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网三水晶白菜叫啥:什么是战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8:14:21

“战争不是消遣,不是追求冒险和赌输赢的纯粹的娱乐,也不是灵机一动的产物,而是为了达到严肃的目的而采取的严肃手段。”克劳塞维茨在其著名的《战争论》中如是说。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过去,人们对战争的认识多停留在政治层面,因此,“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成为流行语。今天,人们更多地从经济的层面去考量战争,因此,“战争是以其他方式对经济的延续”之说顺理成章。在经济全球化、西方以“胜利者”自居、西方话语成为“流行语”的现时代,有一种颇为时髦的观点——“战争是国际资本的狂欢节。

车流、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构成了当今社会生活的基本特征,各种“流”按照各自的规律流动和消长。在这些纷彩杂呈的“流”中,战争究竟是一种不和谐音,还是让人击节欲仙的狂欢节?

战争和经济的关系犹如人类的婚姻一样古老,并非战争喜欢与经济联姻,也不是战争乐于帮助经济,而是经济发展的内在矛盾使得战争成为解决生产关系问题的“助产婆”。战争的基本消耗是人力、物力和财力,而这些往往正是它直接追求的东西,这看起来像一种“交换”,即以“低投入”换来“高产出”——至少在发动战争的一方是如此构想的。除了宗教战争外,过去战争的基本目标是领土、人口和资源。这种观念下的战争,好似“接力棒”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别、不同的执政者手中“传递”,随之而来的则是领土的变迁、人口的增减和资源的消长。如果将国家喻为个人,则这一切都可以表征某个人的经济地位,他手中所持的“硬通货”越多,他的政治地位也就越高。通常情况下,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的强弱,决定了其文化地位的高低,更重要的是,决定其在今日由民族国家所构成的国际社会“大家庭”中的地位。而这,或许就是战争发动者的终极目标。

战争不是空穴来风,它有自身发生、发展、演化的规律。
著名学者W.德穆克研究1815~1986年间的61场主要战争,他把开战国或开战后一个月内参战的国家的217次战争决策数据,同各国贸易数据加以比照,结果证实:出口少的一方,战争决策率高。其他一些学者也认同这一观点,他们认为:出口少,意味着当破坏自己同别国的关系时,自己的损失也少;而国际贸易关系密切的国家,惟恐战争破坏自己同别国的良好关系而遭到损失,因此极力避免战争。

但是,这种观点在20世纪行将结束时却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冷战”结束以后,过去以美苏为代表的“两极世界”不复存在,美国成了惟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在海外的用兵却呈增加的态势:布什政府任内,发生过14次军事冲突,最大规模的一次是海湾战争;与布什政府的任期相比,克林顿政府任期内将美国军队投入战斗则达40次以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是去年爆发的科索沃战争。美国是一个出口大国,其出口情况怎样?用一个数字就可以说明:其经济增长的1/3来自出口!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这是人们对战争与经济关系的生动描述。不过,以往的人们倾向于认为,战争的执行者,特别是军事指挥人员,会发战争财。其实,国家何尝不是这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就发了大笔大笔的战争财。

在和平与发展的问题上,人类中的大多数人总是对和平抱着善良的愿望。但是,从一定意义上说,和平对西方国家并不利,战争才是“生财之道”。二战后,美国带头反共,同苏联争霸。美国为什么同一个朝气蓬勃的社会主义阵营叫劲?说白了,就是杀人的武器。美国及其西方盟国为了达到遏制共产主义的目标,推行扩充军备、同苏联进行大规模军备竞赛的政策,以整垮苏联。据统计,1946~1970年美国海外军费、援助和贷款等“反共体制”共花费 2079.76亿美元。其本身的军费开支更是一个天文数字。到了80年代上半期,里根政府对苏实行“推回战略”,其国防预算大幅度增加,几乎每年增长25%。美国的“低投入”得到了什么样的“回报”?对美国来说,为了遏制苏联,赢得“冷战”胜利,维护其世界霸权地位,几千亿美元的军费开支算不得什么。而且,到了卯年代初,苏联终于顶不住美国的压力,其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只好自行解体。美国依赖其“硬霸权”(战争机器),使其“软霸权”(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金融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或曰“美元霸权”)大大增强。苏联解体之后,美国成了“第一个也是惟一的一个真正的全球性大国”(基辛格博士语),这样的“回报率”高矣!基辛格总结说,美国“帝国”力量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占优势的组织程度,来自为军事目的而迅速动员巨大的经济和技术资源的能力,来自美国生活方式的那种说不清道不明但又很重要的文化上的吸引力,来自美国的社会和政治精英十足的活力和固有的竞争力。

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曾说,民主的资本主义社会显然是非战且反帝国主义的,因为以前煽起战争的能量有了另外的排泄口:“竞争体系在所有的经济水平中吸收最大多数人的所有能量。经常的努力、注意和能量的集中,都是在这体系中存活的条件,它更合乎经济的职业体系,但以它为范本组织起来的其他活动也一样。比起资本主义以前的任何社会,在这体系中,用在战争与征服上的多余能量少得多了。多余能量几乎全倾注于工业本身……”

政治学者说,工业革命以后,以财富的来源来说,土地、人力和自然资源比起科技、教育和劳动的合理组织化,其重要性已明显下降。后一因素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无限提高,比起由领头征服所获得的任何经济成果,都远为重要。与此同时,战争的经济费用却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剧增。从同一资源经由全球性自由贸易体制可以和平取得的事实来看,战争手段比起两三百年前在经济上似乎更不划算。然而,“战争是以其他方式对经济的延续”在今天却表现得很充分。

美国《新闻周刊》1999年3月曾发表文章指出,本世纪美国打了五场“热战”(其时,科索沃战争尚未爆发)和一场旷日持久、代价巨大的“冷战”。这些战争对“美国世纪”的形成所起的作用超过其他任何一个因素。不管人们是否喜欢,战争以及战争威胁给美国成功的引擎提供了燃料;美国的国际声望、经济实力、技术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是战争带来的。

90年代发生的两场大规模战争——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可以作为新的注脚:海湾战争的另一个表述是“石油战争”,美国的政治口号是“解放科威特”,经济上的盘算是为了石油。那场战争虽花费了500亿美元,但奇怪的是,美国经济却从1991年海湾战争后开始复苏,自那时以来,一直保持强劲增长。科索沃战争表面上看似与经济没有多少关联,其实,它也与经济息息相关。通过这场高技术战争,美国获得了多重利益。

1998年以前的10年中,美国削减军费开支,导致军费在GDP中的比重由8%下降到5%以下。由于需要新的增长点,“鸽派”外交形象已不必再保持,增加军费的呼声空前高涨。美国挑起的1998年第二季度“伊拉克武器核查”以及“第二次海湾战争阴影”、1998年12月“沙漠之狐”行动、1999年3月对南联盟78天的空袭等,外人不解其中味,在美国看来却是自然而然的事。据推算,单是“空中打击”一项对美国GDP增长的贡献就高达0.21%;美英发动“沙漠之狐”行动,4天空袭就可使美国防务开支增加5亿美元;当北约的炸弹在南联盟落下的时候,美国国际金融公司关于欧洲新兴股票市场的指数跳升了19%;1999年第二季度,美国经济“借劲”立即攀升,道·琼斯股票指数从8000点左右迅速飙升到11000点。

面对美国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袭击南联盟,俄罗斯作为南联盟的传统盟友却嘴硬手软。这是为何?说到底,还是一个“钱”字:西方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俄贷款45亿美元,美元拴住了俄罗斯的手脚,使其无论如何都不会为了南联盟而同北约开战。有人说,美国发动科索沃战争是在玩弄战争经济学,以达到支持美元、美股,扭转世界经济格局,刺激石油、军火、钢铁等传统工业的目的。

进入90年代以后,世界军事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军备竞赛实际上又死灰复燃了。印度和巴基斯坦相继大搞核试验,就是一个最明显的表征。美国积极发展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并拟与日本、韩国、以色列甚至中国的台湾发展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制造出新的战争氛围。而自海湾战争以来,世界各国大都调整了军事战略,把发展高技术武器、走质量建军的道路作为首选政策目标。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凡是战争都能“升值”,毕竟,“战争是国际资本的狂欢节”对某些国家而言是如此,对另外一些国家而言却并非如此。

伊拉克为了石油而入侵科威特,但结果却事与愿违,不仅没有达到政治目标,反而使自己陷入困境。海湾战争和联合国的制裁使得伊拉克的经济一蹶不振。据推算,伊拉克在战争中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00亿美元以上,各种经济损失共计6000亿美元之巨。连续10年的经济制裁已使得不到救治和食品的150多万伊拉克人死亡。有人说,海湾战争把伊拉克一下子“推回到了中世纪”。

南联盟在科索沃战争中的损失也是大得惊人。南联盟是欧洲的一个小国,但它有抵抗外敌入侵的传统,不愿在政治上向美国等西方国家投降,所以,当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以战争相威胁之时,它毅然选择了“宁死不屈”。这种民族气节令人敬佩。但另一方面,它所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北约对南联盟持续78天的空袭,造成南联盟至少有1800多平民丧生,6000多人受伤,近100万人沦为难民,经济损失达2000亿美元,南的经济状况倒退了约30年。

从一定意义上说,“战争是国际资本的狂欢节”乃经济战争时期的逻辑,然而,人类已进入经济统治时期,“硬办法”已让位于“软办法”,统治权已让位于盟主权。换句话说,今天,控制电信网和生产计算机元件比拥有油井重要得多。

孙子曰;“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夫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在现实中,战争的胜算率究竟有多少?胜算率并非一个常数,而是一个变数。美国在朝鲜战场、越南战场以及在伊拉克战场、科索沃战场上,都没有达到自己的“胜算率”,本以为可以很快解决的战事,却出乎意料地延长了。而且,其结局并非如愿以偿。

 董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