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面文件夹删不掉:BBC 中文网 | 国际新闻 | 印度日记(九):印度股市和经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9:11:27
印度日记(九):印度股市和经济
印度见闻专题报道
BBC中文部记者 王荣

孟买股市上周五(2月2日)大涨,包括30只股票的Sensex股指以历史新高收盘,比前一天收盘价涨了137点。正好那天我在孟交所附近。午餐时间,许多人在交易所大门前驻足,凝神屏气地盯着大显示屏上的数字和电视画面。
班加罗尔WIPRO公司大门
交易所周围的咖啡厅、小吃店和摊贩不象传闻的那么拥挤,可能交易员们不敢在这紧要关头擅离职守。平常,他们会出来买午饭,交谈,会友。
交易所周围有很多复印店,兼卖文具,每条街上都好几家。发现这些地方的复印机利用率相当高,店主神情严肃地操作机器,客户抱着一摞文件在一旁等候。猜想无数年前这里的复印生意就很兴隆,成了传统,一直保留到今天。即便交易所本身已经电子化,还是有很多信息要靠纸张记录、传播。
熟悉当地情况的人指点说,看,盯着大屏幕的那些人都不象很富有的,应该属于中等偏下阶层的,他们对股市行情那么关心,也说明印度经济发展达到了相应的程度。她说,此乃发展的又一佐证 - 股票投资不再是富人专有的游戏。
经济过热?
印度经济腾飞,国民总产值增幅站在8.5% 的高度展望9%, 10%, 报纸说权威调查机构预测2050年印度将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超过美国(重点放在超美,似乎读者都知道第一是谁)。同时,新数据显示到一月底,衡量通胀的批发价指数升到6。11%,印度硅谷所在的卡纳塔卡邦达到12%。
原因是从苹果到水泥等一系列蔬果和生产商品价格上涨迅速。水泥等原材料涨价,是因为全国大兴土木搞基建,房地产开发热,建厂热。总之,是经济发展的表现。
中央政府已经表示将采取措施控制通胀,措施中主要一项,据经济时报报道,是降低资本商品、化工产品和化肥、金属及矿产、水泥,还有食用油的关税。有人告诉我,印度外国牌子的小车之所以比美国和英国都贵,是因为零部件主要靠进口,而政府不鼓励进口,采用高关税。看来上述商品也属于控制进口之列。
股市对通胀似乎没有理会,认为这是暂时现象。股市表现最好的是电信、能源和水泥。
不是泡沫!
股民围在显示股市指数的屏幕前了解股市行情
我问一位在印度很受尊重的杂志,财经今日(或者叫今日财经)的资深金融编辑,是不是有股市泡沫的迹象?他非但是斩钉截铁,甚至有点激动地说:‘不!‘
印度90年代出现过股市泡沫破裂的情况,但那时因为Y2K为印度软件业带来无限商机,股市发烧,市盈率高达50,而当时GDP增速是3%。现在市盈率20,虽然偏高,但GDP是7。5%。所以现在的牛气不是投机牛皮。
即便是美国经济降温,导致企业利润缩水,印度也未必感冒。
何以见得?这位编辑说,因为企业利润缩水,就要节省开支,就会更多地把业务外包到印度。
那么,晴朗的天空就没有一丝乌云吗?
有。教育落后。
教育落后
他解释说,印度的USP 优势(英文缩写在印度非常流行,据说人们认为用缩写感觉上很现代、新潮,也省空间)因为教育跟不上经济发展速度,很可能在5到10年后失去。USP的意思是独特的卖点。
通俗讲法是受过教育的,通晓英语的专业技术人才,或者技术工人,为数众多的这个劳工群体,以及因为供应充足而保持较低工资水平。这个群体因为教育发展滞后,几年后可能会缩小。廉价技术劳工充足的优势将因此减弱。


印度崛起对中国的利弊何在?
比如,过去两年里,孟买新推出的杂志有十种,而有经验的采编人员不够,刚毕业的新手还需花钱花时间训练,挖墙脚成本昂贵。总之,劳工成本在上涨。
我觉得这么说可能有点简单化。印度的资讯行业对人才供应历来很重视,未雨绸缪,广招人才,软件业巨头之一的Wipro已经开始‘做大蛋糕‘,扩大技术劳工的供应量。它把软件工程拆成零部件,分别培训专门的技工。先不论这么做的是非优劣,它的一个间接的效果是提高了整体的劳工素质。
但是,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编辑坚持说,能够达到进入这类培训班或者学院的水平的人,至少英语要能用,而现在印度人口70%以上还在农村,农村的学校用英语教学的不多。
总之,他很担心。
看着他严肃的面容,我忽然想起不久前中国的英语/汉语之争。印度一些政党反对公立学校用英语教学,理由是这关系到民族和文化这个原则问题。但同时,在印度接触的不少印度人都会脱口而出地告诉我,印度的优势就是英语。
甚至有人说,如果种姓制(及其残余)是加在印度身上的咒语,那么中文(或者说英语不普及)是否可以说是加在中国身上的咒语呢?反问语气可能是一种客气。
无论如何,孟买证交所不会因为这种长远的顾虑而降温,这是现实。从担忧到现实,这中间还是有很多变量。有一个对我来说还是个未知数的,是印度媒体的呼吁有多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