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化三醇软胶囊说明书:无意识模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2:16:58

啥道理呢?

当过爹妈的人都知道,几个月大的婴儿就像一面镜子,你冲ta笑,ta就笑,你冲ta吐舌头,ta就吐舌头。其实,这种有样学样的行为并不仅仅是小孩子的专利,如果观察下身边的人,你就会发现这种现象无处不在:会议室里,boss端起茶杯喝了口水,小兵兵们纷纷抬手抓杯子,没有杯子的家伙们就开始摸嘴;到东北朋友家里做客,说不了几句,口音就跟着人家跑到“那嘎达”去了;最最常见的莫过于人家困了打个哈欠,过不了几秒钟,自己也不争气的来了一个“张口闭眼的深呼吸”。

这种无意识的模仿别人动作、表情、口音乃至呼吸频率和情绪的“变色龙”现象如此多见,可是对它的科学检验一直到1999年才诞生。这一年,在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上,来自纽约大学的恰特兰(Tanya Chartrand)和巴夫(John Bargh)发表了一篇重要的论文。在这篇名为《变色龙效应:感知—行为联系与社交互动》(The Chameleon Effect: Perception-Behavior Link and Social Interaction)的文章里,两位来自纽约大学的心理学家设计了一系列有趣的实验。

在第一个实验中,随机选出的小白鼠们(他们都是纽约大学的学生)被告知进入一个房间,房里有些从杂志上剪下来的照片,他们要做的是按照老师的要求挑选照片。当小白鼠们进入房间干活的时候,房里还有另外一个人,他看上去也在做同样的事。不过这个人是个“托儿”,这个人一边貌似在挑照片,一边做小动作——要么是挠脸,要么是抖腿。隐藏的摄像机记录下来了一切,观看完所有的录像后,恰特兰和巴夫发现,小白鼠们会明显的模仿“托儿”的动作,跟着“托儿”抓脸或者是抖腿。

第二个实验,小白鼠们被要求跟同伴,也就是那个“托儿”,互相描述他们挑出来的照片。在一半的测试中,当小白鼠们发言的时候,“托儿”便模仿小白鼠的非自主动作、表情或者是情绪;而另一半测试中,“托儿”不露半分声色。测试结束后,小白鼠们得到一张调查问卷,被要求描述刚才交流的顺畅程度以及是否喜欢他的同伴。结果不出意料,小白鼠们更喜欢那些爱模仿自己的“变色龙”,也觉得跟变色龙的合作更顺利更愉快。

第三个实验至关重要。小白鼠们先填了一张心理学量表,目的是测验他们的同理心的高低,通俗地说就是看看他们是不是那种富有同情心,爱设身处地为人着想的人。然后这些小白鼠们被放进第一个实验的场景里。结果,科学家们发现那些更具有同理心的人明显更容易模仿别人。

结论很明确,人是“变色龙”,人爱“变色龙”,“变色龙效应”让世界更美好。

说到这里,别以为这种“变色龙效应”是造物主给人类的天赐。今年8月14日发刊的《自然》杂志发表了美国动物行为学家P·葆可讷(Annika Paukner)等人的文章《卷尾猴对模仿它们的人类表现出好感》(Capuchin Monkeys Display Affiliation Toward Humans Who Imitate Them)。葆可讷和同事们发现,与对那些不直接模仿猴子行为的人所作出的反应进行比较,这些猴子会更长时间地观看模仿它们行为的人、花更多的时间接近这些 人,并会和这些人更经常地进行互动。

通过一系列的追踪实验,这些研究人员还证实,实际上是因为人类的模仿动作赢得了卷尾猴的钟情,而非只是因为熟悉度或是猴子所感知的对其的关注性的增加所致。卷尾猴会玩儿“变色龙效应”收益颇多,不仅使它成为最为人所爱的动物之一(《老友记》里罗斯的马修就是一只卷尾猴),而且让它们成为了动物世界里的“工程师”——巴西的一群卷尾猴会用石锤和石板砸椰果,使之跻身动物界中少数熟练使用工具的成员。这个场景可以在BBC最新大作《生命》中看到。如果卷尾猴不喜欢模仿,这样的行为很难传承下来。

如此说来,我们可以做个合理想象:许岑帅哥擅于演绎“变色龙效应”,不仅使得他更容易获得成功,也有更容易让领导老罗看好他。

是什么在驱使我们模仿别人?脑科学家们近十几年来的一个新发现可能会给这种现象一个解释,这就是“镜像神经元”,这些神经元能对我们看到的动作做出“映射”,让我们“感同身受”。

好吧,且不管这些脑科学前沿的话题吧。“变色龙效应”在日常生活中真是无处不在,最浪漫的实例莫过于“夫妻相”:那些越来越像的恩爱夫妻不过是长时间互相默默模仿的结果——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变得相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