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三谢李同人肉:中国的流失国宝(2) DM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16:49:25
 中国的流失国宝(2)第五集  洁白如玉
本集主题:中国宋代定窑瓷器海外最高级别的收藏
拍摄地点:瑞典ULRICEHAMN博物馆
拍摄器物:宋代定窑瓷器
采访人物:瑞典ULRICEHAMN博物馆馆长

瑞典朋友万斯维克先生听说我们是来欧洲寻找中国的老东西时,一口允诺说“没有问题!”这天,他亲自开车带领我们去寻宝。

车离开了大城市,驶进了原始森林,我们觉得不大对劲。这里简直太安静、太原始了,连人都很少看见,怎么会有来自中国的宝贝呢?老万笑着说你们不要着急!好东西在后面!两个小时后,我们来到了ULRICEHAMN。

ULRICEHAMN是瑞典中部一个非常的宁静小镇,面积20平方公里,人口两万,在地图上都很难找到。就在这个不起眼的小镇上,却拥有一个中国文物爱好者的圣地-----ULRICEHAMN远东艺术博物馆。在这个由火车站改建的博物馆里拥有难得一见的中国宋代定窑瓷器。

北宋定窑瓷器是中国古代最珍贵瓷器品种----宋代官、哥、汝、定、钧五大御用瓷器中的一种,造型优美,釉色洁净,白中泛黄,是皇帝的心爱之物,被专家誉为中国瓷器艺术的顶峰之作。一个普通的北宋定窑碗,在今天的艺术品拍卖会上成交价格动辄就是上百万!而造型奇特的北宋定窑瓷器更是收藏家们追求的目标,常开出天价,创造瓷器拍卖的新记录。对于收藏家们来说,得到北宋御用定窑瓷器的机会是微乎其微,只能是可遇不可求。对于普通的观众们来说,看看定窑的庐山真面目都很难。而ULRICEHAMN博物馆收藏的北宋定窑瓷器阵容庞大,不光是品种全,质量高,而且半数是孤品和绝品,让前来探宝的中国瓷器专家大吃一惊,眼睛都不够用了!他们感叹地说:我们看完这里的收藏后,不得不重新书写中国定窑瓷器的历史了!那么,神秘的定窑收藏是如何来到这个偏远的瑞典小镇上的呢?

这些珍贵的定窑瓷器是瑞典大收藏家卡尔·堪普的旧藏。卡尔·堪普是瑞典著名的实业家,从小就喜欢东方文化,对中国艺术怀有深深的敬意。自1920年开始收藏中国的瓷器,马上就达到了疯狂的状态。卡尔·堪普不久就将兴趣集中在中国瓷器中的高级品种---宋代单色釉瓷器上面,而表面洁白无暇的定窑瓷器征服了卡尔·堪普的心,倾其全部的精力和财力大力收藏。这种痴迷和疯狂使卡尔·堪普进入世界著名的定窑瓷器收藏大家的行列。1956年,卡尔·堪普先生逝世,这批瓷器归他的两个女儿保管。1997年,卡尔·堪普的女儿们商量好,要将这批瓷器进行拍卖。瑞典人认为这批瓷器无比珍贵,应该永远留在瑞典,就和卡尔·堪普的女儿商量,出巨资将它们全部买了下来,并修建博物馆将它们永久性的展览出来,供后人欣赏。

采访线索:
采访人物:ULRICEHAMN博物馆馆长利夫佩德先生、瑞典梅兰集团总裁、堪普先生女儿
采访主题:堪普收藏定窑瓷器的故事
拍摄器物:宋定窑瓷器:佛像、大盘、老虎
拍摄资料:堪普先生收藏、研究瓷器时的照片  第六集   金碧辉煌
本集主题:瑞典收藏家对中国古代金银器价值的判断和研究
拍摄地点:瑞典ULRICEHAMN博物馆
拍摄器物:中国古代金银器
采访人物:瑞典ULRICEHAMN博物馆馆长

我们也许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可以亲手摸一摸唐代皇帝的金痰盂,被我们的寻宝活动所感动了的欧洲人打开柜子,取出唐代皇帝的金盆、乾隆皇帝的金酒壶让我们着实过了一把“上手”瘾。利夫馆长带我来到一楼的一个小门口。他做出很神秘的样子说:“你赶上了一个好日子,我们刚布置好了一个特别的展览。前两天我们的王后来到这间屋子里为展览剪彩。因为这里有极其珍贵的中国珍宝!”说着,他拿钥匙开门,并用中国话对我说:“欢迎你!”房间里很黑,玻璃柜子里的灯光照射在展品上,有壶,有盘,有盆,有碗,还有面具和腰带,它们在参观者的面前散发着金色的光辉。整个展览室弥漫着一种神秘和高贵的气氛,每个走进展览厅的人都屏住呼吸,放慢脚步。原来这里展览着卡尔·堪普博士的另外一个收藏门类:中国古代皇家御用金银器共有一百多件,从中国的东周时期一直延伸到19世纪。

据介绍,卡尔·堪普先生对中国金银器的爱好已经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了。而卡尔·堪普博士形容自己对中国金银器的兴趣是一种“痴病”,一种“癫狂”。

盖盆,黄金锻造,盆体上镶宝石,明万历皇帝御用。肚直径18。3公分,重1。2公斤。盆体做工精美,金光闪闪的表面上簪刻着龙纹,和镶嵌的红兰宝石相映成趣,掀开盖子,里面还有一个套盆。据馆长先生讲,这个金盆和另外几件金器一起,属于明代万历皇帝和皇后生前的生活用品,万历皇帝死后是否作为殉葬品入土还不清楚。根据卡尔·堪普博士回忆当时卖者的陈述,这件金盖盆八成是从明代皇帝坟墓中出土的。但具体是从哪个皇帝的坟墓中出土还不得而知。据中国有关部门现在公布的资料,明代万历皇帝的墓葬定陵于1956年开始发掘,是唯一被发掘的明代皇帝墓葬,据考察证明,定陵的地宫没有被盗过。可是,这件金盆和其它几件相关的金器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壶,金质,乾隆年制,高13。5公分,重0。5公斤,细长脖,扁平腹,造型秀美。盖上雕缠枝纹,盖顶镶一颗红宝石。细长的流从一龙嘴中伸出,执呈“S”型,具有明显的伊斯兰风格。壶身满雕刻缠枝纹,壶上正中镶有一颗硕大的珍珠,用略小的珍珠和蓝色宝石围成内圈,外圈由红蓝宝石围成。圈足,壶底铸“乾隆年制”四字。馆长提醒我说,这个酒壶并不是喝酒用,而只是为欣赏。乾隆皇帝十分喜爱这个金壶,还题诗赞颂。此件珍贵的金壶在1924年孙殿英盗墓事件中流失出来。西方人从北京的古董市场上买到。后来又经过多次转手,现在瑞典安家了。

利夫馆长先生说:卡尔·堪普博士是一个十分勇敢和有远见的人。当他花大价钱购买这些中国金银器的时候,欧洲的收藏家还没有人涉及这个收藏领域,因此没有借鉴和参考资料可言。许多朋友不知道这些金银器是真还是假的,所以不同意他买这些东西。卡尔·堪普博士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鉴别力,最后还是下决心买下来了,多少也捏了一把汗,用中国古董商的话来说就是“赌一次”。

采访线索:
采访人物:ULRICEHAMN博物馆馆长利夫佩德先生、瑞典梅兰集团总裁、堪普先生女儿
采访主题:
拍摄器物:馆藏金银器
拍摄资料:堪普先生收藏研究金银器时的照片 第九集   优雅的中国人
本集主题:古代中国人的生活用品令欧洲人惊讶和羡慕
拍摄地点:哥本哈根丹麦国家博物馆
拍摄器物:人像雕塑、服装、鞋帽、首饰、瓷器、乐器、玩具、木偶、风筝、碗筷、香袋等
采访人物:丹麦国家博物馆东方部主任洪琼安女士

欧洲最古老的王国是丹麦,亚洲最古老的王国是中国,也许是处于对同为最古老的国家的偏爱,丹麦对中国的文物格外珍惜。

丹麦国家博物馆为中国文物开辟专门的展室。一排清代的18扇雕漆镶螺钿大屏风,高265公分,十分醒目。上面用雕漆的方法刻画出当时“八蛮进宝”的情形。屏风上的洋人们衣装不同,手里拿着,怀里抱着,肩上扛着,车里装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和奇花异草,他们边走边说,情绪兴奋,正在向中国这个中央大国进贡。

“八蛮进宝”是中国古代艺术品中一个十分普遍的题材。我们可以在明清两代的瓷器上看到“八蛮进宝”的图样。中国人一直以“地球之中央大国”自居,称别的国家为“蛮”,并享受“蛮国”的朝拜和进贡。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这些“蛮国”运来的宝已经由奇珍异宝变成了用机器制造的玩具,而从中国换走的却是白花花的银子和珍稀的古代艺术品。1900年之后,中国朝廷被迫开放封闭的大门,欧美国家的使馆建到紫禁城的对面。这个时候,一个丹麦人商人来北京做生意,在皇城里开了一家玩具店,位置就在现在的南池子大街。他的商店出售来自欧洲的各种新式玩具,如可以跑动的汽车和眼睛可以眨动的洋娃娃,因而大受皇城里居民的欢迎。故宫里的小皇帝溥仪也迷上了这些新鲜玩意,经常派太监来店里买玩具。看来这个丹麦商人在北京发了大财,这个大屏风就是他衣锦还乡时带回来的,看样子也许是当年专门为欧洲人定制的。这个大屏风本来属于一个大收藏家,后来被丹麦国家博物馆收藏。

在靠墙的一个高大的玻璃柜子里,依墙悬挂着一幅巨大的《京师城内首善全图》,图前密密麻麻地摆放着各式各样的中国生活日用品。这里陈列着各类玉器、漆器、牙雕、竹雕、鼻烟壶、砚台、墨盒和古琴。其中有几尊明代的犀牛角杯,上面或刻水禽栖于荷花之间,或雕高士行于山涧松林之中,造型典雅,雕刻精美。还有银元、铜板、蜡台、灯笼、年画、圣旨、腰牌、神台、帽托、官皮箱、轿箱、刺绣披肩、虎头帽、长命锁、大褂、绸裤、绣鞋、布袜,还有二胡、三弦、月琴、琵琶、古筝、酒壶、酒杯、筷子、供香、香囊、玉缀儿、手镯、项圈、项链、银簪、木梳、水烟袋、风筝、竹签、空竹、团扇、手帕、鞋拔子、眼镜盒、铜火锅、瓷汤盆、粥罐、温酒壶、托盘、盖碗、鸟笼、蛐蛐罐、绢人、木偶、面具、佩刀、宝剑、镜支、门帘、小凳子、泡菜坛子、占卜用的瓷盆、祭祖用的牌位,甚至还有笊篱、竹篮子、腌咸菜缸和剃头挑子。其中许多器物只是听老人说过,从来没有亲眼见过。这些中国人习以为常的生活用品,全部是崭新瓦亮,和我们在国内见到的陈旧、破损的“老货”有本质的区别。我们可以推想:这些由清代民间工匠手工制作的生活用品,在一百多年前由丹麦人悉心收集,再远渡重洋来到丹麦,受到了精心的呵护,并被精细地展示出来。我们在国内已经很难找到如此完整精美的实物了,它们却在异国他乡散发着浓郁的华夏光彩,并构成一幅古代中国人民的生活画卷。这不能不让我们即感亲切又非常的敬佩。

博物馆东方部主任洪琼安女士感慨地说:通过这些中国普通人生活的用具,我们可以看到两百年前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竟是如此的精细和讲究。按照我本人的理解,中国人在坚持“尊重自然”,“人物合一”生活信念的同时,保持了很高的生活品质。通过这些生活用品,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有将自己的生活艺术化的高超本领,其生活质量远远高于当时欧洲人的生活水平,这不得不让欧洲人敬佩。

博物馆还陈列着一个北京老天桥的微缩景观。远景处矗立着一座牌楼,近景处用木头雕制而成的各种市民,每个人物身高在10公分左右。其中可以分辨出算命的、剃头的、玩杂耍的、说书的、唱大鼓的、拉车的、颠簸萁筛粮食的。。。。居然还有一个站“木笼”的犯人!这些“老北京”们神态各异,悠然自得,组成了一幅喧哗热闹的市井场面。

其中一个表演者右手将一只猴子托起,猴子的肩上挑着一根长长的铁棍,铁棍的两端各缀着一个巨大的铁块。左手扶着一个招牌,上面写着“跌打损伤”四个大字。原来他是个卖膏药的江湖艺人。一个男人盘腿坐在车上,推车的确实一个身体强壮的妇女。洪琼安笑着说:“这个妇女使丹麦的妇女解放人士自叹不如!她是一个类似于孙二娘般的悍妇。”

令参观者眼睛一亮的还有清代雍正、乾隆两朝制造的泥塑人像。

一对中年夫妇的彩色雕塑,每个高125公分。1779年(乾隆35年)在中国制作,男子留美髯,着文官服装,一品顶戴,妻子头发梳理得干净光亮,脑后有髻,着同样官服。琼安女士介绍说:他们是结发夫妻,两个人的头还会动,这在当时的丹麦是十分时髦的商品,据称是清代乾隆朝官员的馈赠礼物。由于当时没有摄影术,这两尊塑像事实上有中国人形象代言人的作用。他们向欧洲人展示了中国人的形象。他们衣着华丽,身体健康,目视远方,神情自若,传达出中国思想的精华所在。按照在欧洲享有盛名的中国大学者辜鸿铭先生的观点,就是“深沉”、“博大”、“纯朴”和“灵敏”。另有一对老年夫妇的彩色泥塑,每个高70公分,18世纪晚期(乾隆年间)在中国制作。和那两个中年夫妇塑像相比同样精彩。特别是其中的老年妇女,塑造得更加传神。她身体微向前弓,一手拄拐杖,一手拿布袋。神态祥和,眼睛里充满了仁爱和怜悯。

作为民间艺人的创造品,泥塑艺术在中国历来难登大雅之堂,在丹麦国家博物馆却被当成珍贵的艺术品,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其中既有表现各行各业手艺人的彩塑泥人,也有中国传统故事中人物的塑像,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彩塑人物,个个活灵活现,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第十集   白色的金子
本集主题:欧洲人用金子换取中国瓷器
拍摄地点: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拍摄器物:欧洲国王和贵族定制的中国外销瓷器
采访人物:布鲁塞尔皇家瓷器博物馆馆长

比利时皇家瓷器博物馆馆长说:中国人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民族,他们可以真正地做到“化泥土为黄金”。这不是什么神话,这个房间里陈列的瓷器就是证明。它们是为我们的国王、公爵、主教大人以及市议会等上层社会专门设计和制造的。我们画出图样,中国人再将它们“变”出来。中国人的开价十分昂贵,而且他们只要黄金和白银,因为中国皇帝说中国是“天朝大国”,什么也不缺乏。这样的交易一共进行了200多年,中国人到底用高档瓷器换走了我们多少黄金和白银?谁也说不清楚。

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郊区,有一个古老的中国建筑,原来属于皇家所有,现在被开辟为中国瓷器博物馆。一个古老的传说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验证:中国人用瓷器征服了世界。

放眼望去,各式各样的外销瓷器将博物馆塞得满满的,简直就是一个中国景德镇瓷器外销工厂的产品大全。中国外销瓷器是如此的灿烂和夺目,但这些瓷器制造者的后代却从来没有真正的欣赏过它们的全貌。   

--------------------------------------------------------------------------------
第十一集   龙骑兵瓶
本集主题:中国瓷器征服欧洲国王的真实故事、德国对中国瓷器的仿制
拍摄地点:德国德累斯顿艺术博物馆、麦森瓷器博物馆
拍摄器物:龙骑兵瓶、麦森瓷器
采访人物:德国德累斯顿艺术博物馆馆长、麦森瓷器博物馆馆长

我们走进一个古老的德国宫殿,发现自己被一大片中国康熙瓷瓶所包围。

这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两百多年前,一个德国的小国王用一队龙骑兵换来两个自己心爱的中国大瓷瓶。随后,各个国王争相效仿,美丽的中国大瓷瓶成为抢手货,纷纷在欧洲的皇宫中落户。

这个国王夕日的疯狂行为,被后世的人们演变成自觉的保护行为。1945年,盟军飞机的狂轰滥炸使德国变成了焦土,但德国人却用生命保护着这些易碎的宝贝,将它们和达芬奇、拉斐尔的绘画一起放进山洞里隐藏起来,使之免遭战争的毁坏。 第十二集  三个热爱中国的德国老人

本集主题:德国富翁最高级别的中国文物收藏和捐献
拍摄地点:德国科隆亚洲艺术博物馆
拍摄器物:瓷器、青铜器、玉器
采访人物:德国科隆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史黛丽博士、路德维夫妇及家人

面对文物带来的巨大财富,收藏家如何安排自己的收藏品的未来?在德国有三个老人,在他们的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捐献出自己以毕生心血得来的珍贵文物。他们只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让更多的人们了解中国文化的美丽,从而远离战争,愿和平永存”。

德国科隆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史黛莉女士特别强调说,谈到科隆东亚艺术博物馆的中国艺术品收藏,还有三个德国老人的名字不能不提。他们是劳琛(Hans Jurgen von Lochow)、西格尔(Hans Wilhelm Siegel)和路德维(Peter Ludwig)三位先生。正是这三位先生的藏品大大丰富了科隆东亚艺术博物馆中国文物的收藏。

劳琛先生1902年生于Lissa(现在属于波兰)的一个贵族家庭。他在大学时期学习机械工程。后来又学习英语。1928年,劳琛先生进入德国国家铁路公司工作。1934年,劳琛先生作为德国方面的代表来到中国,指导中国政府修建铁路。在这里,他和中国同事建立了十分友好的关系,并对中国的文化艺术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1937年,因为中日战争爆发,大多数德国专家回国,劳琛先生却被中国政府留了下来继续工作。在日本军队的进攻下,劳琛和同事们被迫撤退到重庆。他最早期的收藏都在南京大轰炸中遗失了。

1940年到1950年,劳琛先生居住在北京,重新开始收藏中国古董。由于北京在日本的占领之下,美国人、英国人和法国人都搬走了,古董店失去了许多老顾客,所以生意萧条,文物价格便宜。劳琛先生从一个名叫奥图·伯察德(Otto Burchard)的德国人手里购买到大量珍贵的中国青铜器。伯察德先生是一个收藏家和文物商人,从1927年起,在北京齐化门开了一个古玩店,专门买卖中国古董。当时在北京流传着一个说法:在“老德”(北京古董商对伯察德的称呼)的手里总会有稀罕的中国青铜器出现。另外一个为劳琛先生提供帮助的人是德国人劳伦斯·希克曼(Laurence Sickman),他鉴赏中国青铜器的眼力也很好,后来还为美国纳尔逊博物馆里中国文物的收藏立下了汗马功劳。

1945年德国和日本相继战败。可以没过多久,中国的内战又开始了。在这段兵荒马乱的日子里,劳琛先生靠教书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日子过得十分艰难。新中国成立后,劳琛先生终于办好了回国的手续,并被新中国政府特许随身带走他的收藏品。劳琛先生非常感激新中国政府,回赠一个商代晚期的铙钟,现在这个件珍贵的乐器存放在中国历史博物馆。

1950年,劳琛先生终于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他于1964年退休,开始过隐居生活。在1989年去世前,劳琛先生将自己珍藏多年的青铜器收藏全部捐赠给了科隆东亚艺术博物馆。这批珍贵的青铜器成为博物馆中国文物收藏的重要基础。劳琛先生始终对中国抱有深厚的感情,他的家人认为,如果没有那场悲惨的战争,这个老人也许会在他心爱的中国一直生活下去。

史黛莉女士将我带到一个青铜人面大钺的面前,说这件珍贵的文物就是劳琛先生捐献的。我仔细观看这个人面大钺,高35公分,为商代器物。值得注意的是由饕餮纹组成一个人面,刻画细致,下部长有红色的锈斑,属于十分罕见的器物。

另有一件饕餮纹袋足 (此字双口,秃宝盖,下为斗,音JIA),青铜酒器 ,商代晚期,高39。5公分,口径24公分。口上立有两柱,柱帽饕餮纹倒置,三袋足,一个形象独特的龙首形成扳金,上刻十分精细的饕餮纹。满身绿锈,实属罕见之物。

史黛莉女士又指着一只硕大的盘子说:你们觉得这个盘子怎么样?这是一只龙纹青花盘,盘心用青花料绘出两条五爪龙。它们上下翻腾,形象凶猛。龙身四周饰云纹,盘外圈绘缠枝莲纹。青花料色青中带黑,釉色泛白,盘外沿近口处写有“大明嘉靖年制”六字款。为嘉靖官窑无疑。最有意思的是这个盘子的尺寸大得吓人:它的直径达到69。6公分,足足有两尺半宽!而且份量笨重,达13公斤!这样的一个庞然大物,在明代盘子中应该说是十分罕见了,但在当时它并没有引起主人的注意。我去主人家作客时,发现它被随意地放在院子里,遂取回放到博物馆里展览。

史黛莉女士又向我们介绍西格尔(Hans Wilhelm Siegel)先生。西格尔先生1903年生于Kassl,父亲是一个中学教师,母亲的家族在很早以前就和中国进行贸易活动。所以,西格尔先生从小就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

1921年西格尔先生进入汉堡大学学习哲学和中文。1923年首次来到中国并在中国青岛的一家德国公司谋到一个职务。不久他又回到德国,进入柏林大学深造中国历史和文学。在得到更加丰富的知识之后,西格尔先生于1929年重新返回中国,在上海、青岛、南京、汉口和重庆等地工作一直到1955年移居香港。

西格尔先生第一次收藏的中国古董是一件十九世纪的鎏金佛像,当时他只有20岁。从此,他开始了收藏中国艺术品的漫长道路,经过不懈的努力,他慢慢构成了中国收藏的庞大规模。

号鸟(音XIAO)纹方彝,青铜,商代,高22。5公分,宽16。6公分,深14。4公分。从头到脚起八道小扉楞。有盖,盖上有钮,盖和方彝身上各有一个猫头鹰头部图案,全身布满了绿色和红色的锈斑。史黛莉博士说:猫头鹰在中国是作为一种凶鸟,它代表着不吉利的意思。猫头鹰身上有着一种可怕的天性:幼鸟长大后会将母亲吃掉。据说中国汉代的皇帝每年的五月初五将猫头鹰肉熬成羹发给下臣喝,以示不要造反之意。所以,我们认为在青铜器上铸造猫头鹰的形象体现了皇帝对臣民的威严,并有告诫和警示的意思。

除了收藏中国青铜器之外,西格尔先生还收藏中国古代陶瓷,藏品年代从新石器时期开始一直延伸到宋代。

罐,磁州窑,北宋,高12。4公分,腹径14。5公分,收口,鼓腹,圈足。釉色洁净,用大笔简洁地绘出花枝图案,充分体现了北方民族大气奔放的艺术风格。

瓶,耀州窑,北宋,高13。6公分,腹径15公分;短颈,侈口,鼓肚,圈足,满身剃花,造型规整,釉色肥美。

最后介绍的是路德维(Peter Ludwig)先生。路德维先生1925年出生在一个富裕又有教养的家庭,父母都是德国著名的艺术品鉴赏家,在中国明清瓷器收藏方面享有很高的声誉。据路德维先生自己介绍,为了能在不同的光线和角度条件下仔细观察中国瓷器的变化,他父母经常在家里将这些宝贝摆过来摆过去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路德维先生参军,不久就成为美军的俘虏而进入战俘营。他的母亲在大轰炸中死去,家里珍贵的藏书也在战火中毁之一炬。这些痛苦的经历对路德维先生产生深刻的影响。

战后路德维先生开始进大学学习艺术史和考古学,并在1951年结婚。他的妻子同样是一个艺术品收藏家。后来路德维先生接管了父亲的生意,成为一个著名的巧克力工厂的老板。长久以来,路德维夫妇一直热心公共事业,他们将自己珍贵的收藏捐献给许多的博物馆,在欧洲的亚琛、科隆、布达佩斯和圣彼得堡,都有用他的名字命名的展览馆。1996年,他们将一批包括毕加索作品在内的现代欧洲艺术家的绘画作品赠送给中国美术馆,在中国的世界博物馆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1995年,在科隆东亚艺术博物馆新馆开幕的时候,路德维先生将他的中国藏品永久性地借给了博物馆进行展出,这些藏品包括青铜、瓷器、金银器、家具和雕塑,而且质量极高,属于世界一流水平。

中国馆里展览着很多路德维先生收藏的唐三彩,品种包括壶、罐、文官俑、武士俑、天王俑、马、骆驼等等。它们尺寸大,做工细,釉色一流,是级别很高的收藏品。

马,唐代,三彩,高74公分,体态优美健壮。马身上挂红、黄、绿、兰等釉色,十分艳丽,歪着头,张着嘴,将唐代骏马的雄姿表现得淋漓尽致。

骆驼,唐,灰陶 表面加彩,长 77公分。工匠用写实的方法塑造了一个卧地休息的骆驼,它的尾巴刻画得尤其生动,就象活了似的,正在摇摆着轰走苍蝇。我们对史黛莉女士说:这个尾巴塑造得真好!没有料到她却直摇头地说:这个尾巴有毛病,是经过修补过的。我们一开始不知道,后来经过仪器透视才发现这个问题。事情往往就是这样,美丽的东西往往十分脆弱。

碗,银质错金,唐代,高6。4公分,直径17公分。碗中央用黄金雕刻出一个兽头,形象似龙又似虎,十分凶猛,内圈是四个同样的兽头,只是尺寸稍微小了一点,兽头之间穿插着鱼和野鸭,外圈是六只奔跑的鹿和云纹。也许是经过精心清洗的缘故,这件1300多年前的器物表面仍然光亮照人。

菩萨坐像,木质,辽代,高117公分。菩萨梳高髻,胸前饰璎珞,交跏趺坐,双手施印。眉间有毫,面容丰润,表情安详。与众不同的是菩萨身上没有常见的飘带,而是在两臂肘处竖起两片宽袖,象两片展开的翅膀,非常好看。

史黛莉女士特别强调说,劳琛、西格尔和路德维三位先生的社会身份差别很大,他们的收藏道路也各不相同,但他们都从收藏过程中体会到中国文化的精髓。建立一个“天人合一”的和谐世界,是他们感悟中国文化后的最大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