力,也不具备社会认可度。本来是为增加就业竞争力,最后却成了“鸡肋”。我也经常在三角地看到类似的“速成证书”培训班,证书再多,关键还要看能力。一位外企人力资源经理讲:“我们需要能为企业创造利润的职员,光有一堆证书有什么用?”一位师兄介绍,很多证件本身也不适合在校时考,比如CFA(金融分析师资格证),很多大学生在校就去考了,而CFA更重要的是在金融行业的从业经历,这不是简简单单一张证能代表的。
大学校园里还有更多精彩的生活,除去必备的证件,你还可以有更多锤炼的机会。参加社团、当学生干部等,都是一张张无形的“证书”,即便是考证,那也要像新东方名师乐静静所说的那样:考试第一种境界是凝神,第二种境界是聚气,第三种境界是忘象,第四种境界是离心——在达到前三种境界的时候,把心思放到考试之外,抛弃所有与考试有关的功利。此时,考试不再是一门考试,而是一种游戏,是一种玩具,一种展示自己能力的手段。


                      第七章 Web3.0时代
《斯坦福大学校刊》刊出了“网根”(netroots)一词,已成为美国政治新名词。它意指由互联网(internet)和草根(grass roots)结合,强调技术革新,尤其是博客、维基等对传统政治参与的一种革命性冲击。
当网络和大学生结合时,也对大学校园造成了革命性冲击。网络成为大学生生活、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点在北大尤其明显,但网络同样是柄双刃剑,在Web3.0时代,我们该如何玩转网络?

芙蓉姐姐
网络海洋中,从来少不了“偶像”和“粉丝”,只不过偶像分为娱乐性偶像崇拜(star worship)和杰出性偶像崇拜(iuminary worship)。一个注重于娱乐,一个注重于学习。毋庸置疑,芙蓉姐姐就是北大、清华学子网络上的“娱乐偶像”。
当年,芙蓉姐姐想入北大、清华门槛未成,整天溜达在北大、清华校园,做着经典的招牌动作S造型。最开始,是清华、北大热心网友把芙蓉姐姐推上网络,那时北大未名BBS和水木清华最热门的人物,当属芙蓉姐姐。两校学生在学习之余,便在网下守着芙蓉姐姐的最新造型,要是某个学生在校园中遇到真人,还会在网络上炫耀一番。
据说,北大教师、知名诗人胡续冬最早在专栏中把芙蓉姐姐从网络推向了纸媒,自此芙蓉姐姐让祖国人民知晓。芙蓉姐姐已成为一个网络符号,最初北大学生追捧她,或许看上了她的个性,符合北大人的自由秉性。
网络时代,更多的80、90后涌入北大,北大也不缺少“粉丝”。当年,超女李宇春要来北大大讲堂演出时,也在网络上引起一番大讨论。李宇春来不来,都扑灭不了北大“玉米”的存在。可以做“粉丝”,但不要做“疯死”,我们应该提倡多些“杰出性偶像”崇拜。好在,当北大好男儿高明从部队返校后,就引起北大学子的追捧。

张非事件
张非属于北大,也属于清华,最终属于清华。张非在两校期间并不为人所知,但在2007年夏季,他成了焦点人物。
2003年,以606分考上北大,2004年7月,因7门必修课不及格遭遇退学。2005年,以703分南充市理科状元身份考入清华大学,2006年再度因学分不够退学。2007年,以677分南充市理科第二名再次被清华大学录取。张非14岁迷上网络游戏。2004年7月,母亲到北大来帮其办理退学手续,因不懂程序用了半个月时间,为节约住宿费,十几天都在北大校园椅子上休息,而张非一直在网吧玩游戏。
无疑,张非是聪明的,但他却成了网络游戏的受害者,让他竟然漠视亲情,让他两度退学。好在,他如今回到了起点。
网络在带给我们便捷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诱惑,尤其是网络游戏。清华大学等校曾规定,大一新生不让配置电脑,理由是新生自控能力差,怕染上网瘾。管得了大一,看不住大二、大三,网上冲浪,还得靠大家自控能力。


                          未名BBS
      北大曾经有两个最火的网络论坛:一塌糊涂和未名BBS。当“一塌糊涂”成为历史后,北大人最热衷的就是“未名BBS”。
北大未名BBS和清华水木BBS号称中国高校论坛的两只“旗舰号”,人气旺盛,校内外大小事都能从网络论坛上洞悉。在未名BBS,每天的十大(十个最热门事件)最受大家关注。我个人比较喜欢上的就是“三角地”,看看校内外又有哪些大事发生,很多校内的新闻只有经历过才会对此发生浓厚兴趣。未名上的“讲座信息”、“二手市场”等版块都很受欢迎。我的一位同窗在未名BBS做版务,经常是坐在幕后,手握“大斧”,掌握着帖子的生死大权。
曾有北大学子做过一项调查,把北大学子和大众最关心的议题做了比较。比如,在政治法制,北大学生最关注:反对“台独”,维护祖国统一;大众最关注:反腐倡廉,严惩腐败;在财政经济,北大学子最关注:减轻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大众最关注:推进国企改革,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也许,这就是深处校园人的独特视觉吧!


                    第八章 考研值不值
      佛教中有个故事:有个老太太说,我有两个女儿,一个女儿做雨伞,一个女儿做土坯。下雨的时候,她就想起做土坯的女儿,土坯被雨水浇坏了,她就哭。有太阳的时候,她发现另一个女儿的雨伞卖不出去,她也哭。有个和尚告诉老太太:你能不能倒过来想一想,有太阳的时候,你想到的是一个女儿做的土坯能卖出去了;下雨的时候,你想到的是另一个女儿的雨伞能卖出去了。从此以后,这个老太太就天天在那儿笑。
临近大学毕业,出现了分叉口:考研(保研)、工作、出国。大学校园中,总有如老妪般焦虑者。这其中,大多数学生都会遇到考研到底值不值的困惑?

值不值自己定
2007年,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网联合就“读研到底值不值”展开调查,共有7730人参与,其中在读或已毕业研究生4865人。调查显示,52.9%的人认为现在读硕士研究生不值。
从曾经的香饽饽,到如今受到学子的质疑,硕士生帽子已没有了昔日的光彩,更多大学生开始了理性的思索。
考研值不值?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每人有每人的实际情况,如果认为研究生学习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能够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改变,那考研就是值得的,它不会因为别人的判断而改变。
好在像北大这样的名校,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基本上不存在值不值得的问题。新东方名师王江涛当年辞去公务员身份,就为考北大研究生,本来报考古典文学专业,后来发现,当年北大开设了一个新专业——宗教学系。经过两年的努力,终于圆梦。能考入北大,他深有感触:“经过综合衡量,我最终还是选择了北大,把工作四年积蓄的四万元花在了北大,还借了一万。但我不后悔,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我还会选择北大。个人觉得:校园氛围比具体专业对人的影响更为深远。”
无论是北大本校学生,还是外校学生,如果弄清了自己所需,那就大胆去做吧,这里没有值不值得的讨论。就像大名鼎鼎的小说《追忆似水年华》作者普鲁斯特曾被认为是个失败者,他没有工作,花了二十几年写了这部当时没人看的小说,很多人都认为他的选择不值,但他晚年回忆时说:那些看似不值的岁月,正是他最幸福的时光。坚持所选,定有所值。

北大难考吗
      据《新京报》报道,北大研究生院负责人透露,虽然报考2008年北大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人数比2007年约少1000人,但在整体招生规模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推免生约增加10%,竞争会更加激烈。相关数据显示,有20756人报名参加2008年北大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这是北大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连续第四年超过两万。
考北大没有值不值的问题,更多的是能不能考上的问题。数据显示,考北大难度依然很大,尤其是校外考生。北大增加推免生比例,本校学生占大户,学习成绩最顶尖的一般选择出国,学习成绩次好的,一般能被推免本校或外校研究生,剩下的除去好的就业单位外,真正本校考研的学生不多,更多的角逐是外校考生。
能不能考上北大?这和能不能考上某大,实质上是同一个问题,只不过考北大需要更多的付出和实力。考研最大的问题是心态。有一个颇有意思的公式:如果将A、B、C、D??X、Y、Z这26个英文字母,分别设置为1、2、3、4??24、25、26这26个数值,那么你的Hard work(努力):H+A+R+D+W+O+R+K=8+1+18+4+23+15+18+11=98分;你的Knowledge(知识):K+N+O+W+L+E+D+G+E=11+14+15+23+12+5+4+7+5=96分;你的Attitude(态度)
在我接触的校友中,大多是本校推免或考上的研究生,也有地方不知名院校考研成功者,更有通过自考、成教考上北大的研究生。心有多高,舞台就有多大。




                    第九章 读研做什么
动物界“芭蕾舞者”——猫鼬,它生长在非洲,个子很小,却喜欢吃蛇,它们特别警觉,总是站起身子观察周围环境,时刻警惕外部环境并及时做出反应,这就是它们的生存法宝。
经过了千辛万苦,终于蜕变为一名研究生,我们有没有想过,读研读什么,做什么?也许只有做一只警觉的猫鼬,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时间主人
硕士研究生存在两年和三年不同学制,北大大部分文科院系都实行两年制,理科院系大多实行三年学制。全国其他高校也大致如此,不过当前有些高校已把先前的两年制回归到两年半制或三年制。
硕士研究生学制经过两年之痒后,重新给我们留下了思考,有些两年制研究生反映时间过紧,没有时间做学术研究。其实,时间不是最主要问题,两年制研究生可以早一年走向社会,赚了一年工作机会成本。关键要做时间的主人,在单位时间内能发挥多大的效率。
香港和英联邦国家硕士研究生学制多为1~2年,分为授课式硕士和研究式硕士。前者一般学习年限为一年制,培养应用型人才,后者主要学习年限为两年,培养学术型人才,多和博士课程衔接。为什么国外和香港地区一年制研究生,能培养出高质量人才,而国内两年制研究生却喊冤呢?
入读两年也好,三年也罢,教育体制,我们无法改变,唯一能改变的是自己。两年有两年的学习规划,三年有三年的生活规则。掌握好时间尺度,我们才不枉先前考研时的艰辛,也才真正能在研究生期间学到真本事,为人生再上台阶赢得时间和奠定基础。

领头羊
随着研究生教育的不断扩招,先前的“精品”师徒制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煮饺子”式的大课堂和“放羊”式自我发展。
常有研究生抱怨,一年都见不到导师几面,又谈何指导呢?不少硕士生导师一带就十几个学生,甚至几十个,加上导师本身也很忙,难免成“放羊”式教育,还有不少研究生沦为了导师的“廉价劳动力”,整天忙着为导师做项目,又谈何研究呢?
好在,北大这样的名校,这种现象不多,本身导师队伍壮大,每年招生人数也有比例控制,做北大的研究生还是很幸福的。名师多,不少学生的导师都是牛人,自然机会也就多。如果能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发表有分量的论文,或参与重大研究项目,对日后申请国外名校博士,也是一笔重要资产。
本来,研究生阶段更注重小班授课,让每位学生课上参与讨论。我所了解到的,北大不少文科院系研究生教育模式还是非常好的,定期会举办“学术交流课”,导师布置阅读书目,定期上课讨论。其实,在国外大学更注重学生的思考。在哈佛大学,很多大教室(Auditorium)设计就像会议室一样,每个人面前摆着一个写着名字的牌子,随时准备加入发言。
即便身处一群羊中,抱怨也是没有更多青草可吃,能做的就是比别人更勤奋,做个领头羊。



第十章 卧佛与海龟的博弈

“你能忍受在天寒地冻-20℃的森林木屋里住两个月吗?
你敢从几米高的木桥跳进湍急的河水中吗?
你有本事在考试前一天晚上一口气读完300多页的课本吗?
你愿意在早晨7:45 爬起来去上外语口语课吗?
你可以在20秒钟内灌下一整瓶啤酒吗?”
你能做到以上几个问题中的几点?这是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曾子墨入读美国名校达特茅斯学院时,所要面对的问题。
国际化日益凸显,走出国门留学已成大学生的焦点话题。关键是,怎样赢得卧佛(Offer)的青睐,海龟岁月如何掌舵,学成后是回还是留?这些问题,考量着每一位准备出国的学子。

卧佛
由于Offer与卧佛读音相似,近年来已在北大等校园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要想收到理想的Offer,就得去香山卧佛寺拜拜卧佛。
不过,要想赢得理想学校的Offer,那还得及早规划,付出汗水和金钱。
在北大,有志当“飞跃一族”的早在大一、大二就有了准备,更有甚者在未入北大,就把北大当成跳往世界名校的中转站。事实上,很多先驱者都已成功实现了飞跃梦。有人评价,去国外从高中开始留学与大学毕业后留学,完全是两个概念,前者可能会在语言等适应性上如鱼得水,但对一些价值观等冲击是致命的。因此,大学毕业后,有实力有能力,就有必要走出国门看一看。
选择哪个国家,进而想学什么专业,圈定哪几档学校?这是首先要思量的。北大“飞跃”者,多把目光锁定在美国,原因很简单——优质教育、名校云集,更重要的是能提供巨额奖学金。但美国有个“签证坎”,除了实力说话,可能还得靠运气。除去美国,很多国家都是不错的选择。英国有牛津、剑桥、伦敦政经、帝国理工等名校,不过学费高昂,很难申请到奖学金。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也有不少名校,费用相对较低,签证也有保证。至于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当然也有不错的学校,但还得重新学语言。如果第二外语强,不妨申请这些国家院校。我
选定了国家,关键还是要看学什么专业,去什么档次的学校,即便是美国,也有名校和三流学校之分。北大牛人们最起码也都进美国TOP100院校。去留学,最重要的是资金,这最主要靠拼GPA(学分绩点)和语言成绩。当然,有分量的推荐信和学术论文也很重要。成功申请到哈佛博士的北大校友范,本来学科成绩一般,但他抓住了哈佛教授到北大来讲学机会,后来不断和导师联系,加上他发表的学术论文,最终成功问鼎哈佛。

海龟
海龟光鲜的一面总是让人羡慕,但其中的辛酸只能自己清楚。徐小平《留学生涯》写道:“读了一天的PHD,还要去Chinatown洗碗,要付房租和学费,没有钱更困难,想温暖在长安,天涯海角多孤单,再苦再累不要紧,没有选择的生存,西方的月亮升起来,和东方的一样圆??岁月来去匆匆忙乱,谁知留学的辛酸,两只皮箱一个梦,雄心壮志离家园??”
当然,随着中国经济崛起,如今的海龟们生活已大为改善,很多家底殷实的海龟们,不仅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甚至适得其反,某些学生不学无术,过上了烧钱的日子。即便是北大的大牛们,拿着巨额奖学金,依然过着安然的日子,远没有上世纪老海龟们艰辛。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曾子墨申请到达特茅斯学院读本科,一本《墨迹》中记载了她的四年留学生涯。新东方名师张杨申请到哈佛读教育硕士,他把其留学经历著成了《我的哈佛日记》,通过他的视觉,看到新时期海龟们的生活真实一面。能看到学业的巨大压力,能看到休闲时的泰然,能看到国际化视野的广阔,也能看到
新时期的中国海龟们是优秀的。就读于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叶茂来自中国大陆,他在2006年康奈尔大学校董事会选举中夺得席位,成为美国“常春藤”8所名校有史以来首位中国大陆校董。他在校董中还有个鲜明中国特色名字“叶特首”,叶茂更是用中国思维,借鉴中国文化赢得了师生欢迎。比如他借鉴中国给老师打分、颁奖的做法,借鉴《百家讲坛》发动美国人文教育等做法,都为他赢得了好口碑,让中国学生在国际上有了新的定位。从北大走出去的校友朱成,已成为哈佛大学研究生总会主席,该席位号称“哈佛总统”,为中国海龟们赢得了良好声誉。


                第十一章 港校冲击波
北大校友薛涌“墙外开花墙内香”,他人在美国,却关心国内教育,多次发表檄文,引得国内媒体大讨论。薛涌抛出的“北大、清华将被香港大学扫成二流”评论一出,立刻引起各方热评。
事实上2005年香港高校进入内地招生,纷纷设立了高额奖学金与内地高校争夺“高考状元”,集体挑战北大、清华的“霸主地位”,短短两年间香港高校就招收了151名高考状元中的18名状元,约占两年状元总数的12 %。香港高校真的能将北大、清华扫成二流吗?北大、清华,乃至内地高校该怎样应对港校的冲击波?

狼来了
狼真的来了吗?
香港理工大学大三学生谢健雄做了一份调研报告《揭开“港校热”的神秘面纱——关于内地对香港自主招收内地高考生反应过热的调查分析》。调查样本包含就读内地高校的大二学生82人,就读于香港高校的内地大一学生69人。除了收集调研数据,他们还对部分学生进行了个案访谈。内地高校学生的调研结果显示,对自己就读的大学感到“满意”、“中立”、“不满意”的学生基本各占三分之一。“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感觉学无所用”。相比之下,所有就读于香港高校的受访学生中,有63人对自己就读的高校感到“满意”,57名同学认为“现在就读的大学比当初
看来,狼真的来了。香港高校凭借先进的教育管理体制、高额奖学金、英语教学、国际化视野已受到内地学生追捧。薛涌们观点也不无道理:首先,香港有奖学金优势,教育质量有保障;其次,香港社会已进入老龄化,急需年轻人才为本港服务,大陆的精英学生无疑是最佳选择;最后,香港国际化程度高,纷纷成为大陆学生跳向欧美的中转站。这种机会的增多,也为香港院校在国际上增加了美誉度,更加刺激香港院校来大陆揽才。



第十二章 编织校园人际网

美国总统布什在给耶鲁学子的《人人都可以当总统》演讲中说:“我不是很出色地完成了学业,但结交了许多让我终身受益的朋友,也许有的同学认为,大学只是人生受教育的重要部分,殊不知,‘大学生活’四个字内涵十分深厚,他既包含丰富的学科知识和学术氛围,也蕴藏着许多支撑人生成败的观念,还有那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值得结交的朋友。”布什四年结交了4000多名耶鲁学子的1/4,也就是每天结交一个人。
大学学习,一方面在于学习知识技能,另一方面要学会与人打交道,在校园里编织属于自己的交际圈。只要善于观察,真心付出,不管是在北大这样的名校,还是在名不见经传的学校,都能收获属于自己的朋友圈,而这将是你大学时代的一笔宝贵财富。

北大圈子
时下流行“圈子”文化,凡事都讲圈子,就连博客都分好了各种圈子,看来圈子确实很重要。不妨听听青蛙和蜘蛛的故事:青蛙和蜘蛛是一对朋友,有共同的爱好,吃飞虫。年轻时,青蛙体健貌美,身手敏捷,水陆两栖,过得很自在,让蜘蛛很羡慕。等俩人年老时,情况发生了逆转。老青蛙对老蜘蛛说:“我一生辛劳,只勉强糊口,现在年老体迈,将要饥饿而死。而你如今却衣食无忧,这世道真不公平。老蜘蛛说:“你之所以艰辛,是因为你靠四条腿生活,而我是靠编织一张网。”
北大的牛人太多了,无论是各院系牛教,还是各色牛学生,都有其独到之处。但大学校园人数众多,每天面对繁重的学业,不能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交际。其实,身处大学校园,就要利用好各类圈子,从中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大学圈子太多了:宿舍圈子、班级圈子、院系圈子、社团圈子、学生干部圈子、老乡圈子等等。一入大学,大家就有了天然圈子:宿舍圈子、班级圈子、院系圈子。大学时代的友谊是珍贵的,尤其是舍友、同窗。一间宿舍,大江南北,很有可能就要成为四年相伴的“亲人”。班级同窗,同样如此,尤其是小的班级,四年相处下来,也俨然成了一家人。很多毕业生,最有感情的还是这些朋友。当然,对国内大学来说,院系圈子优势不是很明显,在欧美实行寄宿制院系中,校友见面的就是:“你是哪个学院的?”同一个学院,比同一所学校的感情会更深。
大学时代,除了这三个天然圈子要利用充足以外,还需要在校内利用好其他圈子。老乡圈子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资源。尤其刚入大学,来自同一个地区的老乡,操着熟悉的家乡口音,吃着同样口味的菜肴,聊着同样感兴趣的话题,这些是自然亲近的有利条件。在北大,各个省级的老乡社团也很红火:之江发展研究会(浙江)、江淮发展研究会(安徽)、黔中文化发展促进会(贵州)等都不错。在参加社团、做学生会、团委等干部等都能形成圈子,找到好朋友。

煮熟的鸡蛋
把萝卜、鸡蛋、咖啡三样东西,放到沸水中煮上20分钟后,再来观察三样东西的变化:本来坚硬的萝卜已经变得疲软了,曾经拥有薄薄鸡蛋壳的鸡蛋,里面却在一点点的变得夯实,而咖啡随着沸煮已经改变自身的颜色和性质了。
大学校园相对社会要纯洁、清静,但如今大学越来越社会化,身边的人并不都是可以做朋友的,要学会判断,更要有自己的原则。我们要学会做一个煮熟的鸡蛋,通过一群优秀的朋友激励,让自己从不成熟到不断夯实基础,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大学人,而不要结交“酒肉朋友”,让自己颓废下去,甚至完全改变自己的颜色。
每人有每人的择友标准,除了志趣相投外,最重要的是品性。不要轻视身边的每一位人,只要他(她)的品性没问题,都有某个值得我们学习的长处。在形成的朋友圈中,要学会真诚对待每一位朋友,不要轻易许诺,答应的事情就要尽量完成。对关心你的朋友,抱有感恩的心态,经常和朋友们保持联系,即便是发短信,我个人认为,最好能编写原创的祝福短信,即便是简单的几句有针对性的祝福,也远比群发来得真诚。




第十三章 北大的学习牛人

哈佛有个好传统,每年评选出征服哈佛人的15名大四学生,即使他们毕业了,校报还会进行多年的跟踪,看看这些在校的牛人进入了社会还是不是与众不同。
2006年评选出的牛人就有外语狂人特罗伊·泰雷隆格,会讲10门外语,并且还在不断学习新的语言。执著地在拉丁美人间穿梭的米拉·乌祖儿,他鼓励青年人战胜困难,成为下一代哈佛人。
能考进北大的都属于小牛人,学习成绩突出,能保送研究生的属于牛人,要是能GRE、托福高分,被国外名校录取的已属大牛,更恐怖的就算“牛魔王”了。

先天聪慧者
2007年5月,一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出炉。据统计,1999~2006年,选择就读北大的高考状元最多,有315人,约占总数的56.05%。该报告是由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学术负责人、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等人历时8个月时间对1999~2006年全国各、区、市(除西藏、港澳台地区外)高考状元情况深入调查与研究得出的,统计到的高考状元有560人。
在这些牛人中确实有早慧者。以前每年开学初,三角地橱窗上总会展出各省状元、奥赛冠军榜,被外界称为“状元墙”。后来没有这些展示,这些状元也就隐身于人海中了,各自的身手彼此了解不多,最多也是在社会上出的各类状元集上见识了。
在众多状元中,还有些少年大学生,他们确实很出色,我就见识过一位。那是2004年开学初,我去北大万柳宿舍区采访2004级研究生报到现场。早晨到达现场后,已是人头攒动。现场的校领导听说,本级有一位14岁的少年硕士生,我当然想见见他。不久,有人领来了一位小孩——14岁的王大可。他看上去很瘦弱,穿着一身破旧的衣裤,脚上蹬双黑布鞋。王大可特别内向,说话声音奇小,校领导问他问题,他就一个劲儿笑和点头,但他确实是位超常的孩子。小小年纪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以优异成绩考入北大数学科学学院,之前他并没有上过普通高校,完全通过自
类似王大可这样的孩子,每年入学都会受到媒体的追逐,被称之为“神童”。王大可当年入学初,京城有少数几家媒体做了报道,后来,他本人拒绝采访,北大校方也为其“挡剑”,其实,这样做是明智的。有了先天的聪慧,毕竟还是个孩子,在成人化的大学校园里,心理和生理都会受到很大冲击,应该有个缓冲带。这是有前车之鉴:2007年,年仅31岁的张世明因精神方面疾病突然去世,而他本人曾经是位智商高达148的神童。张世明11岁从小学毕业,12岁从初中一年级一跃到大学一年级。13岁的张世明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求学,创下了该校最年轻的外国留
好在,后来在北大,我就没有再听到王大可的消息,相信他正在安静地成长。

努力在后天
北大的牛人,除了先天聪慧者,更多的牛人,是从大一开始就勤勤恳恳努力者,最终也修炼到牛人的级别。
2007年1月,北大元培计划班范申请到哈佛大学全额奖学金,将开始为期5年的博士深造。范申请到的专业是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他是哈佛该系在中国录取的6名全奖博士生之一。
其实,范是被保送至北大,入学前已算是学习牛人:他在高中时代把大学8本化学教材“缩”成8本笔记,然后“缩”成4本,最后每本“缩”成仅30多页。2003年1月10日,他在全国化学奥赛中获得一等奖,最终问鼎北大。
难能可贵的是,范进入北大后,并没有沉醉在以前的成绩中。大一下学期,他选择了化学专业,大二时,他进入北大纳米化学研究室。由于实验室设备白天多有博士生使用,作为本科生的范只能趁着晚上做实验,熬夜到两三点是家常便饭。凭着天赋和勤奋,2006年9月,范以第一发明人身份申请了“控制转移碳纳米管阵列技术”的发明专利。最终凭借卓越的学术成绩,被慧眼识珠的哈佛相中,给予了5年高达27.6万美元奖学金。
北大学习氛围浓郁,要不就不会出现“占座风波”。白天,大家都是忙忙碌碌,必修课、通选课、公选课一个都不落,到了周末,还有不少学生忙着修双学位。晚上,自习室总是满满当当的,图书馆内到处是读书的学生,更有甚者,夜晚还会到北大南门的各家餐馆内苦读。
这样的努力,总会换来风光的时刻。每年北大总会评选一批奖学金,这些学习牛人总会榜上有名。北大奖学金名目繁多,学习牛人们也多半都获得最高奖学金。学习好,最明显的要体现在毕业前夕,院系排名前列的学习优秀生,会被推免为硕士研究生,没有了考研的后顾之忧。更牛的学生,则会在毕业前的圣诞前夕,随着雪花飞舞,哈佛、耶鲁、麻省理工等世界名校的Offer随之而来,这一刻,就是对学习牛人最好的褒奖。



第十四章 非土著的PK路

傍晚6时许,北大图书馆南门缓缓驶来一辆轮椅车。它的主人是一位女士,她轻便地驾驶着,从我的身边缓缓驶过,通过南门无障碍通道驶入图书馆。这一切,我一直默默注视着,眼中充满敬意。我早就知道她的名字——郭晖,北大百年历史上第一位残疾女博士,通过自学迈入北大。
北大的本科生总是标榜为“土著”,而如郭晖一般,没有经过北大本科经历的北大学子,被戏称为“非北大土著”。这不是北大学子特有的情结,但凡国内名校都有此类现象,甚至国外名校也如此。哈佛大学的哈佛学院(本科生)也一样有优越感。毕竟四年的本科生活浸润,收获的养料是丰厚的,土著们有骄傲的资本。但从我接触的非北大土著们身上,更能感到他们与众不同。他们通往北大的PK路充满荆棘,更令人尊敬,也给我们更多启示。

开启梦想
“若不是梦想的烛光照亮眼前晦暗的道路,我们是无法前进的。”一个人有了梦想,才是有希望的。一个人有了对梦想的坚持,这个人才能拥有灿烂的现实。郭晖12岁时因误诊延误治疗而导致高位截肢。最初的日子里,她只能赋闲在家,后来一位老师给她指明了路:参加没有围墙的自考,学习不用奔波的英语专业。郭晖像是抓住救命稻草般投入学习,梦想着走向知识的最高殿堂。她先后拿到自考专科、本科文凭,后来参加研究生学习,取得了硕士学位。
为了能到梦想的北大读书,她冒昧地给北大外国语学院沈泓教授发信,询问报考博士生事宜。沈教授的鼓励,让郭晖坚定报考北大博士生的决心,最终她以专业第一名成绩成为北大百年历史中第一位残疾女博士。
郭晖曾经翻译了一首名为《梦想》的诗:“牢牢守住梦想吧,因为如任梦想夭亡,生命就是一只折翼的飞鸟,不能飞翔。”现实中,我们每人都有太多的梦想,到北大读书就是不少人的梦想。无论你是中学生、大学生,乃至走向社会,只要敢想、敢做,牢牢守住梦想,就会有实现的那一天。

实际行动
很喜欢徐静蕾导演的电影《让梦想照进现实》,正如片名所说,有了梦想还要有实际行动,只在那憧憬,梦想永远只会留在脑海中。
熙熙攘攘的北大康博斯西餐厅里,我的朋友——北大中文系博士生夏军给我讲述他的PK路。他生在安徽农村,年少时家里穷,他只好选择了读中专,后来参加自考取得大专。为了补习大学英语,他在3个月内恶补了全部课程;为了学会围棋,一个暑假,愣是用泥巴做出棋子,靠着一本棋谱成为班里“高手”。
夏军说:“在现状下做到最好,绝不后悔。”这是他时刻提醒自己的一句话。正是凭着这样的信念,让他从农村走入城市,从中专迈入博士。
“心动不如行动”,有了心仪的目标,就要像夏军所说的那样,积极投入行动中。如果立志到北大来读书,OK,无论你现在是在读中学,还是读大学,还是工作,都没有关系,规划好行程,立刻投入行动吧!

曲线救国
直线距离固然近,但曲线也有其弧度美。
一次偶然机会,我认识了徐晓东——北大外国语学院博士生,一个年过30岁的“非土鳖”。坐在北大万柳博士生宿舍里,书桌上到处堆放着英文原版图书,他给我讲起他的求学经历。
徐晓东生长在江南小镇,自幼憧憬能到最好的大学深造。虽然他很聪明,但高中成绩严重偏科,导致高考败走麦城,无奈走向打工生涯,但他没有扔下课本,随时寻找学习机会。后经人指点,他报考了自考英语专业,因狂爱英语,第一次考试,便取得专业课全省最高分。
自考本科毕业后,他仍不甘心,毕竟这是没有围墙的大学,他没有忘记儿时的梦想。他带着简单行李,来到省城杭州,开始了向浙江大学的冲刺。第一年冲刺失败,第二年他终于成功。浙大三年硕士毕业后,他顺利留在浙江财经学院当老师。在别人眼中“这下总该安稳了吧?”徐晓东在工作几年后,却决定考北大博士生。数年积累,他一举成功。
自考专科、本科、浙大硕士、北大博士,绕了三道弯,徐晓东了却了儿时夙愿。最近市面上有本《一路保送到北大》的书,在北大“土著”中,这样的典型不少,无疑他们是幸运的,没有经过坎坷。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如此顺利,如果一下子不能完成大目标,不妨把目标拆成若干小段,踏实走好每一步,当有一天你实现大目标时,你会发现在弯路中也捡到了更多“金子”。


          第十五章 北大保安讲论语
      曾经有一个出身卑微、名叫赫瑟尔的英国穷孩子,却对星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为做出一块理想的观察镜片,竟用自己的双手磨了近200块玻璃。有一天,他用自己制作的望远镜,终于发现了即便是当时具有最好设备的天文学家都没能够发现的乔治·西特星的轨道和运动速度以及土星的卫星环,引起了整个社会的极大反响。梦想像是生命的一支火把,照亮了赫瑟尔的天空。
行走在北大里的人群,并不都是北大师生,还有很多如赫瑟尔般的北大追梦人,北大一直遵循着“兼容并包”的思想,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草根,只要有能力,北大都会给你一个展示的舞台,为梦想打造明天。

谢景伟
2007年5月的一天晚上7点,理教124教室挂出了“首都保安员,北大讲论语”的标语。站在讲坛上的并不是某位学术大家,而正是北大的保安谢景伟。
讲座现场来了不少捧场的观众,有北大学生,有媒体记者,有论语爱好者。谢景伟用个人实践和唯物辩证法对论语进行了解读。谢景伟自2002年开始在艰难环境里开始阅读《论语》,2005年他开始写作20万字的《论语布衣解》。他表示,站在北大讲坛已实现了自己的一个梦想,还打出了“不与于丹争风”的口号。于丹在得知保安谢景伟在北大开讲论语后,只是表示:“不能出来听他讲,衷心祝他成功。”于丹说,分享经典是每个人的权利,越多人出来读经典越好。
在每天进出北大大门的世人眼中,门旁站立笔挺的保安们并不会受到过多关注。在世人眼中,保安大多文化层级不高,没有太大的追求。北大保安谢景伟用自己的方式,让世人注意到了他们的存在,他们的追求,不管他讲座成不成功,这已经并不重要了。

边缘人
翻开北大的历史,梁漱溟、沈从文、孙伏园、冯雪峰、丁玲等,都在北大有过边缘式的生活经历。在今天的北大,依然活跃着一群北大边缘人,他们中有的是为复习考研,有的是为了文学创作,有的是为了提高学识等等,尽管目的不同,但他们在北大都过着艰难而又幸福的生活。
北大游学者柳哲就是其中代表。他1996年3月从浙江金华来到北大中文系自费进修,而后就在北大过上了游学生活。他虽然没有北大学籍,没有佩戴过北大校徽,手中也没有北大校方的任何凭证,但他凭着对学术的追求,先后旁听了数十门课程,数百场讲座,阅读了不计其数的书籍,结识了众多的师长朋友。虽然,他最艰苦时会去拆房工地整理砖块,会去抄写信封,但凭着多年来的孜孜不倦追求,吸收了北大的众多滋养后,已在北京安家,事业有成。
“北大边缘人,一个成分驳杂、来去无律的群体,它不断流动又将永远存在。我们在这里活过,爱过!在这里,有梦想闪烁的光芒,有蛹蜕变成蝶的艰辛,还将会看到蝴蝶展翅翩翩飞舞的美丽。”正如我和柳哲等人一起编著的《我的北大故事》中柳哲写的那样。北大边缘人的存在,得益于北大的包容,而北大边缘人的存在也证明了北大永恒的魅力。学界泰斗、北大著名教授张岱年就曾题词:“追求真理,振兴中华”,来勉励边缘人发扬刻苦求学的优良传统。

相关标签: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