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ost设置编码格式: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浙江转型升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9:06:28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浙江转型升级

2010年02月05日 11:31 来源: 《观察与思考》 【字体: 网友评论(0)

  国际金融危机本质上是由国际贸易与国际收支严重失衡所导致的信用与债务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全球经济大调整。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及浙江的影响既反映了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所存在的结构失衡矛盾,也说明只有通过深刻的、全面的结构调整才能最终解决全球经济与贸易失衡以及信用与债务危机。浙江在国际金融危机中,之所以受到较大影响,其基本原因在于劳动密集制造业与出口经济规模过大。在国际市场需求大幅萎缩的情况下,产能过剩与产业竞争力不足的矛盾凸显。因此,无论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还是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浙江都必须坚持转型发展,即通过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技术创新与节能减排,解决浙江经济目前所存在的产业及产品层次偏低,劳动密集型产业与出口经济规模过大的问题。

  加快结构调整提高产业竞争力

  结构是个泛概念,这里所指的结构调整主要指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从经济结构的角度看,浙江目前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出口经济规模过大,经济发展过分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及其产品出口。在国际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的条件下,浙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其成本低,产业配套能力强,企业经营灵活,国外销售渠道多而取得一定的市场竞争优势,从而保持了劳动密集型产业与出口经济的不断增长。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国际市场需求快速变动,总体上这种变动会沿着快速下滑,企稳回升的轨迹运行。但是,国际市场需求要保持国际金融危机前不断攀升的势头,这是不可能了。诚如美国总统奥巴马所说:世界再也不能指望依赖美国人的高消费和信用消费来保持经济和贸易的持续增长。美国人需要减少消费,增加储蓄,扩大出口,减少债务。的确,这不仅是美国经济,也是世界经济恢复增长的必要前提。

  这表明,即使国际金融危机与世界经济大调整成为过去,中国尤其是浙江这样的出口经济大省,是不可能延续国际金融危机前不断扩大产品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来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换言之,浙江经济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增长动力,将主要来自通过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提高产业与产品的竞争力,保持内需与外需的协同。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浙江不仅要保增长,而且要通过结构调整,促使当前的保增长转化为今后的可持续增长。

  改革开放30年,浙江从一个资源与经济小省,成长为经济与财政大省,GDP与财政收入连续多年居国内第四。经济发展的经验事实表明浙江经济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在工业化城市化与市场化初期,依据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通过体制与机制创新,形成了以民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载体的轻小工业体系。这种以日用消费品生产为主的轻小工业体系,符合工业化城市化初期社会消费品需求的主要特点与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也体现了浙江经济的比较优势,因而成为推动浙江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载体。事实上,浙江出口经济的发展与壮大也是以轻小工业体系为依托的,毕竟国际市场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主要是技术含量相对比较低,价格比较便宜的实用消费品。

  理论与实践表明,经济发展的过程也是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过程。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社会消费结构发生相应变化,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社会消费的重点与热点也会逐渐从工业化城市化前期的衣食消费转向工业化城市化后期的住行消费。汽车进入家庭,家电和消费电子产品普及,成为工业化城市化后期社会消费的主流。另一方面,随着资本与技术的积累,工业也相应地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进入具有资本与技术密集特点的重化工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阶段。从实践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浙江并没有实现从轻工产业体系向重化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体系转型。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国际市场对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需求的增长使浙江经济依然可以依靠轻工产业的发展和轻工产品的出口保持经济增。另一方面浙江缺乏重化工业发展所需要的能源矿产,同时大钢铁大化工大制造等产业基础薄弱,加之中央政府在产业发展的区域布局中,也没有将浙江列入重化工业重点发展地区,从而使浙江难以利用宁波港、舟山港的航运优势发展临港重化工业和船舶制造业,正是这些基本原因,导致浙江产业结构调整相对滞后。

  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前,由于外需持续增长,浙江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被淡化了。国际金融危机来临,浙江轻工产业规模过大,产能过剩矛盾凸显。尽管在国际金融危机中,浙江出口产品中以轻纺、服装为代表的轻工产品下降幅度要小于机电产品,其实这只是反映了这类日用消费品的刚性需求特点,并不能否定其产能相对过剩的现实。况且,浙江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劳务与商务成本上升较快,资源环境约束递增,已经难以适应经营大规模的低成本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尤其是扩大内需已经成为中国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及今后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政策取向和发展路径,轻工产业发展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优势将会逐渐转移到中西部地区。这其实也是发达国家基于劳动力成本和商务成本高企而向发展中国家进行一般制造产业转移的根本原因,同样是中国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实现梯度发展战略的主要意图。这表明,浙江经济今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利用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调整压力与发展契机加快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

  应对经济危机谋划经济可持续增长

  浙江产业结构的现状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规模过大,重化工业、高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根据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的要求,浙江制定《关于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重大项目建设行动计划》与《汽车、船舶、钢铁、石化装备、电子信息等11个产业转型升级规划》,压缩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企业,以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将重大项目建设与重化工业发展相结合,重点发展临港重化工业、远洋造船业等。重视高新技术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发展,尤其是中央政府已经明确要将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重中之重,培育与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成为浙江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主要任务。服务业是工业化城市化后期主导性产业。鉴于浙江经济发展已超过人均6000美元的水平,从国际经验看,人均GDP6000美元标志着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服务业发展带动阶段,服务业的比重一般占到GDP的60—70%。相比之下,浙江目前服务业的比重仅为50%多,具有较大的成长空间。因此,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实施意见》与《推进企业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加快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扩大服务业比重。

  浙江产品的一个主要特点是量大价廉,在国际市场需求增长的情况下,数量增长可以弥补价格低廉的不足。在国际市场需求萎缩的情况下,不但产品出口数量下降,产品价格也面临下跌。由于实行的是低价销售策略,因此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与国际市场需求萎缩,浙江出口企业面临着产量和价格的双重压力,出现不同程度亏损现象。因此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浙江十分重视产品及服务结构调整。包括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的技术含量,加强新产品的开发。通过增加高新技术产品,尤其是具有技术专利和知识产权产品的生产,以新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去提升浙江产品的品质和档次,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产品的盈利能力。在服务业中,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注重市场营销、物流网络和文化创意服务的拓展,提高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率。

  受国际金融危机与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影响,浙江出口经济和产品出口大幅下滑,在努力稳定出口的同时,浙江省各级政府和企业已明确认识到扩大内需加强产品内销不仅是应对眼前危机的有效举措,还是今后长远发展的主要途径。从实践看,产品销售是浙江的强项。遍及省内外的专业市场和浙江商会,既为浙江提供了产品销售渠道,也使浙商在外地形成经商团体。目前浙江民营企业积极开拓内地市场,包括发挥当地专业市场商品集散与产品批发功能,加大产品内销力度。利用各地专业市场销售产品,建立新产品的销售网络等。同时,根据产品内销的需要进行产品和价格等的调整。地方政府也积极扶持企业开拓国内市场,诸如专业市场的相关管理部门建立商品信息中心,帮助企业了解市场动态,协助商家与顾客建立商务联系。地方政府主办或协办各类地方产品展销会,博览会,推介当地企业的产品等。从浙江所具有的产品制造优势和产品销售条件看,浙江企业有能力拓展国内市场,实现外销与内销相结合的产品销售模式。目前,加快国内市场的开拓已经成为浙江出口企业扩大产品销售的新途径和经营重点。

  提高产业层次与经济竞争力的浙江经验

  就浙江来说,培育与发展哪些产业首先涉及到如何根据经济发展趋势与中央政府产业规划的要求确定产业发展方向。从经济发展趋势看,由于气候环境约束,全球经济将进入低碳经济时代,以新能源产业为主导的新兴产业发展将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发展趋势。同时,随着城市化水平提高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陆续完工,中国即将进入由重化工业发展为主体到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发展为主体的工业化后期阶段,高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成为重点发展的产业。正因为此,中央政府在2008年底出台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后,近期又在酝酿出台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规划。浙江产业升级需要依据低碳经济与中央政府产业规划的要求进行产业发展规划。

  其次,产业升级必须选择适合自身条件,具有产业基础与竞争优势的产业作为主要发展方向与升级目标。浙江自然资源相对匮乏,资本尤其是民间资本充裕,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意识强,经营人才丰富,有利发展具有资金与人才相对密集的高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易言之,高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是浙江产业升级的主要目标,需要加强研究的是选择什么样的高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浙江产业升级的具体对象。

  在高技术产业中浙江信息产业有一定的规模,但是缺乏自主研发能力,主要是为跨国公司进行组装加工生产。产值大而利润少,名为高技术产业,实际上主要从事产业链中的劳动密集型环节的生产。考虑到信息产业的规模效应以及对相关产业的渗透与带动作用,浙江仍然要将信息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在信息产业发展中浙江的重点是放在加大自主研发与技术创新上,通过强化产业链前端与后端的发展,提升产业的竞争力与利润率。

  新能源产业是低碳经济中的主导产业,浙江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的江苏与河北。去年下半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投资规模拉动经济增长,浙江省十分重视新能源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其重点在于太阳能光伏产业与风电制造业。目前浙江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比较重视产业配套,包括多晶硅生产,太阳能组件与太阳能电池生产。在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中注重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与高级人才。当然在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也存在产业集中度不够,地方项目重复建设等问题,需要在省级产业规划层面进行充分协调和布局。浙江制造的特点是中小器件和整件生产,在风电发展中浙江亦以中小型风电机组生产为主。总体上由于新能源产业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产业如何发展还有待实践探索。当然,对于浙江来说,加快与加强新能源产业是确定不移的。

  生物工程是当今科学与技术发展的重点,也是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技术平台。通过与不同技术融合,生物工程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尤其是生物医药是现代医疗保健的主要发展方向,也是全世界重点发展的新型高技术产业。生物医药作为生物工程与制药技术相融合的新技术不仅拓展了人们对于疾病机理与治疗方式的认识,而且改变了原先的化学药物与中成药物的研制技术,从而为人类的医疗保健与公共卫生提供了新的药物和疗法。浙江具有较强的制药产业基础,主要从事化学制剂,中成药和原药的生产。生物医药有一定的基础,包括一些新兴生物医药创业企业近年来相继成立,一部分以生产传统中西药为主的制药企业也在开拓生物医药产品。这表明,浙江有条件在利用现有制药产业资源,吸引外来生物医药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政策引导和机制创新,实现技术融合与产业整合,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同时提升与壮大浙江的制药产业。目前生物医药产业已成为浙江省重点发展的产业,地方政府正在通过加大投资力度,加强技术创新和加快人才引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如果说,浙江在高技术产业新兴产业中,尚缺乏优势产业的话,那么,电子商务则是浙江新兴产业发展的一个亮点。电子商务是网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商务作为利用互联网进行全球商务活动的新的商业业态,大致上可以分为企业与企业间交易,企业与个人间交易,以及个人与个间交易三种类型。浙江电子商务中的代表性企业阿里巴巴(尽管阿里巴巴是由境外风险投资扶持和控股,并在境外注册上市的公司,其主要创业及经营活动在浙江杭州)主要从事企业与企业的电子商务活动。目前,随着淘宝网与支付宝的成功运作,阿里巴巴集团已将电子商务交易扩展到三种不同商务交易类型,并且成长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电子商务企业之一。

  电子商务产业之所以在浙江率先快速发展,既得益于企业家创业的个人素质与眼光,更受惠于浙江中小企业众多的现实。如何为这些企业发展服务,易言之,怎样从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中寻找商机,成为触发企业家创办电子商务企业,开拓电子商务产业的创意来源。事实上,阿里巴巴的BtoB网站就主要是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商业信息和高效率交易平台的。它改变了商业模式,节约了交易成本,提高了经营效率,在为广大中小企业服务的基础上,又促进了自身的发展。目前,在浙江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不断增加,经营模式和服务对象在不断发展与积极开拓之中。行业性电子商务网站与综合性电子商务网站的分野,既体现了产业及服务对象细分的要求,也反映了业务整合与综合经营的思路。由于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产业非常年轻,发展潜力巨大,自身产业演化以及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可以预期的是,电子商务产业不但自身快速发展,它对于推动广大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改造与提升浙江专业市场的交易与集散之功能,对于加快浙江经济转型升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作用将与日俱增。

  动漫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日本在动漫产业上的成功说明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小制作大产业的特点,对于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可小视。

  浙江动漫产业发展较早,目前杭州市滨江高新技术开发区已初步形成动漫企业集群。杭州市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教育发达,人才荟萃,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六朝古都,还是世界著名旅游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活跃的现代创业创新意识,为杭州营造了良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氛围。杭州市政府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特别是动漫产业发展十分重视,目前,杭州通过举办国际动漫节,推介杭州和浙江的动漫产品,营造动漫产品发展氛围和地域品牌,扩大了浙江动漫产业的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同时,浙江的动漫产业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发展,企业数量逐年增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成熟度提高。产品文化内涵更为丰富,不仅历史文化题材得到充分挖掘,反映现代社会精神风貌和生活情趣的作品越来越受到重视。可以相信,随着国产动漫产品的艺术水平和观赏价值的提高,国内外受众和市场容量将会不断增加和提高。

  总体上浙江产业升级是要实现两个提升,一是提升服务业的比重,尽管浙江服务业已超过GDP50%,但是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还是偏低,况且在服务业中生产性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从而影响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带动作用。当然,这种滞后也是一种发展机遇,它使浙江可以通过加强生产性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来加快服务业发展,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发展水平。二是提升高端制造业的比重。在二次产业中浙江的装备制造业与高技术产业同样发展相对滞后,这主要表现为装备制造业与高技术产业规模偏小,在装备制造业与高技术产业中没有形成在国内有明显竞争优势的支柱产业。因此在二次产业中产业升级的主要目标在于有重点地选择发展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与新兴产业。通过产业升级提高浙江的产业层次与经济竞争力。

  加强技术创新与节能减排

  对于产业与经济发展来说,技术创新具有普遍意义,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中,加强技术创新具有新的内涵与价值。一方面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来推动与实现;另一方面,要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样需要技术创新的推动与支撑作用。从浙江情况看,加快产业产品升级,加强节能减排都离不开技术创新。

  在经济调整的困难时期,浙江省把加强技术创新作为应对危机,抓住机遇,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制订《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对技术创新进行规划引导,增加投入。2009年前三季度,全省财政科技支出增长14.7%,规模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增长10.5%,新产品产值同比增长5.9%,新产品产值率为17.2%,同比提高1.62百分点。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47.4%。在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的同时,浙江省还强化技术创新与高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发展的联系,形成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技术,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与产品的技术含量。在新兴产业发展中也把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放在核心地位。为了促进技术创新,浙江省还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整合科研资源。2009年11月浙江省党政代表团赴北京与天津学习考察,其主要内容和重要成果是与北京及天津进行科研合作与项目合作,主要涉及的产业是高技术产业与新兴产业。合作的对象中主要包括中科院,北大与清华等国内顶尖科研院所。此外浙江还通过境内外人才、技术与项目引进,为浙江技术创新提供资源与动力。技术创新需要形成创新载体,浙江省的一个创新做法是建立科技城。目前浙江省与杭州市已确定在临安建立科技城,通过科研资源整合与集聚,形成规模化的高层次高水平综合化的科研基地。科技城的概念比一般意义上的科研院所以及高科技产业孵化基地还要广泛,科研能力与水平更高,产业孵化能力更强。当然,这种科研综合体的运行模式还需要积极探索,创新效果还有待实践检验。但是,这至少说明浙江正在以技术创新为抓手,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加强节能减排与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国内外应对资源环境约束与经济衰退的重要举措。尤其是美国民主党政府与奥巴马总统将新能源产业与低碳经济作为振兴实业与抑制气候变暖的战略选择。的确,随着全球经济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普遍进入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和气候变暖已成为全球经济与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约束条件。2009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面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全球挑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将根据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讨论与达成相应的温室气体减排协议。不管这次全球气候峰会的结果如何,减排是人类不能回避的责任与生存法则。

  虽然减排会对各国经济增长带来暂时影响,但是减排也带来了新的产业和新的商机。其实,作为能源短缺与能源消费大国的中国将是节能减排的最终受益者。节能减排能够抑制能源消费,从而降低中国的能源进口成本,并且使日趋恶化的自然环境得以逐步修复。同时对节能减排的重视将会推动新产业、新技术、新产品与新服务的出现与发展,因此中国政府对于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对节能减排的积极与负责任的态度,使节能减排成为加快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

  浙江省根据中央政府节能减排的相关要求制订与实施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加强节能减排,促进经济增长,2009年前三季度浙江GDP能耗下降6%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6.5%左右,千吨以上和1131家重点用能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分别下降7%与7.4%,降幅分别比上半年提高0.1和0.3个百分点。COD排放量同比削减3.5%左右。节能降耗成效明显,而且节能降耗的强度和效果成环比增长态势。浙江节能降耗所取得的成效也反映了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相应的进展,这对于提高浙江的经济增长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近年来,浙江经济增长排名相对落后,这一方面是因为浙江重化工业发展条件较为欠缺,影响了GDP的规模,另一方面浙江正在努力实现转型发展,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的代价之一就是增长幅度的阶段性下降。但是这种数量下降有助于提高增长质量,并为工业化后期乃至后工业化社会经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因而是退一步进两步。在国际金融危机与世界经济大调整的过程中,浙江既重视保增长,也重视调结构,把经济调整转化为调整结构的契机,产业升级的动力,与发展方式转变途径,其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作者单位: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