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误删只剩快捷:文化悬赏海外办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10:08:59
博客中国>>文化更多东野长峥的博客的文章>>
残杀文化空悬赏,海外办报也枉然

作者:东野长峥的博客2012-02-1811:48:16发布于:博客中国分类:默认分类
1010017176
摘要:残杀文化空悬赏,海外办报也枉然
打印收藏
选择字号:小中大
残杀文化空悬赏,海外办报也枉然
据独立媒体2012-02-17报道,中国广电总局宣布,每年将拿出3000万元奖励优秀影视剧本,以提高国产影视剧的质量。有评论认为,中国官方以意识形态为标准的创作计划是造成国产影视剧质量低下的根源,靠悬赏不能解决问题。
上海《东方早报》报道说,在星期三下午举行的中国《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表示,去年,中国国产的电影故事片558部,电视剧约1.5万集,生产的电视动画片超过4000个小时。从创建数量看,电影产量名列世界第三,电视剧数量位居市场第一。但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优秀作品还很少,质量不高问题异常突出。为推动国产影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广电总局“十二五”期间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抓好重点影视作品,继续扶持现代题材、重大和革命历史题材,工业题材、农村题材、少儿题材、少数民族题材作品的创作;完善表彰奖励机制,扶持原创精品创作生产。广电总局从今年开始,要组织实施剧本精品创作工程,设立优秀剧本奖励基金,扶持优秀剧本项目。每年拿出3000万元征集奖励好剧本,给每个优秀影视剧本100万元到300万元奖励。旅居美国的作家郑义对此评论说,
“它完全违反艺术规律,在世界文学艺术创作历史上好像还没有听说哪一个伟大的作家、作曲家、电影家是由政府培养出来的,是由政府规划出来的,是因为悬赏而奖赏出来的,这是违背艺术创作规律的。在现在中国这种情况下,正是因为国家权力对于艺术、文学、文化事业的干预和粗暴的干涉,他们用大量的金钱的介入,才走上今天非常凋敝的状态。”
浙江独立媒体人士昝爱宗认为,中国广电总局的悬赏无法提高国产影视剧的质量,
“广电总局的所谓的十二五规划,我给的评价是两个字:没戏。为什么说没戏呢,就是因为影视作品是靠市场检验的,不是计划出来的。广电总局的这一套是计划经济的模式,它什么都是先计划好,给多少钱加大力度就能有好作品了。其实这是脱离实际的做法,也是脱离市场的做法。市场需要的东西肯定是受欢迎的东西,你弄个标准来说市场认不认可?我们看中央电视台的影视剧、古装戏几乎没有现实题材的,也没有观众喜欢看的题材和节目,影视剧现在是没落了,已经是没有什么市场了。”
中国广电总局“十二五”期间将采取的措施还包括:以人民满意为最高标准,以积极健康的文艺批评为推动力,加强影视创作引导,开展积极健康的影视批评;切实完善各项影视创作管理机制,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健全备案、审查、准入工作机制。准备用5年左右的时间,每年选拔100名左右的编剧、导演等进行系统培训。昝爱宗对此评论说,
“广电总局想控制住电影电视剧的许可证,就等于说一个好的剧本如果想拍的话还要有广电总局的许可证,没有许可证要拍都是不可能的,更不要说公映了,公映还要有许可证。广电总局有若干个许可证,没有许可证就没法制作影视。”
报道还说,广电总局还计划加强影视产品和服务走出去工作的力度,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广电总局已于2月13号发布通知,重申境外引进剧不得在黄金档播出的规定,并新增了引进剧长度控制在50集内,不得引进境外涉案题材影视剧的规定。
郑义认为,中国每年拍摄了数量巨大的国产影视剧,但在世界上有影响的寥寥无几,其原因在于中国的影视剧中有着太多的宣传色彩。广电总局的重赏,会让编剧和导演们为了自身利益,拍出更多迎合和讨好中国官方的作品,却无法打开国际市场。
中国新闻出版总署:支持企业到海外办报办刊
中国新闻出版总署署长表示,2012年将实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战略,支持中国国营和民营的新闻出版企业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到境外建社建站、办报办刊、开厂开店。
中国的《法制日报》2月16号报道,中国新闻出版总署的共产党党组书记、署长柳斌杰最近向媒体通报中国2012年新闻出版改革工作要点时透露,中国新闻出版业目前要做的除了贯彻落实好《“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生产先进文化的精品力作之外,就是报刊改革,将编辑和发行分开。他在谈到新闻出版业科技创新和“走出去”问题时说,目前,传播和文化的生产都有技术性突破,但与国际比较,中国在数字传播、移动终端、阅读终端等方面虽然产品数量不少,但技术还比较滞后,在国际上不领先。
柳斌杰还表示,中国新闻出版业有三个工作重点,一是要培育中国的名牌产品、名牌企业及文化大使;二是要拓宽国际渠道;三是用国家政策支持境内新闻出版企业到国外出版、发行国内图书。中国政府将支持境内的新闻出版企业,不管是国有的、民营的,到国外去投资、收购、兼并,办厂、办台、办店、办社,以各种方式在30个重点国家落地生根,传播中国文化。
旅美中国网络观察人士李洪宽认为,这也是中国当局要在全球扩展软实力计划的一部分,但中国官方的价值观使中国的所谓软实力不会被国际社会接受:
“中国媒体、报纸绝大多数可以说99.99%都不是私营的,都是受到共产党行政上的管治,甚至股份持有等等,基本上没有私有的企业。而且真正盈利的,拿出钱到海外收购其它公司的,有这个能力的,100%都实际上是政府拥有的、党拥有的垄断性的企业,像央视、人民日报。说实在的,中国的明白人都是非常清楚的,所谓中国的软实力实际上是不存在的。用中国的声音到世界上来宣传什么呢,宣传人权就是吃饱饭的权利嘛。这些都是格格不入的。中国人都承认中国现在在道德、文化价值方面对世界没有任何贡献。中国人都应该知道到美国来宣传搞一套新的概念这没有任何市场,而且没有市场就不可能盈利。”
旅美中国学者,中国电视剧《河殇》的撰稿人之一谢选骏也对中国试图在全球推广软实力的计划表达了看法:
“有几个问题:首先第一就是新闻出版署是一个政府机构,是受共产党领导的一个政府机构,它发出这样的号召显然是中国政府的一个布局;第二,中国政府显然要采取全球化文化或新闻宣传的扩张政策。中国政府这种直接插手的方式在西方肯定会引起一些紧张状态的。”
中国的《红旗文稿》去年11月曾发表题为“中国出版‘走出去’如何进一步增强影响力”的文章说,已实施5年的“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共与54个国家、322家出版机构签订了455项资助协议,资助出版1558种图书,涉及33种文字版本,累计资助协议金额达8100多万元,成员单位也从最初的20家增加到33家。对外印刷加工达510亿元,在海外设立的分支机构超过300家。文章说,这些数字都充分显示了中国出版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良好发展态势。但是,文章也指出,中国出版业对国外、尤其是对西方主流社会思想文化的影响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东野长峥所以把这两个新闻放到一块说,是因为,这表示了官方的一种心愿,那就是对内文化要繁荣,对外中华文化“软实力”要向外输出。公平讲,在一个正常的情况下,这两条本身都没有错。但是,在极权体制之下的文化专制主义的现实中,这两条都只能沦为笑话,除了浪费中国纳税人的钱财之外,不会有任何意义。
剧创作领域,是当局控制最为严酷的领域,群体事件不能写,警察负面不能说,现实腐败不能碰,民国正面题材更不能写,这不能那不能,剩下的,就只有言情武侠,中共抗日,“经典重拍“,不但“红楼”、“西游”来回折腾着重拍,就连那个二杆子流氓剧“亮剑”居然也又拍了一遍。这种重拍背后,是影视从业人员的悲凉与无奈,是文化专制主义之下残杀文化及民族创造力的一个侧影。我们有着一流的影视创作人员,如果没有文化专制主义的管控,我们能拍出世界一流的影视作品,象冯小刚,他能拍出一流的电影,如果没有“审看机构”的话。
至于到海个办刊办报,就更是笑话,以文化专制主义管控下的“主旋律”报刊,去新闻自由独立的海外“发展软实力”,除了丢人现眼浪费钱,没有一点点的意义。真想繁荣文化发展软实力,当局其实只要做一件事,就是取消思想新闻控制,让那些没事专门找人家作品里的“毛病”的爷们回家抱孩子去,仅此一项,就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