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网3支援突重围:熊丙奇:国外的课程更能充分体现选择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爱好,选择感兴趣的课程,以此保持自信心和个性走出热捧国际化教育的误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2:20:43

熊丙奇:走出热捧国际化教育的误区

2011年12月23日 15:50
来源:教育导报 作者:刘磊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全国知名教育专家熊丙奇在出席牛津国际公学成都学校开学典礼时谈到,越来越多的家长热衷把孩子送出国留学,这一方面反映了家长希望孩子获得国际化教育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中国的教育改革。

观点一:

国外的课程更能体现选择性

熊丙奇透露,现在中国留学生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去年已经超过了25万人,其中到美国留学的有12万人。

“中国的教育并不差,特别是基础教育非常好,去年公布的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首次参与评估的上海学生在65个国家和经济体学生中脱颖而出,阅读、数学、科学均大幅领先排在第一位。可为何还有那么多家长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去国外?”熊丙奇问道。

“中国学生的痛苦现状是,90%的学生在陪读10%的学生。”熊丙奇说,10%学生出色并不是中国独有,在任何国家,只有少数人成为佼佼者。但国外的课程却能充分体现选择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爱好,选择感兴趣的课程,以此保持自信心和个性。

“中国的学生不愿意学数学、不愿意学英语、不愿意学物理,学校就会逼迫他学。不学不行,因为这是高考制度规定的。”熊丙奇认为,与中国相比较,饱受战乱的以色列近年来连续有多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为什么?我们国家现行的高考制度限制了学生们的个性,千校一面,学生从小成为学习的工具,而限制了自身发展。

每年,熊丙奇参与指导一些学生填报高考志愿,但只有10%的学生能说出自己想干什么,80%的学生填报志愿全部由父母“操刀”。

观点二:

灌输教育扼杀了学生的创新力

熊丙奇谈到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上世纪80年代,中国教育代表团到美国考察,看到课堂上学生跑来跑去,老师也不管,断言美国很快就会被中国打趴下;而美国教育代表团到中国后,看到学生都坐得笔直,纪律性特别好。美国人很吃惊,在报告中称,不久之后美国肯定远远落后于中国……30年过后,双方的预言都失败。

“中国的教育现在陷入了特别大的焦虑中,而美国几乎每年都有5-6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而且都是相关领域的领先者,原因何在?”熊丙奇说,灌输教育保护了知识传输的有效性,实际损害的是自主创新能力。“在同一个框架下规规矩矩地成长,学生能成为什么创新人才?”

“人才的成长,关键是要有自由的土壤,让其自然"冒"出来,不能拔苗助长。”熊丙奇谈到,国际化课程非常注重课堂交互性,老师不是灌输式的教育,而是和学生进行互动和讨论式的教育。

不仅如此,国际化课程还特别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熊丙奇说,江苏省一所中学,政府投入千万元修建了实验室,但校长说实验室只开了两次门,一次是竣工剪彩,一次是领导视察。原因是高考不考做实验,学生只需要背下实验过程、结果就可以了。

熊丙奇说,当然很多学校也让学生做实验,但做的都是验证性实验。“这种实验就是把别人的思维继承下来,创新思维根本得不到培养。”

观点三:

国际化教育可以促进教育改革

“每年递增的出国留学人数反映了社会对国际化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多国际留学班的出现,一方面给了中国学生选择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以倒逼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熊丙奇主张,要允许国外教育在中国蓬勃发展,甚至应允许国外的大学到中国办分校,这是促使中国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

他指出,目前要警惕国际化教育中国化的现象。“首先是我们的学校和家长仍然用国内教育的思路去管理学生。把学生管得死死的,结果就是学生丧失了创新力和自控力。”熊丙奇说,现在有高校不允许大一学生用电脑,怕他们离开了家庭的约束,没有自控力,放纵得一塌糊涂。他建议只要在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前提下,让学生自由成长。家长、学校不要总是怕这怕那,不敢放手。

“还要提早注重对孩子的人生规划教育。”熊丙奇说,国外设立有专门课程,教学生如何规划人生,清楚自己将来干什么。而国内的大学往往到了大四的时候才临时抱佛脚,才想到给学生做职业规划。

熊丙奇最后提到了生活教育和社会教育。他说,现在一些留学生到了国外,父母也要跟着过去,他们的生活不能自理。“我们总说现在的孩子没有孝敬之心、感恩之心,其实多半是家庭惯出来的。”他建议中国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自己的房间自己整理,自己的衣服自己洗。

相关专题: 中小学教育工作者论坛  

相关新闻:

·高教学会会长周远清:提高教育国际化四大意义·北京乐成教育介绍:从BCIS到乐成教育·国际教育专家兰若博:教与学创造不同·北京月坛中学赵云渤:多层面教学策略的实践熊丙奇:国内教育体制导致学术研究缺乏创新杨早:父母教育子女存在两种极端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