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玩锐雯多少钱:职业道德在线 >> 职业道德规范 >> 各行业简明职业道德规范(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3:20:13
各行业简明职业道德规范(一)
[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68288    文章录入:admin ]
道德:
人类在社会生活中为了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依靠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所维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以善和恶、荣誉和耻辱、正义和非正义等作为评价标准,并逐步形成一定的习惯和传统,以指导或控制人们的行为。道德作为一种概念,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物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中国古代,“道”表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或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的准则、规矩、规范。“德”即“得”,指人们认识“道”、遵循“道”,内得于己,外施于人。外施于人称为“德”。《论语》中有“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里的“德”指人的品质,“以德报德”指人的行为;“为政似德”指道德教育和道德感化。中国最早把“道”与“德”作为一个概念使用的是战国末期的荀子。他在《劝学》篇中说:“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意思是说,如果做任何事情都能按“礼”的规定,就达到了道德的最高境界。在中国思想史上,道德有时指人的思想品质,修养程度,善恶评价;有时指风尚习俗和道德教育活动,但主要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在西方的古代文化中,“道德”指风俗、习惯,也含有原则、规范、品质及善恶评价的意思。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鼓吹超阶级的、虚伪的道德,把资产阶级的道德标准说成是全民的标准。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一些思想家虽然从不同时代不同角度,探讨了道德、道德起源、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理想、道德评价等问题,但由于历史条件和阶级的局限,都未能做出科学的解释。只有马克思主义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从无产阶级的立场和利益出发,才科学地解释了“道德”的含意。认为道德是依靠内心信念、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各种形式的教育力量,以善和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为标准去评价人们的各种行为,调整人们之间的、个人与社会的各种关系,指导、控制人们的社会行为。道德与法不同,它没有强制性。这两种不同性质的行为规范在社会生活中是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的。道德由一定的社会基础决定,并为一定的阶级服务。任何道德都具有历史性,永恒不变的、适用于一切时代的道德是没有的。在阶级社会和有阶级存在的社会,道德具有强烈的阶级性,统治阶级的道德是占统治地位的道德。一切剥削阶级所提倡的道德都是维护和巩固其统治的工具;无产阶级道德,即共产主义道德,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利益的反映,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高尚的道德。
社会公德:
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亦称“公共道德”或“公德”,也即列宁所说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列宁选集》第3卷第247页)。它是人们为了维护公共生活、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而形成的道德行为准则和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社会公德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根据生活实践和共同生活的客观需要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公德同个人私德相对,前者指同集体、组织、阶级以至整个社会、民族、国家有关的道德;后者则指个人私生活中处理爱情、婚姻、家庭问题的道德以及个人的品德、作风、习惯等。两者虽有区别,但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紧密的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无阶级的社会里,社会公德为人们所公认,并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来维护和调整。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内部没有根本对立的利益冲突,社会公德有可能成为全社会统一的道德规范,并为全体人民所接受。在我国,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是基本的社会公德。我国宪法还明确规定,遵守社会公德是一切公民的义务,违反社会公德,轻的要进行批评教育;重的如破坏公共秩序、扰乱社会治安的要绳之以法。
家庭美德:
家庭中的道德规范,它是整个社会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定社会道德的具体体现。私有制社会家庭道德是剥削阶级家庭的道德,父权和夫权是封建家庭道德的主要特点;金钱第一、金钱关系则是资产阶级家庭道德的主要特点。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与人不平等关系的根本改变以及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逐步形成,使无产阶级新型的家庭关系和道德观念不断地确立和巩固,逐步成为整个社会中的家庭关系和道德观念。新的家庭道德包括:(1)实行真正意义上的一夫一妻制,巩固社会主义家庭制度。反对任何公开的或者变相的重婚行为;反对剥削阶级腐朽放荡的生活作风,以保证家庭生活的美满和幸福。(2)实行男女平等。不仅表现为法律意义上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上的权利、义务的平等,而且体现在日常生活的一切方面。夫妻之间互爱互敬,相互信任,共同承担家务劳动和抚养子女、赡养老人等。(3)抚养儿童。这既是每个公民的法律义务,又是家长的道德责任。家长不只是在生活上照料子女,还要以身作则,以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子女成为有益于人民的人。(4)赡养父母,尊敬老人。这既是后辈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更是对社会所应承担的法律上的和道德上的责任与义务。反对不赡养父母、虐待老人的行为。(5)计划生育。这也是现阶段家庭道德要求人们遵守的行为规范,是关系到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大事。破除“传宗接代”、“多子多福”的封建传统道德;反对多生多育,只要子女,不顾大局的行为,树立新的生育观。
职业道德:
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所应遵循的特定的行为规范。恩格斯指出:“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为,都各有各的道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36页)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的特殊形式。职业道德的出现,与社会分工的发展相联系。原始社会的大分工,是原始职业分工的雏形,包含了职业道德的萌芽。随着奴隶社会职业分工的日益发展,使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为了调整不同职业内部、不同行业之间,以及每个从业人员之间的关系,便产生了职业道德。由于职业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因而职业道德比婚姻家庭道德、社会公德更能反映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道德要求和道德面貌。在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和我国战国时的《周礼》、《考工记》中就已提出了职业道德的规范。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费尔巴哈》一文中指出: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一定的生活活动方式,就形成一定的职业活动。职业的不同,也就形成不同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职业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的、阶级的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反映着行为的道德调解的特殊方向,又带有具体职业或行业活动的特点,是一般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重要补充。职业道德是在特定的职业生活中形成的,但在阶级对立的社会里,必然受阶级道德的制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生产方式,以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制约。决定了职业道德的时代性。职业道德包含对整个人类都有利的一些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即社会公德。但当这个公德违背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时候,就要受到统治阶级的限制。只有在推翻了剥削阶级的统治,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后,职业道德才能与社会公德统一起来。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确立后,随着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职业道德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形成了新型的职业道德。各行各业共同遵循为人民服务的道德原则,成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在范围上,它存在于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中间,是家庭、学校教育影响下所形成的道德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在内容上,它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形成比较稳定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习惯;在形式上,它具有具体、多样和较大的适用性。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利于人们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有利于促进社会生活的稳定发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
道德规范:
道德意识现象的内容之一。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要求人们遵循的行为准则。是人们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普遍规律的反映,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人们行为的基本要求的概括,是人们的社会关系在道德生活中的体现。道德规范源于人们的道德生活和社会实践,又高于人们的道德生活和社会实践。历史上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道德规范,都是从相应的时代要求和阶级利益出发,经过概括而形成的,并用以指导人们的道德生活和道德行为。道德规范指判断善和恶、正当和不正当、正义和非正义、荣和辱、诚实和虚伪、权利和义务等道德准则。人们能够按照道德规范的要求行为,就是善行;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就是恶行。道德规范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和社会关系所决定的,同时又是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人们自觉行为的产物。道德规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具有历史性和继承性。在阶级社会和有阶级存在的社会,道德规范的形成、发展及其在实践中的贯彻,同现实社会的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有密切的关系。不同社会的不同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规范。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的行为,凡是有利于社会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就是合乎道德的,反之就是不道德的。肯定道德规范的历史性和阶级性,并不否认道德本身的继承性。任何先进阶级的道德规范总是要继承和发展先前社会中的有积极和进步作用的道德规范。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规范,是从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利益和全人类的利益中引申出来的,是最先进的道德规范。
 
道德风尚:
是指某种比较稳定的社会道德状况。它是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在社会道德生活上的表现。道德风尚通常反映出社会中绝大多数人的道德水平。道德风尚是一种社会风气,它既指那些在社会上得到普遍保持的具有道德意义的风俗和习惯;也指那些在社会上出现的不符合道德要求的风俗和习惯。一种良好的道德风尚是人们在社会道德实践中通过道德教育、道德修养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阶级和集团,道德风尚的要求也不同。道德风尚代表一定社会或社会中一定阶级、集团、集体本身所固有的、习以为常的行为内容。社会主义社会,提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要求人们在社会关系中克服资产阶级及一切剥削阶级的旧道德、旧风尚,树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新道德和新风尚,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道德体系:
指道德的各种表现形式即各种道德现象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在社会生活中,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其道德现象包括许多方面。就主要内容看,可以分为道德活动现象、道德意识现象以及与这两方面密切相关的道德规范现象。这三类道德现象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们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转化,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道德体系。一般讲,道德活动经常伴随着其他社会活动一道进行,是道德意识形态的实践基础,并使已形成的道德意识不断得到深化和提高。而道德意识一经形成,对道德活动就有指导作用。并有向道德活动转化的趋势。道德规范是在道德活动和道德意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既是对一定道德关系的概括,又是对一定社会或利益集团价值观的凝结和确立。它一经产生,又作为价值目标和道德准则,指导和制约着人们道德意识的发展变化和道德行为的选择,成为全部道德现象的核心。因此,道德规范体系,即道德规范系统,在整个社会道德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这种道德体系,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有着它发生、发展和消失的过程。一定社会有一定社会的道德体系。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上,有奴隶阶级道德体系、封建地主阶级道德体系、资产阶级道德体系、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道德体系等。
 
道德评价: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依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标准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进行的善恶判断和评论,表明褒贬态度。道德评价对道德行为进行全面考察并作出裁决,分析判断哪些行为是善的,哪些行为是恶的;对善的行为给以赞扬、褒奖,对恶的行为加以批评、谴责,进而帮助人们明确自己承担的道德责任。它可以揭示一个人行为的善恶价值,判明这些行为是否符合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是否符合道德理想,从而通过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形成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弃恶扬善,以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道德评价在社会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道德评价。道德评价是道德原则和规范发挥作用的杠杆。人们道德评价的能力,道德评价活动的深度和广度,标志着一定道德体系原则,规范被人们接受的程度。道德评价也是个人道德观念、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因素,它贯穿于道德教育、道德修养等实践活动中。道德评价必须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这个标准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它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在阶级社会和有阶级存在的社会,不同阶级有不同的善恶观念,因而有不同的道德评价标准。作为占统治地位的道德,总是以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作为道德评价的基础。没有超阶级的、永恒不变的善恶标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产生以前的伦理思想家,在道德评价的标准问题上,或者片面夸大道德评价标准的绝对性,把它看成是永恒不变的;或者片面夸大道德评价标准的相对性,把它看成是主观随意的。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力图掩盖道德评价的阶级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不同社会,不同阶级以及不同民族之间,有不同的善恶标准。道德评价的方式包括舆论、内心信念等。发挥道德评价的社会作用,对于现代化建设事业,对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共产主义道德的提倡,都具有重要意义。
道德教育:
道德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指一定的社会、集团或阶级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人们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它是一定社会、集团或阶级的道德要求转化为人们的内在品质的重要条件、环节和步骤。道德教育,一般有两方面的任务:一是制定社会的道德要求,并在社会意识中得到反映和论证;二是把社会这种道德要求灌输到社会成员的社会意识中去,使社会的道德行为遵守道德要求。道德教育的三个因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社会环境。道德教育的目的和一般过程是,在社会生活实践的基础上,逐步提高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确立道德信念,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等。与一般的知识教育相比较,道德教育具有同时性、多端性、重复性、实践性和渐进性等主要特点。道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主要是根据道德品质形成的特点和受教育者的实际状况,一般采取正面疏导的方针,实行传授道德知识和总结受教育者的道德生活经验相结合,个人示范和集体影响相结合,榜样激励和舆论扬抑相结合等方法。在阶级社会和有阶级存在的社会,道德教育为一定的经济基础和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利益服务。因而它具有阶级性。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教育,主要是培养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提高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性,推动社会秩序和社会风气的不断改善;揭露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歪曲,肃清资产阶级道德对人们心灵的毒害,以使人们的道德观念能够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相适应。
 
共产主义道德:
人类道德发展的最高形态。是现阶段无产阶级特有的社会意识。共产主义道德是适应于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形态的一种道德体系,是从无产阶级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中引伸出来,又完全服务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共产主义道德”这一科学概念是列宁1920年10月,在《青年团的任务》一文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的。我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革命队伍中就提出了培养共产主义道德的要求。共产主义道德是人类历史上一种新型的、最崇高的道德,是最进步的道德体系。它同其他道德类型萌发于前一个社会形态一样,萌发于资本主义社会。但它是“代表着现状的变革,代表着未来的那种道德,即无产阶级的道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33页)。共产主义道德作为一种新的道德历史类型,有着它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它是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产生和向前发展着,并在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先进政党的领导下,逐渐形成完备的科学体系。共产主义道德的发展,又分为三个阶段: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时,共产主义道德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性,具体表现在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身上;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共产主义道德获得巨大发展,取代了资产阶级道德而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道德将成为全体人民的道德。共产主义道德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主义道德的最高表现,也是共产主义道德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和本质特征。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不仅要有物质文明,同时一定要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共产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五爱”
社会主义道德是在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文化基础上形成的道德历史类型。社会主义道德与共产主义道德既有着密切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都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道德体系。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但由于公有制发展程度不同,两种道德又有不同的要求和历史使命。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是从私有制向公有制,以及公有制程度不断提高的阶段。因此,要根据本阶段历史任务和人民群众思想觉悟提出社会主义社会道德的内容和要求。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我国从建国初期就提倡“五爱”。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40条规定:“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国民的公德。”这些要求,鲜明、朴实,起过很好的教育作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还没有向全国人民提出“爱社会主义”的要求。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把“爱护公共财物”改为“爱社会主义”,从而使“五爱”成为社会主义新时期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它是全国人民现行的道德行为规范,是人人必须遵守的公德。
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
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它的核心内容是:(1)要求社会主义社会的每个公民,主动为全民尽义务,为国家作贡献。从根本上讲,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是一致的,但应以国家利益为重,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是一致的,但全局利益高于局部利益,暂时利益与长远利益是一致的,但要着眼于长远利益。(2)要在保证国家整体利益的前提下,发扬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国家从制度上保护集体和个人的合法利益。领导应该关心集体成员的利益,集体成员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保证个人的正当利益的实现和个人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3)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保护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与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是根本对立的。利己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是资产阶级的实际行为准则,是资产阶级道德原则。要使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得到贯彻执行,关键的问题是引导人们把实现远大理想与搞好本职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统一起来,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自觉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国家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暂时利益服从长远利益。
以上资料录自:吉林市文明网站,特此致谢。
上一篇文章:各行业简明职业道德规范
下一篇文章:各行业简明职业道德规范(二)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全国总工会向职业道德“双十佳…[13211]
第十届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8729]
狠抓行风建设  促进科学快速发…[4607]
中国职业道德在线理事会章程[7195]
政协委员流泪呼吁医德回归 加快…[4483]
最新5篇推荐文章
全国总工会向职业道德“双十佳…[13211]
第十届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8729]
狠抓行风建设  促进科学快速发…[4607]
科  海  儒  商----黄铮[4837]
2006”百佳班组”名额分配表[5917]
相 关 文 章
翻译与职业道德[6075]
服务真的有那么难?[11642]
记者的职业道德[6563]
关于在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开展…[6094]
法律职业道德的意义[6800]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health职业道德在线        站长:李主任    页面执行时间:78.125毫秒
Power System Of Article Management Ver 3.0 Build 20030628. Powered byWEBB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