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卡哈的变身小说:建立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长效机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1:55:30
■  盛来运 侯锐/文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国际金融危机迅速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为了保持国民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增长,中央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农村人口多,范围广,那么,农村居民消费能力如何?如何扩大农村消费?这些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一、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确实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农村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村居民消费能力大大增强,但是,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还相对落后,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一)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相对较低。2007年,农村居民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224元,比1978年增加了3000多元,年均增长12.1%。但是,与城镇居民相比,不论是绝对量还是增长速度,农村居民生活消费都偏低。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9997元,比1978年增加了9686元,年均增长12.7%。目前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落后城镇居民至少10年以上。并且,长期以来,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水平之间的差距一直处于扩大状态。1978年,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比重为2.7:1,2007年,这一比重扩大到3.1:1。也就是说,目前,城镇居民一个人的消费相当于3个农村居民的消费。
    (二)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结构存在优化空间。一是农村居民食品支出比重高于城市,膳食结构有较大调整空间。2007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3.1%,比城镇居民高6.8个百分点。从食品支出结构看,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粮食200公斤,是城镇居民的2.6倍;人均消费猪、牛、羊肉与蛋分别为15公斤、5公斤,分别为城镇居民的67.4%和45.6%。农村居民食物消费还主要集中在高热量的谷物上,而高蛋白、高脂肪的食品消费远远低于城镇居民。二是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偏低。2007年,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彩电94.4台,是城镇居民的68.5%;拥有洗衣机45.9台,拥有移动电话77.8部,二者均不足城镇居民的一半;拥有家用电脑3.7台、家用汽车1.2辆,分别低于城镇居民50台和4.9辆。三是农村居民的衣着消费偏低。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为193元,不足城镇居民的20%;而且,农村居民的衣着消费占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比重也呈下降趋势。1978年,农村居民衣着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2.7%,2007年这一比重下降到6%。四是农村居民住房条件有待改善。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仍有3000多万农村住户没有新建过住房,2000万农村住户仍居住在茅草房和土坯房中,近1000万农村住户人均居住面积不足10平方米。
    (三)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过低。1978年,农村地区(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为1053亿元,2007年达到28799亿元,年均增加900多亿元,但是,农村地区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却在不断下降。1978年,农村地区消费品零售额所占比重为67.6%,2007年下降为32.3%。30年来,农村地区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一年下降1个百分点以上。
    (四)农村居民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提升空间。2007年农村居民最终消费为23914亿元,比1978年增加了2万多亿元,年均增长11.2%。而从农村居民最终消费所占比重看,1978年以来,农村居民消费占最终消费总额的比重一直处于下降态势。其中,1978年为62.1%,1989年下降为51.6%,2007年只有25.6%。也就是说,目前,占总人口1/2以上的农村居民对最终消费的贡献只有1/4。
    总之,农村消费市场确实存在着较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耐用品消费市场、住房、衣着消费市场空间更大,而这些消费品在我国城市市场已经基本饱和,因此,中国扩大消费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但是,如何把农村这些巨大的消费潜力发挥出来,把潜在的消费需求变为现实的消费需求,还存在着很多限制因素。
    二、限制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扩大的主要因素
    我国农村市场巨大,潜在需求旺盛,但实际有效需求相对不足、购买力不足导致整体消费水平偏低。加上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消费环境和消费条件落后等因素,农村消费需求潜力难以充分实现。
    (一)农民收入水平偏低,购买力弱,城乡差距大。一是农民收入偏低。改革开放以来,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4元增加到2007年的4140元,年均实际增长7.1%。但是,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相比,差距却越来越大。目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经由1978年的2.57:1扩大到3.33:1(以农村居民为1)。二是农村居民购买力弱。根据2007年农村住户分户资料测算,2007年平均每个农村居民的购买力为7794元,已实现的购买力人均为4202元,结余购买力人均3592元。按7.5亿(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农村常住居民推算,2007年农村居民形成的购买力为5.85万亿元,已实现购买力3.15万亿元,结余购买力为2.7万亿元,结余购买力占当年形成购买力总额的46%。在农村居民结余购买力中,人均现金959元(平均每户3864元),银行储蓄人均2633元(平均每户10608元)。三是购买力分布不均衡。从农村结余购买力的分布情况看,结余购买力大部分集中在少数高收入人群中。按农村人口五等分分组,2007年末,低收入组人口拥有的结余购买力占农村结余购买力的7.9%,次低收入组人口占10.8%,中等收入组人口占15.2%,次高收入组人口占21.3%,高收入组人口占44.8%。也就是说,20%高收入人口拥有超过四成的农村结余购买力,人均拥有结余购买力8000元左右,是农村居民平均结余购买力的两倍多。四是农民收入增长预期不好,影响消费倾向。一方面,受农产品价格下行压力以及农民工回流的影响,农民继续增收难度加大。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增收政策出台,2009年农民收入增速大幅回落可能会成为现实。另一方面,农民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下降。2007年,农村居民消费倾向为0.779,比1978年下降了0.09,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由1980年的0.889下降到2007年的0.714。
    (二)农民社会保障严重不足。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形式单一。目前除最低生活保障以外,城镇居民至少还有五种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而大多数农村居民只有最低生活保障、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合作医疗,个别地区农村居民享受尚在试点中的农业保险。二是保障人数少、水平低。2007年,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为5172万人,占全国乡村人口的比重只有7.1%,而同期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到20137万人,占城镇总人口的比重为33.9%,高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7个百分点。三是农村地区的养老设施严重落后。如目前1/3的乡镇没有敬老院,与快速增长的农村老龄化现象不符。社会保障不足必然强化人们储蓄以备不时之需,从而降低农民的即期消费。
    (三)农村基础设施和消费条件落后。农村公共品供给总量不足、质量低下、结构失调,导致农村消费环境差,抑制了农村居民消费欲望。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显示,2006年末,全国未实施集中供水的镇还有28%,其中中部地区比重更高,达35%;全国近1/3乡镇没有综合市场,3/4乡镇没有专业市场。全国近20%的乡镇没有完成农村电网改造,2%的自然村没有通电。17%的自然村没有通公路,30%的村在3公里之内没有车站或码头。6%的自然村不通电话,近30%的乡镇没有广播电视站。26%的村没有卫生室,八成以上的村不能实施垃圾集中处理,80%多的镇生活污水没有经过集中处理。80%多的乡镇没有体育场馆、影剧院。
    (四)农民贷款难。我国的消费信贷市场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步,发展至今尚不健全,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农村信贷市场,存在制度不健全,覆盖面小,农民贷款难等问题。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加快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到2007年底,全国已建立农户信用档案7400多万户,评定信用农户5000多万户,并对3900多万农户发放了贷款。但是,从比重上看,农村信贷工作的覆盖面还是偏低。如果按2.2亿农户计算,到2007年底,已建立信用档案的农户比重只有1/3,评定信用农户比重不足1/4,而获得贷款的农户不足1/5。同时,由于金融市场一直存在“贷城不贷乡,贷富不贷贫,贷多不贷少,贷长不贷短”等现象,农村居民贷款难、消费信贷更难,影响了农村消费品市场的快速增长,也制约了农村居民消费质量的提升。
    (五)城市化进程落后,压抑农民工的消费热情。2007年,中国城市化率达到44.9%。但是相对于其他国家,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还是比较滞后的,比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低10到15个百分点。按照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城市化率应该在60%以上。相对滞后的城市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农村居民尤其是农民工的消费热情。一方面,大量农民滞留农村,制约了农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已经转移出去的农民工多数处于候鸟状态,居无定所,既不愿意在农村建房,又没有能力在城里买房,农民工住房消费愿望不能兑现。目前,农民工有1亿多人,占城市人口的20%多。2007年,农民工人均消费支出3067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7元;消费倾向只有0.342,低于农村居民平均水平0.437,低于城镇居民0.383。
    三、建立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长效机制
    农村居民消费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但消费能力弱、消费基础差、消费结构不合理制约了消费需求的实现,而这些限制因素不是短期能克服的,需要加大改革力度,建立能够有利于扩大农村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主要建议是:
    (一)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现实购买力。一是继续加大农业投入,增强农业发展基础,保证农业生产不滑坡。开工建设一批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础工程,装备一批节水、节地的现代农业设施,推广一批新的高产品种。二是加大粮食收购价格提升幅度,增加农民种粮收入。三是继续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补贴标准,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四是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刺激本地农民工用工量,确保农民在本地务工的收入稳定增长。五是对农民从事家庭二三产业实行税收优惠或减免政策,确保农民家庭二三产业收入稳定增长。
    (二)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范围,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一是进一步强化和规范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从城乡统筹发展出发,建立政府对农民基本医疗保障资金投入的动态增长机制,在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建立和完善公共医疗服务。二是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加快福利设施建设,提高集中供养人数,尤其要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三是扩大农业保险范围,提高农业保险赔付标准。四是建立健全有关农村居民社会保障档案资料和数据库,强化各级政府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加强对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监督检查。
    (三)加强农村基础建设,改善农民消费环境。一是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农村供水供电、交通运输、电信等设施建设,减少农民消费障碍。二是进一步提升农村乡镇商品市场建设的质量,充分利用农村重点小城镇市场网络,为农民消费提供便利服务。三是积极推进小城镇和中心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农村居民相对集中聚居,优化生活环境。
    (四)统筹城乡住房政策,加快城市化进程。一方面,农村居民兴建住房对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有着重要作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农村兴起的“住房热”,成功地拉动了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为国民经济实现快速增长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应针对有新建和翻新住房意愿的农村居民,提供必要的物质和资金支持。建立“新居专项基金”,为农民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必要时也可按需建住房面积或需要翻盖的住房面积给予直接补贴。另一方面,要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鼓励和允许进城农民或其他一部分有条件的农民在城里买房,同时,允许农民利用农村的宅基地,到城里置换廉租房或经济适用房。
    (五)健全农村消费信贷体系,提高农民即期消费水平。一是根据不同的消费品给予农民不同的消费贷款。根据不同消费品的市场价格以及不同地区农民收入水平,因地制宜制定不同的消费信贷办法,如不同的首付水平、不同的利率水平、不同的还款期限等等。二是加大对相关企业以及商品零售单位的信贷支持,确保这些企业在实施对农民信贷消费的同时正常运行。三是农民可用农产品支付信用卡,指定固定金融机构按市场价或最低收购价收购。四是建立健全农村居民个人信用制度体系,建立个人信用评估和查询系统,减少信贷风险,引导金融机构对农村居民实施信贷消费。
    



[近期头条]

·马建堂做客人民网谈统计...
·确保国家获取真实准确的...
·国家统计局邀请部分全国...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就...
·饲料粮,关乎粮食供需平...
[联系我们]

中国信息报记者名录
新闻热线:(010)63376728
广告热线:(010)63376799
(010)63376800
发行热线:(010)63376723
举报电话:(010)63376737
(010)63376713

反假币长效机制的建立与发挥 建立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农村居民消费调查报告 关于计算机方面的 建立党员先进教育长效机制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我国目前市场上还是消费疲软吗?以前以扩大内需来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还在用吗? 为什么教育投资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 国家有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吗 促进个人住房消费目的 辅助身高增长的维生素有哪些。还有什么方法促进增长? 西部农村远程教育的长效机制有哪些? 如何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关于“十一五”期间促进机电产品扩大出口、转变出口增长方式、提高出口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指导性意见 十四、五岁的孩子吃什么能促进身高的增长? 请问阴茎短小除了药品有外没有其它的食品可以促进增长啊? 促进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是财政政策吗?还是货币政策?抑或其他? 吃什么东西能促进身高增长? 哪些药物可以促进肌肉增长? 使用减肥药会不会促进汗毛增长? 跑步真不能促进骨骼增长吗? 吃什么促进身高增长 吃什么影响身高增长 促进消费对经济有什么好处? 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及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费支出 谁能帮忙找到2004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请问一下,VE就是维生素E的简称吗?它真的能促进睫毛增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