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分区格式:看看学诚大师如何理解佛教和道德、信仰、科学的关系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5:16:25

学诚法师:有信仰的人容易有道德自律精神

 

  欢迎走进《世纪大讲堂》,这里是思想的盛宴,这里是学术的殿堂。自从佛教传入中国,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儒释道三教互为表里、相互依存的文化景观,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中国呢,是一个建立在血缘宗法制度上的国家,佛教作为一种出世的宗教,怎么适应中国人现世的伦理生活呢?有人说,佛教是伦理性的宗教,其所宣扬的五戒、十善、四摄、六度和八正道等等思想有着丰富的伦理色彩,佛教的善恶观、慈悲观、人生观、缘起观等等,对于净化人心,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佛教伦理?它与现在的社会道德是否脱节?今天我们所讨论的话题就是《佛教关切社会道德》,让我们掌声欢迎学诚大和尚。

 

  主持人:学诚大和尚,您好!

  学诚法师:您好!

  主持人:我和学诚大和尚还真是有缘。2007年的时候,做《文化大观园》节目,我到西山的龙泉寺采访过学诚大和尚。

  下面我们看一下大屏幕,一个介绍学诚大和尚的一个短片。

(学诚法师简介视频)

  学诚法师,1982于莆田广化寺定海长老座下剃度,长期依止圆拙老法师修学。1991年于中国佛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青联副主席、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副主席、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并担任福建莆田广化寺方丈、陕西扶风法门寺方丈、北京龙泉寺方丈等多项职务。多年来,学诚法师致力于弘扬佛法、以他深广的的悲愿和智慧,为利益众生而不懈努力着。

  王鲁湘:法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弘扬佛法,尤其是探讨这个佛教和佛法与现实生活的这种关联,我们今天做这个节目呢,其实有一个很沉痛的背景,就是这些天呢,整个这个全国都在讨论佛山小悦悦这个事情,一方面呢,是我们的经济建设在突飞猛进,一方面呢也不容讳言,就是整个我们国家呀,我们这个民族呀这个道德伦理的这个滑坡现象也非常的严重,那么法师您觉得就是像佛山的小悦悦事件这种事情它折射出了我们现在一些什么样的一些我们世道人心方面的一些问题。

  学诚大和尚:这件事的确非常值得我们去反省,两部的汽车从两岁的小孩的身上碾过,18个人路过,熟视无睹,用佛教的话来讲,就是缺乏慈悲心,见死不救,是多么悲哀的一件事情!从这一件事也可以说明我们社会的道德的问题。过去我们常常听到的是道德的滑坡,但是我们现在更多的听到的是道德的危机,危机的这个程度,远远要大于滑坡,那么为什么会危机呢?我觉得道德它应该是自律的,法律、纪律它是外在的、他律的,所以如果我们一个人,缺乏了内在的自律的精神,那么他自己的行为很可能就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秩序,整个社会的健康的发展。那么康德说:道德的基点有两点:一点是普遍性,一点是道德的自律。道德的自律又有两个前提:一个前提是灵魂不朽,第二个前提是上帝存在。上帝存在就说明说社会的公正,灵魂不朽就说明说我们人死了以后还会存在。那么道德的普遍性是说明我们这个人无论在任何的时空下都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们佛山的事件折射出人的道德的自律需要去反省。

  王鲁湘:我们知道,指导我们整个世界和我们中国人的现代生活的有一个很强有力的一种观点,就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的物竞天择、弱肉强食,这样的所谓的我们现在的人类生存法理。这种物竞天择、弱肉强食的法理在唤醒中国人民,这个在麻木中间,在沉沦中间,整个民族崛起、奋起、抗争可能有一定的这个进步作用,在当时啊,而且也成为当时候新文化中间的一些先进知识分子极力宣扬的一些东西。但是我们现在看,一百来年、一个世纪的这样一种社会实践,它确实带来了很大的一些负面的一些价值,一些负面的一些影响。那么关于这种大的这个人类生存的一些法则的东西,佛教在这一方面,有没有可以对冲这种像物竞天择、弱肉强食的一些大的法则呢?

  学诚大和尚:佛教主张说:众生平等。那么这个众生,不仅是人类,包括其它道的物种,其它的动物,那么佛教讲,依报正报是不二的,就人和环境也是不可分离的,那我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发展到现在就会成了弱肉强食的这样子的一个状态。那么长期以来,西方的人类中心主义、个人中心主义的思想传入到中国之后,那我们不知不觉接受了这样子的一些观念,让我们过去所认为说我们人,仅仅是宇宙当中的一份子,我们人的行为,以及行为的后果同这个世界、同他人有着极其紧密、丰富的联系,那么这种的观念慢慢淡化了,所以我们佛教所要主张的,是对所有众生的苦乐问题的关切以及我们人所生存的环境的关切。那么人不可以脱离环境,而能够有着很好的生活,很好地生存下去,乃至发展下去。同样如此,一个人要过得快乐,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王鲁湘:我们知道,在西方啊,它特别在一些发达的西方的一些市场经济国家,它同时也是一个法治国家,它作为一种市场经济的一个制度,它当然要鼓励这种个人主义,让每一个人去为自己的利益去奋斗,但是当每一个人把自己的利益这个扩大化,或者是放大到一个没有边界的情况的时候,当然其实所有人都无法生存。所以在这个基础之上,为了这个节制这种个人的无节制这样一种扩张,又建立了很多很多的这个多如牛毛的一个法律体系,用法律体系来规范人们的一些行为的一些边界,所以它的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一个法治环境之中的。可是我们中国现在的情况好像还没有做到这一点,就是一方面就是我们在鼓励人们在市场经济中间去为自己的利益去奋斗,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我们的很多的法律和法制建设却没有能够紧紧地跟上,或者说我们的法律建设的水平还很低。

  学诚大和尚:那么法律只能管住人外在的行为。一个人认为说,自己能够取到证据,这种证据来推论,自己结果能够成立,他就敢去做。如果一个人,有内在的道德的自律,他就不会这么去做。在西方,律师那么多,特别是美国,他比我们中国要高多少倍,那实际上面,一般人要去打官司,也是打不起的。所以,我觉得,在一个文明的国家里头,既要需要法治的健全,更需要内在道德自律、文化秩序自净的这种精神。

  王鲁湘:对。就是维持一个社会的和谐稳定,道德的自律是一个成本最低的一种约束。好,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学诚大和尚给我们进行演讲,他今天演讲的题目就是《佛教关切社会道德》。大家欢迎。

  道德缺失事故频发,社会道德遭到严重质疑

  儒家文化影响下的中国社会面临怎样的道德危机?

  佛教伦理能否解惑?

  学诚大和尚开示《佛教关切社会道德》

  《世纪大讲堂》正在播出

  第一段结束

各位观众,大家好!

  我们为什么要讲道德?道德是我们整个社会人们行为、生活的标准和规范。如果人的内心当中没有这些行为的标准、规范,那肯定是不知所措了。那如果有很多的人,自己的行为,自己的生活,影响到更多的人,他们的行为和生活,那么这个社会的道德就发生了危机。那从更深的一个层次来讲,就涉及到人的信仰的问题。那么有信仰的人就比较容易有道德自律的精神。那如果信仰的缺乏,那么这个道德就比较容易会成为问题。那么在西方的社会里头,它把信仰归到宗教的领域。那么在东方的这个社会里头,我们更多的情况下,把信仰就归到意识形态领域。那么意识形态的领域还是仅仅我们就人的一种现世的一种思想意识的这样子的一种状态,还没有办法跟人自己的前生和后世紧密联系起来,来看待。

  那么哲学主要要解决的问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那么人生观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人生观就涉及到人的生存、人的生活、人的生命、人的生死这样子的问题。那么人的生存就是你活下来,从生到老,到死,这样一个过程。那你不同的人,他生存的环境是不一样的,那么到生活的品质更是不一样的。那些人的生活,精神生活、物质生活、道德的生活都非常的完美;那么有些人就有缺陷,要么物质生活的缺陷,要么精神生活的贫乏,要么道德生活的这种危机。而第三个层次就是生命的问题。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们知道人的生命是持续的,而不仅仅说,生了到死这样一个过程,这仅仅是一个阶段。那么怎么来证明、证实人死了以后还有?那我们根据科学的观点,你不能证明人死了以后没有,那么就能够说明人死了以后还有,生命还存在。也就是说你不能证伪,那么它就能够证真。那么因为你不能证明,不能证实,那就要靠信仰。有些人信仰说,人死了以后还有。有些人认为说人死了以后如灯灭,没有。这个就是一种信仰和不信仰的人的区别。有信仰它内在就会形成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就会成为人的性格里面一种稳定的一种力量的作用,这样的话自己就会从内心里头来规范自己,约束自己。那么第四个问题就是生死问题,我们常常讲生死事大,是很大的一件事。我们人怎么来到世间的,最后我们人怎么离开这个世间的,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一个命题。孔子过去说:“未知生,焉知死。”就是说这个生的事情没搞清楚,死后的事就更搞不清楚了。那么佛教主要就要回答生死问题,就是更多情况下它所关注的是死后以后的这种生命的存在,研究的是死后让自己能够过得更好。所以这样子的一种精神、思想就非常容易唤起我们自己内在的道德方面的自律。

  我们现在的从外在来讲,有三种的思想对我们人的影响是比较大。我们改革开放以后,西方的一些文化传入到我们国家来,像人类中心主义、个人中心主义、这个物质主义。物质主义,现在也发生了金融的危机,就是资本危机嘛,资本发生了危机。他认为有钱就能够什么事都可以办,有资本什么事都能够办。知道资本也是有泡沫的,里面也是有做假的,做了很多的这个金融的伪劣的产品,很多人买了以后受害。这说明说西方的社会依然有很严重的道德方面的危机。所以我觉得道德危机它是全球性的,不是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哪一个区域所特有的,它是现代社会一个普遍比较严重的问题。

  那么科学它要解决的问题仅仅是相对的、一时的、辩证的,科学它永远没有最后的结论,它只有相对的结论,没有绝对的结论。那么宗教就不如此。那么宗教的命题相对来讲都是比较绝对的,比如说佛教讲人要成佛,他做的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要成佛。那么成佛他有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安乐道,第二个解脱道,第三个菩提道。安乐道是比较基础的,什么意思呢?人都追求平安、快乐,那这种平安和快乐,不仅仅说我们现世平安快乐,后世也要平安和快乐。那么你要做到平安和快乐,就要为善去恶: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做好事,不做坏事,才能够得到内心的平安,才能够得到内心的快乐,自己才会有幸福可言。如果不为善,就不会有快乐;如果不断恶,也不会有快乐。这是第一个层次。第二个层次是解脱道,解脱道就是要解脱人内在的烦恼。那你不做坏事,做好事,那你还有烦恼,好事做久了,做烦了,你坏事这个一点都不做,也是很不容易做到的,那是因为你内心有烦恼的。那内心有些什么烦恼呢?有六个烦恼:贪、嗔、痴、慢、疑、恶见。贪,就是贪心、贪着,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贪心。那不同的人,他的贪的形式是不一样的,比较严重的就是财、色、名、食、睡,用佛教的话来讲叫做五欲。“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通到地狱里头的五个根本原因,那这是普遍人所要追求的、贪着的,那么佛教说这是人的贪心、贪婪、贪欲的一种表现。嗔,就是你贪不到的,内心难过,发脾气,发火,乃至跟人家这个打架斗殴,发动战争,等等,这都是人嗔心的一种表现。痴呢?就是无明烦恼,就是人没有智慧。慢,就是傲慢,看不起别人,这也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弱肉强食也就是“慢心”这样一种表现。疑,就是怀疑,现在我们谈文化自信。过去我们一直说对我们的文化要进行反省,甚至对我们的这个传统文化是否能够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利,有相当多的人是持怀疑态度的,这个影响很大的。我们现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提法很好。恶见,又称为不正见,就是不正确的知见、不正确的见解、不正确的理论,这个也是很可怕的。也是在我们人的主观意识里头的这些负面的、不健康的这些思想的认识。用佛教来讲,都需要对治的,都要克服的。只有从人的内心当中去除了这六个根本的主要的烦恼,那么其它枝末的烦恼才有办法得到对治。如果主要的烦恼、根本的烦恼,就是烦恼的源头认识不清楚,那么很多问题也解决不了。我们只有真正认识到问题的源头,在源头方面查找到道德危机的根源,查找到什么叫做道德的问题,然后我们才会有正确的方法,才会有正确的途径,才会有正确的这种行为,来解决这些危机的问题。那么这个就要谈到我们佛教的这些人的相关的一些问题,就是对我们人生的一个态度。

 

  第二段结束

  清杂念,修身心,佛家理念如何提升自我?

  宗教在未来将起到怎样的作用?

  佛教的发展又会有怎样的贡献?

  《佛教关切社会道德》《世纪大讲堂》正在播出

  佛教讲你要修行、要成佛,那他需要很长很长时间的努力,三大阿僧只劫的修行才会达到的,不是说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就非常漫长的这样一个过程。所以我们在解脱道里头很关键的就要认识到我们的烦恼,然后来对治,让我们自己的内心清净,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够步入到第三个层次——菩提道。

  那么菩提道就是要发菩提心,菩萨所走的路。那菩提道的前提就要有大悲心、悲心,慈能与乐,悲能拔苦。慈悲心它所面对的是所有的有情。所谓菩萨是印度话,翻译成我们汉语叫觉有情,觉悟有情,就让所有的有情觉悟起来。他所要从事的就是这样子的工作,以此为自己的使命,这个是菩提道。那么在菩提道整个过程当中,菩萨要学五明:因明、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内明。因明,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逻辑学,跟你说话要理性,要符合逻辑,在逻辑上面要能够站得住脚;声明,就是音韵学,各种的外语,它都属于到声明的范畴里头去;工巧明,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科学,就是要掌握科学;那么医方明,要学会掌握医学,要懂得医学;内明就是佛学。所以要成为一个菩萨,菩萨要成佛,他首先要掌握这五种知识。那么从这方面我们就能够看到佛教的慈悲心的具体体现,在我们道德的这样子的一个范畴里头去。那做这些他完全都是无私的,完全都是发自于内心的,这样子的一种体现。不是一种商品的一种交换,把这个道德沦为工具的价值,那就会很可悲。

  那么再具体如何来实践菩萨道呢?佛教讲闻思修,“从闻思修,入三摩地”。闻,什么意思呢?就是听闻,听,听你把它听进去,接收、吸收,接收什么呢?接收信息,我说的话,你把它听进去了,你就接收了,就是闻,听闻。思呢?就是思考,你听进去之后你还要分类,我讲的对啊错啊,讲得怎么样啊?有没有参考啊,对我有什么帮助啊?那就是思,就思考。思考就是信息的分类,闻就是信息的接收,修就是信息的处理。你听完了以后我还要处理,不然我听了这些,好不好,我一天听了那么多,接触东西那么多,如果不处理的话,这个你这个u盘都会满,电脑都会满,头脑更得也会满,你必须要去处理,不要的把它屏蔽掉,把它放掉,把它放到垃圾箱里头去。这个就是修行,就是处理这个坏信息。证呢就是巩固,好的信息要把它保存好,巩固好,所以佛教讲闻思修就是处理信息。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这个信息就非常多的,就非常复杂的,那么要经过我们的心来处理,让它简单化,让它来分类。如果你没有分类、没有处理,那么我们的信息在我们头脑当中、在我们心里就会无序。那么要处理好这些信息就必须从两个方面来处理:一个是从横向上面来处理,一个是从纵向方面来处理。从横向方面就是从现在整个的世界,从空间方面来处理;从纵向方面来处理从时间,上下五千年,不只上下五千年,从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历史来讲五千年,从我们整个人的无限生命,这样子的一个时间的长河来分析处理我们这些信息。因为我们现在一些事情的产生,它也有可能是因为过去信息在起作用,我们现在收储的信息,它未来也会起作用,所以我们就是需要从更宽广的空间、更长远的时间来认识到说事物它的完整性,它的整体性,这就非常重要的。

  那么佛,什么意思呢?觉悟。菩萨是觉有情,佛是觉悟的人。他觉悟它分成三种:第一种是自觉,自己觉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理;第二个觉他,帮助别人觉悟;第三个觉行圆满,他的觉悟的这些行为、这些行动已经圆满,做到家了,做好了,那么名为佛。所以我觉得佛教既是一种信仰,佛教也是一种文化。现在也有好多学者提出文化宗教、文化佛教。同时佛教呢也是一种教育——宗教教育、生命教育;那么佛教也是一种道德,它有很多具体实践的这样子的一些德目。那么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未来的宗教将是一种宇宙的宗教。它将是一个超越人格化的神,远离一切教条和神学的宗教。这种宗教包容自然和精神两方面,作为一个有意义的统一体,必定是由建立事物的——无论是精神的,还是自然的——实践与体验而产生的宗教观念之上的,佛教符合这种特征。”那么爱因斯坦他说:如果他信仰宗教的话,那么他会信仰佛教。可以说,目前的我们整个世界上信仰宗教的人已达到86.7%,就相当多的人,但是现在由宗教所引发的问题,乃至冲突也是屡见不鲜的。但是佛教它是一个宇宙的宗教,爱因斯坦说宇宙它是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的空间,它不是教条主义,他说佛的这种理论是让我们去悟的,让我们去领会的,让我们去实践的,而不是让我们去照搬的,所以它不是一个教条主义的,同时它包含了自然和精神,爱因斯坦讲自然和精神,那我们现在讲物质与精神,那实际上自然与精神这种提法我觉得还更加科学,这两个方面都具足,那么它有它的实践性,以及它的体验,宗教的体验、宗教的实践都有。那么在今后更长远的这种未来,我觉得我们这个佛教所发挥的这种作用会越来越大。

  那么随着我们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我们融入到世贸之后,那我们中国的社会与整个国际社会融为一体的,那我们在2006年、2009年召开了两次的世界佛教论坛,第一次是在杭州开幕、普陀山闭幕,这个大会的主题是“和谐世界,从心开始”。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是2009年召开的,在无锡开幕、台北闭幕,大会的主题名为“和谐世界,众缘和合”。所以我觉得今后要让我们社会的和谐,要让世界的和谐,要从心开始,要众缘和合,那么这个社会,这个世界的道德的问题就越来越淡化了,社会和世界就会越来越和谐了,我们整个人类的生活就会越来越幸福、安宁与美好!

 

  第三段结束

  新时期人文精神有怎样的变化?

  佛教如何引导当今社会道德建设?

  道德的约束力如何完善?    

  《佛教关切社会道德》《世纪大讲堂》正在播出

  主持人王鲁湘:非常感谢学诚大和尚非常精彩的开示!您其实在我们节目开场的时候您引用了康德的这个关于对道德的一个讨论,关于道德的两个基本的前提是吧,那两个前提我理解其实就是时间和空间的两个无限性。这两个无限性是我们一些信仰的基础。所以佛教讲到我们的道德建设,讲到我们的人心人性的时候,就是从根本上头要切断掉我们的根本烦恼、无明烦恼,是吧,这个根本烦恼和无明烦恼,在大和尚看来是不是我们当今建设一种新的公民道德的,也是一个基础性的东西。就是说这种道德,我们现在的公民道德和过去的传统道德,它一定有一种延续性,这种延续性是由道德本身的属性决定的,它一定要建立在一个比较绝对的一个基础之上,不能建立在一个相对的一个基础之上。

  学诚大和尚:道德它是有连续性的,它只有连续性它才能够说明它的普遍性。如果是说我们各个时期各个地方如果道德不一样,那么你就很难说你是谁对谁错。这个道德本身就是从我们人心、人性,人的这种本能出发的。就是人有病,人遇到困难,人发生了车祸,那么我们应该是无条件去帮助,那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应该要有这种恻隐之心。我们不是说社会上面别人那么做了,所以我要这么做,或者说是政府要求我这么做了,那么我才去做,或者说我如果不是这么去做,就会受到法律的什么这个制裁,那么这些都不是属于道德的一个范畴。那么很多人不愿意去做,或者说没有做到,或者说非常犹豫,那么他就是因为认识到说我做不做跟我自己有什么关系?他说我救也可以,我不救也可以。那么如果一旦他确立了我不去救,那么我就会有什么后果,那他会变成一种自觉的一个行为,他就会自律来要求自己应该怎么办,应该怎么做。所以我觉得现在大家对于这种文化方面的了解,文化方面的学习,那么特别是我们佛教文化方面,如果大家能够吸收这样子的一个概念,我觉得也能够转化成我们人的自觉的这样子的一个行动的体现。

  王鲁湘:中国是一个在传统社会中间它是一个建立在血缘、这个宗法制度之上的,这么一个社会,就是我们特别重视家庭伦理、家族伦理。但是确实它也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当这个家族成员这个家庭成员,离开他那个社会环境,比如说他从他的这一个乡村出来了,到了一个陌生的一个社会里头的时候,好像他的这种道德的约束力相对它也就减弱了,他离开他那一个约束的环境,他就开始比较放纵自己,就是在一个陌生社会中间,他突然觉得他可以为所欲为,那么这样一种我们中国的这种道德的相对主义化,甚至是机会主义化,是不是对于这个我们中国的这个道德建设,包括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真正的这种、道德的、心灵的、信仰的那种坚定性也产生一种很不利的影响,如何克服这种影响?

  学诚大和尚:我们过去谈伦常嘛,伦就是有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那么这五种关系它是不变的常道,所以叫做伦常。那么这个儒家的文化是在我们农耕社会,这样子一个传统的社会的背景之下。那么现在农村里头的人,很多人都往城市里面跑。那城市里边住的这些人的一些结构跟过去已经有很大的不一样了。过去一个村庄,都是你自己一个家族的人,姓王、姓张、姓李,都是同一个姓氏,同一个家族,这种关系和现在的城市里头这种关系已经不太一样,所以我觉得现在的这种伦理除了我们传统的这五伦,更主要的、更重要的,我们应该要强调社区伦理,我们应该要强调校园伦理,我们应该要强调环境伦理。

  那么社区伦理,就是说不管你哪里的人来,那么我们应该有公共的行为的准则和规范,然后才能让它能够形成一个风气,形成一种道德。那么校园里头也是如此,如果这个老师讲了很多很多的课,他并且他没有时间去过多的备课,他课如果讲不好,没尽到责任,那么我觉得他这也会有道德的问题。那如果一个学生他经常逃课,不认真学习、不听课,对老师不尊重,我觉得这也是一个,也是一个伦理问题,也是一个道德问题。那么如果说学校里头的这些,尤其学校里头这种生活弄的不好啊,把伙食给克扣了,这个买的菜质量比较差,我觉得它这里边都存在一种伦理的问题。

  那么环境的伦理也是一样,因为这种你住在这个公共的,在公共的场合你随便乱丢垃圾啊,吐痰啊,等等,或者随便放自己的一些衣物,这个都会影响到整个的环境的问题。所以我觉得除了我们传统的这个伦理之外,那我们中国的儒家的文化、佛教的文化,那么还要来回应这个时代新的问题。

(现场提问互动)

  主持人王鲁湘:我们现在进入现场提问的环节,有关这一个人的心灵的建设,包括我们社会道德建设的方面,有一些疑问,要请大师给开示的,请举手。

  提问:主持人好,学诚法师好,我有个问题问学诚法师就是最近那个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来,要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文化强国,之前也提出要那个推进这个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我的问题就是说,我们那个佛教在这个建设文化强国这个过程中,还有公民社会的建设中,能够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学诚大和尚:你的题目很好。十七届六中全会里面提到文化强国,那么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也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中央的决策。在这个报告里面还提到说,我们社会主义的核心的价值观就是为人民服务。这个为人民服务,实际上我们过去也一直以来在谈为人民服务,那么我觉得为人民服务这种提法,我们佛教讲普渡众生,佛教讲报众生恩,那么这个是一致的。那么其次,就是在整个的社会建设的一个过程当中,佛教有《优婆塞戒经》,佛教有《仁王护国般若经》。我觉得这里面的对社会的建设都会有很多很好的辅助性、参考的这样子的一种作用。我们佛教徒,我觉得在寺院里头进行宗教的活动,修行、修心、用功、办道,那么出了寺院,他依然可以参与到社会的各种的生活,各种的活动,那么尤其是在家的居士,他本身就来自于各行各业。所以我觉得,你在各行各业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了,把自己的学习搞好了,把自己的家庭这种关系处好了,家庭的和睦,以及单位里头工作的和顺,社会的和谐。那么这些都可以用佛教的和合的精神——众缘和合,这种和合的精神不断来示范,不断来传递。因为只有和,那么我们内心才会有快乐,和乐嘛!那么没有快乐是因为内心当中的不和,内心当中的纠结,那就没有快乐。

  非常感谢学诚法师的演讲。道是道路和路径。明确真理、实践正道,有所证悟,功成德具,称之为德。社会生活中其实不可能存在真正的道德真空。良善而有价值的人类生活需要道德伦理的指引。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正面临着经济、科技、文化发展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新的生活方式的全新的挑战。不管社会如何变迁,人们都要坚守作为人所应该具备的属性和道德规范。佛教伦理有着深广的兼容性,可以化解众多的人性两难和社会冲突。同时佛教伦理又有着简明的普适性和细致的生活条目,提供了明细的道德标准和便易的道德实践。以佛养性、建道积德或许不失为当代公民道德建设的一条有效途径。让正信、正道、正见成为我们民族信仰的根基,并转化为我们内心稳定而强大的精神力量。好,感谢今天在坐的各位道友!也感谢各位电视观众!我们下周世纪大讲堂再见!

 

(转载自: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