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ltys quest汉化下载:中国瓷器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23:37:31
清康熙釉里红瓷
   
  明代洪武时釉里红瓷器较多,其造型纹饰有元代遗风,颜色浅红浅灰,很少有纯正的。宣德朝的釉里红烧制极为成功,形成了鲜艳的宝石红色。因对铜红釉烧造技术掌握较好,所以纹饰浓淡自如。值得注意的是,宣德釉里红瓷主要采用涂抹法,洪武朝盛行的那种细线描绘图案的釉里红器,并不多见。常见纹饰有云龙、三鱼、三果。器型秀美,有高足碗,撇口碗等。其中釉里红三鱼高足碗,雍正朝仿品很多,其中有一部分直书"大清雍正年制"官款,也有很大部分书"大明宣德年制"仿款。
  清康熙釉里红仅次于当时的青花瓷,色调艳,纹饰清楚。有的色较浓重,有的呈粉紫色。传世的康熙釉里红器,基本上都是官窑器,器型有盘、碗,梅瓶、油锤瓶,大缸,马蹄尊,苹果尊,摇铃尊,洗、金钟杯等。由于是官窑器,因此其图案也主要是龙纹,兽纹、团龙,团鹤团花、朵花,缠枝莲、三果等。釉里红器多数有"大清康熙年制"官款,部分有"大明宣德年制"等仿明代年号款。
  雍正釉里红的呈色技术进一步提高,和青花搭配时可做到运用自如。常见纹饰有三鱼、三果、五蝠,云鹤,松竹梅,缠枝花,凤穿花、山水人物等。器型有梅瓶,天球瓶、高足碗、葫芦瓶等。其釉里红多数烧得十分成功,比康熙时更鲜艳,大多有"大清雍正年制"两行六字楷书青花款。雍正朝除白地釉里红外,也还有青釉釉里红团龙、团凤器。乾隆釉里红大多红色偏淡,基本上和雍正釉里红色调一致,但雍正时有三鱼盘,碗及三果高足碗等极鲜艳红色的官窑器,乾隆朝则十分鲜艳的极为少见。常见纹饰有团螭,团夔、折枝花果、云龙,龙凤等。清中期以后,釉里红瓷施釉稀薄,呈粉红色,釉面常见同时代瓷器上的"波浪釉"。器型多见罐、瓶、盒、洗,盘之类。   
此主题相关图片

釉里红菊花纹棱口大盘 明洪武 口径45.2更米
此盘折沿棱口,深腹,浅圈足,足墙外敛闪撇,整个造型宛如一朵盛开的莲花。盘口径近46厘米,虽具有元代瓷器造型硕大雄健的遗风,但已于浑厚中透露山秀美飘逸的气息。器身纹样以釉里红绘成,主题纹饰为菊花纹。釉质肥腴,白中微闪青灰,釉里红呈色红中偏灰。
此主题相关图片

釉里红团凤摇铃尊 清康熙 高22厘米
"大清康熙年制"楷书款。此尊敞口长颈,端肩缩腹,浅圈足。胎体细密坚致,釉面纯净光润、白似含粉,釉里红发色纯正,纹饰疏朗,造型独特,是康熙官窑瓷器中的精品。
此主题相关图片

釉里红福庆图壮罐 清乾隆 高21厘米
直口颈,肩以下至腔部呈直筒形,高圈足,外形上下对称,器形仿明永乐、宣德朝壮罐,罐内及底施白釉,釉色微微闪青。外壁满绘5层纹样,上下4层为回纹、如意云纹、变形莲瓣纹、锦地纹,中间主题纹样是由并蒂莲、玉磐,蝙蝠组成的"福庆"百祥图案·乾隆时期宫窑很多仿永乐、宣德器形,均不落款,壮罐亦属此类品种,非官窑莫属。明清彩瓷
  
  明清时期彩瓷的种类很多,从烧造工艺上来区分,除青花,釉里红等釉下彩之外,可以分为釉上彩和釉上釉下混合彩两大类。釉上彩是先烧成白釉瓷器,在白釉上进行彩绘,再入彩炉低温二次烧成,釉上五彩,粉彩、珐琅彩都是釉上彩。釉上釉下混合彩是先烧成釉下彩 (即在瓷胎上直接绘画图案,罩透明釉高温一次烧成,主要是青花) ,然后再在适当的部位涂绘釉上彩,入彩炉低温二次烧成。青花矾红彩,斗彩、青花五彩都属于釉上釉下混合彩。青花矾红彩
  青花矾红彩始于明初宜德时期,是把釉下青花同釉上红彩(铁红)相结合的一种彩瓷工艺,经高温、低温两次烧成。常见图案为海水行龙或海兽,它的做法是先在釉下用青花描绘海水,留出行龙或海兽纹的空白地,高温烧成后再在空白地上用矾红彩补齐图案,然后低温二次烧成。这类器物造型种类不多,主要有墩式杯和高足杯等。
此主题相关图片

青花红彩海兽纹碗 清光绪 口径21厘米
"大清光绪年制"楷书款。敞口,厂腹,圈足。碗外壁以汹涌波涛作地,绘一海兽鱼类奔逐其间。此纹饰始于明宣德朝,以青花与红彩互为衬托,明代后期采用青花一色绘画。清代有仿品。
此主题相关图片

青花海水矾红飞龙天字罐 清 高9·5厘米
青花 "天"字款。器形为直口,短颈,圆肩,鼓腹下部内敛,内挖圈足,附盖。天字罐,因罐底无边栏的青花"天"字而得名。盖多平顶微凸,直壁,覆于罐口。罐腹主纹多为海马纹,还有海水龙纹、缠枝莲纹等纹饰。天宇罐在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均有仿制,康熙朝仿品胎体坚致厚重,雍正、乾隆朝胎薄质细,釉下可见明显的旋纹。
此主题相关图片

青花矾红麒麟盘 清 口径12厘米
"玉堂佳器"款。敞口,深腹,圈足略高,此类造型定名为深腹盘或浅碗均可。胎体厚重坚致,釉面光亮闪青。外壁为一色釉,闪口沿绘连钱纹,主题纹饰画麒麟。传说中麒麟生性情温良,"设武备而不用",有角却不欺负弱小,是仁兽;另说其能活3000岁,又是瑞兽的象征。此盘做工精细,绘画流畅自如,寓意吉祥,是民窑瓷器中的上品。清朝斗彩瓷器
   据历史文献记载,斗彩始于明宣德,但实物罕见。成化时期的斗彩最受推崇,明清文献中也称之为"成窑五彩"或 "青花间装五色"。传世成化斗彩瓷器图案绘画简练,内容主要是花鸟、人物。它的做法是先用青花在白色瓷胎上勾勒出所绘图案的轮廓线,罩釉高温烧成后,再在釉上按图案的不同部位,根据所需填人不同的彩色,一般是3至5种,最后人彩炉低温烧成。按照专家陈万里先生的意见,成化斗彩又可以分为点彩、覆彩、染彩、填彩等几种。成化斗彩除个别的大碗外,多数造型小巧别致,有盅式杯、鸡缸杯、小把杯等。还有一种绘有海马或团花的盖罐,底有一"青花"字。
  清朝斗彩瓷器的产量要大于明朝成化时期。康熙、雍正、乾隆官窑也有不少精品堪与成化斗彩媲美,而且出现了较大的器型。总的来看,清朝盛世的斗彩瓷器大多数绘画精工,改变了成彩 "叶无反侧"、"四季单衣" 的弱点,图案性更强,但也失去了成彩清秀飘逸的风采。康、雍、乾官窑都有一些仿成化斗彩产品,特别是雍正时期己能有把握地仿烧出成化斗彩,但这些仿品大都署本朝年款或不落款,只有少数寄托成化款。对这些器物要从胎、釉、彩绘等儿个方面仔细辨别。另外雍正时期还烧成了粉彩斗彩,使斗彩瓷器更加华贵。乾隆以后,斗彩仍在生产,图案内容多为花草,且多团花,延续了清朝盛世时期的风格,但笔法日渐草率。
此主题相关图片

斗彩荷塘鸳鸯纹盘、碗 (四件) 清光绪 直径11·1厘米
"大清光绪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光绪本朝。盘、碗皆以工彩绘荷塘鸳鸯图案,色彩艳丽,一只盘沿爆釉。
此主题相关图片

斗彩缠枝莲纹瓶 清乾隆 高15厘米
直口,丰肩,下敛,圈足,瓶体上饰斗彩缠枝莲纹,肩部和器足为如意头和莲瓣边饰,底书"乾隆年制"四字篆体印章款。附象牙原座及原盒。
此主题相关图片

斗彩番莲团菊文盖罐 清乾隆 高12厘米
此罐的形制与纹饰均仿明成化斗彩瓷。白釉底,圈足较大,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官款。此罐所绘花卉与成化朝器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以彩绘出花蕊,并突破成化朝器用五彩色料不多的局限,用色达五六种,色料平涂,纹饰呈图案式,规整对称,是乾隆朝官窑斗彩的上品。此器制作精细,保存完好,殊为难得。
此主题相关图片

珐琅彩芦雁纹杯 (一对) 清乾隆 口径4.4厘米
圆腹圈足,器形规整,胎釉细润,壁薄透光,环壁通景芦雁纹,五个大雁或飞或栖,神态生动;芦花盛开,枝叶衬托,垒石一侧写款:斜依风苇燕燕袅,远眺烟波渺渺平。胭脂红章:佳丽,四年,御,安。
此主题相关图片

青花珐琅黄地轧道绿彩三多纹牡耳尊清乾隆 高35·3厘米
器形奇特,色彩鲜明。上有“许人出品”四字二行篆书款。
此主题相关图片

珐琅彩抚婴图蒜头瓶 (一对) 民国 高19·5厘米
"乾隆年制"蓝料彩楷书款。五彩瓷
   
  五彩瓷可以分为青花五彩和纯釉上五彩两种。青花五彩瓷是先在釉下用青花描画出所绘图案的蓝彩部分,罩釉烧成,再在其余部分各按所需绘彩,复入彩炉二次烧成。目前所见最早的青花五彩瓷是宜德时期的,但很少见,西藏萨迦寺有收藏。嘉靖、万历时期五彩器物比较多见,而且出现了大的罐、瓶类,胎骨变厚。与成化彩瓷迎然不同的是,色彩除釉下蓝色外,还有釉上红、绿、黑孔雀蓝、紫、褐、赭等色和金彩。常见图案内容有莲池鸳鸯、凤穿花、花卉奇石、婴戏、云龙、云凤、云鹤、天马、道教古祥图案等。
  嘉靖至明末清初,民窑也大量生产五彩瓷器。它们的特点是胎质较粗,釉层较厚,有时有失透现象。常见器型多为碗、盘、瓶、罐,图案内容比官窑丰富,有神兽、色藻纹、莲池水族纹、婴戏、小说故事、花木奇石、人物山水等,回风粗放,生活气息浓郁。但色彩不如官窑齐全,主要是红、绿、蓝、黄 4种颜色,尤以红、绿色为多,有些器物还没有釉下青花。日本仿制了不少晚明五彩瓷器,有些在图案、画凤上很相似。但日本瓷胎釉过细,与明末胎釉,特别是民窑瓷器胎釉显然有别。
此主题相关图片

五彩灵芝小碟 明万历 直径7厘米
"大明万历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万历本朝。敞口,浅壁,圈足。胎质坚细,器形秀巧。内外壁均饰五彩灵乏、花卉、鸟雀等纹饰,彩色浓重,风格独特。
此主题相关图片

五彩花鸟纹兽耳花觚 明万历 高35厘米
"大明万历年制"六字单行楷书款
此主题相关图片

五彩堆塑人物方瓶 清乾隆 高46厘米
此主题相关图片

彩花鸟纹盖罐 (一对) 清康熙 直径29厘米
直□、手肩、圆腹、平底,附半圆形盖。造型丰腴圆润,胎釉结合致密。器身及盖饰七喜繁花图案,笔触细腻秀润,构图巧妙,施彩绚丽缤纷,呈现出"喜上枝头春意闹"的景象。成对配盖且完整传世,十分难得。素三彩
  三彩瓷是瓷器釉上彩品种之一,是以黄、绿、紫三色为主的瓷器,其实并不限干此三色,但不用红色。其制作方法是在高温烧成的素瓷胎上用彩釉填在巳刻划好的纹样内,再经低温烧成。因色彩中没有红彩,故名 "素三彩" 。此品种创烧始见于明代成化朝。但是它与成化斗彩一佯,不但不见干明清文献记载,早期也不见专门论述。从目前的资料看,景德镇素三彩的烧制当以明代成化制品为早,正德时的最好,其釉面亮青肥腴,彩料细润,色泽浓艳厚实,纹饰洒脱自然,有明一代,十分突出。清代康熙朝的素三彩器极负盛名,对成化、正德两朝的三彩瓷和嘉靖、万历色地重叠工艺多有继承,还烧成了釉上蓝地素三彩和墨地素三彩。此外还发明出在素胎上刻划出纹饰轮线,绘以图画,涂以釉彩,其工艺标新立异,品种丰富多样,质朴雅洁,黄色地、紫色地、米色地、虎皮釉等反复交替使用,变化莫测而颇具匠心。
  明请素三彩的区别在于:明代三彩瓷高温烧胎前,在需画纹饰的地方暗刻纹饰并不涂釉,其余地涂釉后高温烧出白瓷,在无釉的地方彩绘纹饰,低温第二次烧成;而清代的素三彩一般先刻暗纹,全器罩白釉后高温烧成,彩绘纹饰后低温再烧。此外,康熙时还有少量作品是在高温烧好的素白胎(有的先刻暗纹)上涂低温并回彩,再低温烧,因为是以低温釉为地,白釉极薄,牙黄色,没有高温釉肥润似玉的效果。另外,和五彩斗彩一样,清代的素三彩彩色比明代丰富得多,出现釉上蓝、水绿、淡黄等色,色彩多但纹饰淡雅、疏朗、清秀,即使纹饰繁密,亦布局合理得当,边饰讲究,绘画精细,和明代的相比有天壤之别。素三彩器在康、雍之前较多,以后各朝少有烧造,清末民国多有仿制,终无法与真品相媲美。与五彩瓷相比,素三彩瓷略少红颜,但工艺讲究,色彩搭配沉静雅素,既不失富丽之态,又更显成熟稳重之气。
此主题相关图片

素三彩果盘一套 (八件) 清康熙
果盘一套8件,4件呈四角梯形状,4件呈五角形状,盘内均以素三彩绘花开纹,外壁绘八宝纹。纹饰清新妩媚,色调明快艳丽。有冲口,小修。
此主题相关图片

素三彩罗汉坐像 清中期 高20·5厘米
罗汉端坐于长方形基座之上,身着彩绘袈裟,绘工精细,图案丰富,色彩绚烂。罗汉笑容可掬,双耳垂肩,左手垂扶腿上,右手持念珠一串,神态悠然。有纹,石手小修。
此主题相关图片

清光绪素三彩开光人物双耳扁瓶 清光绪 高20厘米
此方瓶唇口,高颈下渐收,方腹,足外撇,颈两旁饰以蝠形耳。全器以绿、紫、黄、白等色饰龟背锦地纹,开光中绘 "刘海戏金蟾"等故事,寓意财源兴旺,幸福美好。纹饰繁简结合、疏密有致,器物边沿、棱角利落,是光绪瓷器中的精品。
此主题相关图片

素三彩雕莲花梅瓶 清光绪 高32·5厘米
"大明万历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康熙·雍正粉彩
  
  粉彩始创于康熙,极盛于雍正。康熙晚期在珐琅彩瓷制作的基础上景德镇窑开始烧制粉彩瓷,但制作较粗,仅在红花的花朵中运用粉彩点染,其他纹饰仍沿用五彩的制作。目前主要发现有两个品种:一是白地粉彩器;一是绿、黄、紫三彩瓷上加有胭脂红(金红)彩。到了雍正朝,无论在造型、怡釉和彩绘方面,粉彩瓷郡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粉彩是雍正彩瓷中最著名的品种之一,彩料比康熙朝的要精细,色彩柔和,皴染层次多。大多数在白地上、少量在色地上绘纹饰。以花蝶图为最多,牡丹、月季、海棠、四季花也极为普遍。人物故事图,在粉彩中也比较多。此外,粉彩瓷中谐音的 "蝠"(福)、"鹿"(禄)图案十分多见。当时突出的是所谓 "过枝"技法。
雍正早期有康熙五彩风格,粉彩纹饰多绘团花、团蝶、八桃蝙蝠(喻意多福多寿)、过枝花卉、水仙灵芝、仕女、麻姑献寿、婴戏等。纹饰明显疏朗、规整。如粉彩过枝桃蝠盘,从盘外壁开始绘桃枝叶及桃,通过盘口过到盘心接绘桃枝叶及蝙蝠,雍正时期一般绘8个桃,乾隆时多绘9个,有"雍八乾九"之说。雍正朝画的蝙蝠翅膀顶端下弯有钩,钩中有一点,嘴上有毛(但不绝对)。仕女幼童人物较小,面目清秀,或有疏简的山石树木等背景,或留较多的空白。这时和康熙朝一样,较多地使用"金?quot;,精细之作还在纹饰上方用墨彩行书题相应的诗词歌赋,并绘红色迎首或压角章,显露出当时社会文人的儒雅之风。一般民窑多在碗、盘、炉、罐、盘口瓶、小瓶上绘粉彩纹饰。
  雍正粉彩官窑器多数有 "大清雍正年制" 两行六字楷书款。民窑精品有私家堂名款,也有图案标记,以器底绘青花笔、锭和如意,谐音"必定如意"等为突出。
此主题相关图片

粉彩三老赏月图琵琶尊 清雍正 高55厘米
器形似弦乐器琵琶,撇口,束颈,弧腹,胫较高,圈足为宽窄不同的二层台式。琵琶尊是流行于清代的一种尊式,陈设品。有的琵琶尊颈部饰对称的兽面双耳。
此主题相关图片

粉彩花卉纹盘 清雍正 直径13.2厘米
敞口,弧壁,圈足,足内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圈三行楷书款。胎质细洁轻薄,通体施白釉,釉质纯白,圈足修整精细,泥鳅背,形制中规口矩。盘心粉彩花卉色彩淡雅清新,构图疏朗有致,笔触秀丽端庄,为雍正粉彩典型作品。
此主题相关图片

粉彩人物纹瓶 (一对) 清雍正 高18·8厘米
瓶上所绘是伯牙带着琴童携琴访友的场面。传说春秋时伯牙以钟子期为友,所著《高田流水》曲意为钟子期悟出,世称知音。
此主题相关图片

粉彩蝠桃 "福寿"纹橄榄瓶 清雍正 高40厘米
撇口,长颈,溜肩,鼓腹,圈足。形似撒揽,故此又称"橄揽瓶"。通体以粉彩为饰,瓶身绘桃枝一枝,枝上绘有寿桃及盛开的桃花和花蕾,枝工施以黑褐彩,寿桃施粉红彩,桃花施白彩。主题纹样选用寿桃,寓意多福多寿。整幅画面色彩淡雅柔丽,桃实分布得体,既饱满又有节律变化,给人一种生机勃发的感觉。2002年香港苏富比春拍,成交价4150万港元,创清代瓷器市场最高价。乾隆粉彩
  
  粉彩是乾隆朝瓷器中所占此重较大的品种之一,在雍正瓷的基础上又有新的突破。乾隆粉彩中的一部分继承了雍正时期在肥润的白釉上绘疏朗艳丽纹饰的特点,如常见的折枝花卉盘、碗、小瓶、面盆、人物笔筒和大件器物鹿头尊等。鹿头尊是乾隆时常见品种。其口直,口以下渐大,垂腹收底,圈足。尊的上半部饰两个搂雕的夔凤耳、蟠螭耳或鹿头耳,因器型像倒过来的牛头或鹿头而得名。鹿头尊多在白地上绘青山绿水、树木,山水间及丛林里有很多头梅花鹿或奔跑或立,或回首或低头,颜色鲜亮,层次清晰,布局疏密有致。这类瓷也有叫百鹿尊的。乾隆朝的这一品种流传下来的巳经很少了,大多是光绪朝仿的,层次不清,颜色暗谈。
  乾隆朝除了白地绘份彩外,还有色地粉彩或色地开光中绘粉彩等品种。乾隆朝粉彩的创新品种是在黄、绿、红、粉、蓝等色地上用极细的工具轧出缠枝忍冬或缠枝蔓草等延绵不断的纹饰,且多和开光一起使用,人称轧道开光。这一工艺的出现,将粉彩推上了更加富丽繁缛的顶峰,一直延续到民国。另外,乾隆朝还有部分在粉彩瓷器的内壁及底足内施绿彩,俗称"绿里绿底",一直流行到清末、民国。乾隆朝的"绿里绿底"极浅淡,迎光侧看釉面有极细小的皱纹,像微风吹过平静的湖面而形成的细波。绿彩附着在白釉上非常紧密,几乎没有爆釉现象。乾隆朝粉彩的常见纹饰有山水、婴戏、九桃、瓜蝶、百鹿、花鸟、仕女、百花 (亦称 "百花不露地") 、八仙、云蝠、福寿、缠枝花、皮球花、花蝶等。除了常见的器型以外,新颖造型还有贲巴壶、交泰瓶、转颈瓶。款识有青花、红彩、金彩等种类。   
此主题相关图片

粉彩喜鹊登梅大天球瓶 清乾隆 高56厘米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瓶颈笔直修长,球形腹浑圆,气势宏伟壮观。通体以粉彩绘有喜鹊登梅图,12只喜鹊姿态各异地栖憩在梅花枝于上,深、浅两道枝干,红、白两色梅花,以及浓艳的灵芝、青翠的兰花,寓意着春天的到来,喜事的降临。"喜鹊登梅"是中国民间最为喜闻乐见的吉祥喜庆图案。天球瓶工艺精湛,色彩艳丽,保存完好,传世品中十分少见。
此主题相关图片

粉彩镂空六角套瓶 清乾隆 高40·6星米
六方体,折口,直颈端肩,直腹下收,高足外撇。通体在各种颜色地上用粉彩、金银彩,绘灵芝、卷草、蕉叶、蝠、蝶、花卉,腹部开光镂空雕粉彩花卉,内层以青花绘缠枝花纹,吸收西洋画技法,纹饰亦有西方情调,加之造型高大,抬体厚重坚致,工艺复杂,是乾隆官窑不可多得的精品。
此主题相关图片

粉彩九桃五蝠天球瓶 清乾隆 高50厘米
造型硕大挺拔,彩绘技法娴熟,画工精细工整。天球瓶造型始于明永乐时期,雍正、乾隆时再度盛行,以"彩绘"纹者,是雍正、乾隆官窑的标准器物,绘九桃的,惟乾隆官窑最具代表性。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种吉祥之物。传说桃木可驱鬼,桃实食之则可延年益寿,遂成为长寿的象征。"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则是至尊之数,九桃绘于瓶上,再川上5个蝙蝠,寓意平安祥顺,万寿无疆。
此主题相关图片

粉彩开光御题诗文壁瓶 (一对) 清乾隆 高21.5厘米
"乾隆年制"四字一行篆书款,乾隆本朝。壁瓶以肥脂红釉为地,上绘万福花卉图案,腹部开光、内以墨彩书乾隆御题诗文,尾落 "乾隆癸亥御题"及红彩"乾隆"印章纹,底足为仿木座形式,并以全彩装饰。根据清宫档案记载,此对瓶应为乾隆八年(1743)景德镇督陶官唐英奉旨烧制一批壁瓶中的一对。壁瓶制作精细、色泽典雅,御题诗帛写工整,保存完好至今,十万难得。瓶背原配有红木托保护。嘉庆,道光粉彩
   嘉庆朝彩瓷以粉彩为主流,陈设器、文房用具、日用器皿以及五供(由两件香罐、两件花抓及一件香炉组成) 和法器等都属常见。嘉庆早期的粉彩还有乾隆朝的特点,比较精细,既有"百花不露地"的,也有彩地轧道开光的。"百花不露地"相当精细,个别的甚至是"金地百花";彩地轧道开光品种的不如乾隆时的精细规整,所绘纹饰有的也显呆滞。嘉庆粉彩瓷常见纹饰有花卉、八宝、云龙、罗汉、婴戏、石榴等。器型有瓶、笔筒、洗、盘、碗、茶壶、戟耳瓶等。粉彩器中有部分器物的内壁和底部施豆瓣绿釉,压凤尾纹粉彩器则仍多见各种色地,如黄、红、绿等。这一时期描金工艺的采用也较为普遍。
总的来说,嘉庆朝粉彩的特征有以下几点:一是官窑器中的粉彩开光器为多见;二是继承乾隆制作的压凤尾纹(即轧道工艺)粉彩仍属多见;三
是万花堆、百花图画面的器物十分突出;四是在碗类器上也出现了山川风景画;五是碗、盘之类器物的图案以花卉、花果为多,特别突出的是过枝癞瓜的图案,象征着瓜瓞绵绵的吉祥之意。
道光朝彩瓷,除了白地粉彩器外,所见有各种色地开光粉彩,而且往往和描金工艺结合。器物除瓶、罐及少量文房用具外,大量的是碗盘等日用器皿,图案以荷花、癞瓜和婴戏图、清装仕女以及各种花蝶虫草为突出。亦常见 "吉庆有余"、"麻姑献寿"、"太平有象"等吉祥题材,其中凡属"慎德堂制"、"懈竹主人造"及"种德堂制"款的粉彩器,大多都比较精致。
道光朝粉彩瓷类同于嘉庆朝,只是绘瓜蝶、草虫纹饰的略精。署"慎德堂"款的粉彩器是道光皇帝的私人堂款,相当于官窑器,其工艺精湛,主要器型有瓶、罐、花盆、盘、碗、灯笼尊、盖碗等。
此主题相关图片

粉彩描金冰梅盘 清道光 直径12·8厘米
"经笥堂制"四字行楷书款,道光时期。口微撇,浅壁,圈足。盘内外以金彩绘冰裂纹,粉彩绘梅花,图案雅丽,色泽柔和。
此主题相关图片

粉彩缠枝花瓣玉壶春 清嘉庆 高27·5厘米
撇口,细长颈,溜肩,鼓腹,呈圆球形,圈足稍向外侈,线条圆润挺劲,秀丽之口透着一种入骨的俏丽柔媚。瓷质清刚,釉色幽倩,器形取法宋代;器身绘满缠枝花卉,纹饰密而不繁,素雅大方,造型匀称和谐。
此主题相关图片

粉彩山水小瓶 (一对) 清嘉庆 14.5x5厘米
"大清嘉庆年制"篆书六字红款
此主题相关图片

粉彩浮雕通景山水图笔筒 清嘉庆 高13.2厘米
此主题相关图片

粉彩百鹿尊 清道光 38.5x32.5厘米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道光时期。圆口,垂腹,圈足。通体施白釉,肩部饰鹿首耳。器身绘粉彩山水苑百鹿图。画面中山石、树叶多以绿彩绘成,施彩浓厚;群鹿、枝干以赭、黑等彩作画,群鹿活现,枝干苍劲,笔绘生动细腻。清同治粉彩
此主题相关图片

粉彩灵仙祝寿纹仰钟式杯 (一对) 清同治 直径6厘米
"大清同治年制"六字行楷书款。外形呈仰钟式,外壁绘粉彩草、石,灵芝与水仙、天竺,取谐音寓意 "灵仙祝寿",传为清宫祝寿用器。
此主题相关图片

粉彩七珍八宝碗 (一对) 清咸丰 直径12厘米
此主题相关图片

粉彩人物图狮耳大瓶 (一对) 清同治 高119.8厘米
此对瓶形制巨大,胎体亦极为厚重。通体绘粉彩花卉锦地,内口亦绘花卉,口沿描金彩;颈部饰一双狮耳,肩部浮雕四螭龙,均饰以金彩:瓶身主题纹饰一边绘将相和,一边绘刀马人。颈部小开光内的图案恰恰相反,使人观赏时极为方使,一目了然。整对大瓶纹饰繁密,人物形象生动传神,为同治时期粉彩人物大瓶的代表之作,成对传世且保存完好如初,极为难得.清同治粉彩
此主题相关图片

粉彩灵仙祝寿纹仰钟式杯 (一对) 清同治 直径6厘米
"大清同治年制"六字行楷书款。外形呈仰钟式,外壁绘粉彩草、石,灵芝与水仙、天竺,取谐音寓意 "灵仙祝寿",传为清宫祝寿用器。
此主题相关图片

粉彩七珍八宝碗 (一对) 清咸丰 直径12厘米
此主题相关图片

粉彩人物图狮耳大瓶 (一对) 清同治 高119.8厘米
此对瓶形制巨大,胎体亦极为厚重。通体绘粉彩花卉锦地,内口亦绘花卉,口沿描金彩;颈部饰一双狮耳,肩部浮雕四螭龙,均饰以金彩:瓶身主题纹饰一边绘将相和,一边绘刀马人。颈部小开光内的图案恰恰相反,使人观赏时极为方使,一目了然。整对大瓶纹饰繁密,人物形象生动传神,为同治时期粉彩人物大瓶的代表之作,成对传世且保存完好如初,极为难得.光绪,宣统粉彩
  光绪初年就大量烧造官窑器,在慈禧五十、六十、七十寿辰又大批烧造寿庆典礼和赏赐所用的官瓷,在嘉庆以后官窑衰落的形势下,光绪朝瓷器大有中兴之势。
  光绪朝的粉彩比同治朝的彩薄,颜色略浅谈,粉彩器色地也比较精细,如百蝶天球瓶、云蝠赏瓶、荷叶形吸杯等。还有一种彩地粉彩瓷,俗称大婚礼瓷,多黄地花卉,开光中写"万寿无疆",色彩浓艳。
光绪时署"大雅斋"款的粉彩瓷水平较高,常见在浅松石绿、佛头青、藕荷等色地上绘花鸟纹饰,色浓艳,彩略厚,胎釉致密精细。常见器型有花盆、罐、盖碗、瓶、尊、抓、水仙盆等。器口边有"大雅斋"三字横款,两旁多红彩图章款"天地一家春",底足有红款 "永庆长春" 等。民国时仿品很多,涂彩不均,纹饰较粗糙。光绪朝仿乾隆粉彩百鹿尊、九桃天球瓶等,颜色浓艳,没有层次,造型笨拙,胎、釉厚重粗松,和乾隆真品此有一定的差距。光绪晚期粉彩浅谈且很薄,被后人统称为"光彩"。
  自鸦片战备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工业日益衰落。由咸丰历同治,景德镇御器厂的生产,更趋萎缩,工艺低下,产品十分有限;民窑更是粗糙。至光绪时期制瓷业虽曾一度有所好转,但犹如回光返照,衰落的趋势巳无可挽回,紧接着的宣统是清代最后一个王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国力衰竭,制瓷业更颓落千丈。
  宣统在位不满3年。但在宣统二年(1910)曾烧过一批官窑瓷,由于年限大短,传世官瓷极少,其制品也只能是完全继承光绪的制作。尽管如此,宜统粉彩官窑器有的比同冶、光绪时期的还要精细,如百蝶赏瓶、荷花和宝相花的盘或碗、云蝠和龙凤纹的天球瓶、牡丹纹的玉壶春瓶等。宜统瓷的款识以"大清宣统年制"六字楷书青花瓷为主,也有抹红款及墨彩款。
此主题相关图片

粉彩秋操怀 (一对) 清光绪 5x19厘米
"大清光绪三十四年安徽太湖附近秋操纪念杯"楷书款,光绪本朝。此器形制为变形的牡丹状,以粉彩饰花瓣,淡绿釉饰花梗。花梗内空,从
梗端直通花蕊内可借以吸水。梗背署年款。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月,光绪帝驾崩,这次检阅秋操应是光绪在位的最后一次。
此主题相关图片

粉彩百蝶赏瓶 清光绪 39x23·5厘米
"大清光绪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光绪本朝。撇口,长颈,球形腹,圈足。口沿下饰粉彩如意云纹,颈、腹部绘 "百蝶富贵"图,肩部饰宝相花及变形的寿字,肩、腹间起描金弦纹,近足处饰仰莲纹,为光绪朝官窑瓷二品。
此主题相关图片

粉彩开光龙凤花鸟纹赏瓶 (一对) 清宣统 高66厘米
撇口,细长颈,圆鼓腹,圈足。外壁口沿、肩部饰描金弦纹,口沿下饰松石地如意云纹,颈部与腹部开光绘粉彩花鸟及龙凤呈祥纹,白釉器底有红彩六字二行楷书款"大清宣统年制"。此对赏瓶器形硕大,雍容华美,且成对传世,保存完好,较为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