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10不联网文件夹闪退:关穴--瞬间恢复听力的"聪耳神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2:36:17

外关穴--瞬间恢复听力的"聪耳神穴"

  外关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为手少阳之络,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维脉三焦经。有清热解毒、解痉止痛、通经活络之功。

  适用人群:经常坐飞机或动车组出差、旅行的人;急性腰扭伤、关节炎、肩周炎患者。

  主要功效:可预防老年人听力下降、耳鸣、耳聋、腰背酸痛等症状。

  因为工作关系经常坐飞机出差的朋友,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就是在飞机起飞和降落时,会感到两耳发闷、疼痛,有鼓膜要被穿破的感觉,听到的声音也会变小。这是因为飞机升到一定高度,大气压会对人体产生一种压力,导致听力陡然下降造成的。

  我自己也曾遇到过如此的困扰,由于每次旅途都很匆忙,从没有细想这个问题。后来一次温习《针灸大全》,有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外关治耳聋、耳鸣或耳内痛痒",于是我在坐飞机感觉耳塞的时候,就试验性地点揉了几分钟外关穴,感觉听力缓解了很多。

  后来我又带着这个问题请教了老师,他肯定了我的方法。传统的道家医学认为,出现暂时性听力问题,是人体阳气不足的表现。那么外关在此刻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外关"顾名思义,""指外部;""指关卡。外关通阳维,而外关是手少阳三焦经之络穴,是手少阳与手厥阴脉气相通的部位。按摩外关穴具有充实三焦的元阳之气,并引导元气出纳运化于一身的效果。这个穴位瘀阻的时候,会引起耳膜弛缓不收,塌陷的耳膜无力恢复常态。老师顺便还告诉我一个中医耳科里的方法:就是先深吸一口气,捏住鼻子,闭住嘴,然后用力向两个耳朵的方向鼓气。此时耳朵里会"轰隆"一声,这是塌陷的耳膜回复到正常位置时产生的声音,瞬间听力就恢复常态了。后来,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我总是轻轻拨动这个"开关",引导阳气贯穿全身,再结合鼓气的动作,基本上就可以解除空中"失聪"之忧了。

 

    平时坐火车、汽车旅游,也可能会感觉耳朵堵得慌,揉一揉外关穴也会缓解。还有的人身体虚弱,反复感冒,有时感冒好了以后也容易造成耳膜塌陷,耳朵出现暂时性的听力下降,也可以用这种方法调理,免去吃药之苦,另外点揉外关穴还可以预防老年人的听力下降。

  外关穴在临床上还有另外的妙用,我经常将它用于治疗急性腰扭伤。有一位40岁左右的病人,他一次弯腰捡东西,起得比较急,一下子腰就不能动了,稍微一动就疼痛难忍。去附近医院经过药物治疗三天后,不但没有减轻,病情反而有所加重。后来被家人抬到我的诊所就诊,诊断为急性腰扭伤。考虑到一般的药物治疗效果不大,我采用针刺和推拿来治疗。我先用手法来帮他放松局部僵紧的肌肉,然后在双外关穴针刺,同时让他做腰部前后左右扭转活动,十几分钟后腰痛完全消失,活动如常,随后这位病人步行回家。临走时我告诉他回家后在扎针的地方,也就是在外关穴进行点揉,以巩固疗效。

  有人觉得很奇怪,腰痛却从手上来治,其实这正是我们祖先高明的地方。外关为三焦经之络穴,它在腕背横纹上2寸,尺桡骨中间(如下图)。与内关相对的地方。外关通于阳维脉,具有解表祛风、活络止痛的作用,所以不仅对急性腰扭伤有奇效,还对关节炎、颈椎病等有很好的效果。

  最好的方法,往往是偶然之中得来的。既然生活中难免遭遇到不经意的病痛与麻烦,那么就让我们用简单易行的小方法来为身心保驾护航吧,这样,收获的永远会比你想象的要多很多。

  【用之有道--武医师如是说】

  看完这篇文章,你也许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内关穴,一个外关穴,它们之间有什么微妙的联系吗?传统武术里还有一个很好的单操训练方法,叫做"双关并打"(如下图),就是两只手腕交替击打内外关部位,外关打内关,内关打外关。这样既能治外关的病,也能治内关的病,还具有防身的作用。

  不过,取这两个穴位治疗疾病时,要先看看体质。如果体质比较虚弱,我不建议用单纯的按摩穴位的方法来治疗,而要先补脾胃,再行穴位疗法。使用外关穴时,最好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手自然地垂下来,这样按揉下去就能让气血运行顺畅,使三焦经的阳气分布于人的体表,功效更佳。

  另外,要提醒大家的是,本文所讲的听力下降是指暂时性功能失调所导致的耳聋,属于非器质性病变。如果耳科方面发生器质性病变,还请尽早去医院检查治疗。

 

                  文章来源:节选于《黄帝内经使用手册:中国人的长生绝学 作者:武国忠 北京著名中医师

 

 

三焦经是个什么玩意儿


    我有个初中同学,三十多岁就出现耳鸣的症状,而且听力也开始下降。我告诉他:“耳鸣多半是因为肾虚引起的。”他认为我在跟他开玩笑,不可思议地说:“耳朵怎会和肾扯上关系呢?
    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稍微懂点中医知识的人都知道,三焦经绕着耳朵转了大半圈,是阴阳交会的枢纽。肾虚的人,体内阳气不足,就会造成阴阳不通,所以才会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等耳病。我建议他在治疗肾虚的同时,多按摩三焦经。同学虽然对我说的话半信半疑,但为了治病,他坚持每天按摩耳朵周围的三焦经。再见他时,耳鸣已经好多了,还非要让我讲讲什么是三焦经。

    华佗在《中藏经》中说:“三焦者,总领五脏、六?、荣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这段话我们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三焦经是掌管我们人体的“领导型”经络,五脏六?的大病小灾都与它有所关联。
    三焦经,即手少阳三焦经。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耳朵后边、耳朵前面和耳朵里边都是三焦经的经过地。所以,如果耳朵有什么疾病,很可能就是三焦经出了问题,或是五脏六?中的某个器官出现麻烦,随着经络的循行,影响到了耳朵。
    中医认为,三焦经是少阳,在这条经络上的耳朵也就属少阳。少阳是体内阴阳之气流通的枢纽,阴阳之气交流不顺畅,就会出现耳病。体虚肾亏时,肾气不能通过三焦经上传到耳,耳朵就开始失灵了。假若是蝉鸣似的耳鸣,说明你肾精不足,是大虚之症,而如果是潮声般的耳鸣则说明内火太重,导致三焦不通。
    我家邻居已经年近九十了,但是听力却没有减退多少,有时候,他向我抱怨:“你们家电视的声音开得太大了,以后记得开小点。”我很佩服他的听力,就暗中观察了他一段时间。我发现他有按摩耳根的“习惯”。我顿时明白了,正是这个习惯,让他的耳朵没有和身体同时衰老。三焦经途经耳部,基本上所有的耳疾,如耳鸣、耳聋、耳痛等,都可以通过按摩三焦经来治疗。平时有意无意多按摩一下耳部的三焦经,可以减缓耳朵衰老的速度。
    耳朵和人的情绪还有关联。当人生气的时候,整个三焦经就会堵塞,出现耳鸣的症状,严重时甚至会造成耳聋。因此,脾气暴躁的人,一定要尝试改变自己的性格,不要总是发火、生气。你一生气,人体的“领导型”经络——三焦经也跟着“生气”,到时吃苦受罪的可不只是你的耳朵这么简单了!

 

没犯错误,也要经常揪耳朵


    我认识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每天做起事来兴致勃勃,像一个20岁的小伙那样精力充沛。很多人都向他取经,他说:“其实我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只是每天早上起床后,做一套揪耳操而已。
    他把自己的那套揪耳操,传授给向他取经的人。每天起床后,他都会把右手绕过头部,向上à左耳14次;然后反过来,左手绕过头部,向上揪右耳14次。他告诉身边的朋友,一天之中只要有空闲,就要多揪耳,养生效果很明显。

    所以,不要小瞧耳朵这个小东西,它掌管着我们的健康大权。人体耳朵上有180多个穴位,如果用线把耳朵上重要穴位连接起来,像极了倒置在母宫里的胎儿。而且在这小小的耳朵上,能够找到很多与我们身体各个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和反射点。
    当一个人身体某个部位发生病变的时候,耳朵也会出现相应的反应。比如,如果是急性炎症,耳朵上与疾病对应的部位会出现点状或片状红晕,而且伴有充血和红色丘疹;患肿瘤疾病的患者,相应的部位会出现结状隆起,呈点状和片状暗灰色;患冠心病的人,在耳垂处可以发现一条斜形的皱痕,被称为“冠心病沟”,因为耳垂是对缺血非常敏感的部位,当冠状动脉发生硬化的时候,耳垂上的组织因为缺血而萎缩,于是就出现了这条皱痕。所以说,出现这条皱痕的人,90%以上已经或者将要发生冠心病。
    当一个人身体健康的时候,耳廓的颜色微黄而红润;如果耳廓呈白色,说明你的身体受到寒气侵袭;耳廓焦黑、干枯,说明肾精极亏;耳朵红肿(不是由中耳炎或冻疮所致),说明少阳相火上攻或肝胆湿热;耳背出现红色脉络,很多时候是要出麻疹的征兆。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耳朵出现了奇怪的颜色,不仅要去看医生,还要及时揪耳朵。不要只在犯错误时才楸,没犯错时也要揪,这种揪耳养生法会让你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三种最常用的揪耳法。
    第一种:揪耳尖
    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耳尖,慢慢揉捏直至发热,然后向上提揪15~20次。耳尖属于内外生殖器、盆腔、胯、膝、足、踝等反射区,揪à这个部位,可以提高反应能力。
    第二种:揪耳轮
    用拇指和食指在耳轮上揉捏到发热,再向外à15~20次。耳廓属于颈椎、腰椎、肩部的反射区,经常揪耳轮可防治相关的疾病。
    第三种:推耳根
    把中指放在耳前,食指放在耳后,自下耳根向上耳根推,每次推40~50下。你不但会觉得耳根发热,面部、头部也会有发热的感觉。耳根是头面部的反射区,推耳根对头痛、头晕、耳鸣有很好的疗效。

 

耳保健操——很多疾病只需对号入座就可以了


    耳朵上的穴位多,功能也多,但麻烦的是它太小了,对不懂医学的人来说,很多穴位很难正确把握。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5种简单的方法,你只要简单地对号入座就可以了。
    第一种:揉耳垂
    方法:并拢食指和中指,弯曲放入耳腔。拇指放在耳垂后面。三个手指尽量将整个耳垂捏住,然后开始揉捏。在揉捏的时候,食指和中指在耳腔中不动,只使拇指用力就可以了。先按照顺时针方向揉50次,再按照逆时针方向揉50次。揉完之后,再用力à几下耳垂。
    耳垂是头面部的反射区,每天按揉耳垂,可以活跃你的大脑,让面部血液和经络动起来,从而达到提神健脑、美容养颜的功效。
    第二种:掏耳窝
    方法:把食指或中指放入耳窝,来回转动地掏,尽量使手指接触到耳窝的任何一个部位。每天坚持掏100次,掏的时候要稍加用力。(掏耳窝之前,要先把食指或中指的指甲剪掉,以免划伤耳朵。)
    耳窝是耳朵的中心区域,属人体五脏六?的反射区,每天掏耳窝可以刺激其对应的穴位,具有调和五脏六?的功效。
    第三种:摩耳背
    方法:食指和中指并拢塞入耳窝,从反面托住降压沟(耳背凹陷最深的区域),拇指指腹沿着降压沟从上往下摩擦。每天一次,每次摩擦100下。
    耳背是人体背部的反射区,控制着人体的运动系统,所以很多运动系统疾病,比如颈椎病、腰椎病、坐骨神经痛等,都可通过摩耳背的方法治疗。用手摩耳背,它的功效相当于捏脊,可以调节全身血液循环。但捏脊需要别人帮助,而摩耳背自己动手即可。
    第四种:擦外缘
    方法:用整个拇指和大部分食指夹住耳朵的外缘,然后上下搓揉,每天100次。
    耳外缘是人体四肢的反射区,每天坚持按揉耳外缘,可使你四肢矫健有力。如果你是一个善于观察的细心人,就会发现一个秘密——那些耳外缘较大的人,四肢一般比较强健,动作也比较灵敏。而那些耳外缘较小的人,四肢一般比较柔弱无力。

    第五种:搓全耳
    方法:用手掌搓整个耳朵,先前后50次,再上下50次。
    这是在上面四个步骤做完之后做的一套“整理运动”,这样可以加强上面几个动作的效果,使获益的身体气血更顺畅。
    做完这些动作之后,你通常会觉得两耳发烫,身体有一股暖流在涌动,甚至微微出汗。只要有了这些反应,说明你全身的气血、经络跟着你做了一次锻炼,健身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在练习这套健耳操的时候,你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确定一个或几个重点动作来练习。身体哪个部位不舒服,就多做几次与它反射区相对应的动作。长期下来,你的身体将发生日新月异的改善。
    我母亲就一直坚持做这套耳保健操,她老人家不但身体好,而且还成了疾病的“先知”。在揉捏耳朵的时候,发现某个部位有痛的感觉,就知道身体上与之对应的部位可能要生病了,这时她就会重点揉按疼痛的部位。几天之后,痛感就在她的按揉中彻底消失。
    有时候,病人来找我看病,只要母亲认识,就会开玩笑地说:“坐下吧,让我来给你诊治诊治。”她那一本正经的样子,好像一个真正的医生。当她听到邻居说自己哪里不舒服,就会自作主张地教别人按揉耳朵。你别说,大部分时间都有不错的疗效。我跟母亲开玩笑说:“你来当医生,我改行算了!”

 

让你瞬间恢复听力的“聪耳神穴”


    记得有次,因为一件重要的事情,我不得不急着赶往广州。飞机上,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位中年妇女。飞机起飞时,我注意到她皱紧眉头,手还不时地按耳朵。我关心地问:“你没什么事吧?”她竟然没有“搭理”我。我想,飞机起飞时她的耳朵肯定是发闷的,鼓膜也会有一种被穿破的感觉,这时听力应该会有所下降,所以她听不到我的话也情有可原。
    我没有介意她的“不搭理”,又大声地问了一遍,她的回答和我的猜测果然一样。我对她说:“我对这方面稍有研究,你要是相信我的话,可以按照我的方法试试看,这些不舒服的症状或许会很快消失。”听我这么一说,她像找到了救星,整个人都兴奋起来。
    我说:“我先教你找一个穴位吧,叫外关穴。你现在要坐正,把胳膊伸出去,手心向下,在手脖横纹上面三指宽,按下去有酸痛感的位置,就是此穴。一只手按完了,再按另外一只。”按照我的方法按了三四分钟,她惊喜地说:“我的耳朵好像没那么痛了,听力完全恢复了。
    我又告诉了他一个解决飞机上听力下降的办法——先深吸一口气,用手捏住鼻子,嘴紧闭,然后用力向两个耳朵的方向鼓气,这个时候,你就会听到耳朵里“轰”地一声,一瞬间,听力就会恢复正常。

    在飞机起飞的刹那,相信很多人都会出现耳朵又闷又痛、听力下降的症状。这是因为大气对人体产生一种强大压力,使耳膜塌陷,导致耳闷、疼痛、听力下降。
    第一种方法可以打通淤阻的外关穴,使三焦经能够给耳部输送阳气,从而让塌陷的耳膜有力地恢复到正常状态。《黄帝内经》中说,外关穴是手少阳之络,是八脉交会穴之一。按摩外关穴能够充实三焦经的阳气,对耳朵上的很多病症都有一定的治疗功效。
    第二种方法则是用鼓气产生的压力,让鼓膜恢复正常。这个道理很简单,相信凡是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如果能把这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可更有效地解决飞机上“暂时性失聪”的问题。
    不仅在飞机上,即使是在平时没事的时候,经常按一按外关穴,也可以使人体的三焦经疏通,给耳朵运输充足的阳气,从而预防衰老和听力下降。

                            文章来源:节选于《活人书: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一书    作者:中医专家史淑荣

  #in_related_doc a{text-decoration: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