貉子毛保暖性:(隆重推荐)高考作文结构创新招术6----- 12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1:59:14

高考作文结构创新招术之6

 

    所谓悬念,是在文章的某一部分(可以在开头,也可以在中间)设置一个疑问或矛盾冲突,以造成读者某种急切期待和热烈关切的心理状态的一种手法。因为悬念是兴趣不断的向前延伸和欲知后事如何的迫切要求,所以悬念设置得好,就能收到吸引读者始终怀着紧张情绪或关切心情迫切地读下去的艺术效果。

    利用悬念进行叙事,在文字作品中十分常见,如中学语文课本中的《祝福》和《智取生辰纲》中均有精彩的悬念手法的运用。不论是谁,读到祥林嫂老了,是不会就此打住的,必会怀着急切的心情去了解她的命运之谜。同样,看了精干练达的杨志竟然被枣贩子劫了生辰纲,也会急不可待地求索造成事态发展背后的原因。

    在作品中设置悬念,一是可以使叙事避免平铺直叙,使文章波澜起伏,增强生动性和曲折性;二是可以吸引读者,牢牢抓住读者的心。常见民间说书艺人说书时卖关子,也是在利用人们总有欲知后事如何的心理,用悬念来抓住听众。

    悬念的设置一般有三种方式。第一种:一个悬念的提出、破译、完成,往往是一个独立事件的完满收结,是对主题的一次较为完整的表现(如何为的散文《第二次考试》即属此类)。此类悬念,不但是一种叙事方法,也是一种构思方法。因此,这类悬念从设置到完成,要有一定长度。就一篇作文来说,悬念不宜设置过多,一般有一两个就行了,不要像好莱坞电影那样,追求五分钟一个兴奋点。第二种:在叙事的过程中不断地制造悬念,使叙事本身追求一种悬念迭出、一波三折的艺术效果。第三种:我们不妨把它称作是悬而未决的悬念,它可以给读者留下想像的余地,使文章意味无穷。如例文《陈伊玲的故事》即是。这种手法在时下的一些小小说中最常用。

    本式的基本套路模式为:设置悬念探因解疑解疑明旨。

    例文1    陕西 考生

    夜,如漆的夜。

    半山腰的一间草房里,闪动出昏暗的灯光。屋里坐着兄弟两人。哥哥今年在县城念高中三年级,成绩优异,明年就要考大学了;弟弟上初中二年级。父亲在三年前病逝。家里家外,全由母亲一人操劳,长期的超负荷劳动,母亲生病卧床,家里无人劳动,兄弟俩决定留一个在家,另一个继续上学。

    久久地,屋里没有声音。一阵大风吹过,门上的布帘猎猎作响,火苗不停地跳动。

    “哥,你去念书吧,我留在家里。弟弟对哥哥道。哥哥没有应声。看着面黄肌瘦的弟弟,心里一阵心痛。难道自己去念书,让弱小的弟弟在家劳动吗?哥哥走过去,抚着弟弟的头,听哥的话,你人还小,正是读书的时候,哥哥留在家里,你安心去念书。”“不,哥,你马上就升学了,你去读书,家里活我慢慢干。

    “弟弟,”“哥哥,兄弟俩紧紧地抱在一起,彼此听见对方的心跳。泪,无声地流淌着……

    兄弟俩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只得以抓阄来决定。

    弟弟找来纸和笔,俯在桌上写,哥凝视着屋外黑黑的夜出神。

    “哥哥,你先抓吧。哥哥转过身,迟凝了片刻,从桌上抓起了一个纸团,上面写着:上学

    弟弟望着哥哥道:哥,你那阄是上学,我在家劳动,你去念书吧。”……

    哥哥盯着手中的纸片,心潮起伏,弟弟还那么小,在家劳动,会累坏他的。不行,应当让弟弟去念书。他转身一看,屋里已不见了弟弟。

    哥哥低头沉思了片刻,似乎突然明白了什么,从纸篓里找出弟弟的那团纸,展开一看,上面也写着上学。霎时,哥哥明白了一切。为了让哥哥去先抓,自己就……

    看着手中的一片皱纸,哥哥眼里闪着泪花,手,在颤抖,猛地,哥哥转过身,大声喊道:弟弟……”向屋外浓浓的夜幕冲去。

    简评:这是一篇令人伤感、落泪的文章,作者首先写出了家庭的背景,为推动情节发展做好了铺垫,然后通过生动传神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刻画了弟弟费尽心机地在抓阄时作弊,结尾解开谜底。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真情的流露,收到了水到渠成的艺术效果。

    例文2    江苏 考生

    离端午节还有两天了,富贵村的人们都在忙碌着。

    这富贵村,虽然名为富贵,但其实是一片山坳坳里的穷乡僻壤,偶尔飞出一两个金凤凰,箫顺就是一个。去年刚刚医科大学毕业的他正在城里医院履行着天职。

    家里有一老母,还有一个快要生娃的媳妇,她们并不知道箫顺的工作单位在哪里,因为这山村实在是太闭塞了,唯一与外界的联系就是那一月才来一次的邮差。

    往年,箫顺都会在端午节前一个月寄信回家,这样,婆媳俩就会在端午节前收到他的信,为他将要回家作准备。可是今年有些反常,离端午节只有两天了,他的信还没到,婆媳俩倒没怎么担心,心想也许他忙,就忘了写信,反正过节他一定会回来,按往年一样准备就是了。

    端午节转眼就到了,村长按惯例用挨家挨户集来的钱买了一串长长的鞭炮,放得震天响。按他们那里的风俗,每户的男丁都要跪在离鞭炮四米的圈子里,然后祈福。可人们发现,箫顺没来,于是村长又派人去请……然后,全村的男丁都知道了,箫顺没回来。然后,全村的女人都知道了,箫顺端午节没回家!

    在这个没有什么新闻的穷山村里,女人们开始用她们独特的传播方式,生动地演绎着这个号外。现在村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箫顺这个假冒的孝子,抛妻弃子,在城里一个人风流快活,还包养了一个二奶!

    箫家婆媳整日闭门不出。媳妇本来挺相信丈夫的,可听传言说得那么有板有眼,就挺着个大肚子,整日以泪洗面。她将信将疑,只有箫顺的妈妈始终坚信儿子不会如此,始终以坚定的口吻劝慰媳妇:顺子不会的,他不会的!

    一日,婆婆听到门外又有村妇在谈论自己的儿子,她不顾媳妇的劝阻,毅然拄拐杖,一步步挪到门口,打开门,只说了一句话:顺子不会的,不会的!话音未落,箫顺就站在了老母亲的面前!

    原来,奋战在抗一线的箫顺刚刚结束任务,又在宾馆被隔离了一个多星期,才匆匆往家赶,所以耽搁了。

    于是,女人们开始说:箫顺真孝顺!

    媳妇开始说:他是我丈夫。

    婆婆仍然说:他不会做那种事!

    简评:这篇小说构思巧妙,充分利用设置悬念的方法,将情节写得一波三折,起伏跌宕。从常年节日还家未归猜疑传谣再到归家众人改口,直至末尾方揭出谜底,点出主人公是因抗非典而迟返家。还不仅使本文具有了时代性,而且增强了思想内涵。

    例文3    湖北 考生

    哥,黝黑的皮肤,粗壮的胳膊像一头健壮的牛;哥,粗声粗气,蓬乱的头发,像一匹任劳任怨的马;哥,沉默寡言,起早摸黑,像一头拉磨的驴。都说哥是捡来的,因为哥是一个只要有饭吃

    就能像牲畜一样拼命干活的人,他是家中唯一的劳动力。

    风轻轻地划过身边,传来哥喘气的声音,麦浪中飘飞着哥的滴滴汗水,在阳光下,像一颗颗珍珠,飞起又沉入无边的麦浪。

    哥真是捡来的吗?在无边的黑夜里我问着依然闪烁的群星,也许它们知道哥是不是从娘的肚子里出来的。哎!想起我娘,想起我一问她哥是不是捡来的,她就偷偷地抹泪的样子,想起娘看着哥的那种心痛而无奈的样子,想起……我想哥不是捡的吧!群星无语,只有无边的思绪融化在无边的黑暗里。

    然而,终于有一天,一辆汽车接走了……不是哥,而是我……

    全村都愕然了,母亲单薄的身躯像一张经不起揉捏的白纸一样斜倚在门槛上,银发中夹着几根枯黄的头发任风胡乱地吹拂着。

    哥,我想起了哥,我不顾一切地挣脱亲生父母温暖的手,冲向麦田。阳光下哥黝黑的脸上滚着颗颗水珠,是泪?还是汗?我站在田埂上任由泪水在眼眶里泛滥,却再也无力叫出那个沉沉的哥!

    哥,傻笑着看着我,说:回去后,有空多来陪陪咱娘,她为你牺牲了不少。

    娘,娘为我牺牲了不少,是的,娘牺牲了自己的亲生儿子,为了我这个捡来的娃,为了我今天能坐在宽敞的教室里,娘把哥变成了家里的一头牲畜。

    无数个日子里,娘给我端来一碗香喷喷的米饭,却给哥塞了一个硬邦邦的窝窝头,我对娘说:这不公平!娘只笑笑说:你上学要营养。

    原来,我现在才明白,我和哥的命运是娘一手安排的,到底哥跟娘亲,还是我跟娘亲,娘为什么要这样做?此刻我方明白,原来这世上还有一种比母爱更伟大的东西。

    它像一股丁冬的泉水,滋养着我的心田,像一束温暖的阳光,给我前进的力量,我多想问问娘,我比她的儿子更重要吗?也许不必了,因为娘是这样认为的,这是娘这个最最善良的人对事物的认知。

    简评:疑问句作题目,开篇就设下了悬念,引起人们对命运的关注。随着情节的发展,终于有一天,一辆汽车接走了……不是哥,而是我……”,长期的误会才有答案,原来是一种比母爱更伟大的东西安排了这一切。母亲超乎寻常的牺牲,深深震撼了我们。

    例文4    湖北 考生

    抚摸着手中的一枚长长的金子弹,他的眼中漾着泪水。多少年来,子弹像毒刺在他心里,悲哀缠绕着他的心,像丝线一般……

    他是山里的神枪手,日子是那么平淡恬然,靠打猎为生的他和母亲在大山脚下相依为命,也许是人算不如天算,母亲突然病倒了。看到母亲逐渐消瘦的面容,他心急如焚。

    医生说只有山上王猴的心血能对她的病有效,猎人二话没说,背着贴身的长枪上了山……

    经过两三天不眠不休地追寻,他终于找到了一只白色的小猴。他的心激荡着。

    母亲,儿子就回来,您等着。

    当他追逐着小白猴身影的目光停在了一棵古树上时,让他惊喜的是,小猴的身边还仰坐着一只老母猴。

    小猴嬉叫着,拥在母猴的怀里,母猴抚着小猴的头,给小猴喂奶…… 晌午的阳光十分刺眼,猎人抬起了枪,瞄准。

    突然,老母猴似乎看到了瞄准的枪,它望着猎人,眼中的警惕变成了一种哀伤,流动着;它直起了上身,站了起来,将小猴俯在胸前吮吸的头压向怀中,然后用哀求的眼神望着猎人,眼中流动着一种语言。

    “请等一会,只一会,让孩子多吸几口奶水吧!求你了。

    将吸饱乳汁的幼儿,放在树枝上,它很快的找来两张芭蕉叶,弄成碗状,将自己硕大的乳房拼命的压挤着,小心的用叶子接着,又轻轻的把挤满乳汁的叶子架在树杈间。

    于是,它招了招手,一动不动的坐在那里,呆滞的眼睛远远地凝视着小猴……

    猎人看着这戏剧般的一摹,他呆了,眼泪涌上了眼眶,手颤动得似乎抬不起那枪了:母猴的母爱让他想起了母亲和自己的情感,真切,却又那么无奈……

    从未手软过的猎人的心颤抖了,他实在不忍。眼睛朦胧中,他举起了枪……

    母亲的病神奇地痊愈了。神枪手果然是神枪手,从母猴心脏中取出的子弹,他抚弄在手中,他不但将子弹射进了那颗充满爱的心,也射入了自己的心,像毒刺一样深深刺入……

    噢,一种选择。

    简评:这是一篇运用倒叙的手法写成的小小说,开篇设置悬殊念,引出回忆。母猴在猎人的枪口之下,将吸饱乳汁的小猴放在树枝上,拼命地将乳汁挤满找来的两张芭蕉叶弄成的器具里,并将其轻轻的放在树枝间……在以生命为代价的前提下,母猴被命运选择,而猎人为母亲选择,一生一死,撼人心魄。由此,我们才体会到猎人内心的愧疚与悲哀。

 

高考作文结构创新招术之7

    一篇文章,初看开头,便知结尾,一般不会引人入胜。如能做到千折万转,抑扬有致,曲径通幽,就能避免平铺直叙,使文章产生诱人的艺术魅力。所谓抑扬生变法,就是指在文章中对所写之物,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陡然一转,或褒扬抬高,或贬低否定的一种艺术手法。运用这种方法来构思写作,往往可以使文章波澜陡起,摇曳多姿,从而达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

    例如《琐忆》一文,文章旨在通过对有关鲁迅关怀青年的几件小事记叙,歌颂鲁迅的伟大人格。然而在文章的开头,作者却写了自己不敢去接近他,因为之前作者道听途说了许多关于鲁迅的议论,如鲁迅多疑世故脾气大爱骂人睚眦必报不容易接近等等。然后笔锋一转,开始记叙自己与鲁迅交往的几件事。通过这几件事,作者得出的结论正好与道听途说的相反,鲁迅恰恰是一个心胸广阔、人格伟大的人物,他对青年无限关心和爱护,对敌人无限仇恨,他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正是他人格的体现。文章采取这种欲扬先抑的叙述方法,既更好地凸现和歌颂了鲁迅的伟大人格,又增添了文章的波澜,使文章摇曳多姿。

    在具体写作中,正确运用此法应注意两点:一是要从整体上着眼,安排好轻重、主次、详略。不论欲扬先抑,还是欲抑先扬,所都是目的,所都是手段。前者抑是为了扬,重点在扬;后者扬是为了抑,重点在抑。切不可详略不分,平均用墨,更不能轻重例置,喧宾夺主。二是要掌握好和转换的自然。过了一定的,就可能失实或有悖于事理而影响表达效果。转换不自然,就可能虚假而不能令人信服。所以万万不可掉以轻心,草率从事。

    例文1    河北 考生

    “哗哗!我被这响声驱散了美梦,揉开蒙眬的睡眼,一看表,已经7点半了。猛然想起昨天已约好今天早上630去爬山。糟糕,都晚了一个小时了。可一看窗外,阴云密布,大雨瓢泼,还

    不时地夹杂着电闪雷鸣。这种鬼天气怎么可能去爬山?还是不去了吧。

    可是小灵,那个与我约好的女孩子会在车站等我吗?不会的。她平时最胆小,见到蛾子在头顶飞,都会惊叫着跑出去老远。这神出鬼没的大雨天她怎么会去呢。为了保险起见,我还是给她家挂了电话,没人接,我不禁愣住了,她真的去了!这个胆小的娇弱女生真去了!

    顾不得多想,我抓起一把雨伞便跑了出去。虽说早晨,可天阴得似已到了傍晚,路上行人稀少,只有飞驰而过的几辆汽车,溅起半米来高的污水。隔着密密的水帘,远远地我看到一个娇小的身影,孤单地站在车站站牌下,穿着洁白裙。那裙舞动着,似一朵在风中摇曳的白莲花,纯洁、素雅。

    “小灵!我呼喊着奔过去。阿花,真的是你,我还以为你出了什么事呢。可我又不认得你家,还好,还好……”小灵话说得有些急促,那张惨白的脸也被涨得发了红。我没事,我只是,只是——起晚了。不知怎的,那原先想说不舒服的谎言,此刻却滑回了肚里,再也浮不上来了。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小灵的脸上露出了笑意,无半点责备之意。你不害怕吗?”“可我更害怕你出事啊!再说,原先讲好的,怎么能说变就变呢,这可是我做人的准则哟。小灵伸手拍了拍自己的胸口,显出很大气的样子,眼睛却向我神秘的眨了眨。我不禁扑哧笑出声来,可我的眼角却分明有一种东西涌出来,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可它已经滴到了我的心里,开出了一朵白莲花。

    小灵,这个外表柔弱的女生,却用诚信支撑起了脊梁。

    诚信,这个讲了千百年的字眼,在今天仍然发出那洁白的光、高雅的光。让我们世世代代都沐浴在它的光辉下,接受心灵的洗礼,开出洁白的花朵。

    噢,风雨中的那朵白莲花,愿你永开不败!

    简评:此文手法巧妙,美不胜收。文中巧妙地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赞扬了诚实守信、关心同学的小灵。开篇描写恶劣的天气,因睡过时间而晚了一个小时,那个平时最胆小的小灵大雨天怎么会去呢?然而,当冒雨赶到后,却看到一个娇小的身影孤单地在等这个外表柔弱的女生,却用诚信支撑起了脊梁

    例文2    湖北 考生

    以前我很讨厌道家的思想,总觉得道家那些一味消极避世的观念看似超脱,实则是一种颓废,于是我也就很讨厌道家的音乐。虽然我并没有怎么听过,但道家的音乐在我脑海中一开始就被打

    上了颓废的标记,笼罩着层层乌云。

    朋友送给我一盘磁带,其中有一曲道教的《松山风曲》,我一听那淡如白开水的筝声就头疼,而且其中又夹杂着沙哑的二胡凑热闹。与其说它追求的是一种静,不如说它追逐的是一种杂乱,一种无感情、无理性的凌乱,我一听就烦,然后就倒带。

    再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去了趟武当山。幽静的山中洪亮的钟声与道观中缭绕而升的烟火,仿佛创造了一个远离尘嚣与繁芜的人间。一切感觉很清淡,是我比较喜欢的感觉。这时,一种朦胧的亲切感在我潜意识里开始滋生,隐隐然间觉得渺远的道教离我又走近了一点。

    回家后,我对这种感觉有点不理解,便去问一个我很崇敬的长者。他以前打过仗,当过不小的官,我说出了我的感觉,他用手一拂颌下长须,微微一笑:听听这个吧!”“这一定是好曲子喽!我见他把磁带放入录音机时心想。

    乐声缓缓而起,几声古筝似山川的几阵清风,拂过树叶,带来几声鸟鸣,引起一阵灵动,我心一悸:这好像在哪听过,可当时又实在想不起来。

    然而筝声渐密渐稠,似天上的几处白云互相追逐打趣,引得鸟儿也性子一乐,叽叽喳喳地叫了起来。不经意间,略显凝重的二胡插入其中,用沙哑来表现几分随意、几分思索。这思索如天马行空,无牵无羁,自在飘扬。古筝的灵动与二胡的悠扬恰到好处地揉和,把一种内心无所羁绊的欢愉演绎得淋漓尽致。

    待最后一个音符弹出一缕升天的轻烟,我回到了现实。长者用慈祥的笑容看了我一眼:这就是《松山风曲》,你听过的,再听一下,还好吧?我愕然。他又继续说:道家的超脱对着的是繁芜的世俗,道家也热爱自然,他们所爱的是纯真无尘的自然。道家的音乐实际上是很爱生活的……”

    同一首曲子,开始听时感情亲疏不同,我对道家音乐的感知竟然千差万别。我想在以后的生活中,如果我能意识到感情对事物的这种负面影响并注意克服,一定能更多地接近事情本来面目。正如同这次拨开天空的乌云,我看到了骑鹤的仙人一般,这乌云便是感情障碍。

    简评:本文在写法上典型运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先写自己不喜欢道家的相关思想,再写到不喜欢听道家的曲子,这是。接着写游览武当山,感情上起了变化,这是过渡。最后去询问长者,领悟了道家曲子的妙处并改变了认识,感情的亲疏不同,对道家音乐的感知千差万别,这是

    例文3    四川 考生

    曾经,我总喜欢一个人跑到城郊的小溪边,倾听溪水的淙淙声和鸟儿欢快的鸣叫,忘却一切烦恼,净一净自己的心。

    我喜欢玫瑰,尽管它有刺,但它沁人心脾的芳香和毫无瑕疵的花瓣让我沉醉。我对好友喜欢的茉莉花却嗤之以鼻。毫无新鲜的白,毫无让人难忘的香,那么平凡,那么娇小,只能让人怜,而无以说爱。好友笑了笑,只是说了一句: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喜爱,但你不能用你的心来约束我吧!

    是吗?她的话让我有了一丝颤动。再去注意那朵茉莉,虽然谈不上爱,却也领会到了它的素雅与清香。

    难道自己这么快就认同了茉莉?我一时无语,静静思考,才发现自己真的有了变化。从小到大,自己喜欢的花变了好多种,但每次都会因自己的喜欢而去憎恶讨厌其他的花。狭隘的思想阻碍了我,让我无以进步。

    仔细去体味生活,这种事儿好多。生活的确不公平,但人的思想不能因为它而变化。每次上学路上,总会见到一个残疾小姑娘。她用自己的微笑征服了我。我试着接近她,才了解到原来她的生活是这样艰辛。没有健康的双腿,让她丧失了正常人应该有的快乐。但她说她不会屈服于生活,在别人的冷嘲热讽中,在父母的打骂中,她勇敢地站起来面对生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

    其实好想对她说声对不起,我也曾经因为她残疾的双腿瞧不起她。

    真的好感谢她,是她让我知道了自己的渺小,认识了自己的狭隘。世界上的人形形色色,你不能因为你热爱大海,而去鄙视小溪;不能因为你喜爱太阳,而去忽视星星的光亮;不能因为你愿作参天大树,而去蔑视甘作绿草的理想。

    每一个活在世上的人都应该有一颗博大的心,去容纳别人,去接受别人,这样的人才会更快乐、更幸福。

    还喜欢到小溪边去静心,但现在的我不仅是洗去尘世浮华,也是去锻炼自己的博大。要认识到每一个生命都是上帝的杰作,我们都应该去关爱。手中仍有一朵茉莉,但现在我已喜欢上了它的清新与素雅了。

    简评:文章以茉莉为线索,通过对它认识上的变化,领悟到每个人都应该有一颗博大的心,去容纳别人,去接受别人。在叙事上运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首先对茉莉花是嗤之以鼻,然后写好友的一句话引发内心颤动,进而领会到了它的素雅与清香,使自己的认知产生了质的飞跃。

    例文4    广东 考生

    科学家认为,人类的记忆可以移植,即让记忆消失或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乍听之下,不由得欣喜若狂:移植记忆,那该多好!有什么烦心的事儿,移掉算了;有什么高兴的事儿,移来同享;也不用苦学了,那多累呀,只要考试时将知识移进大脑不就行了!……但转念一想:不成,移植记忆,利少弊多。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就会大大增强人类的惰性。每个人都不用功学习了,待需要用知识时就可信手来。那么,推动人类前进的原动力——不断创新、不停进取就会失去效力:活到老、学到老也成为一种讽刺。人类扰会止步不前,进而退化,甚至灭亡。由此可见,记忆移植,乃人类的杀手。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人们都会争先恐后地移走自己的烦心事,移来高兴的事。这样,人们永远活在快乐中了。但这样做是不足取的……人类之所以丰富多彩,就因为人有丰沛的感情去体验。喜、怒、哀、乐是人感情四大组成元素。四者的关系是相反相成的,没有怒哀哪能显示出喜乐?有人说没有经历过风雨的人体会不出彩虹的可贵。同理,没有经历过大怒大哀的人,也体味不出喜乐的滋味。没有怒哀只有喜乐的人生是缺憾的人生,是无色无真的平淡如水的人生。经历这样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如果每个人的人生都只有喜,那么,这个世界上也就不会有蔡文姬《胡笳十八拍》的哀怨,阿炳《二泉映月》的哀伤;也就不会有贝多芬《命运》的激昂,莫扎特《安魂曲》的催人泪下;也就不会有司马迁《史记》的辉煌、苏轼《大江东去》的磅礴气势和岳飞《满江红》的慷慨壮志……世界文学史上少了这些,文学也不能称之为文学;文明少了精神,也不能称之为文明。当香琐浓艳、惊险刺激成为主流的时候,人类的家园就变得残缺不全。记忆移植,扼杀了人类创作的本源,扼杀人类的精神,造成不健全的人生,不完整的文明。因此,记忆移植,是人类杀手。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人们将面临自己的严峻考验。记忆移植,带来的只是小利小惠,人类损伤的却是我自己。因此,遵守自然的客观规律,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违背了自然规律,人类必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遵守自然规律,刻不容缓!

    简评:这是一篇令人耳目一新的作文。新就新在作者的立意——记忆移植要不得。文章从三个层面以议论的笔法阐述了记忆移植的弊端,结论是人类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否则必受惩罚,论述有理有据,结论水到渠成。作者有意先扬后抑,体现了构思上抑扬生变的特色,这正是本文的新颖之处。

 

高考作文结构创新招术之8

    向水面投一粒石子,一圈圈波纹就从石子入水的向外漾开,渐去渐远,这圆形的组成一幅和谐的图景。春来时,万木竞发,成了一片绿的海,如果这面上点缀上几朵红花,这又将会是怎样的一幅动人的画面!把这个生活图景移植到作文上,就成了点面结合的写法。是俯视图,给人以广阔展放的视野;是特写镜头,给人以具体深入的印象。

    刘白羽的散文《长江三日》对长江三峡进行了全面绘景,作者不是对所有景物都点到为止,在具体写景时,也没有对三峡的景点进行一一细写,而是既全面概括地勾勒出了景物的全貌,又抓住了三个峡不同的特点,选取重点的景点进行细致刻画。写瞿塘峡是突出它的雄伟。巫峡体现了幽深秀丽、千姿万态的特点。至于写西陵峡,则着力突出它的奇险。这样既全面描写了三峡全景,又突出了三个峡各自的特点,给人深刻的印象。

    散文多用点面结合的方法,议论性文章亦常见此法。《过秦论》中用反衬法先说六国之强盛时,主要从人才下笔,先以信陵君等四君子为例,用明智忠信、宽厚爱人、尊贤重士写其为人,用约纵离横写其外交,用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写其才能;这是的剖析。接着一口气列举了20位著名的人士,从出谋划策、沟通思想、统帅军队三个方面说,这是的叙述。这种把典型与全局、个别与一般结合起来的方法,会使议论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显得深刻全面,丰满充实。

    记叙文《包身工》也同样用了此法,那群受尽苦难的小姑娘就是的描写。可是,也只有当枯枝般的芦柴棒活生生地站在我们面前,当病中的她被带工头狠命踢打,在刺骨的寒风中被冷水浇头时,愤怒的火焰才会在读者心中熊熊燃烧。这正是的力量。

    例文1

    生活中充满了想像与奇特,也充满了困惑与无奈,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也曾彷徨过,但最终,我懂得了无论如何,要聆听心灵的声音。

    看过一篇这样的故事:相依为命的兄妹俩,妹妹因病入院,必须输血,否则会死亡,而医院恰巧没有这种血液。医生便问哥哥敢不敢输血,10岁的他经过一番思考,慎重地点了头,输完血,他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久?医生本想嘲笑他的无知,转而却被深深地震惊了:他做出了多么伟大的一个决定啊。当医生告诉他还能活100年时,他万分高兴地重新捋起袖子:那把我的血输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每人活50年。

    多么善良而又可爱的男孩啊!平分生命,即使亲如父子,恩爱如夫妻,又有几个能如此轻易地说出口,我被彻底地感动了,以至于每次重翻这篇文章,我仍忍不住地眼眶微热。

    生死的抉择,不是每个人都能碰上,但是无论什么样的选择,或大或小,或难或易,我们都不能轻率地草草了事。世上没有后悔药,在做出决定之前,必须经过深思熟虑。我们需要本着一颗善良、正直、诚实的心,来作出回答。荷尔德林曾说:大地可有一种尺度?绝无!万事应问心无愧,经得起心灵的考验。生死权掌握在你自己手中。

    理想高于现实,当高高在上的理想与生活的实际发生矛盾时,我们往往需要来一次痛苦的选择。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前人早就为我们树立了一个不朽的榜样。现实是残酷的,它不近人情,不理会你那美丽的理想。但我们不能就此而退缩,首先应战胜自己,这只是生活出给我们的一个难题而已。我总认为,抱着一颗充满爱的心,真诚地对待一切,对未来充满信心,那么,什么难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那英在她的歌中深情地唱道:我不是天使。

    哈利·波特也不会骑着他的魔扫帚出现在城市的空中。

    我们都是这个世界中的平凡一员。所以,请不要害怕。面对各种选择,想想平分生命的故事,聆听我们自己心灵的声音就好。

    简评:本文由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小男孩的选择作为,进而引出了关于心灵选择的思考。作者思路开阔,感情激荡,对小男孩的行为表达了深深的敬意,对人类社会这种美好的情感进行了热情的讴歌。这种由”“”“的方法必然会深深打动读者。

    例文2    安徽 考生

    “丑女孩吕燕在法国一炮走红的消息传来,令人震惊。此事不仅引起了中国服装模特界的议论纷纷,更引发了对中国传统审美观以及其与世界潮流的关系的思考。

    就咱们普通老百姓的眼光来看,吕燕的确算不上美女,甚至是丑的。小眼睛、塌鼻梁、厚嘴唇、大脸庞,与我们心目中大眼睛双眼皮高鼻梁薄嘴唇的美女相距甚远。虽说吕燕在法国获得了成功,但国内的服装界好像并不买账。中国的传统审美观根深蒂固,从封建社会开始就定下了美女标准,虽然时代变了,说什么该与国际潮流接轨了,但从情感上还是咱中国林黛玉亲。你看,国内知名的服装杂志有几期是以洋模特作封面的,换来换去就是那几张老面孔。

    而与我们相反的是,法国人并没有以欧洲美女标准要求吕燕,而是从东方人的特征角度接纳了吕燕。这种抛弃了感情束缚、平等客观看待事物的理念是否值得我们学习呢?

    中国人在这方面的例子还很多。想起美声唱法刚刚进入国内乐坛的时候,中国听众无法接受。竟有媒体称之为胖女人的吼叫。咱中国有京剧、样板戏,又亲切又有味,比你那咕噜不知所云的唱法好听多了。但从今天看来,正是有着一批有眼光的音乐人士抛弃了情感上的排斥,积极吸取了美声唱法中科学系统的发声方法,并将其成功巧妙地应用于我国的民族唱法,使得今日的民族乐坛焕发出从未有过的勃勃生机。

    在中国历史上,虽然大多数人沉溺于民族情感的牵绊,不能正确认识世界,但总会有一部分有识之士,会摆平情感与理智的天平,正确看待中国与世界,像林则徐、魏源、孙中山等,正是他们推动着中华历史车轮的一步步前进。抱着传统停滞不前,只能落后挨打。中国的近代历史不正是最好的典型吗?

    中国悠悠历史培养了我们每个人的民族感情,但世界的发展,更要求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去勇敢地拥抱整个世界大家园!

    简评:这篇议论文的成功之处在于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先以服装模特吕燕在法国获奖谈起,这是一个。然后,联想美声唱法以及中国的京剧、样板戏,进而写到中国历史上的有识之士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过程中吸取世界先进文化的例子,这是,二者结合,揭示了主题。

    例文3    陕西 考生

    现实世界中,理智往往容易被情感淹没,那么,怎样才能驾驭住自己的情感呢?

    理智,是一朵花,盛开于智慧的春风中;情感,是一阵雨,常常将这一朵花摧残。情与理,对立而又共生于现实世界。

    一、渴望真情

    情感,这一人类与生俱来的元素在一代仁人贤士的一生中抒写得淋漓尽致。他们将真情吐露,活得潇潇洒洒,坦坦荡荡,屈原便是这样一位真情的人。他高唱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高呼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他将一个臣子的心掏出来呈现在众人面前,不矫饰,不造作,终于,他的性情铸就了他的英名,他从此不朽。李白,面对贵妃研墨,力士脱靴,他高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从此寄情山水,便有无数华彩奇章流传于世,他亦不朽。

    冰心女士说:雨后的青山,像泪水洗过的良心。她告诉我们:唯有真实的情感,才是一生无悔的追求。倘若将自己的情感囚禁,人生便失去了光彩。

    二、超越感情

    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令人点燃烽火,戏弄诸侯,终至亡国。

    唐玄宗宠幸杨贵妃误国,终遗恨千古。

    这些,都是没有超越感情的结果。理智是一座堤坝,感情的潮水如不加控制,必定会造成堤坝的坍塌,行为的迷茫,以致酿成大祸。

    人们常说:三思而后行,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三、驾驭感情

    感情犹如一匹野马,需要你去驯服。理智则是它的缰绳。以理智面对世界,人生便增添了一份自信,一份豁达。

    范仲淹遭贬,然而他仍旧胸怀天下,以理智的大脑,平静的眼光向人们昭示了一个智者的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何等宽广的胸怀啊!

    无数事实告诉我们,情与理相伴相生,互为两极,理智需要情感的润泽,人生才显灵动;情感需要理智的依托,人生才显智慧。愿人人能用情感之雨浇灌理智之花。

    简评:本文突出特点是点面结合。屈原、李白的华彩奇章流传后世,这是真情的体现;周幽王、唐玄宗没有超越感情而酿成大祸;范仲淹驾驭感情,体现智者的用情。从不同侧面对情与理作了准确的诠释,是为点,而三点连缀成面,文字简约却大气磅礴,由点及面,使内容拓展有序。

    例文4

    瀑布选择了悬崖,从此,它便跌宕成了一首奔腾的歌;种子选择了撑裂躯壳,于是,它便成就了生命的绿;珍珠贝选择了创伤,它才孕育出夺目的珍珠;雄鹰选择与风雨搏击,在蓝天翱翔,它才成为勇者与力量的化身。

    人难免要做出选择,有选择就会有困惑。是选择悬崖呢,还是选择后退。若是我,我选择悬崖。

    也许有人会说:苦涩的是青橄榄,折断的是嫩翅膀,年轻人,你不怕跌下去摔死吗?不怕,因为我不会盲目地走向悬崖,更因为有伟大的心灵在支撑着我。

    曼德拉是南非历史上第一届黑人总统。年幼的曼德拉目睹没有温情、没有平等的种族歧视状况,他立志一生要做一个自由战士。他选择了自由,于是成长为律师的他因为替人疾呼而遭南非白人政府拘禁,他面对的将是在一个孤岛上做25年的苦役,或是放弃抗争。他选择了前者。在拘禁中,他承受了体力与感情的巨大折磨,他还自修了英国一家函授大学的全部课程。而在这漫长的过程中,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从未停止对他的声援。白人政府终于撑不住了,25年后,已是64岁的曼德拉获得释放。他又开始积极奔走,无数次地遭受暗杀的威胁。然而,压迫压不住反抗。2世纪90年代初,南非种族隔离制终于被废除。这位黑人总统的一生被誉为曼德拉神话

    还有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他以杂文做为匕首和投枪进行斗争,以一种恨的方式来宣泄对民族的深沉的爱。选择杂文的同时,他便选择了攻击。有人说:如果鲁迅当年选择小说,也许他就不会受到太多的非议和不公的文学待遇。可是我要说:在国难当头的黑暗岁月中,有良心的文学家,首先是战士。今天和以后,鲁迅都不会被人忘记。

    还有前以色列总理沙龙,他用鲜血与生命来践约和平。阿拉法特在炮火下工作,不让手枪玷污橄榄枝。

    其实,困苦、危险、艰难就是曼德拉、鲁迅的悬崖。他们选择了悬崖,也选择了新生。

    请让我以一首诗作结:

    林子里/有两条路/朝着两个方面/我选择了更少人迹的那条路/于是/带来一番完全不同的景象……

    简评:这篇议论文选材典型,采用点面结合的手法写得大气恢宏。首先选取黑人总统曼德拉反对种族歧视的典型事例,再以鲁迅先生怀着对民族的大爱而选取了杂文,选取了战斗的事例进一步补充。在论述两个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如对沙龙和阿拉法特的略笔点染,两相结合,大大加强了文章的论证力。

 

高考作文结构创新招术之9

    军事上用兵有欲擒故纵之计,即当敌人锐气尚盛时,我故意避战示弱,骄纵敌志,使其懈怠,丧失警惕,而后乘机擒之。,捉拿的意思,可以看成矛盾的收结,解决。而是放开,为了解决矛盾,不能回避矛盾,先得分析,揭示矛盾,等矛盾暴露到一定地步,再顺势擒拿。由此看来是一种手段,而是一种目的,放纵是为了更好擒捉,放纵是在擒拿这一目的支配下进行的,是充分掌握了解决矛盾主动权的,所以叫欲擒故纵

    在论辩性的文章中常用此法来反驳错误观点。它一般先让对方把话说完,然后,抓住对方要害,驳倒他,这放开是为了最后驳倒。如有人说:评弹是靡靡之音,听了要死人的。我们可以这样反驳:按他的说法,如果前线打仗,就不必派军队去作战,也不用飞机、坦克和导弹,只需派一个评弹团就行了。几首曲子一唱,敌人闻曲披靡,一个个自动倒下去,岂不痛快?既是歪理,其逻辑必然是荒谬的,我们先让它自我暴露,再接歪理推下去,必然会得出荒谬的结论。

    此法不单用在论辩性文章里,许多叙事性作品也用。《水浒传》中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段的主旨是要突出林冲取胜,表现他的武艺高强和谦抑大度,但作者不急于一下子揭示,而是先写林冲拜见洪教头,洪教头傲慢不理,一纵:洪教头说林冲是假冒教头,诱讨酒食,林冲不作声;二纵:洪教头提出比武,林冲却称不敢,三纵:洪教头气势汹汹,来攻林冲,林冲退避,四纵:接着开枷,拿二十五两银子为利物,五纵:最后,林冲一棒打翻洪教头,纵于一。这样欲擒故纵,设置波澜,扣人心弦,文章就显出了一路山重水复的丘壑之美。因此,是方式、手段,是目的、结局。

    例文1

    ——记忆移植的困惑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当一代文化宗师离一个时代而去,他所带来的历史的灵光也大部分会被时代的大河卷走。难怪韩愈之感叹自孔孟以后,圣人不出,圣教不传。白乐天生前将自己的诗集藏于三处,怕日后自己的思想不为后人所知。

    数百年后,如果记忆可以移植,这些苦恼或许将不复存在。譬如陈寅恪,他在那个时代就不必因屡遭劫难而为身后的名山大业夜不能寐,尽可以抹去那悲剧的文化苦恋情结。

    这不是天方夜谭。我们甚至可以将诸如老子和爱因斯坦的记忆同时移植到一个人的脑中,这不知会爆发出多少超人的思想;因为,人的大脑容量近乎无限,我们是否就可用这种方法制造超人?至于平常百姓,则可以不为死亡而苦恼,因为他将摇身一变,继续生存,只不过换个躯壳而已。历史上,那些诸如《兰亭集序》等对生死茫然而抒发情感的名篇将不值一读,因为它们已无法再和后人产生共鸣!

    然而,问一句:你是谁?恐怕将很难有人做出圆满的回答。拥有别人的记忆而过着自己的生活,你的记忆也许会告诉你:你有两个父亲、两个母亲;你干过一件事,又肯定没干过这件事;你死于车祸,但肯定也死于病痛。天啊!你是谁?你已不再是你,你将徘徊于记忆之中而无法思考。未生我时准是我,生我之后我是谁?伦理学又一次无路可走!

    更重要的是,人们可以复制记忆,却无法复制思想。文王厄而演《周易》,左丘失明而写《春秋》,弥尔顿盲目25年才完成《失乐园》,如果没有这些情境,伟大的思想可以产生吗?有思想才是人,无思想只是记忆的机器!

    时势造英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文化是厚积薄发的,是持续而有其自身规律的。请记住:历史创造人,选择人;人,无权选择历史与社会。谁想靠移植记忆来超越历史,谁就会被历史的大浪所淘汰。

    茫茫宇宙,人类是沧海一粟,渺渺兮余怀。当陈子昂不必唱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绝句时,当人们没有了前生、后世,没有了时空概念时,是否说明了离自然与土地已日益遥远?我不禁要思索而担忧:人将走向何方?

    简评:这是一篇令人开眼,令人警醒的文章。开篇就先造声势,欲擒故纵,从孔子、韩愈的慨叹,引出数百年后,如果记忆可以移植,这些苦恼或许将不复存在,这个美好的可能令人欢欣鼓舞。蓄势至极,笔锋一转你是谁?随之而来的一连串全新的议论逼人思考。这先纵后擒之法令人称道。

    例文2

     什么是规则?是白纸黑字的法律条文,还是七大章八大节的校规?应该不是这些。当一个孩子在你身边摔倒时,没有哪条规则要求你必须把他扶起来,但你还是这样做了,因为你心里有这样

    一个规则:要帮助比你弱小的人,心中这种规则多了,道德也就随之形成了。

    规则与道德是相辅相成的。

    没有道德,规则是无法支撑一个社会正常运转的,规则是人定的,如何严密也不能够到天衣无缝。若没有道德的支撑,规则是很容易被人钻空子的。你说不许随地吐痰,那我就吐到公园的长椅上好了;你说不许乱涂乱画,那我就认认真真地给你画上一排青面獠牙的小鬼,如何?事情若真到了那一步,恐怕就不是一口痰,一幅画那么简单了。律师们大可钻法律的空子,凭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将事情弄得黑白颠倒,是非不分,只怕年年都要六月飞雪了。

    没有规则的社会更是要方寸大乱。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范仲淹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路不拾遗或许还有可能,而夜不掩户却怎么听怎么像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当道德不足以约束人们的行为时,规则将会适时地补上这个漏洞。个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听上去是道德的沦落,但美国却制定法律,要求你先把自家门前的雪扫干净了再说,至少不能让路人被你家的积雪滑倒。这就是道德的底线——规则划出来的。

    理想的社会应是规则与道德并存的。规则约束着人们,使其不至滑出道德的底线;同时,道德也补了规则的漏洞,使其更加完美。一个人被外在的规则和内在的道德约束着,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社会的规则与道德相辅相成,这个社会才能充满希望。道德是通向美好未来的路,而规则就是路旁的灯,照亮我们纯洁的灵魂,也照亮那条充满理想的大道。我们将道德埋在心底,将规则挽在手上,勇敢地面对未来。

    简评: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论证了规则与道德的关系,观点鲜明,分析透彻。在论证方法上,主体部分运用了欲故纵之法,你说不许随地吐痰,那我就吐到公园的长椅上好了……”作者放开一笔,然后批驳,出击有力,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例文3    上海 考生

    “的名声不好,但仔细想想,成其大者,岂非杂邪?

    波澜壮阔的大海,如此的雄奇壮美,然而,成其大者,正是这声名不佳的。百川东到海,大海以它广阔的胸襟、包容的气度,接纳了各方的来客,使之积小流以成江海。而那涓涓的细流、汩汩的泉水,因为纯而终究无法拥有大海的气魄。

    那夹缝中生存着的草,吸收着大自然的雨露、养分,因为,它的生命力如此的顽强,它得以历经风霜、磨难,而依然完好无损,享受阳光。而那温室内的花朵,只喝调配好的营养液,如此纯的生命,也是极容易凋零的。

    “以成其大,这道理在自然界适用,对人来说,也同样如此。郑板桥会作诗也会泼墨作画,还写得一手好字,他的学问是的,杂以成其大,使他成为千秋不变的人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纯则只能囿于一个小小的角落。杂会增加你的阅历,开阔你的胸襟,使你变得大气。

    如果你试图只谈文学而成为一代文豪,那你是妄想;如果你试图只谈物理而成物理学家,那你是徒劳。杂食固然会耗费更多时间,见效也更慢一些,但只有这样,你的头脑才会更加充实。厚积而薄发博观而约取就是这个道理。

    不仅仅求知,做人也应该如大海一样杂一点,这似乎是有违常理的,但确实是如此。广交朋友,使你从不同的人那里获得不同的见解、意见,取其精华,便成就了你的伟大;接受各种思想的熏陶,使你获得不同的感悟与真理,取其精华,便成就了你的伟大。钱钟书、林语堂无不是杂食性的,杂使他们显得深厚、开阔、豁达。大肚能容天下事,杂一点,人生就会添上睿智、豁达的注脚。歌德显赫过,安逸过,也流亡过,杂的人生使他为我们留下了《哀格蒙特》,也留下了伟大的思想和形象。

    人至纯不可,至杂当然也不可。无论多么杂,只要它是伟大的,总会保留着一份纯。大海的纯在于它的雄伟与广阔;小草的纯在于它的顽强与平凡。郑板桥的纯在于他的竹一般的品格。的名声不好,因为我们觉得它与对立。但不也是可以统一的吗?是我们的筋骨与脊梁,是我们的血肉,只有骨架没有人愿意接近;而只有血肉,就只能匍在别人的脚跟前了。的统一,方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纯以立其身,杂则成其大。

    简评:这是一篇观点鲜明、思辩深刻的议论性散文。文章首段欲擒故纵——“‘的名声不好,然后,笔锋一转,用反问句强调观点,紧接着,从自然现象写到人类自身,对进行了热情的赞颂。中外名人,事例纷呈,分析透彻,说理清晰。

    例文4    安徽 考生

    华和叶是一对优秀的青年。

    华,办事稳重、果断,深得上司的赏识和同事的爱戴。叶,华的未婚妻,一名颇有创作意识的记者。

    他和她打算在金秋的季节里结婚,于是他俩就去了一家挺有特色的婚纱店。一切都很顺利,他俩特满意。当华转身打算付款时,见到两名男子在交换什么东西,凭着职业敏感,华意识到可能是白粉的交易。

    华于是快速地走过去……

    ……叶无力地坐着,看着华的尸体,呆呆地。

    医生不知什么时候进来的,对叶说了些什么,叶只是点点头。

    大约两个月后,一名陌生的男子告诉叶,他是华。叶用一种让人难以释怀的眼神望着那名陌生男子——哦,那名移植了华大脑的青年。那名陌生男子一声,打断了叶的思路。

    叶微微一笑,对那名男子说:对不起,先生,我认为这种游戏一点不好玩……”

    那名男子默默地听完叶的话,脸上露出了一种很无奈的表情,习惯性地拨弄着头发。

    这时,叶心头一怔,这分明是华的动作,莫非移植了大脑,记忆也被携入了?叶于是向那名男子微微一笑,然后问许多问题。

    那名男子有问必答,叶听得直落泪……

    叶擦了下眼泪对那名男子说:冷月。那名男子毫不犹豫地说:葬花魂。

    那名男子说:留得残荷。叶说:听雨声。

    他俩相拥而泣,因为这是……

    ……

    大约一年后,在一个秋高气爽的季节,一对新人在亲朋好友的欢呼声中举行了婚礼。

    他和她终于牵手了。

    送走了亲朋好友,他和她携手来到阳台上。他对她说:也许藏有一个重洋,流出来的,只是两颗泪。

    叶任凭泪珠儿落下,坐在那儿说:哦,原来他早将身体捐了,捐了也好……也是他生命的……一种延续……”

    简评:这是采用欲擒故纵法写成的一篇优秀作文。先极写令人痛惜的死,然后峰回路转,写一名男子自称,而他不仅有的动作和记忆,更有对爱的执著,其中穿插叶对死去的的悲伤和陌生男子的由惊疑到相拥而泣的过程。最后和叶终于牵手了。全文构思大胆而感人。

 

高考作文结构创新招术之10

    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这是说文章似名山胜景一般,要层峦叠嶂,峰回路转、曲折回环,方可引人入胜。很多人写记叙文时,往往只注意叙事条理、线索结构的分明清晰、完整清楚,因而平铺直叙、水平如镜,看不到曲折错落、起伏回环。这种文章虽然也使用了相应的叙事手法,叙述能概括具体,但缺乏点情趣,少了点波澜,仍不能算好文章。

    所谓波澜,是指叙事时有张有弛,有起有伏,如波如澜。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章起伏错落,一波三折,吊起读者紧张的心情,以吸引读者。例如《水浒传》中写武松景阳冈打虎一段,可谓波澜起伏。作者写武松打虎过程时,先如平地一声惊雷,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局势何其紧张;随后写武松惊出一身冷汗,躲过老虎的一扑、一掀、一剪,气氛暂时得到些缓和;然后波澜又起,当武松抡起哨棒直打老虎时,却将哨棒劈在树枝上,以致断为两截,这险至极处可令读者紧张至极。当赤手空拳之时,读者为武松也提心吊胆到了高峰;乃至武松与老虎最后殊死搏斗,令人跟随武松经历了一场生死斗。这一波一伏,如浪撞礁石,似海波叠起,真正扣人心弦。

    总之,文章的曲折起伏:一是来自生活本身的复杂多变,曲折起落,因此,写作时一定要研究生活;二是作者对所描写事件的参差错落、跌宕起伏要深刻地体验,尤其对处于事件情节中心的人物形象有全面的感受,才能写得合乎生活和艺术的逻辑;三是作者叙事时既要考虑生活的逻辑,又要合乎读者的接受心理。平铺直叙固然令读者松弛,而一味地风风火火,脱离生活逻辑的紧张也令读者疲倦。

    例文1

    我叫诚信,我有六个兄长,他们分别是健康、美貌、机敏、才学、金钱和荣誉。我每天都要忍受他们的百般凌辱。我的母亲叫虚荣,她经常骂我没出息,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各位兄长春风得意。18岁那年我决定离家出走,骑着一头叫希望的小毛驴,去寻找一个叫幸福的地方。

    这一天我来到了一个叫虚假的城市,这里的人脸上堆满了笑容,涉世未深的我以为找到了幸福,就满心欢喜地住进了一家旅店。老板对我非常热情,安排我住进最好的房间,但是当我说出我一无所有之后,我发现整个世界都变了,刚刚还阳光灿烂的天空突然变得阴晦起来。老板脸上的笑容了不见了,他恶狠狠地把我踢出房间,临走的时候我听见他说他叫虚伪。走在街上每个人都用厌恶的眼神看着我,就在我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个姑娘收留了我,她说她叫同情。可惜我不需要任何人的同情,于是我告别了她,独自踏上征途。

    这一天我来到一个叫欺骗的城市,这里充斥着各式各样的骗子。我举步维艰,骗子们想拖我下水和他们一起行骗,被我严词拒绝了。于是他们就叫了一伙叫强盗的人来打我,还抢走了我的小毛驴。就在我昏迷的时候,一个姑娘救了我,我醒来的时候她说她是同情的妹妹叫可怜。可惜我不需要任何人的可怜。于是我告别了她,独自踏上征途。

    我遍体是伤,又失去了希望。终于有一天我倒在路边,一个叫运气的人刚好路过,把我救了起来,并把我送到一座破庙里。庙里坐着一位老人,他苍白的须发告诉了我他的年龄,我告诉他我想放弃追求我的幸福,他笑了笑,什么也没说,只让我带他一起回家。到了家中,他取出一把叫做公平的秤,要我的6个兄长站上去,然后要我站到另外一边。奇迹发生了,秤居然缓缓地向我这边倾斜过来,就在兄长们纷纷惊讶于我的体重为何长得如此之快时,我却突然明白了什么,感激地看着这位老人,他还是什么都没说,只是笑了笑。临走的时候他说他叫命运

    稍做调整后,我骑着一头叫理想的小毛驴再度出发了,但不是为了寻找幸福,而是为了传播幸福。

    简评:这简直是一篇精彩的民间故事,情节曲折跌宕,娓娓动听,引人入胜。受尽欺凌的离家去寻找幸福,在虚假欺骗等城市拒绝行骗而遭痛打,历经磨难也不要可怜同情妹妹的收留,最终命运老人让领受到诚信的分量。整个故事环环相扣,富有教育意义。

    例文2    陕西 考生

    月亮有黑暗来证明它的明亮;花儿有绿叶来证明它的美丽;溪水有卵石来证明它的清澈;高山有在它脚上生长的小树来证明它的雄伟气魄!

    可谁能来证明诚信呢?

    在快乐岛将要沉陷的那一刻,所有的树木被滚烫的岩浆侵蚀。健康美貌金钱”……都纷纷逃离生存已久的快乐岛。

    只有诚信掉进了一望无际的大海,它挣扎着,呼喊着,它向每一位朋友呼救,可是……“健康驾驶着具有强壮身躯的木船来到诚信的身边。救救我吧!健康”“不行,你太瘦弱,把你带到我的船上会没有面子……”说着健康扬帆而去,将诚信一人丢下。

    这时,金钱坐着它那堂皇的游轮来了。那金色的桅杆上镶嵌着颗颗钻石,白色的帆布由丝丝银线织成……一切看上去是那样的美丽。诚信用同样请求的语气说:求求你!金钱,让我上船吧!载我一程好吗?我们是多么好的朋友呀!”“不行,诚信,你看起来太贫困了,上了我的船会格格不入,会把它抹黑的……”就这样金钱也走了,坐着它那条无与伦比的游轮。

    海面上驶来了一艘简单的木船,这是才学诚信说:救救我吧!才学,你是那么的学识渊博,通情达理……”“喔!我亲爱的诚信,就是我的学识渊博,才需要书来充实自己,你看看我这里有这么多的书籍,再也没地方了,否则会翻船的,再见!它也走了。

    “诚信还漂浮在海面上,没有一人来救它。

    “快上来!诚信,我带你离开这儿。一位划桨的老人将诚信拉上船,他们在海上呆了几天。终于,到达了安全的海岸,诚信得救了。

    可它忘了问恩人的名字,当它打听到这位老人的名字时,原来恩人叫时间。

    谁能证明诚信呢?

    时间!它能证明诚信的价值。

    简评:谁能来证明诚信?作者开篇就提出了这发人深思的问题。制造悬念,引起读者关注。接着将诚信置于危难之中,可怜的诚信在海上久久漂浮,而无人相救。他的命运令人担忧,生也?死也?直到一位老人出现,才现生机,短短的篇幅,写得曲折跌宕、引人入胜。

    例文3    河南 考生

    题记:有时往往因为感情的疏远而不能很好地认识一个人,所以往往会伤害一颗心。

    远远地我望见一个笨粗的身影倚在墙上,脚点在叠成的砖块上,费力地用一竹竿挑着一扇关闭的窗。我知道,又是她在为我开窗,我的眼睛湿润了,心想:明天一定记着开窗。

    她是我的房东大娘,我因为在学校里老睡不好觉,才搬到她这里。刚来时,她给我的印象很不好,笨粗的身子,木讷的表情,还有……总之,不好。

    记得刚来时的那天中午,天气很热,我跑到水龙头旁大洗了一通,又猛灌起凉水,正感到淋漓尽致的时候,她晃着身子,摇着扇子来到我面前:孩子,不能这样,会病的。”“关你什么事儿?水费我一个子儿都不会少的。我瞟了她一眼又继续我的冷水计划”——大洗,猛灌。她只是呆在那里一动不动,我当时只是觉得好笑:老人也贪财啊,为了点水费,唉!

    可是那天晚上,我的坏运气来了。上吐下泻,一个晚上上了十几趟厕所,当我正奄奄一息地躺在床上的时候,她推门进来了,我没有好气地说:以后进门记着敲一下。她又呆在那里了,左手搓着衣襟,右手在口袋里摸了一会儿,伸了出来:药,药,治拉肚子的药。她把药放在桌子上,默默地走了。这时我想起了我的母亲,她也曾经在我进行冷水计划的时候阻止过我,而我却认为母亲是为我好,现在房东大娘也是如此,而我却误解她,伤害她,感情的亲疏对认识一个人,认识一件事的根本原来如此重要。

    从吃了那包药以后,我对房东大娘的印象开始好转,但仍然对她提防着,因为防人之心不可无嘛,毕竟她不是我妈,可是……

    那天我课间回来取东西时,发现她正站在砖头上,拿着竹竿挑我的窗户,难道……我喝了一声:你干什么!她吓得掉了竹竿,从砖头上跌了下来:我只是想为你开窗,因为电视上说非典时期,要经常开窗,可你……”我惊了,感到惭愧,我扶她起来:对不起。她布满皱纹的脸露出了笑容。起来后,她坚持要先给我开窗。窗子开了,不仅是房上的,还有我心灵上的。

    至此,我终于知道疏远的感情会影响认识一个人,认识一件事啊!我以后再也不能以感情的亲疏来判断某人某事。

    她现在还在为我开窗,我的泪淌在脸上,滴在心里:明天一定记着开窗。

    简评:文章对房东大娘的认识真是一波三折,波澜迭起。一个矛盾未解决,又出现一个新的矛盾。全文通过大洗,猛灌、生病吃药,开窗防非典三件事,一步步展示了房东大娘的精神世界,最后我终于知道疏远的感情会影响认识一个人,认识一件事啊!我以后再也不能以感情的亲疏来判断某人某事。

    例文4    湖北 考生

    依稀想来,已有几年未踏上这一条洒满月光的小路了。小路是父亲亲手用鹅卵石铺成的,在月下泛着朦胧柔和的光。路的那头,连着那河边的小屋,连着我的父亲。父亲呵,你是否依然执著

    地坐在岸边,哀怨地吹着笛子,等着儿子的归来?

    父亲爱好吹笛。小的时候,父亲的笛声载满了我童年的乐趣,像那条丝带一样的小河,牵引着我的童心在父亲爱的港湾里一晃一悠。父亲很疼我这个唯一的儿子,老喜欢用粗糙的双手捏我的脸蛋,不顾我疼得哭起来,他还兀自傻呵呵地笑。

    每天的日暮,父亲带我到河边的草地上放牛。父亲常常放开牛绳让牛自己吃草,他自己便从背后的草篓里摸出笛子,鼓起腮,吹出世间最美妙的音乐。我就靠在父亲腿上,看着天边的夕阳将父亲的头发染上点点金色。我爱父亲,父亲的笛声最美。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讨厌起父亲,讨厌他满嘴烟味,讨厌他的黄牙;讨厌他背个草篓到学校找我,还从窗外傻傻地盯着我看。我还讨厌他没有本事,只知侍弄几亩薄地,连我的学费也没能赚回。我和父亲逐渐隔膜了。在被我吼了几次后,父亲不再打着赤脚去学校看我,不再唠叨着让我好好学习。他保持着沉默,而打破沉默的唯一方式就是吹笛,如怨如慕,而在我看来,这又成了不务正业的标志。

    我到外地上学去了。离去前一天的晚上,我走上那条熟悉的小路,感觉到一丝眷恋与不舍。路像是月光在地上划过的痕,也划过我的心:几年时间里,我未回过一次家。母亲在电话里告诉我,我走后,父亲整日像掉了魂似的,茶饭不思,只知去河边吹笛子。最终,我应母亲的请求回到了家。回家里已是夜晚,月刚升起。当我怀着无尽的思绪在小路上行走时,遇到了等我的父亲。我忽地一下子哭出来,紧紧抱住了父亲。我请求父亲给我吹笛,父亲答应了。哽咽的笛声又在耳畔响起,响在洒满月光的小路,勾起我的回忆。我感觉到父亲眷眷的爱子之心,感到愧对父亲的笛声。父亲爱我,爱着自己的儿子。他为我吹了18年的笛子,而我此刻才发现它和我的心竟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

    路很美,很美,是月划过的痕。月是路的魂。父亲的笛声是我的心魂!

    简评:这是一篇记叙性散文,作者以细腻的文笔,给我们描述了一幅田园牧歌式的画面,短短的八百字就将父子在生活中的矛盾写得曲折跌宕,从爱父亲写到厌父亲,又从厌父亲写到爱父亲,心灵的起伏也在事件的发展中得到转变。虽未点明话题,但我们不难发现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深层内蕴。

 

高考作文结构创新招术之11

    写人记事,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总得有个顺序。因为事物是复杂的,多种多样的,所以反映客观事物的文章也是千变万化的,因而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方法。记叙的方式通常有以下四种:

    一、顺叙,是指按照事件发展过程的先后次序进行的叙述。这是一种最常用、最基本的叙事方法,它能起止清晰、层次分明,事件人物交代明白,前因后果变化自然。事件脉络清楚,令读者一目了然。顺叙多以时间先后为序,即按事件发生、发展、结局的先后来写,多件事的叙述中,则先出现先发生的事先写,后出现后发生的事后写,一切按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为线索。

    二、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精彩片断提到文章的开头写,然后再按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写,这种方法称为倒叙。倒叙可以造成悬念,使行文跌宕起伏,牵动读者去寻根溯源,产生阅读的强大吸引力。

    三、分叙,又称平叙,就是平行叙述或交叉叙述,指叙述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两件或多件事,也即通俗小说中所常说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方法,分叙可以使纷繁的事表现得头绪清楚、气氛突出,造成文章的多线交错却脉络分明,具有立体效果。

    四、插叙,是指因特殊要求,中断原来的叙述,插入与中心事件或与主旨相关的内容,结束后再续原来的叙述,插叙的方法很多,有所谓追叙,如对过去事件片断的回忆;有所谓补叙,如对有关人或事作必要的补充、解释;有所谓逆叙,如对有关内容进行由今及古、由近而远的追根溯源。

    话题作文要有所创新,就应调用多种叙述方法。除以上叙事方式外,还可把文章分为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和意识流顺序。但无论使用何种叙述方法,其主要目的在于叙事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能将所选用的材料连缀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例文1

   

    沙丁鱼罐头似的公共汽车在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缓慢地爬着。我——瘦瘦小小的个子在拥挤着的人群中喘不过气来。还要多久呀?人们烦躁而沉闷的气氛充斥着整个车厢。忽然,我看见

    一位西装人士,正悄悄地把手伸入一位老人的口袋。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有小偷!于是大声呼喊,一车人都回头惊悸地看着我,西装人士也恶狠狠地盯着我,随即又混入人群。我红着脸,还没到站就匆匆逃离了。仿佛那个小偷是我,我错了吗?年幼的我不懂那么多,只知道那是我心灵的选择。

    我的大学

    毕业考试了,我坐在考场上为未来而努力。其实,我稍稍瞥一眼就可看见邻桌的试卷,恰巧我有一题忘了。怎么办?看还是不看?我在矛盾的边缘游移。看了,也许就意味着我会有一份好工作,一个美好的前途,一个美好幸福的家庭……那就看吧!不行!我的心灵叩问着我:那是你吗?那是诚实的你吗?你不能为此失去诚实的品德呀!

    可是,如果我不看,我可能就会与成功失之交臂,我也许将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但是,我如果那样做,我就不是忠于自我,即使我有光明的前途又怎样?

    最后,我在试卷上写上自己的答案,让自己的心灵作出了选择。

    在人间

    西方有位哲人说过:社会是个大染缸,从里面出来的人都被染得五颜六色。我偏不信。刚从大学毕业出来的我兴致勃勃踏上了工作之路。在公司里,我亲近上司,又怕人说阿谀奉承;远离上司,又怕人说不尊重上司;接近下属,又怕人说不会做人;远离下属,又怕人说摆官架子。我想我累了。我的心告诉我做真实的自我,我升官了,不断有人来送。是收还是不收?那些钱对我来说,真是个诱惑。可以让我过得舒心,但这不是贪污吗?我是人民的公仆,群众信得过我,我才有今天。这些礼我不能收。第二天,我把所有的礼都退了回去。我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

    尊重心灵的选择,即使再让我作一次选择,我还是会这样做的。

    简评:这位考生巧妙借鉴高尔基自传体小说的书名,按时间先后顺序,浓缩了个人成长史。心灵的选择散落在生命的各个阶段,刻画了一个生命从稚嫩走向成熟的烙印。全文选材典型,条理清晰,采用片断组合式的结构也避免了平铺直叙。

    例文2

    ——教师手记       浙江 考生

    北岛的诗——《生活:网》。

    我不知道,在北岛的眼里,那张所谓的网是否承载得起生活的重量,而我们把人生编织成了一张巨大而无形的网,每个生命都在网里挣扎,而每个网眼都是深深的困惑。大学毕业那年,我就是揣着这样一张网走上了三尺讲台。

    每张网都包裹着自己隐秘的情感,初为人师的我曾试图去解读那张网中所有的心情,只是情感的漩涡里,我并没有像自己当初想像中那样优秀,而那一次,我竟如此感性地在两个学生中作出了判断。

    事情其实很简单。我在学生上交的作文中读到了一篇优秀的文章,只不过同时出现在两个学生的本子上。乍看的一刹那,年轻气盛的我有些气愤——抄袭是一种可恶的虚伪,我决定严肃处理这件事。

    两个学生都默默地站在我的面前,一个是语文课代表,我的得意门生,另一个是有些木讷的女生,在我的印象里对她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其实我心里的天平已经作出判断——我不知道是不是一个教师应有的私心与偏袒。

    原本有些令我气愤,当两个人都否认抄袭的时候,我更是激动地认定了女孩的惊慌的神情,因为我相信,课代表不会那样敷衍我的任务。

    结果很简单,我命令女孩重新写一篇上交。而那篇作文归还给了课代表。

    很快,女孩上交了作文。只是下面多了一行简单小字:老师,其实那篇作文是我写的。

    我有些诧异,蓦然间,我想到了:网。

    我忽然记起自己孩提时进的那个黄昏,当父亲厉声质问是谁拿走了他放在桌上的零钱时,弟弟狡黠地指着我的口袋,然后一溜烟地跑掉了。我有些惊讶,父亲狠狠地甩了我一巴掌,打得我火辣辣的生痛。是的,父亲一向疼爱弟弟,虽然我知道那些零钱肯定已成了零食进了弟弟的肚子,可有些既成的情感,是无法理性的。难道就像现在?我的双眼忽然迷糊起来。

    我明白,每个人都有许多情感交织成的纷繁的网。网里人生,我们是否应该用理性的眼光去认知这个世界,认识生命中的点点滴滴?为师多年,往事像风干的丝瓜,让我记忆的曾经是那么仓促而单薄,而理性的认识,让我看到了生命复原的过程,那是一种世间最耐人寻味的过程,是一粒种子从生根发芽到开花结果的过程。

    简评:运用插叙手法构思全篇是本文主要特点。作文出现了两篇相同的文章,相信与自己更为亲近的课代表,而怀疑另一位女生,并让他重写。当女生重交作文时,蓦然间想起自己孩提时代一件性质相同的事,从而恍然大悟:人不应被感情蒙住双眼,要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待人和事。

    例文3     浙江 考生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请我吃年糕。大姑子,小舅子,远亲总比近邻好……”古老的儿歌在空气中来回地飘荡,倒映出无数轮回。石碑静默地立在村头看着几百年沧海桑田,而歌声依

    旧。

    300年前,县官接到快马来报,滁州境内瘟疫泛滥,凡染病者半月之内咳血而死。县官立即下令全县戒严,不许任何来自滁州者入内。

    300年后,村西的黄四娘接到儿子电话,说是在北京染了肺病,准备回村调养。历史的轨道以平行姿态延伸,前后追逐着;历史也按照同样的方式苏醒,今昔审视着。

    县官坐卧不安,自己膝下无子,只有在滁州城北的弟弟一家亲戚。倘若他们来县里避瘟疫,要不要开城门呢?

    黄四娘心里咯噔一下,忙问儿子是不是得了报纸上说的那个传染病,儿子在电话那头咳了两声就挂了。

    几天后,县官走向了城门,黄四娘走向了村口。历史的轨道也紧密地切合在一起。

    “伯父,我爹娘都染病死了,全家上下就剩我一个了。我是拼了命才逃到您这儿来的。伯父,您开开城门吧。您不能见死不救啊!门那边县官的侄子哭着。

    “妈妈,我回来了。村外边儿子向着黄四娘走来。

    历史带着厚重的颜色重合在一起,沿着时间的墙流淌开来。

    门这边县官老泪纵横:我已下了禁令,我得对全县百姓负责啊。

    村这头黄四娘后退了几步:儿子,听妈说句话,别往村里走。村民们渐渐围上来,在黄四娘身后围成一个半圆。

    “伯父,您开开城门吧!您不能见死不救啊!要死也得死在亲人身边哪!

    “妈,你让我进村吧!你不能见死不救啊!要死也不能死在外头哪!

    理智与情感分别立于天平的两端,亘古的风吹过,历史在继续。

    门这边县官不断地踱着步,作着他这一生最大的抉择,理智与情感的天平逐渐倾斜,县官最终在夕阳西下时下令打开城门。

    村这头黄四娘流着泪从村民手中接过了扫把:儿子,今天不是妈狠心,但只要妈今天在这儿,就不能让你进村。你看看妈身边这些乡亲,他们都是看着你长大的,你忍心把病传给他们吗?你还记得这村头石碑上刻的字吗?理智点吧——你是妈的儿子,可妈不能因为你而害了全村人哪!——你得照电视上说的做啊!妈已经打电话给了防疫局,他们马上就到了。

    历史的轨道按照它熟悉的方式重合在一起,却最终折向两个方向。

    石碑上刻着:嘉庆七年,滁州瘟疫泛滥,本县县官内侄自滁州来县,县官开城迎侄,数月之内,全县死绝。

    亘古的风带着古老的气息拂过石碑上模糊的字迹,没着时间的轨迹讲述着一个关于理智与情感的久远的故事。

    简评:本文在叙事上采用了双线式结构,一条是历史上县官的选择,一条是现代黄四娘的选择。古今两条叙事脉络,分合恰当,对比鲜明,深刻地揭示了感情与理智的冲突,不同的处理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文章巧扣非典,富有时代气息,构思别具新意。

    例文

    蓝色

    ——流动的忧郁

    我想我是迷路了。

    城市里的道路迷迷转转,我却总也找不到出口;高高耸立的密密的楼群将天空割离成一张破碎的脸。除了年轻,我什么也没有。

    母亲临死前冰凉的手指,父亲的叹息,后母的面孔……在我眼前飞转,织成一张网,我想逃,无奈跑不出去。

    我站在堤岸上看海,那些蓝色的波涛向我涌来。我深深理解堤岸的悲哀:想远远退开,却又动弹不得。蓝色的忧郁从我的眼睛里流出,流过我的脸庞。

   

    ——自缚的悲哀

    我拒绝那个女人介入我的生命。我无法将她当作我的母亲。

    我拒绝了这个世界,我当作整个世界都是不爱我的。

    我看过一幅画:一个孩子站在广阔的芦苇丛中,没有云,没有风,没有走出去的方向,只有寂寞来来回回穿行的声音。

    我也知道,我疏远了爱,疏远了世界。

    梦中,一只小小的蓝色蛹在轻轻哭泣。

    金色

    ——我爱上了世界

    今天,她带我去看日出。

    我看看金灿灿的阳光一点点将海水忧郁的苴色吞没。她送给我一张CD——newbaby born》,我不知道如何翻译,她告诉我是:新生的孩子。

    她在晨光中对我微笑,握住我的手,对我说这个世界其实很美,有很多人在爱我:我的父亲,在天堂的母亲,还有她。

    我转过身去,悄悄擦掉眼泪。

    蝴蝶

    ——破茧后的美丽

    我感到背后隐隐的痛,转过头,惊奇地看到了一双金色的翅膀。

    原来,我正在一步一步接近爱。亲近美好,才会认识美好。

    当我冷眼旁观时,生命是一只蓝色的蛹;当我热情相拥时,生命是一只金色的蝴蝶。破茧而出的过程,也是感情变化的过程,亲近世界的过程。

    用爱的眼睛看世界,我也如此美丽!

    简评:本文在构思上采用了双线结构。明线是我的感情和认识变化的过程:情感上由迷茫、忧郁转为清晰、明朗,认识上由偏执转向理智。暗线是我的家庭生活发生变故的过程:丧母——父亲再娶——我与后母的隔膜——后母带我看日出——我重新发现并找回家庭的爱。两条线索交织一起,主次分明,体现了作者的别具匠心。

 

高考作文结构创新招术之12

    俄国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谈小说创作时说:要是你在头一章里提到墙上挂着枪,那么在第二章或第三章就一定得开枪。如果不开,那枪就不必挂在那儿。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技法呢?前面写到的事物,后面要有着落;后面写到的事物,前面要有交代,这就是所说的照应圆合法。写作假如忽视照应,就会造成上下文之间脱节,全文结构含量显得支离破碎。照应手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首尾照应。文章的开头与结尾遥相照应。这就是说,把开头描写的事物或提出的问题,在结尾处用各种方式加以深化或回答,给人首尾圆合的印象。

    二、文题照应。这种照应法往往用在标题比较含蓄、或含义较深刻的文章中,须加一定说明、注释。因此行文对标题起了注释、说明、点化作用。如鲁迅的《为了忘却的纪念》。

    三、对话照应。就是以典型人物语言多次重复照应。如鲁迅《祝福》中祥林嫂的口头禅: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坳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这句话在文中多次出现,突出了孩子之死对祥林嫂的沉重打击。

    四、细节照应。生动而典型的细节反复出现,可以突出细节的典型意义。如茹志娟小说《百合花》中,小通迅员衣裳的破洞共出现四次,突出小战士羞涩、淳朴的性格。

    五、关键词语照应。即表达主旨的关键性词句在行文中互相照应,互相补充。

    六、悬念照应。在作品中设悬,又不马上释念,而是反复暗示,使读者关心人物命运或事件结局的兴趣愈来愈浓厚。

    七、伏笔照应。即前伏后应,作者在描写、叙述过程中,对有联系的人物或事件预先提示或暗示,即埋下伏笔,待其出现后自然形成一种照应关系。如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

    例文1    陕西 考生

    不止一次问过自己活着的理由,可是每一次都告诉自己不同的答案,我用同样的问题去问别人,得到的答案也不尽相同,我困惑极了,我试图挣脱这种束缚,面对的只有一次次失败的沉默。

    布谷鸟的一阵欢快的叫声打破了清晨的寂静,也敲醒了我沉睡的梦。翻身起床,徘徊至窗前,突然发现窗外的世界好清新,禁不住萌发出一种出去走走的冲动,没有多想,披上件衣服就向楼下走去……

    空气好新鲜,我深深地呼了口气,沿着石子铺的小路漫无目的地走了下去。天好蓝,草也好绿,这样走着想着,连日来的疲倦被这清凉的晨风吹得无影无踪。一声稚嫩的童音打断了我的思绪,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小男孩捧着一束小花向我跑来,说道:大哥哥,给你这个。给我这个。我的心禁不住为之一颤,还未来得及道声谢谢,那可爱的男孩已跑向他的同伴,一边还在向我作鬼脸,我冲他微微一笑,鼻子凑到花上,好香!可惜不知道这花叫什么名字。

    我继续走下去,一阵清脆的二胡声,夹杂着沙哑的京腔,响彻林宇,让人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体验,比在剧院里、电视里看到的有味多了,虽然看不到人影,但那老者怡然自得的神态,就好像在你眼前一般。前边有一个台阶,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小伙子正试图冲上去,一次次,他失败了,不知是雾水打湿了他的衣衫,还是汗水湿透了他的衣服。我刚打算过去帮他一把,一个蝴蝶般的身影却已翩然而至,她将一枚硬币掉在轮子的下面,然后装着弯下腰去捡那枚硬币,顺势将轮椅推上了台阶,一声谢谢,接着一声不客气,织成了清晨林宇中最美的乐章,那蝴蝶一甩长发,又消失在濛濛的雾中。

    我往回走着,想着刚才那一幕一幕,内心禁不住一阵激动,小男孩、老者、蝴蝶、小伙子,他们的身影不断充塞着我的大脑。我忽然开窍了似的,因为人的遭遇各不相同。他们活着的理由当然有千般万种,随着年龄的变化,他们会对自己的理由重新审视、定位。难怪得到的答案会有如此之多。可是,再多的答案也离不开三个字:真善美。

    再抬头看,太阳已经露出了脸,晨雾也散尽了,太阳光照在身上,挺舒服的,活着真好,要理由做什么呢?我的步子迈得更大了……

    简评:这是一篇抒情味浓郁的散文,作者以的行踪为线索,通过对小男孩老者蝴蝶小伙子的言谈举止的描写,展示了美好人性的多彩多姿,结构上,特别注意了照应:走下楼继续走往回走我的步子迈得更大了……”构成了全文的主线。

    例文2    四川 考生

    人可以欺骗一切,唯独无法欺骗自己的心灵:心灵是比雪山天地还要澄明清澈的一面明镜,可以映照出一个人的灵魂。于是,我犹豫着,迟迟无法为我的心灵选择。我决定云游四方,寻访那些我敬仰的人,然后做出郑重的选择。临行前,上帝一扬他手中的信封:我打赌,你最终的选

    择会是在这里面。”“上帝也玩骰子吗?我不信,笑着上路了。

    竹篱茅舍边,我见到了颜斤蜀,那个齐宣王说他宁愿安步以当车,晚食唯当肉的人。我问他为什么要选择隐逸,他眯起眼睛一笑,说:归真返璞,则终身不辱。”“怎么还是那两句话?我嘟嚷着想离开,身后却又响起了那个静如止水的声音:“‘不辱的是心灵,心灵是不能有一点尘渣和愧怍的。爱琴海的烽烟弥漫在苍凉空寂的天幕上,我找到了阿喀琉斯。我想知道他为什么宁愿让帕里斯卑鄙阴险的箭射进他的脚后跟,而至死也不肯从暗处给人致命一击。帕里斯要的是海伦和我的生命,而我要的是一颗高贵纯洁的心灵,我无愧无悔。他刚毅冷峻的脸或许正是因为这样才注定了要被铸成青铜塑像,英雄的名义千年不朽。

    瞿秋白和鲁迅在火炉边促膝长谈,我向他们请教人生的真谛。您为什么要写那篇《多余的话》让自己蒙受那么大的争议呢?”“‘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瞿秋白平静地说,知我的莫过于我心,我不想让心灵带着愧疚死去。”“周先生呢,为什么您选择了在铁屋中呐喊而不是像胡适之先生一样坐在书斋里安闲地写作?”“中国不需要温文尔雅的士大夫,中国需要斗士。我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北岛如是说。我终于明白,一个完美的人生是多么不可求,而一颗纯洁无愧的心灵又是多么不可失。点一盏坦荡明亮的心灯,在人生道路上跋涉,那么无论我所选择的前程是多么坎坷,多么艰险,我终将无悔,因为我无愧于心。

    上帝微笑着把信封递给我,我打开一看,只有两句话: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我惊讶地看着他,问他如何知晓我的选择,他却平静地说,这其实是心灵最好的选择。

    简评:本篇满分作文构思新奇、巧妙。先以不信上帝之言开篇,中间以与已经作古的古今中外历史文化名人对话贯穿全篇,最后到深信上帝之语结尾,不仅有首尾圆合之美,而且巧妙地传达出文章的主旨。以上帝开头,又以上帝结束,更增添了文章浓厚的神奇色彩。

    例文3    河南 考生

    说到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小学时代发生在我和同学李明之间的一件小事立刻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那天,班里正开着家长会,家长们正专注地听老师的发言,突然的一声刺耳的玻璃爆裂声打破了宁静。顺声看去,教室北面那扇窗子的玻璃不见了,只有窗棂外的我呆呆地立在那里——我闯祸了。不知为什么,我的手刚碰到那玻璃,它就掉了下来。可无论怎样,玻璃是我打的,人证物证俱在,再怎么逃避也不行,我必须赔。

    家长会开完,已经知道儿子闯祸了的妈妈拿出10块钱给了我,让我赔偿玻璃,可直到把钱交到校长的手里,我心里仍然感到委屈,那玻璃怎么那么不经碰呢?玻璃已碎了,钱也赔了,但事情却没有那么快结束。

    这天,我突然看见李明在南边窗边,不知他在干什么,靠近一看,他竟然在拔那钉在窗扇上的钉子?我突然想了起来:以前他不也常拔北边窗扇的钉子吗?我恍然大悟:我说那块玻璃怎么那么不经碰,原来那窗上的钉子都被这家伙拔去钉他的船模了!了解了情况的我心里很气愤,被校长批评了一通不说,妈妈辛辛苦苦挣的10元钱也打了水漂。不行,我要把这件事反映给校长,替自己鸣不平。

    但这样做能行吗?我又犹豫了。要知道李明可是校长的儿子呀,何况事情又过了这么长时间,李明能认账吗,就算他认了账,校长也一定不会旧事再提

    不过,我还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向校长反映了这件事。校长一脸严肃,听完我的叙述,告诉我:你先回去吧,这件事以后再提。

    “以后再提其实是再也不提,我愤愤不平地想。

    出乎我的意料,两天后,校长把我叫到办公室,态度和蔼地对我说:真对不起,那玻璃的事情我问过了,玻璃窗的钉子的确是我的儿子拔去钉他的船模了。此后,我一定在大会上对他这种破坏公物的行为提出批评。说着,从抽屈里取出10元钱,还给了我。

    许多年过去了,小学那玻璃事件仍留在我的记忆之中,我很佩服我的小学校长,他不以亲疏认知事物的态度一直对我产生很大的影响,并成为我以后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

    简评:这篇作文通过打碎玻璃这件小事,表达了不能凭感情的亲疏远近认知事物的道理。在结构安排上,采用了典型三段式结构。开篇一件小事立刻浮现在我的胸海里,中间回忆往事,结尾许多年过去了,小学那玻璃事件仍留在我的记忆之中,首尾呼应,构思完整。

    湖南 考生

    “海鸥选择了暴风雨;老人选择了与大鱼搏斗;·选择了爱;赤兔马选择了诚信。我问自己,你选择了什么?我有些迷惘,于是我开始到生活中寻找答案。

    ()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一天老师问:是谁打碎了玻璃?”同学们个个低着小脑袋不作声,我却站起来大声说:老师,是班长。奇怪,从那以后,小伙伴都不和我玩了。

    回家告诉妈妈,她也说我:那你不知道也闭嘴,死心眼。

    我疑惑了,他们都不要诚实了吗?可我要!

    ()

    升初中时,我没上重点。一向不走后门的爸爸竟也拉下面子要去求人。

    那天晚上,爸爸拉上我到了一个主任家里。那主任翘着二郎腿在沙发上喷云吐雾,见我们进来,动都没动,只用眼瞟了一眼爸爸手中那小包大包的礼品。爸爸摊开我获的各种奖状,证书。那主任用余光一扫,地一声,轻蔑地笑了。爸尴尬地坐在那儿,递烟的手停在半空。

    我再也忍不住了,收起那一大摞奖状,对那主任说:不劳你费心了,我不上重点了。说着,我拽着爸爸出了那本不该进的门。

    正直?我要!

    ()

    上高中了。我积极地参加各种活动,然而第一名总不是我。朋友劝我说:算了,做不成大树就当棵小草,当不了大海就做条小河。

    我摇摇头,为什么人们总找这样那样的理由拒绝上进?认定自己只有星星的光亮,自然不会散发出太阳那炽热的光芒,把目标定在山腰,就一定不会到达山顶。

    我,还是要坚持我的。上进!

    我选择了什么?现在我可以很骄傲地告诉海鸥,告诉老人,告诉·,告诉赤兔马,我那简单而又慎重的选择:做一颗不被磨圆的石子!因为我知道,我的棱上有诚实,有正直,有上进,还有许许多多我不愿被磨掉的东西。

    简评:开篇提出疑问我问自己,你选择了什么?,结尾呼应开头,要做一颗不被磨圆的石子!因为我知道,我的棱上有诚实,有正直,有上进,还有许许多多我不愿被磨掉的东西。一首一尾,遥相呼应,不仅强调了文章的主旨,还使全文结构完整,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