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设置电脑桌面路径:袁伟东:政治体制改革要“稳妥”但不能“稳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1:50:49

袁伟东:政治体制改革要“稳妥”但不能“稳拖”

时间:2010-10-20 16:41 作者:袁伟东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330次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胜利闭幕,会议公报振奋人心。据阐述,中国的下一个“五年”将把“富民强国”作为执政党工作的重点,并实现社会的公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公报称“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区域间经济差别很大的国家里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是十分正确的,“积极”是态度,“稳妥”的方法、办法、措施,只要这二者有效的结合,政治体制改革将会破浪前行,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但“稳妥”决不能成为阻碍和拖延政治体制改革的借口,也决不能把“稳妥”变成“稳拖”。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关于是否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如何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成了海内外关注的热点,也成为执政党内部争论的焦点。目前,政治体制改革严重滞后经济体制改革已成不争的事实,也成为人们的共识,但何时启动政治体制改革,以怎样的速度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却一直困扰着执政者和“忧患”者。在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的中国社会,“利益”已经充斥了社会的整个空间,不管是有权的还是没权的,不管是有钱的还是没钱的,不管是理想者还是虚无者,“利益”已经占领了人们生活的每一分秒、每一尺寸,人们在对待、处理任何事情时所选用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利益”。而在这个时候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的就是“利益”,改的就是“利益”分配的格局。


  二十年前,我们失去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最佳时机。当时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齐肩并行,民众在经济上、政治上都得到了巨大的实惠,人们认可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物质丰富和市场繁荣、生活富裕,也认可政治体制改革所带来的思想解放和推陈出新、百花争艳,整个社会充满活力、呈现空前的繁荣和安定。那时,人们在政治上的分歧还只是在“意识形态”的层面,保守者们所固守的只是那些陈旧的观念和虚假的幻想,固守的是“枪杆子下的政权”,固守的是那些被篡改和扭曲了的理论。攻破这些东西只要有事实,有让民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凭实据,就能够转变人们的观念。拼死固守的死硬者有,只是极少数,但因为他们把持着国家的强力机关和宣传部门而导致政治体制改革的失败。今天我们的改革却是“利益”的博弈,是要改变社会“利益”分配的格局,是要让那些用权力寻租的人失去“利益”,让更广大的民众获得“利益”。


  30年的改革开放,让我们的市场经济得以飞速发展,面对充满“利益”诱惑的巨大市场,逐“利”使得所有人的原始本能大释放,人们放弃了道德、放弃了伦理、放弃了人最基本的尊严,尤其是权力渗入市场,权力在市场中寻租,权力者便成为了市场的控制者,成了“既得利益集团”,成了疯狂夺掠财富的“强盗”。政治体制改革严重滞后所带来的恶果是监督的缺失,“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腐败”,智者早就给了我们提示,但我们却没有领悟或不愿意领悟。90年后,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年年提政治改革,但年年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稳妥”成了“稳拖”,使腐败越演越烈,社会问题越来越深,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也让权力者结成利益集团。“既得利益者”已经遍布我们国家的各个层级,他们天然地抵触任何有损“利益”的改革,抵触任何使他们权力“贬值”的进步,这就是目前政治体制改革最大的难点,也正因为有这样一个巨大的难点,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式、方法才需要“稳妥”。


  面对中国的诸多问题,面对腐败对执政党执政地位的威胁,面对民众对执政党不满情绪的高涨,政治体制改革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程度。“稳妥”的改革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但“稳妥”绝不能成为某些拒绝改革者的借口,决不能借“稳妥”来拖延改革,决不能借“稳妥”来阻碍改革,决不能把“稳妥”变成“稳拖”。


  2010.10.20


来源:共识网-作者惠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