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旅网酒店:深山修行人——终南山所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0:11:49
当前位置:佛教信息首页 >>佛教新闻 >> 深山修行人——终南山所见
深山修行人——终南山所见
2006-09-04 00:38:57  作者:佚名      来源:佛教在线      浏览次数:3228  文字大小:【大】【中】【小】
深山修行人——终南山所见
2004年06月14日 不丹
(编按:以下是转载自西园论坛的部分关于终南山修行人的照片,他们甘于淡泊的精神令人仰慕,但建议读者不要因此去终南山当地静修者的茅棚旅游访问,以免打搅修行人的清修,成人之美善莫大焉。。)
在读到《空谷幽兰》之前,终南山在我的印象中,似乎只是武打片中的虚幻场景。
当然,我知道它仍是一个现实的存在。但这种存在和不存在有什么区别呢?太多的地方,都已被太多的人、太多的远远可以闻见的俗气改造得面目全非。我的一个朋友如是形容他参观过的名胜:来到那些地方,好象蛇已经遁隐,只留下一堆蜕下的蛇皮。
——直到翻开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的《空谷幽兰》。
这个曾在台湾出家当过两年沙弥的大胡子美国人,用他的眼睛和脚步将我带入另一个世界。
四个月后,我去了终南山,也拜访了一些住山的修行者。包括两位比尔·波特在书中采访过的人,其中一位已有八十多岁,他们都对这个特别的老外印象深刻。
我无意记述终南之行,因为短短一周的寻访是肤浅而表面的,而且他们中的大多数并不希望为人所知。
我曾在途中偶遇一位气质超然的比丘尼,独自住山八年。当我想为她照张相片时,她微笑地看着我:“呵,照相,我们又何时不在相中呢?”让我无言以对。

今天,在电脑中看到一年前的那些照片,想起这些远离浮躁世间的深山修行人。仅仅说是心向往之,实在不足以表达我的感慨。
贴一部分,与论坛各位同修分享。

一位来自东北的比丘尼的茅蓬
我去的时候,她正在屋里制作土炕,这是度过终南山漫长冬季的必要保障。
我们就站在这个门口谈了许久。

这位比丘尼住山不过一年,她的茅蓬是以前的住山者留下的。
她觉得,有这样的屋顶遮蔽风雨已经足够。

有些住山者,仅以石洞蔽身

这也是一处闭关洞
看见这道形同虚设的柴扉时,我想起城市中随处可见的层层铁门。
有个从国外回来的孩子看见那么多铁门时,惊呼为妖怪的家。因为童话书中的妖怪,都住在带铁门的房子里。
什么时候,我们才不必有那么多防备呢?

住山者的炉灶和土炕

这里住在一个喇嘛,我前去拜访时,他正在为时三个月的止语期中。

从外部观察,这间依洞窟而建的茅蓬充满画意。

这是它的正面。屋内除了一盘窄窄的土炕外,一无所有。
我去的前一年有对母子来此打佛七,在零下二十多度的冬天,干枯的松毛就是他们的被褥。

万绿丛中的那一点红,也是一处闭关者的茅蓬。这间茅蓬,已经是用砖砌的了。
长期的住山者们,大多住上了类似的瓦房。

住山修行的尼众们更为艰难,她们还需要相对坚固的墙和门来保障安全。

这是我在终南山见到的最美的茅蓬。
事实上,在比尔·波特的书中,也是这样记述了他的所见。
这里所住的尼师,七十年代在此落发出家,一住至今。
她的师父慧远,在这里住了三十多年,直至圆寂。
她告诉我,师父在的时候,这里只有两间小茅屋,四周种满鲜花,宛如净土。
瓦房是近年才逐步盖起来的,垒墙的土坯,是她去远处的西山坳一筐筐背来的。
门帘中,是这处茅蓬的大殿,异常整洁。

这里只住着两位尼众,但每天都准时敲钟上殿,日日如此。

灵塔中的慧远法师,住山三十余年,异常精进,日诵《法华》七部,是终南山著名的“法华行者”。她的弟子说,诵一部都需要不少时间。师父不仅能背,且熟到极至。此外,她还严持戒律、念佛不辍。
十多年前,她预知时至,临终前谆谆嘱咐弟子修行之道,说至夜半,安详坐化。
弟子们一无准备,临时去各处寻找火化所需木材。在准备后事的几天中,慧远法师始终端坐着,栩栩如生。
火花后,弟子们找到了很多舍利,但因慧远法师临终已吩咐:烧出来不管是有什么没什么,不许拍照,放在一起便是。
现装于此塔。

慧远法师的灵塔旁,是同门慧因法师的灵塔。
当年,她们一同离开东北。慧因法师主张去云居山亲近虚云老和尚,慧远法师则意在终南山。商量了数月,意见相持不下。
某日,慧远法师梦见一童子引领她们来到终南,并现种种祥瑞之相。
两人遂结庐终南后山,终身未曾离开。

当我准备离开慧远法师生前的修行地时,在灶屋墙上发现了这把磨去了一多半的锅铲。
她们告诉我,这是慧远法师从东北带到终南山的。
这把伴随她几十年住山生涯的锅铲,是法师留下的不多的几件遗物之一。

一位尼师来到终南山落发时,种下了这些苹果树。如今,已是硕果累累。
告别时,这位寡言的尼师从树上为我摘下三个苹果:这是戒、定、慧。
途中,我把其中的两个供养了另一位住山的修行者,自己吃掉了剩下的那个。
独自坐在山路上,清甜的苹果和清洌的山风,使我流泪。

山中盛产的五味子,是住山人的水果和药材。
当然,还可以买给进山收购药材的人。住山的人,都得自己养活自己。
我问一位住山十多年的比丘:平时都有粮食吃吗?他说:有。
我又问他:能吃饱吗?他说:不一定。
我再问:吃不饱的时候怎么办呢?
他哈哈大笑:吃不饱,正好少吃一点。

一位尼师的修行处。

暴雨过后,一位师父上房修理漏雨的屋顶。
他已经住山十多年了,很多后到的住山者都得到过他的热心帮助。
后来,他的妹妹也落发住进了另一位尼师的茅蓬。他们的茅蓬相隔二十分钟的路程。
住山的人,必须有很强的独立生活能力。

我进山时,偶遇照片中的这位师父。因为他的指点,我才没有迷路。
几天后,我又在山中见到了他。
照片中的那堆僧鞋,就是他那天下山取来的、其他寺院救济的衣物。
他正在一一分发给需要的住山者。

山崖边的闭关房。

终南山最好的,就是这种石头垒起的房子。
听说有位台湾的比丘尼在这里盖过几间石头房子,不知是否就是照片中的这个院落。
院墙上晒着被褥,但因为无人带领,我喊了几声也无人出来应门。
这里的修行者,一般是不接待外人的。

这扇从外边反锁着的戒定门上,写着:坚决拒绝参观,请诸位慈悲,多加原谅。
我放下准备叩门的手,在门外深深合十。

净业寺山谷中的这间闭关房,还有别致的玻璃移门。
门楣右上方,胡蜂们结了层层迭迭的扇形的窝。

两位来自藏地的喇嘛也在净业寺的山谷中闭了三年三个月的关。
我去之前的几个月,他们才离开。
临走前,他们把山谷中的不多的几间房子都写上了美丽的藏文咒语。

这套闭关房里,住着一位比丘。
带我前去的师父喊了三分钟,他才手持念珠出门。
他听说我来自苏州,常去西园,便问:安老还好吗?我告诉他:安老(西园已故方丈安上法师)已圆寂多年了。
问过这么一句,他便让我自己在门外歇脚,又捏着念珠进屋了。
屋外的柿树上,挂着累累的果实,只是尚未成熟。

已圆寂的慧远法师的旧照。
(我不知是否能发表其他人的特写,生怕为他们带来惊扰。)

慧远法师出家前夕的留影。
法师十六岁入寺清修,十九岁正式落发。
法师曾发心在如意尞照料老病僧人多年,悲愿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