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ldrsky怎么读:中国品茶养性之道初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2:58:13
                                                                                                                               中国品茶养性之道初探

1989年台湾的“中华茶艺协会”秘书长范增平先生到北京访问,提出“两岸品茗,一味同心”,应邀参加在北京“茶与中国文化展示周”,公开表演茶艺,得到了广泛反响。不久,在范先生指导下,北京市西城区职业学校设立茶艺专业班,推广茶艺。我因同乡之谊,应邀出席其开学典礼。其后以茶文化为主题的茶文化节在杭州、上海、福州、桂林、西安等地纷纷举行,以招商引资。随之,茶艺也逐渐普及。在各地,“茶艺馆”雨后春笋般地兴起,茶艺馆开张时,我有时应邀去品茶、观看茶艺表演。到福建等地旅行时,也常常被招待看茶艺。在台湾创立的茶艺,已在大陆生根,令人深感两岸茶文化同根同源。   

 


 

    最近我看到范先生经多年茶艺的实践和研究写的《中华茶艺学》,了解了茶艺的概貌和行茶程式。据称,1977年台湾爱好品茶和茶文化的人为避开日本茶道的称呼,提出“中国茶艺”这个概念,于1982年在台北成立“中华茶艺协会”。他总结出茶艺行茶的“十八步”程式,内容涉及品茶环境、煮水、闻香、泡茶、分茶入杯、观赏茶色、品味等行茶程式,形成了一套行茶的表演艺术。其最后程式为“和敬清寂”,求和平、宁静的气氛,清心、诚意的禅境。茶艺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品茶经验和行茶程式,也吸收日本茶道的行茶形式,所说“和敬清寂”实为日本茶道的理念,茶艺没有另外提出品茶养性的理念。   

    茶和茶文化是在唐代传入日本的。公元805年日本和尚最澄、空海留学唐朝,将茶籽和饮茶习惯带回日本。1187年日本和尚荣西留学宋朝,回日后著《吃茶养生记》,吸收宋代大寺院中的煮茶、品茶、行茶仪式,推广饮茶风尚,从而发展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茶道。在上层社会,作为交际的茶会,不仅要评茶叶质量,还要夸耀从中国输入的茶具。在寺院僧侣间利用茶会布道传法,修禅养性。到十六世纪后期,高僧千利休集茶道各流派之大成,创立大众化的茶道,提出茶的根本精神是“和、敬、清、寂”。和敬表示主人和客人的关系是和睦相处、互相尊敬,突出和平之意;清寂表示茶室幽雅清静的环境和古色古香的陈设。这是从佛教的茶礼中演化出来的。可以说日本的茶道是在中国茶文化的基础上融和了日本自己的
民族精神发展起来的。我在日本留学和工作时,有时去参加日本茶道的茶会,主人(行茶人)和客人(喝茶者)都要遵守严格的程式和礼仪,气氛严肃。 

  


 

    我国在三千年前周代就发现茶树和饮用茶叶。一千二百多年前唐代陆羽写第一部茶书《茶经》,内容广泛,涉及茶的起源、制茶工具、煮茶器皿、烤煮饮用、茶产地等,受到历代文人雅士的推崇,陆羽被称为“茶神”。饮茶在唐代成为风气,文人品茶赋诗,留下约500首。

  宋代饮茶风尚更盛,赞咏茶的诗约有1000首。大学士蔡裹写了著名的《茶录》(1049年),论述茶的烹试方法和所用品具。宋徽宗《大观茶记》(1107年)较详细地叙述茶的产制、烹试和品质。现代,中国“茶圣”吴觉农著《茶经述评》(1987年),被称为二十世纪的新茶经。它是较详细地介绍历代27种茶的专门著作,总结了极为丰富的产茶、泡茶、茶的品质、茶的器具等 方面的经验,但没有看到品茶养性方面的论述。   

 


 

    不久前,我曾看到一篇论品茶的文章,说日本茶道崇尚的“和敬清寂”是沿袭宋徽宗《大观茶记》提出的“清和淡静”而演化的。可惜,我至今还没有看到《大观茶记》原著。不过我以为《茶记》著者宋徽宗虽是失败的皇帝,但是杰出的艺术家,平时讲究饮茶,《茶记》以“清和淡静”为品茶的境地,是可能的。“清和淡静”与日本茶道的“和敬清寂”相比,崇尚“清和”,两者相同,所不同的是日本茶道的“敬寂”,反映着日本人的道德观和审美意识,而《茶记》的“淡静”,即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符合中华文化的传统精神。因此,我认为应以“清和淡静”作为中国品茶养性的理念。   

    今年(2002年)初,我的台湾乡亲蔡建郎先生在北京开“贡品坊”,推销台湾茶叶,并设茶艺馆,要我题字。我即按“清和淡静”的思路,根据我多年来品茶的经验和体会,写了四句品茶养性之道的诗句:   
                      清心品茶以养性,和气闻香爽身神;   
                      淡泊啜茗求真情,宁静回味生雅兴。   

    这四句似联似诗,不成熟,但朴实地表达了以“清和淡静”的境地,品赏茶的色、香、味,悟出养性、雅兴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