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三碧落星河:节日、纪念日、宣传日集锦——阴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0:47:05
节日、纪念日、宣传日集锦——阴历发布日期:2011-02-02   发布人:陈伟杰
节日、纪念日、宣传日集锦——阴历
目录
正月初一:春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
二月初二:龙抬头节
五月初五:端午节
七月初七:七夕情人节
八月十五:中秋节
九月初九:重阳节
九月初九:中国老年节(义务助老活动日)
腊月初八:腊八节
腊月三十(小月二十九):除夕
正月初一: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又常被称作新年。因为我国很多地区习惯于以农历计年,我国的十二生肖也是以农历计年的。这一天人们都穿上新衣服,象征着新的一年开始,企盼能够丰衣足食。与阳历新年相比,中国人更为重视春节,这还因为春节一般在立春节气前后,象征着春季的开始,万物生长。春节期间人们走亲访友,相互祝福,燃放鞭炮,企求平安,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正月十五:元宵节
我国农历正月十五称上元,这天晚上称元夕,又叫元宵。因按旧俗,这一夜家家户户要张灯结彩,故又称“灯节”。
据《古今事物考》记载,我国在汉朝已有了元夕张灯的习俗。在唐代睿宗景云年间,灯节只有正月十五这一夜。当时在安福门外要搭“灯轮”,高20丈,挂花灯5万盏,命宫女们在灯轮下踏歌。到唐玄宗时,将灯节延长为3夜。当时,在上阳宫中需建“灯楼”20间,高150尺,规模甚为宏大。到开元年间,灯事更盈。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朝韩国夫人“置百枝灯树,竖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唐代诗人曾有诗记灯节盛况云:“今年春色胜常年,此夜风光最可怜;鹊楼前新月满,凤凰台上宝灯燃。”
到了北宋、南宋期间,又将灯节时间延长,先为5夜,后为6夜,到正月十八落灯,宋徽宗为了赏灯,命将万盏彩灯扎成一座“鳌山”。北宋时福州太守刘瑾,曾下令在元宵节那天,不论贫富,每家都要燃灯10盏。《石湖乐府》亦曾记载宋朝初期苏州灯市的盛况云:元夕前后,结棚与通衢,昼则悬彩;夜则燃灯,辉煌火树,通宵达旦。凡大街通路,灯彩遍张,不见天日,形成一派“花市灯如昼”、“火树银花触目红”的辉煌景象。
到了明太祖朱元璋时,更变本加厉,将灯花时间又延为10夜,即从正月初八“上灯”,到十七夜“落灯”,这是我国历史上最长的灯节。明太祖建都南京不久,即命在秦淮河上燃放万盏以上的“水灯”以示庆贺。在南都则要搭起高高彩楼,招徕天下富商都来看灯;北都东华门一带,也有两里长的灯市,晚间花灯耀眼,彻夜通明。刘侗对明初的灯市盛况,曾有记载说:“丝竹肉声,不辨拍煞,光影五色,照人无妍,烟骨尘笼,月不得明,露不得下。”
到了清代,灯节时亦甚热闹。康熙年间,词人彭孙有《洞仙歌》咏元夕说:“千门万户,听踏歌声遍,一派笙箫暗尘远。有麝兰通气,罗绮如云,香过处隐隐红帘尽卷。闲行南北曲,玉醉花嫣,争簇天街闹蛾转。更谁家丽质,灯火阑干,蓦地里夜深重见。向皓月光中费疑猜,不道是今宵,广寒人现。”从这里,不难看出灯市之盈了。
在旧社会,历代统治者大肆张灯结彩,只是搜刮民脂民膏后,供少数达官贵人享乐观赏。解放以后,广大人民群众才真正有了条件张灯结彩,普天同庆。
我国近代的灯节,一般是从正月十三“上灯”,十八夜“落灯”,与南宋时期的习俗相同。
二月初二:龙抬头节
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每当春龙节到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天早晨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旧时,人们把这种仪式叫做“引田龙”。这一天,家家户户还要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为“挑龙头”、 “吃龙胆”、 “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以示吉庆。
五月初五:端午节
我国民间把农历五月初五日称为“端午节”或“端阳节”,它是一个古老的节日。
关于端午节的始源,人们熟悉的有三种说法:较为久远的说法是认为这个节日起源于纪念主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楚国大夫屈原,屈原是2000多中国一位伟大诗人,也是一个政治家,后来他眼看国家受到侵略,将要灭亡,而自己救国理想成为泡影,便于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日投汩罗江自杀了。人们为了不让鱼虾吃屈原的尸体,就将糥米和面粉捏成一些圆的、扁的、带角的饼子投入江中,这后来人们吃粽子、米糕的来源。各家还在门前插上艾叶、菖蒲,为屈原招魂。这些传说,反映了广大人民对屈原的爱戴。第二种说法,认为端午节起源于恶日,因为《风俗通义》、《论衡》等书中都记载有“不举五月子”的内容,就是不将五月所生的孩子抚养成人。第三种说法,认为端午节是古代吴越族中一个龙图腾团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简单说,就是一个龙的节日。
这一节日还有许多名称。
端阳节,按农历地支纪月推算,五月为午月,午时为阳辰,所以端午亦称“端阳”。《月令广义》载:“五月五日端阳节。”
重五节,因五月初五,月、日均为五,所以称“重五节”。《宋史》有载;“明年重五,又送角黍执扇。”角黍,即端午节令食品粽子。
龙节,此称为闻一多先生所提出,他在《端午考》、《端午的历史教育》两篇文章中,论证了端午节的两大节俗———龙舟竞渡和吃粽子均与龙有关:龙舟竞渡源于古吴越民族的龙图腾;祭祀屈原的粽子投到水中常被咬龙窃食,因此称“龙节”。
浴兰令节,古人有在五月五日这一天用兰草汤沐浴的习俗。《礼记·大戴礼》曰:“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吴自牧《梦粱录》亦云:“五日重阳节,又曰浴兰令节。”
蒲节,五月菖蒲成熟,古人在这一天有悬菖蒲于门首,或以菖蒲浸制药酒饮用的习俗。《幼学句解》上说:“端午是为蒲节。”
女儿节,明清把端午节称作“女儿节”。沈榜《宛署杂记》记载:“五日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玉毒灵符……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清人余有丁《帝京午日歌》中也有“都人重午女儿节”的诗句。
端午节名之多,一方面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国节令民俗文化的丰富多彩。
端午节的古老习俗,丰富而有趣。其中,不少习俗与卫生保健有关。
吃粽子——用竹叶、苇叶或者荷叶包的糯米粽子(有的还加入小枣、鸡鸭肉、莲子或者椰子肉等),有补益作用;
挂香袋——香袋内多装丁香、木香、白芷等挥发性药末,有利于预防某些传染性疾病;
插艾薄——可以清除污浊空气;
熏艾叶——将艾叶或者苍术、白芷等中药放在室内燃熏,这是一种空气消毒法;
洒药酒——将雄黄掺入白酒中,制成雄黄酒,洒于墙角、床下等处,可以驱虫,清洁环境;
洗“佩兰浴”——用鲜佩兰煎汁擦洗全身,可以清除身上污垢,舒筋活血;
赛龙舟——是一种锻炼身体的好方法。
七月初七:七夕情人节
七夕节又称为“乞巧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相传,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
八月十五: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中秋”一词开始于《周礼》,,农历以七、八、九定为秋季,八月十五日是在秋季的中间,所以叫“中秋”。“月到中秋分外明”,这是因为农历八月正值秋高气爽的秋分节气前后,十五又是月圆之日,所以显得特别明亮。中秋节晚上,家人们围坐一起,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表达人们对美好圆满生活的一种向往,独在异乡之人,也会借助皎洁的明月寄托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节也被称作“团圆节”。我国许多少数民族也有过中秋节的各自不同的习俗。
九月初九: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为什么人们称九月初九为“重阳”呢?在《易经》里的八卦以阳爻为九,所以将九定为阳数,九月为阳数,初九日又为阳数,两九相重为重九,两阳相重为重阳,所以九月初九既称重九,又称重阳。重阳节我国在战国时就已有吃重阳糕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重阳节又名登高节,活动内容包括登高、赏菊、饮菊花酒、插茱萸等。由于重阳节日又具有长寿之意,所以我国定重阳节为老人节,并在这一天开展各种形式的“敬老日”活动。
九月初九:中国老年节(义务助老活动日)
见“重阳节”。
腊月初八:腊八节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腊月三十(小月二十九):除夕
除夕是农历一年中最后一个晚上,旧的一年和新的一年在这一夜交替,所以“除夕”又叫“岁除”。我国民间对除夕十分重视,这一晚有两个“节目”,一是吃年夜饭,二是守岁。年夜饭极为丰盛,每种菜肴都含有吉利的名称,如“全家福”(指全家都有福)、“大鱼”(指年年有余)、“年糕”(指年年高升)等。这一晚全家团聚吃年夜饭,一是犒劳大家一年的辛苦,二是大家共享团圆之乐。随后不是全家团坐守岁。在除夕,还有放爆竹、贴春联等活动。近十几年来,每年除夕夜中央电视台都要精心献给全国观众一道“文化大餐”,给全国人民带来了欢声笑语,现在也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一项除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