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荒火焰吹箭伤害:3,台灣清熱草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19:01:15
台灣清熱草藥(摘要)    吳煥 顧冠彬
以清解裏熱,治療裏熱證為主要功效的藥物,稱為清熱藥。清熱藥共同具有的功效是清熱,但裏熱證有虛熱、實熱之分,氣分、血分之別,臟腑偏衰偏勝之殊,各藥清解不同之熱,當有其不同的功效特點,中醫根據這些特點,將清熱藥常又分成清熱瀉火藥、清熱解暑藥、清熱燥濕藥、清熱涼血藥、清熱解毒藥和清虛熱藥等六類。但這種分類又是相對的,因為不少清熱藥本身具有多種功效,在組方中,各類藥間又常相互伍用,實難以明確區分。
一、中醫"熱"的涵義
中醫所指的熱主要有兩個涵義:
1. 指有發熱、體溫升高的證候。中醫認為溫、熱、火三者同屬一性。溫盛為熱,熱極為火,熱為火之漸,火為熱之極,只是在證候的表現上有程度輕重的不同,所以統稱為熱。暑病為夏天的熱病,所以,中醫指的熱也包括暑熱。
2. 也指沒有發熱,體溫不升高的一些"熱象"。中醫認為,凡有口乾咽燥、面紅、眼赤、大便乾結、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脈數、五心煩熱(兩手兩腳心及心前區)等,都屬熱證。所以中醫所講的熱要比西醫所講的熱廣泛一些。
二、熱從何處來?
人體生命的維持,有賴於正常生理代謝的平衡。人體的一切活動,都要消耗能量,能量靠營養物質代謝提供。在正常的情況下,人體能量的產生和消耗,處於動態平衡,使人的體溫維持在37℃,正常的水平。一旦身體受致病因子的影響,身體應激能力增強,機能亢能,組織充血,產熱過剩,超出體溫中樞及其它相關的體溫調節器官所能調節的範圍,體溫就會超出37℃,而呈發熱狀態。從病因角度看,熱證的致病因子,可以從外傳入,也可從內而生。
1. 外感六淫之邪,多能化熱入裏。中醫認為反常的風、寒、暑、濕、燥、火(溫、熱)是六種常見的致病因子,稱為六淫。六淫外邪或病原體侵犯人體,會選擇性的引起機體一系列病變,如刺激神經中樞使興奮和抑制過程失調,痛覺和驚厥閾值降低,植物神經調節紊亂,並可使機體中毒,代謝失調,糖酵解過程加強,脂肪、蛋白質分解,代謝產物增加,酸中毒,離子紊亂,毛細血管中毒,凝血機制失調,消化系統活動減退,腸內腐敗發酵過程加強。另一方面,機體又緊急動員各種防禦機能進行抵抗,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交感--腎上腺髓質系統活動顯著增強,其他應激裝置如甲狀腺也處於興奮狀態,能量代謝增高,產熱增多,並引起一系列的各個相關器官機能亢進的病理變化,而這些病理產物又可成為新的致病因子,引起新的更大的病變。所以熱是疾病的表徵,是正邪劇烈抗爭的結果,從"熱"(體溫)的高低,常常可以評估病的輕重。
2. 五志化火。中醫認為喜、怒、憂、思、恐五種情志活動失調,也可導致病理性機能亢進,影響氣機,出現煩躁、易怒等一系列屬火的表現,稱為五志化火。中醫認為五臟與五志相關,肝志為怒,肺志為憂,心志為喜,脾志為思,腎志為恐。五志的劇烈變化,會引起五臟氣機紊亂而傷及五臟,但臨床上最多見的,乃是心、肝、脾三臟的變化。
三、裏熱證的辨證
裏熱證是和表熱證相對而言。六淫外邪,侵犯人體,早期只在體表,出現發熱惡風寒、頭痛、口渴、無汗或汗出不多,脈浮緊或浮數等症狀,中醫將這些徵候群歸納為表證,因有發熱,又稱為表熱證。若病邪繼續往裏傳變,而出現發熱,口乾渴,煩躁,小便黃短,苔黃,大便乾結或兼便秘,腹脹(痞滿),脈洪數,則熱己傳裏,成了裏熱證了。
裏熱證辨證的方法很多,但常用的是以八綱辨證的虛實兩綱,結合衛、氣、營、血辨證中的氣分、血分來判斷疾病的性質,病情的輕重和病位的深淺,因此,裏熱證又有虛熱、實熱之分,氣分、血分之別。
衛、氣、營、血辨證中的衛分病屬表證,而氣、營、血分病均屬裏證。除陰虛發熱或久熱傷陰導致的虛熱外,其餘的熱證多屬實熱。若病在氣分,稱為氣分實熱證。症見高熱、煩渴多飲、汗多、舌紅苔黃燥、脈洪大或滑數等,宜用清熱瀉火法治療。常用藥物如石膏、知母、天花粉、梔子、龍膽草;常用方如白虎湯。若病屬濕邪化熱或濕熱互結之濕熱證,症見心煩口渴,小便澀痛、下痢泄瀉等,宜用清熱燥濕法治療。常用藥物如黃連、黃柏、黃芩、三顆草、十大功勞、秦皮、白頭翁、苦參等;常用方如白頭翁湯。若係瘟疫、毒痢、丹毒、疔瘡癰腫等熱毒證,宜用清熱解毒法治療,若熱毒在氣分、火熱熾盛,應配伍清熱瀉火藥;熱毒在血分者,應配伍清熱涼血藥。常用藥物如金銀花、連翹、山豆根、射干、板藍根、蒲公英、野菊花、穿心蓮等;常用方如普濟消毒飲、黃連解毒湯。若病已入營分、血分,成為營分、血分實熱證,症見身熱煩躁、神昏、或譫語、或吐發斑、舌絳而乾、脈數等。宜用清熱涼血法。常用藥如水牛角、玄參、生地、赤芍、紫草等;常用方如清營湯,水牛角地黃湯。若是暑熱證,症見身熱、煩渴、汗出、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而乾,脈洪數等,宜用清熱解暑法,常用藥物如西瓜皮、荷葉、青蒿、絲瓜絡等;常用方如清絡飲。若屬虛熱證,症見午後潮熱,肌肉消瘦,面赤唇紅,困倦盜汗,或久熱不退,舌紅,脈細數等,宜用清虛熱法。常用藥物如青蒿、鱉甲、白、胡黃連、銀紫胡、地骨皮等;常用方如青蒿鱉甲湯。
四、清熱藥的化學成分
清熱藥主要含類及生物鹼類成分。這兩類成分多味苦,常常是清熱藥的有效成分。
1. 類:主要為黃酮(如黃芩、金銀花、野菊花、荷葉),環烯醚(如梔子、龍膽、生地、玄參、敗醬草、胡黃連)及香豆精(如茵陳、秦皮)。
2. 生物鹼類:多為小檗鹼類(如黃連、黃柏、三顆針、十大功勞)及苦參鹼類(如苦參、廣豆根)。
此外,尚有內酯類(如穿心蓮)、酚及酚酸類(如連翹、千里光、丹皮、金銀花、四季青、虎杖)、多炔類(如茵陳)、蔥類(如虎杖、草決明、火炭母、辣蓼)、揮發油類(如魚腥草、野菊花、黃花蒿)。本類藥物一般不含皂、甾體、強心,有些雖含有小量,但也不是有效成分。
小檗鹼等生物鹼在湯劑中能與一些藥物中的鞣質、甘草中的甘草酸、黃酮類如黃芩中的黃芩生成沉澱。穿心蓮也能和生物鹼、鞣質等生成沉澱。作為湯劑使用時,這些沉澱混懸於湯劑中,內服後可能在體內慢慢分解而產生長效;但若作為注射劑,這些沉澱被過濾清除,就會影響療效。
環烯醚類是一類很值得重視的成分,新近證明胡黃連中的環烯醚對神經生長因子有促進作用;梔子中的環烯醚類有緩瀉、利膽、抗乙醯膽鹼、抗組織胺等多方面的作用,前人經驗認為梔子性味苦寒,能瀉火,但脾胃虛弱,少食便溏者忌用,可能就是與此類成分有關。
五、清熱藥的藥理作用
清熱藥對多種感染性疾病有較好的療效,所以長期以來,多傾向於把中醫的清熱作用與西醫的抗生作用等同起來。但近年的大量藥理研究證明,僅僅用抗生作用來解釋清熱藥的臨床療效是不全面的。雖然有些清熱藥也有較強的抗生作用,但對大多數清熱藥而言,卻是一類以調整機體功能為主的具有廣泛藥理作用的藥物,它們與抗生素有本質的區別。
1. 對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1. 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清熱藥中有一些的確含有較強的抗病原微生物的成分。如連翹種子揮發油對流感病毒的抑制濃度可低至1:65,536。白頭翁中的原白頭翁素,魚腥草中的癸醯乙醛,黃連、黃柏、三顆針中的小檗鹼,秦皮中的秦皮乙素,黃芩中的黃芩,對多種細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黃花蒿中的青蒿素對瘧原蟲,白頭翁對阿米巴原蟲都具有強烈的抑殺作用。
2. 調動機體的抗病原作用:
大部分清熱藥本身在體外多未證實有強而有意義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也未證實在體內能轉化為某種強的抗病原體的物質。許多清熱藥的體外抗病原體作用與臨床療效常不一致。如穿心蓮水溶性黃酮部分,體外有強的抗菌作用,但臨床療效卻不好;而二內酯部分體外無抗菌作用,大量灌服,血清中也未見轉化為抗菌物質,但臨床療效反而較好。
3. 解毒作用:
微生物的毒素是在感染中引起多種症狀及造成機體損害的重要因素,許多清熱藥都具明顥的解毒作用。
2. 對機體的影響:
1. 對免疫功能影響。清熱藥能廣泛地影響機體免疫功能:
a. 升白作用。 b. 提高白細胞吞噬能力。 c. 激活巨噬細胞。
d. 顯著地提高網狀內皮系統的吞噬能力。 e. 提高血清備解素水平。
f. 促進淋巴細胞轉化。 g. 抑制變態反應。
中醫清熱藥的免疫功能升提作用和療效是相隨的,因而病癒和康復常常同步或幾乎同步;而用抗生素治癒後,病人的免疫功能遠未能恢復,病癒和康復常常不同步。
2. 解熱作用:
發熱是"熱證"或感染性疾病最為重要而普遍的症狀之一,大部分清熱藥有解熱作用。但清熱藥的清熱與解表藥的解熱或西藥的退熱止痛藥的發汗退熱不同,清熱藥的清熱多不伴發汗,提示機制不同。
3. 抗炎作用:
急性炎症是熱證的重要表徵,也是感染的最為重要的病理過程之一。多數清熱藥能抑制炎症發展,加速炎症消退,但不同藥物對炎症不同階段的作用,常常不同。
4. 對腎上腺皮質功能的影響:
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功能紊亂,會影響全身內分泌系統多個腺軸功能失調,會出現全身抗病能力下降,代謝失調,既是一種病理指徵,也是許多併發症的病因,許多清熱藥對這種失調有調節作用,但它不是外源性的皮質激素的補充,所以不具有皮質激素的副作用。
5. 利尿和緩下作用:
有利於緩解熱結便乾,並使熱從小便而解。此外,有些清熱藥還有利膽、護肝、鎮靜、降壓、止血、降血糖、抗潰瘍、抗癌等作用。
此外,有些清熱藥還有利膽、護肝、鎮靜、降壓、止血、降血糖、抗潰瘍、抗癌等作用。
上述藥理作用說明清熱藥可能作用於急性感染性疾病的多個環節,這些作用的綜合表現,構成了清熱藥的整體作用。儘管有的清熱藥有很強的抗病原體作用,但整體而言,清熱藥是利用調節機體抗病能力而起作用為主的,所以它們不可能有超越機體生理功能的作用,嚴重的感染,它對病原體的作用,不及抗生素,但它能升提機體抗病能力,使病癒和康復幾乎同步,卻大大的優於抗生素。
六、應用清熱藥應注意事項
1. 辨證要清楚:
(1)要辨熱在表還是在里。(2)要辨熱屬氣分還是血分。 (3)要辨熱是虛還是實。
(4)清臟腑熱時要按臟腑辨證論治。 (5)要辨熱證之真假。
2. 注意保陰。熱為陽邪,熱盛即易傷陰津,故救陰存津,為治熱證首先要注意的。
3. 中病即止。清熱藥多屬寒涼之品,苦寒易致敗胃,寒涼易損傷陽氣,因此,病去即止,以防用之太過會致熱去寒生。
4. 滋陰之品,性多膩滯,亦不宜用之過早,恐致留邪不解。
5. 有熱邪熾盛,服清熱劑入口即吐著,可佐少許辛溫之薑汁以之反佐。
七、台灣清熱草藥
1. 清熱瀉火草藥
蘆根、梔子、夏枯草、淡竹葉、鴨跖草、青箱子、蓮心、
2. 清熱燥濕草藥
青葉膽、三顆針、十大功勞、小檗、苦木、
3. 清熱解毒草藥
(金銀花、忍冬藤)、蒲公英、紫花地丁、穿心蓮、魚腥草、山豆根、白頭翁、鴉膽子、白花蛇舌草、四季青、千里光、杠板歸、(水丁香、草龍)、水蓼、白英、龍葵、馬齒莧、三丫苦、千里光、腫節風
4. 清熱涼血草藥
水牛角、牡丹皮、火炭母、余甘子
5. 清熱解暑草藥
西瓜皮、荷葉、綠豆
6. 清虛熱草藥
(黃花蒿、青蒿)白薇、地骨皮、葎草、胡黃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