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转检察官什么平台:生态水网编织宜人风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5:05:17
邯郸让城市水系活起来、流起来、清起来生态水网编织宜人风光发表时间:2008-07-31   来源:   作者:冯涛 谢剑峰#TRS_AUTOADD_1217417618109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TRS_AUTOADD_1217417618109 P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TRS_AUTOADD_1217417618109 TD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TRS_AUTOADD_1217417618109 DIV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TRS_AUTOADD_1217417618109 LI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JSON--{"":{"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p":{"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  备受各界关注的邯郸生态水网工程运行一年多来,为邯郸这座古城注入了新的灵气和活力。
  近日,记者乘车全程踏访河北省邯郸市生态水网。一路走来,记者看到最多的是百姓满意的笑脸,当谈到邯郸生态水网建设的成就和所发挥的作用时,当地群众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便是“比江南也不差”。
  ■生态水网打造宜居城市名片
  邯郸市生态水网是一个以滏阳河、民有渠、东风渠、卫河、高级渠等五大骨干河渠水系为依托,实施水网、路网和绿网一体化建设的生态工程。水网的水主要来自岳城水库、东武仕水库和卫运河。
  从邯郸市的水网规划了解到,生态水网主要是通过“引漳(漳河)入滏(滏阳河)”、“引水入沁(沁河)”,形成东西两条并行的主城区供水线路,把水源持续不断地引入渚河、沁河、输元河,在主城区营造几处较大的生态水面,实现河湖相连、水水循环,让城市水系“活起来、流起来、清起来”。
  同时邯郸市利用现有的较为完备的河渠骨干工程,完善民有渠、东风渠、滏阳河、卫河四大工程体系,进行长距离、大范围输水,将岳城、东武仕两大水库及卫河3.5亿方水资源留在邯郸,构建“纵横交织、河渠畅通、余缺互补”的东部平原水网。
  工程一期工期为2006年~2008年,重点是在东部平原地区沟通滏阳河、民有渠、东风渠、卫河四大骨干渠系,拦住出境水、蓄住地表水、补充地下水,并实施水、林、路一体化建设,构建“水网+绿网+路网”相互交融的水生态格局。
  在谈到生态水网建设时,邯郸市政府副市长冯连生说,一方面邯郸市面临极度缺水的状况,另一方面又有三大水源地每年可为邯郸供水3.5亿立方米,尤其是在水库汛前大量弃水。鉴于这种情况,邯郸市谋划了生态水网工程。
  这项工程根据东部平原、中部城市和西部山区的不同特点,分别实施了东蓄、中调、西治的生态水网建设,让每年3.5亿立方米的水滋润整个邯郸,同时辅以路网加绿网的配套设施,从而营造河湖清澄、绿树环抱、道路畅通的园林式生态型邯郸。
  ■生态水网秀邯郸
  在邯郸市魏县的东风渠,渠里流淌着碧绿清澈的渠水,许多鱼儿在水中畅游,渠岸上各种不知名的花草随风摇曳,处处是一派自然的田园风光,引来很多城里人到这里踏青休闲旅游垂钓。然而,据当地老百姓介绍,东丰渠过去却是一条干河沟,渠里常年干涸,到处是村民种的庄稼,有时甚至流淌着污水。
  在民有干渠豆庄枢纽不远,记者看到一名男子正在河边钓鱼。据他介绍,十几年了,原本干涸的河道重新流淌,这让他很是兴奋。
  对于生态水网沿岸的农民来说,在享受生态水网带来的美好环境的同时,还在体会着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一位老农高兴地告诉记者,在渠道旁边,每隔不远就能有一处水泵,现在种地用水不用再抽地下水了,比以前方便多了。
  ■环保措施乘势而上
  生态水网的建成通水,也让水网沿线的企业加强了环境治理,不仅仅是环保部门就连周边百姓也都自发地监督企业,让东部平原生态水系保持了良好的水质。
  邯郸市环保局局长刘景平说,环保部门在生态水网建设方面本着市委提出的先治污后调水的这个原则,积极地开展沿水网水系的企业的污染治理和监管工作,一是加强了企业污染治理,要求企业进行废水循环利用,实施零排放;二是加快沿岸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三是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关停了3.4万吨生料造纸企业和不达标熟料造纸企业。所以水网贯通之后,邯郸市的水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
  冀南化工有限公司是位于生态水网沿岸的一家大型化工厂,因为建设生态水网该厂早在水网通水之前,就实现了废水的零排放。公司总经理程胜义告诉记者:“生态水网就在我们的下游,废水排出去之后直接进入到生态水网,我们作为上游最大的一个化工企业,不能不负责任地将不合格的废水排入水网。我们在水网蓄水之前,会及早进行污染治理和循环利用,实现废水零排放。”
  ■地下水位止跌回升
  据介绍,邯郸市人均水资源量191.6立方米,仅占全国人均水量的7%。全市水资源平均供需缺口数亿立方米,多年来其80%的用水主要是靠开采地下水,由于过度超采,导致地下水位每年以1.02米速率下降,并已形成2500平方公里的漏斗区。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个供需缺口越来越大,水资源已成为制约邯郸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瓶颈。
  如今,生态水网已累计放水4.75亿立方米,全部在邯郸境内消化。生态水网各河渠通水长度达到867公里长,骨干河渠蓄水量始终保持在6300万立方米,形成生态水面34.4平方公里。这些来水除了灌溉,还补充地下水近1亿立方米。
  前不久,邯郸市与岳城水库签订了10年供用水协议,近10年内每年将有3亿~5亿立方米的水资源在邯郸循环利用。
  邯郸市水利局介绍,据设在水网沿线22个地下水观测断面数据显示,水网干线范围内地下水位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首次止跌回升,平均上升0.7米,最大上升了2.51米。
  ■生态水网经济价值初显
  以前,因为灌溉用机井大都在100米以下,深的打到350多米,使用寿命最高不超过10年,农民浇一亩地最低30元,最贵70元以上,如果再加上机井维修和折旧,浇地成本每亩在100元以上。
  这次水网建设,使邯郸1200公里骨干渠道,上千座枢纽闸涵,全部得以恢复整修,沉睡了多年的水利工程重新发挥了效益和作用。现在,农民用生态水网的水浇地,水温高,养分足,可肥地旺苗,又可改善土壤,比起井水浇地每亩能多打粮食100斤左右。灌溉农田由往年30万亩左右恢复扩大到200多万亩,农民浇地成本下降到10元左右。
  据了解,沿岸群众在直接受益的同时,农业种植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也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很多农民纷纷种起了蔬菜,搞起高效农业观光带,惠及了东部13县400多万农民。
  此外,沿岸群众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40平方公里的生态水面滋润万物,水鸟重归,莲藕飘香,很多农民重新撑起船只,养起了鱼鸭。
  在东部平原通水后初见成效的同时,中部城区和西部山区的水网建设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加紧施工。当生态水网全线建成后,一座水丰、城绿、民富的生态邯郸将呈现在人们面前。